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文档序号:1139690 发布日期:2020-10-09 浏览: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Air supply device and dust collector ) 是由 山内亮二 于 2020-02-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送风装置和吸尘器,送风装置具有:转子,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叶轮,其固定于所述轴,能够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壳体,其配置于比所述叶轮靠下方的位置。所述壳体具有:环状的内环状部,其与所述定子相固定;环状的外环状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内环状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该外环状部与所述内环状部的径向之间构成第1流路;以及第1肋,其连接所述内环状部与所述外环状部。所述定子在所述叶轮与所述内环状部的轴向之间处与所述第1肋的上部空间连通,所述第1肋的径向外端的周向长度与所述第1肋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不同。(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lower and a dust collector, the blower includes: a rotor having a shaft disposed along a central axis extending vertically; a stator that is radially opposed to the rotor; an impeller fixed to the shaft and rotatable about the central axis; and a casing disposed below the impeller. The housing has: an annular inner annular portion fixed to the stator; an annular outer annular portion disposed radially outward of the inner annular portion, and forming a 1 st flow path between the outer annular portion and the inner annular portion in a radial direction; and a 1 st rib connecting the inner annular portion and the outer annular portion. The stator communicates with an upper space of the 1 st rib at a position between the impeller and the inner annular portion in an axial direction, and a circumferential length of a radially outer end of the 1 st rib is different from a circumferential length of a radially inner end of the 1 st rib.)

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公开公报特开2018-084151号公报中公开了现有的送风装置的一例。日本国公开公报特开2018-084151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动送风机具有离心风扇、电动机以及整流体。电动机具有转子、定子以及框架。整流体具有:构成外轮廓的外轮廓部,其对框架进行支承;主体部,其配置于外框架部的内侧;以及风路部,其形成于外框架部与主体部之间。风路部的内径比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大,风路部的外径在框架的内径以下。此外,框架具有限制部。限制部通过防止定子铁芯旋转,而将框架相对于定子在周向上定位。

并且记载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从风路部至排气的风路,从而能够提高电动送风机的送风效率。

但是,在日本国公开公报特开2018-084151号公报的电动送风机中,难以在抑制送风效率的降低的同时对定子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送风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对定子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

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是送风装置,其具有:转子,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叶轮,其固定于所述轴,能够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壳体,其配置于比所述叶轮靠下方的位置。所述壳体具有:环状的内环状部,其与所述定子相固定;环状的外环状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内环状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该外环状部与所述内环状部的径向之间构成第1流路;以及第1肋,其连接所述内环状部与所述外环状部。所述定子在所述叶轮与所述内环状部的轴向之间处与所述第1肋的上部空间连通,所述第1肋的径向外端的周向长度与所述第1肋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不同。

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具有上述的送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能够抑制送风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对定子进行冷却。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在吸尘器所具有的送风装置中,能够抑制送风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对定子进行冷却。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扩散器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扩散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壳体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壳体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图8是松弛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壳体及其周边的横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变形例的壳体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送风装置100的中心轴线J的延伸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或“轴向”,将与送风装置100的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送风装置100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但是,上述的“上下方向”不限定实际组装于机器时的送风装置100的方向。另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有时附图的记载内容与实际的构造不同。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吸尘器A中,将靠近地面F的方向设为“下方”,并且将远离地面F的方向设为“上方”,来对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另外,这些方向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使用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上游”和“下游”分别表示在驱动送风装置100时,从吸气部103吸入的气体的流通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A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A的立体图。吸尘器A是所谓的杆型的电吸尘器,具有在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构成有吸气部103和排气部104的外壳102。电源线(未图示)被从外壳102的背面导出。电源线与设置于房间的侧壁面的电源插座(未图示)连接,向吸尘器A提供电力。另外,吸尘器A也可以是所谓的机器人型、罐型或便携型的电吸尘器。

在外壳102内形成有连结吸气部103与排气部104的空气通路(未图示)。在空气通路内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集尘部(未图示)、过滤器(未图示)以及送风装置100。送风装置100具有后述的叶轮30。在气体通路内流通的气体所包含的灰尘等垃圾被过滤器过滤,在形成为容器状的集尘部内被汇集。集尘部和过滤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外壳102拆卸。

