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文档序号:1131635 发布日期:2020-10-02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充气轮胎 (Pneumatic tire ) 是由 远藤丰明 于 2019-03-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具备一对周向主槽、由所述一对周向主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陆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陆部的区域内并将所述一对周向主槽之间连接且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的刀槽花纹。所述刀槽花纹各自具有向轮胎周向的第1侧突出的山形状。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胎面部的轮廓截面中,在将通过所述陆部的胎面表面与所述一对周向主槽的槽壁面分别连接的2个陆部边缘的点、且中心点位于所述轮胎赤道线上的圆弧设为基准轮廓线时,由所述陆部的胎面表面形成的轮廓线是比所述基准轮廓线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鼓出轮廓线。(A tread pattern of a pneumatic tire includes a pair of circumferential main grooves, a land portion defined by the pair of circumferential main grooves in a tire width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sipes provided in a region of the land portion, connecting the pair of circumferential main grooves, and provided at intervals in a tir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 sipes each have a mountain shape protruding toward the 1 st side in the tir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In a profile cross section of the tread portion in the tire width direction, when an arc having a center on the tire equator line and a point of 2 land portion edges connected to the groove wall surfaces of the pair of circumferential main grooves through the tread surface of the land portion is set as a reference contour line, a contour line formed by the tread surface of the land portion is a bulging contour line that protrudes outward in the tire radial direction than the reference contour line.)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及横穿由2个周向主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陆部的横槽或刀槽花纹。全天候用充气轮胎(以下,称为全天候轮胎)被定位为用于非积雪期的通常的所谓的“夏季轮胎”与被称为冬季轮胎的雪地轮胎之间的中间的轮胎,在北美、欧洲被广泛使用。在该全天候轮胎中,由于要求优异的雪上路面上的操纵性能·制动驱动性能(雪地性能),因此出于增加边缘成分的目的,除了周向主槽之外还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横槽。

例如,已知有确保雪上性能并且提高了胎面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耐偏磨耗性的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

该充气轮胎具有:中央周向主槽,所述中央周向主槽形成于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外侧周向主槽,所述外侧周向主槽形成于胎面中的比中央周向主槽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该中央周向主槽的旁边,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横主槽,所述横主槽形成于胎面,在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分别与中央周向主槽及外侧周向主槽连通,所述横主槽的以胎面表面为基准的槽深比中央周向主槽的槽深深且比外侧周向主槽的槽深浅;以及中央块,所述中央块由中央周向主槽、外侧周向主槽以及横主槽划分出。另外,在中央周向主槽的槽底设置有刀槽花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49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通过由横主槽形成的中央块的边缘,能够确保雪上性能。而且,横主槽分别与中央周向主槽及外侧周向主槽连通,横主槽的槽深被设定得比外侧周向主槽的槽深浅,并且中央周向主槽的槽深被设定得比横主槽的槽深浅,因此,能够确保中央块的刚性,抑制轮胎的负荷滚动时的中央块的过度变形,抑制中央快的踵趾磨耗。由此,能够确保雪上性能,并且能够提高胎面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耐偏磨耗性。

上述充气轮胎具备优异的耐偏磨耗性,但在将这样的胎面花纹应用于乘用车用全天候轮胎的情况下,不一定发挥适合于乘用车的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与上述胎面花纹不同的新的胎面花纹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雪上性能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案是具有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

所述胎面花纹具备:

一对周向主槽,所述一对周向主槽包括设置于相对于轮胎赤道线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1半胎面区域的内侧周向主槽和相对于所述内侧周向主槽设置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槽;

陆部,所述陆部由所述一对周向主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划分出;以及

刀槽花纹,所述刀槽花纹设置于所述陆部的区域内,并将所述一对周向主槽之间连接且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所述刀槽花纹各自具备一边从与所述一对周向主槽连接的连接端向轮胎周向的第1侧前进一边互相接近的一对倾斜刀槽花纹部、和将所述一对倾斜刀槽花纹部的端彼此连接并以向所所述第1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刀槽花纹弯曲部,

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胎面部的轮廓截面中,在将通过所述陆部的胎面表面与所述一对周向主槽的槽壁面分别连接的2个陆部边缘的点、且中心点位于所述轮胎赤道线上的圆弧设为基准轮廓线时,

由所述陆部的胎面表面形成的轮廓线是比所述基准轮廓线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鼓出轮廓线。

优选的是,所述刀槽花纹弯曲部的向所述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以所述鼓出轮廓线的最大鼓出位置为中心位于所述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70%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所述刀槽花纹弯曲部的向所述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相对于所述鼓出轮廓线的最大鼓出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

优选的是,所述胎面花纹具备将所述一对周向主槽连接并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横槽,

所述横槽各自具备一边从与所述一对周向主槽连接的连接端向轮胎周向的所述第1侧前进一边互相接近的一对倾斜槽部、和将所述一对倾斜槽部的端彼此连接并以向所述轮胎周向的所述第1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槽弯曲部,

所述陆部由被所述横槽在轮胎周向上划分出的多个块陆部构成,

在所述块陆部各自的区域设置有2个所述刀槽花纹作为第1刀槽花纹及第2刀槽花纹。

优选的是,所述槽弯曲部的向所述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以所述鼓出轮廓线的最大鼓出位置为中心位于所述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70%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所述槽弯曲部的向所述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相对于所述鼓出轮廓线的最大鼓出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

