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头组装机、拉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拉片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1147412 发布日期:2020-09-15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拉头组装机、拉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拉片处理装置 (Slider assembling machine, slid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pull-tab processing device ) 是由 布野靖明 内山诚司 大岛诚 于 2019-03-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头组装机、拉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拉片处理装置。其技术问题是,期望使要求特定处理的拉片的制造和拉头的组装联动。为此,拉头组装机(40)包括拉头主体处理部(41)和拉片处理部(46)。使第1可动部(51)和第2可动部(52)的至少一方移动,以便对各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安装进行了第1处理后的各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31)。(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ider assembling machine, a slid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pull piece process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blem is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link the manufacture of pull tabs and the assembly of sliders which require specific handling. To this end, the slider assembling machine (40) includes a slider body processing part (41) and a pull tab processing part (46). At least one of the 1 st movable part (51) and the 2 nd movable part (52) is moved so as to attach each pull tab (30) or pull tab component (31) after the 1 st treatment to the pull tab attachment post (14) of each slider body (10).)

拉头组装机、拉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拉片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头组装机、拉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拉片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CN2413539Y涉及拉头的制造,在其图6中示出了对拉头供给拉片的方法。

发明内容

在对拉片进行特定处理(例如可列举注塑成型、塑性变形加工以及着色处理等,但不限于此处列举的例子)的情况下,要求通过与拉头组装工序不同的工序来事先制造拉片,需要拉片有大量的库存。为了减少库存,期望要求上述特定处理的拉片的制造和拉头的组装联动。更详细而言,期望通过抑制拉头组装效率下降的方式、或者确保拉片对拉头主体更稳定的结合的方式来使要求上述特定处理的拉片的制造和拉头的组装联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头组装机具备:

拉头主体处理部,其具有2个以上的第1可动部,各第1可动部具有供拉头主体配置的多个第1配置部;和

拉片处理部,其具有2个以上的第2可动部,各第2可动部具有供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配置的多个第2配置部,该拉片处理部对第2可动部上的多个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进行第1处理,

使所述第1可动部(51)和所述第2可动部(52)的至少一方移动,以便对各拉头主体的拉片安装柱安装进行了第1处理后的各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1处理是选自注塑成型、塑性变形加工、及着色处理中的1个以上的处理。可以是,拉头主体处理部构成为使第1可动部相对于第2可动部移动。可以是,第2可动部被分割为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使可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位移的结果是,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一部分从固定部分突出。可以是,第1处理是注塑成型,第2可动部包含注塑成型用的下模。可以是,下模被分割为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使可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位移的结果是,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一部分从固定部分突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拉片处理部具有在下模上切断通过注塑成型所形成的浇口部的工位。可以是,与通过注塑成型所形成的流道部或注道部的位移相应地,浇口部被完全切断。可以是,拉片处理部具有向第2可动部的各第2配置部供给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工位,在该工位配备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与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安装环的内周面接触在至少2处来保持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可以是,各第1配置部构成为,以使拉头主体的拉片安装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且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保持拉头主体。可以是,拉头主体处理部具有设有取下机构的工位,取下机构进行动作以从第1配置部取下拉头主体,取下机构具有与拉头主体接触并使拉头主体向铅垂方向上方移动的取下器具。可以是,各第1可动部沿着第1圆形轨迹转动,各第2可动部沿着第2圆形轨迹转动。可以是,通过使第1可动部及第2可动部的至少一方移动,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进入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开口,对拉片安装柱钩挂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并使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脱离第2配置部。可以是,拉头主体处理部的工位数大于或等于拉片处理部的工位数。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头组装机具备:

拉头主体处理部,其具有2个以上的第1可动部,各第1可动部具有供拉头主体配置的第1配置部,该拉头主体处理部对第1配置部供给拉头主体;和

拉片处理部,其具有2个以上的第2可动部,各第2可动部具有供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配置的第2配置部,该拉片处理部对第2可动部上的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进行第1处理,

