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刷以及机器人吸尘器

文档序号:818562 发布日期:2021-03-30 浏览:3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旋转刷以及机器人吸尘器 (Rotating brush and robot cleaner ) 是由 小浦健太郎 住吉宏太伽 于 2020-08-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刷以及机器人吸尘器,其能够将旋转刷相对于主体简单地进行拆装,并能够抑制:在清扫作业中,旋转刷从主体分离开的情形。旋转刷被安装于: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驱动轴。旋转刷具备:基座部件,其用于设置刷;以及固定部件,其分别与基座部件以及驱动轴相接触,并对驱动轴与基座部件进行固定。(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ary brush and a robot dust collector, wherein the rotary brush can be easily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relative to a main body, and the following can be inhibited: in the cleaning operation, the rotary brush is separated from the main body. The rotary brush is mounted to: and a drive shaft that rotates about the rotation axis. The rotary brush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member for positioning a brush; and a fixing member tha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ase member and the driving shaft, respectively, and fixes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base member.)

旋转刷以及机器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刷以及机器人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清扫作业中,能够使用机器人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一边在清扫对象面上进行自主行驶一边实施清扫作业。机器人吸尘器具备被称为侧刷的旋转刷。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侧刷的一例。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登录实用新型第3182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旋转刷能够相对于机器人吸尘器的主体而进行拆装,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实施旋转刷的维护。另一方面,需要抑制:在清扫作业中,旋转刷从主体分离开的情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将旋转刷相对于主体简单地进行拆装,并能够抑制:在清扫作业中,旋转刷从主体分离开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旋转刷,其被安装于: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刷具有:基座部件,其用于设置刷;以及固定部件,其分别与所述基座部件以及所述驱动轴相接触,并对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基座部件进行固定。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旋转刷相对于主体简单地进行拆装,并能够抑制:在清扫作业中,旋转刷从主体分离开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部件以及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座部件与驱动轴之间的固定方法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器人吸尘器;1B…主体;2…外壳;2A…顶面;2B…底面;2C…侧表面;3…缓冲器;4…蓄电池安装部;5…脚轮;6…滚轮;7…车轮;7D…车轮马达;8…主刷;8D…主刷马达;9…界面装置;9A…操作部;9B…显示部;9C…发光部;10…侧刷(旋转刷);11…刷;12…基座部件;13…固定部件;14…接合部件;15…盖部件;20…吸入口;21…上外壳;22…下外壳;23…罩板;24…底板;25…吸引马达;26…吸引风扇;30…侧刷马达;30G…齿轮部;31…驱动轴;32…突出部;33…第1支承面;34…第2支承面;35…槽;41…凹部;42…孔;43…第1对置面;44…第2对置面;45…引导部;46…通路;47…通路;48…突起部;51…紧固部;52…凸部;53…开口;54…空间;60…定位部;61…凹部;62…壁部;63…滑动部;121…凹部;122…周壁部;151…凹部;151A…第1空间;151B…第2空间;152…周壁部;153…壁部;154…通路;451…引导面;452…引导肋;453…第1引导槽;454…第2引导槽;510…基座部;511…第1圆弧部;512…第2圆弧部;631…滑动面;632…滑动槽;633…第1滑动凸部;634…第2滑动凸部;AX…车轮旋转轴;CX…旋转轴;BT…蓄电池;FL…清扫对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能够适当组合。另外,有时也不使用一部分的构成要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左”、“右”、“前”、“后”、“上”以及“下”的词语,来对各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这些词语表示以机器人吸尘器的中心为基准的相对位置或者方向。

[机器人吸尘器]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1的仰视图。

机器人吸尘器1一边在清扫对象面FL进行自主行进一边将存在于清扫对象面FL的异物进行回收。作为存在于清扫对象面FL的异物,可以例示出:灰尘或尘埃。另外,作为清扫对象面FL上所存在的异物,可以例示出:像毛发或丝线那样的毛发状异物。

图1以及如图2所示,机器人吸尘器1具备:包括外壳2的主体1B、缓冲器3、蓄电池安装部4、脚轮5、滚轮6、车轮7、主刷8、界面装置9、以及侧刷10。

外壳2具有内部空间。外壳2构成主体1B的至少一部分。外壳2具有:顶面2A、与清扫对象面FL相对置的底面2B、以及将顶面2A的周边部与底面2B的周边部连结起来的侧表面2C。在与顶面2A平行的面内,外壳2的外形实质为圆形状。

