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

文档序号:1131957 发布日期:2020-10-02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 (Ceiling typ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是由 金炯埈 于 2018-12-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上升时,即使吸入格栅中发生晃动,也能够通过配置在吸入格栅的引导块与外壳的相互干涉来使吸入格栅位于吸入格栅布置区域。因此,在吸入格栅上升并紧贴于前面板时,通过引导快,将吸入面板引导至原位置,并且防止与前面板之间的隔开。(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en the suction grill is raised, even if the suction grill is shaken, the suction grill can be positioned in the suction grill arrangement region by the mutual interference of the guide block disposed at the suction grill and the housing. Therefore, when the suction grille ascends and clings to the front panel, the suction panel is guided to the original position by the guide member, and the separation from the front panel is prevented.)

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使吸入格栅自动地下降或上升的天花板式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器构成,并利用空气调节循环向建筑物或房间供应冷气或热气。

空调在结构上划分为压缩机配置在室外的分体式和压缩机以呈一体的方式制作的一体式。

分体式是在室内机设置室内热交换机,在室外机设置室外热交换机和压缩机,并利用制冷剂配管将彼此分离的两个装置相连接。

一体式是将室内热交换机、室外热交换机以及压缩机设置在一个外壳内。作为一体式空调有将装置挂在窗上直接安装的挂窗式空调、将吸入管道和吐出管道相连接并安装在室内外侧的管道式空调等。

所述分体式空调一般根据室内机的安装形态来进行划分。

将室内机在室内空间垂直地竖放安装的称为直立式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墙上的称为挂墙式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室内的天花板的称为天花板式室内机。

在天花板式室内机的情况下,吸入格栅以朝向地面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配置有过滤室内空气的杂质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可以分离以进行清扫。用户为了清扫过滤器,需要周期性地将所述吸入格栅从外壳分离。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天花板式室内机的情况下,由于吸入格栅配置在室内的天花板,存在有用户为了分离吸入格栅而需要站到诸如椅子的结构物上方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发明专利10-0679838B1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当吸入格栅上升时,即使吸入格栅中发生晃动,也能够使其位于吸入格栅布置区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当吸入格栅上升并紧贴在前面板时,通过引导块使吸入面板向原位置引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当吸入格栅上升并紧贴在前面板时,能够防止其与前面板相隔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当吸入格栅紧贴在前面板时,能够使前面板的底面和吸入格栅的底面形成连续的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即使吸入格栅的一侧或另一侧以倾斜的状态上升,引导块也能够将吸入格栅向原位置引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在吸入格栅的上升或下降时能够使晃动最小化。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清楚地理解为被提及到的其他目的。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上升时,即使吸入格栅中发生晃动,也能够通过配置在吸入格栅的引导块及外壳的相互干涉来使吸入格栅位于吸入格栅布置区域。

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上升并紧贴在前面板时,通过引导块将吸入面板向原位置引导。

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上升时,用于形成吸入格栅布置区域的边角框架和吸入格栅的引导块相互干涉,据此能够将吸入格栅返回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

在本发明中,通过引导块和外壳的相互干涉来使吸入格栅返回到初始位置,因此,当吸入格栅紧贴在前面板时,能够防止其与前面板相隔开。

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返回到原位置时,前面板的底面和吸入格栅的底面能够形成连续的面。

在本发明中,即使吸入格栅的一侧或另一侧以倾斜的状态上升,引导块也能够将吸入格栅向原位置引导。

本发明包括:外壳,悬挂在室内的天花板进行设置,并朝向下侧形成有吸入口及吐出口;吸入格栅,与所述外壳以能够分离的方式配置,并覆盖所述外壳的吸入口;吸入格栅布置区域,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面,其一部分形成所述吸入口,所述吸入格栅位于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第一单元,配置在所述外壳内部,通过第1-1线绳及第1-2线绳与所述吸入格栅相结合,并通过同时卷绕或解绕所述第1-1线绳及所述第1-2线绳来使所述吸入格栅的一侧上升或下降;第二单元,配置在所述外壳内部,通过第2-1线绳及第2-2线绳与所述吸入格栅相结合,并通过同时卷绕或解绕所述第2-1线绳及所述第2-2线绳来使所述吸入格栅的另一侧上升或下降;以及引导块,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与所述外壳相互干涉,并将所述吸入格栅向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引导。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形成所述吸入格栅区域中的一部分的边角框架,所述引导块包括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与所述边角框架相互干涉的引导壁,所述引导壁以朝向所述吸入格栅的外侧的方式向下倾斜地配置。

所述边角框架可以包括:边角框架主体;***空间,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的下侧向上侧凹入形成,所述引导块***到所述***空间;以及边角内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并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的一部分,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所述引导壁与所述边角内侧壁的下端相互干涉。

所述引导块可以包括:第一引导块部,配置在所述吸入面板;以及第二引导块部,组装在所述吸入面板,并与所述第一引导块部相交叉而形成夹角B。

从俯视观察时,所述第一引导块部及所述第二引导块部的夹角B可以正交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及所述第二引导块部可以一体地形成。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形成所述吸入格栅区域中的一部分的边角框架,所述第一引导块部包括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与所述边角框架相互干涉的第一引导壁,所述第一引导壁以朝向所述吸入格栅的外侧的方式向下倾斜地配置。

所述第一引导壁可以位于比所述吸入格栅的上侧面更上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可以包括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与所述外壳侧的结构物相互干涉的第一引导壁,所述第二引导块部包括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与所述外壳侧的结构物相互干涉的第二引导壁,所述第一引导壁以朝向所述吸入格栅的外侧的方式向下倾斜地配置,所述第二引导壁以朝向所述吸入格栅的外侧的方式向下倾斜地配置。

所述第一引导壁及所述第二引导壁可以位于比所述吸入格栅的上侧面更上侧的位置。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形成所述吸入格栅区域中的一部分的边角框架,所述边角框架包括:边角框架主体;***空间,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的下侧向上侧凹入形成,所述引导块***到所述***空间;第一边角内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并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的一部分;第二边角内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的一部分,并与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形成规定的夹角;以及边角上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将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及所述第二边角内侧壁相连接,并在下侧布置所述***空间,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所述第一引导壁与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的下端相互干涉或所述第二引导壁与所述第二边角内侧壁的下端相互干涉。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可以包括:第一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以朝向所述吸入面板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第二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向,并以朝向所述吸入面板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第三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将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上侧壁,以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11及所述第三侧壁相连接;第一引导壁,将所述上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并以从所述上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方式向下侧倾斜地配置。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内部壁,将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上侧壁相连接,并配置在所述上侧壁的下侧。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可以包括:第一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以朝向所述吸入面板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第二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向,并以朝向所述吸入面板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第三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将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上侧壁,以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11及所述第三侧壁相连接;以及第一引导壁,将所述上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并以从所述上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方式向下侧倾斜地配置,所述第二引导块部包括:第一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以朝向所述吸入面板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第二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向,并以朝向所述吸入面板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第三侧壁,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将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上侧壁,以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11及所述第三侧壁相连接;以及第二引导壁,将所述上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并以从所述上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方式向下侧倾斜地配置。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形成所述吸入格栅区域中的一部分的边角框架,所述边角框架包括:边角框架主体;***空间,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的下侧向上侧凹入形成,所述引导块***到所述***空间;第一边角内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并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的一部分;第二边角内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的一部分,并与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形成规定的夹角;以及边角上侧壁,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将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及所述第二边角内侧壁相连接,并在下侧布置所述***空间,在所述吸入格栅的上升时,所述第一引导壁与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的下端相互干涉或所述第二引导壁与所述第二边角内侧壁的下端相互干涉。

所述引导块可以至少配置有两个,所述引导块以所述吸入面板的中心O为基准配置在彼此相反侧。

所述引导块可以配置在所述吸入面板的上侧面,并从所述吸入面板的上侧面向上侧凸出。

所述外壳可以包括:外壳壳体,其底面呈开口;以及前部主体,组装在所述外壳壳体下侧,覆盖所述外壳壳体的底面,在内侧配置有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并在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外侧形成有多个吐出口,所述引导块包括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第三引导块以及第四引导块,所述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第三引导块以及第四引导块分别位于所述前部主体的四个边角。

所述第一引导块及所述第三引导块可以所述吸入格栅的中心O为基准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引导块及所述第四引导块以所述吸入格栅的中心O为基准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

所述前部主体可以还包括分别配置在所述四个边角并形成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中的一部分的第一边角框架、第二边角框架、第三边角框架以及第四边角框架,所述第一引导块与所述第一边角框架相互干涉,所述第二引导块与所述第二边角框架相互干涉,所述第三引导块与所述第三边角框架相互干涉,所述第四引导块与所述第四边角框架相互干涉。

所述吸入格栅可以还包括:格栅,形成有多个格栅孔;以及格栅主体部,其内侧边缘以包围所述格栅的方式配置,外侧边缘与多个吐出口相接触,所述第一引导块配置在所述格栅主体部并位于所述第一边角框架侧,所述第二引导块配置在所述格栅主体部并位于所述第二边角框架侧,所述第三引导块配置在所述格栅主体部并位于所述第三边角框架侧,所述第四引导块配置在所述格栅主体部并位于所述第四边角框架侧。

所述吸入格栅可以还包括:第一格栅边角部,从所述格栅主体部向所述第一边角框架侧延伸;第二格栅边角部,从所述格栅主体部向所述第二边角框架侧延伸;第三格栅边角部,从所述格栅主体部向所述第三边角框架侧延伸;以及第四格栅边角部,从所述格栅主体部向所述第四边角框架侧延伸,所述第一引导块配置在所述第一格栅边角部,所述第一引导块配置在所述第二格栅边角部,所述第一引导块配置在所述第三格栅边角部,所述第一引导块配置在所述第四格栅边角部。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永久磁铁,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或所述吸入格栅中的一侧;以及磁力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或所述吸入格栅中的另一侧,以所述吸入格栅的中心O为基准,所述永久磁铁及所述磁力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引导块外侧。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永久磁铁,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或所述吸入格栅中的一侧;磁力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或所述吸入格栅中的另一侧;以及线绳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所述第1-1线绳、第1-2线绳、第2-1线绳或第2-2线绳中的一个固定在所述线绳固定部,以所述吸入格栅的中心O为基准,所述永久磁铁及所述磁力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引导块外侧,所述线绳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引导块内侧。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中的一种或其以上。

第一、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上升时,即使吸入格栅中发生晃动,也能够通过配置在吸入格栅的引导块及外壳的相互干涉来使吸入格栅位于吸入格栅布置区域。

第二、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上升并紧贴在前面板时,能够通过引导块将吸入面板向原位置引导。

第三、在本发明中,通过引导块使吸入格栅返回到初始位置,因此,当吸入格栅上升并紧贴在前面板时,能够防止其与前面板相隔开,据此能够防止吸入空气的压力损失。

第四、在本发明中,即使吸入格栅的一侧或另一侧以倾斜的状态上升,引导块也能够将吸入格栅向原位置引导。

第五、在本发明中,当吸入格栅返回到原位置时,能够使前面板的底面和吸入格栅的底面形成连续的面。

第六、在本发明中,引导块位于边角框架内侧,因此,即使引导块为与边角框架相互干涉的结构,也能够使上下高度增加的情形最小化。

第七、在本发明中,永久磁铁及磁力固定部位于引导块外侧,因此,能够使吸入面板的格栅边角部与前部主体相隔开的情形最小化。

第八、在本发明中,至少两个引导块配置在吸入格栅布置区域的相反侧,各引导块包括沿着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块部及第二引导块部,因此,从俯视观察时,能够在四个方向上引导吸入格栅。

第九、在本发明中,四个引导块配置在吸入格栅布置区域的四个边角,因此,能够使吸入格栅更加准确地位于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

第十、在本发明中,永久磁铁及磁力固定部位于引导块外侧,线绳固定部配置在引导块内侧,因此,当利用各线绳使吸入格栅上升时,能够使其与外壳侧的结构物的干涉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工作例示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前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1的前面板及升降器的布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前面板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图2的升降器的下部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2的前面板及升降器的仰视图。

