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托盘

文档序号:931087 发布日期:2021-03-05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共用托盘 (Shared tray ) 是由 金毅荣 洪南杓 金洪周 宋映垈 李景照 于 2020-08-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一种共用托盘。共用托盘包括:底托盘,包括第一装载部;以及内托盘,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底托盘的所述第一装载部内,并包括比所述第一装载部小的第二装载部。(A common tray is provided. The common tray includes: a bottom tray including a first loading part; and an inner tray configured to be attachable to the bottom tray within the first loading portion and including a second loading portion smaller than the first loading portion.)

共用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用托盘,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能够装载具有多种大小的显示装置的共用托盘。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正在随之增加。顺应于此,正在使用诸如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 Display)等的多个种类的显示装置。这样的显示装置以多种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中心,其应用例正在变得多样化。

显示装置在经过各种制造过程的期间可以装载、搬运并保管于托盘。托盘包括装载作为装载对象的显示装置的装载空间。为了防止显示装置在搬运中受损,托盘的装载空间提供为适于装载对象的显示装置的大小。装载空间的大小被固定的托盘可能并不适合装载除了相应的显示装置以外的其他电子元件。甚至,即便是一个显示装置,在经过制造过程的期间,其大小也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具有固定的大小的装载空间的托盘的情况而言,可能不适合装载不同的大小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包括多个装载空间而能够装载多种大小的装载对象元件的共用托盘。

本发明的课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课题,通过下面的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包括:底托盘,包括第一装载部;以及内托盘,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底托盘的所述第一装载部内,并包括比所述第一装载部小的第二装载部。

所述底托盘的所述第一装载部可以为多个,所述底托盘还可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第一边缘部。

所述第一装载部可以包括第一底面,所述第一装载部的第一装载空间可以借由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所述第一底面而被定义。

所述第一边缘部可以包括布置于所述底托盘的外侧边缘的第一外侧边缘部以及经过多个所述第一装载部之间的第一内侧边缘部。

所述第一内侧边缘部可以包括布置于上面的内侧结合槽。

所述内托盘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内托盘构成为能够分别安装于多个所述第一装载部内。

所述内托盘可以包括围绕所述第二装载部的第二边缘部。

所述第二装载部可以包括第二底面,所述第二装载部的第二装载空间可以借由所述第二边缘部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底面而被定义。

所述第二边缘部可以在外侧面包括第一紧固结构,所述第一边缘部可以在内侧面包括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一紧固结构以及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可以具有彼此能够紧固的形状。

在所述内托盘布置于所述第一装载部内的状态下,第一大小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可以装载于所述内托盘的所述第二装载部内,在所述内托盘并未布置于所述第一装载部内的状态下,比第一大小大的第二大小的第二装载对象可以装载于所述第一装载部内。

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可以根据是否安装有内托盘而具备不同的大小的装载空间,因此可以恰当地装载不同的多个装载对象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并不会被以上示出的内容受限制,更加多样的效果包括在本说明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层叠的多个共用托盘的立体图。

图2a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托盘单元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托盘单元的平面图。

图3a是图2a的底托盘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底托盘的平面图。

图4a是图2a的内托盘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内托盘的平面图。

图5a是示出第一装载对象元件装载于图2a的托盘单元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示出图2a的托盘单元在没有内托盘的情况下装载有第二装载对象元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图2a的VI-V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a的VII-V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2a的VIII-V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9a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托盘单元的立体图。图9b是图9a的托盘单元的平面图。

图10a是图9a的底托盘的立体图,图10b是图9a的底托盘的平面图。

图11a是图9a的内托盘的立体图,图11b是图9a的内托盘的平面图。

图12a是示出第三装载对象元件装载于图9a的托盘单元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2b是示出图9a的托盘单元在没有内托盘的情况下装载有第四装载对象元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沿图9a的XIII-X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9a的XIV-XI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9a的XV-X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6是针对利用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元件装载方法示出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层叠的多个共用托盘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共用托盘

10:第二装载对象元件

20:第一装载对象元件

100:内托盘

200:底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结合附图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就会明确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将会实现为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而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得以完整并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发明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定义。

提及为元件(elements)或者层在其他元件或者层“上(on)”时,包括在其他元件的紧邻的上方或者在中间夹设有其他层或者其他元件的情形。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构成要素。

