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

文档序号:1147561 发布日期:2020-09-15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动吸尘器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 是由 村上典彦 山口悟史 于 2020-03-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除去附着在拖布等辅助集尘工具上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具备:具有电动吹风机(114)的吸尘器主体(10);通过管部(30)与吸尘器主体(10)连通的吸引件(40);设置于管部(30)上并插拔自如地收纳拖布(80)的收纳部(50);以及使收纳部(50)与管部(30)之间连通的开口部(60);电动吸尘器(1)具有用于操作能够封闭开口部(60)的开闭部的操作部(66b),并且,通过对操作部(66b)进行滑动操作,能够使用开闭部(66a)进行开口部(60)的开闭操作。(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n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which can remove dust attached to an auxiliary dust collecting tool such as a mop through simple operation; an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1)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er main body (10) having an electric blower (114); a suction member (40)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leaner main body (10) through a pipe part (30); a receiving part (50)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part (30) and can receive the mop (80) in a freely inserting and pulling way; and an opening (60) that communicates between the storage section (50) and the tube section (30); the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1) is provided with an operation part (66b) for operating an opening and closing part capable of closing the opening part (60),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art (66a) can be used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opening part (60) by sliding the operation part (66 b).)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安装有能够收纳拖布的拖布壳体的电动吸尘器。例如,专利文献1的电动吸尘器在前端管与吸引件之间的加长管上安装有收纳拖布配件的收纳部,其中,前端管经由软管与吸尘器主体连接。专利文献1的电动吸尘器的收纳部包括收纳外壁和收纳于收纳外壁的内部并具有一个以上的孔的内箱,并能够将前端管连接至设置于收纳外壁上的吸引开口。由此,能够吸引附着在收纳于收纳部的内箱内的拖布配件上的垃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87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形成为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那样的构成的情况下,为了清扫拖布,必须特意进行将前端管连接至设置于收纳外壁上的吸引开口这一动作。这样的连接动作是复杂的操作,对用户来说并不便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除去附着在例如拖布等辅助集尘工具上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电动吹风机的吸尘器主体;通过管部与所述吸尘器主体连通的吸引件;设置于所述管部上并插拔自如地收纳辅助集尘工具的收纳部;以及使所述收纳部与所述管部之间连通的开口部。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构成为:收纳部经由开口部与连通吸尘器主体和吸引件的管部连通。因此,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能够随着辅助集尘工具相对于收纳部的插拔,经由开口部吸引除去附着在辅助集尘工具上的尘埃。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而除去附着在辅助集尘工具上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而除去附着在辅助集尘工具上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右侧视图。

图3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管部及收纳部的右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管部及收纳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管部及收纳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引件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吸引件所具备的清扫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从底面侧观察图10所示的吸引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将图10所示的吸引件局部剖切且表示清扫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3的相反侧观察图10所示的吸引件中的清扫件的安装状态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中的(a)~(c)是模式化表示收纳部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6中的(a)、(b)是模式化表示收纳部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7是模式化表示收纳部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收纳部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关于吸尘器主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0是关于吸尘器主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1是关于吸尘器主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电动吸尘器

10:吸尘器主体

30:管部

40:吸引件

50:收纳部

56:突起部

60:开口部

62:开闭机构

66a:开闭部

66b:操作部

68:卡脱结构部

80:拖布

100:主体壳体

112:电动吹风机壳体

114:电动吹风机

116:弹性部件

122:第一突起部

124:第二突起部

126:第二排气开口

130:第一壳体部

132:第二壳体部

138:第一排气开口

140:风扇部

142:电动机部

144:第二流路

152:第一卡合部

154:第二卡合部

210:凸缘部

220:凸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详细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电动吸尘器1的整体构成概略说明之后,进一步详细说明主要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无特别说明,则上下方向、宽度方向等位置关系以如图1所示将电动吸尘器1竖立设置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

《关于电动吸尘器1的整体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动吸尘器1是具有棒状(纵型)外观的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例如可以是充电式的吸尘器等,但是,本实施方式中为通过电源线从外部电源获得电力的吸尘器。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1具备吸尘器主体10、集尘部20、管部30(管部)以及吸引件40。

吸尘器主体10是构成电动吸尘器1的主体,并发挥产生吸引力进行集尘的功能的部分。具体而言,如之后详细所述,吸尘器主体10在构成框体的主体壳体100的内部,具备驱动用于吸引空气而产生气流的电动吹风机单元110(参考图8)及其他电子部件的驱动电路、以及其他部件等。

另外,吸尘器主体10具备把持部14和操作部16。把持部14是为了使电动吸尘器1的使用者把持吸尘器主体10而设置的部分。即,电动吸尘器1构成为:使用者例如可以通过将大拇指以外的手指穿过设置于把持部14上的开口部分等操作来把持吸尘器主体10。另外,操作部16用于操作电动吸尘器1。操作部16例如用于进行电源的接通/断开操作等。

