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750549 发布日期:2021-04-02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llaborative aggregation of ports ) 是由 王小军 张因豪 程强 于 2020-11-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通过各协同交互信息与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源端口与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 device, equipment and a storage medium for collaborative aggregation of ports,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when detecting that a source port or an opposite end port in opposite end switching equipment meets a port re-aggregation condition, constructing at least one item of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pointing to the opposite end port in the opposite end switching equipment; after the source port and the opposite port are re-aggregated, a transmission link between the source switching equipment and the opposite switching equipment is formed; and performing at least on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with the opposite terminal port through each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ling the source terminal and the opposite terminal port to perform cooperative re-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resul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at the switching equipment at two ends simultaneously configures the aggregation port, avoid transmission link errors between the switching equipment and reduce the packet loss rate of data.)

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以太网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端口聚合为交换设备提供了端口捆绑的技术,即将多个物理端口虚拟成一个端口,也称聚合口。聚合口具有提高带宽,分担负载以及增加冗余链路等功能。

两个交换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各自部署的聚合口进行通信,当一端交换设备上的聚合成员端口关闭时(即发生DOWN事件),需要控制该聚合成员端口从该交换设备上的聚合口中移出,并且控制与该聚合成员端口对应的对端端口从另一端交换设备上的聚合口中移出;当一端交换设备上的聚合成员端口恢复正常,可以接收到相匹配的物理信号时(即发生UP事件),需要将该聚合成员端口添加至该交换设备上的聚合口中,并且将与该聚合成员端口对应的对端端口添加至另一端交换设备上的聚合口中。

但是,当某聚合成员端口发生UP事件时,由于两端交换设备检测到该端口发生UP事件的时间可能不一致,导致两端交换设备不能同时对聚合口进行配置,从而出现一端的端口处于聚合状态,另一端对应的端口处于非聚合状态,导致所述端口所在的链路出现连接错误,数据包发生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应用于源交换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

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

通过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源端口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应用于对端交换设备中,该方法包括:

通过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协同交互信息为源交换设备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

根据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对端端口与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该装置包括:

协同交互信息构造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

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通过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源端口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是否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当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端口的协同交互信息,通过各协同交互信息与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源端口与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交换设备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交换设备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交换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源交换设备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另一种源交换设备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5d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另一种源交换设备与对端交换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信两端的交换设备对传输链路中各自对应的端口进行协同聚合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一般可以集成在源交换设备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两个交换设备进行通信时,将两个交换设备中先检测到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交换设备作为源交换设备,并将与源交换设备进行通信的交换设备作为对端交换设备。

图1b为交换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假设交换设备A与交换设备B进行通信时,交换设备A先检测到自身提供的端口,以及交换设备B提供的端口中,存在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则将交换设备A作为源交换设备,对应的交换设备B作为对端交换设备。其中,所述交换设备为具备信号交换以及数据转发等功能的设备,例如交换机。

在本实施例中,以源交换设备为交换设备A为例,当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上不存在聚合口时,源端口为源交换设备上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的端口,如图1c中的端口A1和端口A2,对端端口为对端交换设备上与源端口对应的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端口,如图1c中的端口B1和端口B2。当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上存在聚合口(如图1d中的端口A0和端口B0)时,源端口为源交换设备上的独立端口,如图1d中的端口A3,对端端口为对端交换设备上与源端口对应的端口,如图1d中的端口B3。

在此步骤中,可选的,可以根据预设的查询指令和各端口对应的端口号查询各源端口以及对端端口的工作状态,如果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的工作状态是启用状态时,则确认该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然后将此端口作为有效端口,并获取与有效端口匹配的目标端口,根据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构造协同交互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假设源端口A1和源端口A2的工作状态一直为启用状态,当检测到对端端口B1和对端端口B2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则将对端端口B1和对端端口B2作为有效端口,与该有效端口匹配的目标端口则为源端口A1和源端口A2。相应地,假设对端端口B1和对端端口B2的工作状态一直为启用状态,当检测到源端口A1和源端口A2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则将源端口A1和源端口A2作为有效端口,与该有效端口匹配的目标端口则为对端端口B1和对端端口B2。