优选的是,在所述槽弯曲部设置有槽深比所述倾斜槽部的槽深浅的槽底升高部,

所述第1刀槽花纹相对于所述第2刀槽花纹设置于所述第1侧,

所述第1刀槽花纹的所述刀槽花纹弯曲部的向所述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1位置位于设置所述槽底升高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底升高部范围内,并且,位于比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所述刀槽花纹弯曲部的向所述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2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处。

优选的是,在所述块陆部各自的区域中的、在轮胎周向上由所述第1刀槽花纹及所述第2刀槽花纹夹着的区域,设置有以与所述第1刀槽花纹及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从所述内侧周向主槽延伸的所述倾斜刀槽花纹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倾斜刀槽花纹部并行的方式从所述内侧周向主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的所述底升高部范围内具有终端的第3刀槽花纹。

优选的是,所述鼓出轮廓线相对于所述基准轮廓线的最大鼓出量处于0.1~1.0mm的范围。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陆部称为第1中间陆部时,所述胎面花纹在所述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还具备在区域内包括所述充气轮胎的接地端的第1侧方陆部,

在所述第1侧方陆部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外侧周向主槽连接的第6刀槽花纹,

所述第1刀槽花纹、所述第2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6刀槽花纹均是如下复合刀槽花纹,所述复合刀槽花纹具有直线刀槽花纹和波状刀槽花纹,所述直线刀槽花纹具有从所述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所述波状刀槽花纹在从所述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前进时向与所述第1刀槽花纹、所述第2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6刀槽花纹沿着所述胎面表面延伸的延伸方向及所述刀槽花纹深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呈波状弯折或弯曲,在从胎面表面观察的刀槽花纹延伸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直线刀槽花纹,在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波状刀槽花纹,且所述复合刀槽花纹是所述直线刀槽花纹与所述波状刀槽花纹相连而成的,

所述第1刀槽花纹、所述第2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6刀槽花纹的与所述外侧周向主槽连接的部分均是所述波状刀槽花纹。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内侧周向主槽称为第1内侧周向主槽,将所述外侧周向主槽称为第1外侧周向主槽时,

在位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半胎面区域相反侧的第2半胎面区域具备:

第2内侧周向主槽;

第2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相对于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设置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连续陆部,所述连续陆部由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及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划分出并在轮胎周向上环绕一周;以及

第4刀槽花纹及第5刀槽花纹,所述第4刀槽花纹及第5刀槽花纹在所述连续陆部的区域内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并将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连接,

所述第4刀槽花纹及所述第5刀槽花纹各自具备设置于所述连续陆部的区域内部的内部倾斜部、和设置于所述内部倾斜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及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分别连接的两侧倾斜部,所述第4刀槽花纹的所述内部倾斜部与所述第5刀槽花纹的所述内部倾斜部互相平行,所述内部倾斜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述两侧倾斜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大。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连续陆部称为第2中间陆部时,所述胎面花纹在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还具备在区域内包括所述充气轮胎的接地端的第2侧方陆部,

在所述第2侧方陆部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连接的第7刀槽花纹,

所述第4刀槽花纹、所述第5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7刀槽花纹均是如下复合刀槽花纹,所述复合刀槽花纹具有直线刀槽花纹和波状刀槽花纹,所述直线刀槽花纹具有从所述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所述波状刀槽花纹在从所述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前进时向与所述第4刀槽花纹、所述第5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7刀槽花纹沿着所述胎面表面延伸的延伸方向及所述刀槽花纹深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呈波状弯折或弯曲,所述直线刀槽花纹设置于一侧,所述波状刀槽花纹设置于另一侧,且所述复合刀槽花纹是所述直线刀槽花纹与所述波状刀槽花纹相连而成的,

所述第4刀槽花纹、所述第5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7刀槽花纹的与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连接的部分均是所述波状刀槽花纹。

优选的是,在将所述内侧周向主槽称为第1内侧周向主槽,将所述外侧周向主槽称为第1外侧周向主槽时,

所述胎面花纹在位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半胎面区域相反侧的第2半胎面区域具备:

第2内侧周向主槽;

第2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相对于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设置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中央连续陆部,所述中央连续陆部在所述第1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之间由所述第1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划分出并在轮胎周向上环绕一周;

第1中央横槽,所述第1中央横槽从所述第1内侧周向主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在所述中央连续陆部的区域内终止且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以及

第2中央横槽,所述第2中央横槽从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在所述中央连续陆部的区域内终止且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在轮胎周向上,在所述第1中央横槽中的相邻的2个第1中央横槽之间的、轮胎周向的区域设置有所述第2中央横槽中的1个,

在轮胎周向上,在所述第2中央横槽中的相邻的2个第2中央横槽之间的、轮胎周向的区域设置有所述第1中央横槽中的1个。

优选的是,所述第2中央横槽的最大槽深比所述第1中央横槽的最大槽深浅。

优选的是,在所述充气轮胎中,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中的一侧被指定为车辆安装时的车辆外侧,

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中的、设置有所述第1半胎面区域侧被指定为所述车辆外侧。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半胎面区域的所述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胎肩横槽,

所述胎面花纹在位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半胎面区域相反侧的第2半胎面区域具备:

第2内侧周向主槽;

第2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相对于所述第2内侧周向主槽设置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以及