集尘部20是收集通过电动吸尘器1吸入的尘埃的部分。集尘部20与吸尘器主体10相连而设置。集尘部20的下端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管部30的管连接部22。

管部30是将吸尘器主体10与吸引件40可拆装地连接的筒状部件。管部30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管连接部22的形状,另一端部形成为能够连接吸引件40的形状。通过经由管部30将吸尘器主体10与吸引件40连接,能够形成从吸引件40至吸尘器主体10连续连通的通路。另外,如之后详细所述,管部30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收纳拖布80(辅助集尘工具)的收纳部50。

吸引件40具备吸引件主体42和接头部44。另外,如图10所示,吸引件40在吸引件主体42的内部具备清扫件46、清扫件驱动机构48等的部件。吸引件主体42是在清扫时配置于地板上的部分,并且具有相对于清扫时用户进行动作的方向、即前后方向而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形状。吸引件主体42的内部形成有以地面侧为开口端,并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和尘埃的吸入空间。另外,接头部44以能够在规定的旋转范围(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内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吸引件主体42上。接头部44是与上述管部30的端部连接的部分。接头部44形成为筒状,其内部空间与吸入空间连通。

电动吸尘器1大致形成为上述那样的构成。电动吸尘器1在各部中具备特征性的结构,例如收纳部50及其附近的结构、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吸引件40的结构等。以下,对电动吸尘器1的各部的结构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

《关于收纳部50及其附近的结构》

收纳部50例如由尼龙或ABS树脂构成,用于收纳拖布80(辅助集尘工具),并设置于管部30上。收纳部50以沿管部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管部30的外周面上。收纳部50通过将收纳部构成件52固定在管部30上而构成。

如图2、图3所示,收纳部构成件52是具有呈大致“口”字型的剖面形状的周面52a,且一端侧敞开,另一端侧具有封闭部52b的部件。收纳部构成件52呈形成为大致“口”字状的周面52a与管部30的外周面抵接,且封闭部52b朝向下方侧(吸引件40侧)的姿势固定在管部30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收纳部50具有有底的内部空间54,该内部空间54由收纳部构成件52的周面52a围成,且上端侧开口,下端侧(底部)被封闭部52b封闭。收纳部50能够将拖布80插拔自如地收纳在内部空间54中。如图4所示,内部空间54的深度(从上端侧到下端侧的长度)设置为如下程度的长度,即:在从收纳部50的设置于上端侧的开口***拖布80时,能够将拖布80中发挥集尘功能的头部82收纳在内。因此,在将拖布80收纳于收纳部50中时,呈拖布80的柄84从收纳部50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将拖布80收纳于收纳部50的状态下,用户也能够容易地握住柄84,***或拔出拖布80。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收纳部构成件52的周面52a中与管部30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中,设置有收纳部侧开口52c和突起部用开口52d。收纳部侧开口52c是构成后述开口部60的一部分的开口。另外,突起部用开口52d以能够使后述突起部56朝向内部空间54突出的方式开口。收纳部侧开口52c可以具有任意的开口形状,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侧开口52c以沿着与管部30或收纳部5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开口。另外,收纳部侧开口52c设置在相对于突起部用开口52d偏向上方(拖布80的插拔方向外侧)的位置处。

收纳部50中设置有朝向内部空间54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56。突起部56例如可以从管部30的外周面中构成收纳部50的部分、收纳部构成件52的内周面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朝向内部空间54的内侧突出。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56从管部30的外周面中构成收纳部50的部分朝向内部空间54的内侧突出。

另外,突起部56例如可以呈梳状或刷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56形成为梳状。具体而言,突起部56中相隔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有多个沿拖布80的插拔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延伸的梳齿56a。突起部56设置于与设置于上述收纳部构成件52中的突起部用开口52d相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突起部56穿过突起部用开口52d朝向内部空间54的内侧突出。另外,突起部56设置于收纳部50的上方侧(入口侧)和下方侧(底侧)的两个部位上。入口侧的突起部56在上下方向上比底侧的突起部56短。另外,与入口侧的突起部56相比,底侧的突起部56的梳齿56a在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更宽的区域中,梳齿56a的数量(列)也更多。

如图5至图7所示,电动吸尘器1具备使收纳部50与管部30连通的开口部60。开口部60由设置于上述收纳部构成件52上的收纳部侧开口52c、和设置于管部30中与收纳部侧开口52c相对应的位置上的管部侧开口30a构成。具体而言,收纳部侧开口52c和管部侧开口30a至少一部分相对置。管部侧开口30a可以呈任意的开口形状,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部侧开口30a与收纳部侧开口52c同样以沿着与管部30或收纳部5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开口。开口部60可以通过使收纳部侧开口52c与管部侧开口30a连通,从而使管部30与收纳部50连通。另外,开口部60可以相对于突起部56设置于任意位置上,但是,在图5和图6所示的例子中,开口部60设置于相对于上述突起部56偏向上方(拖布80的插拔方向外侧)的位置上。

