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文档序号:797924 发布日期:2021-04-13 浏览:6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Supercritical fluid high-power wind driven generator ) 是由 卜庆春 于 2021-01-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包括竖直设置的风力机塔,风力机塔的顶转动安装有转座,转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一端的外侧转动安装有风力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风力机传动连接的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超临界流体马达,超临界流体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发电机,超临界流体马达与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之间通过流体管路连通,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能够有效克服液压传动流动阻力比较大的问题,而且转速极高,效率高,通过与风力机传动连接的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配合壳的内部固定安装的超临界流体马达、发电机能够有效克服效率高,转速的问题,使大功率风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ercritical fluid high-power wind driven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vertically arranged wind turbine tower, wherein a rotating seat is rotatab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wind turbine tower, a shell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eat, a wind turbine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one end of the shell, a supercritical fluid circulating device i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with the wind turbin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supercritical fluid motor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supercritical fluid motor is i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with a generator, and the supercritical fluid motor and the supercritical fluid circulating device are communicated through a fluid pipeline The generator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rotating speed, and high-power wind power reaches a new level.)

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属于风力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风力发电机是以2MW机型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更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2MW机型的风力发电机,因变速器不可靠,据统计它的故障率已高达20%以上,如果采用更大功率的机型,肯定故障率会更高。所以后来人们想到了用液压传动来替代齿轮变速机构,但是液压传动流动阻力比较大,据资料介绍液压传动的功率,很难达到数千KW,更难达到超越上万KW的功率,所以至今仍无大功率的机组出现。

为克服以上问题,直驱式大功率风力发电的试验机,也在各地出现,10MW机型的转子直径达到了惊人的10米,重量也达到了数百吨,这样不但制造困难巨大,而且因转速极低(只有10转/分左右),效率也不高,致使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的发展一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大,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包括竖直设置的风力机塔,风力机塔的顶转动安装有转座,转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壳,外壳一端的外侧转动安装有风力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风力机传动连接的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超临界流体马达,超临界流体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发电机,超临界流体马达与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之间通过流体管路连通。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外壳内固定安装有流体箱,流体箱的内部填充有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为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石墨的混合体,流体管路依次将流体箱、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超临界流体马达串联,流体管路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流体管路通断的开关。

进一步优化: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的流体泵,外壳上转动连接有风力机轴,风力机轴的两端分别与流体泵和风力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流体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上沿其轴线呈环形布设有多组柱塞组,柱塞组包括分别相对布设在泵体上下两端的第一缸套,第一缸套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每组柱塞组的两第一活塞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缸套分别通过第一流体进出口与流体管路连通。

进一步优化:泵体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动力输入轴,泵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各柱塞组的第一连杆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转动时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各第一连杆带动各柱塞组做功。

进一步优化:超临界流体马达包括呈环形布设的多个马达缸体,多个马达缸体分别固定安装在马达缸盖上,多个马达缸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马达活塞,马达活塞的一端安装有动力输出组件,动力输出组件与发电机的电机动力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马达缸盖上安装有用于对多个马达缸体配流的控制阀,控制阀与多个马达缸体之间通过流体导管相连通,控制阀的马达流体进出口与流体管路相连通,动力输出组件上安装有进出阀控制轴,进出阀控制轴的另一端与控制阀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的流体泵,流体泵包括机体,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动力传输组件的空腔,空腔内转动安装有偏心轴。

进一步优化:空腔的内壁上呈环形开设有多个第二缸套,第二缸套的内部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缸套分别通过第二流体进出口与流体管路连通。

进一步优化:超临界流体马达包括齿轮马达壳体,齿轮马达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带动超临界流体流动的转动组件,齿轮马达壳体通过齿轮马达流体进出口与流体管路连通,转动组件与发电机传动连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超临界流体为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石墨的混合体,石墨是碳的一种结晶形态,具有六方晶格,原子呈层状排列,同一层晶面上碳原子间的距离为0.142nm,相互之间是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0.34nm,原子间呈分子键结合。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故很容易在层间发生相对滑动。因为这些结构上的特点,导致它的强度、硬度很低,塑性也很差,但可以起到很好的减磨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固体润滑剂。

