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模块及线束布设装置

文档序号:108064 发布日期:2021-10-15 浏览:3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线束模块及线束布设装置 (Wire harness module and wire harness routing device ) 是由 山本悟司 古畑名穗子 于 2019-12-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线束模块(20)具备:至少一条电线(32)沿着带状的基体构件固定的线束(30);保持构件(40),保持基体构件中与固定有电线(32)的部分不同的片状的冗余部(36);以及保护件(60),装配于能滑动移动的滑块,保护件(60)具有将保持构件(40)收纳的收纳部(62),收纳部(62)具有与保持构件(40)在前后方向能卡止的前壁(74)及后壁(75)。(A wire harness module (20) disclosed by the present specific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harness (30) in which at least one electric wire (32) is fixed along a band-shaped base member; a holding member (40) that holds a sheet-like redundant portion (36) of the base member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ortion to which the electric wire (32) is fixed; and a protector (60) mounted on the slidably movable slider, wherein the protector (60) has a housing section (62) for housing the holding member (40), and the housing section (62) has a front wall (74) and a rear wall (75) that can be locked to the holding member (40)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线束模块及线束布设装置

技术领域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线束模块及线束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横跨车辆车身和能滑动的座椅布设线束的线束布设装置,已知日本特开2007-20385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束布设装置。该线束布设装置具备捆扎有多条电线的线束、在座椅中保持线束的可动侧保持部、以及在车辆车身中保持线束的固定侧保持部。在可动侧保持部,线束由捆束构件捆扎而牢固地固定,可动侧保持部伴随座椅的滑动而移动,由此线束也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上所述在线束由捆束构件牢固地固定的情况下,例如当伴随座椅的移动而对线束或者可动侧保持部施加大的负荷时,捆束构件会陷入线束的电线。在相对于电线的陷入量大的情况下,电线会损伤。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抑制线束的电线损伤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一种线束模块,具备:至少一条电线沿着带状的基体构件固定的线束;保持构件,保持所述基体构件中的与固定有所述电线的部分不同的片状的冗余部;以及保护件,装配于能滑动移动的滑块,所述保护件具有将所述保持构件收纳的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有能在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保持构件卡止的卡止部。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线束的电线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于能滑动移动的座椅用的滑块的线束布设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装配于滑块的线束布设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装配于滑块的线束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装配于滑块的线束模块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示出将线束和保持构件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保持构件的仰视图。

图9是保持构件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将保持构件和保护件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将保持构件收纳于收纳凹部的下构件和上构件组装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概要)

首先,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

(1)线束模块具备:至少一条电线沿着带状的基体构件固定的线束;保持构件,保持所述基体构件中的与固定有所述电线的部分不同的片状的冗余部;以及保护件,装配于能滑动移动的滑块,所述保护件具有将所述保持构件收纳的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有能在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保持构件卡止的卡止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线束模块,与固定有电线的部分不同的冗余部由保持构件保持,保持有冗余部的保持构件收纳于保护件的收纳部。并且,在收纳部内保持构件能够与收纳部的卡止部在线束的延伸方向卡止。由此,能够以使线束相对于滑块不错位的方式进行固定。另外,在如拉拽线束的负荷施加于线束的情况下,负荷会施加于线束的冗余部和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和保护件的卡止部。也就是说,能够抑制负荷施加于电线,能够避免电线损伤。

(2)也可以为如下结构,所述保持构件具有至少1组将所述冗余部从两面夹持的一对夹持部,各个所述夹持部具有朝向冗余部突出的多个突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一对夹持部中的多个突部陷入到基体构件的冗余部,能够抑制线束从保护件脱落。另外,根据这样的结构,与例如利用保持构件以贯穿冗余部的方式进行保持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冗余部的强度降低。