开口部60中设置有开闭机构62。开闭机构62是用于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开口部60的装置。开闭机构62具有开闭部件收纳部64和开闭部件66。

开闭部件收纳部64是可滑动地收纳开闭部件66的部分。开闭部件收纳部64可以仅由管部30侧、收纳部50侧中的任一方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部件收纳部64由设置于管部30侧的管侧构成部64a和设置于收纳部50侧的收纳部侧构成部64b组合构成。

如图7所示,管侧构成部64a形成为包括设置有上述管部侧开口30a的部分。管侧构成部64a形成为从管部30的外周面突出,以形成能够收纳开闭部件66的空间。管侧构成部64a具有构成管部侧开口30a的开口形成部64c和以将开口形成部64c的外周包围的方式竖立设置的周壁部64d。

开口形成部64c具有构成管部侧开口30a的边缘的边缘部64e、和位于管部侧开口30a的宽度方向中间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中央部)的上方和下方的开口上部64f及开口下部64g。开口上部64f及开口下部64g与边缘部64e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开口上部64f上设有凹部64k、64l。凹部64k、64l分别与设置于后述开闭部件66上的凸部66g组合而形成卡脱结构部68。另外,在周壁部64d中与管部侧开口30a在两侧方相邻的位置上设置有缺口部64h、64h。

收纳部侧构成部64b由收纳部构成件52(收纳部50)的周面52a中形成有收纳部侧开口52c的部分构成。在收纳部构成件52中形成收纳部侧构成部64b的部分中设置有卡合部64i。卡合部64i能够与设置于管侧构成部64a的周壁部64d上的被卡合部64j卡合。通过使收纳部50侧的卡合部64i与管部30侧的被卡合部64j卡合,从而将收纳部构成件52以与管侧构成部64a的周壁部64d抵接的状态固定。开闭部件收纳部64通过这样将管侧构成部64a和收纳部侧构成部64b组合而构成。

开闭部件66是用于打开或关闭构成开口部60的管部侧开口30a和收纳部侧开口52c的部件。开闭部件66可滑动地收纳在上述开闭部件收纳部64的内部。开闭部件66具有开闭部66a、操作部66b、66b以及卡合部66c。

具体而言,开闭部件66是使构成开闭部66a的板状部分和构成操作部66b、66b的突起状部分与形成为大致“コ”字型的部件一体化而成的,其中,该大致“コ”字型的部件具有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以及将两者之间连接的第三构成部66f。

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的间隔为能够从宽度方向的外侧夹住上述开闭部件收纳部64的开口形成部64c的大小。另外,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的厚度为在上述开闭部件收纳部64中大致无间隙地收纳在开口形成部64c与周壁部64d之间的程度。因此,开闭部件66能够以卡合部66c朝向上方、第三构成部66f朝向下方的姿势,且以通过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夹住开口形成部64c的方式嵌入管侧构成部64a的内侧。另外,开闭部件66在开闭部件收纳部64(管侧构成部64a)的内侧,能够沿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的长度方向滑动。

另外,开闭部66a设置于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开闭部66a通过将开闭部件66嵌入管侧构成部64a的内侧,并配置在与管部侧开口30a对应的位置处,能够与构成管部侧开口30a的边缘的边缘部64e以及与其相对的收纳部侧开口52c面接触。另外,在开闭部66a的下端部与第三构成部66f之间,形成有沿开闭部件66的厚度方向贯穿的开闭部开口66h。因此,通过使开闭部件66在开闭部件收纳部64(管侧构成部64a)的内侧滑动,能够变为开闭部66a将管部侧开口30a和收纳部侧开口52c封闭的状态而将开口部60关闭,且能够变为使管部侧开口30a及收纳部侧开口52c与开闭部开口66h连通的状态而将开口部60打开。

操作部66b、66b以朝向开闭部件66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构成部66d和第二构成部66e上。操作部66b、66b分别穿过缺口部64h、64h露出外部。因此,通过用户利用手指等对操作部66b、66b进行滑动操作,能够使开闭部件66在开闭部件收纳部64(管侧构成部64a)的内侧滑动,从而能够使开口部60打开或关闭。

卡合部66c是从开闭部66a的上端侧进一步朝向上方突出的板状部分。如图5所示,卡合部66c的背侧形成有凸部66g。凸部66g通过与设置于上述管侧构成部64a的开口上部64f上的凹部64k、64l组合而形成卡脱结构部68。凹部64k设置于通过使开闭部件66滑动至打开开口部60(管部侧开口30a和收纳部侧开口52c)的位置而能够与凸部66g卡合的位置上。另外,凹部64l设置于通过使开闭部件66滑动至关闭开口部60(管部侧开口30a和收纳部侧开口52c)的位置而能够与凸部66g卡合的位置上。因此,卡脱结构部68与开闭部件66的滑动操作相连动而在凸部66g与凹部64k、64l卡合的卡合状态与非卡合状态之间切换。另外,由于设置有卡脱结构部68,因此,能够在开口部60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下固定开闭部件66,并能够对开口部60的开闭操作提供节奏感。