在外壳102的上部设置有把持部105和操作部106。使用者能够对把持部105进行把持,而使吸尘器A移动。操作部106具有多个按钮106a,通过对按钮106a进行操作,而进行吸尘器A的动作设定。例如,通过按钮106a的操作,指示送风装置100的驱动开始、驱动停止、以及转速的变更等。棒状的抽吸管107的下游端(在图中为上端)与吸气部103连接。抽吸嘴108以能够相对于抽吸管107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抽吸管107的上游端。地面F上的垃圾通过抽吸嘴108而被吸入至抽吸管107。

吸尘器A具有后述的送风装置100。由此,在吸尘器A中,能够抑制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对定子20进行冷却。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并且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图2是送风装置100的立体图。图3是送风装置100的纵剖视图。参照图2和图3,送风装置100具有马达1和被马达1旋转驱动的叶轮30。更详细而言,送风装置100具有转子10、定子20、叶轮30以及壳体50。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00还具有扩散器40。

马达1具有转子10和定子20。转子10具有轴11和磁铁12。更详细而言,转子10具有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11。磁铁12被固定于轴11。磁铁12具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环状的磁铁片121。在磁铁12的上方配置有上间隔件13,在磁铁12的下方配置有下间隔件14。磁铁12的上表面与上间隔件13的下表面接触,磁铁12的下表面与下间隔件14的上表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12通过粘接剂被固定于轴11的径向外表面。但是,磁铁1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固定于轴11,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与轴11间接地固定。

参照图3、图7以及图8,定子20具有定子铁芯21、绝缘件22以及线圈23。定子20与转子10在径向上对置。更详细而言,定子20与磁铁12在径向上对置。定子20具有:定子铁芯21,其由磁性材料形成;绝缘件22,其由绝缘材料形成;以及线圈23。定子铁芯21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211和多个齿212。多个齿212从铁芯背部211向径向内侧延伸,沿周向排列。绝缘件22覆盖齿21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更详细而言,绝缘件22具有:上绝缘件221,其覆盖齿21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绝缘件222,其覆盖齿212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将导线隔着绝缘件22卷绕于齿212而形成线圈23。即,定子20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211;多个齿212,它们从铁芯背部211向径向内侧延伸,沿周向排列;以及多个线圈23,它们形成于齿212。导线的端部与端子25电连接。端子25收纳于端子保持架24。端子保持架24是下绝缘件222的一部分,由与下绝缘件222相同的材料形成为一体部件。端子25与后述的基板80电连接。由此,例如,外部电源的电力被经由基板80而提供给导线。另外,端子保持架24也可以与下绝缘件222构成为分体的部件。另外,导线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手段或其他的部件而与基板80电连接。

叶轮30被固定于轴11。叶轮30具有主板31、多个动翼片32以及护罩33。主板31是在与中心轴线J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部位。多个动翼片32从主板31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排列。护罩33配置于比主板31靠上方的位置,多个动翼片32的上端部与护罩33连接。

叶轮30被环状的轮毂34固定于轴11的上端部。由此,叶轮30被固定于轴11,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另外,叶轮也可以是所谓的斜流叶轮。即,主板31也可以是随着靠向径向外侧而向下方延伸的曲面。此外,叶轮也可以不具有护罩。另外,叶轮30与轴11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而相固定。

护罩33在中心处具有向轴向开口的开口37。由此,当马达1旋转而使叶轮30旋转时,护罩33的上方的气体通过开口37而被向下方抽吸,并借助于动翼片32而向径向外侧流动,被排出到比叶轮30靠径向外侧处。

叶轮30被叶轮罩70包围。即,叶轮罩70包围叶轮30的径向外侧和上方。在叶轮罩70的中心构成有吸气口71。吸气口71与开口37连通。即,配置于吸气口71的附近的气体通过叶轮30的旋转而被抽吸向叶轮罩70的内侧,并经由开口37被抽吸向叶轮30内。

扩散器40配置于比叶轮30靠下方且比内环状部51靠上方的位置。后面对内环状部51进行叙述。扩散器40具有基座部41和多个第1静翼片42。基座部41沿与中心轴线J交叉的方向扩展。即,基座部41也可以沿与中心轴线J大致垂直的方向扩展,例如,基座部41也可以具有随着远离中心轴线J而向上方扩展的倾斜面或曲面。多个第1静翼片42在基座部41的下表面沿周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扩散器40还具有第2静翼片43和外筒部44。外筒部44是在比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位。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与外筒部44通过第2静翼片43而连接。后面对扩散器40的详情进行叙述。