(3)也可以为如下结构,所述一对夹持部中的一方所述夹持部中的所述多个突部和所述一对夹持部中的另一方所述夹持部中的所述多个突部交错地配置,所述冗余部在交错地配置的所述多个突部之间蛇行地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例如在一对夹持部间将多个突部以冗余部为界配置于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突部相对于冗余部的陷入程度增加。由此,能够提高保护件中的线束的保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模块,所述电线沿着所述基体构件排列固定有多条,在固定有所述电线的部分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所述冗余部,所述保护件具有2组夹持各个所述冗余部的一对夹持部,2组所述一对夹持部通过一对连结部连结,所述一对连结部也可以通过铰链进一步连结。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施加于线束的负荷分散到线束中多条电线的两侧。也就是说,与负荷施加于线束的一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施加于冗余部的负担。由此,能够提高保护件中的线束的保持力。另外,2组一对夹持部通过一对连结部连结,并且一对连结部通过铰链进一步连结。也就是说,能够利用单一构件构成保持构件,所以与例如各夹持部单独地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简化将保持构件组装于线束的组装作业。

(5)一种线束布设装置,具备所述线束模块和余长收纳部,所述余长收纳部收纳所述线束模块的所述线束的余长。

(本实施方式的详情)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线束模块及线束布设装置并不限定于下述的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1对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中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例示线束布设装置10,线束布设装置10在车辆的未图示的地板部与能滑动地组装于一对导轨90上的座椅S之间布设线束30。

(导轨90)

一对导轨90分别为金属制,如图1及图2所示,形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方筒状。作为构成导轨90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诸如不锈钢、铝、铝合金等。一对导轨90在地板上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平行地排列配置。

在一方导轨90内,装配于座椅S的座椅用的滑块80能在前后方向移动地配置。

(滑块80)

滑块80例如为合成树脂制或者金属制,能够在如图1所示滑块80配置于导轨90的后端部的后方位置与如图2所示滑块80配置于导轨90的前端部的前方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滑动。

如图2所示,在滑块80的上部设置有装配部82,装配部82通过设置于导轨90的上部的通槽92而向导轨90的上部突出。

装配部82由螺栓等固定到设置于座椅S的未图示的座椅侧装配部。由此,座椅S能在导轨90上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在装配部82的前端部装配有线束布设装置10的后述的线束模块20。

(线束布设装置10)

如图2所示,线束布设装置10具备将线束30固定于滑块8的线束模块20、和收纳线束30的余长的线束收纳部11。

(线束收纳部11)

如图2所示,线束收纳部11装配于导轨90的前端部。线束收纳部11形成为从导轨90的前端部沿着导轨90的侧部延伸的箱形状。线束收纳部11的内部与导轨90的前端开口连通,在线束收纳部11的内部收纳伴随滑块80的移动而产生的线束30的余长部分。

(线束模块20)

如图3所示,线束模块20具备:具有多条电线32的线束30;保持线束30的保持构件40;以及将保持构件40固定于滑块80的保护件60。

(线束30)

如图3至图7所示,线束30具有:将芯线利用绝缘包覆部覆盖而形成的多条电线32;和将多条电线32从两侧夹着固定的一对基体构件34。本实施方式中的线束30通过五条电线32被一对基体构件34从两侧夹着而构成。

如图7所示,一对基体构件34利用呈片状的无纺布形成为在前后长的带状。无纺布是使纤维缠绕或者粘接而形成的布,例如可列举纤维片、网状物(仅由纤维构成的薄膜状的片)或者絮垫(毛毯状的纤维)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构件34通过纤维片构成。另外,基体构件34也可以是将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编织制成的纺布。

在基体构件3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五条电线32以沿着基体构件34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平坦地排列固定。

如图3至图7所示,在线束30中五条电线32被一对基体构件34夹着固定的部分形成为电线固定部35,电线固定部35的上下方向两侧形成为将基体构件34彼此相互固定的冗余部36。

电线32相对于基体构件34的固定通过在基体构件34利用超声波熔敷、热熔敷将电线32接合、或者利用粘着剂、粘接剂将电线32固定、或者将电线32缝到基体构件34上等公知的固定方法固定。冗余部36中的基体构件34彼此的固定通过利用超声波熔敷、热熔敷将基体构件34彼此接合、或者利用粘着剂、粘接剂将基体构件34彼此固定等公知的固定方法固定。