《关于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

接下来,对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图9所示,吸尘器主体10是在主体壳体100的内部收纳电动吹风机单元110的部分。

如图8所示,主体壳体100具有收纳电动吹风机单元110的收纳部120、第一突起部122、第二突起部124以及第二排气开口126。主体壳体100呈一端侧封闭、另一端侧朝向集尘部20敞开的形状。电动吹风机单元110以吸气侧朝向集尘部20侧的姿势收纳于收纳部120中。

第一突起部122是能够支持之后详细说明的弹性部件116的突起。第一突起部122在设置有收纳部120的部分中朝向主体壳体100的径向内侧突出。第一突起部122呈肋状。第一突起部122可以仅在主体壳体100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突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部122在大致整周上突出。另外,第一突起部122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主体壳体100的轴线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突起部122。

第二突起部124是支持之后详细说明的电动吹风机114的风扇部140的突起。第二突起部124从主体壳体100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第二突起部124呈肋状。第二突起部124可以仅在主体壳体100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突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部124在大致整周上突出。另外,第二突起部124相比上述第一突起部122更加朝向主体壳体100的径向内侧突出。

第二排气开口126是设置于主体壳体100的周面上的开口。第二排气开口126可以由单个开口形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多个狭缝状的开口构成。第二排气开口126相对于之后详细说明的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第二壳体部132形成于径向外侧的位置上。

在将电动吹风机单元110配置于上述那样的主体壳体100的收纳部120中的情况下,形成于主体壳体100的内周面与电动吹风机单元110之间的空隙作为供从电动吹风机单元110排出的气体流动的流路(以下也称为“第一流路125”)发挥作用。因此,第二排气开口126作为用于排出第一流路125中流动的气体的排气口发挥作用。

电动吹风机单元110是将电动吹风机114隔着弹性部件116收纳于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侧并将其单元化而成的。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部,电动吹风机114隔着弹性部件116由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从侧方支撑。

如图8、图9所示,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具有轴线方向的一端侧被封闭,另一端侧敞开的筒状形状。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第一壳体部130、第二壳体部132、第三壳体部134以及第四壳体部136呈一体地形成。

第一壳体部130是封闭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端部的部分。第一壳体部130是在轴向一端侧覆盖之后详细说明的电动吹风机114的电动机部142的部分。第一壳体部130中设置有以连通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内外的方式形成的第一排气开口138。另外,第二壳体部132是构成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一部分周面的部分。第二壳体部132是与第一壳体部130相连,并与第一壳体部130交叉(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垂直)的部分。第二壳体部132是在径向外侧覆盖电动机部142的部分。第三壳体部134与第二壳体部132同样是构成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一部分周面的部分。第三壳体部134是在径向外侧覆盖之后详细说明的电动吹风机114的风扇部140的部分。第四壳体部136是将第二壳体部132和第三壳体部134之间平滑地连接的部分。第四壳体部136形成为锥状,从第二壳体部132侧朝向第三壳体部134侧扩径。

电动吹风机114是将风扇部140和电动机部142一体化而成的。电动吹风机114通过向电动机部142通电而驱动风扇部140,从而能够产生气流。电动吹风机114以风扇部140朝向集尘部20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下方),电动机部142朝向上方的姿势,配置在主体壳体100及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部。

如图8所示,在将电动吹风机114配置于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内部的状态下,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周面与电动机部142之间形成供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流动的流路(以下也称为“第二流路144”)。另外,位于第二流路144的下游侧的第一壳体部130中设置有第一排气开口138。因此,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通过第二流路144之后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开口138,被排出至形成于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与主体壳体100之间的第一流路125中,并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外周面上环绕,最后从第二排气开口126排出外部。由此,在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形成从第二流路144经过第一流路125到达第二排气开口126的长排气通路,因而能够将排气噪音抑制为最小限度。此外,也可以使第二排气开口126更靠近风扇部140侧。由此,能够进一步增长排气通路。

电动吹风机114的风扇部140和上述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之间夹有弹性部件116。弹性部件116使用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原材料成型。如图8所示,弹性部件116以与风扇部140的吸气侧和排气侧(电动机部142侧)卡合,将构成风扇部140的大致圆柱状的外周部分包围的方式安装。如图8所示,在剖视电动吹风机单元110的状态下,弹性部件116呈大致“C”字状或大致“コ”字状地覆盖风扇部140。

弹性部件116的周部150、第一卡合部152、第二卡合部154以及第三卡合部156呈一体地形成。周部150是以将风扇部140的外周包围的方式安装的大致圆环状的部分。

