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吊床及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98292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5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吊床及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 (Suspended edge structure on long edge end side of hammock, hammock and weaving method of suspended edge structure ) 是由 陈增杰 于 2021-08-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吊床及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吊床领域,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垂边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编织组,编织组由多股绳通过从中部向两侧递减编织方式编织而成,且相邻两个编织组之间相互编织连接,通过环扣编织结、群组环扣编织结相互堆叠,在编织组内呈现从两侧逐渐向中部集中加重的效果,在吊床长边设置多个编织组,构造均匀分布的多个加重点,分散吊床使用时中部的承受力,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还增加了美观度,通过在吊床两侧长边增设上述垂边结构,增加吊床两侧边缘重量,使得吊床在不使用硬质骨架的情况下,能较为平坦的让使用者平躺。(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spended edge structure on the long side end side of a hammock, the hammock and a weaving method of the suspended edge structur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hammocks, the suspended edge structure on the long side end side of the hammock comprises at least one weaving group, the weaving group is formed by weaving a plurality of strands in a gradually decreasing weaving mode from the middle part to two sides, and two adjacent knitting groups are mutually knitted and connected and are mutually stacked through the loop-buckle knitting knots and the group loop-buckle knitting knots, the effect of gradually and intensively weighting from two sides to the middle part is presented in the weaving group, a plurality of weaving groups are arranged on the long side of the hammock, a plurality of weighting points which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are constructe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ammock is dispersed when the hammock is us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use comfort and simultaneously increasing the aesthetic degree,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the edges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hammock by additionally arranging the vertical edge structures at the long edges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hammock, the hammock can enable a user to lie flat without using a hard framework.)

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吊床及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床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吊床及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吊床是野外活动中轻便且易于携带的卧具,通常将制作吊床的材料拴在树上。依据制造的材料分为布吊床和绳网吊床等。布吊床通常用薄帆布或尼龙布缝制而成,绳网吊床通常用棉绳或尼龙绳编制而成。绳网吊床在热带丛林和炎热夏季尤为适用,而布吊床适用范围更广泛,除严寒地区和冬季不宜使用,其他季节均可使用。吊床主要用于人们旅行或者休闲时刻的睡觉工具。

目前布吊床在使用时,由于两边通过多股绳与吊环扎紧,受力集中,当人躺在吊床上吊床受力时,床中间受力最大凹陷最大,两边手臂处受力小,人躺在上面呈现被吊床两侧环抱的样子,手臂被吊床向内挤压,使得整个人十分不舒适,而且不容易从吊床上爬起来,此时如果将吊床宽度方向采用硬质的骨架就可以使人稍微舒适一些,但是硬质吊床通过重量较大,不便携带,因此,如何解决布吊床凹陷较大,且在不使用硬质骨架的情况下,能较为平坦的让使用者在吊床上躺着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它可以实现通过在吊床两侧长边增设垂边结构,增加吊床两侧边缘重量,使得吊床在不使用硬质骨架的情况下,能较为平坦的让使用者平躺;

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床,具有上述垂边结构,更加平稳舒适;

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通过环扣编织结、群组环扣编织结相互堆叠,在编织组内呈现从两侧逐渐向中部集中加重的效果,在吊床长边设置多个编织组,构造均匀分布的多个加重点,分散吊床使用时中部的承受力,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还增加了美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所述垂边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编织组,所述编织组由多股绳通过从中部向两侧递减编织方式编织而成,且相邻两个编织组之间相互编织连接;

所述中部向两侧递减编织方式由多股绳平行排列,且绳中部从吊床床体两侧长边边缘处对应开设的穿孔内第一次穿出,两个自由端从绳中部与床体间形成的环第二次穿出后相互编织而成;平行排列的多股绳其中一侧为S侧,另一侧为T侧;

第一环节编织结构:

多股绳两两一组形成多个绳组,每个绳组中的两股绳以环扣编织方式相互编织,构成环扣编织结,所述环扣编织结设定从S侧至T侧,自由端分别为s1、s2、t2和t1,编织步骤为:靠近S侧的一股绳的s1从s2和t2前侧朝T侧方向横穿至T侧最外侧,靠近T侧的另一股绳的t1由s1前侧交叉至t2和s2后侧朝S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交叉并从s1和s2之间伸出;接着,s1从s2和t2前侧朝S侧方向横穿至S侧最外侧,最后t1从s1前侧经两次交叉至s2和t2后侧朝T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经一次交叉伸出;