胎肩横槽,所述胎肩横槽设置于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所述第1半胎面区域的所述第1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比所述第2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小。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充气轮胎,能够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雪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胎剖视图。

图2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的图。

图3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陆部所形成的轮廓线的图。

图4是将一实施方式的中间陆部及横槽放大并详细说明的图。

图5(a)~(e)是说明设置于一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的复合刀槽花纹的形态的图。

图6(a)、(b)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的沿着刀槽花纹深度方向的形态的图。

图7是示出比较例1、3所使用的胎面花纹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充气轮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适用于乘用车用全天候轮胎,但也可以适用于小型卡车用全天候轮胎或公交车·卡车用全天候轮胎。

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宽度方向是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比较的位置从表示轮胎赤道面的轮胎赤道线CL离开侧。另外,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相对于比较的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靠近轮胎赤道线CL侧。轮胎周向是充气轮胎以充气轮胎的旋转轴为旋转的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向。轮胎周向具备方向互相不同的第1侧和第2侧。轮胎径向是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相对于比较的位置沿着轮胎径向从所述旋转轴离开侧。另外,轮胎径向内侧是指相对于比较的位置沿着轮胎径向靠近所述旋转轴侧。

在以下的说明中,充气轮胎的接地端是指在将充气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日文:正規リム)且填充正规内压(日文:正規内圧)并且施加了正规载荷(日文:正規荷重)的70%时、该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胎面表面与干燥的水平面接触的区域内的距轮胎赤道线CL最远的端。正规轮辋是指由JATMA规定的“标准轮辋(日文:標準リム)”、由TRA规定的“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另外,正规内压是指由JATMA规定的“最高气压(日文:最高空気圧)”、由TRA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或者由ETRTO规定的“INFLATION PRESSURES(充气压力)”。另外,正规载荷是指由JATMA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日文:最大負荷能力)”、由TRA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或者由ETRTO规定的“LOAD CAPACITY(负荷能力)”。

(轮胎构造)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轮胎剖视图。轮胎10具备具有胎面花纹的胎面部10T、一对胎圈部10B、以及设置于胎面部10T的两侧且与一对胎圈部10B和胎面部10T连接的一对胎侧部10S。

轮胎10具有胎体帘布层12、带束层14以及胎圈芯16作为骨架件或骨架件的层,在这些骨架件的周围主要具有胎面橡胶构件18、胎侧橡胶构件20、胎圈填胶橡胶构件22、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以及内衬层橡胶构件26。

胎体帘布层12由在一对圆环状的胎圈芯16之间卷绕而呈环形形状的、用橡胶覆盖有机纤维而成的胎体帘布件构成。胎体帘布件绕胎圈芯16卷绕而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在胎体帘布层1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由2张带束件14a、14b构成的带束层14。带束层14是在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预定的角度例如20~30度而配置的钢帘线上覆盖橡胶而成的构件,下层的带束件14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比上层的带束件14b宽。2层的带束件14a、14b的钢帘线的倾斜方向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互相为相反方向。因此,带束件14a、14b成为交错层,抑制由所填充的气压引起的胎体帘布层12的膨胀。

在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胎面橡胶构件18,在胎面橡胶构件18的两端部连接胎侧橡胶构件20而形成胎侧部10S。在胎侧橡胶构件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设置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该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与安装轮胎10的轮辋接触。在胎圈芯16的轮胎径向外侧,以被夹在胎体帘布层12的绕胎圈芯16卷绕前的部分与胎体帘布层12的绕胎圈芯16卷绕后的部分之间的方式设置胎圈填胶橡胶构件22。在面向由轮胎10和轮辋包围的填充空气的轮胎空腔区域的轮胎10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衬层橡胶构件26。

另外,在轮胎10中,设置有从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覆盖带束层14的、用橡胶覆盖有机纤维或钢帘线而成的2层的带束覆盖层30。除此之外,轮胎10也可以在绕胎圈芯16卷绕后的胎体层12与胎圈填胶橡胶构件22之间具备胎圈加强件。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构造如上所述,但轮胎构造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应用公知的轮胎构造。

(胎面花纹)

图2是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的一例的图。以下说明的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是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非对称的花纹,但也可以未必是非对称的花纹。例如,也可以是将图2中的比内侧周向主槽54靠右侧的胎面花纹、和将该胎面花纹中的比内侧周向主槽50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在图2中的纸面上反转180度(以上方向成为下方向的方式旋转)并配置于比轮胎赤道线CL的左侧的内侧周向主槽54靠左侧的部分的胎面花纹组合而成的点对称的花纹。

如图2所示,胎面部10T的胎面花纹主要具备内侧周向主槽50、54、外侧周向主槽52、56、中央连续陆部58、中间陆部60、62、侧方陆部64、66、以及横槽59a、59b、61、63、65、67。

此外,分别划分以轮胎赤道线CL为界设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中间陆部60、62的2个周向主槽中的内侧周向主槽50、54也可以未必设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具体而言,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内侧周向主槽50、54在轮胎赤道线CL上作为1个槽而设置且分别划分中间陆部60、62的2个周向主槽中的1个周向主槽共用1个内侧周向主槽的结构、即3个周向主槽的结构。

