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障器及列车

文档序号:1150878 发布日期:2020-09-15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排障器及列车 (Pilot and train ) 是由 刘兆晶 李志飞 罗昌杰 于文泽 张一帆 张延哲 李松岩 宋扬 褚凌慧 于 2020-06-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适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排障器及列车,该排障器包括吸能排障装置。其中,吸能排障装置包括固定壳、滑动盖以及吸能单元,固定壳与滑动盖围设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滑动盖与固定壳可伸缩连接,用于排除障碍物。吸能单元位于容纳空间内,吸能单元与滑动盖抵接以吸收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本发明提供的排障器,滑动盖与固定壳可伸缩连接,碰撞时,滑动盖滑动从而可以吸收一部分能量,避免硬性碰撞,导致滑动盖发生变形,且滑动盖在滑动过程中使得吸能单元与滑动盖抵接可以吸收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nsit trains, and discloses a barrier removing device and a train. The energy-absorbing obstacle-remov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shell, a sliding cover and an energy-absorbing unit, wherein the fixed shell and the sliding cover are arranged in an enclosing mode to form a closed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the sliding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hell in a telescopic mode and used for removing obstacles. The energy absorption unit is located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unit is in the destruction energy of absorption slip lid transmission with slip lid butt. According to the barrier remov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sliding cover is telescop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hell, when the barrier removing device is collided, the sliding cover slides so as to absorb a part of energy, the sliding cover is prevented from deforming due to rigid collision,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unit is abutted against the sliding cover by the sliding cover in the sliding process of the sliding cover so as to absorb the damage energy transmitted by the sliding cover.)

一种排障器及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障器及列车。

背景技术

轨道机车排障器主要功能是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如石头、野猪等物体。相关技术的排障器一般是刚性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刚性排障器两侧的斜面,将轨道上的障碍物推到两边,排除轨道障碍物,使列车正常运营。但是撞到大型刚性障碍物的时候,由于是硬碰硬,就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从而引发事故,造成车体损伤,人身安全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障器及列车,旨在解决相关技术的排障器碰撞时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能排障装置,所述吸能排障装置包括:

固定壳;

滑动盖,与所述固定壳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固定壳伸缩连接,用于排除障碍物;以及

吸能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单元与所述滑动盖抵接以吸收所述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一吸能元件,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为蜂窝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二吸能元件,所述第二吸能元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吸能管,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以及

切削刀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吸能管的管壁抵接,用于切削所述吸能管的管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开设有导向孔;以及

凸起部,自所述本体部的端面向外延伸,所述导向孔贯穿所述凸起部,所述吸能管自所述凸起部的一侧伸入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切削刀具安装于所述凸起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单元包括第三吸能元件,所述第三吸能元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第一安装孔;

胀管,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胀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以及

锥管,所述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安装孔伸入所述胀管的管腔,所述锥管的外径大于所述胀管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吸能单元还包括第二吸能元件,所述第二吸能元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吸能管,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吸能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吸能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及

切削刀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吸能管的管壁抵接,用于切削所述吸能管的管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能元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吸能单元还包括第三吸能元件,所述第三吸能元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第一安装孔;

胀管,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胀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胀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及

锥管,所述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安装孔伸入所述胀管的管腔,所述锥管的外径大于所述胀管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壳的侧壁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动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槽;或者,

所述固定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盖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壳包括:

壳体;以及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自所述壳体的两端朝向所述滑动盖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端板的内壁设有滑轨;

所述滑动盖包括:

盖体;以及

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块,自所述盖体的两端朝向所述固定壳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滑块上设有滑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

第一板体;

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交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相交所成的角度为120°~160°;

第一侧板,自所述第一板体的侧边朝向所述固定壳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板的部分与所述固定壳插接;以及

第二侧板,自所述第二板体的侧边朝向所述固定壳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的部分与所述固定壳插接;

所述壳体包括:

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

第三侧板,自所述第三板体的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侧板的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插接;以及