通过风力机轴的转动,可以带动流体泵进行工作,所述超临界流体会从流体箱内流至流体泵的内部,流体泵的持续工作会给流体泵内部的超临界流体压力,使超临界流体流至超临界流体马达的内部,带动超临界流体马达进行工作,进入到超临界流体马达内部的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流体马达内部完成循环后,再通过流体管路流至流体箱的内部,形成一个循环。

通过风力机带动风力机轴转动,风力机轴可以带动动力输入轴的转动,动力输入轴旋转时,第一活接头带动第一摇摆轭作立体摆动,再通过第一摇摆臂上的活接头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一活塞作往复运动挤压超临界流体而工作,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的两个第一活塞相互配合,使第一活塞在第一缸套进行挤压和释放超临界流体,将超临界流体通过流体管路输送至超临界流体马达内。

从流体泵内输送至超临界流体马达内的超临界流体通过马达流体进出口进入到流体导管的内部,再从流体导管内进入到马达缸体的内部,风力机不停地转动会使输送至马达缸体内的超临界流体越来越多,巨大的压力会驱动多个马达活塞与马达摇摆轭相互配合,以此来带动发电机动力轴的转动,进行发电。

同时马达摇摆轭的摆动会带动控制阀对超临界流体进行配流,使该超临界流体马达进行协调的工作。

风力机轴带动偏心轴转动,将动力传输给偏心轴轴承,偏心轴轴承再依次带动第二连杆工作,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活塞在第二缸套内做往复运动来挤压超临界流体,达到工作需求。

通过齿槽的超临界流体的流通可以带动斜齿轮的转动,以此来带动齿轮马达从动轴的转动,齿轮马达从动轴再将动力传输至发电机,发电机进行发电工作。

键体安装在斜齿轮与齿轮马达动力轴之间,能够使斜齿轮在转动时更稳定,为工作提供可靠动力。

超临界流体马达与发电机均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在实际工作中,因超临界流体马达与流体箱、流体泵之间通过流体管路连通,所以超临界流体马达与发电机还可以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位置,因超临界流体与气体的性质非常相似,所以不需考虑流体管路过长导致压力不足的情况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轴向柱塞式超临界流体泵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带摇摆轭机构的轴向柱塞式超临界流体马达电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径向柱塞式超临界流体泵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斜齿轮超临界流体马达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斜齿轮超临界流体马达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力机;2-外壳;3-流体管路;4-流体泵;5-开关;6-超临界流体马达;7-发电机;8-流体箱;9-恒温器;10-超临界流体;11-转座;12-风力机轴;13-风力机塔;14-动力输入轴;15-端盖;16-第一缸盖;17-第一活塞;18-第一缸套;19-第一连杆;20-第一轴承;21-动力轴壳体;22-泵体;23-第一摇摆轭摆杆;24-第一摇摆臂;25-第一摇摆轭;26-第一十字接头;27-第一摇摆轭座;28-第一流体进出口;29-密封圈;30-第一活接头;31-泵体上端盖;32-泵体下端盖;33-侧轴承;34-机体;35-第二活塞;36-第二缸盖;37-第二流体进出口;38-第二连杆;39-右侧盖;40-左侧盖;41-紧固件;42-第二缸套;43-卡环;44-偏心轴轴承;45-偏心轴;46-高压密封圈;47-发电机壳;48-发电机动力轴;49-发电机转子;50-发电机定子;51-转子轴承;52-马达摇摆轭摆杆;53-马达摇摆轭;54-马达摇摆轭十字接头;55-马达摇摆轭座;56-马达活接头;57-进出阀控制轴;58-控制阀;59-马达连杆;60-马达活塞;61-马达流体进出口;62-流体导管;63-马达缸体;64-马达缸盖;65-齿轮马达壳体;66-齿轮马达从动轴;67-斜齿轮;68-齿轮马达流体进出口;69-齿轮马达动力轴;70-键体;71-流体入口;72-齿槽;73-转动块;74-空腔;75-密封环;76-刮油环;77-柱塞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包括竖直设置的风力机塔13,风力机塔13的顶转动安装有转座11,转座1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壳2,外壳2一端的外侧转动安装有风力机1,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与风力机1传动连接的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外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超临界流体马达6,超临界流体马达6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发电机7,超临界流体马达6与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之间通过流体管路3连通。