第一卡合部152是与风扇部140的吸气侧卡合的部分。第一卡合部152与周部150的轴线方向一端侧相连,并且相对于周部150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另外,第二卡合部154是与风扇部140的排气侧(电动机部142侧)卡合的部分。第二卡合部154与周部150的轴线方向另一端侧(与第一卡合部152相反侧的端部)相连,并且相对于周部150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第三卡合部156与第一卡合部152和第二卡合部154不同,其是相对于周部150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第三卡合部156嵌入卡合在上述主体壳体100的第一突起部122与第二突起部124之间。由此,主体壳体100与风扇部140之间形成的空隙被第三卡合部156封堵。

在电动吹风机单元110中,将具有上述特征性形状的单个弹性部件116安装在电动吹风机114的风扇部140上。由于呈上述构成,因而弹性部件116即便为单个部件也能够发挥多个功能。具体而言,通过使弹性部件116的第一卡合部152与风扇部140的吸气侧卡合,能够提高电动吹风机114的吸气侧的气密性。另外,电动吹风机114有可能随着驱动而容易在风扇部140侧晃动。但是,通过使弹性部件116抵接在主体壳体100的第一突起部122上,能够从侧方(径向外侧)支撑风扇部140,从而能够抑制风扇部140及其附近的晃动。进而,通过使第二卡合部154与风扇部140的排气侧卡合,能够将风扇部140的排气口局部封闭。由此,能够降低风扇部140中的排气噪音。

《关于吸引件40》

接下来,以特征部分为中心对吸引件40详细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吸引件40具备吸引件主体42、接头部44、清扫件46以及清扫件驱动机构48(参照图10)。吸引件40通过将管部30连接至接头部44上,从而经由集尘部20与吸尘器主体10连通。另外,吸引件40构成为:吸引件主体42具有朝向地面侧开口的吸入空间,清扫件46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该吸入空间的内部。

如图11所示,清扫件46具有沿吸引件主体4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清扫件主体170和安装部172。清扫件46在被形成为筒状的清扫件主体170的外侧设置有刷安装部176,并且在沿圆周方向邻接的刷安装部176、176之间设置有槽部177。刷安装部176和槽部177分别可以形成为例如沿着清扫件主体170的轴线方向呈大致直线状设置的部分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清扫件主体170的轴心位置为中心,在清扫件主体170的外周呈螺旋状地设置。刷安装部176呈轨道状,能够以朝向清扫件主体170的外侧突出的状态夹入并保持刷子175。

安装部172是用于将清扫件46安装于吸引件主体42上的部分。安装部172在清扫件主体170的长度方向一侧及另一侧,以与清扫件主体170为不同部件的方式安装在清扫件主体170上,但也可以与清扫件主体170呈一体。清扫件46通过将设置于两端的安装部172、172(以下,有时根据需要将两者区别为“安装部172a”、“安装部172b”)安装在设置于吸引件主体42内的规定的安装位置上,从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吸引件主体42上。

具体而言,如图11和图12所示,安装部172a、172b在清扫件46的轴向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具有呈角柱状形状(剖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的端部176a、176b。如图10和图12所示,清扫件46通过将安装部172a、172b嵌入设置于吸引件主体42上的承接部42a、42b中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如之后详细所述,清扫件46在端部176b侧与清扫件驱动机构48连接,能够从清扫件驱动机构48接收动力而自由地旋转。

在此,如图12和图13所示,吸引件主体42中供清扫件46的端部176a嵌入的承接部42a,具备以将端部176a包围的方式设置的多个突起42c。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端部176a的剖面形状呈大致矩形,在圆周方向上相隔大致90度设置有四个突起42c。突起42c分别能够与由构成端部176a的四面所构成的周面面接触。因此,通过将端部176a嵌入承接部42a中,能够保持端部176a。

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清扫件46的两端所设有的安装部172a、172b中位于端部176a侧的安装部172a上,设置有凸缘部172x。凸缘部172x被形成为与吸引件主体42的形成吸入空间的内周面大致无间隙地接触。另外,如图14所示,在将端部176a嵌入承接部42a的情况下,凸缘部172x与各突起42c以及以将各突起42c的外周侧包围的方式形成的圆弧状的突起42d抵接,从而成为承接部42a被覆盖的状态。因此,在安装清扫件46的情况下,通过凸缘部172x将清扫件46的端部176a或承接部42a侧的区域与清扫件主体170侧的区域隔离,从而能够抑制头发等尘埃侵入端部176a和承接部42a侧的区域。由此,能够抑制清扫件46的旋转性能降低。

吸引件40并非必须是接收动力来驱动清扫件46,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清扫件驱动机构48,清扫件46接收从清扫件驱动机构48输出的动力而被驱动。如图10所示,清扫件驱动机构48具备驱动机180、动力传递件182、输出侧滑轮184以及从动侧滑轮186等。

