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

文档序号:1182687 发布日期:2020-09-22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 (Novel magnetorheological recoil preventing device for small-caliber quick-fire gun ) 是由 张红辉 苏杭 邹致远 于 2020-06-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底座、交指流道系统、活塞组件和复位组件;内筒位于外筒内部,其上端连接在外筒的封闭端上,下端连接在底座上;交指流道系统包括多个外磁靴和多个内磁靴;当励磁线圈通励磁电流时,在内磁靴以及外磁靴之间形成均匀磁场;复位组件包括托板、外壳和复位弹簧;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本发明能够根据流通槽的结合参数设计降低小口径速射火炮的最大后坐力,能够通过交指流道设计,实现在后坐运动速度开始下降后维持更大的后坐力,确保后坐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magnetorheological recoil device for a small-caliber quick-fire gun,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ylinder, an inner cylinder, a base, an interdigital flow channel system, a piston assembly and a reset assembly, wherein the outer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is positioned in the outer cylinder,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the closed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interdigital runner syste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outer magnetic shoes and a plurality of inner magnetic shoes; when the excitation coil is electrified with excitation current,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magnetic shoe and the outer magnetic shoe; the reset assembly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a shell and a reset spring; the piston assembly comprises a piston rod and a piston;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maximum recoil of the small-caliber quick-firing gun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parameter design of the circulation groove, can realize the maintenance of larger recoil after the recoil movement speed begins to decrease through the interdigital flow channel design, and ensures the recoil efficiency.)

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载体液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并采用添加剂以缓解其沉降。磁流变液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表观粘度很小,在较强磁场作用下,可转变为高表观粘度、低流动性的宾汉体特性,呈现出类固体形态,且这种变化是快速可逆的。这种性质使它在减振器、刹车装置、航天航空及武器装备领域阻尼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磁流变阻尼器件就是以磁流变液为工作介质的阻尼控制装置,其输出阻尼力受工作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控制。将磁流变液代替传统火炮反后坐装置的工作介质,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使其在外加电流作用下产生可控磁场,从而调控火炮的后坐力。磁流变火炮反后坐装置具有阻尼力快速可控等众多优点,但由于磁流变液沉降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现有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研究不能确保长期服役可靠性。

传统火炮反后坐装置依靠预先设计的制退机流液孔面积变化规律获取预期后坐力,难以适应变化的射击环境和不同的装药号。小口径速射火炮后坐行程短,如果在后坐初期降低最大后坐力,必将增大工作介质流通面积,后坐后期的后坐阻尼力就难以提升,后坐力实际表现出的“平台效应”不明显,在后坐初期和末期出现比理论计算值高的阻力峰值的“马鞍形现象”,不适应现代小口径火炮载体的轻量化、无人化发展趋势。提升反后坐装置对后坐阻力的控制效果,降低最大后坐力,提高射击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底座、交指流道系统、活塞组件和复位组件。

所述外筒上端封闭,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外筒的封闭端中心设置有活塞杆过孔。

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部,其上端连接在外筒的封闭端上,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内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将内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的空间记为外腔。所述外腔和内筒内部均充有磁流变液。所述内筒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外腔的若干个流通孔I,内筒下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外腔的若干个流通孔II。所述内筒外壁中部设置有环槽III。所述环槽III中缠绕有励磁线圈。

所述内筒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台。所述环形限位台位于流通孔II上方。所述环形限位台与内筒内壁的接合处设置有若干个流通槽。

所述交指流道系统包括多个外磁靴和多个内磁靴。

所述外磁靴和内磁靴均为环状结构。多个所述外磁靴间隔布置在外筒内壁上。多个所述内磁靴间隔布置在内筒外壁环槽III上。所述内磁靴与外磁靴交错分布,相邻的内磁靴与外磁靴之间具有间隙,构成交指流道。当励磁线圈通励磁电流时,在内磁靴以及外磁靴之间形成均匀磁场。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托板、外壳和复位弹簧。

所述外壳为圆筒状,其上下端均敞口。所述外壳下端与外筒上端连接,所述外壳上端连接有顶盖。所述托板布置在外筒封闭端上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外壳内,并预压缩在顶盖和托板之间。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

所述活塞位于内筒内,并将内筒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外筒的活塞杆过孔、托板、复位弹簧和顶盖。