胎面部10T以轮胎赤道线(轮胎中央线)CL为界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具备由内侧周向主槽50和外侧周向主槽5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中间陆部60以及由内侧周向主槽54和外侧周向主槽56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划分出的中间陆部62。而且,胎面部10T具备与外侧周向主槽52、56相接并形成于外侧周向主槽52、5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在区域内包括充气轮胎10的接地端的侧方陆部64、66。

内侧周向主槽50、54位于比外侧周向主槽52、56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轮胎赤道线CL侧)的位置,以划分中央陆部58的方式与中央陆部58相接地配置。

外侧周向主槽52、56位于比内侧周向主槽50、54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以与内侧周向主槽50、54一起划分中间陆部60及中间陆部62的方式与中间陆部60及中间陆部62相接地配置。中间陆部60由横槽61在轮胎周向上划分而形成多个块陆部。中间陆部60、侧方陆部64、66是由横槽在轮胎周向上划分出的块陆部在轮胎周向上隔开多个间隔地排列的块陆部,中央陆部58及中间陆部62是在轮胎周向上陆部以环绕轮胎一周的方式连续地延伸的实质上的连续陆部。实质上的连续陆部是指未被横槽在轮胎周向上分割断开的陆部,也可以在实质上的连续陆部中刀槽花纹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周向主槽连接。以下,将实质上的连续陆部称为连续陆部。

具体而言,在内侧周向主槽50(第1内侧周向主槽)与内侧周向主槽54(第2内侧周向主槽)之间设置有中央陆部58、横槽59a(第1中央横槽)、以及横槽59b(第2中央横槽)。以下,也将横槽59a、59b称为中央横槽59a、59b。

中央陆部58是由内侧周向主槽50和内侧周向主槽54划分出并在轮胎周向上环绕一周的连续陆部。中央横槽59a从内侧周向主槽50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在中央陆部58的区域内终止。中央横槽59b从内侧周向主槽54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在中央陆部58的区域内终止。中央横槽59a及中央横槽59b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2个中央横槽59a之间的、轮胎周向的区域设置有中央横槽59b中的1个,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2个中央横槽59b之间的、轮胎周向的区域设置有中央横槽59a中的1个。即,从内侧周向主槽50延伸的横槽59a和从内侧周向主槽54延伸的横槽59b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

在中央陆部58的区域,设置有将中央横槽59a的终端与内侧周向主槽54连通或者将中央横槽59b的终端与内侧周向主槽50连通的刀槽花纹58a。

在图2中,在设置于比轮胎赤道线CL靠右侧的半胎面区域的内侧周向主槽50(第1内侧周向主槽)与外侧周向主槽52(第1外侧周向主槽)之间设置有中间陆部60及横槽61。

横槽61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

中间陆部60由被内侧周向主槽50和外侧周向主槽5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划分并被横槽61在轮胎周向上划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成列地设置有多个的块陆部构成。

横槽61将内侧周向主槽50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通。横槽61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在轮胎周向上划分出中间陆部60。如图2所示,在从轮胎径向外侧观察胎面表面时,横槽61具有大致相同的槽宽,并呈向轮胎周向的一侧突出的山形状。即,横槽61具备一边从与内侧周向主槽50及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连接端向轮胎周向的第1侧前进一边互相接近的一对倾斜槽部61a1(参照图4)、和将该一对倾斜槽部61a1的端彼此连接并以向轮胎周向的第1侧呈山形状突出的方式弯曲的槽弯曲部61a2(参照图4)。如图2所示,山形状的突出顶端相对于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偏移。在中间陆部60的区域设置有刀槽花纹60a、60b、60c。刀槽花纹60a、60b将内侧周向主槽50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在从轮胎径向外侧观察刀槽花纹60a、60b的胎面表面时,与横槽61同样地,呈向轮胎周向的一侧突出的山形状,并以与横槽61并行的方式延伸。即,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各自具备一边从与内侧周向主槽50及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连接端向轮胎周向的第1侧(在图2中为上方向侧)前进一边互相接近的一对倾斜刀槽花纹部60a1、60a2(参照图4)或倾斜刀槽花纹部60b1、60b2(参照图4)、和将该一对倾斜刀槽花纹部60a1、60a2(参照图4)或倾斜刀槽花纹部60b1、60b2(参照图4)的端彼此连接并以向第1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a3、60b3(参照图4)。另一方面,刀槽花纹60c在轮胎周向上设置于刀槽花纹60a与刀槽花纹60b之间,并从内侧周向主槽50与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并行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且在中间陆部60的区域内终止。

横槽63从外侧周向主槽56向内侧周向主槽54侧延伸,不与内侧周向主槽54连通而在中间陆部62的区域内终止。横槽63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在中间陆部62的区域设置有从横槽63的终端将横槽63的终端和内侧周向主槽54连通的刀槽花纹62c。另外,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槽63之间的中间陆部62的区域,设置有将外侧周向主槽56与内侧周向主槽54连接的刀槽花纹62a、62b。横槽63及刀槽花纹62a、62b、62c均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关于该倾斜的方向,相对于中央横槽59a、59b及刀槽花纹58a的倾斜的方向从轮胎宽度方向向轮胎周向的不同侧倾斜。刀槽花纹62a、62b(第4刀槽花纹及第5刀槽花纹)具备互相并行并以刀槽花纹62a、62b的倾斜方向接近轮胎周向的方式陡倾斜的陡倾斜部分62a1、62b1、和设置于陡倾斜部分的两侧且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变缓的缓倾斜部分62a2、62b2。缓倾斜部分62a2、62b2在内侧周向主槽54及外侧周向主槽56开口。

