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文档序号:1053811 发布日期:2020-10-13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Red bean velvet light, thin and soft heating functional fabric ) 是由 周文江 张洪波 包跃明 郭洪运 于 2020-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本发明的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在双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第一路、第三路、第四路、第六路纱线采用可溶性氨纶作为垫纱与纱线一起成圈,在编织过程中第二路、第四路进氨纶丝,编织好的面料经过正反面拉绒、剪绒和烫光整理工艺处理后得到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本发明制备出的面料轻薄具有吸湿发热功能和远红外发热功能,按照国家检测标准FZ/T73036-2010检测最高吸湿发热升温值达到7℃,平均升温值达到3.5℃,远红外功能按照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与评价》标准检测远红外发射率0.88,远红外辐射温升2.6℃,达到标准要求。(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knitted fabric preparation,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red bean velvet light, thin and soft type heating functional fabric. The red bean velvet light and thin soft type heating functional fabric is woven on a double-sided weft knitting machine, soluble spandex is adopted as a padding yarn for the first path, the third path, the fourth path and the sixth path of yarn to form loops together with the yarn, spandex filaments are fed into the second path and the fourth path in the weaving process, and the woven fabric is subjected to front and back napping, shearing and finishing by ironing to obtain the red bean velvet light and thin soft type heating functional fabric. The fabric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is light and thin, has a moisture absorption heating function and a far infrared heating function, and has the highest moisture absorption heating temperature rise value of 7 ℃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rise value of 3.5 ℃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of national detection standard FZ/T73036-2010, the far infrared emissivity of 0.88 and the far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rise of 2.6 ℃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GB/T30127-2013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far infrared performance of textiles, and meets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近几年市场上的各种保暖内衣的发展及人们对轻薄保暖舒适的要求,推动了新型保暖内衣的更新升级。但传统发热面料多采用增加面料克重和厚度来提升保暖性,该类面料厚重,贴身穿着不舒适,尤其作为贴身穿着内衣面料时更加容易产生臃肿不适感,这大大制约了发热功能在轻薄面料上的应用。具有吸湿发热等性能的多功能面料由于加工难度大,目前在市场上尚未见到,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轻薄舒适、保暖性能较好具有吸湿发热的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通过采用通过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的高支纱线并配合独特的编织、拉毛、剪毛、烫光整理工艺,最终得到既轻薄柔软又具备吸湿发热功能和远红外发热功能的功能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所述面料在机号为24针/英寸或28针/英寸的双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双面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一根上针盘低针和一根上针盘高针交替排布,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和一根下针筒高针交替排布的方式,所述面料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第一路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并衬入氨纶一同成圈;

第二路纱线与上针盘高针集圈、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下针筒高针均集圈;

第三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四路纱线与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成圈,并衬入氨纶一同成圈;

第五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集圈、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下针筒低针均集圈;

第六路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氨纶一同成圈;

第七路~第十二路重复上述第一路~第六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六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将上述针织面料毛坯布在拉毛机上进行双面起绒处理,经拉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剪毛和烫光整理得到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所述拉毛机的车速为14.5-26m/min,顺时针转速为200-314r/min,逆时针转速为200-359r/min,大锡林转速为32-50r/min。

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四路、第六路纱线采用纯膨体腈纶纱或含有膨体腈纶的混纺纱,混纺纱中腈纶占比为10%-90%。

所述第二路纱线、第五路纱线采用20D或30D氨纶。

所述膨体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所述改性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与腈纶纺丝液共混喷丝制成,纤维细度为0.9-1.1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制备的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质地轻薄,采用双面纬编针织机编织得到,在编织过程中,第二路和第五路采用氨纶连接,组织中间形成较大的隔热空气层,这样的编制方法更加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提高吸湿发热的温升值,利于阻止热量的丧失,同时也增加了面料的轻薄柔软特性,面料各项指标均达到GB/T30127-2013标准要求,按照国家检测标准FZ/T73036-2010检测标准最高吸湿发热升温值达到7℃,平均升温值达到3.5℃。

本发明第一路、第三路、第四路、第六路纱线采用氨纶作为垫纱与纯膨体腈纶纱或含有膨体腈纶的混纺纱一起成圈,膨体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改性腈纶在面料中的比例为15%-20%,改性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与腈纶纺丝液共混喷丝制成,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的腈纶参与面料编织,制得的面料能够有效反射远红外线,具备远红外发热的功能,远红外功能按照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与评价》标准检测远红外发射率为0.88,远红外辐射温升2.6℃,达到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第一路纱线的编织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第二路纱线的编织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第三路纱线的编织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第四路纱线的编织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第五路纱线的编织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第六路纱线的编织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针盘高针;2-上针盘低针;3-下针筒低针;4-下针筒高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在机号为24针/英寸的双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双面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一根上针盘低针2和一根上针盘高针1交替排布,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3和一根下针筒高针4交替排布的方式,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如图1所示,第一路进4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粘胶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50%,粘胶占比50%,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二路进20D氨纶,氨纶纱线与上针盘低针集圈、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下针筒低针均集圈;