拉头主体处理部及/或拉片处理部构成为使第1可动部及第2可动部的至少一方移动,在该第1可动部及第2可动部的至少一方的移动过程中,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进入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开口,对拉片安装柱钩挂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并使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脱离第2配置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头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拉头主体处理部中对第1可动部供给拉头主体的工序;在拉片处理部中对配置于第2可动部的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进行第1处理的工序;以及使所述第1可动部(51)和所述第2可动部(52)的至少一方移动,以便对拉头主体的拉片安装柱安装进行了第1处理后的拉片或拉片构成零件的工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片处理装置具备:至少包括注塑成型工位和拉片交接工位的多个工位;和多个下模,其构成为能够在多个工位间移动,各下模包括多个型腔,为了通过注塑成型固定成型部而在型腔配置拉片构成零件。可以是,下模被分割为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使可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位移的结果是,拉片构成零件的一部分从固定部分突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通过抑制拉头的组装效率下降的方式,及/或确保了拉片对拉头主体的稳定结合的方式使需要特定处理的拉片的制造和拉头的组装联动。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头组装机处理的未结合的拉头主体和闭锁部件的组合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头组装机处理的拉片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拉头组装机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拉头主体处理部和拉片处理部相邻地配置。

图4是能够在拉头主体处理部的工位间移动的第1可动部的概略侧视图。其中,第1可动部具有供拉头主体配置的1个以上的第1配置部。还图示了在拉头主体处理部的拉头主体供给工位配置的拉头主体供给机构。

图5是能够在拉片处理部的工位间移动的第2可动部的概略俯视图。其中,第2可动部具有供安装部件配置的1个以上的第2配置部。图5的(a)示出在第2可动部的第2配置部没有配置安装部件的状态。图5的(b)示出在第2可动部的第2配置部配置有安装部件的状态。图5的(c)示出通过注塑成型对安装部件结合了握持部的状态。

图6是表示拉片处理部的拉片构成零件供给工位及与其相邻地配备的拉片构成零件供给部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

图7是示出通过保持机构保持安装部件的状态的参考图。

图8是表示拉片处理部的注塑成型工位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示出在下模上配置有安装部件、且上模从下模离开的状态。

图9是表示拉片处理部的注塑成型工位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示出注塑成型后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拉片处理部的浇口切断工位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示意地示出在下模上切断浇口。

图11是表示拉头主体处理部的拉片安装工位和拉片处理部的拉片交接工位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示意地示出第1可动部朝向第2可动部移动、然后向铅垂方向上方移动。

图12是表示拉头主体处理部的拉片安装工位和拉片处理部的拉片交接工位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示意地示出在将拉片钩挂到拉头主体的拉片安装柱上之后、第1可动部朝向初始位置移动。

图13是表示拉头主体处理部中的闭锁部件的安装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拉头主体处理部的取下工位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拉头主体

20:闭锁部件

30:拉片

31:安装部件

31a:安装环

32:握持部

40:拉头组装机

41:拉头主体处理部

46:拉片处理部

51:第1可动部

52:第2可动部

53:下模

53e:可动部分

53f:固定部分

61:第1配置部

62:第2配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4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特征进行说明。无需过多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理解可组合实施方式及/或特征,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基于该组合的协同效果。原则上省略实施方式之间的重复说明。附图的主要目的在于记述发明,为了方便制图而存在简化的情况。

图1是通过拉头组装机处理的未结合的拉头主体10和闭锁部件20的组合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通过拉头组装机处理的拉片30的概略俯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拉头(拉头主体10、闭锁部件20或拉片30),其前后方向与开闭拉链的拉头移动方向一致。通过拉头的前进来闭合拉链。通过拉头的后退来打开拉链。上下方向是与拉头所开闭的拉链的拉链带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拉头具有拉头主体10、闭锁部件20及拉片30。拉头主体10是例如金属制。闭锁部件20是例如树脂、橡胶或金属制,具有向拉头主体10安装所需程度的弹性。拉片30是金属制的安装部件31和橡胶制的握持部32的复合零件。拉头主体10、闭锁部件20及拉片30的材料当然不限于在此记载的材料。

拉头主体10具有上翼板11、下翼板12、连结柱13以及拉片安装柱14。连结柱13以连结上翼板11的前端部和下翼板12的前端部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延伸。能够在上翼板11的左右侧缘部及/或下翼板12的左右侧缘部设置左右的凸缘部15。在上翼板11的左右侧缘部及/或下翼板12与凸缘部15之间设有带穿插狭缝16。拉片安装柱14是悬臂梁,从其结合端14a沿前后方向一直延伸到其自由端14b。拉片安装柱14的结合端14a与上翼板11的后端部结合。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14b位于上翼板11的前端部的上方。在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14b的上表面设有上部凹部14e。在下翼板12的下表面设有未图示的下部凹部。