虽然第一、第二等术语为了叙述多种构成要素而使用,但这些构成要素显然不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进行区分。因此,以下提及的第一构成要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显然也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层叠的多个共用托盘的立体图。图2a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托盘单元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托盘单元的平面图。图3a是图2a的底托盘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底托盘的平面图。图4a是图2a的内托盘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内托盘的平面图。图5a是示出第一装载对象元件装载于图2a的托盘单元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示出图2a的托盘单元在没有内托盘的情况下装载有第二装载对象元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5b,共用托盘1利用于装载具有彼此不同的大小的多个元件的情形。例如,装载对象元件可以是电子元件或者显示装置等。作为所述显示装置的例子,可以有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微米LED显示装置、纳米LED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场致发射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电湿润显示装置等。

装载对象元件可以装载于共用托盘1而保管或搬运。共用托盘1可以利用于装载如下元件的情形:大小相异的不同种类的元件;或者虽然是同一元件,然而经过工序而具有不同大小的元件。

例如,上述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通过在基板上形成多种薄膜并进行模块化而完成。对于模块化之前的中间显示装置和模块化之后的显示装置而言,其大小可能不同。例如,经过模块化工序而结合有支架或者底盘等的显示装置的大小相比于起之前可能增加。共用托盘1构成为包括可装卸于底托盘100的内托盘200,从而不仅可以装载模块化之前的中间显示装置,还可以装载被模块化而完成的显示基板。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各共用托盘1可以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以及结构。多个共用托盘1可以彼此层叠。如图1所示,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多个共用托盘1可以沿高度方向层叠。虽然共用托盘1的层叠数量并不局限于此,但可以是2个至150个。在装载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共用托盘1的情况下,大致上层叠10个至32个的共用托盘1时在空间利用性以及层叠结构物的稳定性方面比较适宜。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层叠16个装载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共用托盘1。

多个共用托盘1可以以在各共用托盘1内装载有装载对向元件的状态层叠。在共用托盘1层叠的状态下,装载对象元件可以从位于上部的共用托盘1(例如,底托盘的下面)隔开,而不与其接触。这可以借由将各共用托盘1的装载空间的高度设计成大于装载对象元件的厚度而实现。

如图1所示的层叠结构可以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装载较多数量的装载对象元件。虽然会进行后述,然而各共用托盘1具有在层叠的状态下彼此固定的结构,从而可以维持稳定的层叠结构。

各共用托盘1可以包括多个托盘单元Q。每个托盘单元Q配备有包括装载空间的装载部,从而一个装载对象元件可以装载于相应的装载部。各托盘单元Q的装载部可以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托盘单元Q可以以阵列形状排列。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托盘单元Q排列为3行3列的情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共用托盘1包括底托盘100以及构成为可安装于底托盘100内的内托盘200。

底托盘100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装载部110以及围绕第一装载部110的第一边缘部120。每个托盘单元Q配备有一个第一装载部110。第一边缘部120包括布置于底托盘100的外侧边缘的第一外侧边缘部以及经过多个第一装载部110之间的第一内侧边缘部。第一装载部110包括厚度比第一边缘部120的厚度小的第一底面。第一装载部110的第一装载空间借由所述第一边缘部120的内侧面以及所述第一底面而被定义。在第一装载空间装载有装载对象元件和/或内托盘200。在内托盘200安装于第一装载空间的情况下,第一大小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布置在第一装载空间内,具体地,布置在布置于第一装载空间内的内托盘的第二装载空间内。在内托盘200并未安装于第一装载空间的情况下,第二大小的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可以直接布置于第一装载空间内。在此,第二大小可以大于第一大小。

第一边缘部120正好贴合地支撑装载于第一装载空间内的内托盘200和/或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的外侧面,从而可以防止所装载的内托盘200和/或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一内侧边缘部可以包括布置于上面的内侧结合槽122。具体地,内侧结合槽122可以沿连接相邻的托盘单元Q的线而设置。内侧结合槽122可以使将内托盘200和/或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安装到底托盘100以及使内托盘200和/或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从底托盘100脱离的操作变得容易。

第一内侧边缘部可以包括布置于下面的内侧结合突出部124。内侧结合突出部124可以布置于与位于第一内侧边缘部的上面的内侧结合槽122对应的第一内侧边缘部的下面。

在多个底托盘100沿高度方向层叠的结构中,内侧结合突出部124和内侧结合槽122沿厚度方向彼此紧固,从而可以防止层叠结构的底托盘100沿水平方向脱离。在一实施例中,内侧结合突出部124的突出的部分的长度可以大于内侧结合槽122的深度。在此情况下,可以在底托盘100层叠结构中相邻的底托盘100之间确保预定的相隔空间,从而可以防止装载对象元件受损。图3a以及图3b图示了在第一装载部110的上侧边、下侧边、左侧边以及右侧边均形成有内侧结合槽122的底托盘100,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在没有相邻的托盘单元Q的方向上可以不形成内侧结合槽122(参照图1)。