所述活塞杆与托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向限位台阶。静置时,所述活塞与内筒的环形限位台接触。工作时,活塞向上运行,活塞杆带动托板向上运行,压缩复位弹簧。

进一步,还包括分散桨。

所述分散桨包括转轴和多个桨叶。所述转轴穿过底座,进入内筒中。多个所述桨叶连接在转轴上,并位于环形限位台下方。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圆筒状,其上下端均敞口。所述底座内部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底座分隔,在隔板下端形成一个电机容纳腔。所述隔板中部具有转轴过孔。所述转轴过孔的孔壁上加工有环槽II。

所述电机容纳腔中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分散桨的转轴固连。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过孔孔壁上加工有至少一个环槽I,每一个环槽I中均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相邻两个外磁靴之间通过环形支撑件I支撑。相邻两个内磁靴之间通过环形支撑件II支撑。

所述外筒内壁设置有薄磁靴。所述薄磁靴位于交指流道下方。所述薄磁靴内径大于外磁靴内径。

所述外筒内壁还设置有法兰环形支撑件。所述法兰环形支撑件布置在薄磁靴下方,法兰环形支撑件端面上均布若干通孔,与交指流道一起构成流动通路。

进一步,所述环形支撑件I、环形支撑件I、环形支撑件II、薄磁靴和法兰环形支撑件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外磁靴和内磁靴均由软磁材料制成。所述外筒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当火炮发射且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工作时,活塞杆在后坐质量拉动下产生轴向往复运动,在后坐运动初期,在炮膛合理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后坐速度,此时后坐力也达到最大。为了减小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最大后坐力,内筒上的流通槽的几何结构,能够减小反后坐装置的最大后坐力。最大后坐速度,即最大后坐力点过后,小口径速射火炮随着后坐速度减小,后坐力也下降,使得后坐效率不高。此时,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活塞通过内筒的流通槽的区域后与内筒内壁实现配合,迫使所有磁流变液通过内筒的流通孔I,从而挤入交指流道的流动间隙,在内筒外壁的励磁线圈作用下,交指流道中外磁靴和内磁靴中的强磁场则控制了磁流变液的流动,从而在后坐速度降低时实现巨大的后坐力,提高后坐效率。

当火炮不处于发射状态静置时,在复位弹簧预紧力作用下,活塞落座于内筒的环形限位台且静置不动,此时活塞位于内筒的流通槽区域,从而流通槽—下腔—流通孔II—交指流道—流通孔I—上腔—流通槽形成闭合流动通路。当监测到内筒下腔的磁流变液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根据磁流变液沉降特性设置合理的时间间隔触发底座中的电机,带动分散桨旋转产生泵效应使磁流变液产生全局流道,实现磁流变液再分散,确保了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长期服役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根据流通槽的结合参数设计降低小口径速射火炮的最大后坐力。

2)能够通过交指流道设计,实现在后坐运动速度开始下降后维持更大的后坐力,确保后坐效率。

3)能够在火炮不射击的静置状态对磁流变液的沉降状态进行干预,通过分散桨的转动,使沉降的磁流变液得以重新分散,不会因磁流变液沉降问题而使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失效。

4)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交指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筒1、活塞杆过孔101、环槽I102、环形凸缘103、环形凹槽I104、限位台阶I105、内筒2、流通孔I201、流通孔II202、环槽III203、限位台阶II204、环形限位台205、流通槽206、底座 3、隔板301、转轴过孔3011、环槽II3012、环形凹槽II3013、分散桨4、交指流道系统5、外磁靴501、内磁靴502、环形支撑件I503、环形支撑件II504、薄磁靴505、法兰环形支撑件506、活塞组件6、活塞杆601、轴向限位台阶6011、活塞602、紧固螺母603、复位组件7、托板701、外壳702、复位弹簧703和顶盖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参见图1,包括外筒1、内筒2、底座3、分散桨4、交指流道系统5、活塞组件6和复位组件7。

参见图2,所述外筒1上端封闭,下端连接有底座3。所述外筒 1的封闭端中心加工有活塞杆过孔101。所述活塞杆过孔101孔壁上加工有两个环槽I102,用于安装密封件。所述外筒1封闭端上端面上具有环形凸缘103,所述环形凸缘103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外筒1下端内壁加工有内螺纹。

所述外筒1封闭端下端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I104。所述外筒1 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I105,用于交指流道系统5中外磁靴501的轴向限位。