图9是示出图2的升降器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器的工作例示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绳的安装结构的例示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前面板的仰视图。

图14是图4所示的吸入格栅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另一方向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7所示的引导件轴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4所示的引导块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图3所示的引导块的组装结构的剖面立体图。

图22是图2所示的叶片模块的立体图。

图23是从图2的另一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24是从图22的上侧观察的叶片模块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2所示的叶片模块的俯视图。

图26是示出图25所示的叶片模块的工作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用于实现其的方法可以通过参照附图及详细后述的实施例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由多种形态来实现,本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从而向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提示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工作例示图。图3是图1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前面板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1的前面板及升降器的布置的俯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前面板的仰视图。图7是示出图2的升降器的下部立体图。图8是示出图2的前面板及升降器的仰视图。图9是示出图2的升降器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器的工作例示图。图12是图5所示的辊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示出图2所示的线绳的布置的例示图。图14是图4所示的吸入格栅的俯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另一方向分解立体图。图17是图13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俯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线绳引导件的侧面剖视图。图19是示出图17所示的引导件轴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图。

<室内机的构成>

本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机包括:外壳100,形成有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室内热交换机130,配置在所述外壳100内部;室内送风扇140,配置在所述外壳100内部,使空气向所述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流动。

所述外壳100还包括朝向室内的地面配置的吸入格栅320,在所述外壳100内部配置有使所述吸入格栅320沿着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的升降器500。

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升降器500进行运转,随着所述升降器500的运转,四个线绳511、512、521、522同时解绕或卷绕,与所述线绳511、512、521、522相结合的吸入格栅320可以沿着垂直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吸入格栅320利用升降器500而自动地上升或下降,因此,在上升的过程中,使吸入格栅320返回到作为初始位置的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将尤为重要。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有将所述吸入格栅320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引导的引导块800。

当吸入格栅320上升时,将可能逃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而错误地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逃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而配置的情况下,吸入格栅320和外壳之间将产生间隙,这将降低吸入空气的吸入压力。

在本发明中,当使吸入格栅上升时,可以通过引导块800将吸入格栅320向原位置引导。

<外壳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0包括外壳壳体110和前面板300。所述外壳壳体100通过吊架(未图示)悬挂在室内的天花板而进行设置,其下侧呈开口形成。所述前面板300覆盖所述外壳壳体110的呈开口的面,并朝向室内的地面配置,所述前面板300在室内露出,并形成有所述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

所述外壳100可以根据制作形态而以多样的方式实现,所述外壳100的结构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所述吸入口101配置在前面板300的中央,所述吐出口102配置在所述吸入口101的外侧。所述吸入口101的数目或吐出口102的数目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无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口101形成有一个,所述吐出口102配置有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口101从底面观察时形成为四边形形状,所述吐出口102与所述吸入口101的各边缘按规定间隔隔开而配置有四个。

<室内热交换机的构成>

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配置在所述吸入口101和吐出口102之间,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将所述外壳100内部划分为内侧及外侧。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在本实施例中以垂直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的内侧布置室内送风扇140。

所述室内热交换机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其整体上的形状形成为“□”,其一部分区段可以分离。

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被配置为,使从所述室内送风扇140吐出的空气以垂直的方式进入。

在所述外壳100内部设置有排水盘132,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放置在排水盘132。从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生成的冷凝水可以在流动到所述排水盘132后进行储存。所述排水盘132中配置有用于将汇集的冷凝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泵(未图示)。

所述排水盘132可以形成有具有方向性的倾斜面,从而将从室内热交换机130流落的冷凝水汇集到一侧并进行储存。

<室内送风扇的构成>

所述室内送风扇140位于所述外壳100内部,并配置在所述吸入口101上侧。所述室内送风扇140使用向中央吸入空气并沿着圆周方向吐出空气的离心式送风机。

所述室内送风扇140包括喇叭口142、风扇144以及风扇电机146。

所述喇叭口142配置在吸入格栅320上侧,并位于风扇144的下侧。所述喇叭口142将通过所述吸入格栅320的空气向所述风扇144引导。

所述风扇电机146使所述风扇144进行旋转。所述风扇电机146固定在外壳壳体110。所述风扇电机146配置在所述风扇144的上侧。所述风扇电机14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风扇144更高的位置。

所述风扇电机146的电机轴朝向下侧进行配置,并在所述电机轴结合所述风扇144。

在所述风扇144的边缘外侧布置室内热交换机130。所述风扇144和室内热交换机13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此外,所述喇叭口142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风扇144的内侧***。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喇叭口1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风扇144相重叠。

<流路的构成>

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配置在外壳壳体110的内部,并将所述外壳壳体110内部空间划分为内侧及外侧。

将被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包围的内侧空间定义为吸入流路103,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的外侧空间定义为吐出流路104。

在所述吸入流路103布置所述室内送风扇140。所述吐出流路104为室内热交换机130的外侧和外壳壳体110的侧壁之间。

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所述吸入流路103为被室内热交换机的“□”包围的内侧,吐出流路104为被室内热交换机的“□”包围的外侧。

所述吸入流路103与吸入口101相连通,所述吐出流路104与吐出口103相连通。

空气从所述吸入流路103的下侧向上侧流动,并从吐出流路104的上侧向下侧流动。以所述室内热交换机130为基准,空气的流动方向将转换180度。

所述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形成在前面板300的同一面。

所述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以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以朝向室内的地面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前面板300形成有屈曲的情况下,所述吐出口102可以具有稍许的侧面倾斜的方式形成,但是与吐出流路104相连接的吐出口102以朝向下侧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中配置有叶片模块200(vane module),所述叶片模块200用于控制通过所述吐出口102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前面板的构成>

所述前面板300包括:前部主体310,结合在外壳壳体110,形成有所述吸入口101及吐出口102;吸入格栅320,形成有多个格栅孔321,用于覆盖所述吸入口101;前置过滤器3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装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叶片模块200,设置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用于控制所述吐出口102的空气流动方向。

所述吸入格栅320以与所述前部主体310相分离的方式配置。虽然所述吸入格栅320紧贴在所述前部主体310,但是未配置有用于将所述前部主体310及吸入格栅320进行组装或结合的结构元件。

所述吸入格栅320被线绳拉动而保持紧贴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的状态,并可以根据升降器500的运转而进行下降或上升。

所述吸入格栅320可以利用所述升降器500在所述前部主体31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上升或下降。所述吸入格栅320覆盖所述吸入口101全体。

所述升降器500及吸入格栅320通过四个线绳相连接,所述升降器500通过卷绕或解绕所述线绳来使所述吸入格栅32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格栅320通过格子形态形成有多个格栅孔321。所述格栅孔321和所述吸入口101相连通。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上侧布置前置过滤器330。所述前置过滤器330过滤向所述外壳100内部吸入的空气。所述前置过滤器330位于所述格栅孔321上侧,并过滤通过所述吸入格栅320的空气。

所述吐出口102沿着所述吸入口101的边缘形成为长狭缝的形态。所述叶片模块200位于所述吐出口102上,并结合在所述前部主体3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模块200可以向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下侧分离。即,所述叶片模块200以与所述前部主体310的结合结构无关的方式配置,并可以从所述前部主体310独立地分离。与此相关的结构将更详细地进行后述。

<前部主体的构成>

所述前部主体310结合在外壳壳体110的下侧,并朝向室内的方向配置。所述前部主体310设置在室内的天花板,并向室内露出。

所述前部主体310结合在外壳壳体110,所述外壳壳体110支撑所述前部主体310的荷重。所述前部主体310支撑吸入格栅320及前置过滤器330的荷重。

所述前部主体310从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四边形形状。所述前部主体310的形状可以多样的方式形成。

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上侧面以水平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紧贴在天花板,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下侧面的边缘可以形成稍许的曲面。

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中央布置吸入口101,在所述吸入口101边缘外侧配置多个吐出口102。

从俯视观察时,所述吸入口101可以形成为正方形形状,吐出口102形成为矩形形状。所述吐出口102可以形成为其长度长于宽度的狭缝形态。

所述前部主体310包括前部框架312、侧部盖314、边角盖316。

所述前部框架312提供前面板300的荷重及刚性,并紧固固定在所述外壳壳体110。在所述前部框架312形成有所述吸入口101及四个吐出口1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部框架312包括侧部框架311及边角框架313。

所述边角框架313配置在前面板300的各边角。所述侧部框架311与两个边角框架313相结合。所述侧部框架311包括内侧部框架311a及外侧部框架311b。

所述内侧部框架311a配置在吸入口101和吐出口102之间,并用于结合两个边角框架313。外侧部框架311b配置在吐出口102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内侧部框架311a及四个外侧部框架311b。

所述吸入口101位于四个内侧部框架311a内侧。所述吐出口102被两个边角框架313、内侧部框架311a以及外侧部框架311b包围而形成。

此外,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底面结合所述侧部盖314及边角盖316。所述侧部盖314及边角盖316向用户露出,所述前部框架312不被用户看到。

在本实施例中,边角框架313配置有四个。

所述边角框架313提供能够容置后述的引导块800的***空间850。所述***空间850朝向下侧呈开口。

边角框架313包括:边角框架主体855,与一侧及另一侧的各前部框架312相结合;***空间850,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855的下侧向上侧凹入形成;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855,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850;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855,从所述边角框架主体延伸而形成所述***空间850,并与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形成规定的夹角;边角上侧壁313c,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855,将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及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相连接,并在下侧布置所述***空间8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间850向吸入口101侧开放。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空间850也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孔的形态,或者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凹入的槽的形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间850通过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以及边角上侧壁313c而形成。在所述***空间850中,吸入面板的中心O及下侧面开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及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相正交,在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及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内侧布置所述引导块800。

构成所述边角框架主体855的所述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的下端856及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的下端(未图示)向下侧凸出,并可以与所述引导块800相互干涉。

当吸入面板300上升时,在所述引导块800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下端856相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引导块800可以被所述下端856推挤而向吸入口侧移动。

所述侧部盖314配置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缘,所述边角盖316配置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角。

所述侧部盖314由合成树脂材质形成,并紧固固定在所述前部框架312。具体而言,所述侧部盖314结合在所述侧部框架311,边角盖316结合在边角框架3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盖314及边角盖316分别设置有四个。所述侧部盖314及边角盖316结合在所述前部框架312并连接为一个结合物。在所述前面板300中,四个侧部盖314及四个边角盖316形成一个边缘。

在所述侧部框架311下侧布置所述侧部盖314,在边角框架313下侧布置所述边角盖316。

四个侧部盖314及四个边角盖316进行组装而形成四边形的边框。将所连接的四个侧部盖314及四个边角盖316定义为前部装饰件350。

所述前部装饰件350形成装饰件外部边界(351,outer border)和装饰件内部边界(352,inner border)。

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所述装饰件外部边界351形成为四边形,装饰件内部边界352的整体形状也形成为四边形。只是,所述装饰件内部边界的边角形成规定的曲率。

在所述装饰件内部边界352内侧布置所述吸入格栅320及四个叶片模块200。此外,在所述装饰件内部边界352接触布置吸入格栅320及四个叶片模块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盖314配置有四个,各侧部盖314结合在所述前部框架312。所述侧部盖314的外侧边缘形成所述装饰件外部边界351的一部分,内侧边缘形成所述装饰件内部边界352的一部分。

尤其是,所述侧部盖314的内侧边缘形成所述吐出口102的外侧边界。将所述侧部盖314的内侧边缘定义为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角盖316配置有四个,各边角盖316结合在所述前部框架312。所述边角盖316的外侧边缘形成所述装饰件外部边界351的一部分,内侧边缘形成所述装饰件内部边界352的一部分。

将所述边角盖316的内侧边缘定义为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

所述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可以与所述吸入格栅320相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角盖316的内侧边缘以与所述吸入格栅320相面对的方式配置,并按规定间隔隔开而形成间隙317a。

所述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同样地与所述叶片模块200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间隙315a,并以与所述叶片模块200的外侧边缘相面对的方式配置。

由此,所述装饰件内部边界352与四个叶片模块200及吸入格栅320的外侧边缘隔开规定间隔并形成连续的间隙。

将由四个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间隙315a及四个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间隙317a所形成的连续的间隙定义为前部装饰件间隙350a。