第二环节编织结构为:

将绳组以数量两个为一组和数量一个为一组的方式交替排列,一个为一组设为“一列”,两个为一组设为“二列”,S侧和T侧最外侧均为“一列”,以位于最中间侧的绳组为起始列;

从S侧至T侧,“一列”的自由端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环节编织结构的s1、s2、t2和t1;“二列”的自由端具有八个,分别设定为s21、s22、s23、s24、t24、t23、t22、t21;

s21、s22和s23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1;s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2;t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2,t23、t22和t21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1;s23、s24、t24和t23按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环扣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第一层环扣编织结;以此类推,s22、s24、t24和t22形成第二层环扣编织结;s21、s24、t24和t21形成第三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1、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1形成第四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2、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2形成第五层环扣编织结;第一、二、三、四和五层环扣编织结共同组成群组环扣编织结;

第三环节编织结构为:

第二环节的群组环扣编织结两侧均产生6个输出自由端,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s23、s22、s21、t2、t2和s24,右侧分别为t23、t22、t21、s1、s2和t24;

每个编织组包括群组环扣编织结(1+n)*n/2(n=1,2,3......)个,n表示所需的编织层数,以群组环扣编织结所在每一横行计为一层,绳组的数量对应以3*n+1的顺序依次递增,当需要编织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n=1,所述群组环扣编织结总数为1个,绳组需要4个,当需要编织两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n=2,所述群组环扣编织结总数为3个,绳组需要7个,以此类推;

当需要编织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其自由端s23、s22与左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s21、t1、t2和s24相互打结锁紧;t23、t22与右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t21、s1、s2和t14相互打结锁紧;

当需要编织两横行以上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相邻两个群组环扣编织结间的输出自由端相互编织,以左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t23、t22、t21、s1、s2和t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s23、s22、s21、t1、t2和s24,以同一横行右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s23、s22、s21、t1、t2和s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t23、t22、t21、s1、s2和t24,采用第二环节编织方式编织产生下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循环此编织方式至最下侧一横行时,采用编织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的方式进行打结锁紧,期间产生的剩余自由端相互打结锁紧。

进一步的,当编织组大于1时,相邻两编制组间采用同一个群组环扣编织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环节编织结构内,打结锁紧时加入多股短绳共同缠绕打结。

一种吊床,包括一对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垂边结构、床体、一对连接结构和一对吊环;一对所述吊环分别位于床体两侧,且吊环通过连接结构与床体短边连接,用于悬挂床体;一对垂边结构分别位于床体两侧,且与床体的长边连接,垂边结构用于加重床体长边两侧边缘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床体短边的多个穿插通道以及穿插通道内的绳,穿插通道沿着床体短边均匀分布,相邻穿插通道之间具有缺口,每股绳中部位于穿插通道内,两个自由端分别从穿插通道两侧对应的缺口内穿出汇集至吊环处,并缠绕在吊环外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为金属钢圈。

进一步的,所述绳为棉纱线。

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股绳平行排列,且绳中部从吊床床体两侧长边边缘处对应开设的穿孔内第一次穿出,两个自由端从绳中部与床体间形成的环第二次穿出;平行排列的多股绳其中一侧为S侧,另一侧为T侧;

S2:多股绳两两一组形成多个绳组,每个绳组中的两股绳以环扣编织方式相互编织,构成环扣编织结,所述环扣编织结设定从S侧至T侧,自由端分别为s1、s2、t2和t1,编织步骤为:靠近S侧的一股绳的s1从s2和t2前侧朝T侧方向横穿至T侧最外侧,靠近T侧的另一股绳的t1由s1前侧交叉至t2和s2后侧朝S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交叉并从s1和s2之间伸出;接着,s1从s2和t2前侧朝S侧方向横穿至S侧最外侧,最后t1从s1前侧经两次交叉至s2和t2后侧朝T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经一次交叉伸出;