第四侧板,自所述第三板体的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四侧板的部分与所述第二侧板插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尖端区域均为弧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排障装置还包括:

压板,设置于所述吸能单元的朝向所述滑动盖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排障装置还包括:

加强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的外侧,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自所述连接板的侧边朝向所述固定壳延伸的弯折板,所述弯折板与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障器还包括两个排障翼,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两侧,并于所述固定壳呈轴对称,所述排障翼与所述固定壳倾斜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障翼包括:

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翼板,与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第一翼板相交所成的角度为120°~16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障翼还包括:

安装座,所述第一翼板上开设有容设所述安装座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座用于将所述第一翼板安装于安装位上,所述安装座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腰型孔,以使所述第一翼板沿其长度方向上可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腰型孔为下沉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障翼还包括:

多个第一加强筋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板沿所述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固定壳的侧面和所述第一翼板朝向所述固定壳的侧面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障翼还包括:

第一加固折弯框,设置于所述第一翼板的朝向所述固定壳的侧面,所述第一加固折弯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壳的侧壁和所述第一翼板固定连接,靠近所述第二翼板的所述安装座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加固折弯框内;以及

第二加固折弯框,设置于所述第二翼板的朝向所述固定壳的侧面,所述第二加固折弯框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折弯框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翼板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排障器。

本发明提供的排障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滑动盖与固定壳可伸缩连接,碰撞时,滑动盖滑动从而可以吸收一部分能量,避免硬性碰撞,导致滑动盖发生变形,且滑动盖在滑动过程中使得吸能单元与滑动盖抵接可以吸收滑动盖传递的破坏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能排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能排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能排障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吸能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吸能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吸能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吸能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障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障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障翼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吸能排障装置;110-容纳空间;111-固定壳;1110-滑轨;1111-壳体;1112-第一端板;1113-第三板体;1114-第三侧板;1115-第四侧板;112-滑动盖;1120-滑槽;1121-盖体;1122-滑块;1123-第一板体;1124-第二板体;1125-第一侧板;1126-第二侧板;1127-尖端区域;12-吸能单元;1202-第二吸能元件;1203-第三吸能元件;121-吸能管;1210-切削面;122-切削刀具;123-第一安装板;1230-导向孔;1231-本体部;1232-凸起部;124-胀管;125-锥管;126-第二安装板;1260-连接孔;13-压板;14-加强件;141-连接板;142-弯折板;

2-排障翼;20-焊接板;21-第一翼板;210-第三安装孔;22-第二翼板;23-安装座;231-腰型孔;24-第一加强筋板;25-第一加固折弯框;26-第二加固折弯框;261-第一折弯板;262-第二折弯板;263-第一封闭板;264-第二封闭板;27-第二加强筋板;28-第三加强筋板;29-第四加强筋板;a-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交所成的角度;b-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相交所成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排障器,可以满足EN15227标准中速度等级排障器的要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可以解决目前相关技术中由于排障器可能推着障碍物在轨道中运行而造成的列车运行速度低、安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排障器,可以满足EN15227标准中速度等级排障器的要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障器,可以解决目前相关技术中由于排障器可能推着障碍物在轨道中运行而造成的列车运行速度低、安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排障器,具体参见图1、图2及图4,该排障器包括吸能排障装置1。其中,吸能排障装置1包括固定壳111、滑动盖112以及吸能单元12,其中,固定壳111与滑动盖112围设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110,滑动盖112与固定壳111可伸缩连接,用于排除障碍物。吸能单元12位于容纳空间110内,滑动盖112与吸能单元12抵接以缓冲。将滑动盖112设置为与固定壳111可伸缩连接,在发生碰撞时,滑动盖112滑动可以吸收一部分能量,避免硬性碰撞,导致滑动盖112发生变形。且吸能单元12与滑动盖112抵接以吸收滑动盖112传递的破坏能量。