底托盘100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槽112、限位器140以及侧面槽150。

第一保护槽112可以位于第一装载部110的四个拐角。第一保护槽112可以是将如下的扇形作为底面的扇形柱体形态:将第一装载部110的边缘的直线部分交叉的顶点作为中心,且将第一装载部110的边缘的直线部分交叉而形成的270°作为中心角。若内托盘200或者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装载于底托盘100,则由于第一保护槽112,内托盘200或者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不会直接与底托盘100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破损。

以预定的间距布置的多个限位器140可以位于第一边缘部120的外侧侧面。限位器140从水平方向来看可以是具有凹凸结构的槽形态,从垂直方向来看可以是上面相比于外部边缘部的上面凹陷且下面相比于外部边缘部的下面突出的形态。在层叠结构的底托盘100,限位器140下面的突出部和下层底托盘的限位器140上面的凹陷部沿厚度方向彼此紧固,从而能够防止底托盘100沿水平方向脱离。

多个侧面槽150可以设置于第一边缘部120的外侧侧面。具体地,侧面槽150可以形成为沿内侧侧面方向具有半圆形态的凹凸结构。在层叠结构的底托盘100中,由于具有凹凸结构的侧面槽150而使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可以防止底托盘100沿水平方向脱离。

底托盘10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装载空间。底托盘的第一装载空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内托盘200。

内托盘200包括第二装载部210以及围绕第二装载部210的第二边缘部220。每个托盘单元Q配备有一个第二装载部210。第二装载部210包括厚度比第二边缘部220的厚度小的第二底面。第二装载部210的第二装载空间借由所述第二边缘部220的内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底面而被定义。在第二装载空间装载有装载对象元件。具体地,在内托盘200安装于底托盘100的第一装载空间的情况下,第一大小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布置于在第一装载空间内布置的内托盘200的第二装载空间内。

第二边缘部220正好贴合地支撑装载于第二装载空间内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的外侧面,从而可以防止所装载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沿水平方向移动。

内托盘200的第二边缘部220的外侧面可以包括第一紧固结构230,底托盘的第一边缘部120的内侧面可以包括第二紧固结构130。第一紧固结构230和第二紧固结构130具有彼此能够紧固的形状。第一紧固结构230以及第二紧固结构130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是紧固槽,另一个可以是紧固突起。例如,第一紧固结构230可以是紧固槽,第二紧固结构130可以是紧固突起,相反,第一紧固结构230可以是紧固突起,第二紧固结构130可以是紧固槽。

内托盘200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护槽212以及第二突出边缘部224。第二保护槽212可以位于第二装载部210的四个拐角。第二保护槽212可以是将如下的扇形作为底面的扇形柱体形态:将第二装载部210的长边和短边交叉的顶点作为中心,且将长边和短边交叉而形成的270°作为中心角。若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装载于内托盘200,则由于第二保护槽212的存在,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不会直接与内托盘200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破损。

具有与第二边缘部220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第二突出边缘部224可以具有与第二边缘部220平行地朝内托盘200的外侧突出的形状。在第二边缘部220的相面对的两侧短边部的中心处,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垂直于突出方向的长度较短的第二突出边缘部224。在第二边缘部220的长边部一侧的中心处,可以设置有一个垂直于突出方向的长度较长的第二突出边缘部224,并且在长边部另一侧,可以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垂直于突出方向的长度较短的第二突出边缘部224。

在内托盘布置于第一装载部110内的状态下,第一大小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可以装载于内托盘的第二装载部210内,在内托盘并未布置于所述第一装载部110内的状态下,比第一大小大的第二大小的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可以装载于第一装载部110内。

作为一实施例,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可以是模块化之前的中间显示装置,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可以是所述中间显示装置被模块化后的显示装置。

图6是沿图2a的VI-V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2a的VII-V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2a的VIII-V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6至图8,如上所述,内侧结合槽122的上面部凹陷且下面部可以是突出的内侧结合突出部124。若共用托盘1堆成叠层,则内侧结合突出部124紧固于相邻的底托盘的内侧结合槽122,从而可以防止共用托盘1沿水平方向脱离。

底托盘100和内托盘200可以利用多种材料构成,考虑到工艺的便利性以及制造成本等,优选地,包括可注塑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这样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考虑使用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系共聚物(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和/或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等。作为一实施例,底托盘100和内托盘200可以利用相同的材料构成。作为另一实施例,底托盘100和内托盘200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构成。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托盘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此。

图9a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托盘单元的立体图。图9b是图9a的托盘单元的平面图。图10a是图9a的底托盘的立体图,图10b是图9a的底托盘的平面图。图11a是图9a的内托盘的立体图,图11b是图9a的内托盘的平面图。