拉片30如上述那样是由安装部件31和握持部32构成的复合零件。安装部件31是拉片30的一个构成零件、即拉片构成零件。安装部件31具有供拉片安装柱14穿插的安装环31a。安装部件31也是注塑成型的握持部32的芯材(但不必限于此)。握持部32是人的手指握持的部分,例如是橡胶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树脂部。拉片30能够通过在将安装部件31配置于模具装置的成型型腔的状态下向成型型腔导入熔融材料来制造,即通过嵌件成型来制造。

在将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到安装部件31的安装环31a之后,对拉头主体10结合闭锁部件20,阻止拉片30从拉头主体10脱落。闭锁部件20具有上部嵌合部21、闭锁部22、腿部23以及下部嵌合部24。上部嵌合部21嵌合于在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14b设置的上部凹部14e。下部嵌合部24嵌合于在下翼板12设置的下部凹部。闭锁部22将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14b与上翼板11的前端部之间的间隙封闭。腿部23被拉头主体10的连结柱13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接收。此外,闭锁部件的具体形状不限于图示,能够根据拉头主体10的结构而彻底改变。

通过本发明的拉头组装机处理的拉头的构成零件当然不限于图1及图2所示的零件。本发明的拉头组装机对于不使用闭锁部件20的种类的拉头、例如,通过拉片安装柱14的塑性变形来对拉头主体10安装拉片30的种类的拉头也是有效的。顺便说明,在该种拉头中,拉片安装柱14的结合端14a与上翼板11的前端部结合,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14b被置位于上翼板11的后端部的上方。本发明的拉头组装机对于不通过注塑成型来形成握持部32的种类的拉片、例如单一部件的平板状金属制拉片也是有效的。

以下,参照图3至图14对本发明的拉头组装机40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特征进行说明。以由图1及图2所示的构成零件组装拉头为前提,但本发明的拉头组装机也能够移用于未图示的多种拉头的组装。如图3所示,拉头组装机40包括拉头主体处理部41和拉片处理部46。拉头主体处理部41和拉片处理部46相邻地配置。设想的是拉头主体处理部41和拉片处理部46被构建为不同的装置,并被相邻地配置的方式。作为替代,可以设想拉头主体处理部41和拉片处理部46构建在共同的基座上的方式。

拉头主体处理部41的工位数与拉片处理部46的工位数相等,或者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比后者多。拉头主体处理部41具有拉头主体供给工位S00、拉片安装工位S02、安装工位S04以及排出工位S06。拉片处理部46具有安装部件供给工位(拉片构成零件供给工位)S11、注塑成型工位S12、浇口切断工位S13以及拉片交接工位S14。顺便说明,也可以设想在安装工位S04通过拉片安装柱的塑性变形对拉头主体安装拉片的方式。

拉头主体处理部41具有固定部42和旋转部43。在旋转部43沿着其周向等角度间隔地配置有4个第1可动部51。各第1可动部51根据旋转部43的旋转而沿着第1圆形轨迹转动。详细而言,各第1可动部51反复沿着第1圆形轨迹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行进规定角度。

如图4所示,第1可动部51具有供拉头主体10配置的1个以上或多个第1配置部61。虽不必限于此,但第1配置部61构成为,以使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沿着铅垂方向延伸、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保持拉头主体10。第1可动部51具有:支承部51g,其以固定间隔设有供拉头主体10的连结柱13穿插的槽51s;和固定有支承部51g的固定部51b。支承部51g是例如设有槽51s的一张薄板,或者是隔开槽51s的槽宽地配置的多张薄板。薄板能够***拉头主体10的带穿插狭缝16。在与槽51s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1配置部61。顺便说明,在将拉头主体10配置于第1配置部61时,不限于拉片安装柱14关于铅垂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也可以设想拉片安装柱14关于铅垂方向斜向延伸的方式。

旋转部43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旋转规定角度、图示例中为90°。由此,配置在旋转部43上的第1可动部51能够从某个工位移动到与之相邻的工位。旋转部43通过例如步进马达所生成的转矩而旋转,但当然不限于此。