外壳2包括:上外壳21、配置于比上外壳21更靠下方位置的下外壳22、可开闭地安装于上外壳21的罩板23、以及安装于下外壳22的底板24。下外壳22与上外壳21相连接。顶面2A分别配置于:上外壳21以及罩板23。底面2B分别配置于下外壳22以及底板24。

缓冲器3能够在与侧表面2C的至少一部分相对置的状态进行移动。缓冲器3可移动地被支承于外壳2。缓冲器3与侧表面2C的前部相对置。缓冲器3在与存在于机器人吸尘器1的周围的物体碰撞时,相对于外壳2而进行移动,来缓和作用于外壳2的冲击。

蓄电池安装部4对蓄电池BT进行支承。蓄电池BT被安装于蓄电池安装部4。蓄电池安装部4被设置于外壳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上外壳21的后部设置有凹部。蓄电池安装部4被设置于上外壳21的凹部的内侧。设置有两个蓄电池安装部4。

蓄电池BT在被安装于蓄电池安装部4的状态下,对搭载于机器人吸尘器1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供给电力。蓄电池BT是:能够作为各种电气设备的电源而使用的通用蓄电池。蓄电池BT能够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而使用。蓄电池BT能够作为除电动工具以外的电气设备的电源而使用。蓄电池BT能够作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1不同的集尘机的电源而使用。蓄电池BT包括:锂离子蓄电池。蓄电池BT是:可充电的充电式蓄电池。蓄电池安装部4具有:与电动工具的蓄电池安装部等同的结构。

机器人吸尘器1的使用者能够实施:对蓄电池安装部4安装蓄电池BT的作业、以及从蓄电池安装部4拆卸下蓄电池BT的作业。蓄电池安装部4具有:引导蓄电池BT的引导部件、以及与蓄电池BT的蓄电池端子相连接的主体端子。使用者能够通过从上方将蓄电池BT插入至蓄电池安装部4,来将蓄电池BT安装到蓄电池安装部4。蓄电池BT一边被引导部件引导,一边被插入至蓄电池安装部4。通过蓄电池BT被安装到蓄电池安装部4,蓄电池BT的蓄电池端子与蓄电池安装部4的主体端子进行电连接。机器人吸尘器1的使用者能够通过向上方移动蓄电池BT,而从蓄电池安装部4拆卸下蓄电池BT。

脚轮5以及滚轮6分别将外壳2支承为能够进行移动。脚轮5以及滚轮6分别可旋转地被支承于外壳2。脚轮5在底面2B的后部设置有两个。一个脚轮5设置于外壳2的左部。另一个脚轮5设置于外壳2的右部。滚轮6在底面2B的前部设置有一个。

车轮7将外壳2支承为能够进行移动。车轮7以车轮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车轮旋转轴AX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车轮7设置有两个。一个车轮7设置于外壳2的左部。另一个车轮7设置于外壳2的右部。

车轮7连接于车轮马达7D。车轮马达7D产生:驱使车轮7旋转的动力。车轮马达7D通过从蓄电池BT供给来的电力而进行驱动。车轮马达7D配置于外壳2的内部空间。车轮7通过车轮马达7D的驱动而进行旋转。机器人吸尘器1通过车轮7进行旋转而进行自主行进。

车轮7的至少一部从底面2B向下方突出出来。车轮9以使底面2B和清扫对象面FL隔着间隙而相对置的方式,来对外壳2进行支承。

外壳2在底面2B具有吸入口20。吸入口20设置于底板24。吸入口20用于吸入存在于清扫对象面FL的异物。吸入口20与清扫对象面FL相对置。吸入口20设置于底面2B的前部。吸入口20是: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

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配置有:吸引马达25以及吸引风扇26。吸引马达25产生:使吸引风扇26进行旋转的动力。吸引马达25通过从蓄电池BT供给来的电力而进行驱动。通过吸引马达25进行驱动,使得吸引风扇26进行旋转,而在吸入口20产生吸引力。通过在吸入口20产生吸引力,存在于清扫对象面FL的异物就会被吸入到吸入口20。