参照图10a以及图10b,底托盘300可以包括第三装载部310、第三边缘部320、内侧结合槽322、内侧结合突出部324、侧部326、第四紧固结构330。

以下将要说明的底托盘300与在图3a以及图3b中说明的底托盘100类似,因此以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

第三装载部310可以位于底托盘300的底面。第三装载部310的边缘可以是矩形形状,并包括相对而言长度较短的短边部和较长的长边部。第三装载部310的短边部的宽度可以小于将要后述的内托盘400的第四装载部410的短边部的宽度。在第三装载部310可以装载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

在第三装载部310的长边部的两侧可以设置有从第三装载部310的上面具有预定的高度且从第三边缘部320突出的侧部326。从第三装载部310的上面测量的侧部326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三边缘部320的厚度。侧部326可以正好贴合地支撑装载于第三装载部310的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的长边部的侧面部分,从而可以防止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移动。

在第三边缘部320的位于比侧部326高的位置的内侧侧壁可以设置有第四紧固结构330。第四紧固结构330和内托盘400的第三紧固结构430可以沿水平方向被紧固。第四紧固结构330的位置、大小以及形状可以与内托盘400的第三紧固结构430的位置、大小以及形状对应。

图11a是根据图9a的实施例的内托盘的立体图。图11b是从上观察根据图9a的实施例的内托盘的平面图。

参照图4a、图4b、图11a以及图11b,根据图11a以及图11b的实施例的内托盘400可以与根据图4a以及图4b的实施例的内托盘200实质相同。然而,内托盘400的下面的长边部侧可以被侧部326支撑,侧面可以被第三边缘部320支撑。此外,未说明符号312、412所对应的构成分别与图2a的第一保护槽112和第二保护槽212的实质相同。

图12a是示出第三装载对象元件装载于图9a的托盘单元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2b是示出图9a的托盘单元在没有内托盘的情况下装载有第四装载对象元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2a以及图12b,在底托盘300安装有内托盘400的情况和并未安装内托盘400的情况下,可以分别装载不同大小的装载对象元件。具体地,在底托盘300安装有内托盘400的情况下,可以装载第三装载对象元件40,在底托盘300并未安装内托盘400的情况下,可以装载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

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对应于第三装载部310的形状和大小。第三装载对象元件40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对应于第四装载部410的形状和大小。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的短边部的两末端被弯曲,从而第四装载对象元件30的短边部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三装载对象元件40的短边部的宽度。

图13是沿图9a的XIII-XI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沿图9a的XIV-XIV'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5是沿图9a的XV-XV'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3至图15的剖视图,在内托盘400插入于底托盘300的共用托盘中,在第三装载部310的短边的宽度小于第四装载部410的短边的宽度的情况下,在底托盘300和内托盘400之间可以夹设有空的空间。

图16是针对利用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元件装载方法示出的流程图。

参照图16,利用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1的元件装载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在底托盘100上布置内托盘200的层叠结构的共用托盘1;将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装载于共用托盘1的内托盘200来搬运;去除内托盘200;以及将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装载于底托盘100来搬运。

如上所述,在底托盘100上布置内托盘200的层叠结构的共用托盘1中,布置于内托盘200的外侧侧面的第一紧固结构230可以和布置于底托盘100的内侧侧面的第二紧固结构130结合而被固定。

装载于内托盘200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可以是装载于底托盘100的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的半成品状态。若装载于内托盘200的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完成搬运,则第一装载对象元件20和内托盘200可以分离。在共用托盘1中,可以利用去除了内托盘200的底托盘100来装载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而搬运第二装载对象元件10。

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层叠的多个共用托盘的立体图。

参照图1以及图17,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共用托盘1中,配备有与存在于底托盘100的托盘单元Q的数量相当的内托盘200且该内托盘200被安装于底托盘100,与此相反,在根据图17的实施例的共用托盘3中,被安装成一个底托盘100配备有一个内托盘201。根据一实施例的共用托盘3所包括的内托盘201可以覆盖底托盘100上的多个托盘单元Q。作为另一实施例,与底托盘100内部的托盘单元Q的数量无关地,底托盘100和内托盘201的数量比可以是1:1。

当搬运电子元件时,相比于每个电子元件各自利用不同的托盘的情况,在利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共用托盘的情况下,可以将利用于托盘搬运的包装材料、箱子以及货盘一元化,从而可以提升工艺的效率,并且可以节约模具费、物流费、回收利用费用以及单独包装费用等的金钱上的支出。

以上,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仅仅为示例,其目的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普通的知识的人员可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没有在以上举例说明的多种变形及应用。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出现的各个构成要素可以进行变形而实施。并且,关于这些变形及应用的差异应该解释为被包括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规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2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背光源承载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