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

文档序号:91242 发布日期:2021-10-12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 (Floating ball fishing nutrient solution replacing device for riverway treatment floating plate ) 是由 周歧南 于 2021-06-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包括有浮板传送组件、位置调节组件、浮球夹持组件、船体、控制台、第一固定板、主电机、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浮板传送组件与位置调节组件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单个浮板进行营养棒更换工作,将浮板向下按压拉动周边浮板靠近可以方便操作员将浮板从浮板群岛中解除出,将浮球摆正后对其进行夹持打捞工作,可以避免通过直接拉动软管对浮球进行打捞时出现的软管脱离现象。(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iver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nutrient solution replacing device for fishing a floating ball for a river treatment floating plat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provides a floating ball fishing nutrient solution replacing device for a riverway treatment floating plate. The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as follows: a floating ball fishing nutrient solution replacing device for a river regulation floating plate comprises a floating plate conveying assembly, a position adjusting assembly, a floating ball clamping assembly, a ship body, a control console, a first fixing plate, a main motor, a second fixing plate, a third fixing plate and a fourth fixing plate; the floating plate conveying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 adjusting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replacement work of the nutrition bar for a single floating plate, the floating plate is pressed downwards to pull the peripheral floating plates to be close to the floating plate, so that an operator can conveniently remove the floating plate from the floating plate cluster island, the floating ball is clamped and salvaged after being straighten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hose separation when the floating ball is salvaged by directly pulling the hose can be avoided.)

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净化,也就是生物类群通过代谢作用(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使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直至消失的过程。依靠打造浮板群岛在河道上培育生态群落,可达到丰富生物类群净化河水的目的,特别是对河道表面的藻类净化效果尤其显著。

一种浮板群岛的结构是由数组单块浮板连接组成,相邻的浮板通过绳索彼此进行相连以防止浮板群岛被冲散,通过软管连接在浮板下方两组挂置浮球,并在浮球中放置可溶于水的营养棒来吸引河道中的生物聚集,并且浮板上搭载的植物可通过软管吸收水中微生物残留的营养体,形成丰富的生物类群,最终可达到净化河水的目的,为了维持对河道水质的净化效果,需要时常将浮球从水中打捞出,对放置于其中的营养棒进行更换操作,在对浮板逐个进行营养棒更换工作时,需要将浮板连接的绳索拆除,由于周围的浮板漂浮方向不定,当彼此相连的绳索出现拉直绷紧现象还需要将周围的浮板向中间拽动,另外由于浮球挂置在浮板正下方,并且随水流向一侧飘移,在对浮球进行捕捉时难以把握浮球的位置,因此通常需要借助撩杆通过拉动连接浮球的软管将浮球拉拽至船体一侧,再将浮球从水中打捞出,而由于软管的连接端不如绳索连接的牢固,在拉动软管时容易出现软管被扯松脱落现象。