第三路进4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粘胶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50%,粘胶占比50%,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四路进4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粘胶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50%,粘胶占比50%,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五路进20D氨纶,氨纶纱线与上针盘高针集圈、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下针筒高针均集圈;

第六路进4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粘胶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50%,粘胶占比50%,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七路~第十二路重复上述第一路~第六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六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将上述针织面料毛坯布在24辊拉毛机上进行单面起绒处理,得到柔软轻薄的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拉毛机的车速为16m/min,顺时针转速为314r/min,逆时针转速为359r/min,大锡林转速为50r/min,经拉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剪毛、烫光整理,最终成品定型,得到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本实施例的发热功能面料为双面变化组织结构,中间连接线的第一路和第四路参与一面线圈成圈,通过在每一路加入氨纶丝,使面料的弹性和稳定性增强,面料克重为300克/平方米,面料厚度为1mm。

实施例2

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在机号为28针/英寸的双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双面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一根上针盘低针2和一根上针盘高针1交替排布,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3和一根下针筒高针4交替排布的方式,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第一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膨体腈纶,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二路进20D氨纶,氨纶纱线与上针盘低针集圈、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下针筒低针均集圈;

第三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膨体腈纶,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四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膨体腈纶,纱线与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五路进20D氨纶,氨纶纱线与上针盘高针集圈、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下针筒高针均集圈;

第六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膨体腈纶,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七路~第十二路重复上述第一路~第六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六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其中,所述改性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与腈纶纺丝液共混喷丝制成,纤维细度为1.0D。

将上述针织面料毛坯布在36辊拉毛机上进行单面起绒处理,得到柔软轻薄的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拉毛机的车速为16m/min,顺时针转速为314r/min,逆时针转速为359r/min,大锡林转速为50r/min,经拉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剪毛、烫光整理,最终成品定型,得到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本实施例的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为双面变化组织结构,中间连接线的第一路和第四路参与一面线圈成圈,通过在每一路加入氨纶丝,使面料的弹性和稳定性增强,面料克重为220克/平方米,面料厚度为0.8mm。

实施例3

一种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在机号为28针/英寸的双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双面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筒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一根上针盘低针2和一根上针盘高针1交替排布,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3和一根下针筒高针4交替排布的方式,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第一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棉精梳纱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30%,棉精梳纱占比70%,纱线与上针盘高针成圈,与上针盘低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二路进20D氨纶,氨纶纱线与上针盘低针集圈、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下针筒低针均集圈;

第三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棉精梳纱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50%,棉精梳纱占比50%,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四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棉精梳纱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30%,棉精梳纱占比70%,纱线与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上针盘低针不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五路进20D氨纶,氨纶纱线与上针盘低针集圈、上针盘高针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不成圈、下针筒低针均集圈;

第六路进60支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腈纶与棉精梳纱混纺纱线,混纺比为腈纶占比50%,棉精梳纱占比50%,纱线与上针盘低针、上针盘高针均不成圈,与下针筒高针、下针筒低针均成圈,并衬入20D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

第七路~第十二路重复上述第一路~第六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六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所述改性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与腈纶纺丝液共混喷丝制成,纤维细度为1.1D。

将上述针织面料毛坯布在36辊拉毛机上进行单面起绒处理,得到柔软轻薄的红豆绒远红外发热功能面料;拉毛机的车速为14.5m/min,顺时针转速为200r/min,逆时针转速为300r/min,大锡林转速为42r/min,经拉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剪毛、烫光整理,最终成品定型,得到红豆绒轻薄柔软型发热功能面料。

本实施例的发热功能面料为双面变化组织结构,中间连接线的第一路和第四路参与一面线圈成圈,通过在每一路加入氨纶丝,使面料的弹性和稳定性增强,面料克重为250克/平方米,面料厚度为0.9mm。

本发明通过天然纤维粘胶或棉精梳纱和合成纤维改性腈纶以一定比例混纺成纱线,改性腈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与腈纶纺丝液共混喷丝制成,采用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的腈纶参与面料编织,结合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纱线配比,并经过拉毛、剪毛、烫光整理,最终得到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面料,按照国家检测标准FZ/T73036-2010检测标准最高吸湿发热升温值达到7℃,平均升温值达到3.5℃,远红外功能按照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与评价》标准检测远红外发射率0.88,远红外辐射温升2.6℃,达到标准要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红豆绒防脱散型抗菌发热功能面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