驱动机180由设置于吸引件主体42内的电机等构成。另外,动力传递件182由带齿的环形带构成。另外,输出侧滑轮184是安装在构成驱动机180的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带齿滑轮。另外,从动侧滑轮186是呈一体地设置于一对安装部172中设置于安装部172a相反侧的安装部172b上的带齿滑轮。清扫件驱动机构48呈将由环形带构成的动力传递件182挂绕在输出侧滑轮184与从动侧滑轮186之间的构成。因此,通过使驱动机180进行工作,能够将旋转动力传递至安装部172b侧,从而能够在吸引件主体42的吸入空间内驱动清扫件46进行旋转。

《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动吸尘器1的结构仅仅表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考虑各种变形例。以下,对各部构成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关于收纳部50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

以下,对收纳部50及其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中,示出了能够通过设置于开口部60上的开闭机构62而将开口部60打开或关闭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具体而言,电动吸尘器1也可以是不在开口部60上设置开闭机构62的构成。在不设置开闭机构62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如下构成,例如,如图15中的(a)所示在收纳部50上端侧的开放部分设置能够开闭的盖200的构成、如图15中的(b)所示能够利用设置于拖布80的柄84上的凸缘210将收纳部50上端侧的开放部分封闭的构成、如图15中的(c)所示能够利用设置于拖布80的柄84上的凸缘220将收纳部60封闭的构成,等等。另外,电动吸尘器1也可以形成为如下构成,例如,如图16中的(a)所示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部60的开闭机构62的同时,能够利用设置于拖布80的柄84上的凸缘210将收纳部50上端侧的开放部分封闭的构成、或者如图16中的(b)所示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部60的开闭机构62的同时,能够利用凸缘220将开口部60封闭的构成,等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能够通过手动对设置于开闭机构62侧方的操作部66b、66b进行滑动操作而打开或关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也可以如图17所示设置对开闭机构62施加使其关闭的方向的力的弹簧等的施力部件230,通过施力部件230的作用力而自然地使开口部60关闭。通过上述构成,能够抑制因为忘记关闭开口部60而导致电动吸尘器1的集尘力(吸引力)下降,并且能够使开闭机构62的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插拔拖布80时使拖布80与开闭机构62卡合等的结构,从而与拖布80的插拔动作相连动地使开闭机构62进行开闭,通过这样,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拖布80的清扫。

在本实施方式所例示的电动吸尘器1中,示出了将开口部60设置在从收纳部50的上端偏向下方侧(收纳部50的内侧)的位置处的例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开口部60设置在从收纳部50的上端偏向上方(收纳部50的外侧)的位置处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取代上述不论在收纳部50的内外均将开口部60设置在收纳部50的上方侧、或者在将开口部60设置于上方侧的基础上,在收纳部50内的下方侧也设置开口部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突起部56设置为梳齿56a沿收纳部50的长度方向、即拖布80的插拔方向延伸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为沿收纳部50的宽度方向(与拖布80的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梳齿56a构成突起部56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取代梳齿56a、或者除了梳齿56a以外还具备呈刷状的形态突出的突起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设置于管部30侧的开闭部件收纳部64形成为朝向收纳部50侧开口的形状,并使收纳部50的外周面与开闭部件收纳部64的周壁部64d对接,从而将开闭部件收纳部64形成为封闭空间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8所示,也可以设置与开闭部件收纳部64的周壁部64d抵接的收纳部盖65,并且在收纳部50侧相当于收纳部盖65的位置设置缺口52e。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8的例子所示,在收纳部侧开口52c的上下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在收纳部盖65上设置相当于突起部56的部分。通过这样,在组装电动吸尘器1时,容易进行将开闭机构62收纳至开闭部件收纳部64内的作业,或者即使收纳部50意外从管部30脱落,开闭机构62也不会发露出或脱落等。

《关于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的变形例》

以下,对吸尘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电动吹风机单元110的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具有通过形成为锥状的第四壳体部136将覆盖电动吹风机114的电动机部142的第二壳体部132与覆盖风扇部140的第三壳体部134之间平滑地连接的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9所示将连接第二壳体部132与第三壳体部134的第四壳体部136形成为流线型的形状,或者如图20所示取代第四壳体部136的设置而在第二壳体部132与第三壳体部134之间设置台阶13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端部到达构成弹性部件116的周部150的中间,并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与电动吹风机114的风扇部140之间夹入弹性部件116的构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1所示,形成为设置有将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端部在电动吹风机114的风扇部140附近朝向径向内侧弯折而成的内凸缘部113的构成,并在弹性部件116上设置与内凸缘部113卡合的第四卡合部158。即使采用上述构成,也有望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构成相同的效果。

