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出容器

文档序号:931103 发布日期:2021-03-05 浏览: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吐出容器 (Discharge container ) 是由 马世庆 夏亚栋 何婵佳 朱蓓蓓 于 2019-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吐出容器。吐出容器具备贮存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和吐出内容物的吐出部件,吐出部件具备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盖部和通过按压操作吐出内容物的泵头部,从开设于盖部的顶板中央部的第四开口的周缘向上竖立设置有筒状的引导杆,在泵头部,设置有沿着引导杆的外周面能够上下移动的内层防水壁、以及位于内层防水壁的外侧的第一外层防水壁,在泵头部被按压的状态下,内层防水壁与引导杆相对,并且内层防水壁和引导杆之间的空间经由第一开口而与内层防水壁和第一外层防水壁之间的空间连通,内层防水壁和第一外层防水壁之间的空间经由第二开口和/或第三开口而与外部气体连通。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制造容易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的吐出容器。(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scharge container. The discharge container comprises a container main body for storing the content and a discharge member for discharging the content, the discharge member comprises a cap portion attached to the mouth-and-neck portion of the container main body and a pump head portion for discharging the content by pressing operation, a cylindrical guide rod is provided so as to stand upward from the peripheral edge of a fourth opening provided at the center of the top plate of the cap portion, the pump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waterproof wall which can move up and down along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guide rod, and a first outer waterproof wall which is positioned outside the inner waterproof wall, when the pump head is pressed, the inner waterproof wall faces the guide rod,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inner waterproof wall and the guide rod communicates with the space between the inner waterproof wall and the first outer waterproof wall via the first opening,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inner waterproof wall and the first outer waterproof wall communicates with the outside air via the second opening and/or the third opening.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a discharge container which can be easily manufactured and can reliably prevent water from entering is provided.)

吐出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吐出容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具备贮存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和通过按压操作吐出贮存的内容物的吐出部件的吐出容器在被开发。在这样的吐出容器中,由于在按压吐出部件的泵头部而吐出内容物之后解除该按压的时候,伴随着泵头部上升,外部气体的气压大于泵头部内的气压,并且由于在被使用于例如浴室等的时候,在淋浴时水直接地施加于吐出容器而使水积存于泵头部和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盖部的嵌合部,而具有积存于嵌合部的水与外部气体一起经由泵头部和盖部之间的间隙侵入到容器主体和/或吐出部件内这样的问题。此外,还具有由于侵入到容器主体和/或吐出部件内的水的长期滞留而使产生细菌污染·异臭的风险变高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泡沫吐出容器通过在裙状罩,与裙状罩和引导杆的外周面之间的能够侵入外部气体的间隙分开地形成有外部气体取入口,从而即使在大量的水容易接触到泵头部的周围的环境下,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在解除泵头部的按压的时候水与外部气体一起被抽吸到缸部内而侵入到空气室。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泵式泡沫吐出容器通过在喷嘴体的吐出口的相反侧,在凹部的外侧壁开口有用于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相较于凹部更内侧的空间与内筒部和外筒部之间的通气路径连通,从喷嘴体的顶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垂下的裙状的罩部以从凹部向外侧分离且延伸至相较于吸气口更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形成,从而设置成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到能够大量地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泡沫吐出容器中,难以在成形时从模具对外部气体取入口进行脱模。由此,也难以制造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泡沫吐出容器。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泡沫吐出容器中,为了容易在成形时从模具对吸气口进行脱模,泵头成为分体结构。由此,制造工艺复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5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CN102822069A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以提供制造容易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的吐出容器为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贮存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和吐出所述内容物的吐出部件,所述吐出部件具备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盖部和通过按压操作吐出所述内容物的泵头部,从开设于所述盖部的顶板中央部的第四开口的周缘向上竖立设置有筒状的引导杆,在所述泵头部,设置有沿着所述引导杆的外周面能够上下移动的内层防水壁、及位于所述内层防水壁的外侧的第一外层防水壁,在所述泵头部被按压的状态下,所述内层防水壁与所述引导杆相对,并且所述内层防水壁和所述引导杆之间的空间经由形成于所述内层防水壁的第一开口而与所述内层防水壁和所述第一外层防水壁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内层防水壁和所述第一外层防水壁之间的空间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层防水壁的第二开口和/或形成于所述泵头部的顶壁的第三开口而与外部气体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内层防水壁的下端缘和所述第一外层防水壁的下端缘均位于与所述引导杆的上端缘的所述吐出容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或所述引导杆的上端缘的所述吐出容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之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至少任一者形成有二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在沿着所述吐出容器的高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和/或所述第三开口分别沿着周向彼此不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第一开口被形成为自所述内层防水壁的下端缘向上延伸。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第一开口为长条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第二开口被形成为自所述第一外层防水壁的下端缘向上延伸。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第二开口为长条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在沿着所述吐出容器的高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三开口被形成为弧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内层防水壁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凸状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外层防水壁在其内周面上具有凸状的第二挡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中,优选,所述内容物为液剂,所述吐出容器为将所述液剂与空气混合而吐出泡沫状的所述液剂的泡沫吐出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能够提供制造容易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的吐出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按压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按压解除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上面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上面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按压解除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还有,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将吐出容器的高度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泵头部的吐出口的朝向作为X轴方向,将垂直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按压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按压解除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1是将作为液剂的内容物和空气混合而吐出泡沫状的液剂的泡沫吐出容器,具备贮存内容物的容器主体2和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吐出部件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液剂,可以列举液体状的洗涤剂组合物、洗发剂、洗手液、沐浴液、洗面奶、护发剂、理发剂、剃须剂、浴缸用清洁剂等。

