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机按键装置和电子设备

文档序号:854622 发布日期:2021-03-16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扳机按键装置和电子设备 (Trigger butt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是由 谭飞 张成飞 陈国强 于 2020-11-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一种扳机按键装置和应用该扳机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扳机按键装置包括底座、按键、二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组件,按键具有相连接的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以使按键具有弹起位和下沉位;二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移动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二连杆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二连杆机构于展开状态时驱使按键位于弹起位,二连杆机构于收拢状态时驱使按键位于下沉位;驱动组件设于底座,用于驱使二连杆机构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igger ke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pplying the same. The trigger key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key, two link mechanisms and a driving assembly, wherein the key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end and a movable end which are connected, and the fixed en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so as to enable the key to have a bounce position and a sinking position; one end of the two link mechanisms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moving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wo link mechanisms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two link mechanisms have an unfolding state and a folding state, the two link mechanisms drive the keys to be positioned at the bouncing positions when in the unfolding state, and the two link mechanisms drive the keys to be positioned at the sinking positions when in the folding state;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used for driving the two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s to be converted from a furled state to an unfolded stat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better tactile feedback experience for the user, thereby meeting the sensory requirements of the user on related equipment (such as various operating handles, virtual reality equipment, augmented reality equipment and the like).)

扳机按键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扳机按键装置和应用该扳机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外设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外设时的感官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如何能够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也成为了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机按键装置和应用该扳机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旨在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扳机按键装置,该扳机按键装置包括:

底座;

按键,所述按键具有相连接的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按键具有弹起位和下沉位;

二连杆机构,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二连杆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所述二连杆机构于展开状态时驱使所述按键位于弹起位,所述二连杆机构于收拢状态时驱使所述按键位于下沉位;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端的朝向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一侧设有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每一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一连接孔,两所述连接孔相对设置;

所述二连杆机构的朝向所述移动端的一端设有两连接柱,每一所述连接柱朝向一所述连接板设置,并插设于一连接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安装缺口,用于将所述连接柱导入所述连接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相对设置;

所述固定端插设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并开设有两端贯通的轴孔;

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穿设于所述轴孔,且两端分别插设于两所述安装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按键位置传感器,所述按键位置传感器设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且面向所述按键的内侧表面设置,用于检测按键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具有相连接的安装端和摆动端,所述安装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摆动杆具有第一接触位和第二接触位;

所述摆动杆于第一接触位时,与处于收拢状态的所述二连杆机构接触;所述摆动杆由第一接触位摆动至第二接触位,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杆的面向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一侧凸设有顶推结构,所述摆动杆通过所述顶推结构与所述二连杆机构接触;

且/或,所述摆动杆相对于所述底座摆动,还具有避让位;所述摆动杆由第一接触位向第二接触位的摆动方向,与所述摆动杆由第一接触位向避让位的摆动方向相反;所述摆动杆于避让位时,与所述二连杆机构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齿条设于所述摆动端,并沿所述摆动端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摆动端摆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涡轮、蜗杆以及电机,所述涡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齿轮设于所述涡轮,并与所述涡轮同轴设置,以随所述涡轮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以驱动所述涡轮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位于所述齿条的内侧;

且/或,所述涡轮的面向所述底座的轮盘盘面凸设有转动轴,所述底座的面向所述涡轮的表面开设有贯通孔;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涡轮转角传感器,所述涡轮转角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涡轮的一侧,并面向所述贯通孔设置,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贯通孔,并与所述涡轮转角传感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盖合于所述底座,并罩盖所述驱动组件和至少部分所述二连杆机构;

且/或,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键相抵接,用于驱动所述按键复位。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扳机按键装置,该扳机按键装置包括:

底座;

按键,所述按键具有相连接的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按键具有弹起位和下沉位;

二连杆机构,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二连杆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所述二连杆机构于展开状态时驱使所述按键位于弹起位,所述二连杆机构于收拢状态时驱使所述按键位于下沉位;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二连杆机构被驱动组件驱动、并具有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的趋势时,按键相应地具有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此时,若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按键则会向用户的手指反馈作用力,从而实现力反馈功能。而当驱动组件不再驱动二连杆机构时,二连杆机构的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的趋势被撤销,按键的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被撤销;此时,反馈在用户手指上的作用力则得以撤销,按键可在用户的按压下由“弹起位”向“下沉位”移动。这样,便可完成与用户手指的交互行为,为用户提供更为逼真的触觉反馈体验,最终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扳机按键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按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摆动杆和齿条的组合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齿轮、涡轮以及转动轴的组合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的传动关系示意图,其中,按键处于弹起位,二连杆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摆动杆处于第二接触位;