所述前部装饰件间隙350a形成在所述前部装饰件350的内侧边缘。具体而言,所述前部装饰件间隙350a由叶片模块200及吸入格栅320的外侧边缘和前部装饰件350的内侧边缘被隔开而形成。

当所述叶片模块200未运转时(室内机停止时),所述前部装饰件间隙350a将使吸入格栅320及叶片模块200被看作为一个结构物。

<吸入格栅的构成>

所述吸入格栅320位于前部主体310的下侧。所述吸入格栅320可以在紧贴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的底面的状态下向下侧进行升降。

所述吸入格栅320包括:格栅主体322;多个格栅孔321,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格栅主体322;线绳固定部329,形成在所述格栅主体322,所述线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线绳固定部329;过滤器结合部331,所述前置过滤器3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装在所述过滤器结合部331。

所述吸入格栅320包括:格栅主体322,配置在所述吸入口101的下侧,利用多个格栅孔321与所述吸入口101相连通,并形成为四边形形状;格栅边角部327,从所述格栅主体322的边角沿着对角线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格栅主体322的底面和叶片210的底面可以形成连续的面。并且,所述格栅主体322的底面和边角盖316的底面可以形成连续的面。

在所述格栅主体322的内侧以格子形态布置多个格栅323。所述格子形态的格栅323形成四边形形态的格栅孔321。将形成有所述格栅323及格栅孔321的部分定义为吸入部。

所述格栅主体322包括:格栅323,形成有多个格栅孔321;格栅主体部324,沿着所述格栅323的边缘配置,并以包围所述格栅323的方式配置。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所述吸入部的整体上的形状形成为四边形。

前置过滤器330位于所述吸入部上侧,并覆盖所述吸入部。

所述吸入部的各边角朝向前面板300的各边角进行配置,更详细而言朝向所述边角盖316进行配置。

从仰视观察时,所述格栅主体322形成为四边形形状。

述格栅主体部324的外侧边缘以与所述吐出口102或前部装饰件350相面对的方式配置。

所述格栅主体部324的外侧边缘包括:格栅边角边界326,以与边角盖316相面对的方式配置;格栅侧部边界325,形成所述吐出口102,并以与所述侧部盖314相面对的方式配置。

所述格栅边角边界326可以形成为以吸入格栅320的内侧为中心的曲率,格栅侧部边界325形成为以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外侧为中心的曲率。

所述格栅主体部324还包括被所述格栅边角边界326及两个格栅侧部边界325包围的格栅边角部327。所述格栅边角部327从格栅主体部324向边角盖316侧凸出而形成。

所述格栅边角部327配置在所述格栅主体322的各边角。所述格栅边角部327朝向所述前面板300的各边角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格栅边角部327配置有四个。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四个格栅边角部327定义为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以及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

所述格栅侧部边界325形成为从外侧向内侧凹入的形状。

在所述侧部盖314和吸入格栅320之间形成吐出口102。更具体而言,在所述侧部盖314的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和格栅主体322的格栅侧部边界325之间形成一个吐出口102。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四个方向上配置的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和格栅侧部边界325之间形成各个吐出口102。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边角边界326的长度和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此外,格栅边角边界326的长度和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的长度相同。即,所述边角盖316的宽度和所述格栅边角部327的宽度相同地形成。并且,侧部盖314的内侧宽度和格栅侧部边界325的宽度相同地形成。

对所述格栅侧部边界325进行更加详细的区分如下。

所述格栅侧部边界325形成所述吐出口102的内侧边界。所述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及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形成所述吐出口102的外侧边界。

所述格栅侧部边界325包括:长直线区段325a,沿着吐出口102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并形成为直线;第一曲线区段325b,与所述长直线区段325a的一侧相连接,并且其曲率中心形成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外侧;第二曲线区段325c,与所述长直线区段325a的另一侧相连接,并且其曲率中心形成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外侧;第一短直线区段325d,与所述第一曲线区段325b相连接;第二短直线区段325e,与所述第二曲线区段325c相连接。

在所述格栅侧部边界325和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之间形成有吐出口102,在所述各吐出口102配置有叶片模块200。

所述叶片模块200的叶片210的内侧边缘210a与格栅侧部边界325以面对的方式配置,叶片210的外侧边缘210b与侧部装饰件内部边界315以面对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由叶片210的内侧边缘210a及四个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形成的内侧空间定义为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正确地配置在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的情况下,将与叶片210及边角盖316形成连续的面。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而错误地配置的情况下,其可以比叶片210或边角盖316更向下侧凸出。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而配置的情况下,吸入格栅320将与叶片210形成间隙或与边角盖316形成间隙。这样的间隙降低喇叭口142内侧的空气吸入压力。

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形成为与吸入格栅320相同的形态,并且可以比所述吸入格栅320按间隙315a、317a大小更大地形成。所述间隙315a、317a提供当所述吸入格栅320紧贴在前部主体310时用于安装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余量。

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比吸入格栅320的全体面积更大地形成,所述吸入口101位于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部框架312可以形成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边角框架313形成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中的一部分,并可以与后述的引导壁产生相互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口101相当于所述格栅323的面积。

另外,将线绳的另一端进行固定的线绳固定部329从格栅主体部324向上侧凸出。线绳固定部329配置有四个,并与各个线绳511、512、521、522对应。

将第1-1线绳511的另一端进行固定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一线绳固定部329-1,将第1-2线绳512的另一端进行固定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二线绳固定部329-2,将第2-1线绳521的另一端进行固定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三线绳固定部329-3,将第2-2线绳522的另一端进行固定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四线绳固定部329-4。

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第一线绳固定部及第二线绳固定部以第一单元的电机轴541方向为基准呈对称。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第三线绳固定部及第四线绳固定部以第二单元的电机轴541方向为基准呈对称。

第一线绳固定部及第二线绳固定部的布置方向和第三线绳固定部及第四线绳固定部的布置方向相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绳固定部位于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侧,第二线绳固定部位于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侧,第三线绳固定部位于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侧,第四线绳固定部位于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侧。

所述线绳固定部329配置在前置过滤器330外侧,并配置在格栅主体322。各线绳固定部从格栅主体322的上侧面向上侧凸出。

过滤器结合部331是用于固定前置过滤器330的结构元件。由于前置过滤器330需要周期性地进行清洗,前置过滤器3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装在过滤器结合部331。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结合部331具有将前置过滤器330的边缘包围的结构。过滤器结合部331可以配置在格栅323外侧,并沿着吸入口101或吸入部的边缘配置。

过滤器结合部331从格栅主体部324的上侧面向上侧凸出,并在与所述格栅主体部324上侧面之间形成能够收纳所述前置过滤器330的间隔。

<引导块的构成>

在本发明中,吸入格栅320利用升降器500自动地上升或下降,因此,在上升的过程中,使吸入格栅320返回到所述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尤为重要。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有将所述吸入格栅320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引导的引导块800。

所述引导块800配置在吸入格栅320,并向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上侧凸出。所述引导块800配置在吸入格栅320的上侧面。

引导块800组装在吸入格栅320。引导块800比吸入格栅320更向上侧凸出。当吸入格栅320上升时,引导块800可以比吸入格栅320更先于与外壳侧的结构物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块800可以与边角框架313相互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块800配置在吸入格栅320的格栅主体部324。引导块800也可以配置在格栅323,在配置在格栅323的情况下,存在有缩小吸入口101的面积的问题。

引导块800也可以位于作为前部主体310的直线边缘的侧部框架311或侧部盖314侧。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块800配置在前部主体310的边角侧,并可以通过配置在边角侧的引导块800对两个方向提供补正。

引导块800可以从吸入格栅320的格栅主体部324朝向格栅边角部327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块800配置有四个,并配置在吸入格栅320的各边角侧。

引导块800可以配置在作为经过所述前面板300的中心的虚拟的对角线的P1及P2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P1线上配置有两个,并在所述P2线上配置有两个。将所述P1及P2的交叉点定义为前面板的中心或吸入面板的中心O。

各引导块800以吸入面板320的中心O为基准呈对称的方式配置。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后述的第一边角盖316-1侧配置的引导块定义为第一引导块801,将第二边角盖316-2侧配置的引导块定义为第二引导块802,将第三边角盖316-3侧配置的引导块定义为第三引导块803,将第四边角盖316-4侧配置的引导块定义为第四引导块804。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以第一引导块801配置在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第二引导块802配置在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第三引导块803配置在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第四引导块804配置在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将与第一引导块801相干涉的边角框架定义为第一边角框架313-1,将与第二引导块802相干涉的边角框架定义为第二边角框架313-2,将与第三引导块803相干涉的边角框架定义为第三边角框架313-3,将与第四引导块804相干涉的边角框架定义为第四边角框架313-4。

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中心O为基准,所述第一引导块801、所述第二引导块802、第三引导块803以及第四引导块804沿着顺时针方向配置。

所述第一引导块801及第三引导块803配置在所述P1线上,所述第二引导块802及第四引导块804配置在所述P2线上。

所述第一引导块801及第三引导块803以所述中心O为基准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引导块802及第四引导块804也以所述中心O为基准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

所述引导块800包括:第一引导块部810,组装在所述吸入面板320,并沿着一侧方向延伸;第二引导块部820,组装在所述吸入面板320,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与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相交叉而形成夹角B。

参照图14时,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引导块部称为第一引导块部810,将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引导块部称为第二引导块部820。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为了说明引导块800而区分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但是也可以将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布置方向彼此置换。

从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块801的第一引导块部810和第二引导块802的第二引导块部820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从俯视观察时,第二引导块801的第一引导块部810和第三引导块803的第二引导块部820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从俯视观察时,第三引导块801的第一引导块部810和第四引导块803的第二引导块部820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从俯视观察时,第四引导块801的第一引导块部810和第一引导块803的第二引导块部820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

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可以分别进行制作后组装在吸入面板3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一体地进行制作并组装在所述吸入面板320。

从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可以形成180度以下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相正交。

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向上侧凸出并形成规定的高度。使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比吸入面板320的其他部分更向上侧凸出的原因在于,当所述吸入格栅320上升时,相较于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任何结构元件更先于与所述前部主体310相接触。

从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形成为“┓”形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形成90度的夹角,并***到所述前部主体310的边角内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可以与构成所述前部主体310的边角框架313相互干涉。

所述引导块800可以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下端856或内侧壁313a、313b相互干涉。当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所述边角框架313为了连接侧部框架311而形成为“┓”形态。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外侧面可以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内侧面相接触。

在所述引导块800利用正常的路径上升的情况下,将不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相接触。在所述引导块800偏离正常的路径的情况下,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下端856相干涉并向吸入口101侧推挤。

在此过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外侧面可以与边角框架313的内侧壁313a、313b相接触。

这是因为,在吸入格栅320的上侧与引导块800及边角上侧壁313c相接触的情况下,将可能会发生因接触引起的工作噪音。当所述吸入格栅320返回到初始位置时,边角上侧壁313c及引导块800的上侧面被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间850向吸入口101侧开放。所述***空间850与各引导块801、802、803、804对应。

将与第一引导块801对应的***空间定义为第一***空间851,将与第二引导块802对应的***空间定义为第二***空间852,将与第三引导块803对应的***空间定义为第三***空间853,将与第四引导块804对应的***空间定义为第四***空间854。

在第一引导块801上侧配置有第一***空间851,在第二引导块802上侧配置有第二***空间852,在第三引导块803上侧配置有第三***空间853,在第四引导块804上侧配置有第四***空间85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对于所述连接块部830呈对称。在本实施例中,各引导块的连接块部830配置在所述P1或P2线上。

从俯视观察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块801以“┓”形态配置,所述第二引导块802以“┛”形态形成,所述第三引导块803以“┗”形态形成,所述第四引导块804以“┏”形态形成。