拉头主体处理部41中的工位的配置不限于环状,也可以设想为直线状的方式。为了使第1可动部51在工位间移动,也可以设想采用传送机、线性致动器的方式。根据工位的配置方式来决定用于使第1可动部51移动的机构的详情。此外,执行对各工位分配的作业的机构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安装于固定部42。

拉片处理部46具有固定部47和旋转部48。在旋转部48沿着其周向等角度间隔地配置有4个第2可动部52。各第2可动部52根据旋转部48的旋转而沿着第2圆形轨迹转动。各第2可动部52反复沿着第2圆形轨迹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行进规定角度。

如图5所示,第2可动部52具有供安装部件31(最终为拉片30)配置的1个以上或多个第2配置部62。旋转部48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旋转规定角度、在图示例为90°。由此,能够使配置在旋转部48上的第2可动部52从某个工位移动到与之相邻的工位。旋转部48通过例如步进马达所生成的转矩而旋转,但当然不限于此。

拉片处理部46中的工位的配置不限于环状,也可以设想为直线状的方式。为了使第2可动部52在工位间移动,也可以设想采用传送机、线性致动器的方式。根据工位的配置方式来决定用于使第2可动部52移动的机构的详情。此外,能够使执行对各工位分配的作业的机构的一部分或全部安装于固定部47。

图4所示的各第1可动部51根据旋转部43的旋转而在拉头主体处理部41的工位S00、S02、S04、S06移动,也就是循环。在拉头主体供给工位S00,由拉头主体供给机构71j对第1可动部51的第1配置部61供给拉头主体10。拉头主体供给机构71j沿着与多个第1配置部61的配置方向一致的虚线箭头方向移动,依次对各第1配置部61供给拉头主体10。对8个第1配置部61一个一个地供给拉头主体10,但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想同时对多个第1配置部61供给多个拉头主体10的方式。

在拉头主体供给工位S00向第1配置部61供给了拉头主体10之后,使第1可动部51移动到拉片安装工位S02。拉片安装工位S02与拉片处理部46的拉片交接工位S14协作而使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穿到拉片30的安装环31a中。拉头主体处理部41的工位排列和拉片处理部46的工位排列以使拉片安装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相邻地配置的方式构成。拉片安装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能够配置在连结旋转部43的旋转中心和旋转部48的旋转中心而得到的共同的轴线上,但当然不限于此。因此,在对拉片安装工位S02的详情进行说明之前,先说明拉片处理部46的结构及动作。

如图5的(a)、(b)及图6所示,在安装部件供给工位S11,对第2可动部52的第2配置部62供给安装部件31。如图6所示,与安装部件供给工位S11相邻地配备有安装部件供给部76。安装部件供给部76是例如带式传送机。从带式传送机的传送带上向第2可动部52的第2配置部62上、具体而言下模53的型腔移送安装部件31。安装部件31的移送通过保持机构77进行,但当然不限于此,也能够采用吸附等其他各种方法。

如图6所示,保持机构77能够相对于带式传送机移动,同样地,能够相对于下模53移动。保持机构77具有与安装部件31的安装环31a的内周面接触的多个接触部77m、77n。多个接触部77m、77n的间隔能够调整。例如,多个接触部77m、77n的间隔能够在相对于配置有安装部件31的带式传送机的传送机面平行的方向上调整。在获取位置,使接触部77m、77n***于安装环31a内,接着使这些接触部77m、77n的间隔扩大。各接触部77m、77n接触到安装环31a的内周面,由此安装部件31被保持机构77保持。如图6中示出的箭头所示那样,保持机构77从获取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使接触部77m、77n的间隔变窄,使安装部件31从保持机构77释放,而配置在第2配置部62、具体而言下模53上。为了实现更稳定的移送,在下模53、特别是后述的可动部分53e设置有用于避免与保持机构77发生干涉的凹部53r(参照图6)。凹部53r设置在与用于配置安装部件31的凹部相比更深的位置。

设想的是在工位S11配备有1个保持机构77,对多个第2配置部62一个一个地供给安装部件31的方式。也可以设想在工位S11配备有多个保持机构77,对多个第2配置部62同时供给多个安装部件31的方式。

通过工位S11中的、安装部件31对第2可动部52的供给,如图5的(b)所示,在第2可动部52的第2配置部62配置有安装部件31。在拉片30为单一部件的平板状金属制拉片的方式中,将安装部件供给工位S11替换地称为拉片供给工位。