图7为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的传动关系示意图,其中,按键处于下沉位,二连杆机构处于收拢状态,摆动杆处于第一接触位;

图8为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的传动关系示意图,其中,按键处于弹起位,二连杆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摆动杆处于避让位;

图9为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的传动关系示意图,其中,按键处于下沉位,二连杆机构处于收拢状态,摆动杆处于避让位。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扳机按键装置 41 摆动杆
10 底座 411 安装端
11 安装板 4111 第二装配孔
13 安装孔 413 摆动端
15 第一装配孔 415 顶推结构
17 贯通孔 42 齿轮
20 按键 43 齿条
21 固定端 44 涡轮
211 轴孔 45 蜗杆
23 移动端 46 电机
231 连接板 47 转动轴
233 连接孔 50 按键位置传感器
235 安装缺口 60 涡轮转角传感器
30 二连杆机构 70 弹性件
31 第一连杆 80 端盖
311 连接柱 100a 轴体
33 第二连杆 100b 连接轴
40 驱动组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近年来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外设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外设时的感官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如何能够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也成为了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扳机按键装置100,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该扳机按键装置100包括:

底座10;

按键20,所述按键20具有相连接的固定端21和移动端23,所述固定端2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以使所述按键20具有弹起位和下沉位;

二连杆机构30,所述二连杆机构3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端2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二连杆机构3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所述二连杆机构30于展开状态时驱使所述按键20位于弹起位,所述二连杆机构30于收拢状态时驱使所述按键20位于下沉位;以及

驱动组件40,所述驱动组件40设于所述底座10,用于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

可以理解地,底座10,可为按键20、二连杆机构30、驱动组件40等提供稳定的安装平台;底座10既可以是为了安装按键20、二连杆机构30、驱动组件40等而专门设置的独立于电子设备外壳的部件,也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外壳充当。

按键20,既可以是各类操作手柄(例如游戏手柄等)的按键,也可以虚拟现实设备(简称VR设备)的按键,还可以是增强现实设备(简称AR设备)的按键;按键20用于与用户的手指接触:按键20的固定端21与底座10转动连接,使得按键20的移动端23可绕固定端21进行转动而发生位移,从而能够“弹起”至最高处而获得“弹起位”,或者“下沉”至最低处而获得“下沉位”,进而使得按键20可向用户的手指反馈作用力,或者撤销反馈在用户手指上的作用力,进而完成与用户的交互。

按键20的移动端23与底座10之间还连接有二连杆机构30,即二连杆机构30的一端与按键20的移动端23转动连接,二连杆机构30的另一端与底座10转动连接。具体为:二连杆机构30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3,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1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杆33的一端与按键20的移动端23铰接,第二连杆33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底座10铰接;此时,底座10、按键20、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3共同构成了“四连杆机构”。并且,本实施例中,当二连杆机构3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3呈钝角设置(如图6所示),对应地,使得按键20位于“弹起位”;而当二连杆机构30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3呈锐角设置(如图7所示),对应地,使得按键20位于“下沉位”。需要说明的是,二连杆机构30的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是相对于彼此而言的,即二连杆机构30由展开状态转化为收拢状态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3的夹角是在变小的,呈收拢的趋势;相反,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转化为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3的夹角是在变大的,呈展开的趋势;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3的夹角的实际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并不局限。

进一步地,底座10上还配置有驱动组件40,该驱动组件40可驱动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可以理解地,当二连杆机构30被驱动组件40驱动、并具有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的趋势时,按键20相应地具有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此时,若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20,按键20则会向用户的手指反馈作用力,从而实现力反馈功能。而当驱动组件40不再驱动二连杆机构30时,二连杆机构30的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的趋势被撤销,按键20的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被撤销;此时,反馈在用户手指上的作用力则得以撤销,按键20可在用户的按压下由“弹起位”向“下沉位”移动。这样,便可完成与用户手指的交互行为,为用户提供更为逼真的触觉反馈体验,最终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40既可以是后文中的摆动杆41及相关结构(后文中会展开说明);也可以是直线型的驱动组件40(例如直线电机46、气缸、电缸、丝杆传动机构等),以利用直线型的驱动组件40中做直线运动的滑移端,推动或拉动二连杆机构30,并驱使其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还可以是其他合理且有效的形式,例如将二连杆机构30中第二连杆33的背离第一连杆31的一端进一步套设于电机46的输出轴,以利用电机46输出轴的转动,驱动第二连杆33摆动,从而驱使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

