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文档序号:104671 发布日期:2021-10-15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显示装置 (Display device ) 是由 帅川 张桂洋 石腾腾 于 2021-07-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盖板;以及红光衰减膜,所述红光衰减膜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盖板上定义有指纹识别区,所述红光衰减膜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对位设置;通过在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设置所述红光衰减膜,以降低所述显示装置内发出的红光的比例,进而达到改善因材料导致的所述显示装置色点偏黄的问题。(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isplay panel, a back plate and a cover plate, wherein the back plate is close to the light inlet side of the display panel; the red light attenuation fil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away from the display panel, of the cover plate; 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is defined on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red light attenuation film and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are arranged in an alignment way; the red light attenuation fil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away from the display panel, of the cover plate, so that the proportion of red light emitted in the display device is reduced,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color point of the display device is yellow due to materials is solved.)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柔性显示面板(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其中LCD为被动发光技术,通过整面背光结构照射液晶盒以实现光纤的亮暗控制,而OLED技术则是采用逐颗的OLED像素主动发光,因为相较于LED而言,OLED具有自发光、高对比、轻薄、可弯曲、可折叠等优势。基于OLED自发光的特性,OLED可以很好地与现行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兼容,因而面内光学指纹识别成为目前OLED的“独有优势”。而目前LCD显示面板内光学指纹多采用准直设计方案,但受限于工艺和材料等因素,因此,目前的LCD在材料膜厚以及透过率方面与常规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导致显示装置的色度出现偏差。

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还存在着由于因材料导致的所述显示装置色点偏黄的问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因材料导致的所述显示装置色点偏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盖板;以及,

红光衰减膜,所述红光衰减膜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所述盖板上定义有指纹识别区,所述红光衰减膜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对位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红光衰减膜覆盖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指纹模组识别区的面积。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两者的结合,所述有机材料包括:Ta2O3;所述无机材料包括SiO2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折射率与被衰减的光线的波长成正比,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红光衰减膜的厚度成反比。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红光的波长为第一波长λr,所述第一波长λr具有一定的预设波长范围,所述第一波长λr的预设波长的范围为:600nm≤λr≤900n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n,所述第一折射率n具有一定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折射率n的预设范围为:1≤n≤1.5。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中不同颜色的光发出光线的波长与所述颜色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内色阻层的膜厚成反比。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内的蓝光发出的波长为第二波长λb,第二波长λb具有一定的预设范围,第二波长λb的预设波长范围为:380nm≤λb≤480n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内的红色色阻层的膜厚与绿色色阻层的膜厚均大于蓝色色阻层的膜厚,所述绿色色阻层的膜厚小于所述红色色阻层的膜厚。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中的所述红光的波长、所述绿光的波长均小于所述蓝光的波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设置所述红光衰减膜,以降低所述显示装置内红光的比例,进而达到改善因材料导致的所述显示装置色点偏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光路材料烘烤前后红光的透过率曲线图。

图2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发出光线的色度偏差图。

图3为不同光路材料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曲线图。

图4为不同镀膜层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频谱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线在显示装置内的路径传播图。

图9(a)为第一反射光线P1的波形变化图。

图9(b)为第二反射光线P2的波形变化图。

图9(c)为第一反射光线P1与第二反射光线P2的干涉曲线图。

图10为改善所述显示面板内红光衰减膜的膜厚设计后,所述红光衰减膜的膜层透过率曲线图。

图11为调整背光前后发光器件发出红光波长的透过率变化曲线图。

图12为显示装置内色阻层的膜厚与色点之间的关系图。

图13为显示装置内背光频谱调整前后光线的透过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参阅图1至图13。

目前LCD显示面板内光学指纹多采用准直设计方案,但受限于工艺和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显示装置的色度出现偏差。参阅图1,为光路材料烘烤前后红光的透过率曲线图。从图1可以看出,当波长λ≤580mm范围时,所述显示面板内的指纹模组加入的光路材料在烘烤后,蓝光部分的透过率有明显衰减,多层膜多次烘烤后的累加效应导致整个模组色度偏黄,具体数据详见下表一,表一为显示装置内指纹模组中加入光路材料前后各种颜色的色度偏差数据表。

标准值 屏内指纹模组 差异
R x 0.675789 0.676294 0.000505
y 0.319731 0.319901 0.00017
Y 0.013801 0.013693 -0.00011
G x 0.269017 0.2705 0.001484
y 0.683455 0.683517 6.18E-05
Y 0.048127 0.046787 -0.00134
B x 0.153023 0.152962 -6.1E-05
y 0.058647 0.063635 0.004988
Y 0.006124 0.005665 -0.00046
W x 0.294 0.30499 0.010989
y 0.31217 0.330275 0.018105
Y 0022684 0022048 -000064
NTSC 0.936614 0.9301 -0.00651
CCT 7908.596 6922.813 -985.783
Tr 0.019558 0.01901 -0.00055