所述外筒1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以提高交指流道中磁靴磁路的强度。

参见图3,所述底座3为圆筒状,其上下端均敞口。所述底座3 上端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底座3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外筒1下端。所述底座3内部具有隔板301。所述隔板301将底座3分隔,在隔板301下端形成一个电机容纳腔。所述隔板301中部具有转轴过孔3011。所述转轴过孔3011的孔壁上加工有环槽II3012,用于设置密封件。所述隔板301上端面加工有环形凹槽II3013。

参见图4,所述内筒2位于外筒1内部,其上端嵌入在外筒1 封闭端的环形凹槽I104中,其下端嵌入在隔板301的环形凹槽 II3013中。所述内筒2外壁与外筒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将内筒2 外壁与外筒1内壁之间的空间记为外腔。所述外腔和内筒2内部均充有磁流变液。所述内筒2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外腔的若干个流通孔I201,当活塞组件6轴向运动时,迫使内筒2内部磁流变液通过流通孔I201进入外腔,并进入交指流道。内筒2下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外腔的若干个拱状的流通孔II202。所述内筒2外壁中部加工有环槽III203。所述环槽III203中缠绕有励磁线圈,励磁线圈引线通过在底座3上开设小孔引出。所述环槽III203上端具有限位台阶II204,用于交指流道系统5中内磁靴502的轴向限位。

所述内筒2下端的内壁上加工有环形限位台205,其限位面为斜面。所述环形限位台205位于流通孔II202上方,用于活塞602运动限位。所述环形限位台205与内筒2内壁的接合处设置有若干个流通槽206,用于在活塞602静止时在分散桨4的驱动下构成循环流道。

所述分散桨4包括转轴和多个桨叶。所述转轴穿过底座3的转轴过孔3011,进入内筒2中。多个所述桨叶焊接在转轴上,并位于环形限位台205下方。

所述电机容纳腔中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分散桨4 的转轴固连。

参见图5,所述交指流道系统5包括多个外磁靴501和多个内磁靴502。

所述外磁靴501和内磁靴502均为环状结构。所述外磁靴501 和内磁靴502均由软磁材料制成。

多个所述外磁靴501间隔安装在外筒1内壁上。多个所述内磁靴502间隔安装在内筒2外壁的环槽III203上。所述内磁靴502与外磁靴501交错分布,相邻的内磁靴502与外磁靴501之间具有间隙,构成交指流道。当励磁线圈通励磁电流时,在内磁靴502以及外磁靴501之间形成均匀磁场,用以控制磁流变液流动,实现可控阻尼力功能。

相邻两个外磁靴501之间通过环形支撑件I503支撑。相邻两个内磁靴502之间通过环形支撑件II504支撑。

所述外筒1内壁安装有薄磁靴505。所述薄磁靴505位于交指流道下方。所述薄磁靴505内径大于外磁靴501内径,以免阻碍磁流变液流动通路。

所述外筒1内壁还安装有法兰环形支撑件506。所述法兰环形支撑件506安装在薄磁靴505下方,用于交指流道组件的轴向尺寸链调整,法兰环形支撑件506端面上均布若干通孔,与交指流道一起构成流动通路。

所述环形支撑件I503、环形支撑件I503、环形支撑件II504、薄磁靴505和法兰环形支撑件506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参见图6,所述复位组件7包括托板701、外壳702和复位弹簧 703。

所述外壳702为圆筒状,其上下端均敞口。所述外壳702下端内壁加工有内螺纹,外壳702下端与外筒1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壳702上端连接有顶盖704,顶盖704与外壳70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托板701置于在外筒1封闭端上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 703位于外壳702内,并预压缩在顶盖704和托板701之间。

参见图7,所述活塞组件6包括活塞杆601和活塞602。

所述活塞602位于内筒2内,并将内筒2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除内筒2的流通槽206部分外,活塞602与内筒2内径间隙配合使活塞602能够顺利实现轴向运动而不发生流体泄露。所述活塞杆601一端与活塞602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外筒1的活塞杆过孔101、托板701、复位弹簧703和顶盖704。实施例中,活塞杆 60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穿入在活塞602中,并通过紧固螺母603固定。

所述活塞杆601与托板70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向限位台阶6011。静置时,所述活塞602与内筒2的环形限位台205接触,限制复位托板701的轴向运动。工作时,活塞602向上运行,活塞杆601带动托板701向上运行,压缩复位弹簧703。