吐出部件3具备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21的盖部4、具备通过按压操作吐出内容物的吐出口54的泵头部5、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21朝向内部垂下设置的缸部6、以及在缸部6的内部沿着Z轴方向移动自如的活塞部7。

盖部4具有圆筒状的安装部44,安装部44通过与上述口颈部21螺合等而能够将吐出部件3的整体安装于容器主体2。安装部44可以形成为双层筒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安装部44的内侧的筒相对于口颈部21进行螺合等。再有,具有封闭盖部4的安装部44的上端部的顶板41和从开设于顶板41的中央部的第四开口42的周缘向上方竖立设置的筒状的引导杆43。

泵头部5具有与活塞部7的上端部连结且在内侧形成吐出通路C的筒状的内筒部51、和与吐出通路C连通且吐出液剂的吐出口54。内筒部51内插于盖部4的引导杆43。另外,泵头部具有位于内筒部51的外侧且沿着盖部4的引导杆43的外周面能够上下移动(能够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的筒状的内层防水壁52、以及位于内层防水壁52的外侧且能够与内层防水壁52一起上下移动(能够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的筒状的第一外层防水壁53。内筒部51、内层防水壁52及第一外层防水壁53被形成为同轴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筒部51、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一体地成形于泵头部5,但是,并不限于此,内筒部51、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也可以分别分开地形成于泵头部5。

缸部6以大径筒状的空气用缸61和小径筒状的液剂用缸62经由连结部分63而以同轴状连结的方式形成。在液剂用缸62的下端,形成有漏斗状的阀座部,在该阀座部的下方,连结有用于将收纳于容器主体2内的内容物导入到中空的液剂用缸62内的导液管64。另外,缸部6具有将液剂和空气混合的混合室B,在混合室B内,配备有用于生成泡沫状的液剂的网状物。

活塞部7具有沿着空气用缸61的内面能够滑动的空气用活塞71和沿着液剂用缸62的内面能够滑动的液剂用活塞72。在空气用活塞71的下端,以在与空气用缸61的内面之间能够充分地确保气密性并且相关于该内面能够沿上下方向顺滑地滑动的方式形成有规定的宽度的密封部分。另外,在液剂用活塞72的下端,以在与液剂用缸62的内面之间能够充分地确保气密性并且相对于该内面能够沿上下方向顺滑地滑动的方式形成有规定的宽度的密封部分。

利用这样的结构的缸部6和活塞部7,在由空气用活塞71覆盖的空气用缸61的内侧且液剂用活塞72的外侧形成有空气室A。

这样,通过按压泵头部5,从而空气用活塞71与泵头部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对抗弹簧8的作用力而向下方滑动,使空气室A被加压,由此空气从空气室A通过空气通路而被供给到混合室B,与此同时,液剂用活塞72与泵头部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对抗弹簧8的作用力而向下方滑动,使贮存于液剂用缸62的作为液剂的内容物被加压,并被供给到混合室B,由此,使从液剂用缸62供给的内容物和从空气室A供给的空气在混合室B混合而产生泡沫状的液剂,产生的泡沫状的液剂通过泵头部5内的吐出通路C而从吐出口54吐出。

另外,通过解除对泵头部5的按压,从而空气用活塞71和液剂用活塞72通过弹簧8的作用力而向上方滑动,返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参照图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泵头部5被按压的状态(最下部的状态)下,内层防水壁52与引导杆43相对,并且内层防水壁52和引导杆43之间的空间Q1经由形成于内层防水壁52的第一开口55而与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之间的空间Q2连通,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之间的空间Q2经由形成于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第二开口56而与外部气体连通。作为第一开口55的尺寸,第一开口55的Y轴方向的宽度优选为内层防水壁52的直径的1%~50%,更优选为内层防水壁52的直径的2%~35%,进一步优选为内层防水壁52的直径的3%~20%,第一开口55的Z轴方向的长度优选为内层防水壁52的高度的5%~100%,更优选为内层防水壁52的高度的50%~100%,进一步优选为内层防水壁52的高度的70%~100%。作为第二开口56的尺寸,第二开口56的Y轴方向的宽度优选为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直径的1%~50%,更优选为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直径的2%~35%,进一步优选为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直径的3%~20%,第二开口56的Z轴方向的长度优选为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高度的5%~100%,更优选为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高度的50%~100%,进一步优选为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高度的70%~100%。