所述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2内部的流体箱8。

所述流体箱8的内部填充有超临界流体10。

所述流体管路3依次将流体箱8、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超临界流体马达6串联。

所述流体管路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流体管路3通断的开关5。

这样设计,所述超临界流体10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因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做功能力近似液体,流动性方面近似气体,是非常理想的工质。

在本实施例外,超临界流体10还可以为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石墨的混合体,石墨是碳的一种结晶形态,具有六方晶格,原子呈层状排列,同一层晶面上碳原子间的距离为0.142nm,相互之间是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0.34nm,原子间呈分子键结合。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故很容易在层间发生相对滑动。因为这些结构上的特点,导致它的强度、硬度很低,塑性也很差,但可以起到很好的减磨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固体润滑剂。

所述风力机1靠近外壳2的一侧同轴设固定安装有风力机轴12,风力机轴12贯穿外壳2的外壁并向其内部延伸一段距离。

所述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的流体泵4,风力机轴12的两端分别与流体泵4和风力机1传动连接。

所述流体泵4与流体箱8之间通过流体管路3相连通,流体箱8内部的超临界流体10可以通过流体管路3进入到流体泵4的内部。

所述流体管路3在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内为单向管路。

所述流体泵4的基体内部充填气体,使其压力低于超临界流体压力,以便流体顺利利于缸体内,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减超临界流体泵缸体的数量。

所述超临界流体马达6与流体箱8之间通过流体管路3相连通。

在工作中,通过风力机轴12的转动,可以带动流体泵4进行工作,所述超临界流体10会从流体箱8内流至流体泵4的内部,流体泵4的持续工作会给流体泵4内部的超临界流体10压力,使超临界流体10流至超临界流体马达6的内部,带动超临界流体马达6进行工作,进入到超临界流体马达6内部的超临界流体10在超临界流体马达6内部完成循环后,再通过流体管路3流至流体箱8的内部,形成一个循环。

当需要停止该装置时,通过控制开关5,可以切断超临界流体10在超临界流体循环装置内的循环,使风力机1停止转动,超临界流体马达6停止做功。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中,所述流体泵4使用的为轴向柱塞式超临界流体泵,轴向柱塞式超临界流体泵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2内部的泵体22。

流体泵4包括泵体22,泵体22的上沿其轴线呈环形布设有多组柱塞组77。

所述柱塞组77包括分别相对布设在泵体22上下两端的第一缸套18。

所述第一缸套18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17,每组柱塞组77的两第一活塞17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19。

所述第一缸套18分别通过第一流体进出口28与流体管路3连通。

所述第一缸套1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可拆卸安装有第一缸盖16,第一缸盖16与泵体22之间为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缸盖16上开设有用于超临界流体10进出的第一流体进出口28。

所述第一缸套18的内部均滑动且同轴安装有可往复运动的第一活塞17,第一活塞17的外壁与第一缸套18的内壁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一连杆19与每个第一活塞17均为同轴线设置。

所述泵体2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用于传输动力的动力输入轴14,动力输入轴14的一端与风力机轴12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14的另一端贯穿泵体22并向其内部延伸一段距离。

所述动力输入轴14延伸至泵体22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泵体22内壁上的动力轴壳体21。

所述动力轴壳体21与动力输入轴14之间通过第一轴承20转动连接,第一轴承20的内圈与动力输入轴14的外壁转动连接,第一轴承20的外圈与动力轴壳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轴壳体21在远离传动组件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端盖15,端盖15与动力轴壳体21之间为密封连接。

所述端盖15与动力输入轴1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9,密封圈29固定设置在端盖15靠近动力输入轴14的位置处,密封圈29与动力输入轴14之间为转动连接。

所述泵体22的内部且靠近其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传输动力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活接头30与动力输入轴14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泵体22内部且与动力输入轴14同轴的第一摇摆轭座27。

所述第一摇摆轭座27与动力输入轴14之间活动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活塞17工作的第一摇摆轭25。