其中,协同交互信息中可以包括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端口信息可以包括端口号、端口状态信息以及端口地址等。具体的,端口地址可以为端口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地址。

步骤120、通过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源端口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当有效端口为源端口,目标端口为对端端口(或者有效端口为对端端口,目标端口为源端口)时,源交换设备可以根据对端端口的地址,将协同交互信息发送至对端端口,对端端口接收到协同交互信息后,可以根据协同交互信息中的源端口地址向源端口发送确认消息,以使源交换设备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控制源端口进行聚合配置,与此同时,对端交换设备也控制对端端口进行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对端端口向源端口发送确认消息所消耗的时间很短,源交换设备配置源端口的时刻与对端交换设备配置对端端口的时刻几乎相同,因此,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假设源交换设备接收到对端端口发送的确认消息后,可以控制源端口A1和A2进行聚合配置,生成源交换设备上的源聚合口,与此同时,对端交换设备也控制对端端口B1和B2进行聚合配置,生成对端交换设备上的对端聚合口。

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分别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其中,所述传输链路为上述源聚合口与对端聚合口之间的传输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是否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当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端口的协同交互信息,通过各协同交互信息与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源端口与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解释,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图2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10、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检测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包括: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发生从关闭切换为开启的事件时,确定所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

其中,可以根据预设的查询指令和各端口对应的端口号查询各端口发生的事件,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发生从关闭(DOWN)切换为开启(UP)的事件时,确定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可选的,如果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可以将此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作为有效端口,并获取与有效端口匹配的目标端口,根据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构造协同交互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可以包括通知信息以及确认消息。其中,通知消息可以包括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用于表示通知指令的标识符。所述确认消息可以包括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用于表示确认指令的标识符。

步骤220、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将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告知对端端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d所示,假设源端口A3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可以将源端口A3作为有效端口,与该有效端口匹配的目标端口则为对端端口B3,然后根据源端口A3的端口信息和对端端口B3的端口信息,构造第一通知消息。源交换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通知消息中对端端口B3的地址,向对端端口B3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步骤230、在接收到所述对端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信息时,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并对所述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

在此步骤中,对端端口接收到第一通知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通知消息中源端口的地址向源端口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源端口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时,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可以用于表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以指示对端交换设备对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源端口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消耗的时间很短,源交换设备配置源端口的时刻与对端交换设备配置对端端口的时刻几乎相同,且第二确认信息还可以表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由此,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顺利进行,减少了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包括:将源端口与源交换设备对应的当前聚合口进行聚合处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d所示,假设源交换设备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可以控制源端口A3和源交换设备上的当前聚合口A0进行聚合配置,生成源交换设备上的源聚合口,与此同时,对端交换设备也控制对端端口B3和对端交换设备上的当前聚合口B0进行聚合配置,生成对端交换设备上的对端聚合口。

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分别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其中,所述传输链路为上述源聚合口与对端聚合口之间的传输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当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同时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可以同时向对方的交换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并在接收到对方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时,控制源端口与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是否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当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协同交互信息,所述协同交互信息可以包括通知信息以及确认消息,然后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在接收到所述对端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信息时,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并对所述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顺利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解释,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图3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310、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

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

步骤320、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源交换设备与对端交换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数据帧格式进行端口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其中,数据帧格式中定义有源交换设备与对端交换设备之间交互信息的类型信息。

具体的,源交换设备可以按照上述数据帧格式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源交换设备向对端端口发送的数据帧中可以包括源端口的MAC地址、对端端口的MAC地址、EtherType字段、消息类型以及填充字段。所述EtherType字段用于指明应用于数据帧中的协议。所述填充字段可以包括源端口和对端端口的端口号、以及端口状态信息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源交换设备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时,上述消息类型定义为0x00,用于表示该消息是通知消息。