请进一步参阅图3,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端23的朝向所述二连杆机构30的一侧设有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231,每一所述连接板231开设有一连接孔233,两所述连接孔233相对设置;所述二连杆机构30的朝向所述移动端23的一端设有两连接柱311,每一所述连接柱311朝向一所述连接板231设置,并插设于一连接孔233。即,二连杆机构30中第一连杆31的背离第二连杆33的一端凸设有两连接柱311,两连接柱311朝向相反方向设置,且分别插设在两连接孔233中。

此时,两连接板231在二连杆机构30的第一连杆31的两侧夹持第一连杆31,第一连杆31的朝向按键20的一端同时与两连接板231转动连接;这样,可使得二连杆机构30的状态转化过程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通过按键20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23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233的安装缺口235,用于将所述连接柱311导入所述连接孔233。如此,可有效简化二连杆机构30的朝向移动端23的一端与移动端23的连接过程,降低二者之间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具体地,安装缺口235开设在连接孔233孔壁的非承载侧,其宽度小于连接孔233的孔径;连接柱311的横截面形状与腰型孔的形状类似,其两个弧形侧壁所在圆周的直径与连接孔233的孔径相当,其两个平面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安装缺口235的宽度相当。这样,在安装时,将连接柱311的其中一个弧形侧壁对准安装缺口235,向内推行,便可将连接柱311安装至连接孔233内;在连接柱311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柱311的两个弧形侧壁与连接孔233的孔壁间隙配合,便可实现连接柱311稳定地转动。可以理解地,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依靠挤压和弹性形变进行安装的“粗暴”方式,有效地保护了相关的结构,避免了结构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朝向所述按键20的一侧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板11,每一所述安装板11开设有一安装孔13,两所述安装孔13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端21插设于两所述安装板11之间,并开设有两端贯通的轴孔211;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轴体100a,所述轴体100a穿设于所述轴孔211,且两端分别插设于两所述安装孔13。

此时,两安装板11在按键20的两侧夹持按键20,按键20同时与两安装板11转动连接;这样,可使得按键20的转动过程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并且,在这样的设计下,通过轴体100a的拔插,即可完成按键20的拆装,简单且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按键位置传感器50,所述按键位置传感器50设于两所述安装板11之间,且面向所述按键20的内侧表面设置,用于检测按键20的位置。

此时,通过按键位置传感器50,便可对按键20的位置予以监测,获得按键20受到外力按压和/或受到二连杆机构30作用后、实际介于“弹起位”和“下沉位”之间的位置;从而便于控制系统了解按键20当前的状态,便于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机46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而使按键20呈现相应且精确的行为,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具体地,按键位置传感器50采用的是距离传感器,例如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等。

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摆动杆41,所述摆动杆41具有相连接的安装端411和摆动端413,所述安装端41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以使所述摆动杆41具有第一接触位和第二接触位;

所述摆动杆41于第一接触位时,与处于收拢状态的所述二连杆机构30接触;所述摆动杆41由第一接触位摆动至第二接触位,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

具体地,底座10的面向安装端4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5,安装端411的面向底座10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装配孔4111;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连接轴100b,连接轴100b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装配孔15、另一端插设于第二装配孔4111;这样,便可使摆动杆41能够相对于底座10的摆动,即使得摆动杆41的摆动端413可绕安装端411进行转动而发生位移。并且,当摆动杆41处于第一接触位时,摆动杆41与处于收拢状态的所述二连杆机构30接触;当摆动杆41处于第二接触位时,摆动杆41与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二连杆机构30接触;而在摆动杆41由第一接触位向第二接触位移动的过程中,摆动杆41朝向按键20所在一侧进行摆动并推动二连杆机构30发生变形,从而驱使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进而驱使按键20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