所述第一摇摆轭25与第一摇摆轭座27之间通过第一十字接头26连接。

所述第一摇摆轭25与每个第一连杆19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摆臂24,第一摆臂24均安装在第一连杆19上靠近其中间的位置处。

所述泵体22的外部可拆卸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泵体上端盖31和泵体下端盖32,泵体上端盖31和泵体下端盖32相互配合使泵体22的内腔与第一缸套18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所述第一十字接头26连接在第一摇摆轭25和第一摇摆轭座27之间,可使第一摇摆轭25以第一摇摆轭座27为支点并在第一摇摆轭座27上立体摆动。

在工作中,通过风力机1带动风力机轴12转动,风力机轴12可以带动动力输入轴14的转动,动力输入轴14旋转时,第一活接头30带动第一摇摆轭25作立体摆动,再通过第一摇摆臂24上的活接头30带动第一连杆19和第一活塞17作往复运动挤压超临界流体10而工作,通过第一连杆19相连接的两个第一活塞17相互配合,使第一活塞17在第一缸套18进行挤压和释放超临界流体10,将超临界流体10通过流体管路3输送至超临界流体马达6内。

如图4-5所示,通过流体泵4挤压出的超临界流体10通过流体管路3进入到超临界流体马达6内,超临界流体马达6做功给发电机7输入动力,使发电机7进行发电工作。

所述超临界流体马达6包括呈环形布设的多个马达缸体63。

所述多个马达缸体63分别固定安装在马达缸盖64上。

所述多个马达缸体6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马达活塞60,马达活塞60的一端安装有动力输出组件。

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与发电机7的电机动力轴48传动连接

所述发电机7包括发电机壳47,电机壳47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发电机动力轴48,所述发电机动力轴48使用“丁”字型动力轴。

所述发电机动力轴48的外侧呈环形套装有与发电机动力轴48相配合的发电机转子49。

所述发电机壳47的内壁且与发电机转子49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发电机定子50。

所述发电机动力轴4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子轴承51,转子轴承51固定安装在发电机壳47上。

所述发电机动力轴48靠近转子轴承51的一端同轴且固定连接有转动块73。

所述马达缸盖64上安装有用于对多个马达缸体63配流的控制阀58,控制阀58与多个马达缸体63之间通过流体导管62相连通。

所述控制阀58的马达流体进出口61与流体管路3相连通,动力输出组件上安装有进出阀控制轴57,进出阀控制轴57的另一端与控制阀58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活塞60的马达连杆59。

所述马达连杆59远离马达活塞60的一端设置有马达摇摆轭53。

所述马达摇摆轭53的上端同轴安装有马达摇摆轭摆杆52,马达摇摆轭53通过马达摇摆轭摆杆52偏心设置在转动块73远离发电机动力轴48一侧的端面上。

所述马达连杆59与马达摇摆轭53之间通过马达活接头56连接。

所述马达摇摆轭5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马达摇摆轭座55,所述马达摇摆轭座55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且马达摇摆轭座55固定安装在马达缸盖64的内部。

所述马达摇摆轭座55与马达摇摆轭53之间通过马达摇摆轭十字接头54转动连接。

所述马达摇摆轭座55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用钢丝软轴制成的的进出阀控制轴57。

所述控制阀58为现有技术,可在市面上直接购买获得,在此实施例中不做过多赘述。

在工作中,从流体泵4内输送至超临界流体马达6内的超临界流体10通过马达流体进出口61进入到流体导管62的内部,再从流体导管62内进入到马达缸体63的内部,风力机1不停地转动会使输送至马达缸体63内的超临界流体10越来越多,巨大的压力会驱动多个马达活塞60与马达摇摆轭53相互配合,以此来带动发电机动力轴48的转动,进行发电。

同时马达摇摆轭53的摆动会带动控制阀58对超临界流体10进行配流,使该超临界流体马达6进行协调的工作。

实施例2: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中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做出的改进,其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所有技术特征,改进之处在于流体泵4的整体结构上。

所述流体泵4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2内部的机体34,机体3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动力传输组件的空腔74。