主刷8被配置于吸入口20。主刷8与清扫对象面FL相对置。主刷8在左右方向上较长。主刷8以刷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刷旋转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主刷8可旋转地支承于外壳2的至少一部分。以主刷8的至少一部分从底面2B向下方突出出来的方式,将主刷8支承于外壳2。在车轮7与清扫对象面FL相接触的状态下,主刷8的至少一部分与清扫对象面FL接触。通过主刷8进行旋转,存在于清扫对象面FL的灰尘被扬起并从吸入口20被吸入。

主刷8连接于主刷马达8D。主刷马达8D产生:使主刷8进行旋转的动力。主刷马达8D通过从蓄电池BT供给来的电力而进行驱动。主刷马达8D被配置于外壳2的内部空间。通过主刷马达8D进行驱动,使得主刷8进行旋转。

界面装置9配置于罩板23的后部。界面装置9具有:供机器人吸尘器1的使用者操作的多个操作部9A、以及多个显示部9B。作为界面装置9,可以例示出:电源按钮。作为显示部9B,可以例示出:蓄电池BT的余量显示部。此外,在上外壳21的前部设置有: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9C。

[侧刷]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吸尘器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侧刷10配置于底面2B的前部。侧刷10与清扫对象面FL相对置。侧刷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外壳2更靠前方的位置。侧刷10设置有两个。一个侧刷10设置于:比吸入口20更靠左方的位置。另一个侧刷10设置于:比吸入口20更靠右方的位置。

侧刷10是:以旋转轴CX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刷。旋转轴CX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侧刷10的旋转轴CX相平行的方向适当地称为轴向,将侧刷10的旋转轴CX的放射方向适当地称为径向,将环绕侧刷10的旋转轴CX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周向或旋转方向。另外,在径向上,将靠近旋转轴CX的位置或接近旋转轴CX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径向内侧,将相距旋转轴CX较远的位置或从旋转轴CX分离开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径向外侧。

机器人吸尘器1具备:被收容于外壳2的侧刷马达30、以及通过侧刷马达30的驱动而以旋转轴CX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驱动轴31。侧刷10被安装于驱动轴31。

侧刷马达30具有:马达部(未图示),其用于产生驱使侧刷10进行旋转的动力;以及齿轮部30G,其用于将马达部所产生的动力向侧刷10传递。侧刷马达30的马达部通过从蓄电池BT被供给来的电力而进行驱动。侧刷马达30被配置于外壳2的内部空间。侧刷10通过侧刷马达30的驱动而进行旋转。通过侧刷10进行旋转,存在于外壳2周围的清扫对象面FL的异物就会向吸入口20进行移动。

侧刷10具有:用于设置刷11的基座部件12、以及对驱动轴31与基座部件12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13。固定部件13包括:接合部件14、以及对接合部件14进行支承的盖部件15。

基座部件12以刷11的至少一部分向比侧表面2C更靠外侧位置突出出来的方式,被安装于驱动轴31。另外,基座部件12以刷11的至少一部分与吸入口20相重叠的方式,被安装于驱动轴31。在车轮7设置于清扫对象面FL的状态下,刷11的至少一部分与清扫对象面FL相接触。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10的剖视图。图5以及图6分别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1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上方观察侧刷10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下方观察侧刷1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座部件12的立体图。

如图4、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基座部件12为圆板状。基座部件12具有凹部121、以及周壁部122。凹部121被限定在周壁部122的内侧位置。凹部121从基座部件12的下表面向上方凹陷进去。

基座部件12具有:供刷11插入的凹部41。凹部41形成于周壁部122的外表面。凹部41在旋转轴CX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将刷11分别向多个凹部41插入。刷11以放射状连接于基座部件12。

基座部件12具有:用于配置驱动轴31的孔42。孔42形成于:基座部件12的中央部位置。孔42将基座部件12贯通。在驱动轴3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孔42的状态下,驱动轴31的至少一部分从孔42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出来。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孔42的下端部突出出来的驱动轴31的一部分适当地称为突出部32。突出部32包括:驱动轴31的下端部。

在驱动轴31的周围配置有第1支承面33。第1支承面33配置于:比突出部32更靠上方的位置。第1支承面33配置于:侧刷马达30的至少一部分。第1支承面33与旋转轴CX正交。第1支承面33包括平坦面。