所以,急需一种可对位于浮板下方的浮球进行营养棒更换的自动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当彼此相连的绳索出现拉直绷紧现象需要将周围的浮板向中间拽动,并且由于水流影响难以把握浮球的位置,在借助撩杆通过拉动连接浮球的软管对浮球进行拉拽时,由于软管的连接端不如绳索连接的牢固,在拉动软管时容易出现软管被扯松脱落现象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包括有浮板传送组件、位置调节组件、浮球夹持组件、船体、控制台、第一固定板、主电机、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浮板传送组件与位置调节组件相连接;浮板传送组件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浮板传送组件与主电机相连接;浮板传送组件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位置调节组件与两组浮球夹持组件相连接;位置调节组件与第三固定板相连接;位置调节组件与第四固定板相连接;控制台与第三固定板相连接;第一固定板与船体相连接;主电机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固定板与船体相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相连接;第三固定板与船体相连接第四固定板与船体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浮板传送组件包括有第一直齿轮、第一转轴、固定环、弧形外齿板、转盘固定架、第一滑动支架、第二转轴、第二直齿轮、第一锥齿轮、外轴、内轴、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三转轴、第四锥齿轮、第一支架、第一电动推杆、压板、第四转轴、第三直齿轮、第一传动轮、弧形内齿板、电动转轴、转向直齿轮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直齿轮与主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接;在第一直齿轮一侧,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固定环和转盘固定架均与第一转轴进行固接;弧形外齿板与固定环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与弧形外齿板相啮合;第一滑动支架与转盘固定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支架和转盘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二转轴与转盘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直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均与第二转轴进行固接;在第二转轴一侧,弧形内齿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弧形内齿板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在第二转轴另一侧,外轴与转盘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内轴与第一滑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内轴与外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与外轴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在第二锥齿轮一侧,第三锥齿轮与内轴进行固接;在第三锥齿轮一侧,第三转轴与第一滑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和第一支架均与第三转轴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两组第一电动推杆分别与第一支架两侧进行固接;两组压板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在第一转轴一侧,第四转轴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直齿轮和第一传动轮均与第四转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与位置调节组件相连接;在弧形内齿板一侧,电动转轴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与转向直齿轮进行固接。

更为优选的是,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五转轴、第二传动轮、第四直齿轮、第二滑动支架、第三滑动支架、连杆、第一小电机、第五直齿轮、第六转轴、第六直齿轮和齿杆;第五转轴与第三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和第四直齿轮均与第五转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在第四直齿轮一侧,第二滑动支架与第三固定板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支架一侧,第三滑动支架与第四固定板进行滑动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支架和第三滑动支架进行固接;齿杆与第二滑动支架进行固接;齿杆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两组第一小电机分别与第二滑动支架和第三滑动支架进行固接;两组第五直齿轮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小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接;两组第六转轴分别与第二滑动支架和第三滑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两组第六直齿轮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六转轴进行固接;每组第六直齿轮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五直齿轮相啮合;两组浮球夹持组件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六转轴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浮球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架、第二小电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夹持单元、第七转轴、夹杆和撬杆;第二支架与第六转轴进行固接;第二小电机与第二支架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二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二小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接;在第一丝杆一侧,第二丝杆与第二支架进行固接;夹持单元与第二支架相连接;夹持单元与第一丝杆相连接;夹持单元与第二丝杆相连接;在夹持单元下方,第七转轴与第二支架进行转动连接;两组夹杆均与第七转轴进行固接;在夹杆一侧,撬杆与第七转轴进行固接。

更为优选的是,夹持单元包括有第三支架、第一衬套、第二衬套、齿环、第七直齿轮、第八直齿轮、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夹板和第四滑动支架;第四滑动支架与第二支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与第四滑动支架进行固接;第一衬套与第三支架进行固接;第一衬套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在第一衬套一侧,第二衬套与第三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衬套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齿环与第二衬套进行固接;在齿环一侧,第七直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直齿轮与齿环相啮合;在第七直齿轮一侧,第八直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直齿轮与第八直齿轮相啮合;两组第一推杆分别与第七直齿轮与第八直齿轮进行固接;每组第一推杆均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在第一推杆一侧,两组第二推杆均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进行转动连接;两组夹板的两侧均分别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推杆和一组第二推杆进行传动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内轴的两侧设置有凸块。

更为优选的是,夹杆为L型设计。

更为优选的是,第四滑动支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1、为克服当彼此相连的绳索出现拉直绷紧现象需要将周围的浮板向中间拽动,并且由于水流影响难以把握浮球的位置,在借助撩杆通过拉动连接浮球的软管对浮球进行拉拽时,由于软管的连接端不如绳索连接的牢固,在拉动软管时容易出现软管被扯松脱落现象的缺点;

