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

文档序号:839478 发布日期:2021-04-02 浏览: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 (Cable core butt joint clamp ) 是由 张同义 代林东 李媛 杨凯 于 2020-11-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相对布置的左夹持组件和右夹持组件,所述右夹持组件能够相对左夹持组件左右滑动,使所述右夹持组件向所述左夹持组件靠拢或远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手工对接而存在的电缆线芯端面对不齐的问题。(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ble core butt joint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workbench, wherein an installation cavity is formed in the workbench, a left clamping assembly and a right clamping assembly which are oppositely arranged are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and the right clamping assembly can slide left and right relative to the left clamping assembly, so that the right clamping assembly is close to or far away from the left clamping assembly.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even cable core end surfaces caused by manual butt joint in the prior art.)

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已逐渐成为地上空间的延伸,地下空间资源凸显宝贵。为满足城市发展要求,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破解通道选线难题,利用市政公用隧道敷设高压电缆已经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高压电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当遇到需要长度较长时的电缆,电缆生产长度还达不到从头至尾无拼接的要求,因此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多根同一规格的电缆中的线芯首尾对接以达到较长的长度;如果直接采用手工握住电缆对其线芯对接,则对接精度低,常常会出现两根将要对接的电缆线芯端面对不齐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手工对接而存在的电缆线芯端面对不齐的问题。

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相对布置的左夹持组件和右夹持组件,所述右夹持组件能够相对左夹持组件左右滑动,使所述右夹持组件向所述左夹持组件靠拢或远离;

所述左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33、伸缩杆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纵向的固设在安装空腔上,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下相对的布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夹持板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第二夹持板与第一支撑板固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相对面上分别具有多个并列布置的横向凹槽,相对的两个横向凹槽之间形成可容纳电缆的第一容纳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的内壁具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固定凹槽,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穿过条形滑槽与第一夹持板固接,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凹槽配合使用;

所述右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三夹持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安装空腔上,所述第三夹持板横向的固设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三夹持板的中部具有多个并列布置的第二容纳空腔,所述第二容纳空腔与第一容纳空腔相对布置。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使用时,将第一根待对接的电缆穿过第二容纳空腔并将其端部的线芯露出,然后将第二根待对接的电缆放置在第二夹板上的横向凹槽内并将其端部的线芯露出,通过向下滑动滑块,使滑块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夹板向下运动,直至第一容纳空腔将电缆夹住,最后推动伸缩杆使其收缩,并将滑块推入固定凹槽内进行固定,同时右夹持组件带动第一根待对接的电缆向左夹持组件上的第二根待对接的电缆的方向运动直至两个端部的线芯接触,从而将两根电缆夹住便于后续堆电缆线芯的对接作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左夹持组件和右夹持组件分别来固定两根电缆,其解决了两根电缆线芯对接不齐的技术问题,从而替换掉了传统的手工作业,优化了电缆线芯的对接技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激光校正发生器,所述第三夹持板的顶部固设有参照杆,所述参照杆与激光校正发生器的发射端相对布置。

优选地,所述参照杆上具有纵向布置的刻度线。

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接杆,所述安装空腔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组相对且自前向后布置的条形滑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一组条形滑轨上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至少一个微调组件与连接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杆在条形滑轨上前后滑动。

优选地,所述微调组件包括有第一调节柱、第二调节柱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固设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调节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柱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柱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布置,调节板的底部套设在连接杆上并与连接杆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均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限位柱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直线贯穿第一夹持板后插入第二通孔内,限位柱的另一端固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的底部与第一夹持板的上表面抵靠。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上均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多个集料槽,所述集料槽位于安装空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安装空腔;3、左夹持组件;31、第一支撑板;32、第一夹持板;33、第二夹持板33;34、伸缩杆;35、滑块;36、横向凹槽;37、第一容纳空腔;38、条形滑槽;39、固定凹槽;4、右夹持组件;41、第二支撑板;42、第三夹持板;43、第二容纳空腔;5、激光校正发生器;6、参照杆;7、连接杆;8、条形滑轨;9、微调组件; 91、第一调节柱;92、第二调节柱;93、调节板;10、驱动电机;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限位柱;14、限位头;15、行走轮;16、缓冲垫;17、集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缆线芯对接夹具,包括有工作台1,工作台1上具有安装空腔2,安装空腔2内设置有相对布置的左夹持组件3和右夹持组件4,右夹持组件4能够相对左夹持组件3 左右滑动,使右夹持组件4向左夹持组件3靠拢或远离;