所述引导块800的外侧面中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前部主体310相互干涉。在所述引导块800的外侧面中,将吸入格栅320上升时与前部主体310相互干涉的面定义为引导壁860。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上侧面比底部面更窄地形成。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包括:第一侧壁811,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以朝向所述外壳100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第二侧壁812,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与所述第一侧壁811相向,并以朝向所述外壳100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第三侧壁813,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11及第二侧壁812相连接;上侧壁814,以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11及第三侧壁813相连接;第一引导壁815,将所述上侧壁814及第二侧壁812相连接,并以从所述上侧壁814朝向第二侧壁812的方式向下侧倾斜地配置;内部壁816,将所述第一侧壁811、第二侧面以及上侧壁814相连接,并配置在所述上侧壁814的下侧。

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可以制作为其内侧满实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呈其内侧空余的形态,并且其下侧也呈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811仅形成在与第二侧壁812及上侧壁814相接触的部分。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侧壁811也可以形成为从上侧壁814延伸至吸入面板320的上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块部810形成为其内侧空余的形态,因此,能够防止注塑后的变形。并且,由于第一引导块部810形成为其内侧空余的形态,能够减小引导块800的荷重而减小因升降器500引起的工作负载。

所述内部壁816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11、第二侧面以及上侧壁814相连接。内部壁816增加第一引导块部810的强度。

第一引导块部810配置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上侧壁814的紧固孔817,并在所述紧固孔817周边还包括比所述上侧壁814更向下侧凹入形成的紧固槽818。紧固槽818可以容置紧固构件(未图示,螺栓或螺钉)的头部。所述紧固槽818防止紧固构件的头部向上侧凸出,当吸入格栅320上升到原位置时,防止与边角框架313的边角上侧壁313c相接触。

紧固槽818向上侧开放,并从第一侧壁811朝向第二侧壁812开放。

在所述紧固孔817下侧形成有用于与紧固构件相结合的紧固凸柱819。所述紧固凸柱819与吸入面板320一体地进行制作,并从吸入面板320的上侧面向上侧凸出。

第一引导壁815从内侧向外侧、从上侧向下侧倾斜地形成。第一引导壁815的上侧边缘与上侧壁814相连接,下侧边缘与第二侧壁812相连接,外侧边缘与第三侧壁813相连接。第一引导壁815配置在比第二侧壁812更上侧的位置。

当吸入格栅320上升时,第一引导壁815可以与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的下端相接触。

当吸入格栅320上升时,如果第一引导壁815与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相接触,引导块800将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被推挤并移动。

所述第二引导块部820包括:第一侧壁821,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以朝向所述外壳100的内侧的方式配置;第二侧壁822,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与所述第一侧壁821相向,并以朝向所述外壳100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第三侧壁823,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21及第二侧壁822相连接;上侧壁824,以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并将所述第一侧壁821及第三侧壁823相连接;第二引导壁825,将所述上侧壁824及第二侧壁822相连接,并从所述上侧壁824以朝向第二侧壁822的方式向下侧倾斜地配置;内部壁826,将所述第一侧壁821、第二侧壁822以及上侧壁824相连接,并配置在所述上侧壁824的下侧;紧固孔827,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上侧壁824;紧固槽828,形成在所述紧固孔827周边,并比所述上侧壁824更向下侧凹入形成。

第二引导壁825从内侧向外侧、从上侧向下侧倾斜地形成。第二引导壁825的上侧边缘与上侧壁824相连接,下侧边缘与第二侧壁822相连接,外侧边缘与第三侧壁823相连接。第二引导壁825配置在比第二侧壁822更上侧的位置。

当吸入格栅320上升时,第二引导壁825可以与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的下端相接触。

当吸入格栅320上升时,如果第二引导壁825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下端856相接触,引导块800将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被推挤并移动。

由于所述第二引导块部820的其余结构元件与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结构元件呈对称,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从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块部810的上侧壁814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上侧壁824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彼此正交。第一引导块部810的上侧壁814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上侧壁824形成连续的平面。

从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第一侧壁811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第一侧壁821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彼此正交。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第一侧壁811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第一侧壁821彼此连接。

从俯视观察时,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第二侧壁812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第二侧壁822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彼此正交。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第二侧壁812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第二侧壁822彼此连接。

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第一引导壁815及第二引导块部820的第二引导壁825彼此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壁815及第二引导壁825利用曲面相连接。

当所述吸入格栅320上升时,通常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的下端856或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的下端中的一个与第一引导壁815或第二引导壁825相接触。根据情况,在吸入格栅320向一侧的边角偏靠的情况下,

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的下端856及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的下端可以分别与第一引导壁815及第二引导壁825相接触,在此情况下,引导块800也将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被推挤并移动。

当所述吸入格栅320向初始位置上升完毕时,引导块800的第二侧壁812、822可以与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及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相接触。

当所述吸入格栅320向初始位置上升完毕时,所述第一引导块部810的第二侧壁812将位于第一边角内侧壁313a内侧,所述第二引导块部820的第二侧壁822将位于第二边角内侧壁313b内侧。

由于所述引导块800位于***空间850内部,能够使吸入格栅320及前部主体(具体而言,边角框架)的层积厚度最小化。

<前置过滤器的构成>

前置过滤器330配置在吸入格栅320的上侧。前置过滤器330从通过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中过滤体积较大的杂质。

前置过滤器330配置在格栅323上侧,并覆盖吸入部全体。

前置过滤器330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装在吸入格栅320,并在吸入格栅320下降时与其一同进行下降。

<升降器的构成>

所述升降器500可以通过同时卷绕或解绕四个线绳511、512、521、522来使所述吸入格栅320进行上升或下降。用户可以通过向控制部输入操作信号来运转所述升降器500。

所述升降器500通过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所述升降器500将所述吸入格栅320进行四点支撑。所述升降器500通过四个线绳511、512、521、522支撑所述吸入格栅320,并通过卷绕或解绕所述线绳来使所述吸入格栅320进行上升或下降。

所述升降器500被运转为同时卷绕或解绕四个线绳511、512、521、522,据此能够使所述吸入格栅320以水平状态进行上升或下降。

所述升降器500由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构成。

第一单元510可以将一对线绳同时进行卷绕或解绕,第二单元520也可以将一对线绳同时进行卷绕或解绕。

将与第一单元510相连接的一对线绳定义为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将与第二单元520相连接的一对线绳定义为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

所述第一单元510可以同时卷绕或解绕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所述第二单元520可以同时卷绕或解绕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

所述第1-1线绳511的一端及第1-2线绳512的一端结合在所述第一单元510,所述第1-1线绳511的另一端及第1-2线绳512的另一端结合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一侧。

所述第2-1线绳521的一端及第2-2线绳522的一端结合在所述第二单元520,所述第2-1线绳521的另一端及第2-2线绳522的另一端结合在所述吸入格栅的另一侧。

在所述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配置在左侧的情况下,所述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配置在右侧。与此不同地,在所述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配置在前方侧的情况下,所述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配置在后方侧。

参照图5,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位于左侧,并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位于右侧,并沿着前后方向配置。

从仰视或俯视观察时,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也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

第1-1线绳511及第2-1线绳521以平行的方式配置,第1-2线绳512及第2-2线绳522以平行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以彼此对称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单元510配置在外壳100的左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单元520配置在外壳100的右侧。同样地,在所述第一单元510配置在外壳100的前方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单元520配置在外壳100的后方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510配置在外壳100的左侧,所述第二单元520配置在外壳100的右侧。

所述升降器500提供通过同时卷绕或同时解绕四个线绳来使所述吸入格栅320以呈水平的状态进行上升或下降的结构。

由于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的结构元件相同,以所述第一单元510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单元的构成>

所述第一单元510包括:辊筒530,第1-1线绳511的一端及第1-2线绳51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辊筒530;辊筒电机540,用于旋转所述辊筒530;第一辊箱550,所述第1-1线绳511贯穿所述第一辊箱550进行配置,当卷绕或解绕所述第1-1线绳511时,所述第一辊箱550用于对齐所述第1-1线绳511的位置;第二辊箱560,所述第1-2线绳512贯穿所述第二辊箱560进行配置,当卷绕或解绕所述第1-2线绳512时,所述第二辊箱560用于对齐所述第1-2线绳512的位置;旋转量感测装置600,用于感测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

所述第一单元510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310、机柜壳体110、喇叭口142中的一个。

构成所述第一单元510的辊筒530、辊筒电机540、第一辊箱550以及第二辊箱560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310、机柜壳体110、喇叭口142中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容易地更换及修理,配置有形成所述第一单元510的外观的单元外壳590。在单元外壳590内部配置有辊筒530、辊筒电机540、第一辊箱550、第二辊箱560、旋转量感测装置600。

单元外壳590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310、机柜壳体110、喇叭口142中的一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外壳590设置在喇叭口142。所述单元外壳590配置在吸入格栅320上侧。

当需要区分单元外壳时,将所述第一单元上配置的单元外壳定义为第一单元外壳,将第二单元上配置的单元外壳定义为第二单元外壳。

<辊筒的构成>

所述辊筒530包括:辊筒主体535,形成为圆筒形,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辊筒主体535;第一部分533,向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半径方向外侧凸出配置,用于划分所述第1-1线绳511卷绕的第一区域531及所述第1-2线绳512卷绕的第二区域532;第1-1分隔件534,配置在所述辊筒主体535,用于防止在所述第一区域531卷绕的第1-1线绳511向所述辊筒主体535外侧逃离;第1-2分隔件536,配置在所述辊筒主体535,用于防止在所述第二区域532卷绕的第1-2线绳512向所述辊筒主体535外侧逃离。

所述辊筒主体535形成为圆筒形。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辊筒主体535可以形成为多样的形态。在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槽,从而在所述线绳的卷绕时容易进行对齐。所述槽可以沿着辊筒主体535的外周面形成为螺旋形态。

所述部分533对于所述辊筒主体535的长度方向配置在中间。所述部分533向辊筒主体535的半径方向外侧凸出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部分533形成为环形状,所述部分533的中心与所述辊筒主体535的轴中心C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环形状沿着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凸出配置。

所述辊筒主体535的轴中心C与所述第1-1线绳511或第1-2线绳512相交叉。

所述部分533将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外周面划分为第一区域531及第二区域532。

所述第1-1线绳511位于所述第一区域531,并在所述第一区域531进行卷绕或解绕。所述第1-2线绳512位于所述第二区域532,并在所述第二区域532进行卷绕或解绕。

所述部分533防止线绳向相应区域外侧跨越并卷绕。

所述第1-1分隔件534防止第一区域531上卷绕的第1-1线绳511向辊筒主体535外侧逃离。所述第1-2分隔件536防止第二区域532上卷绕的第1-2线绳512向辊筒主体535外侧逃离。

所述第1-1分隔件534向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半径方向外侧凸出配置。所述第1-2分隔件536向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半径方向外侧凸出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1-1分隔件534及第1-2分隔件536形成为沿着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外周面形成的环形状。所述第1-1分隔件534及第1-2分隔件536的环形状沿着所述辊筒主体535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凸出配置。

所述第1-1线绳5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区域531,所述第1-2线绳5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区域532。

所述第1-1线绳511的一端可以固定在用于形成第一区域531的辊筒主体535、第一部分533或第1-1分隔件534中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1-1线绳5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区域531的所述辊筒主体535外周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1-2线绳51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区域532的所述辊筒主体535外周面。

为了感测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所述旋转量感测装置600的一部分结构元件可以配置在所述辊筒530。为了感测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而配置有旋转感测因子6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以辊筒530的轴中心C为基准,对于圆周方向按等间隔进行配置。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1-1分隔件534或第1-2分隔件536中的至少一方。

<辊筒电机的构成>

在所述辊筒电机540中,电机轴541组装在所述辊筒530。所述电机轴541和辊筒530的轴中心C相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辊筒电机540使用步进电机。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为了将所述辊筒电机540的旋转力提供给所述辊筒530而可以配置有齿轮。通过所述齿轮的组合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及旋转速度。

所述轴中心C与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的布置方向相交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中心C与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的布置方向相正交。

此外,第1-1线绳511的一端及第1-2线绳512的一端以所述轴中心C为基准呈对称。

为了同时卷绕或解绕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所述第1-1线绳511向辊筒主体535的上侧面卷绕,第1-2线绳512向辊筒主体535的下侧面卷绕。