即,刀槽花纹62a、62b各自具备设置于中间陆部62的区域内部的内部倾斜部、和设置于内部倾斜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内侧周向主槽54及外侧周向主槽56分别连接的两侧倾斜部,刀槽花纹62a、62b的内部倾斜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比两侧倾斜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大。

横槽65从外侧周向主槽52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花纹末端E1。横槽65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在侧方陆部64的区域内的、轮胎周向的相邻的横槽65之间,设置有从外侧周向主槽52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刀槽花纹64a、64b。

横槽67从外侧周向主槽56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花纹末端E2。横槽67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在侧方陆部66的区域内的、轮胎周向的相邻的横槽67之间,设置有从外侧周向主槽56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刀槽花纹66a、66b。

内侧周向主槽50、54及外侧周向主槽52、56的槽深、以及横槽59a、59b、61、63、65、67的槽深例如为1.5~11.0mm。内侧周向主槽50、54及外侧周向主槽52、56的槽宽、以及横槽59a、59b、61、63、65、67的槽宽例如为1.5~17.5mm。

刀槽花纹58a、60a、60b、60c、62a、62b、62c、64a、64b、66a、66b的刀槽花纹深度例如为3.0~8.0mm,刀槽花纹壁面间的距离例如为0.4~1.5mm。通过将刀槽花纹的深度和刀槽花纹壁面间的距离的尺寸的范围与上述槽深和槽宽区别开,刀槽花纹能够与上述槽区别开。

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的各陆部所形成的胎面表面的轮廓线的图。

如图3所示,中间陆部60、62及侧方陆部64、66具备鼓出轮廓线PL1、PL2。中央陆部58具备基准轮廓线PL0。在此,基准轮廓线PL0是指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胎面部的轮廓截面中至少通过中间陆部60与2个周向主槽(内侧周向主槽50及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2个陆部边缘的点、且中心点位于轮胎赤道线CL上的圆弧的线。在该情况下,上述基准轮廓线PL0也可以通过侧方陆部64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1个侧方陆部边缘的点。另外,基准轮廓线PL0是指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胎面部的轮廓截面中至少通过中间陆部62与2个周向主槽(内侧周向主槽54及外侧周向主槽56)连接的2个陆部边缘的点、且中心点位于轮胎赤道线CL上的圆弧的线。在该情况下,基准轮廓线PL0优选通过侧方陆部64、66与外侧周向主槽52、56连接的2个侧方陆部边缘的点。胎面部的轮廓线大多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呈线对称形状,在该情况下,基准轮廓线PL0通过分别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2个陆部边缘的点和1个侧方陆部边缘的点。也在该情况下,基准轮廓线PL0优选通过侧方陆部64、66与外侧周向主槽52、56连接的2个侧方陆部边缘的点。

此外,基准轮廓线PL0通过2个陆部边缘的点和1个侧方陆部边缘的点,除了基准轮廓线PL0准确地通过这些点的情况以外,还包括通过从这些点稍微偏离的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优选将从各点到圆弧的线为止的距离的合计成为最小那样的圆弧的线设为基准轮廓线PL0。例如,在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呈线对称形状的轮廓线的情况下,优选将如下的圆弧的线设为基准轮廓线PL0,该圆弧的线在轮胎赤道线CL上具有中心点且具有相对于分别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上述2个陆部边缘的点和1个侧方陆部边缘的点的距离的合计最小那样的半径。

另一方面,鼓出轮廓线PL1、PL2是比基准轮廓线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轮廓线。即,中间陆部60、62的轮廓线相对于通过各陆部的陆部边缘的点的基准轮廓线PL0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侧方陆部64、66的轮廓线相对于通过各陆部的侧方陆部边缘的点的基准轮廓线PL0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因此,鼓出轮廓线PL1从中间陆部60、62各自的2个陆部边缘的点相对于基准轮廓线PL0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鼓出轮廓线PL2从侧方陆部64、66各自的1个陆部边缘的点相对于基准轮廓线PL0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

突出轮廓线PL1、PL2的相对于基准轮廓线PL0的最大突出量例如优选为0.1~1.0mm。通过将最大鼓出量设为0.1~1.0mm的范围,能够有效果地提高中间陆部60、62、侧方陆部64、66的中央区域的接地压力,能够加长接地长度。

中间陆部60通过鼓出轮廓线PL1形成轮廓线,如上所述,在该中间陆部60的区域,设置有呈向轮胎周向的一侧突出的山形状的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

虽然这样设置有通过山形状而边缘效应变高的长度长的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但由于中间陆部60的块刚性下降,因此在操纵稳定性方面不利。但是,通过将中间陆部60的轮廓线设为鼓出轮廓线PL1,中间陆部60的接地压力在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升,因此即使为了进行转弯而使轮胎10产生滑移角来使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转弯内侧的端的压力下降,中间陆部60的中央部分的压力也依然高,所以能够确保中间陆部60的接地。在这一点上,能够通过由鼓出轮廓线PL1实现的中央部分的接地压力的上升来提高由于因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而块刚性下降导致容易下降的操纵稳定性。