在驱动轴31的周围配置有第2支承面34。第2支承面34配置于:比第1支承面33更靠上方的位置。第2支承面34连结于第1支承面33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第2支承面34配置于:侧刷马达30的至少一部分。第2支承面34与旋转轴CX平行。第2支承面34包括平坦面。

基座部件12具有:与第1支承面33相对置的第1对置面43。第1对置面43配置于:孔4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第1对置面43与旋转轴CX正交。第1对置面43包括平坦面。

基座部件12具有:与第2支承面34相对置的第2对置面44。第2对置面44配置于:孔4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第2对置面44与旋转轴CX平行。第2对置面44包括平坦面。

在驱动轴31被插入到孔42的状态下,第1支承面33与第1对置面43相接触。通过第1支承面33与第1对置面43相接触,基座部件12相对于驱动轴31而在轴向上被定位。

在驱动轴31被插入到孔42的状态下,第2支承面34与第2对置面44相接触。通过第2支承面34与第2对置面44相接触,基座部件12相对于驱动轴31而在径向以及周向上分别被定位。

基座部件12具有:与旋转轴CX正交的引导部45。引导部45用于对固定部件13进行引导。引导部45设置于:周壁部122的内侧位置。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引导部45对固定部件13进行引导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引导方向。引导方向与旋转轴CX正交。亦即,与轴向以及引导方向正交。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轴向以及引导方向这双方正交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宽度方向。

如图7所示,引导部45沿着引导方向延伸。引导部45包括:引导面451,其配置于孔42的下端部的周围;以及引导肋452,其设置于引导面451。

引导面451配置于:凹部121的内侧位置。引导面451包括:与旋转轴CX正交的平面。

引导肋452从引导面451向下方突出出来。引导肋452沿着引导方向延伸。引导肋452在孔42的下端部的周围仅设置有1个。引导肋452从孔42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另外,引导部45包括:沿着引导方向的第1引导槽453、以及与第1引导槽453相对置的第2引导槽454。

第1引导槽453以及第2引导槽454分别形成于:周壁部122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1引导槽453与第2引导槽454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宽度方向上,在第1引导槽453与第2引导槽454之间配置有孔42。第1引导槽453与第2引导槽454在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孔42的两侧。

第1引导槽453形成为:在处于宽度方向一侧的周壁部122的内表面,向宽度方向一侧凹陷进去。第1引导槽453沿着引导方向延伸。

第2引导槽454形成为:在处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周壁部122的内表面,向宽度方向另一侧凹陷进去。第2引导槽454沿着引导方向延伸。

图8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部件14的立体图。如图4、图5、图6、以及图8所示,接合部件14具有:紧固部51,其配置于驱动轴31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52,其从紧固部51朝着轴向突出出来。

紧固部51具有:基座部510、第1圆弧部511、以及第2圆弧部512。第1圆弧部511的基端部连结于基座部510。第2圆弧部512的基端部连结于基座部510。第1圆弧部511的前端部与第2圆弧部512的前端部分离开。基座部510、第1圆弧部511以及第2圆弧部512配置为:围绕着旋转轴CX。

凸部52从基座部510朝着轴向突出出来。凸部52朝着下方突出出来。

通过对1张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接合部件14。通过将金属板的一部分折弯而形成凸部52。接合部件14能够弹性变形。接合部件14包括簧环。

接合部件14具有:设置于第1圆弧部511的前端部与第2圆弧部512的前端部之间的开口53。驱动轴31的突出部32能够从开口53通过。突出部32的直径大于开口53的尺寸。当突出部32从开口53通过时,接合部件14进行弹性变形。通过接合部件14进行弹性变形,开口53的尺寸就会变大,使得突出部32能够从开口53通过。

另外,接合部件14具有:用于配置突出部32的空间54。突出部32从接合部件14的外侧经由开口53而插入到空间54。如上所述,当突出部32从开口53通过时,接合部件14进行弹性变形。由此,突出部32能够从开口53通过。从开口53通过后的突出部32被配置于空间54。在突出部32配置于空间54的状态下,接合部件14的弹性变形得以解除,使得接合部件14的形状返回到初始状态。

