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

文档序号:1010005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 (Compound synergisti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enconazole and shenqinmycin ) 是由 刘亮 邢慧君 常冬梅 王彦荣 于丽娜 李信超 李娜敬 吴红霞 付金珍 王红霞 王 于 2020-07-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为戊菌唑、申嗪霉素及混合物,所述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按重量百分比为50-10%:1%—1%:10-50%,余量为混合物;本发明通过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增加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防治谱,又能互相延缓各自的抗性延缓各个成分的抗药性,提高各自的应用周期;提高了单剂的防治效果,降低了农户的用药成本和防治强度;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农药的污染残留。(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synergisti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enconazole and shenqinmycin, which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the raw materials are penconazole, shenqinmycin and a mixture, wherein the penconazole and the shenqinmycin are 50-10% by weight: 1-1% of 10-50% of the rest of the mixtur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penconazole and the shenqinmycin are compounded, so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can be improved, the control spectrums of the penconazole and the shenqinmycin are increased, the respective resistance can be mutually delaye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each component can be delayed, and the respective application period can be prolong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a single agent is improved, and the medication cost and control intensity of farmers are reduced; the usage amount of the pesticide is reduced, and the pollution residue of the pesticide is reduced.)

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化肥零增长和农药零增长的大环境下,现代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是农产品对质量和产量的迫切需求,一方面是病虫害的抗药性意想不到地产生,反复单一施药造成了农户防治的高成本、高强度,又加剧了抗性的快速发生。鉴于此,科学高效的复配方案是迎合当前农业、延缓抗性发生的以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戊菌唑是新一代的***类杀菌剂,是新颖的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其具有优异的内吸性,可快递传导于在根、茎、叶等植物组织之间。戊菌唑的防治谱很广,可防治各种高等真菌造成的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因戊菌唑是全新的化合物,所以目前的价格偏高,推广的范围偏小。

申嗪霉素是由荧光假单胞菌株M18的发酵产物,主要成分是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性好的特点,对大多数真菌病害具有优异的预防效果。其应用方法多样,既可用于作物的叶片喷雾,也可用于作物的根部处理、种子处理,为此,提出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谱、高效、经济的增效组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为戊菌唑、申嗪霉素及混合物,所述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按重量百分比为50-10%:1%—1%:10-50%,余量为混合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为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黄原胶、膨润土、丙三醇和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为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黄原胶、膨润土、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异丙醇、农乳500#、农乳1601#和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为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高岭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为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高岭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盐和高岭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为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黄原胶、膨润土、丙三醇和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配增效组合物制备时,将戊菌唑、申嗪霉素及混合物按比例放入卧式搅拌机内混合均匀,转速为250r-300r/min,时间为15-20min。

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应用于大田作物、瓜菜作物和果树作物的真菌性病害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增加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防治谱,又能互相延缓各自的抗性延缓各个成分的抗药性,提高各自的应用周期;提高了单剂的防治效果,降低了农户的用药成本和防治强度;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农药的污染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21%戊菌唑·申嗪霉素悬浮剂

戊菌唑1%

申嗪霉素20%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10%

黄原胶(增稠剂)1%

膨润土(载体)1%

丙三醇(抗冻剂)1%

水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21%戊菌唑·申嗪霉素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将21%戊菌唑·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200克/公顷(戊菌唑的有效剂量约为10克/公顷,申嗪霉素的有效剂量约为190克/公顷)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3%、96.8%。10%戊菌唑乳油按有效成分15克/公顷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200克/公顷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71.3%和76.9%,药后15天为83.8%和89.1%。

实施例2:44%戊菌唑·申嗪霉素悬乳剂

戊菌唑4%

申嗪霉素40%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8%

黄原胶1%

膨润土1%

乙二醇4%

N-甲基吡咯烷酮10%

异丙醇10%

农乳500#5%

农乳1601#5%

水补足至100%。

将申嗪霉素、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悬浮剂,然后将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得到44%戊菌唑·申嗪霉素悬乳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麦锈病。将44%戊菌唑·申嗪霉素悬乳剂按有效成分150克/公顷(戊菌唑的有效剂量约为14克/公顷,申嗪霉素的有效剂量约为136克/公顷)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6.6%。10%戊菌唑乳油按有效成分16克/公顷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150克/公顷,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78.2%和82.4%,药后15天为83.6%和88.5%。

实施例3:60%戊菌唑·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

戊菌唑10%

申嗪霉素50%

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4%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2%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