其中,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是形容色域的一个标准,指的是在NTSC标准下颜色的总和。首先,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CCT(colortemperature,色温),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色温是通过色坐标算出来的。Tr表示所述显示装置内的红色色阻层的透过率。

参阅图2,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发出光线的色度偏差图。从图2可以看出,在D65标准色坐标中,色点P1偏向色点P2。参阅图3,为不同光路材料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曲线图。从图3可以看出,当光线的波长范围大于530mm时,各种所述光路材料的所述光线的穿透率均较高,普遍可以达到95%以上,此时,不同的所述光路材料对所述光线的穿透率影响较小;当所述光线的波长范围小于或等于530mm时,不同的所述光路材料对各所述光线的穿透率影响较大,经过不同的所述光路材料发出的光线的穿透率波动范围较大。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参阅图4,为不同镀膜层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频谱曲线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红光的波长范围大于700mm时,表面镀有常规红外膜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等于表面镀有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当所述红光的波长范围小于或等于700mm范围内时,表面镀有常规红外膜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小于表面镀有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显示装置的透过率。

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首先,所述显示装置1为液晶显示装置,或是OLED显示装置,参阅图5可知,所述显示装置1一般为一长方体,但不限于长方体,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状,且所述显示装置1的八个外角均为圆角结构,以避免用户在安装、搬运或是使用时不方便甚至刮伤手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为位于所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平行于所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其中一边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所在平面内,且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三方向Z为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Z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

其中,所述显示面为用户观看所述显示装置1显示画面的平面,当所述显示装置1仅包含一所述显示面时,所述显示面设置在背离所述显示装置1的后壳一侧。

具体地,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也为图1沿A-A截面的剖视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2,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2入光侧的背板11,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2出光侧的盖板13;以及红光衰减膜14,所述红光衰减膜14设置于所述盖板13背离所述显示面板12一侧;所述盖板13上定义有指纹识别区141,所述红光衰减膜14与所述指纹识别区141对位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指纹识别区141为一虚拟划分区域,既包含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红光衰减膜14一侧用于接收用户指纹信号的触摸区,也包含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1内部,用于读取并反馈信号的处理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红光衰减膜14为覆盖在所述显示面板12靠近所述盖板13一侧的膜层,主要用于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所述红光的透过率,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红光的比例降低,以平衡因户外红光导致的指纹图像的恶化,进而达到改善因材料导致的所述显示装置色点偏黄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红光衰减膜14只对所述显示装置1显示区内的红光光线产生光线衰减作用,因此,所述红光衰减膜14既可以完全覆盖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盖板13一侧的表面,也可以只覆盖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盖板13一侧表面的部分显示区。当所述红光衰减膜14完全覆盖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盖板13一侧的表面,所述显示装置1的制作工艺较简单,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材料用量较多;当所述红光衰减膜14只覆盖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盖板13一侧表面的显示区时,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材料用量较少,所述显示装置1的制作工艺较复杂,还需要增加一次平坦化工艺,以保证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盖板13一侧的平整性。

进一步地,所述红光衰减膜14覆盖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指纹模组识别区141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作用部位主要在所述显示装置1出光的部分,即所述显示区内;所述指纹模组识别区141也只能在所述显示区内被所述显示装置1识别,所述显示装置1可能只有某些区域能识别用户的指纹信号,详见图7(a)和图7(b),而所述显示装置1的整个所述显示区均要出光,因此,所述红光衰减膜14覆盖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指纹模组识别区141的面积,以保证所述显示装置1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红光衰减膜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两者的结合,所述有机材料包括:Ta2O3;所述无机材料包括SiO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有机材料一般为吸收型材料,可以用于吸收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红光,进而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红光。所述无机材料一般是利用多层膜干涉原理,通过调整膜层厚度,使得红光波长产生干涉以抵消部分红光,进而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所述红光的波长。进一步地,所述红光衰减膜14无论是采用有机材料还是采用无机材料,所述红光衰减膜14均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折射率与被衰减的光线的波长成正比,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折射率与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厚度成反比。

可以理解的是,由三原色机理可知,色点偏黄的现象可以通过降低红光的透过率实现,而减少透过率可以通过增加反射光的方式实现,一个膜层的反射率越高则其透过率越低。其中,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颜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颜色可由这三原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颜色称为三原色。

由多层膜干涉原理可知,增加反射光需要在膜层厚度设计上进行相干光叠加。具体地,膜层的厚度设计需满足的要求为:2*n*d=K*L,其中d表示膜层厚度,n表示膜层折射率,折射率范围1-1.5,优选为,n=1.22,K是整数,L为需要降低光线的波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红光的波长λr。