在基体构件34的两端面,如图5及图6所示,从一对基体构件34引出多条电线32。从基体构件34向座椅S侧引出的电线32与搭载于座椅S的各种电装件连接,向地板部侧引出的电线32与搭载于车辆的未图示的机器连接。

(保持构件40)

保持构件40由合成树脂形成。如图5至图7、图10所示,保持构件40组装于线束30中的基体构件34的后端部。保持构件40具备:一对连结部42,沿着线束30的左右方向两侧配置;一对铰链43,将一对连结部42的下端部相互连接;以及2组一对夹持部50,设置于一对连结部4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

(连结部42)

如图7至图10所示,一对连结部42分别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在一对连结部42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排列地形成有能弹性变形的一对铰链43,一对铰链43将一对连结部42相互连接。

在将保持构件40组装于线束30前的状态下,如图7至图9所示,一对铰链43笔直地延伸,一对连结部42成为各连结部42的线束30侧的内表面42A面向上方的状态。

在保护件60组装于线束30的状态下,如图5、图6以及图10所示,通过一对铰链43弹性变形为对折,从而一对连结部42沿着线束30的左右方向两侧配置。

如图6及图7所示,在一对连结部42的内表面42A形成有与线束30的电线固定部35接触的多个支承肋44。

各个支承肋44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形态,在前后方向排列地形成。

如图6所示,一对连结部42中的多个支承肋44以线束30为界向前后方向错开地配置。因此,当一对连结部42配置于线束30的左右方向两侧时,各连结部42的支承肋44在前后方向成为交错配置地与线束30的电线固定部35接触。由此,在一对连结部42中能够从左右方向两侧支承电线固定部35。

(夹持部50)

如图5及图7所示,一对夹持部50具备从连结部42朝向线束30的冗余部36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52、和从第1突出部52朝向冗余部36侧进一步突出的多个第2突出部54。

第1突出部52在前后方向遍及连结部42的全长而形成。第1突出部52从连结部42突出的突出量形成为比连结部42的支承肋44向冗余部36侧稍微突出的大小。

第2突出部54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排成1列而形成。如图5所示,一对夹持部50中的多个第2突出部54与支承肋44同样,以线束30为界在前后左右交错地配置。第2突出部54从第1突出部52突出的突出量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交错排列的第2突出部54的顶端在前后方向排列成一直线状的大小。

因此,当保护件60组装于线束30、一对连结部42配置于线束30的左右方向两侧时,如图5所示,一对连结部42中的多个第2突出部54从左右方向两侧在前后方向交错地按压冗余部36,冗余部36以在一对夹持部50间在左右方向蛇行的方式配置。

如图10所示,在一对连结部42中的一方连结部42的外侧面42B形成有朝向外方突出的两个误嵌合探测突部46。误嵌合探测突部46侧视呈圆形,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

在一对连结部42中没有形成误嵌合探测突部46的连结部42的外侧面42B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方形肋45。本实施方式的方形肋45形成有三个,三个方形肋45中的两个方形肋45形成于连结部42的前缘及后缘,剩余的一个方形肋45形成于连结部4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

因此,具有方形肋45的连结部42与另一方连结部42相比前端面及后端面的面积变大。

(保护件60)

保护件60由合成树脂形成。如图10及图11所示,保护件60的在上下方向能分割的下构件71和上构件76通过使形成于上构件76的锁定部77与形成于下构件71的被锁定构件72卡止而组装成一体而构成。

如图3及图4所示,保护件60在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从下端部朝向右前呈L字形延伸的方筒状。

在保护件60的后端部形成有装配片61。装配片61由滑块80的装配部82和具备螺栓86及螺母87的紧固构件85紧固。由此,保护件60、进而线束模块20固定于滑块80

在保护件60内能够插通线束30,在保护件60的前端部设置有收纳部62,保持构件40能从上方嵌合到收纳部62。

如图5、图6以及图10所示,收纳部62通过形成于下构件71的收纳凹部73和形成于上构件76的罩部78在上下方向嵌合而构成。

收纳凹部73具备:与保持构件40的前端面40F在前后方向对置的前壁74;与保持构件40的后端面40B在前后方向对置的后壁75;以及与前壁74和后壁75相连的一对侧壁73W,收纳凹部73形成为朝向上方开口成矩形的长方体箱形状。