参照图3以及图6至图8,对壳体50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壳体50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壳体50及其周边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壳体50及其周边的横剖视图。另外,后面对壳体50的细节进行叙述。

壳体50配置于比叶轮30靠下方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壳体50配置于比扩散器40靠下方的位置。壳体50具有环状的内环状部51、环状的外环状部52、以及第1肋53。内环状部51与外环状部52是同心的。内环状部51与定子20相固定。更详细而言,内环状部51配置于定子铁芯21的上方,并借助于固定部件56而相互固定。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或其他部件使内环状部51与定子20固定。

外环状部52配置于比内环状部5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外环状部52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位。外环状部52的上端部与外筒部44以及叶轮罩70的下端部相固定。内环状部51与外环状部52借助于第1肋53而连接。在外环状部52与内环状部51的径向之间构成第1流路C1。第1流路C1是在比叶轮3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筒部44的径向内表面与外环状部52的径向内表面大致共面,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与内环状部51的径向外缘大致共面。即,被第2静翼片43向下方引导的气体在第1流路C1内朝向下方流动。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状的空间被第1肋53在周向上划分开来而构成第1流路C1。从叶轮30排出的气体在扩散器40的第2静翼片43的周向之间朝向下方流动,在第1流路C1内朝向下方流动。在图3中,利用虚线箭头示出了第1流路C1。另外,扩散器40、壳体50以及叶轮罩70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而相互固定。

壳体50具有多个第2肋54。另外,壳体50还具有轴承保持部55。第2肋54从内环状部51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延伸。多个第2肋54沿周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肋54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在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3个第2肋54。轴承保持部55与第2肋54的径向内端部连接,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轴承保持部55与内环状部51和外环状部52大致同轴。轴承60被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5的径向内表面。轴承60将轴11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2肋54随着靠向中心轴线J而向上方延伸。轴承6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第1静翼片42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即,轴承60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内端隔着轴承保持部55在径向上重叠。由此,例如,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内端延伸至轴11的附近,与轴承60的上端配置于比第1静翼片42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送风装置100的轴向的长度。另外,能够将轴承60配置于尽可能靠近叶轮30的部位,因此与轴承60配置于比上述结构靠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在叶轮30旋转时轴承60所承受的负荷。

内环状部51、外环状部52以及第1肋53是由同一材料通过一体成型而形成的部件。即,内环状部51、外环状部52以及第1肋53是由同一材料通过连续成型而形成的一体的部件。由此,提高了壳体50的量产性,还提高了刚性。此外,内环状部51、外环状部52以及第1肋53是一个单一部件,从而提高了内环状部51、外环状部52以及第1肋53的尺寸精度,因此提高了第1流路C1的尺寸精度,能够抑制在第1流路C1内产生紊流。另外,也可以为,由2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内环状部51、外环状部52以及第1肋53。

在定子20的下方配置有下壳体58。下壳体58借助于固定部件582而与壳体50相固定。另外,下壳体58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手段而与定子铁芯21或壳体50的至少一部分相固定。下壳体58在径向内端部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第1突出部581。在第1突出部581的径向内表面固定有轴承60。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0被配置于比定子20靠上方的位置的轴承60和配置于比定子20靠下方的位置的轴承60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在比下壳体58靠下方的位置配置有基板80。基板80是在与中心轴线J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的部件。基板80借助于固定部件583而与下壳体58相固定。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扩散器40进行说明。图4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扩散器40的立体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扩散器40的立体图。

扩散器40具有基座部41和多个第1静翼片42。基座部41自与中心轴线J交叉的方向上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部41在与中心轴线J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多个第1静翼片42在基座部41的下表面沿周向排列。多个第1静翼片42随着靠近中心轴线J而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延伸。由此,构成了连通内环状部51的径向外侧与径向内侧的第2流路C2。由此,在比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靠径向外侧处流动的气体的一部分被第2流路C2平滑地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引导,因此该气体吹到线圈23,从而能够高效地对线圈23进行冷却。多个第1静翼片42构成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凸出的曲面。多个第1静翼片42配置于内环状部51的上方。