接合部件14在被配置于突出部3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与突出部32相接触。接合部件14的紧固部51对突出部32进行紧固。

在突出部32形成有槽35。在突出部32被配置于空间54的状态下,接合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槽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圆弧部511的一部分以及第2圆弧部512的一部分嵌于槽35中。

图9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15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部件14以及盖部件15的立体图。如图4、图5、图6、图9、以及图10所示,盖部件15为块状。盖部件15具有:凹部151以及周壁部152。凹部151被限定于周壁部152的内侧位置。凹部151从盖部件15的顶面朝向下方凹陷进去。

凹部151具有:第1空间151A以及第2空间151B。在第1空间151A与第2空间151B之间设置有一对壁部153。壁部153从周壁部152的内表面朝向宽度方向突出出来。在一对壁部153之间形成有通路154。突出部32能够从通路154通过。

盖部件15用于对接合部件14进行支承。盖部件15具有:用于对接合部件14进行定位的定位部60。定位部60包括:供接合部件14的凸部52嵌合的凹部61。另外,定位部60包括:在接合部件14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壁部62。壁部62分别与接合部件14的第1圆弧部511以及第2圆弧部512相接触。当接合部材14被支承于盖部件15时,能够利用定位部60来抑制接合部件14与盖部件15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动。

盖部件15具有:被基座部件12的引导部45引导的滑动部63。

滑动部63包括:滑动面631,其与基座部件12的引导面451相对置;以及滑动槽632,其用于配置基座部件12的引导肋452的至少一部分。滑动面631包括周壁部152的端面。滑动槽632包括:形成在周壁部152的一部分的凹口。如图10所示,盖部件15的滑动槽632、盖部件15的通路154、以及接合部件14的开口53沿着引导方向配置。

滑动部63包括:用于朝向基座部件12的第1引导槽453插入的第1滑动凸部633、以及用于朝向第2引导槽454插入的第2滑动凸部634。

第1滑动凸部633从处于宽度方向一侧的周壁部152的侧表面朝向宽度方向一侧突出出来。第1滑动凸部633在引导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

第2滑动凸部634从处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周壁部152的侧表面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突出出来。第2滑动凸部634在引导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

如图7所示,基座部件12具有:将周壁部122的轴向的端面与第1引导槽453连接起来的通路46。通路46沿着轴向延伸。通路46形成为:从周壁部122的内表面朝向宽度方向一侧凹陷进去。通路46在引导方向上设置有2个。

基座部件12具有将周壁部122的轴向的端面与第2引导槽454连接起来的通路47。通路47沿着轴向延伸。通路47形成为:从周壁部122的内表面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凹陷进去。通路47在引导方向上设置有2个。

第1滑动凸部633被插入于第1引导槽453。在将第1滑动凸部633插入于第1引导槽453的情况下,第1滑动凸部633从周壁部122的下方被插入于通路46。通路46的上端部与第1引导槽453被连结起来。第1滑动凸部633在移动到通路46的上端部之后,再向引导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被插入于第1引导槽453。

第2滑动凸部634被插入于第2引导槽454。在将第2滑动凸部634插入于第2引导槽454的情况下,第2滑动凸部634从周壁部122的下方被插入于通路47。通路47的上端部与第2引导槽454被连结起来。第2滑动凸部634在移动到通路47的上端部之后,再向引导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被插入于第2引导槽454。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座部件12与驱动轴31之间的固定方法的立体图。朝向基座部件12的孔42插入驱动轴31。驱动轴31具有:从孔42的下端部突出出来的突出部32。

如参照图10进行说明的那样,接合部件14被支承于盖部件15。通过将接合部件14与盖部件15连结起来,而生成固定部件13。

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基座部件12的凹部121。将第1滑动凸部633插入于通路46的动作、与将第2滑动凸部634插入于通路47的动作同时被实施。在第1滑动凸部633移动到通路46的上端部,并且第2滑动凸部634移动到通路47的上端部之后,固定部件13朝向引导方向进行移动。由此,第1滑动凸部633被配置于第1引导槽453,并且第2滑动凸部634被配置于第2引导槽454。第1滑动凸部633被第1引导槽453引导。第2滑动凸部634被第2引导槽454引导。