在收纳凹部73内能够从上方收纳将铰链43向下方配置的正规的配置状态的保持构件40。在收纳凹部73的前壁74及后壁75形成有供线束30插通的插通狭缝73A。插通狭缝73A从前壁74及后壁75的上缘向下方延伸地形成,在保持构件40收纳于收纳凹部73时,线束30从上方插通。从插通狭缝73A向前方引出的线束30在导轨90内通过而引入到线束收纳部11内,从插通狭缝73A向后方引出的线束30被设置于保护件60内的电线抑制件73B限制浮起并向上方引出。

收纳凹部73内的高度尺寸及前后左右的长度尺寸与保护件60的高度尺寸及前后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实质上相同。在此,所谓实质上相同包括如下情况:保护件60的高度尺寸及前后左右的长度尺寸与收纳凹部73内的高度尺寸及前后左右的长度尺寸相同的情况;和即使保护件60的高度尺寸及前后左右的长度尺寸与收纳凹部73内的高度尺寸及前后左右的长度尺寸不相同时也能够视作实质上相同的情况。

因此,当在收纳凹部73内从上方收纳保持构件40时,如图5及图6所示,保持构件40的前端面40F和收纳凹部73的前壁74在前后方向能卡止,并且保持构件40的后端面40B和收纳凹部73的后壁75在前后方向能卡止。

也就是说,通过保持构件40的前端面40F和前壁74在前后方向卡止,从而可防止保持构件40从保护件60向前方脱落。另外,通过保持构件40的后端面40B和后壁75在前后方向卡止,从而可防止保持构件40在保护件60内向后方错位。另外,通过保持构件40的一对连结部42和收纳凹部73的一对侧壁73W在左右方向接触,从而在收纳凹部73内以使一对连结部42不向左右方向扩开的方式进行限制。

如图5、图6、图10以及图11所示,收纳凹部73的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侧壁73W形成有从侧壁73W的上缘朝向下方延伸的误嵌合探测槽73W1。误嵌合探测槽73W1的深度尺寸形成为可完全收纳保持构件40的两个误嵌合探测突部46的大小。

在正规的配置状态的保持构件40与收纳凹部73嵌合时,误嵌合探测突部46与误嵌合探测槽73W1嵌合。也就是说,误嵌合探测槽73W1及误嵌合探测突部46具有防止前后方向颠倒、或者上下方向颠倒的不正确的配置状态的保持构件40与收纳凹部73误嵌合的功能。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上构件76的罩部78形成为朝向下方开口的罩状,在罩部78内能够从下方嵌合收纳凹部73。如图5及图6所示,罩部78具有:与收纳凹部73的前壁74在前后方向对置的外前壁79;和沿着收纳凹部73各自的侧壁73W的外表面配置的一对外侧壁78W。因此,当在罩部78内嵌合收纳凹部73时,外前壁79能够通过收纳凹部73的前壁74将保持构件40的前端面40F从前方卡止。另外,外侧壁78W通过收纳凹部73的侧壁73W限制一对连结部42向左右方向扩开。

也就是说,如图5及图6所示,保持构件40在收纳部62中被收纳凹部73的前壁74和罩部78的外前壁79从前方双重卡止。另外,一对连结部42以不向左右方向扩开的方式被收纳凹部73的侧壁73W和罩部78的外侧壁78W双重限制。