扩散器40还具有多个第2静翼片43和外筒部44。多个第2静翼片43是从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部位。外筒部44是与多个第2静翼片43的径向外端433连接并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位。外筒部44与外环状部52大致同轴。

扩散器40在比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第2静翼片43。第2静翼片43随着靠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第2静翼片43配置于第1流路C1的上方。由此,能够将在基座部41的径向外侧流动的气体平滑地引导向下方。由此,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另外,还提高了在第1流路C1内流动的气体的送风效率。第2静翼片43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在比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靠径向外侧的空间中,构成有被多个第2静翼片43在周向上划分出的流路。

另外,定子20在叶轮30与内环状部51的轴向之间处与第1肋53的上部空间连通。更详细而言,多个第1静翼片41构成连通内环状部51的径向外侧与径向内侧的第2流路C2。在图3中利用虚线箭头示出第2流路C2,在图5中利用实线箭头示出第2流路C2。由此,在比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靠径向外侧处流动的气体的一部被第2流路C2平滑地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引导。而且,该气体吹到线圈23,能够高效地对线圈23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在比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靠径向外侧处流动的气体的另一部分在比基座部41的径向外缘411靠径向外侧处朝向下方流动,并沿第1流路C1向下方排出。即,从叶轮30向径向外侧排出的气体的一部分沿第1流路C1在比内环状部51靠径向外侧处朝向下方流动,被排出的气体的另一部分沿第2流路C2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流动。由此,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并且能够对马达1进行冷却。

优选为,第1静翼片42的至少一部分与内环状部51在轴向上隔着间隙对置。由此,与第1静翼片42的下端接触内环状部51的上表面的情况相比,气体在第2流路C2内平滑地流动,因此提高了马达1的冷却特性。

进一步详细而言,第1静翼片42的下端与内环状部51的上表面之间的轴向间隙优选为比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的轴向长度的一半长。由此,能够使第1静翼片42的轴向长度长,并且能够扩大第1静翼片42的下端与内环状部51的上表面之间的轴向间隙,提高了第2流路C2内的送风效率。由此,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

第2静翼片43的径向内端431的下端432优选配置于比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的下端422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将被第2静翼片43引导的气体更平滑地引导向第2流路C2,因此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

更详细而言,第2静翼片43的径向内端431处的第2静翼片43的轴向长度优选为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的轴向长度的大致一半。由此,能够将被第2静翼片43引导的气体更平滑地引导向第2流路C2。

第2静翼片43的径向外端433的下端434优选配置于比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的下端422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使第2静翼片43的径向外端433附近处的第2静翼片43的轴向长度较长。由此,能够将在基座部41的径向外侧流动的气体中的在第2静翼片43的径向外端433附近流动的气体平滑地向引导下方。由此,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另外,也提高了在第1流路C1内流动的气体的送风效率。

第1静翼片42优选在周向上等间隔排列。由此,能够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构成第2流路C2。由此,能够在周向上使在第2流路C2内流动的气流接近均一,从而能够在周向上尽可能均匀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

第2静翼片43优选在周向上等间隔排列。由此,使被第2静翼片43向下方引导的气流在周向上接近均一,因此能够抑制在构成于第2静翼片43的周向之间的流路中产生紊流,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优选为,第1静翼片42的数量与第2静翼片43的数量相等。此外,各第1静翼片42的径向外端421的周向位置优选与各第2静翼片43的下端的周向位置大致相同。由此,被各第2静翼片43向下方引导的气体被第1静翼片42平滑地引导向第2流路C2,因此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并且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8,对壳体50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优选为,第2肋54的上表面541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由此,能够沿第2流路C2,将朝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且下方流动的气体平滑地引导向第2肋54的下方。由此,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另外,也可以为,第2肋54的上表面541整体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也可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上表面541的一部分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

优选为,第1肋53的上表面531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由此,能够使在第1流路C1内朝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且下方流动的气体平滑地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且下方引导。由此,提高了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另外,也可以为,第1肋53的上表面531整体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也可以为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上表面531的一部分随着靠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