根据一实施方式,刀槽花纹60a、刀槽花纹60b的山形状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1a2、61b2的向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优选以鼓出轮廓线PL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鼓出位置为中心位于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70%的范围内。由此,刀槽花纹60a、刀槽花纹60b的刀槽花纹弯曲部位于中间陆部60的接地长度最长的中央部分,因此与路面接触的刀槽花纹的边缘长度变长,能够通过刀槽花纹60a、刀槽花纹60b的边缘效应的增大来提高雪上性能。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刀槽花纹60a、刀槽花纹60b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a3、60b3的突出端相对于鼓出轮廓线PL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鼓出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由此,由于在比鼓出轮廓线PL1的最大鼓出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向一方向连续地倾斜的倾斜刀槽花纹部60a1、60b1,因此,在以中间陆部60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成为转弯外侧的方式对轮胎10进行操舵(日文:操舵)而产生了滑移角时,倾斜刀槽花纹部60a1、60b1的边缘效应有效果地发挥作用,雪上路面上的操纵(handling)性提高。

如上所述,中间陆部60是由横槽61在轮胎周向上划分出的块陆部,在中间陆部60各自的区域设置有2个刀槽花纹60a、60b,因此通过横槽61的边缘及刀槽花纹60a、60b的边缘,从而雪上性能、特别是雪上路面上的制动驱动性能提高。

根据一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呈山形状向第1侧突出的横槽61的槽弯曲部61a2的突出端以鼓出轮廓线PL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鼓出位置为中心位于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70%的范围内。由此,与刀槽花纹60a、刀槽花纹60b同样地,横槽61的槽弯曲部61a2位于中间陆部60的接地长度最长的中央部分,因此与路面接触的横槽61的边缘长度变长,能够通过横槽61的边缘效应的增大来提高雪上性能。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横槽60的槽弯曲部61a2的突出端相对于鼓出轮廓线PL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鼓出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由此,由于在比鼓出轮廓线PL1的最大鼓出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向一方向连续地倾斜的倾斜槽部,因此,在以中间陆部60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成为转弯外侧的方式对轮胎10进行操舵而产生了滑移角时,倾斜槽部的边缘效应有效果地发挥作用,雪上路面上的操纵性提高。

根据一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优选的是,在横槽61的槽弯曲部61a2设置有槽深比倾斜槽部的槽深浅的槽底升高部61a3(图4中的斜线的部分)。图4是将一实施方式的中间陆部60及横槽61放大并详细说明的图。如图4所示,刀槽花纹60a(第1刀槽花纹)相对于刀槽花纹60b(第2刀槽花纹)设置于第1侧(在图4中,为上方向侧)。此时,优选的是,刀槽花纹60a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a3的向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1位置位于设置槽底升高部61a3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底升高部范围W内,并且,位于比刀槽花纹60b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b3的向第1侧最突出的突出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2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处。中间陆部60能够通过刀槽花纹60a、60b的边缘效应来提高雪上性能,另一方面,中间陆部60的块刚性因设置刀槽花纹60a、60b而下降。

特别是,将在轮胎周向上划分中间陆部60的横槽61的槽弯曲部61a2是在中间陆部60从路面受到横向力或前后力而变形时应变容易集中的部分,是对中间陆部60的变形的大小产生影响的部分。因此,通过在槽弯曲部61a2设置槽底升高部61a3,能够增大中间陆部60的块刚性。特别是,通过在横槽61的槽底升高部61a3附近设置刀槽花纹60a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a3,即,通过将刀槽花纹弯曲部60a3的突出顶端设置于设置横槽61的槽底升高部61a3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底升高部范围内,而且,设置于比刀槽花纹60b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b3的突出顶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处,从而能够发挥刀槽花纹60a的边缘效应,并且能够抑制中间陆部60的块刚性的下降。由此,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及雪上性能。

根据一实施方式,优选的是,在作为块陆部的中间陆部60各自的区域中的、在轮胎周向上被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夹着的区域,设置有以与刀槽花纹60a及刀槽花纹60b的从内侧周向主槽50延伸的倾斜刀槽花纹部60a2、60b2并行的方式从内侧周向主槽50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的底升高部范围内具有终端的刀槽花纹60c(第3刀槽花纹)。由于刀槽花纹60a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a3的突出顶端与刀槽花纹60b的刀槽花纹弯曲部60b3的突出顶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互相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在中间块陆部60内的内侧周向主槽50侧的部分设置刀槽花纹60c的空间。通过设置刀槽花纹60c,能够进一步提高边缘效应,而提高雪上性能。

如图2所示,在设置于外侧周向主槽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在区域内包括轮胎10的接地端的侧方陆部64的区域,设置有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刀槽花纹64a、64b(第6刀槽花纹)。根据一实施方式,与中间陆部60的区域及侧方陆部64的区域连接的刀槽花纹60a、60b、64a、64b均优选由复合刀槽花纹构成。复合刀槽花纹是如下结构:具有直线刀槽花纹和波状刀槽花纹,所述直线刀槽花纹具有从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所述波状刀槽花纹在从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前进时向与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及刀槽花纹的沿着胎面表面延伸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呈波状弯折或弯曲,在刀槽花纹60a、60b、64a、64b的从胎面表面观察的延伸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刀槽花纹,在另一侧设置有波状刀槽花纹,且所述复合刀槽花纹是直线刀槽花纹与波状刀槽花纹相连而成的。此时,根据一实施方式,刀槽花纹60a、60b、64a、64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部分均优选是波状刀槽花纹。