具体地,容纳空间110内部采用吸能单元12,当受到碰撞时,吸能单元12与滑动盖112抵接会产生变形吸能,在更换时只需要替换容纳空间110内的吸能单元12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排障器,滑动盖112与固定壳111可伸缩连接,碰撞时,滑动盖112滑动从而可以吸收一部分能量,避免硬性碰撞,导致滑动盖112发生变形,且滑动盖112在滑动过程中使得吸能单元12与滑动盖112抵接可以吸收滑动盖112传递的破坏能量。

基于不同结构的吸能单元12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具体参见图4,该吸能单元12包括第一吸能元件(图未示)。第一吸能元件为蜂窝件,第一吸能元件为多个柱体拼接而成,柱体沿轴向开设有蜂窝状的通孔。采用蜂窝吸能单元,结构简单。

实施例二:

进一步参见图5及图6,吸能单元12包括第二吸能元件1202,该第二吸能元件1202包括第一安装板123、吸能管121以及切削刀具122。其中,第一安装板123设置于容纳空间110内,吸能管121设置于容纳空间110内,用于碰撞吸能,吸能管12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板123上,切削刀具12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3上,并与吸能管121的管壁抵接,用于切削吸能管121的管壁,以在吸能管121的侧壁形成切削面1210。

具体地,切削刀具122相对于吸能管121可以相对运动,当碰撞时,第一安装板123带动切削刀具122沿着吸能管121的侧壁切削,通过切削吸能管121的侧壁而吸能,即通过切削吸能管121内壁来耗散车辆撞击时所产生的能量,第一安装板123便于将吸能管121安装于固定壳111内。从而形成刨削式吸能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6,第一安装板123为阶梯板。第一安装板123包括本体部1231和凸起部1232。本体部1231背离吸能管121设置,本体部1231上开设有导向孔1230,凸起部1232自本体部1231的端面朝向吸能管121的方向延伸,导向孔1230贯穿凸起部1232,吸能管121自凸起部1232的一侧伸入导向孔1230内,切削刀具122安装于凸起部1232内,切削刀具122呈柱状结构。凸起部1232的长度小于本体部1231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安装板123为两边薄中间厚的阶梯板,中间厚是保证了切削刀具122的安装空间,两边厚是考虑减重,使得整体轻量化。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1232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本体部1231的长度,只要满足中间厚两边薄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实施例三:

具体参见图7及图8,该吸能单元12包括第三吸能元件1203,该第三吸能元件1203包括第二安装板126、胀管124以及锥管125。其中,第二安装板126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图未示),胀管12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安装板126上,且胀管124的管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锥管125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板126的第一安装孔伸入胀管124的管腔,锥管125的外径大于胀管124的内径,即锥管125与胀管124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碰撞时,锥管125挤压胀管124变形从而可以吸收车辆在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即锥管125将胀管124胀开,通过胀管124的塑性变形来耗散车辆撞击时所产生的的能量。第二安装板126套设于锥管125上,第二安装板126用于将锥管125安装于固定壳11内。

具体地,锥管125的一端封闭,胀管124压缩与锥管125的封闭端抵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胀管124移动的距离。第二安装板126的四周开设有连接孔1260,通过螺钉的紧固件穿过连接孔1260,从而将第二安装板126安装于固定壳11内,以形成胀管式吸能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吸能元件可以组合使用。例如,实施例二中的第二吸能元件1202可以与第一吸能元件组合使用。即第二吸能元件1202的吸能管121可以安装于第一吸能元件内。具体地,第一吸能元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吸能单元12还包括第二吸能元件1202。与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吸能管121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孔内,并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抵接。第一安装板123位于第一吸能元件的外侧。

