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文档序号:1114707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Coaxial cable for movable part ) 是由 黄得天 小林正则 塚本佳典 森山真至 于 2019-08-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其具有适于长距离传输的电气特性且即使被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时也难以发生断线等不良。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具有内部导体(2)、包覆内部导体(2)周围的绝缘体(3)、包覆绝缘体(3)周围的将胶带部件(41)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磨损抑制层(4)、包覆磨损抑制层(4)的外周且由编织屏蔽层形成的外部导体(5)以及包覆外部导体(5)周围的护套(6),其中,磨损抑制层(4)的胶带部件(41)中面向绝缘体(3)的面以及面向外部导体(5)由氟树脂构成。(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axial cable for a movable part, which has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and is difficult to generate defects such as disconnection and the like even if a load for reducing the diameter is applied. A coaxial cable (1) for a movable part comprises an inner conductor (2), an insulator (3) cover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inner conductor (2), a wear-inhibiting layer (4) cover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insulator (3) and formed by winding a tape member (41) in a spiral shape, an outer conductor (5) cover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wear-inhibiting layer (4) and formed by a braided shield layer, and a sheath (6) cover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outer conductor (5), wherein the surface of the tape member (41) of the wear-inhibiting layer (4) facing the insulator (3) and the surface facing the outer conductor (5) are formed by a fluororesin.)

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提高生产性的对策,人类协作型机器人、小型多关节机器人的市场在放大。作为这样的机器人中所使用的机器人电缆,使用布线在机器人可动部的用于可动部的电缆和连接机器人与控制装置的固定部用电缆。作为用于可动部的电缆,例如包括传输来自照相机等的高速信号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作为现有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通过使绝缘体为三层结构,实现了高速信号传输特性的提高以及耐弯曲性、耐捻绕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394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可动范围(移动范围)广的机器人等被实用化,作为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也要求其可以进行数十米以上(例如5m~80m左右)的长距离的传输。为了降低长距离传输时的衰减量,有必要增加导体横截面积,但当导体横截面积增加则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的外径也增加。

当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的外径增加时,在有限的布线空间中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难以自由活动,在使得机器人等活动时易于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上作用使其减径(しごく)的负荷。当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上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时,则用于外部导体的编织屏蔽层与绝缘体之间会产生侧压摩擦,绝缘体发生磨耗从而局部磨损掉,存在特性变差、内部导体与外部导体之间短路或断线等不良情况的风险。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适于长距离传输的电气特性且即使在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断线等不良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标,提供一种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其包括内部导体、包覆在所述内部导体周围的绝缘体、在所述绝缘体的周围将胶带部件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磨损抑制层、包覆所述磨损抑制层外周且由编织屏蔽层形成的外部导体以及包覆在所述外部导体的周围的护套,其中,所述磨损抑制层中,其所述胶带部件的面向所述绝缘体的面以及面向所述外部导体的面由氟树脂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适于长距离传输的电气特性且即使被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断线等不良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的图,其中(a)是显示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b)是其中的A部放大图。

图2中,(a)为胶带部件的立体图,(b)~(d)为胶带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3是说明弯曲试验的图。

图4是说明捻绕试验的图。

图5是说明U字弯曲试验的图。

图6是说明减径试验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2…内部导体,3…绝缘体,31…非充实挤出层,32…发泡层,33…非发泡层,4…磨损抑制层,41…胶带部件,5…外部导体,51…内侧编织屏蔽层,52…外侧编织屏蔽层,6…护套,7…空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的图,其中,(a)是显示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b)为其中的A部放大图。

如图1(a)、(b)所示,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构成为在内部导体2的周围依次设置绝缘体3、磨损抑制层4、外部导体5及护套6。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例如是工厂等所使用的机器人的内部或外部布线用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配设为穿越可动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长度例如为5m~80m左右。另外,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在用于传输例如10MHz~6GHz带宽的高频信号时使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特征阻抗例如为75Ω。