而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除了刀槽花纹60a、60b、64a、64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部分均是复合刀槽花纹中的波状刀槽花纹以外,刀槽花纹62a、62b及刀槽花纹66a、66b(第7刀槽花纹)也由复合刀槽花纹构成,刀槽花纹62a、62b、66a、66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6连接的部分也均是波状刀槽花纹。

图5(a)~(e)是说明设置于一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的复合刀槽花纹的形态的图。图6(a)、(b)是说明刀槽花纹60a、60b、60c、62a、62b、64a、64b、66a、66b的沿着刀槽花纹深度方向的形态的图。

刀槽花纹60a、60b、60c、62a、62b、64a、64b、66a、66b是刀槽花纹S1与刀槽花纹S2相连而成的复合刀槽花纹。

在此,如图6(a)所示,刀槽花纹S1是具有从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的直线刀槽花纹。如图6(b)所示,刀槽花纹S2是在从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前进时向与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及从胎面表面观察时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呈波状弯折或弯曲的波状刀槽花纹。

设置于中央陆部58的区域的刀槽花纹58a是具有从胎面表面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的刀槽花纹、即刀槽花纹S1。

从图2及图5(a)、(b)可知,在刀槽花纹60a、60b中,在外侧周向主槽52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2,在内侧周向主槽50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1。在刀槽花纹60a、60b中,以刀槽花纹60a、60b的向轮胎周向的一侧突出的山形状的顶上部为刀槽花纹S1的方式,设置刀槽花纹S1与刀槽花纹S2的连接位置。

从图2及图5(c)可知,在刀槽花纹64a、64b中,在外侧周向主槽52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2,在花纹末端E1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1。

从图2及图5(d)可知,在刀槽花纹62a、62b中,在外侧周向主槽56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2,在内侧周向主槽54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1。在刀槽花纹62a、62b中,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陡的陡倾斜部分以成为刀槽花纹S1的方式设置刀槽花纹S1与刀槽花纹S2的连接位置。

另外,从图2及图5(e)可知,刀槽花纹66a、66b(第7刀槽花纹)在外侧周向主槽56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2,在花纹末端E2侧设置有刀槽花纹S1。

位于外侧周向主槽5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中间陆部60及侧方陆部64、和位于外侧周向主槽5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中间陆部62及侧方陆部66是相对于中央陆部58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有助于转弯中横向力的产生的部分,优选该部分的胎面刚性高。因此,外侧周向主槽52、5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部分优选提高由于刀槽花纹60a、60b、64a、64b及刀槽花纹62a、62b、66a、66b而容易下降的胎面刚性或块刚性。通过将刀槽花纹60a、60b、64a、64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部分、以及刀槽花纹62a、62b、66a、66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6连接的部分均设为波状刀槽花纹,能够使波状刀槽花纹彼此咬合而提高胎面刚性或块刚性。

因此,通过在刀槽花纹60a、60b、64a、64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部分、以及刀槽花纹62a、62b、66a、66b的与外侧周向主槽56连接的部分配置波状刀槽花纹,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如上所述,在中间陆部62的区域设置与内侧周向主槽54非贯通的横槽63,而设为连续陆部,从而能够提高胎面刚性而提高耐磨耗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内侧具备陡倾斜部分的刀槽花纹62a、62b,从而能够抑制胎面刚性的下降而提高雪上性能。

另外,通过在中央陆部58的区域,设置与内侧周向主槽54非贯通的横槽59a及与内侧周向主槽50非贯通的横槽59b,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设置横槽59a、59b,从而形成有利于耐磨耗性的胎面刚性大的连续陆部。而且,在连续陆部中,能够有效果地发挥横槽59a、59b的边缘效应,而提高雪上性能。

此外,中央横槽59b的最大槽深优选比中央横槽59a的最大槽深浅。如图2所示,比轮胎赤道线CL靠右侧的半胎面区域的胎面花纹利用刀槽花纹、横槽来提高边缘效应而提高雪上性能。通过使中央横槽59a的最大槽深比中央横槽59b的最大槽深深,能够在中央横槽59a内捕捉较多的雪,而且,能够提高边缘效应,因此能够提高雪上性能。

根据一实施方式,在充气轮胎10中,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中的一侧被指定为车辆安装时的车辆外侧。该指定是在胎侧部10S上通过文字、记号、或符号等将安装外侧或安装内侧的信息作为胎侧图案而显示。在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图2所示的比轮胎赤道线CL靠右侧的半胎面区域侧被指定为车辆外侧。图2所示的比轮胎赤道线CL靠右侧的半胎面区域为了提高雪上性能而利用刀槽花纹、横槽来提高边缘效应,图2所示的比轮胎赤道线CL靠左侧的半胎面区域为了提高耐磨耗性而设置中间陆部62作为连续陆部。安装轮胎的车辆大多设定为负外倾(英文:negative camber),因此为了考虑负外倾来提高耐磨耗性,优选的是,以图2中的左侧的半胎面区域成为车辆内侧、且在转弯及制动驱动时接地面容易变大的图2中的右侧的半胎面区域成为车辆外侧的方式将轮胎10安装于车辆。

