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

文档序号:816659 发布日期:2021-03-26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夹层玻璃 (Laminated glass ) 是由 仪间裕平 于 2019-07-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具有:彼此相向的一对玻璃板、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具备与所述中间膜相接的面的导电性发热体、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在俯视视角下以夹着所述导电性发热体的方式相向配置、与所述导电性发热体连接的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连接所述第1汇流条及所述第2汇流条和一对电极取出部的第3汇流条、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叠合配置于所述第1汇流条、所述第2汇流条、所述第3汇流条中至少1个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第4汇流条,所述导电性发热体、所述第1汇流条、所述第2汇流条和所述第3汇流条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The laminated glas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pair of glass plates facing each other, an intermediate film positioned between the pair of glass plates, a conductive heating element positioned between the pair of glass plates and having a surface contacting the intermediate film, a 1 st bus bar and a 2 nd bus bar positioned between the pair of glass plates and arranged facing each other so as to sandwich the conductive heating element in a plan view, the 1 st bus bar and the 2 nd bus ba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onductive heating element, a 3 rd bus bar at least a part of which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pair of glass plates and connects the 1 st bus bar and the 2 nd bus bar to a pair of electrode lead-out portions, and a 4 th bus bar at least a part of which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pair of glass plates and is arranged to overlap at least a partial region of at least 1 bus bar among the 1 st bus bar, the 2 nd bus bar, and the 3 rd bus bar, the conductive heat-generating body, the 1 st bus bar, the 2 nd bus bar, and the 3 rd bus bar are integrally formed of the same material.)

夹层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作为机动车或铁路车辆的窗玻璃,已知可使用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入导电性发热体(多个电阻加热线等)而成的夹层玻璃(也称为电热窗玻璃或电热玻璃)。利用该夹层玻璃,能够通过使导电性发热体发热来清除窗玻璃的雾气、消除冬季附着在窗玻璃上的水分的冻结。

这样的夹层玻璃通常具有:一对玻璃板、夹在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设置于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一端部的第1汇流条、设置于一对玻璃板之间的另一端部的第2汇流条、设置于第1汇流条与第2汇流条之间的导电性发热体、连接第1汇流条及第2汇流条和电极取出部的第3汇流条。导电性发热体配置于夹层玻璃的除周边部以外的透视区域。

另外,作为具备导电性发热体的夹层玻璃,已知有:埋设了钨制细电阻加热线的中间膜配置于一对玻璃板之间而成的夹层玻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玻璃上形成透明导电性被膜而成的夹层玻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基材上设有导电性图案的图案化片材配置于一对玻璃板之间而成的夹层玻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作为导电性发热体,已知有在透明膜基材上形成导电部而成的导电性发热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726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6-318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6-128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1-210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往的具备导电性发热体的夹层玻璃为了充分确保配置于玻璃板的透视区域的导电性发热体的发热量,在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第3汇流条中使用低电阻的金属。

通常,从外观设计性的观点来讲,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第3汇流条以隐藏于在玻璃板的周边部形成的遮蔽层(例如黑色陶瓷层)的方式配置。但是,近年来伴随着窗玻璃设计性的提升,遮蔽层的宽度倾向于越来越小。若遮蔽层的宽度变小,则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第3汇流条的宽度也只能变小。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第3汇流条的电阻值上升,第1汇流条、第2汇流条和第3汇流条的发热损失増大,因此导电性发热体的发热效率降低。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了导电性发热体的发热效率的夹层玻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具有:彼此相向的一对玻璃板、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具备与所述中间膜相接的面的导电性发热体、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在俯视视角下以夹着所述导电性发热体的方式相向配置、与所述导电性发热体连接的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连接所述第1汇流条及所述第2汇流条和一对电极取出部的第3汇流条、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一对玻璃板之间、叠合配置于所述第1汇流条、所述第2汇流条、所述第3汇流条中至少1个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第4汇流条,其要件在于,所述导电性发热体、所述第1汇流条、所述第2汇流条和所述第3汇流条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提升了导电性发热体的发热效率的夹层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1)的图。

图2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2)的图。

图3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

图4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

图5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

图6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1)的图。

图7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2)的图。

图8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3)的图。

图9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4)的图。

图10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5)的图。

图11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其6)的图。

图12所示为例示第4汇流条附近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相同构成部分用相同符号标记,重复说明可能会被省略。此外,各附图中,可能对大小和形状进行部分扩大,以使本发明的内容容易理解。