所述机体34在靠近风力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右侧盖39,机体3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左侧盖40。

所述右侧盖39与左侧盖40相互配合,使机体34的内部设置的用于安装动力传输组件的空腔74密封。

所述右侧盖3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动力输送至动力传输组件的偏心轴45,偏心轴45的一端贯穿右侧盖39并向空腔74内延伸一段距离,偏心轴45的另一端与风力机轴12同轴且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盖39与偏心轴45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密封空腔74的高压密封圈46,高压密封圈46与偏心轴45之间为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偏心轴45上位于空腔74位置处的偏心轴轴承44,偏心轴轴承44偏心安装在偏心轴45上。

所述偏心轴轴承44与右侧盖39、左侧盖40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偏心轴轴承44在空腔74内转动的侧轴承33。

所述空腔74的内壁上呈环形开设有多个第二缸套42。

所述第二缸套42的内部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塞35,第二活塞35的形状与第二缸套42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二活塞35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杆38。

所述第二缸套42与机体34相对应的位置处可拆卸安装有第二缸盖36,第二缸盖36用于密封第二缸套42。

所述第二缸盖36上开设有用于超临界流体10通过的第二流体进出口37,该第二流体进出口37用于控制超临界流体10的进出。

所述第二缸盖36与机体34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密封第二缸套42的密封环75。

所述第二活塞35上环形套设有防止第二缸套42内超临界流体10流出的刮油环76。

所述第二连杆38的瓦端外部活动套设有卡环43,该卡环43可以使连杆靠在偏心轴轴承外圆上更牢固。

在工作中,风力机轴12带动偏心轴45转动,将动力传输给偏心轴轴承44,偏心轴轴承44再依次带动第二连杆38工作,第二连杆38带动第二活塞35在第二缸套42内做往复运动来挤压超临界流体10,达到工作需求。

实施例3:如图7-8所示,该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中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做出的改进,其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一种超临界流体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所有技术特征,改进之处在于超临界流体马达6的整体结构上。

所述超临界流体马达6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壳2内部的齿轮马达壳体65,齿轮马达壳体65通过流体管路3与流体箱8相连通。

所述齿轮马达壳体6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带动超临界流体10流动的转动组件。

所述齿轮马达壳体65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超临界流体10进出的齿轮马达流体进出口68,齿轮马达流体进出口68与齿轮马达壳体65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齿轮马达壳体65内腔的齿轮马达动力轴69。

所述齿轮马达动力轴69上固定安装有键体70。

所述齿轮马达动力轴69上固定套设有斜齿轮67。

这样设计,键体70安装在斜齿轮67与齿轮马达动力轴69之间,能够使斜齿轮67在转动时更稳定,为工作提供可靠动力。

所述齿轮马达壳体65内腔转动安装有与齿轮马达动力轴69相平行的齿轮马达从动轴66。

所述齿轮马达从动轴66上固定套设有与相同的斜齿轮67,且齿轮马达从动轴66上的斜齿轮67与齿轮马达动力轴69上的斜齿轮67相互啮合。

所述两相互啮合的斜齿轮67中部开设有用于超临界流体10通过的流体入口71。

所述两相互啮合的斜齿轮67之间形成齿槽72。

这样设计,齿槽72有利于超临界流体10的膨胀而提高效率。

所述齿轮马达从动轴66与发电机7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可拆卸连接。

在工作中,通过齿槽72的超临界流体10的流通可以带动斜齿轮67的转动,以此来带动齿轮马达从动轴66的转动,齿轮马达从动轴66再将动力传输至发电机7,发电机7进行发电工作。

在本发明中,所表述的第一流体进出口28、第二流体进出口37、马达流体进出口61和齿轮马达流体进出口68均为单向通道,在实际工作中,必定一个为进口,一个为出口。

本发明中的超临界流体马达6与发电机7均设置在外壳2的内部,在实际工作中,因超临界流体马达6与流体箱8、流体泵4之间通过流体管路3连通,所以超临界流体马达6与发电机7还可以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位置,因超临界流体10与气体的性质非常相似,所以不需考虑流体管路3过长导致压力不足的情况发生。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塔架纠偏方法、装置及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