还比如说,实施例三中的第三吸能元件1203可以与第一吸能元件组合使用。即第三吸能元件1203的胀管124可以安装于第一吸能元件内。具体地,第一吸能元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吸能单元12还包括第三吸能元件1203。与上述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胀管124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孔内,并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抵接。第二安装板126位于第一吸能元件的外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4,为了保证固定壳111与滑动盖112之间的相对滑动,固定壳111的侧壁上设有滑轨1110,滑动盖1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轨1110滑动连接的滑槽1120,或者固定壳11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120,滑动盖112的侧壁上设有与滑槽1120滑动连接的滑轨1110。通过滑轨1110与滑槽1120的配合,使得固定壳111与滑动盖11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壳111包括壳体1111和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1112。其中,壳体1111和第一端板1112形成一侧开口的长方形容纳空间,第一端板1112自壳体1111的端部朝向滑动盖112的方向弯折延伸,第一端板1112的内壁上设有滑轨1110。该滑轨1110为沿第一端板11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凸起。滑动盖112包括盖体11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块1122,盖体1121和滑块1122围设形成一侧开口的长方形容纳空间,该滑块1122自盖体1121的端部朝向固定壳111的方向弯折延伸,滑块1122上设有滑槽1120,该滑槽1120为两端开口的长条状的凹槽,该长条状凹槽与长条状凸起配合,实现固定壳111与滑动盖112之间的相对滑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盖体1121包括第一板体1123、第二板体1124、第一侧板1125和第二侧板1126。其中,第一板体1123沿竖直方向垂直设置,第二板体1124与第一板体1123相交设置,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相交所成的角度a为120°~160°,第一侧板1125自第一板体1123的侧边朝向固定壳111的方向延伸,第一侧板1125的部分与固定壳111插接,第二侧板1126自第二板体1124的侧边朝向固定壳111的方向弯折延伸,第二侧板1126的部分与固定壳111插接。

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相交所成的角度a为120°~160°,即将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设置成V形,使得该排障器具有扫雪的功能,角度在该范围内,扫雪的效果较好,角度过大时,会导致积雪通过第一板体1123的上端集中到排障器的后边,导致积雪进入车轮和轨道之间,不能排到道路的两边,角度过小时,根据EN15227中的限定,第一板体1123的最高点到轨道的距离确定后,会导致材料总面积增加,增加了成本。当然,第一板体1123与第二板体1124之间具有夹角a,不仅可以扫雪还可以排除其他障碍物,即使得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具有导流的作用,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侧板1125的部分和第二侧板1126的部分均与固定壳111插接,使得滑动盖112与固定壳111之间具有相对移动的空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11包括第三板体1113、第三侧板1114和第四侧板1115。第三板体1113与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相对设置,第三侧板1114自第三板体1113的侧边朝向第一侧板1125的方向弯折延伸,第三侧板1114的部分与第一侧板1125插接,第四侧板1115自第三板体1113的侧边朝向第二侧板1126的方向弯折延伸,第四侧板1115的部分与第二侧板1126插接,从而使得固定壳111与滑动盖112之间具有相对移动的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的尖端区域1127具有弧面结构,即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为圆滑过渡,呈圆弧板状结构,第一板体1123和第二板体1124的弧面结构是为了适应多方向的受力,尽量保证作用力和接触面接近垂直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滑动盖112的强度。

为了进一步增加该吸能排障装置1的强度,该吸能排障装置1还包括压板13,该压板13设置于吸能单元12的朝向滑动盖112的一侧。该压板13一定程度上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2,该吸能排障装置1还包括加强件14,该加强件14设置于固定壳111的外侧,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强该吸能排障装置1的强度。其中,加强件14包括连接板141以及自连接板141的侧边朝向固定壳111延伸的弯折板142,弯折板142与固定壳111固定连接。具体地,弯折板14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连接板141的相对两侧,两个弯折板142和连接板141围设形成中空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排障器还包括两个排障翼2,分别与固定壳111的两端连接,并且关于固定壳111呈轴对称,该排障翼2与固定壳111倾斜设置,使得该排障翼2具有排障功能。