另外,此处虽以车辆用前窗玻璃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也可以适用于车辆用前窗玻璃以外。此外,车辆具有代表性的是指机动车,但是认为应指包含火车、船舶、飞机等的具有玻璃的移动物体。

此外,俯视是指从规定区域的法线方向看前窗玻璃的规定区域,平面形状是指从规定区域的法线方向看前窗玻璃的规定区域而得的形状。

〈第1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其1),图1(a)所示为示意性显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前窗玻璃的形态的图。图1(b)所示为沿着图1(a)的A-A线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a)中,为了说明方便,将实际弯曲的形状省略,将前窗玻璃20显示为平面。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符号201称为前窗玻璃20的上边缘部,将符号202称为下边缘部,将符号203称为左边缘部,将符号204称为右边缘部。此处,在将前窗玻璃20安装于右舵车(方向盘右置)车辆的情况下,上边缘部是指车辆顶侧的边缘部,下边缘部是指引擎室侧的边缘部,左边缘部是指副驾驶座侧的边缘部,右边缘部是指驾驶座侧的边缘部。

如图1所示,前窗玻璃20为车辆用夹层玻璃,具有:玻璃板21、玻璃板22、中间膜23、遮蔽层24、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第4汇流条34。

玻璃板21为将前窗玻璃20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内侧的车内侧玻璃板。此外,玻璃板22为将前窗玻璃20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外侧的车外侧玻璃板。

玻璃板21和玻璃板22为彼此相向的一对玻璃板,中间膜23、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位于一对玻璃板之间。但是,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只要至少一部分位于一对玻璃板之间即可,可以具有从一对玻璃板之间延伸至一对玻璃板外侧的部分。

玻璃板21和玻璃板22在夹持着中间膜23、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的状态下被固定。

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配置于中间膜23与玻璃板21之间。导电性发热体30和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此外,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与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相接。此外,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外侧的面与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相接。另外,中间膜23可以是由多个层所构成的层叠体。

遮蔽层24为不透明的层,例如可以沿着前窗玻璃20的周缘部(上边缘部201、下边缘部202、左边缘部203、右边缘部204)设置为带状。图1的例子中,遮蔽层24设置于玻璃板21的车内侧的面21a。但是,遮蔽层24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于玻璃板22的车内侧的面22a,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玻璃板21的车内侧的面21a和玻璃板22的车内侧的面22a。

由于不透明的遮蔽层24存在于前窗玻璃20的周缘部,因此可以抑制将前窗玻璃20的周缘部保持于车体的氨基甲酸酯等树脂以及将卡合相机的支架粘贴于前窗玻璃20的粘接部件等因紫外线而导致的劣化。此外,可以隐藏汇流条。

图2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其2),为示意性显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前窗玻璃的形态的图。图2例示遮蔽层24的形成区域。

遮蔽层24包含:沿着前窗玻璃20的上边缘部201和下边缘部202形成的遮蔽区域241和242、沿着前窗玻璃20的左边缘部203和右边缘部204形成的遮蔽区域243和244。遮蔽层24中,从扩大前窗玻璃20左右的视野的观点来讲,遮蔽区域243和244的宽度优选形成得比遮蔽区域241和242的宽度小。

前窗玻璃20中,遮蔽区域241、242、243和244所围成的梯形区域为透视区域28,在透视区域28配置图1所示的导电性发热体30。导电性发热体30可以设置于透视区域28的整面,也可以设置于其一部分。另外,图1(a)所示为透视遮蔽层24的状态,且仅图示遮蔽层24、遮蔽区域241、242、243和244的符号。后述图3~图9也是同样的。

回到图1,导电性发热体30具有多个线状构件。由多个线状构件形成的图案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是例如图1(a)所示的网格状(网状)。图1(a)中,各线状构件可以是波浪线(例如,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也可以是波浪线与直线的组合等。

导电性发热体30中,各线状构件为波浪线的情况下,波长及周期可以不是恒定的。此外,各线状构件为波浪线的情况下,相邻线状构件的相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是若相邻线状构件的相位不一致,从可以抑制光的规则性散射所导致的光芒这一点上来说是有利的。

第1汇流条31和第2汇流条32以在俯视视角下夹着透视区域28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方式相向配置,并与导电性发热体30连接。第1汇流条31沿着前窗玻璃20的上边缘部201配置,第2汇流条32沿着前窗玻璃20的下边缘部202配置。