本实施方式是如下结构,接着,对线束布设装置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将捆扎有多条电线的线束利用捆束构件牢固地固定到能滑动移动的可动保持部的线束布设装置当伴随可动保持部的移动而对电线施加大的负荷时,捆束构件会陷入到电线。在相对于电线的陷入量大的情况下,担心电线损伤。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是具备线束模块20的线束布设装置10,具备:至少一条电线32沿着带状的基体构件34固定的线束30;保持构件40,保持基体构件34中与固定有电线32的电线固定部(部分)35不同的片状的冗余部36;以及保护件60,装配于能滑动移动的滑块80,保护件60具有将保持构件40收纳的收纳部62,如图5及图6所示,收纳部62具有能与保持构件40在前后方向(线束30的延伸方向)卡止的前壁(卡止部)74及后壁(卡止部)75。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线束模块20,与电线固定部35不同的冗余部36由保持构件40保持,保持有冗余部36的保持构件40收纳于保护件60的收纳部62。并且,因为在收纳部62内保持构件40能够与收纳部62的前壁74及后壁75在前后方向卡止,所以能够以使线束30相对于滑块80不错位的方式进行固定。

另外,在如拉拽线束30的负荷施加于线束30的情况下,负荷会施加于线束30的冗余部36和保持构件40、保护件60的前壁74及后壁75。也就是说,能够抑制对电线32施加负荷,能够抑制电线32损伤。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40至少具有1组将冗余部36从两面夹持的一对夹持部50,如图5所示,各个夹持部50具有朝向冗余部36突出的多个第2突出部(突部)54。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一对夹持部50中的多个第2突出部54陷入到基体构件34的冗余部36,从而能够抑制线束30从保护件60脱落。另外,根据这样的结构,与例如利用保持构件以贯穿冗余部的方式保持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冗余部36的强度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夹持部50中的一方夹持部50中的多个第2突出部54和一对夹持部50中的另一方夹持部50中的多个第2突出部54如图5所示交错地配置,冗余部36在交错地配置的多个第2突出部54之间蛇行地配置。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例如在一对夹持部间将多个第2突出部以冗余部36为界配置于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2突出部54相对于冗余部36的陷入程度增加。由此,能够提高保护件60中的线束30的保持力。

电线32沿着基体构件34排列固定有五条(多条),冗余部36分别形成于固定有电线32的电线固定部35的两侧,如图10所示,保护件60具有2组夹持各个冗余部36的一对夹持部50,2组一对夹持部50通过一对连结部42连结,一对连结部42通过铰链43进一步连结。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施加于线束30的负荷分散到线束30中固定有多条电线32的电线固定部35的两侧。因此,与负荷施加于线束30的一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施加于冗余部36的负担。由此,能够提高保护件60中的线束30的保持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2组一对夹持部50通过一对连结部42连结,并且一对连结部42通过铰链43进一步连结。也就是说,因为能够利用单一构件构成将保持构件40,所以与例如各夹持部单独地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简化将保持构件40组装于线束30的组装作业。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技术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例如下面的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束30为具有五条电线32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线束也可以将电线的条数构成为四条以下或六条以上,也可以将电线的线径任意变更。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束30为多条电线32被一对基体构件34夹着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线束也可以为多条电线固定于一片基体构件的单面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连结部42为上端缘部之间开放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一对连结部的上缘部设置防止一对连结部打开的锁定机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40为在一对夹持部50中对线束30的冗余部36进行夹持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保持构件也可以通过在左右方向贯穿冗余部而保持冗余部的结构。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连结部42为具有多个支承肋44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一对连结部也可以为不与电线固定部接触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线束布设装置

11:线束收纳部

20:线束模块

30:线束

32:电线

34:基体构件

35:电线固定部

36:冗余部

40:保持构件

40B:保持构件的后端面

40F:保持构件的前端面

42:连结部

42A:连结部的内表面

42B:连结部的外侧面

42D:连结部的下端部

43:铰链

44:支承肋

45:方形肋

46:误嵌合探测突部

50:夹持部

52:第1突出部

54:第2突出部

60:保护件

61:装配片

62:收纳部

71:下构件

72:被锁定构件

73:收纳凹部

73A:插通狭缝

73B:电线抑制件

73W:侧壁

73W1:误嵌合探测槽

74:前壁

75:后壁

76:上构件

77:锁定部

78:罩部

78W:外侧壁

79:外前壁

80:滑块

82:装配部

85:紧固构件

86:螺栓

87:螺母

90:导轨

92:通槽

S:座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挡风玻璃雨刮器刮片的适配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