继工位S11之后,使第2可动部52移动到注塑成型工位S12。在该工位S12,通过注塑成型向模具的成型型腔供给热塑性树脂或橡胶等熔融或软化材料,成型出握持部32,另外使握持部32与安装部件31结合。在某些情况下,作为第2可动部52使用下模53,促进从安装部件31的配置到注塑成型为止的工序的顺畅化。详细而言,从图8能够理解那样,在下模53上配置上模56,使下模53的型腔和上模56的型腔在空间上结合,形成用于成型出握持部32的成型型腔。从注塑成型机主体81供给的一定量的熔融或软化材料经由未图示的流路(注道、流道及浇口)供给到成型型腔。通过模具的冷却,成型型腔内的材料固化而形成握持部32(参照图9)。

继工位S12之后,第2可动部52移动到浇口切断工位S13。在工位S13,与握持部32结合的浇口部32g被切刀82切断。浇口部32g是在模具的流路的浇口处熔融或软化材料固化所形成的部分。流道部及注道部也是同样的。在某些情况下,浇口部32g未被切刀82完全切断,且使浇口部与流道部或注道部的位移相应地被完全切断。从而避免切刀82与下模53的接触,促进了切刀82的长寿命化。

在某些方式中,下模53被分割为固定部分53f和可动部分53e。在工位S13,如图10的箭头所示那样使可动部分53e从成型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可动部分53e向从配置在固定部分53f上的安装部件31离开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向铅垂方向下侧移动。通过该可动部分53e的移动,在配置于固定部分53f上的安装部件31的下方产生空间,拉头主体10能够从铅垂方向下方靠近(access)安装部件31。可动部分53e相对于固定部分53f的位移结果是,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未被可动部分53e支承,而仅由固定部分53f支承,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的一部分、例如,安装环31a的整体或一部分从固定部分53f突出。通过上述位移,避免了在接下来的拉片交接工位S14中下模53与第1可动部51发生干涉。虽然不再通过下模53的可动部分53e支承拉片30,但拉片30依然由下模53的固定部分53f稳定地支承。此外,也可以设想在工位S14使下模53的可动部分53e从成型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成型位置和退避位置典型的是在铅垂方向上配置在上侧及下侧的位置,但不必限于此。

如上述那样,拉片安装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协作而使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穿到拉片30的安装环31a中。在某些方式中,使位于拉片安装工位S02的第1可动部51和位于拉片交接工位S14的第2可动部52的至少一方移动,以便对各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安装进行了第1处理(在上述说明中为注塑成型,但不限于此)后的各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通过使第1可动部51及/或第2可动部52移动,能够使多个拉头主体10和多个拉片30一并结合。

例如,在第1处理需要相对长的时间的情况下,拉片处理部46的旋转部48的旋转周期变长,与之同步地,导致拉头主体处理部41的旋转部43的旋转周期变长。由于不是对一个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进行第1处理,而是对多个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进行第1处理,并且其他工位也与之相应地处理多个拉头主体10或拉片构成零件或拉片30,因此即使第1处理需要相对长的时间,也能够避免或抑制作为拉头组装机40整体的组装效率下降。第1处理是选自注塑成型、塑性变形加工、及着色处理中的1个以上的处理。在进行塑性变形加工及着色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成是,向第2可动部52的第2配置部62供给未完成的拉片30。

第1及第2可动部51、52的一方或双方的移动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拉头主体处理部41及/或拉片处理部46构成为,使位于拉片安装工位S02的第1可动部51和位于拉片交接工位S14的第2可动部52的至少一方移动,以便对各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安装进行了第1处理(在上述说明中为注塑成型,但不限于此)后的各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的方式。详细而言,能够执行:拉片安装工位S02使第1可动部51相对于位于拉片交接工位S14的第2可动部52移动、拉片交接工位S14使第2可动部52相对于位于拉片安装工位S02的第1可动部51移动、以及通过拉片安装工位S02和拉片交接工位S14双方使第1及第2可动部51、52的一方或双方移动。