2、本发明装置:使用时先将船体行驶至浮板群岛一侧,接着由浮板传送组件将待处理的单块浮板向下按压,使与该浮板相连接的周边浮板向其靠近并使该浮板与周边浮板连接的绳索解除绷紧状态,方便操作员将该浮板与周边浮板相连的绳索解开,之后由浮板传送组件将待处理的浮板从浮板群岛中平行移出至位置调节组件一侧,同时保持浮板的角度不变,同时由浮板传送组件带动位置调节组件将两组浮球夹持组件推出至浮板两侧,之后由两组浮球夹持组件将悬浮在浮板同一侧下方的两组浮球摆正后对其进行夹持,并由位置调节组件带动浮球夹持组件将该两组浮球捞出至水面,由操作员对两组浮球中的营养棒进行更换处理,之后位置调节组件带动浮球夹持组件复位,使更换完营养棒的浮球落回水面以下,并由浮球夹持组件将浮球松开,之后由浮板传送组件将浮板旋转一百八十度,并按上述步骤对浮板另一侧的两组浮球进行打捞工作和营养棒更换处理;

3、本发明实现了对单个浮板进行营养棒更换工作,将浮板向下按压拉动周边浮板靠近可以方便操作员将浮板从浮板群岛中解除出,将浮球摆正后对其进行夹持打捞工作,可以避免通过直接拉动软管对浮球进行打捞时出现的软管脱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浮板传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浮板传送组件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浮板传送组件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位置调节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浮球夹持组件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浮球夹持组件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夹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夹持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夹持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浮板传送组件,2、位置调节组件,3、浮球夹持组件,4、船体,5、控制台,6、第一固定板,7、主电机,8、第二固定板,9、第三固定板,10、第四固定板,101、第一直齿轮,102、第一转轴,103、固定环,104、弧形外齿板,105、转盘固定架,106、第一滑动支架,107、第二转轴,108、第二直齿轮,109、第一锥齿轮,110、外轴,111、内轴,112、第二锥齿轮,113、第三锥齿轮,114、第三转轴,115、第四锥齿轮,116、第一支架,117、第一电动推杆,118、压板,119、第四转轴,120、第三直齿轮,121、第一传动轮,122、弧形内齿板,123、电动转轴,124、转向直齿轮,125、第二电动推杆,201、第五转轴,202、第二传动轮,203、第四直齿轮,204、第二滑动支架,205、第三滑动支架,206、连杆,207、第一小电机,208、第五直齿轮,209、第六转轴,210、第六直齿轮,211、齿杆,301、第二支架,302、第二小电机,303、第一丝杆,304、第二丝杆,305、夹持单元,306、第七转轴,307、夹杆,308、撬杆,30501、第三支架,30502、第一衬套,30503、第二衬套,30504、齿环,30505、第七直齿轮,30506、第八直齿轮,30507、第一推杆,30508、第二推杆,30509、夹板,30510、第四滑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河道治理浮板用浮球捞取营养液更换装置,如图1-13所示,包括有浮板传送组件1、位置调节组件2、浮球夹持组件3、船体4、控制台5、第一固定板6、主电机7、第二固定板8、第三固定板9和第四固定板10;浮板传送组件1与位置调节组件2相连接;浮板传送组件1与第一固定板6相连接;浮板传送组件1与主电机7相连接;浮板传送组件1与第二固定板8相连接;位置调节组件2与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相连接;位置调节组件2与第三固定板9相连接;位置调节组件2与第四固定板10相连接;控制台5与第三固定板9相连接;第一固定板6与船体4相连接;主电机7与第一固定板6相连接;第二固定板8与船体4相连接;第二固定板8与第三固定板9相连接;第三固定板9与船体4相连接第四固定板10与船体4相连接。