(内部导体2)

内部导体2是通过将多根由铜等形成的金属裸线进行捻合得到子绞线,进一步将多根子绞线进行捻合得到的复合绞线来形成的。子绞线是由多根金属裸线集合捻合所构成,内部导体2由多根子绞线进行同心捻合来构成。通过复合捻合构成内部导体2,能够提高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可挠性,从而可以容易地布线,另外,即使在可动部施加反复弯曲、捻绕,金属裸线也难以发生断线,提高了耐弯曲性及耐捻绕性。另外,内部导体2通过形成为如上的复合绞线,即使对于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也难以发生断线等,因而是有效的。

为了获得充分的的耐弯曲性及耐捻绕性,作为用于内部导体2的金属裸线,使用延伸率强度为220MPa以上且延伸率为5%以上的材料。另外,为了抑制长距离传输时的衰减量,可以使得内部导体2的导体横截面积为0.75mm2以上。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作为内部导体2所使用的金属裸线,使用裸线径0.08mm的镀锡软铜线,将由30根镀锡软铜线捻合得到的子绞线,以7根进行同心捻合,可以构成内部导体2。此时的内部导体2的外径为大致1.41mm,导体横截面积为约1.04mm2

(绝缘体3)

绝缘体3形成为包覆在内部导体2的周围。作为绝缘体3,为了提高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更具体而言,在将例如10MHz~6GHz带宽的高频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时难以衰减),希望使用介电常数低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绝缘体3使用具有下述3层结构的材料,即:设置在内部导体2的外周的非充实挤出层31、与非充实挤出层31的外周非粘接设置的发泡层32以及与发泡层32的外周粘接设置的非发泡层33。

非充实挤出层31使用低介电常数的非发泡树脂材料并通过管挤出来形成。通过管挤出形成非充实挤出层31,由此,在非充实挤出层31形成时树脂材料不会进入内部导体2的金属裸线间,在内部导体2与非充实挤出层31之间会部分产生空隙。由此,内部导体2可以与非充实挤出层31相互独立地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耐弯曲性、耐捻绕性。作为非充实挤出层31,可以使用由例如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形成的氟树脂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形成由FEP构成的厚度为0.3mm的非充实挤出层31。

发泡层32是保证在高频时具有良好电气特性的低介电常数层,由发泡绝缘树脂材料构成。发泡层32的发泡度可以为30%以上70%以下。这是因为当发泡层32的发泡度不足30%时,则介电常数增大从而高频信号的长距离传输特性劣化,当发泡度超过70%时,则发泡层32变得过软,在弯曲时等由于外力而易于压碎,从而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劣化。发泡层32由相比于非充实挤出层31所使用的树脂材料的低熔点的树脂材料形成,与非充实挤出层31之间形成为非粘接。由此,当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追随着机器人的移动而活动时,相对于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长度方向非充实挤出层31能够相对于发泡层32独立地活动,从而能够使得耐弯曲性、耐捻绕性进一步提高。作为发泡层32,可以使用包含例如辐照交联发泡聚乙烯、发泡聚丙烯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由辐照交联发泡聚乙烯构成的厚度1.15mm的发泡层32。

非发泡层33是用于保护发泡层32的层,使用与发泡层32相同的树脂材料通过充实挤出来形成。非发泡层33通过充实挤出来形成,由此,在发泡层32的表面出现的发泡的孔被填充,非发泡层33与发泡层32相粘接。作为非发泡层33,可以使用包含延伸率为300%以上、抗拉强度为15MPa以上、介电常数为2.5以下的非发泡绝缘树脂的树脂材料。弯曲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时的负荷在径向上越向外侧则越大,通过提高非发泡层33的延伸率、抗拉强度,在被反复弯曲、捻绕之际难以在绝缘体3上产生裂纹,进一步提高耐弯曲性、耐捻绕性。作为非发泡层33,例如可以使用包含非发泡聚丙烯、辐射交联聚乙烯等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形成由辐射交联聚乙烯构成厚度为1.25mm的非发泡层33。此时的绝缘体3的外径为约6.8mm。