可以理解地,利用摆动杆41对二连杆机构30进行驱动的设计,即是通过圆周运动实现对二连杆机构30的驱动;这样,便可避免采用直线型驱动方式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缺陷,有利于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体积,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运行能耗,所述摆动杆41的面向所述二连杆机构30的一侧凸设有顶推结构415,所述摆动杆41通过所述顶推结构415与所述二连杆机构30接触。

本实施例中,顶推结构415为凸起部,摆动杆41通过其上的凸起部与二连杆机构30接触,以推动二连杆机构30进行状态的转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推结构415也可以为其他有效且合理的形式,例如杆体等。

可以理解地,顶推结构415的设置,可使得摆动杆41与二连杆机构30的接触更加容易;这样,一方面可减少摆动杆41的摆动行程,减少驱动摆动杆41摆动所需的能量,降低能耗;另一方面还可避免摆动杆41大范围的摆动对其他零部件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有利于扳机按键装置100内部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和图9,为了使扳机按键装置100可自由开启或关闭力反馈功能,从而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扳机按键装置100还进行了如下配置:

所述摆动杆41相对于所述底座10摆动,还具有避让位;所述摆动杆41由第一接触位向第二接触位的摆动方向,与所述摆动杆41由第一接触位向避让位的摆动方向相反;所述摆动杆41于避让位时,与所述二连杆机构30间隔。

此时,摆动杆41摆动过程的完整状态为:

当摆动杆41处于第一接触位时,摆动杆41与处于收拢状态的所述二连杆机构30接触;

(1)当摆动杆41朝向按键20所在一侧进行摆动时,可推动二连杆机构30发生变形,从而驱使二连杆机构30由收拢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化;直至摆动杆41来到第二接触位,相应地,二连杆机构30转化为展开状态;

(2)当摆动杆41朝背离按键20所在一侧的方向进行摆动时,可脱离与二连杆机构30的接触;直至摆动杆41来到避让位而与处于收拢状态的二连杆机构30相互间隔;

即,当摆动杆41在第一接触位和第二接触位之间摆动时,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力反馈功能被开启;而当摆动杆41在第一接触位和避让位之间摆动时,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力反馈功能被关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摆动杆41的驱动方式既可以是后文中的齿轮42-齿条43及相关结构(后文中会展开说明);也可以是例如直线电机46、气缸、电缸、丝杆传动机构等,以利用其中做直线运动的滑移端,推动或拉动摆动杆41摆动;还可以是其他合理且有效的形式,例如将摆动杆41的安装端411进一步套设于电机46的输出轴,以利用电机46输出轴的转动,驱动摆动杆41摆动。

如图2、图4、图5及图6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齿轮42和齿条43,所述齿轮42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齿条43设于所述摆动端413,并沿所述摆动端413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

所述齿轮42与所述齿条43啮合,以驱动所述摆动端413摆动。

这样,如图6至图9所示,当齿轮42相对于底座10转动时,齿轮42便可驱动齿条43绕摆动杆41的安装端411的转动中心发生位移;此时,由于齿条43固定在摆动杆41的摆动端413上,齿条43的位移便可带动摆动杆41的摆动端413发生摆动,从而使摆动杆41在避让位与第一接触位之间、以及在第一接触位与第二接触位之间进行移动。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采用齿轮42齿条43啮合的传动方式,以驱动摆动杆41摆动,可有利于实现精确的传动动作,从而有利于控制摆动杆41的摆动角度,有利于控制摆动杆41施加在二连杆机构30上的推力,最终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本实施例中,齿条43与摆动杆41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机加工等)的一体结构,可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便于组装,且有利于提供更加稳定的传动关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齿条43也可以与摆动杆41为独立制造的两个零件,后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榫卯连接、焊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齿轮42转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

(1)将齿轮42安装在从动轮上,并设置与从动轮间隔的主动轮;再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同步带,并将主动轮安装在电机46的输出轴上;电机46的正转和反转,便可实现齿轮42的正转和反转;

(2)利用其他齿轮42或齿轮42组对该齿轮42进行驱动,以实现该齿轮42的正转和反转;

(3)将齿轮42直接安装在电机46的输出轴上;电机46的正转和反转,便可实现齿轮42的正转和反转;