工作过程:使用时先将船体4行驶至浮板群岛一侧,接着由浮板传送组件1将待处理的单块浮板向下按压,使与该浮板相连接的周边浮板向其靠近并使该浮板与周边浮板连接的绳索解除绷紧状态,方便操作员将该浮板与周边浮板相连的绳索解开,之后由浮板传送组件1将待处理的浮板从浮板群岛中平行移出至位置调节组件2一侧,同时保持浮板的角度不变,同时由浮板传送组件1带动位置调节组件2将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推出至浮板两侧,之后由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将悬浮在浮板同一侧下方的两组浮球摆正后对其进行夹持,并由位置调节组件2带动浮球夹持组件3将该两组浮球捞出至水面,由操作员对两组浮球中的营养棒进行更换处理,之后位置调节组件2带动浮球夹持组件3复位,使更换完营养棒的浮球落回水面以下,并由浮球夹持组件3将浮球松开,之后由浮板传送组件1将浮板旋转一百八十度,并按上述步骤对浮板另一侧的两组浮球进行打捞工作和营养棒更换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对单个浮板进行营养棒更换工作,将浮板向下按压拉动周边浮板靠近可以方便操作员将浮板从浮板群岛中解除出,将浮球摆正后对其进行夹持打捞工作,可以避免通过直接拉动软管对浮球进行打捞时出现的软管脱离现象。

浮板传送组件1包括有第一直齿轮101、第一转轴102、固定环103、弧形外齿板104、转盘固定架105、第一滑动支架106、第二转轴107、第二直齿轮108、第一锥齿轮109、外轴110、内轴111、第二锥齿轮112、第三锥齿轮113、第三转轴114、第四锥齿轮115、第一支架116、第一电动推杆117、压板118、第四转轴119、第三直齿轮120、第一传动轮121、弧形内齿板122、电动转轴123、转向直齿轮124和第二电动推杆125;第一直齿轮101与主电机7的输出轴进行固接;在第一直齿轮101一侧,第一转轴102与第一固定板6进行转动连接;固定环103和转盘固定架105均与第一转轴102进行固接;弧形外齿板104与固定环103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101与弧形外齿板104相啮合;第一滑动支架106与转盘固定架10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支架106和转盘固定架105进行固接;第二转轴107与转盘固定架1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直齿轮108和第一锥齿轮109均与第二转轴107进行固接;在第二转轴107一侧,弧形内齿板122与第二固定板8进行固接;弧形内齿板122与第二直齿轮108相啮合;在第二转轴107另一侧,外轴110与转盘固定架105进行转动连接;内轴111与第一滑动支架106进行转动连接;内轴111与外轴1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锥齿轮112与外轴110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109与第二锥齿轮112相啮合;在第二锥齿轮112一侧,第三锥齿轮113与内轴111进行固接;在第三锥齿轮113一侧,第三转轴114与第一滑动支架106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115和第一支架116均与第三转轴114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113与第四锥齿轮115相啮合;两组第一电动推杆117分别与第一支架116两侧进行固接;两组压板118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电动推杆117进行固接;在第一转轴102一侧,第四转轴119与第一固定板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直齿轮120和第一传动轮121均与第四转轴119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121与位置调节组件2相连接;在弧形内齿板122一侧,电动转轴123与第二固定板8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123与转向直齿轮124进行固接。