步骤330、在接收到所述对端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信息时,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源交换设备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时,上述消息类型定义为0x01,用于表示该消息是确认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步骤340、识别所述第一确认信息中包括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一配置等待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确认消息中包括两端交换设备需要配置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一配置等待时长,可选的,可以根据预设的分隔符在第一确认消息中识别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一配置等待时长。

步骤350、以当前时刻为时间起点,等待所述第一配置时长后,根据所述端口信息对所述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确认信息中包括两端交换设备需要配置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二配置等待时长,且所述第二配置时长与所述第一配置时长相匹配。相应地,对端端口接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对端交换设备可以以当前时刻为时间起点,等待第二配置时长后,根据所述端口信息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两端交换设备分别在接收到确认消息后,才开始配置对应的端口,且源交换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时,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因此,可以根据源交换设备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消耗的时间,确定第一配置等待时长与第二配置等待时长的时长差。具体的,假设源交换设备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消耗的时间为2ms,则第一配置等待时长可以设为5ms,第二配置等待时长可以设为3ms。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是否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当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协同交互信息,所述协同交互信息可以包括通知信息以及确认消息,然后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在接收到对端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信息时,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并识别第一确认信息中包括的端口信息以及第一配置等待时长,以当前时刻为时间起点,等待第一配置时长后,根据端口信息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信两端的交换设备对传输链路中各自对应的端口进行协同聚合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一般可以集成在对端交换设备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通过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为源交换设备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发送的,且所述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源交换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查询指令和各端口对应的端口号查询各源端口以及对端端口的工作状态,如果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的工作状态是启用状态时,则确认该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然后将此端口作为有效端口,并获取与有效端口匹配的目标端口,根据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构造协同交互信息。

其中,协同交互信息中可以包括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和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所述端口信息可以包括端口号、端口状态信息以及端口地址等。具体的,端口地址可以为端口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地址。

在此步骤中,可选的,当有效端口为源端口,目标端口为对端端口(或者有效端口为对端端口,目标端口为源端口)时,源交换设备可以根据对端端口的地址,将协同交互信息发送至对端端口。

步骤420、根据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对端端口与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对端端口接收到协同交互信息后,可以根据协同交互信息中的源端口地址向源端口发送确认消息,以使源交换设备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控制源端口进行聚合配置,与此同时,对端交换设备也控制对端端口进行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对端端口向源端口发送确认消息所消耗的时间很短,源交换设备配置源端口的时刻几乎与对端交换设备配置对端端口的时刻相同,因此,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然后根据各协同交互信息,与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对端端口与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解释,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图5a为本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510、通过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接收源端口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知消息可以包括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用于表示通知指令的标识符。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将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告知对端端口。

步骤520、向所述源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设备对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确认消息可以包括有效端口的端口信息、目标端口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用于表示确认指令的标识符。可选的,对端端口接收到第一通知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通知消息中源端口的地址向源端口发送第一确认信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其中,对端交换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数据帧格式向源端口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步骤530、在接收到所述源端口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时,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源端口接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时,还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可以用于表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以指示对端交换设备对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源端口向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消耗的时间很短,源交换设备配置源端口的时刻与对端交换设备配置对端端口的时刻几乎相同,且第二确认信息还可以表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由此,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顺利进行,减少了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向所述源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消息的同时,还包括:向所述源端口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认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开始执行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的准备工作。

其中,对端端口在向源端口发送第一确认消息的同时,还向源端口发送了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示对端交换设备开始执行对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的准备工作,以提示源交换设备开始执行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的准备工作,进而可以提高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效率。其中,对端交换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数据帧格式向源端口发送第一确认信息和第二通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端端口接收源端口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然后向源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消息,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源交换设备对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最后在接收到源端口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时,对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的实施方式,如图5b-图5d所示:

如图5b所示,假设交换设备A与交换设备B进行通信时,交换设备A先检测到自身提供的端口,以及交换设备B提供的端口中,存在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则将交换设备A作为源交换设备,交换设备B作为对端交换设备。在这种场景下,交换设备A首先向交换设备B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将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信息告知交换设备B;交换设备B接收到第一通知消息后,向交换设备A发送第一确认消息,以指示交换设备A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同时交换设备B还向交换设备A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认交换设备B开始执行对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的准备工作;交换设备A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后,向交换设备B发送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示交换设备A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以指示交换设备B对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其中,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为上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

如图5c所示,假设交换设备A与交换设备B进行通信时,交换设备B先检测到自身提供的端口,以及交换设备A提供的端口中,存在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则将交换设备B作为源交换设备,交换设备A作为对端交换设备。在这种场景下,交换设备B首先向交换设备A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以将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信息告知交换设备A;交换设备A接收到第一通知消息后,向交换设备B发送第一确认消息,以指示交换设备B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同时交换设备A还向交换设备B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认交换设备A开始执行对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的准备工作;交换设备B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后,向交换设备A发送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示交换设备B对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以指示交换设备A对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其中,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为上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

如图5d所示,假设交换设备A与交换设备B进行通信时,交换设备A与交换设备B同时检测到存在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的端口,则可以将交换设备A或交换设备B作为源交换设备,当交换设备A为源交换设备时,对端交换设备为交换设备B;当交换设备B为源交换设备时,对端交换设备为交换设备A。交换设备A与交换设备B同时向对方的交换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并在接收到对方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时,控制源端口与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源交换设备,包括:协同交互信息构造模块610和信息交互模块620。

其中,协同交互信息构造模块610,用于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信息交互模块620,用于通过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源端口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是否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当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端口的协同交互信息,通过各协同交互信息与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源端口与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协同交互信息构造模块610,可以包括:重聚合条件确定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发生从关闭切换为开启的事件时,确定所述源端口或者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

信息交互模块620,可以包括:第一通知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二确认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对端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信息时,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第二确认信息,并对所述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其中,所述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聚合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源端口与所述源交换设备对应的当前聚合口进行聚合处理;第一配置等待时长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确认信息中包括的端口信息以及预设的第一配置等待时长;配置单元,用于以当前时刻为时间起点,等待所述第一配置时长后,根据所述端口信息对所述源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其中,所述第二确认信息中包括第二配置等待时长,且所述第二配置时长与所述第一配置时长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七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对端交换设备,包括:协同交互信息接收模块710和重聚合配置模块720。

其中,协同交互信息接收模块710,用于通过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协同交互信息为源交换设备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发送的;其中,所述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重聚合配置模块720,用于根据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对端端口与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然后根据各协同交互信息,与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对端端口与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两端交换设备对聚合口的配置同时进行,避免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链路出现错误,减少了数据的丢包率。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重聚合配置模块720,可以包括:第一通知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端口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第一确认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源端口发送针对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设备对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第二确认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源端口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时,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第二通知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源端口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认所述对端交换设备开始执行对所述对端端口进行重聚合配置的准备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八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装置830和输出装置840;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8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10为例;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装置830和输出装置8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8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中的协同交互信息构造模块610和信息交互模块620)。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通过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源端口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存储器8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用于存储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中的协同交互信息接收模块710和重聚合配置模块720)。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通过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协同交互信息为源交换设备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发送的;其中,所述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根据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对端端口与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存储器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8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8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计算机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可以包括键盘和鼠标等。输出装置8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九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方法。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中的相关操作。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当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构造指向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其中,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通过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源端口与所述对端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方法中的相关操作。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通过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接收源交换设备发送的至少一项协同交互信息,协同交互信息为源交换设备检测到源端口或者对端交换设备中的对端端口满足端口重聚合条件时发送的;其中,所述源端口与对端端口重聚合后,形成源交换设备和对端交换设备间的一条传输链路;根据各所述协同交互信息,与所述源端口进行至少一次信息交互,并根据信息交互结果,控制所述对端端口与所述源端口进行协同的重聚合配置。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种端口的协同聚合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迭代初值选择的信道机器学习估计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