第3汇流条33为连接第1汇流条31与电极取出部38、连接第2汇流条32与电极取出部39的汇流条。即,电极取出部38通过第3汇流条33与第1汇流条31电连接,电极取出部39通过第3汇流条33与第2汇流条32电连接。电极取出部38和39为位于第3汇流条33端部、与外部电源的正侧和负侧连接的一对电极取出部。

若在电极取出部38与电极取出部39之间施加电压,则电流通过连接于第1汇流条31与第2汇流条32之间的导电性发热体30,导电性发热体30发热。

电极取出部38和电极取出部39可以是将第3汇流条33直接拉出到夹层玻璃外的形态。可以在车内侧的玻璃板21设置缺口,在那里固定第3汇流条33,连接通电所需的连接器。在车内侧的玻璃板21设置缺口,在那里进行第3汇流条33与连接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水分浸入连接部而引起短路及腐蚀,理想的是用硅树脂等树脂密封。

电极取出部38和电极取出部39也可以是第3汇流条33在夹层玻璃内部与电极取出用线束连接、该线束伸出于夹层玻璃之外的结构。作为电极取出用线束,使用扁平线束是有利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电缆线束(原文: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等。第3汇流条33与电极取出用线束的连接方法中,可以使用选自焊剂或导电粘接材料(导电性粘接层)的粘接构件中的至少一种粘接构件。此外,第3汇流条33可以不通过上述焊剂或导电粘接材料而与电极取出用线束直接接触。

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通过将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即,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的区域中,凡是与第4汇流条34的截面积相对应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电阻值均可以变小。由此,即使是为了增大导电性发热体30的发热量而增大通过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电流的情况下,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发热损失也可以得到抑制。因此,前窗玻璃20中,本来应当加热的透视区域28中的防雾和融冰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优选以隐藏于遮蔽区域241、242和243的方式配置。此时,伴随着前窗玻璃20设计性的提升,若减小遮蔽区域241、242和243的宽度,则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宽度也只能变小。

假设未设置第4汇流条34,则伴随着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宽度变小,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电阻值变大。

但是,前窗玻璃20中,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因此,即使减小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宽度,也可以使这些汇流条的电阻值变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全部,但是第4汇流条34的叠合形态不限定于此。只要是选择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中任意1个以上的汇流条、在所选汇流条叠合配置第4汇流条34的形态即可。此外,第4汇流条34与选自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中的1个以上的汇流条在俯视视角下可以完全重合,也可以一部分重合。即,第4汇流条34只要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中的至少1个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即可。

作为第4汇流条34的优选的叠合形态的一个例子,可列举至少叠合配置于第3汇流条33的形态。该形态优选的理由如下所述。

通常,前窗玻璃的情况下,从充分确保驾驶视野的观点来讲,要求左右遮蔽区域243和244的宽度比上下遮蔽区域241和242的宽度小。因此,若通过左右遮蔽区域243和244来隐藏汇流条,则难以确保该汇流条的宽度,汇流条的电阻值上升,容易产生发热损失。

因此,通过在大部分配置于遮蔽区域243、只能使宽度变窄的第3汇流条33叠合配置第4汇流条34,可以减小第3汇流条33的电阻值,抑制发热损失。

接着,对于前窗玻璃20的各构成要素的材料等进行说明。

〔玻璃板21、22〕

玻璃板21和22可以是无机玻璃也可以是有机玻璃。作为无机玻璃,例如,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钠钙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其中特别优选钠钙玻璃。无机玻璃可以是未强化玻璃、强化玻璃的任一者。未强化玻璃是将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并退火而成的玻璃。强化玻璃是在未强化玻璃的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的玻璃。

强化玻璃可以是物理强化玻璃(例如风冷强化玻璃)、化学强化玻璃的任一者。为物理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弯曲成形过程中将均匀加热后的玻璃板从软化点附近的温度急冷,利用玻璃表面与玻璃内部的温度差而在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将玻璃表面强化。

为化学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弯曲成形后利用离子交换法等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将玻璃表面强化。此外,可以使用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的玻璃,进一步,优选为透明的,但是也可以是在不损害到透明性的范围内着色的玻璃板。

另一方面,作为有机玻璃,可列举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玻璃板21和2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为矩形,可以是加工成各种形状和曲率的形状。作为玻璃板21和22的弯曲成形,可使用重力成形或加压成形等。对于玻璃板21和22的成形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在无机玻璃的情况下,优选由浮法等成形的玻璃板。