(磨损抑制层4)

磨损抑制层4是通过在绝缘体3的周围将由氟树脂胶带形成的胶带部件41卷绕成螺旋状来构成的。例如,可以考虑通过挤出成型来设置磨损抑制层4,但由于在此情况下磨损抑制层4成为筒状,非常硬,变得难以弯曲,导致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可挠性降低。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抑制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可挠性降低的同时,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上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时,抑制由多根金属裸线所构成的外部导体5与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所构成的绝缘体3之间产生侧压磨耗所导致的绝缘体3磨耗,从而在绝缘体3的周围将由氟树脂胶带形成的胶带部件41卷绕成螺旋状,形成磨损抑制层4。胶带部件41以氟树脂胶带的宽度方向上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重叠卷绕,在绝缘体3的外周呈螺旋状卷绕。此时,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以使其减径的方式活动时,对胶带部件41进行重叠卷绕,以维持绝缘体3的表面不会从胶带部件41的重叠部分露出的状态。另外,胶带部件41的重叠的部分未被粘接,在用于可动部的电缆1以使其减径的方式活动时,相互重叠的胶带部件41之间能够滑动。另外,构成胶带部件41的氟树脂胶带,优选地,具有相对绝缘体3及外部导体5分别为非粘接性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由氟树脂胶带构成的胶带部件”,是指由氟树脂一致地形成的胶带来构成的意思。另外,为了具有上述作用及效果,优选地,胶带部件41以氟树脂胶带的相互重叠部分为氟树脂胶带的宽度(例如15mm~35mm)的0.3倍以上0.5倍以下的方式进行重叠卷绕。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在绝缘体3与外部导体5之间具有上述磨损抑制层4,由此,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被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时,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受到侧压,但是能够抑制由于该侧压使得绝缘体3(尤其是非发泡层33的表面)与外部导体5之间摩擦导致的绝缘体3的磨耗。也就是说或,通过具有磨损抑制层4,由于与绝缘体3接触的磨损抑制层4的面以及与外部导体5接触的磨损抑制层4的面难以因侧压而磨耗,因此能够提高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被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的情况下的耐久性(以下,简单称作“对于减径的耐久性”)。

磨损抑制层4优选其表面光滑(摩擦系数低于绝缘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以便当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被施加使其减径的负荷之际,外部导体5能够相对于磨损抑制层4滑动,能够提高对于减径的耐久性。作为胶带部件41所使用的氟树脂胶带,可以列举ETFE(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胶带、PTFE(聚四氟乙烯)胶带等。

另外,作为胶带部件41,为了抑制高频信号的衰减量,优选使用尽可能低的介电常数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表面光滑且介电常数也低的由PTFE形成的胶带部件41。

胶带部件41的厚度可以为25μm以上150μm以下。这是因为,胶带部件41的厚度不足25μm时,则过薄,由于来回的磨耗易于断裂,胶带部件41的厚度超过150μm时,则磨损抑制层4***,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可挠性降低。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例如由厚度为100μm的PTFE胶带形成的胶带部件41。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b)所示,使用由具有1层的氟树脂层411(单层)的氟树脂胶带形成胶带部件41,但不限于此,只要胶带部件41,其面向绝缘体3的面41a以及面向外部导体5的面41b由氟树脂构成即可。例如,如图2(c)、(d)所示,胶带部件41可以由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构成。图2(c)中示出了氟树脂层411构成为多层(图示例中为2层)进行层叠且面41a、41b都由氟树脂构成的例。图2(c)的胶带部件41例如可以构成为通过将由氟树脂形成的膜进行贴合等来形成。另外,图2(d)中示出了在基材412的两侧表面设置氟树脂层411从而面41a、41b都由氟树脂构成的例。图2(d)的胶带部件41可以在基材412的两面整体涂布氟树脂并使其固化从而形成氟树脂层411来形成,或者,在基材412的两侧表面整体贴附由氟树脂形成的膜,使该膜与基材412熔接等来形成。