进一步地,参阅图8,为光线在显示装置内的路径传播图。可以看出,光线P从所述显示装置1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2一侧射入所述盖板13内,再从所述盖板13射入所述红光衰减膜14内,所述光线P在所述盖板13与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接触面产生第一反射光线P1,在所述红光衰减膜14远离所述盖板13一侧的表面产生第二反射光线P2。参阅图9(a),为第一反射光线P1的波形变化图。参阅图9(b),为第二反射光线P2的波形变化图。从图9(a)和图9(b)可以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所述第一反射光线P1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P2的相位相等,频率相同。因此,所述第一反射光线P1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P2是同向传播的,所述第一反射光线P1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P2之间可能相差几个相位差。参阅图9(c),为第一反射光线P1与第二反射光线P2的干涉曲线图。所述干涉是指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叠时发生叠加,形成新的波形现象。同样的,在图9(c)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所述第一反射光线P1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P2叠加之后产生第二光线P’属于相干叠加,即所述第一反射光线P1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P2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观察时间内的相位差恒定,仅所述第二光线P’的相位发生了变化,相位由原来的-1V至1V,变成了-2V至2V。由于相干叠加属于干涉现象中的一种,因此,当所述第一反射光线P1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P2叠加之后,产生的所述第二光线P’的部分红光波长被抵消,降低了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红光波长,从而降低了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所述红光的透过率,进而达到改善因材料导致的所述显示装置色点偏黄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11发出的红光的波长为第一波长λr,所述第一波长λr具有一定的预设波长范围,所述第一波长λr的预设波长的范围为:600nm≤λr≤900nm。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背光模组11发出的所述第一波长λr的范围为:600nm≤λr≤900nm时,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膜厚为最佳厚度,可有效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红光的波长。

进一步地,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n,所述第一折射率n具有一定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折射率n的预设范围为:1≤n≤1.5。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红光衰减膜14的折射率范围为:1≤n≤1.5时,所述红光衰减膜14对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红光波长的衰减程度最大,最利于平衡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各种色点。

参阅图10,为改善所述显示面板内红光衰减膜的膜厚设计后,所述红光衰减膜的膜层透过率曲线图。当波长在700mm≤λ≤800mm范围时,所述红光衰减膜的透过率最低。

参阅图11,为调整背光前后发光器件发出红光波长的透过率变化曲线图。当波长范围在500mm至650mm范围内时,调整背光前,即使用常规背光时红光的透过率略高于调整背光后红光的透过率。

因此,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红光的波长还可以通过改善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背光频谱以改善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红光波长。而改善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所述背光频谱包含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调节所述显示面板12内的蓝色荧光粉的比例,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所述蓝光的波长,进而使得所述红光的波长衰减的目的;其二是,通过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2内的蓝色色阻层的膜厚,或是降低红色色阻层的膜厚与绿色色阻层的膜厚,进而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所述红光的波长。进一步地,背光频谱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发光器件的背光频谱,彩膜基板的频谱,以及所述红光衰减膜等,可以通过改善每一部分的频谱进而改善所述显示装置1的整体频谱。

具体地,所述背光模组11中不同颜色的光发出光线的波长与所述颜色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12内色阻层的膜厚成反比。

可以理解的是,参阅图12和图13可以看出,所述背光模组11中红光的波长最长,而所述显示面板12内的红色色阻层的膜厚最大;所述背光模组11中蓝光的波长最短,而所述显示面板12中的蓝色色阻层的膜厚最小。当波长λ≥585mm范围时,所述红光的透过率最高;当波长490mm≤λ<585mm范围时,所述背光模组11中绿光的透过率最高;当波长λ<490mm范围时,所述背光模组11中蓝光的透过率最高。因此,若要改善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红光波长,则要使得所述背光模组11中不同颜色的光发出光线的波长与所述颜色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12内色阻层的膜厚成反比。

其一,调节所述显示面板12内的所述蓝色荧光粉的比例,以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所述红光波长。

具体地,所述背光模组内的蓝光发出的波长为第二波长λb,第二波长λb具有一定的预设范围,第二波长λb的预设波长范围为:380nm≤λb≤480nm。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节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蓝色银光粉的比例,然后通过工具测得所述蓝光的波长,当所述第二波长λb的范围为:380nm≤λb≤480nm时,所述红光衰减膜14对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所述红光的作用最大。

其二,通过调整所述显示面板12内不同颜色的色阻层的膜厚,以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发出的所述红光波长。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12内的红色色阻层的膜厚与绿色色阻层的膜厚均大于蓝色色阻层的膜厚,所述绿色色阻层的膜厚小于所述红色色阻层的膜厚。

可以理解的是,由图13可知,由于所述背光模组11中发出的蓝光波长小于发出的所述红光的波长,而要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所述红光的波长,就要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所述蓝光的波长,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2内的所述红色色阻层的膜厚与所述绿色色阻层的膜厚,降低所述蓝色色阻层的膜厚,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达到降低所述红光波长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11中的所述红光的波长、所述绿光的波长均小于所述蓝光的波长。

可以理解的是,由图13可知,所述背光模组11中的所述红光的波长、所述绿光的波长均大于所述蓝光的波长。而要降低所述显示装置1内发出的所述红光的波长,则需要降低所述红光的波长,提高所述蓝光的波长,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内的色点平衡。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柔性调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