<辊箱的构成>

在第一单元510的单元外壳590内部配置有第一辊箱550及第二辊箱560。在第二单元520的单元外壳590内部也配置有第一辊箱550及第二辊箱560。

当所述第1-1线绳511在所述辊筒530的第一区域531卷绕或解绕时,第一辊箱550将第1-1线绳511在辊筒主体535按顺序进行对齐。

在所述第1-1线绳511在所述辊筒530的外周面未形成均匀的层而卷绕的情况下,将按线绳的厚度大小与所述第1-2线绳512形成长度差。

在第一区域531卷绕的第1-1线绳511和在第二区域532卷绕的第1-2线绳512形成不均匀的层的情况下,吸入格栅320对于水平方向将倾斜。

当所述第1-2线绳512在所述辊筒530的第二区域532卷绕或解绕时,所述第二辊箱560将第1-2线绳512在辊筒主体535按顺序进行对齐。

从俯视观察时,所述第一辊箱550及第二辊箱560以所述部分533和中心轴C的交叉点为基准呈对称的方式配置。

由于所述第一辊箱550及第二辊箱56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将以所述第一辊箱550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辊箱550包括:箱体555,固定在所述单元外壳590;第一辊551,配置在所述箱体555内部,与所述第1-1线绳511相接触,在所述第1-1线绳511的移动时利用摩擦进行旋转,并与所述辊筒530最远离地配置;第四辊554,配置在所述箱体555内部,与所述第1-1线绳511相接触,在所述第1-1线绳511的移动时利用摩擦进行旋转,并与所述辊筒530最靠近地配置;第二辊552,配置在所述箱体555内部,与所述第1-1线绳511相接触,在所述第1-1线绳511的移动时利用摩擦进行旋转,配置在第一辊551和第四辊554之间,并利用所述第1-1线绳511的张力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第三辊553,配置在所述箱体555内部,与所述第1-1线绳511相接触,在所述第1-1线绳511的移动时利用摩擦进行旋转,配置在第二辊552和第四辊554之间,并利用所述第1-1线绳511的张力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对于所述辊筒530,在最远离的位置布置第一辊551,在其次远离的位置布置第二辊552,在再其次远离的位置布置第三辊553,第四辊554与辊筒最靠近地布置。

所述第一辊551、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组装在各自的辊轴551a、552a、553a、554a,并可以各辊轴551a、552a、553a、554a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各辊轴551a、552a、553a、554a沿着水平方向配置。

所述第一辊551、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固定的状态进行旋转,其余的辊随着辊轴移动并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551是不沿着辊轴移动的固定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551在组装在辊轴551a的状态下,以所述辊轴551a为中心进行原位置旋转。

所述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是能够随着各辊轴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在组装在各辊轴552a、553a、554a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旋转。此外,在向所述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施加力的情况下(例如,线绳的张力),能够随着各辊轴552a、553a、554a移动。各辊552、553、554可以彼此进行相对移动。

利用所述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的相对移动,所述第1-1线绳511在所述辊筒530以呈一列的方式进行对齐。

与所述第一辊551隔开规定距离而配置有线绳护罩551b。在所述线绳护罩551b和第一辊551之间布置第1-1线绳511。所述线绳护罩551b防止所述辊上卷绕的线绳从辊逃离。

在所述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也配置有各线绳护罩552b、553b、554b。

位于最外侧的第一辊551被排除轴方向的移动,据此防止线绳的轴方向移动。在位于外侧的第一辊551随着辊轴551a移动的情况下,吸入格栅320的高低上将可能发生偏差,并可能会使吸入格栅320晃动。

当卷绕或解绕线绳时,所述第一辊551可以在箱体555进行原位置旋转,所述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随着各辊轴移动。

所述第一辊551、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在上下方向上以之字(zigzag)形态排列。

以第一辊551为基准,第二辊552配置在比第一辊551更上侧的位置,第三辊553配置在比第一辊551更下侧的位置。第四辊554配置在比第一辊551及第二辊552更上侧的位置,并配置在比第三辊553更下侧的位置。

尤其是,第二辊轴552a位于最高的位置,第三辊轴553a位于最低的位置,第一辊轴551a位于比第三辊轴553a更高的位置,第四辊轴554a位于比第一辊轴551更高的位置。

第四辊轴554a位于比中心轴C更上侧的位置,连接辊筒主体535的线绳朝向上侧倾斜地配置。通过第四辊轴554a及中心轴C的相对布置,能够在线绳形成张力。

此外,为了减小辊箱550的左右宽度,所述第一辊551、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以在上下方向上相重叠的方式配置。

即,与第二辊552的直径相比,第一辊551和第三辊553之间的间隔更小地形成。与此同时,与第三辊553的直径相比,第二辊552和第四辊554之间的间隔更小地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1-1线绳511将包围第一辊551的下侧外周面,并包围第四辊554的上侧外周面。

另外,所述第二辊箱560包括:箱体565,固定在所述单元外壳590;第一辊561及第四辊564,配置在所述箱体565内部,与所述第1-2线绳512相接触,并在所述第1-2线绳512的移动时利用摩擦进行旋转;第二辊562及第三辊563,配置在所述箱体565内部,与所述第1-2线绳512相接触,在所述第1-2线绳512的移动时利用摩擦进行旋转,并利用所述第1-2线绳512的张力而能够沿着轴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辊561、第二辊562、第三辊563以及第四辊564分别组装在各自的辊轴561a、562a、563a、564a,并可以各辊轴561a、562a、563a、564a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辊箱560配置有与所述第一辊561、第二辊562、第三辊563以及第四辊564隔开规定间隔的各自的线绳护罩561b、562b、563b、564b。

所述第一辊箱550及第二辊箱560以所述辊筒530为基准呈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尤其是,以所述轴中心C为基准,所述第一辊箱550及第二辊箱560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

以所述轴中心C为基准,可以在最远离侧布置第一辊551、561,并在最靠近侧布置第四辊554、564。

在本实施例中,第1-1线绳511的一端及第1-2线绳512的一端以所述辊筒530的轴中心为基准位于彼此相反侧。利用所述辊筒530的旋转,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向相同的方向在所述辊筒主体535卷绕或解绕。

所述单元外壳590形成为箱体形态,在侧面形成有第一孔591、第二孔592。

第一孔591配置在单元外壳590的一侧面,第二孔592配置在单元外壳590的另一侧面。例如,在第一孔591形成在单元外壳590的左侧面的情况下,第二孔592形成在单元外壳590的右侧面。

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沿着水平方向贯穿单元外壳590。

<线绳引导件的构成>

在所述前部主体310配置有线绳引导件700,当利用升降器500卷绕或解绕线绳时,所述线绳引导件700支撑线绳。线绳引导件700配置有四个,并与各线绳511、512、521、522对应。

将与第一线绳511对应的线绳引导件定义为第一线绳引导件701,将与第二线绳512对应的线绳引导件定义为第二线绳引导件702,将与第三线绳513对应的线绳引导件定义为第三线绳引导件703,将与第四线绳514对应的线绳引导件定义为第四线绳引导件704。

第一线绳引导件701及第二线绳引导件702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第三线绳引导件703及第四线绳引导件704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

第一线绳引导件701、第二线绳引导件702、第三线绳引导件703以及第四线绳引导件704均位于同一高度。

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第一线绳引导件701及第二线绳引导件702以第一单元的电机轴541方向为基准呈对称。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第三线绳引导件703及第四线绳引导件704以第二单元的电机轴541方向为基准呈对称。

第一线绳引导件701及第二线绳引导件702的布置方向和第三线绳引导件703及第四线绳引导件704的布置方向相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绳引导件701位于第一边角盖316-1侧,第二线绳引导件702位于第二边角盖316-2侧,第三线绳引导件703位于第三边角盖316-3侧,第四线绳引导件704位于第四边角盖316-4侧。

在本实施例中,线绳引导件700配置在前部主体310。所述线绳引导件700从前部主体310向升降器500侧凸出。各线绳引导件700配置在前部主体310的内侧边缘310a。线绳引导件700位于辊箱550和前部主体310之间。线绳引导件700从前部主体310朝向辊箱550沿着水平方向凸出。

线绳引导件700位于比吸入格栅320更上侧的位置,并位于比喇叭口142更下侧的位置。

所述线绳引导件700包括:固定块710,配置在前部主体310的内侧边缘310a,并朝向辊箱550凸出;组装块720,与所述固定块710进行组装;引导件750,配置在所述组装块720,在所述组装块720能够进行旋转,并支撑线绳。

<引导件的构成>

所述引导件750支撑线绳。引导件750在卷绕或解绕线绳时,可以与所述线绳一同进行旋转。

所述引导件750提供收纳所述线绳并有助于所述线绳的移动的结构。所述引导件750可以形成为多样的形态,但是本实施例中形成为盘形状。

所述引导件750包括:引导件主体752,沿着水平方向形成有旋转中心;线绳槽754,配置在所述引导件主体752的外侧面,朝向所述旋转中心凹入形成,所述线绳***到所述线绳槽754并被支撑;引导件轴755,贯穿所述引导件主体752的旋转中心,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在所述组装块7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主体752形成为盘形态,并在上下方向上竖放进行配置。所述引导件主体752沿着垂直方向进行旋转,其旋转中心沿着水平方向形成。从侧面观察时,引导件主体752的外侧面752a形成为圆形。

所述引导件槽754从引导件主体752的外侧面朝向所述旋转中心凹入形成。所述引导件槽754沿着所述引导件主体752的外侧面形成为环形态。

线绳***到所述引导件槽754,并可以利用摩擦来与所述引导件主体752形成摩擦力。利用所述线绳及引导件主体752的摩擦可以使所述引导件主体752进行旋转。

在所述引导件主体752的旋转中心形成有供所述引导件轴755贯穿的引导件轴孔753。引导件轴孔753的形成方向及引导件槽754的形成方向相交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轴755及引导件主体752分别进行制作后组装。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引导件轴755及引导件主体752可以一体地进行制作。

<固定块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710由两个构成。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固定块710可以制作为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710与前部主体310一体地进行制作。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固定块710可以额外地进行制作后组装在前部主体310。

固定块710由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构成。

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并呈左右对称。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彼此隔开而形成***间隔713,并在所述***间隔713布置引导件750。

向所述引导件750施加的荷重通过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被支撑。由于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为相同的形态,将以第一固定块711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固定块711包括:固定块主体730;紧固孔735,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块主体730;第一***部731,构成所述固定块主体730,向所述升降器500侧凸出,***到所述组装块720,并与所述组装块720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相互卡止;第二***部732,构成所述固定块主体730,向所述升降器500侧凸出,***到所述组装块720,并与所述组装块720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相互卡止。

第一***部731及第二***部732一体地形成。第一***部731及第二***部732的上侧面形成连续的平面。第一***部731及第二***部732的下侧面也形成连续的平面。即,第一固定块711的上侧面711a及下侧面711b形成为平面,其彼此平行并沿着水平方向配置。

第一***部731与***间隔713靠近地配置,第二***部732与***间隔713靠近地配置。

第一***部731及第二***部732沿着水平方向凸出,并形成彼此不同的凸出长度。第一***部731比第二***部732更向升降器500侧凸出。即,所述第一***部731的凸出长度比第二***部732的凸出长度更长地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部731的体积大于第二***部732,所述紧固孔735形成在第一***部731。

从第一***部731向所述组装块720侧凸出的面形成为曲面731a。所述曲面731a沿着第一***部731及第二***部732的布置方向形成。

在第一固定块711中,形成***间隔713的内侧面711c和与所述***间隔713远离的外侧面711d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形成。所述内侧面711c及外侧面711d与上侧面711a相正交。

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的各上侧面711a、712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各下侧面711b、712b也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在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的各内侧面711c、712c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隔713。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的各内侧面711c、712c对于上下方向以彼此平行的方式配置。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的各外侧面711d、712d对于上下方向以彼此平行的方式配置。

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的各紧固孔735对于上下方向彼此平行。

在第一固定块711和前部主体310的内侧面310a之间形成有空间739。在第二固定块712和前部主体310的内侧面310a之间也形成有空间739。所述各空间739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贯穿第一固定块711及第二固定块712。通过所述空间可以提高所述固定块的强度。通过所述空间739可以抑制固定块的生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形。