第2肋54优选为配置于多个线圈23的周向之间。由此,相比于第2肋54与线圈23在轴向上重叠的情况,在第2流路C2内流动的气体通过在周向相邻的第2肋54之间而向下方流动,并吹到线圈23,因此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进行冷却。

第1肋53的径向外端的周向长度L1与第1肋53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L2不同。由此,能够抑制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对定子20进行冷却。即,通过提高第1肋53的形状的设计的自由度,能够对第1流路C1内的第1肋53的截面积进行调整,因此能够抑制第1流路C1的送风阻力的增加。另外,能够对第1肋53的上表面531的形状和面积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利用第1肋53的上表面531增加被向定子20引导的气流的流速或风量,因此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

第1肋53配置于齿212的径向外侧。换言之,第1肋53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与齿212重叠。由此,提高了定子20的冷却效率。即,第1肋53配置于在定子20中配置有容易发热的线圈23的部位的径向外侧,因此被第1肋53向径向内侧引导的气体容易吹到线圈23,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

第1肋53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L2比齿212的周向长度L3长。由此,通过使第1肋53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L2较长,增加了第1肋53的上表面531的面积,因此能够增加朝向定子20流动的气流,从而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另外,在齿212的周向长度沿径向变化的情况下,只要使齿212的径向外端的周向长度为齿212的周向长度L3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肋53的径向外端的周向长度L1比第1肋53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L2短。由此,通过在第1流路C1中在流速相对较快的径向外侧的区域扩大流路截面积,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第1流路C1中在流速相对较慢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增加第1肋53的上表面531的面积,因此能够将气流引导向定子20侧。由此,能够抑制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对定子20进行冷却。

第1肋53的位于叶轮30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面532(下文中称为“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随着靠向径向外侧而配置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即,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的径向外端配置于比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的径向内端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位置。由此,被叶轮30排出的气流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且径向外侧,因此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的形状为沿着该气流的形状,例如与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沿径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流路阻力。由此,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第1肋53的位于叶轮30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面533(下文中称为“旋转方向前方侧面533”)大致沿径向延伸。即,旋转方向前方侧面533的径向外端的周向位置与旋转方向前方侧面533的径向内端的周向位置大致相同。由此,例如,与旋转方向前方侧面533的径向外端配置于比旋转方向前方侧面533的径向内端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1肋53的周向长度,因此能够扩大第1流路C1的流路截面积,因此提高了送风效率。

第1肋53的上表面531与内环状部51的上表面平滑地连接。由此,吹到第1肋53的上表面531的气流被平滑地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引导,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另外,优选为,第1肋53的上表面531与内环状部51的上表面大致共面。由此,吹到第1肋53的上表面531的气流被更平滑地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引导。

第1肋53的周向长度比第2肋54的周向长度长。由此,能够增大第1肋53的上表面531的面积,将气流高效地向靠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引导,并且能够扩大在周向上相邻的第2肋54之间的周向间隙,因此气流高效地吹到定子20,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例示的变形例的壳体50A及其周边的俯视图。在变形例的说明中,仅记载了与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特征部分。有时对作为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1肋53A的径向内端的周向长度L2A比第1肋53A的径向外端的周向长度L1A短。由此,通过在流速相对较快的径向外侧的区域扩大第1肋53A的上表面531A,能够将更多的气体引导向定子20侧。由此,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

第1肋53A的叶轮30的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A随着靠向径向内侧而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延伸,是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凸出的曲面。即,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A的径向内端配置于比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A的径向外端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的位置。由此,例如与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A从径向内端部大致沿径向延伸至径向外端部的情况相比,第1肋53A的流路截面积增加,因此能够将更多的气流引导向定子20侧。由此,能够高效地对定子20进行冷却。另外,在第1流路C1内在流速相对较快的径向外侧的区域,第1肋53A的周向长度较长,因此能够提高第1肋53A的径向外端部周边的强度。

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532A的径向外端配置于比齿212的旋转方向R后方侧面靠旋转方向R的后方的位置。由此,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且下方的气流在比齿212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靠旋转方向R的后方处吹到第1肋53A的上表面531A,被平滑地朝向中心轴线J引导,更高效地吹向线圈23,因此能够高效地对线圈23进行冷却。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各种技术特征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创作的主旨的范围内,追加各种变更和组合。

本发明例如能够利用于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花园吹风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