另外,引导肋45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滑动槽632。另外,引导面451与滑动面631相接触。

通过将第1滑动凸部633配置于第1引导槽453,并且将第2滑动凸部634配置于第2引导槽454,固定部件13与基座部件12被连结起来。盖部件15配置为:对突出部32进行覆盖。突出部32被配置于第2空间151B。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10的剖视图。如图4以及图12所示,固定部件13被基座部件12的引导部45沿着引导方向而进行引导,同时固定部件13还能够在与驱动轴31相接触的固定位置、与从驱动轴31分离开的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如图12所示,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从驱动轴31的突出部32分离开的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突出部32被配置于:盖部件15的凹部151的第2空间151B。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突出部32不与固定部件13相接触。突出部32被配置于:接合部件14的空间54的外侧。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突出部32由盖部件15来进行覆盖。

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虽然突出部32与固定部件13不接触,但是,第1滑动凸部633被配置于第1引导槽453,并且第2滑动凸部634被配置于第2引导槽454。亦即,第1滑动凸部633以及第2滑动凸部634勾挂于基座部件12。据此,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基座部件12与固定部件13之间的分离。换言之,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固定部件13从基座部件12掉落下来的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引导槽453以及第2引导槽454作为分离抑制部而发挥功能,该分离抑制部能够抑制:与配置于解除位置的固定部件13之间的分离。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刷10的立体图。如图4以及图13所示,固定部件13通过从配置于解除位置的状态起朝着引导方向进行移动,而被配置于:与驱动轴31的突出部32相接触的固定位置。当固定部件13从解除位置朝向固定位置进行移动时,突出部32就会从被配置于第2空间151B的状态朝向被配置于第1空间151A的状态进行转变。突出部32能够从通路154通过。通过固定部件13从解除位置朝向固定位置进行移动,突出部32从通路154通过,并从被配置于第2空间151B的状态朝向被配置于第1空间151A的状态进行转变。

在引导肋452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出来的突起部48。当固定部件13从解除位置朝向固定位置进行移动时,盖部件15的至少一部分与突起部48相接触。由此,当移动固定部件13时,就会产生咔哒手感。

从第2空间151B移动到第1空间151A的突出部32从开口53通过,而被配置于接合部件14的空间54。通过突出部32被配置于接合部件14的空间54,接合部件14与突出部32相接触。接合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嵌合于突出部32的槽35。突出部32被紧固于接合部件14的紧固部51。由此,驱动轴31与基座部件12通过固定部件13而被固定起来。

固定部件13分别与基座部件12以及驱动轴31相接触,来将驱动轴31与基座部件12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固定位置的状态下,接合部件14与突出部32相接触,盖部件15与驱动轴31不接触。在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固定位置的状态下,盖部件15与基座部件12相接触,接合部件14与基座部件12不接触。

在将基座部件12与驱动轴31之间的固定进行解除的情况下,使用者将固定部件13从固定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移动。通过固定部件13被配置于解除位置,使用者能够将基座部件12从驱动轴31拆卸下。即便将基座部件12从驱动轴31拆卸下,通过包括第1引导槽453以及第2引导槽454在内的分离抑制部,也能够抑制:固定部件13从基座部件12掉落下来的情形。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侧刷10具有:用于设置刷11的基座部件12、以及固定部件13。固定部件13通过分别与基座部件12以及驱动轴31相接触,对驱动轴31与基座部件12进行固定。使用者仅通过使固定部件13朝着引导方向进行移动,就能够简单地将侧刷10固定于驱动轴31。另外,通过固定部件13分别与基座部件12以及驱动轴31相接触,能够抑制:在清扫作业中,侧刷10从驱动轴31分离开的情形。另外,使用者仅通过使固定部件13朝着引导方向进行移动,就能够简单地将侧刷10从驱动轴31拆卸下。

基座部件12具有:用于配置驱动轴31的孔42。驱动轴31具有:从孔42的下端部突出出来的突出部32。固定部件13具有接合部件14,该接合部件14具有能够供突出部32通过的开口53,并且该接合部件14在被配置于突出部32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与突出部32相接触。由此,使用者仅通过使固定部件13朝着引导方向进行移动,就能够借助开口53而将突出部32配置于接合部件14的内侧。通过接合部件14与突出部32相接触,对基座部件12与驱动轴31进行固定。