(外部导体5)

外部导体5是用于屏蔽外部噪音的材料。为了包覆磨损抑制层4的外周并确保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可挠性,外部导体5由金属裸线编织形成的编织屏蔽层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将多层编织屏蔽层进行层叠来构成外部导体5。此处,对于将编织屏蔽层进行2层层叠来构成外部导体5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3层以上层叠编织屏蔽层来构成外部导体5。以下,将在径向上设置在内侧的编织屏蔽层称作内侧编织屏蔽层51,在径向上设置在外测的编织屏蔽层称作外侧编织屏蔽层5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在周向上的一部分,可以在外部导体5(内侧编织屏蔽层51)与磨损抑制层4之间形成空气层7。为了形成空气层7,只要内侧编织屏蔽层51的内径大于磨损抑制层4的外径即可。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内侧编织屏蔽层51时,在磨损抑制层4的外周沿着电缆长度方向上配置例如编织形成装置中所组装的棒状的间隔体,在该间隔体上编织金属裸线以形成内侧编织屏蔽层51,从编织形成装置依次输出以使所形成的内侧编织屏蔽层51从间隔体脱离,由此可以形成空气层7。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不执行这样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在胶带部件41的台阶部分(胶带部件41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重叠而产生的台阶部分)、内侧编织屏蔽层51的金属裸线之间也产生微小的间隙,但该间隙不包含在本发明的空气层7中。另外,间隔体的形状不限于棒状。空气层7的大小是从磨损抑制层4的表面至外部导体5的内面(面向磨损抑制层4表面的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μm以上30μm以下的范围内,称作外部导体5从磨损抑制层4的表面向护套6侧漂浮的状态。最大距离通过下述方法测定来得到,即:将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在预定位置切断之后,将切断部分的横断面(垂直于电缆长度方向的横截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测定从磨损抑制层4的表面至外部导体5的内面的直线距离的最大值。

通过在外部导体5(内侧编织屏蔽层51)与磨损抑制层4之间形成空气层7,能够抑制由于外部导体5产生的挤压,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被弯曲、摇动或减径时,外部导体5(内侧编织屏蔽层51)与磨损抑制层4能够易于相对移动,从而可以提高耐弯曲性、耐捻绕性及对于减径的耐久性。

外侧编织屏蔽层52与通常的编织屏蔽层的制备方法相同,通过在内侧编织屏蔽层51的外周上编织金属裸线来形成。这是因为,当在内侧编织屏蔽层51与外侧编织屏蔽层52之间形成空气层时,存在外部导体5内的接触电阻变高,特性劣化的风险。

为了获得充分的耐弯曲性及耐捻绕性,两编织屏蔽层51,52所使用的金属裸线使用抗拉强度为340MPa以上,且延伸率为5%以上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两编织屏蔽层51,52所使用的金属裸线,可以使用由裸线径0.08mm的镀锡铜合金形成的材料。另外,两编织屏蔽层51,52的密度为约90%。需要说明的是,两编织屏蔽层51,52所使用的金属裸线,裸线径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两编织屏蔽层51,52可以使用涂布有润滑剂的金属裸线。作为润滑剂,可以使用例如液体石蜡。由此,外部导体5与磨损抑制层4更易于滑动,可以进一步提高耐弯曲性、耐捻绕性以及对于减径的耐久性。