玻璃板21和22的板厚优选为0.4mm以上3.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上2.3mm以下,特别优选为1.7mm以上2.0mm以下。玻璃板21和22各自的板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玻璃板21和22的板厚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优选位于车内侧的玻璃板的板厚更薄。位于车内侧的玻璃板的板厚更薄的情况下,若位于车内侧的玻璃板的板厚为0.4mm以上1.3mm以下,则可以使得前窗玻璃20充分轻量化。

〔中间膜23〕

作为中间膜230,常用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增塑性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增塑性聚氯乙烯类树脂、饱和聚酯类树脂、增塑性饱和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增塑性聚氨酯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类树脂等以往用于这种用途的热塑性树脂。此外,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15-821号公报中记载的含有改性嵌段共聚物氢化物的树脂组合物。中间膜23优选为增塑性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更优选为聚乙烯醇缩丁醛。

作为图1(b)的结构中的总膜厚,中间膜23的膜厚优选在最薄部分为0.3mm以上。中间膜23的膜厚为0.3mm以上时,作为前窗玻璃所必需的耐贯穿性是充分的。此外,中间膜23的膜厚优选在最厚部分为2.28mm以下。中间膜23的膜厚的最大值为2.28mm以下时,夹层玻璃的质量不会过大。中间膜23的膜厚优选为0.3mm以上1mm以下。此外,中间膜23的膜厚可以不均匀,可以剖视时为楔形状。

另外,中间膜23可以具有隔音性的功能。例如,可以是隔音膜,其通过使中间膜由3层以上的层构成并通过增塑剂的调节等使内部层的肖氏硬度比外侧的层的肖氏硬度更低,可以提升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该情况下,外侧的层的肖氏硬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制造中间膜23时,例如需要适当选择形成中间膜23的上述树脂材料,使用挤出机,以加热熔融状态进行挤出成形。挤出机的挤出速度等挤出条件设定为均匀的条件。然后,使挤出成形而得的树脂膜匹配前窗玻璃20的设计,例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拉伸以使上边和下边具有曲率。

〔遮蔽层24〕

作为遮蔽层24,可以例示通过丝网印刷等将黑色陶瓷印刷用油墨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进行烧成而形成的层。遮蔽层24中,遮蔽区域(遮蔽区域241~244中的任一者)的宽度优选比配置于该遮蔽区域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或第3汇流条33的宽度更大。

若将遮蔽层24设置于玻璃板21的车内侧的面21a,则从车内看前窗玻璃20时,通过遮蔽层24可以隐藏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不损害到外观设计性,是优选的。

此外,若将遮蔽层24设置于玻璃板22的车内侧的面22a,则从车外看前窗玻璃20时,通过遮蔽层24可以隐藏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不损害到外观设计性,是优选的。

此外,可以将遮蔽层24同时设置于玻璃板21的车内侧的面21a与玻璃板22的车内侧的面22a。该情况下,从车内和车外看前窗玻璃20时,通过遮蔽层24可以隐藏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不损害到外观设计性,是更优选的。

〔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

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材料只要是导电性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金属材料。作为金属材料的一个例子,可列举:金、银、铜、铝、钨、铂、钯、镍、钴、钛、铱、锌、镁、锡等。此外,这些金属可以进行镀覆加工,也可以是合金或与树脂的复合物(复合)。

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形成方法可以是光刻等蚀刻方式,也可以是丝网印刷、喷墨印刷、胶版印刷、柔板印刷或凹版印刷等印刷方式。不管用何种方式,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该情况下,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彼此厚度相同,也可以彼此厚度不同。

此外,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也可以是通过溅射法形成的银或掺锡氧化铟等导电性薄膜。作为薄膜形成方法,也可以适当地利用真空蒸镀或离子电镀等PVD(物理气相沉积)法或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此外,也可以使用湿法涂布法形成导电性薄膜。

导电性发热体30中,各线状构件的线宽优选为25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μm以下。导电性发热体30的线状构件的线宽越窄,驾驶员越不容易看见线状构件,可以防止线状构件的存在对驾驶造成妨碍。

导电性发热体30中,各线状构件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μm以下。导电性发热体30的线状构件的厚度越薄,线状构件反射光的面积越少,太阳光及对面车的大灯等光不容易反射,因此可以防止反射光对驾驶员的驾驶造成妨碍。