《关于其他的变形例》

上述电动吸尘器1仅仅示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构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封闭部52b将收纳部50的底以不能开闭的方式封闭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封闭部52b上设置能够开闭的盖等,从而适宜地从封闭部52b侧除去收纳部50中积存的尘埃。

另外,电动吸尘器1也可以形成为能够将拖布80的柄84固定在吸尘器主体10上。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柄84的端部和集尘部20的背面中的一方上设置磁铁,并在另一方上设置由铁板等強磁性体构成的部件,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使设置于主体壳体100上的第一突起部122抵接在弹性部件116上,从而从侧方(径向外侧)支撑风扇部140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弹性部件116侧设置相当于第一突起部122的突起,并使该突起抵接在主体壳体100侧。

另外,上述电动吹风机114仅将风扇部140和电动机部142中的风扇部140包在壳体中。即,本实施方式例示出的电动吸尘器1构成为: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内部还存在仅包含风扇部140的壳体,并且,从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从设置于该壳体上的风扇部140的排气口排出至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侧。因此,如图8等中的箭头所示,形成为从风扇部140的背面侧(图示例中为上方侧)排气的构成。然而,电动吸尘器1中使用的电动吹风机114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例如也可以是以将风扇部140和电动机部142两者包含在内的状态收纳于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部。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与上述电动吹风机114不同,在设置有电动机部142的部分的周围等处设置有排气口,并从该排气口排气。因此,从电动吹风机114向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侧排气的位置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然而,即使在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同样地,也可以使排气通路的长度足够长,从而有望实现降低排气噪音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是所谓的杆式电动吸尘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吸尘器主体与吸引件经由软管和加长管连接的卧式(canister type)吸尘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电动吹风机114的吸尘器主体10;通过管部30与吸尘器主体10连通的吸引件40;设置在管部30上并以插拔自如的方式收纳拖布80的收纳部50;以及使收纳部50与管部30之间连通的开口部60。

上述电动吸尘器1构成为:收纳部50经由开口部60与连通吸尘器主体10和吸引件40的管部30连通。因此,电动吸尘器1能够随着辅助集尘工具即拖布80相对于收纳部50的插拔,经由开口部60吸引除去附着在拖布80上的尘埃。因此,根据电动吸尘器1,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除去附着在拖布80上的尘埃。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具备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开口部60的开闭机构62。

通过设置上述开闭机构62,能够在需要吸引除去附着于拖布80上的尘埃等情况下打开开口部60,在例如利用吸引件40吸引灰尘进行清扫等情况下关闭开口部60进行使用。根据上述构成,即使设置与管部30连通的开口部60,也能够提供不会使吸引件40的吸引力降低且能够使用的电动吸尘器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设置有开闭机构62的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如上述变形例所示形成为不设置开闭机构62的构成。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开闭机构62具有能够封闭开口部60的开闭部66a和用于操作开闭部66a的操作部66b,并通过对操作部66b进行滑动操作,从而能够使用开闭部66a进行开口部60的开闭操作。

通过形成为上述构成,只需对操作部66b进行滑动操作,就能够打开或关闭开口部60。此外,在电动吸尘器1中,开闭机构62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只要能够对开口部60进行开闭操作,则可以为任意构成。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开闭机构62具有能够打开或关闭开口部60的开闭部件66和可滑动地收纳开闭部件66的开闭部件收纳部64;开闭部件66具备:将开口部60封闭而使开口部60变为关闭状态的开闭部66a、与开口部60连通而使开口部60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部开口66h、以及露出于开闭部件收纳部64的外侧并能够进行滑动操作的操作部66b。

通过形成为上述构成,通过操作露出于开闭部件收纳部64外侧的操作部66b,能够使开闭部件66在开闭部件收纳部64的内部滑动,从而能够通过开闭部66a使开口部60变为关闭状态,或者使开口部60与开闭部开口66h连通而变为打开状态。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开闭机构62具有与开闭操作相连动地在卡合状态与非卡合状态之间切换的卡脱结构部68。

这样,在与开闭机构62对开口部60的开闭操作相连动地在卡合状态与非卡合状态之间切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开口部60意外打开或关闭。另外,通过设置上述卡脱结构部68,可以对开口部60的开闭操作提供节奏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卡脱结构部68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卡脱结构部68、或者将卡脱结构部68形成为与上述不同的构成。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拖布80具有凸缘部210,并且,凸缘部210将收纳部50中供拖布80***的***开口堵塞。

通过上述构成,例如能够形成为如上所述省略开闭机构62的构成,或者除了开闭机构62之外,还能够通过凸缘部210抑制管部30经由开口部60朝向大气敞开。在形成为设置上述凸缘部210而省略了开闭机构62的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简化电动吸尘器1的构成。另外,在除了开闭机构62之外还设置有凸缘部210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少管部30经由开口部60朝向大气敞开,或者能够抑制尘埃从收纳部50漏至外部。此外,电动吸尘器1并非一定要设置凸缘部210,也可以省略凸缘部210、或者取代凸缘部210而具备其他构成。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拖布80具有凸缘部220,并且,随着拖布80相对于收纳部50的插拔,凸缘部220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开口部60,从而作为开闭机构62发挥功能。