此时,优选的是,包括处于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外侧周向主槽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处的侧方陆部64(第1侧方陆部)的胎肩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比包括处于外侧周向主槽5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处的侧方陆部66(第2侧方陆部)的胎肩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小。在图2所示的形态中,通过使横槽65与外侧周向主槽52连接的近旁附近的槽宽比横槽67的槽宽窄,而且使最大槽宽也窄,从而产生槽面积比率的差异。通过将槽面积比率小的侧方陆部64配置于车辆安装外侧,从而侧方陆部64的块刚性比侧方陆部66大,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实施例、比较例)

为了确认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效果,使胎面花纹进行各种变化来进行操纵稳定性和雪上性能(雪上制动性能、雪上操纵性能)的评价。

所制作的轮胎(轮胎尺寸:265/50R20 111W)的构造设为图1所示的构造。所制作的轮胎安装于轮辋(轮辋尺寸:20×8.5J)(气压250kPa),而且安装于试验车辆(排气量3.6升的SUV车)。

关于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使试验车辆在预先确定的干燥路面的路线上行驶,感官评价了对于由驾驶员进行的操舵的试验车辆的响应。在感官评价中,以比较例1的指数为100而将其他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评价指数化。指数越高,表示操纵稳定性越优异。

关于雪上制动性能的评价,使试验车辆在预先确定的雪上路面的路线上行驶,计测从速度30km/小时起进行了全制动时的制动距离。计测结果以比较例1的制动距离的倒数为基准,将其他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上述制动距离的倒数指数化而评价了雪上制动性能。比较例1的指数为100。因此,指数越高,表示雪上制动性能越优异。

另外,关于雪上操纵性能,使试验车辆在预先确定的雪上路面的路线上行驶,感官评价了对于由驾驶员进行的操舵的试验车辆的响应。在该感官评价中,也是以比较例1的指数为100而将其他的比较例及实施例的评价指数化。指数越高,表示雪上操纵性能越优异。

在下述表1、2中,以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为基准,示出进行了各种变更的胎面花纹的规格及其评价结果。以图2所示的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靠右侧成为车辆安装外侧的方式将轮胎10安装于车辆。

表1、2中的“山形状刀槽花纹及山形状横槽的有无”表示是否具有图2所示的山形状的刀槽花纹60a、60b及横槽61。在“山形状刀槽花纹及山形状横槽的有无”为“无”的比较例1、3中,使用图7所示的中间陆部160来代替图2所示的中间陆部60,在外侧周向主槽与内侧周向主槽之间设置有向一方向倾斜的刀槽花纹和横槽。图7是示出比较例1、3所使用的胎面花纹的一部分的图。

另外,表1、2中的“从最大鼓出位置到刀槽花纹的突出端为止的位置(%)”以及“从最大鼓出位置到横槽的突出端为止的位置(%)”表示将从鼓出轮廓线PL1的最大鼓出位置到刀槽花纹60a、60b、横槽61的突出端的位置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除以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而得到的比率(%)。“内侧”表示刀槽花纹60a、60b、横槽61的突出端的位置相对于最大鼓出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外侧”表示刀槽花纹60a、60b、横槽61的突出端的位置相对于最大鼓出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此外,鼓出轮廓线PL1、PL2相对于基准轮廓线PL0的最大鼓出量为0.2mm。

侧方陆部66的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为24%。

在表2中的实施例8中,通过使横槽65的槽宽与横槽67的槽宽一致,从而使侧方陆部64的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与侧方陆部66的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相同。

[表1]

[表2]

Figure BDA0002641558830000241

根据比较例1~3、实施例1~8可知,通过在中间陆部60中设置山形状的刀槽花纹及横槽,并且使中间陆部60的轮廓线为鼓出轮廓线,从而雪上操纵性能、雪上制动性能、以及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提高。

根据实施例1~7可知,通过将山形状的刀槽花纹的突出端以鼓出轮廓线PL1的最大鼓出位置为中心设置于中间陆部6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70%的范围内,从而雪上操纵性能及雪上制动性能提高。另外,可知通过将刀槽花纹的突出端设置于比鼓出轮廓线PL1的最大鼓出位置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从而雪上操纵性能及雪上制动性能中的至少一方提高。

根据实施例1、8可知,通过使安装于车辆外侧的、侧方陆部64侧的胎肩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比安装于车辆内侧的、包括侧方陆部66的胎肩区域中的槽面积比率小,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当然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 充气轮胎

10T 胎面部

10S 胎侧部

10B 胎圈部

12 胎体帘布层

14 带束层

16 胎圈芯

18 胎面橡胶构件

20 胎侧橡胶构件

22 胎圈填胶橡胶构件

24 轮辋缓冲橡胶构件

26 内衬层橡胶构件

30 带束覆盖层

50、54 内侧周向主槽

52、56 外侧周向主槽

58 中央陆部

60、62 中间陆部

60a1、60a2、60b1、60b2 倾斜刀槽花纹部

60a3、60b3 刀槽花纹弯曲部

61a1 倾斜槽部

61a2 槽弯曲部

61a3 槽底升高部

62a1、62b1 陡倾斜部分

62a2、62b2 缓倾斜部分

64、66 侧方陆部

59a、59b、61、63、65、67 横槽

58a、60a、60b、60c、62a、62b、62c、64a、64b、66a、66b 刀槽花纹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充气轮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