因所述空间739而形成将所述第一***部731及内侧面310a相连接的第一***部腿736。因所述空间739而形成将所述第二***部732及内侧面310a相连接的第二***部腿737。

<组装块的构成>

所述组装块720具有将固定块710的外侧面包围的结构。在组装块720的内部***固定块710。固定块710及组装块72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组装,固定块710及组装块720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相互卡止。

所述组装块720包括:组装块主体740,所述引导件75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在所述组装块主体740,在所述组装块主体74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块开口面721a及第二块开口面722a;第一***空间721,形成在所述组装块主体740内部,向所述第一块开口面721a内侧凹入形成,所述第一固定块711***到所述第一***空间721;第二***空间722,形成在所述组装块主体740内部,向所述第二块开口面721a内侧凹入形成,所述第二固定块712***到所述第二***空间722;引导件安装空间742,形成在所述组装块主体740外部,位于所述第一***空间721和第二***空间722之间,所述引导件750***到所述引导件安装空间742;引导件轴槽744、746,形成在所述组装块主体740外部,并支撑所述引导件750的转轴;紧固孔745,贯穿所述组装块主体740的内侧及外侧而形成,紧固构件***到所述紧固孔74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711***到第一***空间721a,第二固定块712***到第二***空间722a。第一***空间721a及第二***空间722a朝向前部主体310的内侧面310a开口,并朝向升降器500凸出。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可以代替第一***空间721a及第二***空间722a而形成有一个***空间。在形成有一个***空间的情况下,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到一个***空间内,并由此可能会发生松动间隔。

由于线绳引导件700为用于支撑线绳的结构物,需要使其松动间隔或晃动最小化。当在支撑线绳时引导件750晃动时,不仅会产生工作噪音,在利用线绳支撑的吸入格栅320将会发生更大的晃动。

第一***空间721a及第二***空间722a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组装块主体740仅有一侧面呈开口,其余面被封闭。

在组装块主体740的外侧面形成有引导件安装空间742及引导轴槽744、746。

引导件安装空间742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其前后宽度比上下厚度更窄地形成。引导件安装空间742由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以及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形成。

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及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将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及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相连接。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与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及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相交叉,在本实施例中相正交。

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及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和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之间***所述引导件750。所述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和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引导件750的厚度更长地形成。

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和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之间的间隔比第一固定块711和第二固定块712之间的***间隔713更窄地形成。

引导件安装空间742的上下长度比引导件750的直径更小地形成,引导件750向引导件安装空间742的上侧及下侧凸出。

虽然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及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在上下方向上平坦地形成,而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则并非如此。

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的上侧可以向所述引导件750侧凸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的上侧形成有向所述引导件750侧缓慢地凸出的防分离凸出部743。

防分离凸出部743是用于防止引导件主体752非意图地从组装块720分离的结构元件。当需要进行区分并称呼时,将所述防分离凸出部743定义为第一防分离凸出部。

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从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向引导件750侧凸出。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形成规定的曲率,并与引导件750的外侧面752a隔开规定间隔。

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和引导件750的外侧面752a的间隔比线绳的直径更小地形成,据此能够切断线绳从线绳槽754逃离并向引导件750外侧分离。设置在引导件槽754的线绳位于第二引导件安装壁742b和线绳槽754之间。

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的至少一部分的曲率中心可以配置在引导件轴755的旋转中心。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位于比引导件轴755的旋转中心更上侧的位置。

当引导件轴755***到引导轴槽744、746时,所述引导件主体752的外侧面752a可能会与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相干涉。当引导件轴755***到引导轴槽744、746时,引导件主体752与防分离凸出部743以过盈配合形态进行组装。在组装引导件轴755后,引导件主体752的外侧面752a和防分离凸出部743保持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作业者并非有意图地分离引导件750的情况下,引导件轴755被防分离凸出部743卡止而不进行分离。

另外,引导轴槽744、746分别配置在引导件安装空间742的两侧。第一引导轴槽744配置在第一引导件安装壁742a侧,第二引导轴槽746配置在第三引导件安装壁742c侧。

第一引导轴槽744及第二引导轴槽746的形成方向与引导件安装空间742的形成方向相正交。第一引导轴槽744及第二引导轴槽746对于引导件安装空间742呈对称。

第一引导轴槽744及第二引导轴槽746从组装块主体740的上侧面向下侧凹入形成。

由于第二引导轴槽746的形态与第一引导轴槽744呈对称,将以第一引导轴槽744为例进行说明。

引导轴槽744、746包括第一轴壁744a、第二轴壁744b以及第三轴壁744c。

第一轴壁744a及第三轴壁744c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第一轴壁744a和第三轴壁744c之间***所述引导件750的引导件轴755。第一轴壁744a和第三轴壁744c的间隔比所述引导件轴755的直径更宽地形成。所述引导件轴755可以在所述第一轴壁744a和第三轴壁744c之间进行旋转。

配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引导轴755分离的防分离凸出部747。将用于防止引导轴755从引导轴槽744、746分离的结构元件定义为第二防分离凸出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分离凸出部747配置在两个位置。第二防分离凸出部747包括:第2-1防分离凸出部747a,从第一轴壁744a朝向第三轴壁744c凸出;第2-2防分离凸出部747c,从第三轴壁744c朝向第一轴壁744a凸出。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仅配置有第2-1防分离凸出部747a或第2-2防分离凸出部747c中的一个。

第2-1防分离凸出部747a或第2-2防分离凸出部747c之间的间隔比引导件轴755的直径更小地形成。第2-1防分离凸出部747a及第2-2防分离凸出部747c位于比引导件轴755的旋转中心更上侧的位置。

第2-1防分离凸出部747a及第2-2防分离凸出部747c呈包围引导件轴755的外侧一部分的形态。第2-1防分离凸出部747a及第2-2防分离凸出部747c的布置方向与引导件轴755的长度方向相交叉。

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及第二防分离凸出部747不仅防止引导件从组装块720分离,还抑制引导件750的上下移动。

在升降器500的运转中,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及第二防分离凸出部747限制所述引导件750的晃动及移动,据此能够使引导件750的旋转过程中产生的运转噪音最小化。

由于第一防分离凸出部743及第二防分离凸出部747限制所述引导件750的晃动及移动,还能够使升降器500的工作过程中的吸入格栅320的晃动最小化。

在本实施例中,线绳包围引导件750的上侧,并向下侧进行方向转换。因此,由于在所述线绳加载有吸入格栅320的荷重,所述引导件750将向下侧被按压。即,由于在安装状态或运转中引导件750向下侧被按压,在没有作业者的有意图的操作的情况下,引导件不会从引导件安装空间742及引导件轴槽744、746逃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容易地安装引导件,将区分为固定块及组装块进行制作。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在所述固定块形成引导件的安装结构并安装所述引导件。例如,可以在固定块形成引导件安装空间及引导件轴槽。

只是,在固定块形成引导件安装空间及引导件轴槽的情况下,注塑模具的结构变得复杂且在制作上存在有困难。

<线绳固定部的布置>

所述线绳包围引导件750且向下侧进行方向转换,并将固定在吸入格栅320。

线绳的一端固定在升降器500的辊筒主体535,另一端固定在吸入格栅320的上侧面。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形成有供所述线绳的另一端固定的线绳固定部329。线绳固定部329配置在吸入格栅320的格栅主体322。尤其是,线绳固定部329配置在格栅主体322中未形成有格栅孔321的格栅主体部324,并向上侧凸出。

将第一线绳引导件701下侧配置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一线绳固定部,将第二线绳引导件702下侧配置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二线绳固定部,将第三线绳引导件703下侧配置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三线绳固定部,将第四线绳引导件701下侧配置的线绳固定部定义为第四线绳固定部。

所述线绳通过引导件750向垂直方向下侧延伸,并固定在线绳固定部329。所述引导件750位于格栅主体部324上侧。

本实施例的线绳引导件700位于吸入格栅320上侧,并被吸入格栅320遮挡。尤其是,由于线绳引导件700位于格栅主体部324上侧,其不会向用户露出。

线绳引导件700比叶片模块200更向吸入口101侧靠近地布置。所述叶片模块200具有能够从前部主体310分离的结构,并在所述叶片模块200的分离过程中防止与线绳相干涉。

即,叶片模块200位于比四个线绳511、512、521、522更外侧的位置,作业者可以在安装有四个线绳511、512、521、522的状态下分离叶片模块200。

并且,在修理或更换升降器500的情况下,作业者可以在使吸入格栅320下降的状态下,与叶片模块200无关地分离四个线绳511、512、521、522。

<旋转量感测装置的构成>

所述旋转感测装置600用于感测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所述旋转感测装置600需要感测比所述辊筒530的旋转次数更精确的旋转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同时卷绕或解绕第一单元510的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和第二单元520的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需要精确地感测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

由于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的旋转感测装置600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将以第一单元510上配置的旋转感测装置600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旋转感测装置600包括:旋转感测因子601,配置在所述辊筒530,在所述辊筒530的旋转时与其一同进行旋转;传感器602,与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隔开地配置,并用于感测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的旋转量;印刷电路板603,所述传感器602配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603。

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配置在当所述辊筒530旋转时与其一同旋转的位置。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1-1分隔件534或第1-2分隔件536中的至少一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配置有多个,多个旋转感测因子601以所述辊筒530的轴中心C为基准,对于圆周方向按等间隔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配置在第1-1分隔件5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呈锯齿形状。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以所述辊筒530的轴中心C为基准向半径方向外侧凸出配置。

所述传感器602感测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602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602在所述辊筒530的旋转时感测由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产生的信号。例如,所述传感器602生成红外线,并受光所生成的红外线。所述传感器602在所述辊筒530的旋转时,通过被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阻断的红外线的变化,控制部可以判断所述辊筒530的旋转角、旋转次数、旋转速度。

为了有效地感测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从所述印刷电路板603凸出配置有传感器安装部604。

所述印刷电路板603与轴中心C以平行的方式配置。所述印刷电路板603设置在所述辊筒电机540、单元外壳590或辊箱中的一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603设置在辊筒电机540,并与所述辊筒电机540的电机轴以平行的方式配置。

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从所述印刷电路板603朝向辊筒530凸出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与印刷电路板603以正交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设置有所述传感器602。传感器602包括:发光部,用于产生红外线信号;以及受光部,用于受光从所述发光部产生的红外线信号。所述传感器602的运转机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常规技术,因此将省去详细的说明。

只是,用于有效地识别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的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及印刷电路板603具有结构上的特征。

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从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匚”字形态。

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形成有能够使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通过的插槽605。在所述辊筒530的旋转时,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通过所述插槽605,所述传感器602感测通过所述插槽605的旋转感测因子601。

所述插槽605与辊筒530的轴中心相正交。所述插槽605位于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的旋转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配置在所述第1-1分隔件534,所述插槽605和所述第1-1分隔件53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插槽605与第1-2分隔件536及部分533以平行的方式配置。

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可以是单纯地仅安装有传感器602的结构物。与此不同地,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可以由能够向所述传感器602提供电源的印刷电路板构成。由此,所述印刷电路板603和所述传感器安装部604可以进行电连接。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可以作为所述旋转感测因子使用永久磁铁,所述传感器使用感测永久磁铁的霍尔传感器。在作为旋转感测因子使用永久磁铁的情况下,可以沿着所述第1-1分隔件534的边缘沿着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永久磁铁。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也可以配置在第1-2分隔件536或部分533。

由于所述第二单元520与所述第一单元510相同地构成,将省去详细的说明。

<叶片模块及吸入格栅的布置>

当所述吸入格栅320下降时,四个叶片模块200及升降器500被露出。由于所述各线绳保持向上侧被拉动的状态,所述吸入格栅320保持紧贴在前部主体310的状态。

当所述吸入格栅320向下侧移动时,被所述吸入格栅320遮挡的四个叶片模块200及升降器500将露出。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紧贴在前部主体310的状态下,仅有所述叶片模块200的叶片210被露出。