通过上述构成,例如能够形成为如上所述省略开闭机构62的构成,或者除了开闭机构62之外,还能够通过凸缘部220抑制管部30经由开口部60朝向大气敞开。在形成为设置上述凸缘部220而省略了开闭机构62的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简化电动吸尘器1的构成。另外,在除了开闭机构62之外还设置有凸缘部220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少管部30经由开口部60朝向大气敞开,或者能够抑制尘埃从收纳部50漏至外部。此外,电动吸尘器1并非一定要设置凸缘部220,也可以省略凸缘部220、或者取代凸缘部220而具备其他构成。

上述电动吸尘器1优选收纳部50具备朝向内部空间突出的突起部56。

这样,通过相对于收纳部50插拔拖布80,能够除去附着在头部82(图4中以虚线表示)上的尘埃。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突起部56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具备突起部56、或者取代突起部56或除了突起部56之外还设置能够从头部82除去尘埃的部分。另外,头部82包含例如由聚丙烯树脂构成的原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风扇部140和电动机部142的电动吹风机114、和至少安装在风扇部140上的弹性部件116;弹性部件116具有与风扇部140的吸气侧的边缘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152、和与风扇部140的电动机部142侧的边缘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154。

通过采用上述构成,有望通过弹性部件116实现各种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使弹性部件116的第一卡合部152与风扇部140的吸气侧卡合,有望实现提高电动吹风机114的吸气侧的气密性的效果。另外,在通过与风扇部140的排气侧卡合的第二卡合部154将风扇部140的排气口局部封闭的情况下,有望实现降低风扇部140中的排气噪音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的特征在于,具备经由弹性部件116从侧方支撑电动吹风机114的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并且,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具有用于将流路中流动的气体排出至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外部的第一排气开口138,在与电动机部142之间形成有供从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流动的第二流路144。

通过采用上述构成,从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内部流过第二流路144之后,从第一排气开口138排出至电动吹风机壳体112的外侧。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充分确保供从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流动的通路的长度,从而有望实现抑制排气噪音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上述电动吹风机114的电动吹风机单元110和设置有电动吹风机单元110的主体壳体100;主体壳体100具有向内侧突出并支持弹性部件116的第一突起部122。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第一突起部122经由弹性部件116支撑电动吹风机单元110。由此,能够从侧方支撑风扇部140,从而能够抑制风扇部140及其附近的晃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的特征在于,主体壳体100具有相比弹性部件116的第一卡合部152更向内方突出并支撑风扇部140的第二突起部124,第一卡合部152位于风扇部140的边缘部与主体壳体100的第二突起部124之间,并与风扇部140和第二突起部124接触。

在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二突起部124稳固地支撑风扇部140。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的特征在于,电动吹风机壳体112具有在轴向一端侧覆盖电动机部142的第一壳体部130、和在径向外侧覆盖电动机部142的第二壳体部132;第一壳体部130具有第一排气开口138,主体壳体100相对于第二壳体部132在径向外侧具有第二排气开口126。

根据上述构成,在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中,从第二壳体部132内侧通过的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经由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30上的第一排气开口138排出至形成于电动吹风机壳体112与主体壳体100之间的空间(第一流路125)。排出至第一流路125的气体在主体壳体100内流动到达第二排气开口126之后,排出至外部。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充分确保供风扇部140排出的气体流动的通路长度,从而有望实现抑制排气噪音的效果。

(1)本发明的电动吹风机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风扇部和电动机部的电动吹风机、和至少安装在所述风扇部上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风扇部的吸气侧的边缘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和与所述风扇部的所述电动机部侧的边缘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2)上述(1)的电动吹风机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经由所述弹性部件从侧方支撑所述电动吹风机的电动吹风机壳体,并且,所述电动吹风机壳体具有用于将流经所述流路的气体排出至所述电动吹风机壳体外部的第一排气开口,在与所述电动机部之间形成有供从所述风扇部排出的气体流动的流路。

(3)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1)或(2)所述的电动吹风机单元和设置有所述电动吹风机单元的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具有向内侧突出并支撑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突起部。

(4)上述(3)的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体具有相比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第一卡合部更加朝向内侧突出并支撑所述风扇部的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位于所述风扇部的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主体壳体的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并与所述风扇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接触。

(5)上述(3)或(4)的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吹风机壳体具有:在轴向一端侧覆盖所述电动机部的第一壳体部和在径向外侧覆盖所述电动机部的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具有所述第一排气开口,所述主体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在径向外侧具有第二排气开口。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根据其启示和精神得到其他的实施方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所有电动吸尘器中。

3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背负式集尘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