通常,通过用相同材料整体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简化制造工艺,生产性更优异。但是该情况下,随着导电性发热体30的厚度变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厚度也变薄。即,导电性发热体30的线状构件的厚度越薄,反射光的面积越少,虽然对于驾驶员的驾驶来说是理想的,但是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厚度也同时变薄。因此,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电阻值上升,由于发热损失,关键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发热无法得到确保。由此,本发明在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的情况下特别有用,可以使得驾驶员的识别性与电热玻璃的发热特性均良好。

〔第4汇流条34〕

第4汇流条34可以由包含金、银、铜、铝、锡中任一者的材料形成。此外,第4汇流条34可以适当地使用铜带或平纹编织铜线。铜带或平纹编织铜线可以镀覆有铜以外的金属。此外,第4汇流条34与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为相同材料,也可以为不同材料。

对于第4汇流条34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接合,可以使用选自焊剂或导电粘接材料(导电性粘接层)的粘接构件中的至少一种粘接构件。此外,第4汇流条34也可以不通过上述焊剂或导电粘接材料而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直接接触。

第4汇流条34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喷墨印刷、胶版印刷、柔板印刷或凹版印刷等方式形成。第4汇流条34可以形成于玻璃板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或第3汇流条33之间,也可以形成于中间膜23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或第3汇流条33之间。第4汇流条34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更优选为7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上。

〔前窗玻璃20的制造方法〕

作为前窗玻璃20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通常的制造方法,以下显示一个例子。

首先,在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形成第4汇流条34。接着,在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在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方法例如可以是直接形成于中间膜23。或者,例如中间膜是由2层以上构成的中间膜23,其在一层中间膜上层叠表面形成有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另一层的中间膜。关于后者的详细说明在后文中叙述。

接着,以形成于玻璃板21的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与形成于中间膜23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相接的方式,在玻璃板21上层叠中间膜23来制造第1层叠体。然后,在第1层叠体的中间膜23上进一步层叠玻璃板22来制造第2层叠体。

然后,例如将第2层叠体放入橡胶袋中,在-65~-100kPa的真空中、约70~110℃的温度下进行粘接。进一步,例如通过施行在100~150℃、压力为0.6~1.3MPa的条件下加热加压的压接处理,可以获得耐久性更优异的夹层玻璃。但是,根据情况,考虑到工序的简化以及夹层玻璃中封入的材料的特性,有时也不使用该加热加压工序。通过在真空中的加热和加压,中间膜23变形,形成于中间膜23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

另外,在以上对于具有图1(b)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的制造的说明中,第4汇流条34形成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但是这仅是一个例子。例如,在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在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形成第4汇流条34,这样的工序也可以。

如此,前窗玻璃20中,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中任意1个以上的汇流条。因此,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的区域中,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电阻值可以减小。由此,即使是为了增大导电性发热体30的发热量而增大通过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电流的情况下,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发热损失也可以得到抑制。因此,前窗玻璃20中,本来应当加热的透视区域28中的防雾和融冰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前窗玻璃20中,通过将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可以降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发热温度。因此,由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发热所产生的热应力导致玻璃板21和22破裂的担忧也可以被打消。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显示导电性发热体30加热区分割为2个以上的例子。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的说明会进行省略。

图3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为示意性显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前窗玻璃的形态的图。

如图3所示,前窗玻璃20A的透视区域28具有左右分割的加热区A和加热区B。此处,加热区是指通过1组汇流条之间通电而被加热的区域。

第1汇流条31A和第2汇流条32A为在加热区A中以夹着透视区域28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方式相向配置、在加热区A中与透视区域28的导电性发热体30连接的1组汇流条。第1汇流条31A沿着前窗玻璃20A的上边缘部201配置,第2汇流条32A沿着前窗玻璃20A的下边缘部202配置。

第3汇流条33A为连接第1汇流条31A与电极取出部38A、连接第2汇流条32A与电极取出部39A的汇流条。即,电极取出部38A通过第3汇流条33A与第1汇流条31A电连接,电极取出部39A通过第3汇流条33A与第2汇流条32A电连接。电极取出部38A和39A为位于第3汇流条33A端部、与外部电源的正侧和负侧连接的一对电极取出部。

若在电极取出部38A与电极取出部39A之间施加电压,则电流通过连接于第1汇流条31A与第2汇流条32A之间的导电性发热体30,配置于加热区A的导电性发热体30发热。