作为上述特征的追加或替换,在某些方式中,拉头主体处理部41及/或拉片处理部46构成为使第1及第2可动部51、52的至少一方移动,在该第1及第2可动部51、52的至少一方的移动过程中,拉片安装柱14的自由端进入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的开口,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钩挂于拉片安装柱14,且拉片30或拉片构成零件脱离第2配置部62。通过使第1可动部51及/或第2可动部52移动,能够在例如不使拉头主体10脱离第1配置部61的情况下对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稳定地安装拉片30。

工位S13之后,第2可动部52移动到拉片交接工位S14。拉头主体处理部41构成为在拉片交接工位S14使第1可动部51相对于停止中的第2可动部52移动。如图11所示,第1可动部51朝向第2可动部52移动,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被置位于拉片30的安装环31a的下方。接下来,第1可动部51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移动。在该过程中,拉头主体10的拉片安装柱14进入配置于下模53的固定部分53f上的拉片30的安装环31a,对拉片安装柱14钩挂拉片30。如上述那样可动部分53e从成型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因此,能够在配置于固定部分53f上的安装部件31的下方产生空间,基于第1可动部51的移动使上述拉头主体10接近安装部件31。有效避免了在没有分割下模53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下模53与第1可动部51的干涉。在如图12所示第1可动部51到达目标高度时,钩挂于拉片安装柱14的拉片30脱离第2配置部62、详细而言固定部分53f的型腔。接下来,第1可动部51返回到初始位置。

在图11及图12中使第1可动部51移动,但也可以设想使第2可动部52移动的方式、或者使第1及第2可动部51、52双方移动的方式。第1可动部51的移动轨迹根据第1配置部61中的拉头主体10的取向、第2配置部62中的拉片30的取向、拉头主体10的形状、拉片30的形状等各种要素而适当设定。为了使第1可动部51移动,可以采用汽缸、滚珠丝杆、引导部件及弹压部件等各种机械要素。在第2可动部52为下模53的情况下,不能忽略下模53的重量。因此,在该情况下,使第1可动部51而非第2可动部52移动是有利的。

在拉片处理部46中,第2可动部52从工位S14移动到工位S11,反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第1可动部51在工位S02后移动到安装工位S04。在工位S04,如图13所示,对拉头主体10供给并安装闭锁部件20。能够与图4所示的向第1配置部61供给拉头主体10同样地,反复执行对一个拉头主体10供给并安装一个闭锁部件20的作业。关于通过拉片安装柱14的塑性变形而对拉头主体10安装拉片30的这种拉头,在该工位S04进行拉片安装柱14的塑性变形,来阻止拉片30从拉头主体10脱落。

第1可动部51在工位S04后移动到排出工位S06。在排出工位S06配备有取下机构,通过其动作从第1配置部61取下拉头主体10。在某些方式中,取下机构具有与拉头主体10接触而使拉头主体10向铅垂方向上方移动的取下器具83。取下器具83如图14所示那样移动,从第1配置部61取下拉头主体10。取下器具83是具有接触端84的部件,该接触端84与配置于第1配置部61的状态下的拉头主体10的铅垂方向下侧端部(在图示例中为拉头主体10的下翼板的后端部)接触,取下器具83是例如在至少1处弯曲的板材。在图示例中,取下器具83是L字形板材。取下器具83在移动到与拉头主体10的下翼板的后端相比的下方之后,向上方移动而与拉头主体10的后端接触,上推拉头主体10。以使取下器具83的接触端84置位于拉头主体10的上述端部的下方的方式使取下器具83移动。接下来,以使取下器具83的接触端84向铅垂方向上方推压拉头主体10的方式使取下器具83移动。通过取下器具83带动拉头主体10向铅垂方向上方移动,接着使拉头主体10从第1配置部61脱离。拉头主体10的连结柱13从第1可动部51的支承部51g的槽51s拉出。能够在工位S06设置用于防止拉头主体10散乱的防散乱板85。

工位S06后,使第1可动部51移动到工位S00。

根据上述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各实施方式实施各种变更。也可以设想拉头主体处理部41或工位S02构成为使第2可动部52向第1可动部51侧移动的方式。即,可以设想第2可动部52的驱动系统设于拉头主体处理部41侧的方式。还可以设想拉片处理部46或工位S14构成为使第1可动部51向第2可动部52侧移动的方式。即,可以设想第1可动部51的驱动系统设于拉片处理部46侧的方式。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附图标记是为了参考,并非用于限制性解释权利要求的目的。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拉链预整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