首先主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直齿轮101转动,第一直齿轮101啮合弧形外齿板104通过固定环103带动第一转轴102转动,第一转轴102带动转盘固定架105及其所连接的部件转动,使第一滑动支架106带动第一支架116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远离浮球夹持组件3方向移动并靠近待处理的浮板,同时第二直齿轮108啮合弧形内齿板122带动第二转轴107转动,第二转轴107带动第一锥齿轮109转动,第一锥齿轮109啮合第二锥齿轮112带动外轴110转动,外轴110带动内轴111转动,内轴111带动第三锥齿轮113转动,第三锥齿轮113啮合第四锥齿轮115带动第三转轴114转动,第三转轴114带动第一支架116及其所连接的部件转动,同时第二电动推杆125拉动第一滑动支架106及其所连接的部件连接沿转盘固定架105向靠近浮板方向滑出,同时内轴111沿外轴110向外滑动,实现第一支架116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保持以直线轨迹垂直移动至浮板上方,并使两组压板118位于浮板两侧上方,之后两组第一电动推杆117带动其所连接的压板118将浮板两侧向下按压,使与该浮板相连接的周边浮板向其靠近并使该浮板与周边浮板连接的绳索解除绷紧状态,方便操作员将该浮板与周边浮板相连的绳索解开,之后主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直齿轮101反向转动,同时第二直齿轮108啮合弧形内齿板122带动第二转轴107反向转动,同时第二电动推杆125带动第一滑动支架106及其所连接的部件连接沿转盘固定架105移动,使实现第一支架116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带动浮板保持以直线轨迹从浮板群岛中垂直移出并移动至位置调节组件2一侧,当弧形外齿板104经过第三直齿轮120时,弧形外齿板104啮合第三直齿轮120带动第四转轴119转动,第四转轴119带动第一传动轮121转动,第一传动轮121带动位置调节组件2将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推出至浮板两侧,当转盘固定架105停止转动时,第二直齿轮108与转向直齿轮124相啮合,之后由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将悬浮在浮板同一侧下方的两组浮球摆正后对其进行夹持,并由位置调节组件2带动浮球夹持组件3将该两组浮球捞出至水面,由操作员对两组浮球中的营养棒进行更换处理,之后位置调节组件2带动浮球夹持组件3复位,使更换完营养棒的浮球落回水面以下,并由浮球夹持组件3将浮球松开,之后由电动转轴123带动转向直齿轮124转动,转向直齿轮124啮合第二直齿轮108并带动其转动,使第三转轴114带动第一支架116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在压住浮板同时带动其旋转一百八十度并按上述步骤对浮板另一侧的两组浮球进行打捞工作和营养棒更换处理;该组件完成了将浮板从浮板群岛移动至位置调节组件2一侧,还完成了带动位置调节组件2将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推出至浮板两侧。

位置调节组件2包括有第五转轴201、第二传动轮202、第四直齿轮203、第二滑动支架204、第三滑动支架205、连杆206、第一小电机207、第五直齿轮208、第六转轴209、第六直齿轮210和齿杆211;第五转轴201与第三固定板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2和第四直齿轮203均与第五转轴201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121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2进行传动连接;在第四直齿轮203一侧,第二滑动支架204与第三固定板9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支架204一侧,第三滑动支架205与第四固定板10进行滑动连接;连杆20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支架204和第三滑动支架205进行固接;齿杆211与第二滑动支架204进行固接;齿杆211与第四直齿轮203相啮合;两组第一小电机207分别与第二滑动支架204和第三滑动支架205进行固接;两组第五直齿轮208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小电机207的输出轴进行固接;两组第六转轴209分别与第二滑动支架204和第三滑动支架205进行转动连接;两组第六直齿轮210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六转轴209进行固接;每组第六直齿轮210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五直齿轮208相啮合;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各与相对应的一组第六转轴209相连接。

首先第一传动轮121通过皮带传动第二传动轮202带动第五转轴201转动,第五转轴201带动第四直齿轮203转动,第四直齿轮203啮合齿杆211带动第二滑动支架204及其所连接的部件沿第三固定板9滑动,同时第二滑动支架204通过连杆206带动第三滑动支架205及其所连接的部件沿第四固定板10滑动,使第二滑动支架204和第三滑动支架205同时带动其所连接的浮球夹持组件3向外推出至浮板两侧,在两组浮球夹持组件3将两组浮球夹持后,第一小电机207的输出轴带动第五直齿轮208转动,第五直齿轮208啮合第六直齿轮210带动第六转轴209转动,第六转轴209带动浮球夹持组件3将其所夹持的浮球向上翻转捞出水面,完成对浮球的打捞工作;该组件完成了带动浮球夹持组件3对浮球进行打捞工作。