第1汇流条31B和第2汇流条32B为在加热区B中以夹着透视区域28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方式相向配置、在加热区B中与透视区域28的导电性发热体30连接的1组汇流条。第1汇流条31B沿着前窗玻璃20A的上边缘部201配置,第2汇流条32B沿着前窗玻璃20A的下边缘部202配置。

第3汇流条33B为连接第1汇流条31B与电极取出部39B、连接第2汇流条32B与电极取出部38B的汇流条。即,电极取出部39B通过第3汇流条33B与第1汇流条31B电连接,电极取出部38B通过第3汇流条33B与第2汇流条32B电连接。电极取出部38B和39B为位于第3汇流条33B端部、与外部电源的正侧和负侧连接的一对电极取出部。

若在电极取出部38B与电极取出部39B之间施加电压,则电流通过连接于第1汇流条31B与第2汇流条32B之间的导电性发热体30,配置于加热区B的导电性发热体30发热。

配置于加热区A的导电性发热体30与配置于加热区B的导电性发热体30不连接,可以独立控制温度。另外,前窗玻璃20A可以具有可以独立控制温度的3个以上的加热区。

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A和31B、第2汇流条32A和32B、以及第3汇流条33A和33B。通过将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A和31B、第2汇流条32A和32B、以及第3汇流条33A和33B,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4汇流条34只要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A和31B、第2汇流条32A和32B、以及第3汇流条33A和33B中至少1个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即可。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显示导电性发热体的供电方向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例子。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的说明会进行省略。

图4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为示意性显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前窗玻璃的形态的图。

如图4所示,前窗玻璃20B中,沿着左边缘部203配置第1汇流条31,沿着右边缘部204配置第2汇流条32。即,在前窗玻璃20B中供电方向为左右方向这一点上,与供电方向为上下方向的前窗玻璃20(参照图1)不同。如此,供电方向可以是前窗玻璃的左右方向也可以是上下方向。

前窗玻璃20B中,可以将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的全部,但是第4汇流条34的叠合形态不限定于此。第4汇流条34只要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中的至少1个汇流条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即可。

作为第4汇流条34的优选的叠合形态的一个例子,可列举仅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和第2汇流条32的形态。该形态优选的理由如下所述。

如前文所述,通常,前窗玻璃的情况下,从充分确保驾驶视野的观点来讲,要求左右遮蔽区域243和244的宽度比上下遮蔽区域241和242的宽度小。因此,若通过左右遮蔽区域243和244来隐藏汇流条,则难以确保该汇流条的宽度,汇流条的电阻值上升,容易产生发热损失。此外,由于前窗玻璃通常横向相对于纵向更长,因此要求在横向供电时导电性发热体和汇流条更加低电阻。

因此,考虑到这样的前窗玻璃的特性,在左右方向供电的前窗玻璃20B中,优选第4汇流条34至少叠合配置于第1汇流条31和第2汇流条32。由此,可以减小第1汇流条31和第2汇流条32的电阻值,可以抑制发热损失。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显示导电性发热体的线状构件的配置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例子。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的说明会进行省略。

图5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为示意性显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前窗玻璃的形态的图。

如图5所示,前窗玻璃20C在导电性发热体30被导电性发热体30C置换这一点上与前窗玻璃20B(参照图4)不同。导电性发热体30C具有沿着上边缘部201和下边缘部202的方向配置的多个线状构件。导电性发热体30C的各线状构件的线宽及厚度可以与导电性发热体30的情况相同。

图5中,各线状构件可以是波浪线(例如,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也可以是波浪线与直线的组合等。

导电性发热体30C中,各线状构件为波浪线的情况下,波长及周期可以不是恒定的。此外,各线状构件为波浪线的情况下,相邻线状构件的相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是若相邻线状构件的相位不一致,从可以抑制光的规则性散射所导致的光芒这一点上来说是有利的。

如此,导电性发热体的线状构件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格状(网状),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横线状。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显示在具有信号收发区域的前窗玻璃配置导电性发热体的例子。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的说明会进行省略。

图6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窗玻璃的图(其1),为示意性显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前窗玻璃的形态的图。

如图6所示,前窗玻璃20D中界定有信号收发区域50。在车辆内的前窗玻璃20D的上边缘部201附近等配置有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设备(相机及各种传感器等)的情况下,信号收发区域50起到设备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区域的功能。信号收发区域50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等腰梯形。

若信号收发区域50内存在导电性发热体及汇流条,则可能会阻碍到设备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因此,优选不在信号收发区域50内配置导电性发热体和汇流条。