两侧的排障翼2通过金属板焊接而成,具有结构稳定、刚性强以及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可以有效将障碍物推开至两侧,保证轨道上无障碍物,同时保证排障翼2的结构不屈服变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9,排障翼2包括第一翼板21和第二翼板22。其中,第一翼板21与第一板体1123固定连接,第二翼板22与第二板体1124固定连接,第二翼板22与第一翼板21相交所成的角度b为120°~160°。第一翼板21和第二翼板22的夹角为了便于扫雪,角度在该范围内,扫雪的效果较好,角度过大时,会导致积雪通过第一翼板21的上端集中到排障器的后边,导致积雪进入车轮和轨道之间,不能排到道路的两边,角度过小时,根据EN15227中的限定,第一翼板21的最高点到轨道的距离确定后,会导致材料总面积增加,增加了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翼板21和第二翼板22的夹角不仅便于扫雪,还便于扫除其他障碍物。

具体地,第一翼板21和第一板体1123通过焊接固定,第二翼板22与第二板体1124通过焊接固定。该排障翼2还包括焊接板20,该焊接板20为弯折板142,该焊接板20分别与第一翼板21和第二翼板22焊接,便于第一翼板21和第二翼板22之间的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9至图11,该排障翼2还包括安装座23,该安装座23用于将第一翼板21安装于安装位上,第一翼板21上开设有容设该安装座23的第三安装孔210,安装座23与第三安装孔210的孔壁固定连接,安装座23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腰型孔231,通过螺栓等固定件穿过腰型孔231,将安装座23固定在安装位上,如列车上的安装位上。在安装时,安装座23与安装位之间的相互位置难以达到理想的位置或者安装座23与安装位之间的位置需要调整时,采用腰型孔231设计,便于调整安装座23与安装位之间的相互位置,进而便于第一翼板21沿其长度方向上可调。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3背离固定壳111的表面与第一翼板21背离固定壳111的表面平齐,该腰型孔231为下沉孔,从而使得安装于该腰型孔231的螺栓的螺帽与安装座23的表面平齐或者在该安装座23的表面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0及图11,该排障翼2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板24,多个第一加强筋板24沿安装座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第一加强筋板2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23朝向固定壳111的侧面和第一翼板21朝向固定壳111的侧面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加强筋板24为三角形板体结构,安装座2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筋板24,能够保证该排障器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0及图11,该排障翼2还包括第一加固折弯框25和第二加固折弯框26。其中,第一加固折弯框25设置于第一翼板21的朝向固定壳111的侧面,该第一加固折弯框2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壳111的侧壁和第一翼板21固定连接,靠近第二翼板22的安装座23的端部插设于第一加固折弯框25内。第一加固折弯框25的侧边与第一翼板21固定连接,采用第一加固折弯框25可以增加第一翼板21的强度。

第二加固折弯框26设置于第二翼板22的朝向固定壳111的侧面,该第二加固折弯框26的端部与固定壳11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加固折弯框26的侧边与第二翼板22连接,且第一加固折弯框25的另一侧边与该第二加固折弯框26固定连接。采用第二加固折弯框26可以增加第二翼板22的强度。

具体地,第二加固折弯框2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板261和第二折弯板262,第一折弯板261的端部与固定壳11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封闭板263和第二封闭板264共同封闭第一折弯板261和第二折弯板26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0及图11,该排障翼2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板27和第三加强筋板28,该第二加强筋板27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加固折弯框25和固定壳111固定连接,可以增加第一翼板21与固定壳111的连接强度。

第三加强筋板28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加固折弯框26和固定壳111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翼板22与固定壳111的连接强度。具体地,第二加强筋板27和第三加强筋板28均为三角形板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10及图11,该排障翼2还包括第四加强筋板29,该第四加强筋板29的侧边依次与第一翼板21和第二翼板22固定连接,该第四加强筋板29的端部与第二加固折弯框26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强该排障翼2与固定壳111的连接强度。具体地,第四加强筋板29与第二翼板22连接的一侧为钩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上述的排障器,该列车与排障翼2固定连接。

该列车通过采用上述的排障器,使得该列车不仅具有排障功能,还具有吸能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无人驾驶电机车车钩自动挂钩脱钩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