具体地,当火炮发射且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工作时,活塞杆602 在后坐质量拉动下产生轴向往复运动,在后坐运动初期,在炮膛合理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后坐速度,此时后坐力也达到最大。为了减小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最大后坐力,内筒2上的流通槽206的几何结构,减小反后坐装置的最大后坐力。最大后坐速度,即最大后坐力点过后,小口径速射火炮随着后坐速度减小,后坐力也下降,使得后坐效率不高。此时,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活塞602通过内筒2 的流通槽206的区域后与内筒2内壁实现配合,迫使所有磁流变液通过内筒2的流通孔I201,从而挤入交指流道的流动间隙,在内筒 2外壁的励磁线圈作用下,交指流道中外磁靴501和内磁靴502中的强磁场则控制了磁流变液的流动,从而在后坐速度降低时实现巨大的后坐力,提高后坐效率。

当火炮不处于发射状态静置时,在复位弹簧703预紧力作用下,活塞602落座于内筒2的环形限位台205且静置不动,此时活塞602 位于内筒2的流通槽206区域,从而流通槽206—下腔—流通孔II202 —交指流道—流通孔I201—上腔—流通槽206形成闭合流动通路。当监测到内筒2下腔的磁流变液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根据磁流变液沉降特性设置合理的时间间隔触发底座3中的电机,带动分散桨4旋转产生泵效应使磁流变液产生全局流道,实现磁流变液再分散,确保了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长期服役可靠性。

本实施例公开的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能够根据流通槽206的参数设计降低小口径速射火炮的最大后坐力。通过交指流道系统6设计,实现在后坐运动速度开始下降后维持更大的后坐力,确保后坐效率。能够在火炮不射击的静置状态对磁流变液的沉降状态进行干预,通过分散桨4的转动,使沉降的磁流变液得以重新分散,不会因磁流变液沉降问题而使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失效。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较为基础的实现方式,一种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参见图1,包括外筒1、内筒2、底座3、交指流道系统5、活塞组件6和复位组件7。

参见图2,所述外筒1上端封闭,下端连接有底座3。所述外筒 1的封闭端中心加工有活塞杆过孔101。所述外筒1封闭端上端面上具有环形凸缘103,所述环形凸缘103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外筒 1下端内壁加工有内螺纹。

所述外筒1封闭端下端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I104。所述外筒1 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I105,用于交指流道系统5中外磁靴501的轴向限位。所述外筒1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以提高交指流道磁靴磁路的强度。

参见图4,所述内筒2位于外筒1内部,其上端嵌入在外筒1 封闭端中,其下端嵌入在底座3中。所述内筒2外壁与外筒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将内筒2外壁与外筒1内壁之间的空间记为外腔。所述外腔和内筒2内部均充有磁流变液。所述内筒2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外腔的若干个流通孔I201,当活塞组件6轴向运动时,迫使内筒2内部磁流变液通过流通孔I201进入外腔,并进入交指流道。内筒2下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外腔的若干个拱状的流通孔 II202。所述内筒2外壁中部加工有环槽III203。所述环槽III203 中缠绕有励磁线圈,励磁线圈引线通过在底座3上开设小孔引出。所述环槽III203上端具有限位台阶II204,用于交指流道系统5中内磁靴502的轴向限位。

所述内筒2下端的内壁上加工有环形限位台205,其限位面为斜面。所述环形限位台205位于流通孔II202上方,用于活塞602运动限位。所述环形限位台205与内筒2内壁的接合处设置有若干个流通槽206,用于在活塞602静止时在分散桨4的驱动下构成循环流道。

参见图5,所述交指流道系统5包括多个外磁靴501和多个内磁靴502。

所述外磁靴501和内磁靴502均为环状结构。所述外磁靴501 和内磁靴502均由软磁材料制成。

多个所述外磁靴501间隔安装在外筒1内壁上。多个所述内磁靴502间隔安装在内筒2外壁的环槽III203上。所述内磁靴502与外磁靴501交错分布,相邻的内磁靴502与外磁靴501之间具有间隙,构成交指流道。当励磁线圈通励磁电流时,在内磁靴502以及外磁靴501之间形成均匀磁场,用以控制磁流变液流动,实现可控阻尼力功能。