此外,在构成所述吸入格栅320的所述格栅边角部327上侧布置各线绳引导件。

所述吸入格栅320包括:格栅主体322,利用多个格栅孔321与所述吸入口101相连通,并形成为四边形形状;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从所述格栅主体322的各边角向对角线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叶片模块200包括:第一叶片模块201,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和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之间;第二叶片模块202,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和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之间;第三叶片模块203,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和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之间;以及第四叶片模块204,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和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之间。

将配置在12点方向的叶片模块200定义为第一叶片模块201,将配置在3点方向的叶片模块200定义为第二叶片模块202,将配置在6点方向的叶片模块200定义为第三叶片模块203,将配置在9点方向的叶片模块200定义为第四叶片模块204。

所述第一叶片模块201、第二叶片模块202、第三叶片模块203以及第四叶片模块204以前面板300的中心C为基准按90度间隔进行配置。

所述第一叶片模块201及第三叶片模块203以平行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叶片模块202及第四叶片模块204以平行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前部主体310布置四个侧部盖314。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配置在所述第一叶片模块201外侧的侧部盖314定义为第一侧部盖314-1,将配置在所述第二叶片模块202外侧的侧部盖314定义为第二侧部盖314-2,将配置在所述第三叶片模块203外侧的侧部盖314定义为第三侧部盖314-3,将配置在所述第四叶片模块204外侧的侧部盖314定义为第四侧部盖314-4。

各侧部盖314组装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缘,位于所述前部框架312的下侧,向外部露出,并配置在各叶片模块202外侧。

此外,将配置在第一叶片模块201和第二叶片模块202之间的边角盖316定义为第一边角盖316-1。将配置在第二叶片模块202和第三叶片模块203之间的边角盖316定义为第二边角盖316-2。将配置在第三叶片模块203和第四叶片模块204之间的边角盖316定义为第三边角盖316-3。将配置在第四叶片模块204和第一叶片模块201之间的边角盖316定义为第四边角盖316-4。

所述第一边角盖316-1组装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角,位于所述前部框架312的下侧,位于所述第一侧部盖314-1和第二侧部盖314-2之间,并向外部露出。

所述第二边角盖316-2组装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角,位于所述前部框架312的下侧,位于所述第二侧部盖314-2和第三侧部盖314-3之间,并向外部露出。

所述第三边角盖316-3组装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角,位于所述前部框架312的下侧,位于所述第三侧部盖314-1和第四侧部盖314-4之间,并向外部露出。

所述第四边角盖316-4组装在所述前部框架312的边角,位于所述前部框架312的下侧,位于所述第四侧部盖314-1和第一侧部盖314-1之间,并向外部露出。

第一边角盖316-1及第三边角盖316-3以前面板300的中心C为基准沿着对角线方向配置,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第二边角盖316-2及第四边角盖316-4以前面板300的中心C为基准沿着对角线方向配置,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

将经过所述前面板300的中心的虚拟的对角线定义为P1及P2。所述P1是将第一边角盖316-1及第三边角盖316-3相连接的虚拟的线,所述P2是将第二边角盖316-2及第四边角盖316-4相连接的虚拟的线。

在所述吸入面板320布置向边角侧延伸形成的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以及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

以所述格栅边角部为基准,所述第一叶片模块201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和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之间。

所述第二叶片模块202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和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之间。

所述第三叶片模块203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和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之间。

所述第四叶片模块204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的各边缘外侧,并配置在所述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和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之间。

所述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朝向所述第一边角盖316-1延伸形成,并与所述第一边角盖316-1的外侧面形成连续的面。

所述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的格栅边角边界326与所述第一边角盖316-1的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相向,并形成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间隙317a。

其余格栅边角部327的格栅边角边界326和所述边角盖316的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也分别相向,并形成各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间隙317a。

所述吸入格栅320形成有以与各边角盖316面对的方式配置的四个格栅边角部327。所述各格栅边角部327与所述各边角盖316相向地配置。

将与所述第一边角盖316-1相向地配置的格栅边角部327定义为第一格栅边角部327-1,将与所述第二边角盖316-2相向地配置的格栅边角部327定义为第二格栅边角部327-2,将与所述第三边角盖316-3相向地配置的格栅边角部327定义为第三格栅边角部327-3,将与所述第四边角盖316-4相向地配置的格栅边角部327定义为第四格栅边角部327-4。

形成所述格栅边角部327的边缘的格栅侧部边界325与形成边角盖316的内侧边缘的边角装饰件内部边界317以相面对的方式配置,并且曲线的形态也彼此对应。

同样地,形成所述格栅边角部327的边缘的格栅边角边界326与叶片210的内侧边缘以相面对的方式配置,并且曲线的形态也彼此对应。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有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以保持所述吸入格栅320紧贴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的状态。

在所述前部主体310可以布置永久磁铁318和磁力固定部328中的一个,在所述各格栅边角部327上侧面可以布置所述磁力固定部328和永久磁铁318中的另一个。

所述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位于各格栅边角部327上侧,并被所述各格栅边角部327隐藏。由于所述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位于吸入格栅320的各边角外侧,能够使吸入格栅320和前部主体310被隔开的情形最小化。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及前部主体310被隔开的情况下,将引起所述吸入流路103内部压力降低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永久磁铁318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310。具体而言,所述永久磁铁配置在边角框架313。

所述磁力固定部328由与所述永久磁铁318彼此作用而形成引力的金属材质形成。所述磁力固定部328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上侧面。具体而言,所述磁力固定部328配置在格栅边角部327的上侧面。还形成有配置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并向吸入格栅320的上侧凸出的安装部328a。所述安装部328a与吸入格栅320一体地注塑成型。

所述安装部328a配置在引导块800和格栅边角边界326之间。

在引导块800位于比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更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将可能发生格栅边角部327的下垂,并因所述下垂而可能会与前部主体310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位于引导块800的外侧,在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的结合时,能够使引导块800更向前部主体310侧的***空间850紧贴。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向上侧移动,并接近所述永久磁铁318的情况下,所述永久磁铁318将拉动所述磁力固定部328以固定所述吸入格栅320。所述永久磁铁318的磁力小于所述吸入格栅320的自重。由此,在利用所述升降件500无法拉动吸入格栅320的情况下,所述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的结合将被解除。

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所述永久磁铁318配置在所述虚拟的对角线P1及P2线上。所述永久磁铁318位于边角盖316内侧。

从俯视或仰视观察时,四个永久磁铁318中的一个配置在第一叶片模块201的第一模块主体410和第四叶片模块204的第二模块主体420之间。其余三个永久磁铁也配置在各叶片模块的第一模块主体410和第二模块主体420之间。

所述永久磁铁318及磁力固定部328位于各格栅边角部327上侧,并被所述各格栅边角部327隐藏。

<叶片模块的构成>

所述叶片模块200设置在吐出流路104,并控制通过所述吐出口102吐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所述叶片模块200包括:模块主体400、第一叶片210、第二叶片220、叶片电机230、驱动联接件240、第一叶片联接件250以及第二叶片联接件260。

所述第一叶片210、第二叶片220、叶片电机230、驱动联接件240、第一叶片联接件250以及第二叶片联接件260均设置在模块主体400。所述模块主体400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前面板300。即,所述叶片模块200的结构部件整体被模块化,并一次地设置在所述前面板300。

由于所述叶片模块200被模块化,能够缩短组装时间,并在故障时容易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电机230使用步进电机。

<模块主体的构成>

所述模块主体400可以由一个主体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安装空间最小化并使制作费用最小化,将分离为两个部件进行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主体400由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构成。

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共同的结构元件,将以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分别紧固在所述前部主体31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分别设置在边角框架313。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设置在吐出口102的一侧配置的边角框架313,所述第二模块主体420设置在吐出口102的另一侧配置的边角框架313。

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紧贴在各个边角框架313的底面,并分别通过紧固构件401进行紧固。

因此,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配置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下侧。当从室内机的被安装的状态观察时,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边角框架313的紧固方向以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模块主体420及边角框架313的紧固方向也以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维修过程中能够将所述叶片模块200整体容易地从所述前部主体310分离。

所述叶片模块200包括:第一模块主体410,配置在所述吐出口102的一侧,位于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下侧,以对于所述前部主体310能够向下侧分离的方式组装;第二模块主体420,配置在所述吐出口102的另一侧,位于所述前部主体310的下侧,以对于所述前部主体310能够向下侧分离的方式组装;一个以上的叶片210、220,其一侧及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相结合,并对于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进行相对旋转;叶片电机230,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或第二模块主体420中的至少一方,用于向所述叶片提供驱动力;第一紧固孔403-1,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以朝向下侧的方式配置,并贯穿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而形成;第一紧固构件401-1,通过所述第一紧固孔403-1紧固在所述前部主体310;第二紧固孔403-2,配置在所述第二模块主体420,以朝向下侧的方式配置,并贯穿所述第二模块主体420而形成;第二紧固构件401-2,通过所述第二紧固孔403-2紧固在所述前部主体。

尤其是,由于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位于前部主体310的下侧,在所述前部主体310设置在外壳壳体110的状态下,能够仅将所述叶片模块200从前部主体310分离。这共同地适用于四个位置的叶片模块200全体。

在将所述模块主体400从前部主体310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叶片模块200全体向前部主体310的下侧分离。

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包括:模块主体部402,与所述前部主体310相结合;联接件安装部404,从所述模块主体部402向上侧凸出。

所述模块主体部402利用紧固构件401(未图示)紧固在所述前部主体31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模块主体部402可以通过卡钩结合或过盈配合等来结合在前部主体310。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因第一叶片210、第二叶片220、叶片电机230、驱动联接件240、第一叶片联接件250以及第二叶片联接件260等引起的振动或噪音发生最小化,将所述模块主体部402牢固地紧固在前部主体310。

用于固定所述模块主体部402的紧固构件401呈从下侧向上侧方向紧固的状态,并可以从上侧向下侧分离。

在所述模块主体部402形成有供紧固构件401贯穿的紧固孔403。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当需要区分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上形成的紧固孔和第二模块主体420上形成的紧固孔时,将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的紧固孔称为第一紧固孔403-1,将配置在所述第二模块主体420的紧固孔称为第二紧固孔403-1。

此外,当需要区分紧固构件401时,将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孔403-1的紧固构件401定义为第一紧固构件401-1,将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孔403-1的紧固构件401定义为第二紧固构件401-2。

所述第一紧固构件401-1贯穿所述第一紧固孔,并紧固在前部主体310。所述第二紧固构件401-2贯穿所述第二紧固孔,并紧固在前部主体310。

在紧固固定所述模块主体400之前,配置有用于临时固定所述模块主体400的位置的模块卡钩405。

所述模块卡钩405与前面板(300,具体而言,前部主体310)相结合。具体而言,所述模块卡钩405及前部主体310形成相互卡止。

在一个模块主体可以配置有多个模块卡钩405。在本实施例中,其分别配置在所述模块主体部402的外侧边缘及前方侧的边缘。即,在第一模块主体410及第二模块主体420的外侧分别配置有模块卡钩405,各模块卡钩405对于左右方向呈对称。

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的模块卡钩405及第二模块主体420的模块卡钩405来将所述叶片模块200临时固定在框架主体3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卡钩405与边角框架313形成相互卡止。

基于所述模块卡钩405的固定在结合结构上将可能产生稍许的松动间隔。紧固构件401将临时固定的所述模块主体400牢固地固定在前部主体310。

用于设置所述紧固构件401的紧固孔403可以位于所述模块卡钩405之间。在一侧及另一侧的模块卡钩405之间配置有第一模块主体410的紧固孔403及第二模块主体420的紧固孔403。

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卡钩405及紧固孔403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

即使所述紧固构件401被解除,也可以利用所述模块卡钩405来保持叶片模块200结合在所述框架主体310的状态。

在修理或故障时,当需要分离所述叶片模块200时,即使分离所述紧固构件401,所述叶片模块200也将保持结合在前面板300的状态。由此,作业者在解除所述紧固构件401时,无需额外地支撑所述叶片模块200。