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不在信号收发区域50内配置导电性发热体30,而是以第1汇流条31绕着信号收发区域50的两侧边和下边外侧的方式配置。

图6所示为供电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的例子,而供电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情况下的例子如图7所示。图7中,在前窗玻璃20E的上边缘部201侧,设置不存在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和第2汇流条32的区域R,信号收发区域50界定于区域R内。该情况下,在区域R内可以界定俯视视角下为矩形的天线配置区域52等。

但是,在以不影响设备(相机及各种传感器等)的方式设计导电性发热体30的情况(例如将导电性发热体30的线宽设计得更窄、膜厚设计得更薄的情况等)下,如图8及图9所示,可以在信号收发区域50内配置导电性发热体30。导电性发热体30例如可以为网格状(网状)及直线状、正弦波。

图8所示的前窗玻璃20F和图9所示的前窗玻璃20G中,在信号收发区域50内也存在导电性发热体30,可以通过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供电。图8所示为在上下方向对信号收发区域50内的导电性发热体30供电的例子,图9所示为在左右方向供电的例子。图8和图9中,透视区域28内与信号收发区域50内可以独立地加热。

如此,通过以不影响设备(相机及各种传感器等)的方式设计导电性发热体30,使得即使在信号收发区域50也可以配置导电性发热体30。通过加热信号收发区域50内的导电性发热体30,可以实现信号收发区域50的防雾、融冰。

此外,可以将第4汇流条34叠合配置于对信号收发区域50内的导电性发热体30供电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一部分或全部。由此,可以减小叠合配置有第4汇流条34的汇流条的电阻值,可以抑制发热损失。

另外,正如图10所示的前窗玻璃20H及图11所示的前窗玻璃20I,可以是仅在信号收发区域50内配置导电性发热体30并可以通过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供电的形态。图10和图11中,导电性发热体30可以不配置于透视区域28。

〈剖面结构的变形例〉

图1(b)显示第4汇流条34附近的剖面结构,但是第4汇流条34附近的剖面结构不限定于图1(b)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可以如图12(a)~图12(d)所示进行变形。另外,在图12(a)~图12(d)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的说明会进行省略。

图12所示为例示第4汇流条附近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显示与图1(b)相对应的剖面。

图12(a)中,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此外,第4汇流条34位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与中间膜23之间,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外侧的面相接。此外,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外侧的面和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与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相接。

为了制造具有图12(a)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首先,在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形成第4汇流条34。

接着,在中间膜23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此时,导电性发热体30形成于中间膜23的车内侧的面,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形成于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

接着,以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与形成于中间膜23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相接的方式,在玻璃板21上层叠中间膜23来制造第1层叠体。然后,在第1层叠体的中间膜23上进一步层叠玻璃板22来制造第2层叠体。然后,通过如前文所述在真空中对第2层叠体加热和加压,可以制造具有图12(a)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通过在真空中的加热和加压,中间膜23变形,形成于中间膜23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

图12(b)所示为将图1(b)中单层的中间膜23变更为设置于玻璃板21侧的第1中间膜231与设置于玻璃板22侧的第2中间膜232构成的层叠结构的例子。第1中间膜231与第2中间膜232相接。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配置于第1中间膜231与玻璃板21之间。

图12(b)中,导电性发热体30和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此外,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与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相接。此外,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外侧的面与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相接。

第1中间膜231的膜厚优选为0.01mm以上0.8mm以下,更优选为0.025mm以上0.4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mm以上0.1mm以下。第1中间膜231的膜厚在下限以上时,制造时的操作性、加工性优异。第1中间膜231的膜厚在上限以下时,通过通电向玻璃外的热传导优异。

第2中间膜232的膜厚优选为0.3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0.4mm以上1.8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1.5mm以下。第2中间膜232的膜厚在下限以上时,耐贯穿性优异。第2中间膜232的膜厚在上限以下时,轻量化优异。

第1中间膜231的杨氏模量优选比第2中间膜232的杨氏模量大。由于第1中间膜231的杨氏模量高,可以使得膜厚即使较薄时加工性仍然优异,此外可以为了具有刚性而正确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等。另一方面,由于第2中间膜232具有适度的柔软性,因此可以满足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等安全性相关的性能。第1中间膜231的规定的杨氏模量例如可以通过使得添加的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的增塑剂量为少量、优选不添加增塑剂来获得。

为了制造具有图12(b)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首先,在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形成第4汇流条34。