S3:绳组以“一列”和“二列”交替排列,从S侧至T侧,“一列”的自由端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环节编织结构的s1、s2、t2和t1;“二列”的自由端具有八个,分别设定为s21、s22、s23、s24、t24、t23、t22、t21;

s21、s22和s23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1;s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2;t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2,t23、t22和t21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1;s23、s24、t24和t23按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环扣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第一层环扣编织结;以此类推,s22、s24、t24和t22形成第二层环扣编织结;s21、s24、t24和t21形成第三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1、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1形成第四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2、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2形成第五层环扣编织结;第一、二、三、四和五层环扣编织结共同组成群组环扣编织结;

S4:第二环节的群组环扣编织结两侧均产生6个输出自由端,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s23、s22、s21、t2、t2和s24,右侧分别为t23、t22、t21、s1、s2和t24;自由端s23、s22与左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s21、t1、t2和s24相互打结锁紧;t23、t22与右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t21、s1、s2和t14相互打结锁紧。

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股绳平行排列,且绳中部从吊床床体两侧长边边缘处对应开设的穿孔内第一次穿出,两个自由端从绳中部与床体间形成的环第二次穿出;平行排列的多股绳其中一侧为S侧,另一侧为T侧;

S2:多股绳两两一组形成多个绳组,每个绳组中的两股绳以环扣编织方式相互编织,构成环扣编织结,所述环扣编织结设定从S侧至T侧,自由端分别为s1、s2、t2和t1,编织步骤为:靠近S侧的一股绳的s1从s2和t2前侧朝T侧方向横穿至T侧最外侧,靠近T侧的另一股绳的t1由s1前侧交叉至t2和s2后侧朝S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交叉并从s1和s2之间伸出;接着,s1从s2和t2前侧朝S侧方向横穿至S侧最外侧,最后t1从s1前侧经两次交叉至s2和t2后侧朝T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经一次交叉伸出;

S3:绳组以“一列”和“二列”交替排列,从S侧至T侧,“一列”的自由端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环节编织结构的s1、s2、t2和t1;“二列”的自由端具有八个,分别设定为s21、s22、s23、s24、t24、t23、t22、t21;

s21、s22和s23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1;s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2;t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2,t23、t22和t21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1;s23、s24、t24和t23按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环扣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第一层环扣编织结;以此类推,s22、s24、t24和t22形成第二层环扣编织结;s21、s24、t24和t21形成第三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1、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1形成第四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2、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2形成第五层环扣编织结;第一、二、三、四和五层环扣编织结共同组成群组环扣编织结;

S4:第二环节的群组环扣编织结两侧均产生6个输出自由端,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s23、s22、s21、t2、t2和s24,右侧分别为t23、t22、t21、s1、s2和t24;相邻两个群组环扣编织结间的输出自由端相互编织,以左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t23、t22、t21、s1、s2和t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s23、s22、s21、t1、t2和s24,以同一横行右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s23、s22、s21、t1、t2和s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t23、t22、t21、s1、s2和t24,采用第二环节编织方式编织产生下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循环此编织方式至最下侧一横行时,s23、s22与左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s21、t1、t2和s24相互打结锁紧;t23、t22与右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t21、s1、s2和t14相互打结锁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方案通过在吊床两侧长边增设垂边结构,增加吊床两侧边缘重量,使得吊床在不使用硬质骨架的情况下,能较为平坦的让使用者平躺。

二、本方案还通过环扣编织结、群组环扣编织结相互堆叠,在编织组内呈现从两侧逐渐向中部集中加重的效果,在吊床长边设置多个编织组,构造均匀分布的多个加重点,分散吊床使用时中部的承受力,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还增加了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S1、s2、t1和t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垂边结构、2床体、20穿孔、3连接结构、31穿插通道、32缺口、4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垂边结构1包括至少一个编织组,编织组由多股绳通过从中部向两侧递减编织方式编织而成,且相邻两个编织组之间相互编织连接;

中部向两侧递减编织方式由多股绳平行排列,且绳中部从吊床床体2两侧长边边缘处对应开设的穿孔20内第一次穿出,两个自由端从绳中部与床体间形成的环第二次穿出后相互编织而成;平行排列的多股绳其中一侧为S侧,另一侧为T侧;

第一环节编织结构:

多股绳两两一组形成多个绳组,每个绳组中的两股绳以环扣编织方式相互编织,构成环扣编织结,环扣编织结设定从S侧至T侧,自由端分别为s1、s2、t2和t1,编织步骤为:靠近S侧的一股绳的s1从s2和t2前侧朝T侧方向横穿至T侧最外侧,靠近T侧的另一股绳的t1由s1前侧交叉至t2和s2后侧朝S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交叉并从s1和s2之间伸出;接着,s1从s2和t2前侧朝S侧方向横穿至S侧最外侧,最后t1从s1前侧经两次交叉至s2和t2后侧朝T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经一次交叉伸出;

第二环节编织结构为:

将绳组以数量两个为一组和数量一个为一组的方式交替排列,一个为一组设为“一列”,两个为一组设为“二列”,S侧和T侧最外侧均为“一列”,以位于最中间侧的绳组为起始列;

从S侧至T侧,“一列”的自由端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环节编织结构的s1、s2、t2和t1;“二列”的自由端具有八个,分别设定为s21、s22、s23、s24、t24、t23、t22、t21;

s21、s22和s23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1;s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2;t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2,t23、t22和t21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1;s23、s24、t24和t23按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环扣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第一层环扣编织结;以此类推,s22、s24、t24和t22形成第二层环扣编织结;s21、s24、t24和t21形成第三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1、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1形成第四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2、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2形成第五层环扣编织结;第一、二、三、四和五层环扣编织结共同组成群组环扣编织结;

第三环节编织结构为:

第二环节的群组环扣编织结两侧均产生6个输出自由端,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s23、s22、s21、t2、t2和s24,右侧分别为t23、t22、t21、s1、s2和t24;

每个编织组包括群组环扣编织结1+n)*n/2n=1,2,3......个,n表示所需的编织层数,以群组环扣编织结所在每一横行计为一层,绳组的数量对应以3*n+1的顺序依次递增,当需要编织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n=1,群组环扣编织结总数为1个,绳组需要4个,当需要编织两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n=2,群组环扣编织结总数为3个,绳组需要7个,以此类推;

当需要编织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其自由端s23、s22与左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s21、t1、t2和s24相互打结锁紧;t23、t22与右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t21、s1、s2和t14相互打结锁紧;

当需要编织两横行以上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相邻两个群组环扣编织结间的输出自由端相互编织,以左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t23、t22、t21、s1、s2和t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s23、s22、s21、t1、t2和s24,以同一横行右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s23、s22、s21、t1、t2和s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t23、t22、t21、s1、s2和t24,采用第二环节编织方式编织产生下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循环此编织方式至最下侧一横行时,采用编织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时的方式进行打结锁紧,期间产生的剩余自由端相互打结锁紧。

当编织组大于1时,相邻两编制组间采用同一个群组环扣编织结。

第三环节编织结构内,打结锁紧时加入多股短绳共同缠绕打结。

实施例2:

一种吊床,包括一对如权利要求2的垂边结构1、床体2、一对连接结构3和一对吊环4;一对吊环4分别位于床体2两侧,且吊环4通过连接结构3与床体2短边连接,用于悬挂床体2;一对垂边结构1分别位于床体2两侧,且与床体2的长边连接,垂边结构1用于加重床体2长边两侧边缘处重量。

进一步的,连接结构3包括设置在床体2短边的多个穿插通道31以及穿插通道31内的绳,穿插通道31沿着床体2短边均匀分布,相邻穿插通道31之间具有缺口32,每股绳中部位于穿插通道31内,两个自由端分别从穿插通道31两侧对应的缺口32内穿出汇集至吊环4处,并缠绕在吊环4外周固定。

进一步的,吊环为金属钢圈。

进一步的,绳为棉纱线。

实施例3:

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股绳平行排列,且绳中部从吊床床体2两侧长边边缘处对应开设的穿孔20内第一次穿出,两个自由端从绳中部与床体间形成的环第二次穿出;平行排列的多股绳其中一侧为S侧,另一侧为T侧;