当然,除上述三种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其他有效且合理的方式,以实现齿轮42的转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2、图4、图5及图6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涡轮44、蜗杆45以及电机46,所述涡轮44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齿轮42设于所述涡轮44,并与所述涡轮44同轴设置,以随所述涡轮44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电机46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电机46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45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蜗杆45转动,所述蜗杆45与所述涡轮44啮合,以驱动所述涡轮44转动。

这样,如图6至图9所示,当电机46运行时,便可驱动蜗杆45转动;当蜗杆45转动时,便可驱动涡轮44转动;当涡轮44转动时,便可驱动齿轮42转动,从而实现了对齿轮42的驱动,实现了通过齿轮42-齿条43对摆动杆41的驱动。可以理解地,这样的方式,稳定且可靠,传动精确,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并且,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实现电机46的横置,从而有利于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厚度,进而便于扳机按键装置100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本实施例中,涡轮44与齿轮42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机加工等)的一体结构,可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便于组装,且有利于提供更加稳定的传动关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涡轮44也可以与齿轮42为独立制造的两个零件,后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榫卯连接、焊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时,电机46可以被配置成如下形式:

电机46包括电机46本体和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套设于电机46本体的输出轴,并与电机46本体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蜗杆45传动连接于减速机构的输出轴。此时,电机46本体通过减速机构与蜗杆45传动连接,电机46本体的输出轴的高转速便可通过减速机构而转换为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的低转速,从而使蜗杆45获得一个较佳的运动速率,进而使齿轮42、齿条43、摆动杆41、二连杆机构30、按键20均获得一个较佳的运动速率。可以理解地,减速机构可以是齿轮42组或其他有效的形式。

具体实施时,电机46可直接采用减速电机46的形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小扳机按键装置100的体积,便于其安装固定且节省占用空间,而且减速电机46还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维护简便等优势。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42位于所述齿条43的内侧。

可以理解地,齿条43沿摆动端413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而呈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圆心所在一侧即为齿条43的内侧;相应地,齿条43上的多个齿均设置在齿条43的内侧,齿轮42从齿条43的内侧与齿条43啮合。此时,通过将齿轮42配置在齿条43的内侧,便可将齿轮42下方的涡轮44、蜗杆45、电机46的配合结构整体向按键20所在一侧移动,从而使得扳机按键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以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空间占比,进而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如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涡轮44的面向所述底座10的轮盘盘面凸设有转动轴47,所述底座10的面向所述涡轮44的表面开设有贯通孔17;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涡轮转角传感器60,所述涡轮转角传感器60设于所述底座10的背离所述涡轮44的一侧,并面向所述贯通孔17设置,所述转动轴47穿设于所述贯通孔17,并与所述涡轮转角传感器60连接。

此时,通过涡轮转角传感器60,便可对涡轮44的转动情况予以监测,从而便于控制系统了解驱动组件40当前的运行状态,便于控制系统对电机46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进而实现更加精确的传动动作,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并且,由于涡轮转角传感器60被配置在底座10的背离涡轮44的一侧,还可避免挤占底座10的面向涡轮44的一侧的空间,避免涡轮转角传感器60对底座10上其他零部件的干扰;这样,不仅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还可大大简化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内部结构,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空间占比。

具体地,涡轮转角传感器60采用的是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上配置有检测孔,转动轴47的背离涡轮44的一端贯穿底座10后插设在该检测孔内。这样,便可通过转动轴47的转动情况,标定出涡轮44的转动情况。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47与涡轮44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机加工等)的一体结构,可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便于组装,且有利于提供更加稳定的传动关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轴47也可以与涡轮44为独立制造的两个零件,后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榫卯连接、焊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端盖80,所述端盖80盖合于所述底座10,并罩盖所述驱动组件40和至少部分所述二连杆机构30。

可以理解地,端盖80与底座10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胶接、榫卯连接等方式实现装配固定。端盖80不仅可对驱动组件40和至少部分二连杆机构30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中的传动关系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提升扳机按键装置100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扳机按键装置100的整体性,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弹性件70,所述弹性件7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键20相抵接,用于驱动所述按键20复位。此时,不仅可实现按键20的自动复位,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快捷,同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较为优异。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0采用的是扭簧,该扭簧套设在轴体100a上。并且,该扭簧的一支撑臂抵接于底座10,该扭簧的另一支撑臂抵接于按键2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扳机按键装置100,该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类操作手柄(例如游戏手柄等)、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隔离开关平夹式导电闸刀及其分合闸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