高岭土(填料)至100%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60%戊菌唑·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梨黑星病。将60%戊菌唑·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按有效成分100克/公顷(戊菌唑的有效剂量约为17克/公顷,申嗪霉素的有效剂量约为83克/公顷),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为92.8%和96.9%。10%戊菌唑乳油按有效成分20克/公顷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100克/公顷,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2%、83.8和73.8%、87.9%。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梨黑星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4:60%戊菌唑·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

戊菌唑50%

申嗪霉素10%

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4%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2%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

高岭土(填料)至100%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60%戊菌唑·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苹果炭疽病。将60%戊菌唑·申嗪霉素水分散粒剂按有效成分150克/公顷(戊菌唑的有效剂量约为125克/公顷,申嗪霉素的有效剂量约为25克/公顷)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7%、99.1%。10%戊菌唑乳油按有效成分130克/公顷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30克/公顷,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69.5%和78.3%,药后15天为79.1%和86.5%。

实施例5:55%戊菌唑·申嗪霉素可湿性粉剂

戊菌唑50%

申嗪霉素5%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

萘磺酸盐(分散剂)3%

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55%戊菌唑·申嗪霉素可湿性粉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小麦白粉病。将55%戊菌唑·申嗪霉素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100克/公顷(戊菌唑的有效剂量约为91克/公顷,申嗪霉素的有效剂量约为9克/公顷)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3%、96.7%。10%戊菌唑乳油按有效成分100克/公顷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10克/公顷,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68.8%和60.3%,药后15天为78.2%和73.9%。

实施例6:21%戊菌唑·申嗪霉素悬浮剂

戊菌唑20%

申嗪霉素1%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10%

黄原胶(增稠剂)1%

膨润土(载体)1%

丙三醇(抗冻剂)1%

水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21%戊菌唑·申嗪霉素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柑橘炭疽病。将21%戊菌唑·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200克/公顷(戊菌唑的有效剂量约为190克/公顷,申嗪霉素的有效剂量约为10克/公顷)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99.9%。10%戊菌唑乳油按有效成分200克/公顷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有效成分15克/公顷,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84.6%和81.2%,药后15天为89.9%和86.6%。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实施例1-6制备而成的含有戊菌唑与申嗪霉素的复配增效组合物的实验例: 生物测定实验例1: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小麦纹枯病菌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放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ml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待培养基降到适合温度时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0ml。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五个重复。以不含药剂有效成份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皿盖。以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放在28±0.5℃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5d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计算各处理菌丝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4

菌丝生长率(%)=[(对照组净生长量-处理组净生长量)/对照组净生长量]×100

将菌丝生长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µ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1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表1),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在配比50:1%-1:50%时,对小麦纹枯病菌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10%时,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都在269.34以上。

生物测定实例2:戊菌唑和申嗪霉素复配对辣椒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辣椒叶斑病由田间采集,经室内分离纯化。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

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放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ml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待培养基降到适合温度时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0ml。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五个重复。以不含药剂有效成份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皿盖。以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放在28±0.5℃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2d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计算各处理菌丝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4

菌丝生长率(%)=[(对照组净生长量-处理组净生长量)/对照组净生长量]×100

将菌丝生长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µ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

表2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辣椒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2的结果表明,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在配比50:1%-1:50%时,对辣椒叶斑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10%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均高于202.25,增效作用更明显。

生物测定实验例3: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苹果炭疽病室内防效测定

试验对象:苹果炭疽病菌

试验参考《农药生物测定技术》(陈年春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及1156.6-2006》,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在无菌操作台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放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ml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0ml。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五个重复。以不含药剂有效成份的处理作空白对照。

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皿盖。以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放在26±0.5℃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5d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菌落直径的平均值。

以各个处理有效成份浓度(μg/m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抑制率转化成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计算方法同生物测定实例1。

毒力测定结果见表3。

表3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苹果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3的结果表明,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在配比50:1%-1:50%时,对苹果炭疽病菌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10%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均高于215.51,增效作用更明显。

生物测定实验例4: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小麦白粉病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4-2006》,盆栽法。选取生长势一致的三到四叶期盆栽小麦苗,每个处理选用3盆供试麦苗,编号备用。将采自田间的小麦白粉病病叶在小麦苗上方均匀抖落分生孢子进行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试验药剂参见表5。用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处理10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喷雾后将麦苗放入温室中培养,7d后按照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统计分析方法同生物测定实例1。毒力测定结果见表5。

表5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44781DEST_PATH_IMAGE005

试验结果表明(表5),戊菌唑与申嗪霉素在配比50:1%-1:50%时,对小麦白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50%时,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都在212.54以上。

本发明复配增效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乳剂或水分散粒剂,本申请文件中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指戊菌唑和申嗪霉素,配方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