接合部件14进行弹性变形。由此,突出部32通过接合部件14进行弹性变形而能够顺畅地从开口53通过。另外,接合部件14基于弹性力而被固定于突出部32。

基座部件12具有:与旋转轴CX正交的引导部45。固定部件13具有:被引导部45引导的滑动部63。引导部45在与旋转轴CX正交的方向上对固定部件13进行引导。由此,使用者仅通过使固定部件13朝着引导方向进行移动,就能够简单地将侧刷10固定于驱动轴31。另外,固定部件13具有:用于对接合部件14进行支承的盖部件15。滑动部63被配置于盖部件15。由此,使用者仅通过使盖部件15朝着引导方向进行移动,就能够利用基座部件12、驱动轴31以及接合部件14而进行固定。

盖部件15具有:用于对接合部件14进行定位的定位部60。由此,盖部件15与接合部件14被定位。能够抑制:盖部件15与接合部件14之间的相对移动的情形。

接合部件14包括:紧固部51,其配置于驱动轴31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52,其从紧固部51朝向轴向突出出来。在盖部件15形成有供凸部52嵌合的凹部61,来作为定位部60。通过凸部52嵌合于凹部61,盖部件15与接合部件14被定位。

定位部60包括壁部62,该壁部62配置于:接合部件14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接合部件14与壁部62相接触,盖部件15与接合部件14被定位。

盖部件15配置为:对突出部32进行覆盖。由此,突出部32通过盖部件15而被保护。

引导部45包括:沿着引导方向延伸的第1引导槽453、以及与第1引导槽453相对置的第2引导槽454。滑动部63包括:用于向第1引导槽453插入的第1滑动凸部633、以及用于向第2引导槽454插入的第2滑动凸部634。由此,固定部件13在引导方向上顺畅地被引导。另外,在处于解除位置时,第1滑动凸部633以及第2滑动凸部634勾挂于第1引导槽453以及第2引导槽454,由此能够抑制:基座部件12与固定部件13之间的分离的情形。

引导部45包括:引导面451,其配置于孔42的端部的周围;以及引导肋452,其设置于引导面451。滑动部63包括:滑动面631,其与引导面451相对置;以及滑动槽632,其用于配置引导肋45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滑动面631一边与引导面451相接触一边进行滑动,固定部件13就能够在引导方向上顺畅地进行移动。通过滑动槽632的内表面一边与引导肋452的表面相接触一边进行滑动,固定部件13就能够在引导方向上顺畅地进行移动。

引导肋452在孔42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有1个。由此,固定部件13能够顺畅地在固定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另外,使用者通过引导肋452就能够认识到基座部件12的朝向。

接合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形成于突出部32的槽35。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部件14从突出部32脱离出来的情形。接合部件14被固定于突出部32。

固定部件13能够在与驱动轴31相接触的固定位置、与从驱动轴31分离开的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使用者仅通过使固定部件13朝向固定位置进行移动,就能够简单地将侧刷10固定于驱动轴31。使用者仅通过使固定部件13向解除位置进行移动,就能够简单地将侧刷10从驱动轴31拆卸下。

基座部件12具有分离抑制部,该分离抑制部能够抑制:基座部件12与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固定部件13之间的分离的情形。由此,能够抑制:被配置于解除位置的固定部件13从基座部件12掉落下来的情形。据此,使用者能够顺畅地实施维护。另外,能够抑制固定部件13丢失。

在驱动轴31的周围配置有第1支承面33。基座部件12具有:与第1支承面33相对置的第1对置面43。第1支承面33与旋转轴CX正交。通过第1支承面33与第1对置面43相接触,基座部件12与驱动轴31在轴向上被定位。

在驱动轴31的周围配置有第2支承面34。基座部件12具有:与第2支承面34相对置的第2对置面44。第2支承面34包括:与旋转轴CX平行的平面。通过第2支承面34与第2对置面44相接触,基座部件12与驱动轴31在径向以及周向上分别被定位。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13可以具备:具有滑动部63并与接合部件14形成为一体的盖部件15。亦即,接合部件14与盖部件15可以形成为一体。接合部件14与盖部件15也可以为单一部件。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真空吸尘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