接着,在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

接着,以形成于玻璃板21的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与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相接的方式,在玻璃板21上层叠第1中间膜231来制造第1层叠体。然后,在第1层叠体的第1中间膜231上进一步依次层叠第2中间膜232和玻璃板22来制造第2层叠体。然后,通过如前文所述在真空中对第2层叠体加热和加压,可以制造具有图12(b)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通过在真空中的加热和加压,第1中间膜231变形,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

另外,在以上对于具有图12(b)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的制造的说明中,第4汇流条34形成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但是这仅是一个例子。例如,在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在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形成第4汇流条34,这样的工序也可以。

图12(c)所示为将图12(a)中单层的中间膜23变更为设置于玻璃板21侧的第1中间膜231与设置于玻璃板22侧的第2中间膜232构成的层叠结构的例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配置于第1中间膜231与玻璃板21之间。

图12(c)中,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此外,第4汇流条34位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与第1中间膜231之间,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外侧的面相接。此外,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外侧的面和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与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相接。

为了制造具有图12(c)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首先,在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形成第4汇流条34。

接着,在第1中间膜231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此时,导电性发热体30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形成于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

接着,以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与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相接的方式,在玻璃板21上层叠第1中间膜231来制造第1层叠体。然后,在第1层叠体的第1中间膜231上进一步依次层叠第2中间膜232和玻璃板22来制造第2层叠体。然后,通过如前文所述在真空中对第2层叠体加热和加压,可以制造具有图12(c)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通过在真空中的加热和加压,第1中间膜231变形,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内侧的面与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相接。

图12(d)所示为将图12(a)中单层的中间膜23变更为设置于玻璃板21侧的第1中间膜231与设置于玻璃板22侧的第2中间膜232构成的层叠结构的其他例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配置于第1中间膜231与第2中间膜232之间。

图12(d)中,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内侧的面与第1中间膜231的车外侧的面相接。此外,第4汇流条34位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与第2中间膜232之间,第4汇流条34的车内侧的面与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外侧的面相接。此外,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外侧的面和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与第2中间膜232的车内侧的面相接。

为了制造具有图12(d)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首先,第1中间膜231的车外侧的面形成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

接着,在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和第3汇流条33的车外侧的面形成第4汇流条34。

接着,以玻璃板21的车外侧的面21b与第1中间膜231的车内侧的面相接的方式在玻璃板21上层叠第1中间膜231来制造第1层叠体。接着,以与形成于第1层叠体的第1中间膜231的导电性发热体30和第4汇流条34的车外侧的面相接的方式层叠第2中间膜232,进一步层叠玻璃板22,来制造第2层叠体。然后,通过如前文所述在真空中对第2层叠体加热和加压,可以制造具有图12(d)的剖面结构的夹层玻璃。通过在真空中的加热和加压,第2中间膜232变形,形成于第1中间膜231的导电性发热体30的车外侧的面与第2中间膜232的车内侧的面相接。

如此,第4汇流条34附近的剖面结构可以是各种形态,此外,中间膜23可以是多个中间膜的层叠结构。

以上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等没有限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各种改变或替换。

例如,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适宜地进行组合。例如,图4所示供电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情况下,导电性发热体30加热区可以分割为2个以上。

此外,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显示了将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配置于车内侧的玻璃板21侧的例子。但是,导电性发热体30、第1汇流条31、第2汇流条32、第3汇流条33和第4汇流条34也可以配置于车外侧的玻璃板22侧。将第4汇流条34配置于车外侧的玻璃板22侧的情况下,第4汇流条可以与玻璃板22相接。

本国际专利申请要求基于2018年8月2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154917号的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2018-154917号的全部内容引用至本专利申请中。

符号说明

20、20A、20B、20C、20D、20E、20F、20G、20H、20I 前窗玻璃

201 上边缘部

202 下边缘部

203 左边缘部

204 右边缘部

21、22 玻璃板

21a、21b、22a 面

23 中间膜

24 遮蔽层

241、242、243、244 遮蔽区域

28 透视区域

30、30C 导电性发热体

31、31A、31B 第1汇流条

32、32A、32B 第2汇流条

33、33A、33B 第3汇流条

34 第4汇流条

38、38A、38B、39、39A、39B 电极取出部

50 信号收发区域

52 天线配置区域

231 第1中间膜

232 第2中间膜

3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制造转换元件的方法、转换元件和包括所述转换元件的发光器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