参见图6,所述复位组件7包括托板701、外壳702和复位弹簧 703。

所述外壳702为圆筒状,其上下端均敞口。所述外壳702下端内壁加工有内螺纹,外壳702下端与外筒1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壳702上端连接有顶盖704,顶盖704与外壳70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托板701置于在外筒1封闭端上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 703位于外壳702内,并预压缩在顶盖704和托板701之间。

参见图7,所述活塞组件6包括活塞杆601和活塞602。

所述活塞602位于内筒2内,并将内筒2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除内筒2的流通槽206部分外,活塞602与内筒2内径间隙配合使活塞602能够顺利实现轴向运动而不发生流体泄露。所述活塞杆601一端与活塞602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外筒1的活塞杆过孔101、托板701、复位弹簧703和顶盖704。实施例中,活塞杆 60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穿入在活塞602中,并通过紧固螺母603固定。

所述活塞杆601与托板70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向限位台阶6011。静置时,所述活塞602与内筒2的环形限位台205接触,限制复位托板701的轴向运动。工作时,活塞602向上运行,活塞杆601带动托板701向上运行,压缩复位弹簧703。

具体地,当火炮发射且磁流变反后坐装置工作时,活塞杆602 在后坐质量拉动下产生轴向往复运动,在后坐运动初期,在炮膛合理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后坐速度,此时后坐力也达到最大。为了减小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最大后坐力,内筒2上的流通槽206的几何结构,减小反后坐装置的最大后坐力。最大后坐速度,即最大后坐力点过后,小口径速射火炮随着后坐速度减小,后坐力也下降,使得后坐效率不高。此时,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活塞602通过内筒2 的流通槽206的区域后与内筒2内壁实现配合,迫使所有磁流变液通过内筒2的流通孔I201,从而挤入交指流道的流动间隙,在内筒 2外壁的励磁线圈作用下,交指流道中外磁靴501和内磁靴502中的强磁场则控制了磁流变液的流动,从而在后坐速度降低时实现巨大的后坐力,提高后坐效率。

本实施例公开的小口径速射火炮新型磁流变反后坐装置,能够根据流通槽206的参数设计降低小口径速射火炮的最大后坐力。通过交指流道系统6设计,实现在后坐运动速度开始下降后维持更大的后坐力,确保后坐效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分散桨4包括转轴和多个桨叶。所述转轴穿过底座3的转轴过孔3011,进入内筒2中。多个所述桨叶焊接在转轴上,并位于环形限位台205下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3,进一步,参见图3,所述底座3 为圆筒状,其上下端均敞口。所述底座3上端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底座3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外筒1下端。所述底座3内部具有隔板301。所述隔板301将底座3分隔,在隔板301下端形成一个电机容纳腔。所述隔板301中部具有转轴过孔3011。所述转轴过孔3011 的孔壁上加工有环槽II3012,用于设置密封件。所述隔板301上端面加工有环形凹槽II3013。

所述电机容纳腔中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分散桨4的转轴固连。当火炮不处于发射状态静置时,在复位弹簧703预紧力作用下,活塞602落座于内筒2的环形限位台205且静置不动,此时活塞602位于内筒2的流通槽206区域,从而流通槽206—下腔—流通孔II202—交指流道—流通孔I201—上腔—流通槽206形成闭合流动通路。当监测到内筒2下腔的磁流变液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根据磁流变液沉降特性设置合理的时间间隔触发底座3中的电机,带动分散桨4旋转产生泵效应使磁流变液产生全局流道,实现磁流变液再分散,确保了磁流变反后坐装置的长期服役可靠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活塞杆过孔101 孔壁上加工有两个环槽I102,用于安装密封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相邻两个外磁靴501 之间通过环形支撑件I503支撑。相邻两个内磁靴502之间通过环形支撑件II504支撑。

所述外筒1内壁安装有薄磁靴505。所述薄磁靴505位于交指流道下方。所述薄磁靴505内径大于外磁靴501内径,以免阻碍磁流变液流动通路。

所述外筒1内壁还安装有法兰环形支撑件506。所述法兰环形支撑件506安装在薄磁靴505下方,用于交指流道组件的轴向尺寸链调整,法兰环形支撑件506端面上均布若干通孔,与交指流道一起构成流动通路。

所述环形支撑件I503、环形支撑件I503、环形支撑件II504、薄磁靴505和法兰环形支撑件506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手拉弓的箭匣连射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