然而,内侧编织屏蔽层51的编织角度较大时,存在与磨损抑制层4之间的摩擦变得剧烈的风险。另外,当易于受到弯曲的影响的外侧编织屏蔽层52的编织角度较小时,存在金属裸线变得易于断线且耐弯曲性降低的风险。进一步,两编织屏蔽层51,52的编织角度相同时,存在两编织屏蔽层51,52之间的磨耗变大的风险。因此,优选地,内侧编织屏蔽层51的编织角度小于外侧编织屏蔽层52的编织角度。外部导体5具有3层以上的编织屏蔽层的情况下,优选地,在径向上设置在最内侧的编织屏蔽层的编织角度小于设置在该编织屏蔽层外侧的编织屏蔽层的编织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编织角度,是指金属裸线的长度方向与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绝对值)。

(护套6)

护套6形成为包覆在外部导体的周围。作为护套6,可以使用例如包含PVC(聚氯乙烯)、聚氨酯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由PVC形成厚度1.0mm的护套6。优选地,通过管挤出形成护套6以便外部导体5能够在护套6内活动。护套6形成后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外径为约10mm。

(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特性)

将上述说明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作为实施例进行制作,进行耐弯曲试验、耐捻绕试验、U字弯曲试验、减径试验。另外,作为比较例,制备出了省略了磨损抑制层4之外其他与实施例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相同结构的比较例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进行同样的试验。

弯曲试验中,如图3所示,以不发生中心线移动的方式固定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上端部,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下端部垂吊负荷W=5N(500gf)的锤,在安装使得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左右弯曲的弯曲夹具11的状态下,沿着弯曲夹具11在左右方向上施加±90°的弯曲来弯曲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弯曲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弯曲半径R为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外径的约5倍。弯曲速度为30次/分钟,弯曲次数以向着左右方向的1个往复记作1次。另外,重复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弯曲,在适当次数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两端部之间进行内部导体2的导通检测,以距离初始的衰减量或者特征阻抗的变化量为10%以上时的弯曲次数作为弯曲寿命。弯曲试验中,以弯曲寿命为30万次以上记作合格,以弯曲寿命不足30万次的情况记作不合格。

捻绕试验中,如图4所述,以不发生中心线移动的方式固定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上端部,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一处安装固定夹头12以使其不发生旋转,在其上部距离d(捻绕长度)=500mm的分隔开位置安装旋转夹头13。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下端部,垂吊负荷W=5N(500gf)的锤。在此状态下使得旋转夹头13旋转,重复地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上施加±180°的捻绕。捻绕速度为30次/分钟,捻绕次数以向着各方向的1个往复记作1次。另外,重复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捻绕,在适当次数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两端部之间进行内部导体2的导通检测,以距离初始的衰减量或者特征阻抗的变化量为10%以上时的捻绕次数作为捻绕寿命。捻绕试验中,以捻绕寿命为30万次以上的情况记作合格,以捻绕寿命不足30万次的情况记作不合格。

U字弯曲试验中,如图5所示,将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一端部固定在固定板14上的同时,使得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沿着与固定板14平行的方向延伸,将延伸出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以U字状折返之后,将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另一端部固定在配置为与固定板14平行的移动板15上。在该状态下,使移动板15重复进行如下的往复移动,即:移动板15在平行于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延伸方向上的行程长度L=1m的往复移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弯曲半径为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外径的约10倍。行程速度为25次/分钟,行程次数以使移动板15进行1次往返记作1次。另外,在适当次数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两端部之间进行内部导体2的导通检测,以距离初始的衰减量或者特征阻抗的变化量为10%以上时的行程次数记作U字弯曲寿命。U字弯曲试验中,以U字弯曲寿命为100万次以上的情况记作合格,以U字弯曲寿命不足100万次的情况记作不合格。