S2:多股绳两两一组形成多个绳组,每个绳组中的两股绳以环扣编织方式相互编织,构成环扣编织结,环扣编织结设定从S侧至T侧,自由端分别为s1、s2、t2和t1,编织步骤为:靠近S侧的一股绳的s1从s2和t2前侧朝T侧方向横穿至T侧最外侧,靠近T侧的另一股绳的t1由s1前侧交叉至t2和s2后侧朝S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交叉并从s1和s2之间伸出;接着,s1从s2和t2前侧朝S侧方向横穿至S侧最外侧,最后t1从s1前侧经两次交叉至s2和t2后侧朝T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经一次交叉伸出;

S3:绳组以“一列”和“二列”交替排列,从S侧至T侧,“一列”的自由端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环节编织结构的s1、s2、t2和t1;“二列”的自由端具有八个,分别设定为s21、s22、s23、s24、t24、t23、t22、t21;

s21、s22和s23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1;s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2;t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2,t23、t22和t21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1;s23、s24、t24和t23按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环扣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第一层环扣编织结;以此类推,s22、s24、t24和t22形成第二层环扣编织结;s21、s24、t24和t21形成第三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1、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1形成第四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2、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2形成第五层环扣编织结;第一、二、三、四和五层环扣编织结共同组成群组环扣编织结;

S4:第二环节的群组环扣编织结两侧均产生6个输出自由端,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s23、s22、s21、t2、t2和s24,右侧分别为t23、t22、t21、s1、s2和t24;自由端s23、s22与左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s21、t1、t2和s24相互打结锁紧;t23、t22与右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t21、s1、s2和t14相互打结锁紧。

实施例4:

一种吊床长边端侧的垂边结构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股绳平行排列,且绳中部从吊床床体2两侧长边边缘处对应开设的穿孔20内第一次穿出,两个自由端从绳中部与床体间形成的环第二次穿出;平行排列的多股绳其中一侧为S侧,另一侧为T侧;

S2:多股绳两两一组形成多个绳组,每个绳组中的两股绳以环扣编织方式相互编织,构成环扣编织结,环扣编织结设定从S侧至T侧,自由端分别为s1、s2、t2和t1,编织步骤为:靠近S侧的一股绳的s1从s2和t2前侧朝T侧方向横穿至T侧最外侧,靠近T侧的另一股绳的t1由s1前侧交叉至t2和s2后侧朝S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交叉并从s1和s2之间伸出;接着,s1从s2和t2前侧朝S侧方向横穿至S侧最外侧,最后t1从s1前侧经两次交叉至s2和t2后侧朝T侧方向横穿再至s1后侧经一次交叉伸出;

S3:绳组以“一列”和“二列”交替排列,从S侧至T侧,“一列”的自由端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环节编织结构的s1、s2、t2和t1;“二列”的自由端具有八个,分别设定为s21、s22、s23、s24、t24、t23、t22、t21;

s21、s22和s23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1;s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s2;t24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2,t23、t22和t21均对应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t1;s23、s24、t24和t23按第一环节编织结构内的环扣编织方式编织形成第一层环扣编织结;以此类推,s22、s24、t24和t22形成第二层环扣编织结;s21、s24、t24和t21形成第三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1、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1形成第四层环扣编织结;位于“二列”左侧的“一列”内的t2、s24、t24和位于“二列”右侧的“一列”内的s2形成第五层环扣编织结;第一、二、三、四和五层环扣编织结共同组成群组环扣编织结;

S4:第二环节的群组环扣编织结两侧均产生6个输出自由端,左侧从上至下分别为s23、s22、s21、t2、t2和s24,右侧分别为t23、t22、t21、s1、s2和t24;相邻两个群组环扣编织结间的输出自由端相互编织,以左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t23、t22、t21、s1、s2和t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相当于第二环节中的s23、s22、s21、t1、t2和s24,以同一横行右侧群组环扣编织结产生的输出自由端s23、s22、s21、t1、t2和s24分别作为下一横行编织的输入自由端t23、t22、t21、s1、s2和t24,采用第二环节编织方式编织产生下一横行的群组环扣编织结;循环此编织方式至最下侧一横行时,s23、s22与左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s21、t1、t2和s24相互打结锁紧;t23、t22与右侧“一列”内的t1和t2打结锁紧,t21、s1、s2和t14相互打结锁紧。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携带工具用保持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