由于所述叶片模块200实现基于模块卡钩405的第一次固定及基于紧固构件401的第二次固定,在维修时能够大幅地提高作业便利性。

所述模块主体部402以水平的方式配置,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以垂直的方式配置。尤其是,当从安装的状态观察时,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从所述模块主体部402向上侧凸出。

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的联接件安装部404及第二模块主体420的联接件安装部404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的联接件安装部404和第二模块主体420的联接件安装部404之间设置有第一叶片210、第二叶片220、驱动联接件240、第一叶片联接件250以及第二叶片联接件260。所述叶片电机230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的联接件安装部404的外侧或所述第二模块主体420的联接件安装部404的外侧。

所述叶片电机230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或第二模块主体420中的一方。在本实施例中,其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或第二模块主体420。

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410和第二模块主体420之间结合第一叶片210、第二叶片220、驱动联接件240、第一叶片联接件250以及第二叶片联接件260,从而使所述叶片模块200进行一体化。

为了安装所述叶片电机230,配置有向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的外侧凸出的叶片电机安装部406。在所述叶片电机安装部406紧固固定所述叶片电机230。所述叶片电机安装部406形成为凸柱形态,所述叶片电机230固定在所述叶片电机安装部406。在叶片电机安装部406的作用下,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及叶片电机230被隔开规定间隔。

在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配置有驱动联接件结合部407、第一叶片联接件结合部408以及第二叶片结合部409,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组装在所述驱动联接件结合部407,所述驱动联接件结合部407向所述驱动联接件240提供旋转中心,所述第一叶片联接件250组装在所述第一叶片联接件结合部408,所述第一叶片联接件结合部408向所述第一叶片联接件250提供旋转中心,所述第二叶片结合部409与所述第二叶片220相结合,并向所述第二叶片220提供旋转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联接件结合部407、第一叶片联接件结合部408以及第二叶片结合部409形成为孔形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形成为凸柱形态,并可以实现为提供转轴的多样的形态。

另外,在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配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旋转角的止动件270。所述止动件270朝向相反侧的联接件安装部404凸出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270在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旋转时在特定位置产生干涉,并限制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旋转。所述止动件270位于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旋转半径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270与所述联接件安装部404一体地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270提供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安装位置,在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旋转时保持接触的状态,并抑制所述驱动联接件240的振动或松动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270形成为弧形状。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入格栅的上升或下降时的工作过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吸入格栅320的安装状态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所述吸入格栅320可以为了过滤器清扫或室内机内部修理等而下降。吸入格栅320支撑于四个线绳511、512、521、522,吸入格栅320的荷重全部利用四个线绳511、512、521、522被施加。

吸入格栅320利用四个线绳511、512、521、522来保持紧贴在前部主体310的状态。即,吸入格栅320及前部主体310未配置有用于进行支撑的额外的结合结构。

因此,用户无需为了分离吸入格栅320而站到诸如椅子的结构物上方并解除吸入格栅320及前部主体310的组装。即,在因升降器500的运转而四个线绳511、512、521、522解绕时,吸入面板320立即向向下侧下降。

并且,由于吸入格栅320仅由各线绳511、512、521、522支撑,各线绳511、512、521、522始终形成紧绷的张力。在吸入格栅320由其他结构物支撑的情况下,各线绳511、512、521、522中一部分可以形成松弛的状态,升降器500将无法精确地控制各线绳511、512、521、522。

由于本实施例的各线绳511、512、521、522始终支撑吸入格栅320的荷重,向升降器500外部解绕的全体长度将始终保持紧绷的状态。

第一线绳固定部329-1、第二线绳固定部329-2、第三线绳固定部329-3、第四线绳固定部329-4位于吸入面板320的各边角侧。

由于四个各线绳固定部被各线绳向上侧拉动而紧贴在前部主体310,能够将吸入格栅320的边缘紧贴在前部主体310,并能够使吸入格栅320的下垂最小化。

由于对于四个线绳511、512、521、522配置有各线绳引导件701、702、703、704,能够防止各线绳511、512、521、522的下垂。

向各线绳511、512、521、522施加的荷重可以向各线绳引导件701、702、703、704分散其一部分。并且,由于各线绳511、512、521、522仅沿着向上下方向配置的线绳槽754移动,能够抑制各线绳511、512、521、522的水平移动,据此使吸入格栅320的晃动最小化。

接着,对吸入格栅320的下降过程进行说明。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安装在盖面板300的状态下,当用户通过无线遥控器或有线遥控器输入操作信号时,控制部判断所输入的操作信号并使所述吸入格栅320下降。

当使所述吸入格栅320下降时,用户可以调节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下降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格栅320可以按1m、2m、3m、4.5m阶段性地下降。

控制部判断所输入的操作信号,使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同时运转,并决定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上配置的辊筒电机540的旋转量。

当使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的各辊筒电机540同时运转时,需要使各辊筒电机540的旋转数及旋转速度相一致,才能防止所述吸入格栅320倾斜。为此,优选地使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的各辊筒电机540进行同步化。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各辊筒电机540使各辊筒530向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吸入格栅320将下降。相反地,当所述各辊筒电机540使各辊筒530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吸入格栅320将上升。

此外,当所述各辊筒电机540旋转各辊筒530时,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上配置的旋转量感测装置600感测旋转感测因子601,从而感测所述辊筒530的旋转量或旋转速度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部监控所述旋转量感测装置600中感测出的数据,并判断各辊筒530是否按相同的速度进行旋转。

在基于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的两侧的阶差被错开的情况下,为了阶差补正而可以在停止状态下实施所述旋转感测因子601的计数数目补正。在本实施例中,最多至三次实施旋转感测因子601的计数数目补正,并驱动所述升降器500。

此外,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旋转量感测装置600监控基于所述升降器500的吸入格栅320的下降或上升过程。

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某一个辊筒530的旋转停止的情况下,立即停止各辊筒电机540以切断所述吸入格栅320的倾斜或坠落可能性。

利用各辊筒电机540的运转,四个线绳511、512、521、522从各辊筒530同时解绕。各线绳511、512、521、522通过第四辊554、第三辊553、第二辊552以及第一辊551。从各单元外壳590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各线绳511、512、521、522在位于各单元外壳590的水平方向的引导件750朝向地面进行方向转换。

各线绳511、512、521、522在支撑于各引导件750的上侧面的状态下,可以向引导件750的垂直方向下侧移动。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所述吸入格栅320的线绳固定部329上固定的各线绳511、512、521、522的另一端同时向下侧下降。

各线绳固定部329位于各引导件750的下侧,各线绳511、512、521、522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即,由于在支撑线绳的引导件750下侧布置线绳固定部329,在各线绳511、512、521、522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晃动最小化。由于并且,各线绳511、512、521、522支撑于四个各引导件750,能够均匀地分散荷重,并能够使施加于各辊箱的辊的荷重最小化。

并且,由于引导件750及辊箱550为固定的结构物,线绳在被引导件750及第一辊551支撑的状态下不会发生晃动。

在吸入格栅320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仅有线绳固定部329为可能会发生晃动的结构物,并且在引导件750下侧布置线绳固定部329,因此,使所述引导件750和线绳固定部329之间的线绳长度最小化。

即,由于引导件750及线绳固定部329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使在吸入格栅320的下降过程中解绕的线绳的长度最小化。当吸入格栅下降时,在线绳以对角线方式配置的情况下,需要相较于上下方向时解绕更多的长度的线绳。

接着,对所述升降器500的上升过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通过在吸入格栅320下降的状态下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信号,控制部可以使所述吸入格栅320上升到原位置。

所述控制部为了将所述吸入格栅320返回到初始位置,使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的各辊筒530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控制部通过相同地保持各辊筒530的旋转量及旋转速度,使所述吸入格栅320以呈水平的状态上升。

当所述吸入格栅320上升时,线绳固定部329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各线绳的末端也从下侧向上侧移动。

利用所述辊筒530的旋转,第一单元510的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和第二单元520的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同时卷绕到各自的辊筒530。

在所述第一单元510的辊筒530旋转时,所述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在辊筒530的第一区域531及第二区域532沿着水平方向对齐并卷绕。

所述第1-1线绳511沿着垂直方向通过引导件750后,沿着水平方向进行方向转换,并在通过第一辊551、第二辊552、第三辊553以及第四辊554后,卷绕到第一区域531的辊筒主体535外周面。在所述第1-1线绳511在所述辊筒主体535外周面以呈一列的方式卷绕后,在以呈一列的方式卷绕的第1-1线绳511上方再次形成层并进行卷绕。

所述第1-2线绳512沿着垂直方向通过引导件750后,沿着水平方向进行方向转换,并在通过第一辊561、第二辊562、第三辊563以及第四辊564后,卷绕到第二区域532的辊筒主体535外周面。

另外,在与所述第一单元510同时进行旋转的第二单元520中,也将以与第一单元510相同的速度卷绕第2-1线绳521及第2-2线绳522。

与所述第一单元510相同地,在所述第二单元520的辊筒530旋转时,所述第2-1线绳521的一端及第2-2线绳522的一端在辊筒530的第一区域531及第二区域532对齐并卷绕。

如本实施例所述,所述吸入格栅320利用所述第1-1线绳511、第1-2线绳512、第2-1线绳521以及第2-2线绳522被四点支撑。

在所述吸入格栅320被四点支撑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上配置的各辊筒530的旋转量及旋转速度同步化,能够使所述吸入格栅320的两侧同时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施例的室内机中,虽然在所述第一单元510及第二单元520布置各各辊筒电机540,但是控制部可以通过所述旋转量感测装置600均匀地控制四个线绳。

并且,本实施例的室内机提供通过驱动一个辊筒530来能够使所述第1-1线绳511及第1-2线绳512同时卷绕或解绕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吸入格栅320的倾斜。

虽然通过所述线绳引导件能够防止吸入格栅320的晃动或倾斜,但是不能排除因向吸入格栅320施加的外力等引起的吸入格栅320被晃动的可能性。

例如,在用户再安装前置过滤器330后,当使吸入格栅320上升时,向吸入格栅320施加用户的外力,由此,将可能产生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振动。

在产生所述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振动的状态下,当使升降器500运转时,各线绳将卷绕并使振动的振幅减小。

即使所述吸入格栅的振动减小,也无法100%确定吸入格栅320位于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下侧。所述引导块800的第一引导壁815及第二引导壁825在上述的状况下,将吸入格栅320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引导。

当吸入面板300上升时,在吸入格栅320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的情况下,所述引导块800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下端856相接触,所述引导块800被所述下端856推挤而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移动。

在所述引导块800利用正常的路径上升的情况下,吸入格栅320从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下侧向上侧移动,并且不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相接触。

在因振动等而所述引导块800偏离正常的路径的情况下,吸入格栅320的外侧边缘将可能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

在吸入格栅320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的状态下上升时,第一引导块部810或第二引导块部820中的至少一个将与所述边角框架313的下端856相干涉,并使所述吸入格栅320全体向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移动。

例如,在第一引导块801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的情况下,第一引导块801与第一边角框架313-1相干涉,吸入格栅320将可能向第三引导块803侧被推挤并移动。

作为另一例,在第一引导块801及第二引导块802偏离吸入格栅布置区域320a的情况下,第一引导块801与第一边角框架313-1相干涉,第二引导块802与第二边角框架313-2相干涉,吸入格栅320将可能向第三引导块803及第四引导块804侧被推挤并移动。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彼此不同的多样的形态进行制造,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利用其他具体的形态实施。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上均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是限定性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外壳 101:吸入口

102:吐出口 103:吸入流路

104:吐出流路 110:外壳壳体

120:前面板 130:室内热交换机

140:室内送风扇 200:叶片模块

300:前面板 310:前部主体

320:吸入格栅 321:格栅孔

322:格栅主体 323:格栅

324:格栅主体部 329:线绳固定部

330:前置过滤器 500:升降器

600:旋转量感测装置 700:线绳引导件

701:第一线绳引导件 702:第二线绳引导件

703:第三线绳引导件 704:第四线绳引导件

710:固定块 720:组装块

730:固定块主体 740:组装块主体

750:引导件 800:引导块

810:第一引导块部 820:第二引导块部

6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空调的天花板式室内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