由此,泵头部5的空间Q1、Q2内的气压与外部气体的气压相等,因此,在按压吐出部件3的泵头部5而吐出内容物之后解除该按压的时候,伴随着泵头部5上升,外部气体的气压不会大于泵头部5的空间Q1、Q2内的气压,即使在被使用于例如浴室等的时候,在淋浴时水直接地施加于吐出容器1而使水L积存于泵头部5和盖部4的嵌合部,也能够防止积存于嵌合部的水L与外部气体一起经由泵头部5和盖部4的引导杆43之间的间隙侵入到容器主体2内。另外,在泵头部5设置有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二层的防水壁,且在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分别设置有从下端缘52a、53a向上延伸的第一开口55以及第二开口56,从而不会如现有技术1那样在成形时从模具对外部气体取入口进行脱模那么困难,制造吐出容器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例示了在泵头部5没有被按压的最上部的状态下,内层防水壁52的下端缘52a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下端缘53a均位于与引导杆43的上端缘43a的吐出容器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但是,并不限于此,内层防水壁52的下端缘52a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下端缘53a也可以均位于引导杆43的上端缘43a的吐出容器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位置之下。由此,能够防止水经由内层防水壁52的下端缘52a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下端缘53a与引导杆43的上端缘43a之间的间隙侵入到容器主体2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沿着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开口55的中心轴与第二开口56的中心轴沿着周向彼此错开180°。更具体来说,第一开口55从内层防水壁52的中心看形成于吐出口54侧,第二开口56从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的中心看形成于吐出口54的相反侧。由此,内外的气压平衡,水无法侵入。同时,沿着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开口55与第二开口56沿着周向互相不重叠,防止水从重叠的开口部分侵入的风险。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第一开口55与第二开口56沿着周向彼此不重叠,也可以以任意的角度错开。例如,第一开口55的中心轴也可以与第二开口56的中心轴沿着周向彼此错开45°、90°或1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开口55被形成为自内层防水壁52的下端缘52a向上延伸。另外,第一开口55为长条状。由此,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一开口55进行脱模变得容易。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一开口55进行脱模是容易的,第一开口55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二开口56被形成为自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下端缘53a向上延伸,另外,第二开口56为长条状。由此,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二开口56进行脱模变得容易。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二开口56进行脱模是容易的,第二开口56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1,能够提供制造容易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的吐出容器。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上面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除了如图6~图8所示具备泵头部5A来替代泵头部5,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不同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泵头部5A,设置有与活塞部7的上端部连结且在内侧形成突出通路C的筒状的内筒部51、沿着引导杆43的外周面能够上下移动(能够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的筒状的内层防水壁52、以及位于内层防水壁52的外侧的筒状的第一外层防水壁53A。以将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A之间的空间Q2和外部气体连通的方式,在泵头部5A的顶壁57设置有第三开口58。

这样,在泵头部5A被按压的状态(最下部的状态)下,内层防水壁52与引导杆43相对,并且内层防水壁52和引导杆43之间的空间Q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经由形成于内层防水壁52的第一开口55而与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A之间的空间Q2连通。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A之间的空间Q2经由形成于第一外层防水壁53A的顶壁57上的与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A之间的空间Q2相接的位置的第三开口58而与外部气体连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沿着Z轴方向观察时,第三开口58被形成为弧状。更具体来说,在沿着Z轴方向观察时,第三开口58沿着呈环状形成的空间Q2以弧状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三开口58进行脱模是容易的,第三开口58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沿着Z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开口55的中心轴与第三开口58的中心轴沿着周向彼此错开180°,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第一开口55的中心轴与第三开口58的中心轴沿着周向彼此错开,也可以以任意的角度错开。即使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上面图。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除了如图9~图11所示具备泵头部5B来替代泵头部5,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不同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泵头部5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与活塞部7的上端部连结且在内侧形成吐出通路C的筒状的内筒部51和与吐出通路C连通且吐出液剂的吐出口54。内筒部51内插于盖部4的引导杆4。另外,泵头部具有位于内筒部51的外侧且沿着盖部4的引导杆43的外周面能够上下移动(能够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的筒状的内层防水壁52、以及位于内层防水壁52的外侧且能够与内层防水壁5一起上下移动(能够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的筒状的第一外层防水壁53。内筒部51、内层防水壁52以及第一外层防水壁53被形成为同轴状,在内层防水壁52设置有第一开口55。在第一外层防水壁53设置有第二开口56。进一步,以将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之间的空间Q2和外部气体连通的方式,在泵头部5B的顶壁57设置有第三开口58。