左夹持组件3包括有第一支撑板31、第一夹持板32、第二夹持板33、伸缩杆34和滑块35,第一支撑板31纵向的固设在安装空腔2上,第一夹持板32和第二夹持板上下相对的布置在第一支撑板31上,第一夹持板32与第一支撑板31滑动连接,第二夹持板与第一支撑板31固接,第一夹持板32和第二夹持板的相对面上分别具有多个前后并列布置的横向凹槽36,上下相对的两个横向凹槽36之间形成可容纳电缆的第一容纳空腔37,第一容纳空腔37的内壁为适于电缆线芯的弧形结构,第一支撑板31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滑槽38,条形滑槽38的内壁具有多个纵向布置并向外延伸的固定凹槽39,伸缩杆 34的一端穿过条形滑槽38与第一夹持板32固接,伸缩杆34的另一端固设有滑块35,滑块35与固定凹槽39配合使用。当第一根电缆放置在第一容纳空腔37内时,通过调节第一夹持板32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即:操作者手动滑动滑块35,使滑块35通过伸缩杆34带动第一夹持板32在第二夹持板的上方向上或向下滑动,直至将电缆卡住,然后推动伸缩杆34使其收缩并推动滑块35至固定凹槽39内固定),来实现电缆在Y轴上的调节固定。

右夹持组件4包括有第二支撑板41和第三夹持板42,第二支撑板41可滑动的设置在安装空腔2上,第三夹持板42横向的固设在第二支撑板41上,第三夹持板42的中部具有多个前后并列布置的第二容纳空腔43,第二容纳空腔43与第一容纳空腔37相对布置。第二容纳空腔43用于容纳第二根待对接的电缆,第二容纳空腔43的内壁下部为适于电缆的弧形结构,受重力的影响放置在其间的电缆会贴合在其下部,从而间接的将电缆固定住。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持板42为一体结构,其中部具有第二容纳空腔43,卸料时从第二容纳空腔43内拉出电缆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电缆较长为了便于卸料,第三夹持板42也可以为上下可拆分结构,卸料时直接打开第三夹持板42即可取出电缆。

第一夹持板32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激光校正发生器5(激光校正发生器5内安装有激光校正传感器、电路元件等,由于该发生器为现有技术且在本实施例中未对其做任何改进,在此就不再详述),第三夹持板42的顶部固设有参照杆6,参照杆6与激光校正发生器5的发射端相对布置,当待对接的电缆就位后,激光校正发生器5发出红外线并直线照射在参照杆6上,从而使操作者更直观的观察两根电缆对接情况(即高度是否一致)。参照杆6上具有纵向布置的刻度线。由于第二容纳空腔43的直径略大于电缆的直径以便于电缆穿过,因此根据刻度线来进一步确定两根电缆是否对齐。

还包括有连接杆7,安装空腔2的内壁上具有两组相对且自前向后布置的条形滑轨8,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一组条形滑轨8上,工作台1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驱动连接杆7在条形滑轨8上前后滑动,第二支撑板41通过至少一个微调组件9与连接杆7连接。从而实现电缆在Z轴上的调节固定。

微调组件9包括有第一调节柱91、第二调节柱92和调节板93,第一调节柱91的一端固设在第二支撑板41上,第一调节柱91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柱92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柱92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调节板93上,旋转第二调节柱92以改变第二支撑板41与调节板93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调节电缆在Z轴方向的位置。调节板93与第二支撑板41相对布置,调节板93的底部套设在连接杆7上并与连接杆7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手动推动调节板93,以使调节板93通过第一调节柱91和第二调节柱92带动第二支撑板41在连接杆7上滑动,从而实现电缆在X轴上的调节固定。

第一夹持板32和第二夹持板上均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限位柱 13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11直线贯穿第一夹持板32后插入第二通孔12内,限位柱13的另一端固设有限位头14,限位头14的底部与第一夹持板32的上表面抵靠。当调节好第一夹持板32的位置后,由于第一夹持板32的长度较长,因此靠近其前端上的第一容纳空腔37 的直径较靠近其后端上的第一容纳空腔37的直径略大,所以通过限位柱13插入第二通孔 12内对第一夹持板32的前端进行固定,同时限位头14能够避免限位柱13的端部完全伸入至第一通孔11内,避免限位柱13不易被取出。

工作台1的底部固设有四个行走轮15,便于将该夹具推动到指定位置进行装夹。

第一容纳空腔37和第二容纳空腔43上均设置有缓冲垫16,避免因装夹力度过大将电缆外皮损坏。

工作台1上具有多个集料槽17,集料槽17位于安装空腔2内,便于放置对接好后的电缆。

本实施例能够从X、Y、Z轴三个方向对电缆进行调节固定,从而能够将电缆线芯对齐,便于后续对电缆线芯进行对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利用任意孔径的管体夹持装置的加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