浮球夹持组件3包括有第二支架301、第二小电机302、第一丝杆303、第二丝杆304、夹持单元305、第七转轴306、夹杆307和撬杆308;第二支架301与第六转轴209进行固接;第二小电机302与第二支架301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3与第二支架3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03与第二小电机302的输出轴进行固接;在第一丝杆303一侧,第二丝杆304与第二支架301进行固接;夹持单元305与第二支架301相连接;夹持单元305与第一丝杆303相连接;夹持单元305与第二丝杆304相连接;在夹持单元305下方,第七转轴306与第二支架301进行转动连接;两组夹杆307均与第七转轴306进行固接;在夹杆307一侧,撬杆308与第七转轴306进行固接。

首先第二滑动支架204和第三滑动支架205同时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二支架301向外推出,使两组第二支架301同时带动其所连接的夹持单元305分别移动至浮板下方两侧,之后第二小电机30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杆303转动,第一丝杆303带动夹持单元305沿第二支架301向下移动,同时第二丝杆304带动夹持单元305中的两组夹板30509做相向合拢工作,实现向下移动的两组夹板30509在合拢时将连接在浮板底端的软管向下捋直,使与软管相连接的浮球被摆正,同时夹持单元305向下压动撬杆308带动第七转轴306转动,第七转轴306带动夹杆307向上转动,实现夹持单元305和夹杆307分别将浮球的上下端进行夹持,之后第六转轴209带动第二支架301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将其所夹持的浮球向上翻转捞出水面,完成对浮球的打捞工作;该组件完成了对浮球进行摆正夹持和打捞工作。

夹持单元305包括有第三支架30501、第一衬套30502、第二衬套30503、齿环30504、第七直齿轮30505、第八直齿轮30506、第一推杆30507、第二推杆30508、夹板30509和第四滑动支架30510;第四滑动支架30510与第二支架301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30501与第四滑动支架30510进行固接;第一衬套30502与第三支架30501进行固接;第一衬套30502与第一丝杆303进行旋接;在第一衬套30502一侧,第二衬套30503与第三支架3050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衬套30503与第二丝杆304进行旋接;齿环30504与第二衬套30503进行固接;在齿环30504一侧,第七直齿轮30505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305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直齿轮30505与齿环30504相啮合;在第七直齿轮30505一侧,第八直齿轮30506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305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直齿轮30505与第八直齿轮30506相啮合;两组第一推杆30507分别与第七直齿轮30505与第八直齿轮30506进行固接;每组第一推杆30507均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30501进行转动连接;在第一推杆30507一侧,两组第二推杆30508均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架30501进行转动连接;两组夹板30509的两侧均分别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推杆30507和一组第二推杆30508进行传动连接。

首先转动的第一丝杆303通过第一衬套30502带动第三支架30501及其所连接的第四滑动支架30510沿第二支架301向下移动,同时第二丝杆304带动第二衬套30503转动,第二衬套30503带动齿环30504转动,齿环30504啮合第七直齿轮30505并带动其转动,同时第七直齿轮30505啮合第八直齿轮30506并带动其转动,同时第七直齿轮30505和第八直齿轮30506分别带动其所连接的第一推杆30507传动两组夹板30509做相向合拢工作,实现向下移动的两组夹板30509在合拢时将连接在浮板底端的软管向下捋直,使与软管相连接的浮球被摆正,同时第四滑动支架30510底端的凸块向下压动撬杆308带动第七转轴306转动,第七转轴306带动夹杆307向上转动,实现夹持单元305和夹杆307分别将浮球的上下端进行夹持。

内轴111的两侧设置有凸块。

可以使外轴110带动内轴111转动。

夹杆307为L型设计。

可以对浮球的底端进行夹持。

第四滑动支架30510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凸块。

可以向下压动撬杆308。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玉米去雄设备和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