这样,在泵头部5B被按压的状态下,内层防水壁52与引导杆43相对,并且内层防水壁52和引导杆43之间的空间Q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经由形成于内层防水壁52的第一开口55而与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之间的空间Q2连通。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内层防水壁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53之间的空间Q2经由形成于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第二开口55以及形成于泵头部5B的顶壁57的第三开口58而与外部气体连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沿着Z轴方向观察时,第三开口58被形成为弧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三开口58进行脱模是容易的,第三开口58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即使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泵头部的大致结构的底面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除了如图12所示内层防水壁52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凸状的第一挡板521,第一外层防水壁53在其内周面上具有凸状的第二挡板531,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大致相同。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层防水壁5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1个第一挡板521,在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内周面设置有1个第二挡板531,但是,并不限于此,在内层防水壁52的外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挡板521,在第一外层防水壁53的内周面也可以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二挡板531。

通过设置第一挡板521以及第二挡板531,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水侵入。

即使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的按压解除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101是将内容物直接地吐出的吐出容器,具备贮存内容物的容器主体102和安装于容器主体102的吐出部件103。

吐出部件103具备安装于容器主体102的口颈部1021的盖部104、具备通过按压操作吐出内容物的吐出口1054的泵头部105、从容器主体102的口颈部1021朝向内部垂下设置的缸部106、以及在缸部106的内部沿着Z轴方向移动自如的活塞部107。

从开设于盖部104的顶板1041的中央部的第四开口1042的周缘向上方竖立设置有筒状的引导杆1043。在泵头部105,设置有与活塞部107的上端部连结且在内侧形成吐出通路C1的内筒部1051、位于内筒部1051的外侧且沿着盖部104的引导杆1043的外周面能够上下移动(能够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的内层防水壁1052、以及位于内层防水壁1052的外侧的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筒部1051、内层防水壁10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一体地成形于泵头部105,但是,并不限于此,内筒部1051、内层防水壁10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也可以分别分开地形成于泵头部105。

缸部106包含筒状的缸1061。在缸1061的下端,形成有漏斗状的阀座部,在该阀座部的下方,连结有用于将收纳于容器主体102内的内容物导入到缸1061内的导液管1062。

活塞部107包含沿着缸1061的内面能够滑动的活塞1071。在活塞1071的下端,以在与缸1061的内面之间能够充分地确保气密性并且相关于该内面能够沿上下方向顺滑地滑动的方式形成有规定的宽度的密封部分。

这样,通过按压泵头部105,从而活塞1071与泵头部105向下方的移动联动地向下方滑动,使贮存于缸部106的内容物被加压,进一步通过泵头部105内的吐出通路C1而从吐出口1054吐出。

另外,通过解除对泵头部105的按压,从而活塞1071向上方滑动,返回到初始位置(参照图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泵头部105被按压的状态下,内层防水壁1052与引导杆1043相对,并且内层防水壁1052和引导杆1043之间的空间经由形成于内层防水壁1052的第一开口1055而与内层防水壁10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之间的空间连通,内层防水壁10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之间的空间经由形成于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的第二开口1056而与外部气体连通。

由此,包含这些空间的泵头部105内的气压与外部气体的气压相等,因此,在按压吐出部件103的泵头部105而吐出内容物之后解除该按压的时候,伴随着泵头部105上升,外部气体的气压不会大于泵头部105内的气压,即使在被使用于例如浴室等的时候,在淋浴时水直接地施加于吐出容器101而使水积存于泵头部105和盖部104的嵌合部,也能够防止积存于嵌合部的水与外部气体一起经由泵头部105和盖部104的引导杆1043之间的间隙侵入到容器主体102内。另外,在泵头部105设置有内层防水壁10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的二层的防水壁,且在内层防水壁1052和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055以及第二开口1056,从而不会如现有技术那样在成形时从模具对外部气体取入口进行脱模那么困难,制造吐出容器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一开口1055被形成为自内层防水壁1052的下端缘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一开口1055进行脱模是容易的,第一开口1055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二开口1056被形成为自第一外层防水壁1053的下端缘向上延伸的长条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成形时从模具对第二开口1056进行脱模是容易的,第二开口1056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出容器101,能够提供制造容易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水侵入的吐出容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仅形成有1个,但是,并不限于此,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形成有二个以上。在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中的任一个开口设置于沿着周向与剩下的开口互相不重叠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层防水壁仅形成有一层,但是,并不限于此,第一外层防水壁也可以形成有二层以上。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柄部补偿件的包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