减径试验中,如图6所示,将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配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同时,将其两端部通过滑车16向下方延伸,在其两端垂吊荷重W=5N(500gf)的锤17。另外,使滑车16之间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通过设置在台车18上的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往复移动的2个滑车18a,18b。其一的滑车18a将从图示的左方导入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旋转180度方向向着左方延伸,另一个滑车18b将从滑车18a导入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旋转180度方向向着右方延伸。将该台车18在左右重复地进行往复移动,由此重复地使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减径。减径速度为10次/分钟,减径次数以台车18进行1次往复记作1次。滑车18a,18b的直径为160mm。另外,在适当次数在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的两端部之间进行内部导体2的导通检测,以距离初始的衰减量或者特征阻抗的变化量为10%以上时的减径次数记作减径寿命。减径试验中,以减径寿命为10万回以上的情况记作合格,以减径寿命不足10万次的情况记作不合格。

弯曲试验、捻绕试验、U字弯曲试验以及减径试验的结果总结示于表1。

表1

实施例 比较例
弯曲试验 合格 合格
捻绕试验 合格 合格
U字弯曲试验 合格 合格
减径试验 合格 不合格

如表1所示,对于弯曲试验、捻绕试验及U字弯曲试验,实施例、比较例都为合格。但是,在减径试验中,比较例为不合格,实施例为合格。由此确认了,通过具有磨损抑制层4,能够提高对于减径的耐久性。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在绝缘体3与外部导体5之间具有由在绝缘体3周围以螺旋状卷绕胶带部件41所形成的磨损抑制层4,而磨损抑制层4的胶带部件41的面向绝缘体3的面41a以及面向外部导体5的面41b由氟树脂构成。由此,即使为了得到适于长距离传输的电气特性而增加内部导体2的导体横截面积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提高对于减径的耐久性、难以发生断线等不良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着,对于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把握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等进行记载。但是,如下记载的各附图标记等,并非用于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于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部件等。

[1]一种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包括内部导体(2)、包覆内部导体(2)周围的绝缘体(3)、在绝缘体(3)周围将胶带部件(41)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磨损抑制层(4)、包覆磨损抑制层(4)的外周且由编织屏蔽层形成的外部导体(5)以及包覆外部导体(5)周围的护套(6),其中,所述磨损抑制层(4)的所述胶带部件(41)的面向绝缘体(3)的面以及面向外部导体(5)的面由氟树脂构成。

[2]根据[1]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磨损抑制层(4)中,重叠卷绕所述胶带部件(41)以使所述胶带部件(41)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相互重叠的所述胶带部件(41)之间能够相互活动。

[3]根据[1]或[2]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磨损抑制层(4)中,所述胶带部件(41)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低于所述绝缘体的表面的摩擦系数。

[4]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绝缘体包括:

设置在所述内部导体(2)的外周的非充实挤出层(31),

非粘接性设置在所述非充实挤出层(31)的外周的发泡层(32),

粘接性设置在所述发泡层(32)外周的非发泡层(33);

所述内部导体(2)与所述非充实挤出层(31)能够相互独立地活动。

[5]根据[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所述外部导体(5)与所述磨损抑制层(4)之间形成有空气层(7)。

[6]根据[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外部导体(5)由编织屏蔽层多层层叠构成,在径向上设置在最内侧的编织屏蔽层(51)的编织角度小于相对于该编织屏蔽层(51)设置在其外侧的编织屏蔽层(52)的编织角度。

[7]根据[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外部导体(5)由抗拉强度为340MPa以上且延伸率为5%以上的金属裸线进行编织得到的编织屏蔽层形成。

[8]根据[7]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外部导体(5)所使用的所述金属裸线由镀锡铜合金形成。

[9]根据[7]或[8]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外部导体(5)中所使用的所述金属裸线涂布有润滑剂。

[10]根据[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所述内部导体(2)的导体横截面积为0.75mm2以上。

[11]根据[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动部的同轴电缆(1),使用由多根金属裸线捻合得到的子绞线,进一步地将多根所述子绞线进行捻合得到的复合绞线来构成所述内部导体(2)。

如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另外,需要留意的是,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的特征的组合,并非是解决本发明的课题所必要的手段。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形以实施。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FFC线缆和电子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