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开拉杆箱

文档序号:120003 发布日期:2021-10-22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侧开拉杆箱 (Side-opening draw-bar box ) 是由 李建锋 于 2021-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较方便的侧开拉杆箱。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开拉杆箱,包括滑动轮、箱主体、侧开盖、提手和拉杆组件和转轴组件,所述滑动轮固定于所述箱主体的底板外侧,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箱主体的外侧,所述拉杆组件插装于箱主体一侧,所述箱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箱体开口,所述侧开盖用于封闭所述箱体开口,所述侧开盖和箱主体靠近滑动轮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组件铰接,另一端可开合设置。(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de-opening draw-bar box which is convenient to us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de-opening draw-bar box which comprises a sliding wheel, a box body, a side opening cover, a lifting handle, a draw-bar assembly and a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wherein the sliding wheel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a bottom plate of the box body, the lifting handle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x body, the draw-bar assembly is inserted into one side of the box body, a box body opening is formed in one side of the box body, the side opening cover is used for sealing the box body opening, one end of the side opening cover, close to the sliding wheel, of the box body is hinge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ide opening cov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ox body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一种侧开拉杆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拉杆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开拉杆箱。

背景技术

拉杆箱是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必备物品,而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出行市场的增长带来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拉杆箱需求,为拉杆箱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现有的拉杆箱大多数为对开结构,打开时需要先把箱子放倒在地,然后拉开环绕三边的拉链,才能将其整个打开。开合步骤多,收拾东西还需要蹲在地上,安检时想要从箱子里找点东西,完全打开的箱子,容易把衣服等私人物品暴露。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使用较方便的侧开拉杆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较方便的侧开拉杆箱。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开拉杆箱,包括滑动轮、箱主体、侧开盖、提手和拉杆组件和转轴组件,所述滑动轮固定于所述箱主体的底板外侧,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箱主体的外侧,所述拉杆组件插装于箱主体一侧,所述箱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箱体开口,所述侧开盖用于封闭所述箱体开口,所述侧开盖和箱主体靠近滑动轮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组件铰接,另一端可开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的内侧壁上邻近所述箱体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环绕在所述箱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框上形成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相对于所述箱体开口的端面内凹,所述侧开盖相对于所述箱主体闭合时,所述侧开盖的内边缘与所述支撑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框在安装所述转轴组件安装处设置有缺口,所述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缺口中,所述第一支撑框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所述侧开盖相对于所述箱主体闭合时,所述侧开盖的内边缘与所述支撑面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侧开盖的内边缘呈弧形,所述支撑面为弧形支撑面,所述侧开盖相对于所述箱主体闭合时,所述侧开盖的内边缘与所述弧形支撑面配合抵接。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靠近所述箱体开口处环绕设置有第二凸条和安装位,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凸条固定的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框与所述箱壳体安装时,所述第二凸条被所述第一支撑框包覆,所述支撑槽靠近所述侧开盖一侧的侧壁连接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所述支撑面,所述安装位设置于箱体开口和第二凸条之间,安装位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开口朝向安装位中部,所述支撑条安装在安装位内,且所述支撑条底部插入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框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处开设有缺口,在所述缺口处的第二凸条未被所述第一支撑框包覆,所述转轴组件上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卡入所述缺口处的第二凸条。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铰链和第二固定座,所述铰链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侧开盖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开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凸条配合安装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后通过固定组件锁紧。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2个铰链,所述2个铰链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所述第一铰接臂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臂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上均开设有弧形卡位,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铰链与所述侧开盖之间,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铰接臂。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靠近侧开盖一端设置有轴体,所述轴体朝第一固定座两侧延伸有延伸端,所述侧开盖上开设有与所述轴体相适配的轴槽,所述轴槽两侧具有轴孔,所述轴体安装在所述轴槽中,且所轴体的延伸端插入所述轴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侧连接部和第二侧连接部,所述第一侧连接部的连接面和第二侧连接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侧开盖靠近所述箱主体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侧连接部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配合连接,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第二侧连接部的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配合连接,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侧开盖相对于所述箱主体闭合时,所第一连接面朝向所述箱主体。

优选地,所述侧开盖包括环形面框和面板,所述面框环绕所述面板设置,所述面框上设置有内框体和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环绕所述内框体外侧,所述侧开盖相对于所述箱主体闭合时,所述内框体相对所述外框体更靠近所述箱主体内部;

所述内框体和所述外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外框体外侧面为弧面,所述侧开盖相对于所述箱主体闭合时,弧面与所述箱主体的内边缘抵接;

优选地,所述铰链为阻尼铰链。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和侧开盖为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得到。

优选地,所述侧开盖远离转轴组件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侧开盖固定连接的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上设置有锁扣,所述箱主体上设置有锁体,所述锁体内部设置有弹簧组件,所述锁体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箱主体外侧壁上,所述锁体与所述锁扣配合时,所述锁扣插入所述锁体内,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弹簧组件将与所述锁体配合的锁扣弹出。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顶部安装有相对于所述箱主体外端部内凹的第一放置槽,所述提手内嵌于所述第一放置槽中,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放置槽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提手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放置槽一侧,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另一侧与所述提手之间具有拿取区域。

优选地,所述提手与所述第一放置槽配合时,所述提手的顶部与所述箱主体外端部齐平,或,所述提手的顶部相对所述箱主体外端部内凹。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所述提手包括手提部和位于所述手提部两端的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插入第一槽位中,并可在第一槽位中沿第一放置槽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插入第二槽位中,并可在第二槽位中沿第一放置槽的槽底至槽口或槽口至槽底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位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插槽和第二倾斜插槽,所述第二槽位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插槽和第四倾斜插槽,所述第一倾斜插槽、第二倾斜插槽、第三倾斜插槽和第四倾斜插槽均由所述第一放置槽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朝两侧突出有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一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插槽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插槽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朝两侧突出有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二连接销一端与所述第三倾斜插槽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倾斜插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靠近所述第一放置槽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倾斜插槽和第三倾斜插槽为贯穿槽,所述第一倾斜插槽和第三倾斜插槽均贯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倾斜插槽和第四倾斜插槽为非贯穿槽;

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外侧凹陷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倾斜插槽贯穿所述第一凹陷部,述第三倾斜插槽贯穿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箱主体还包括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嵌于所述第二放置槽中,所述第二放置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朝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突出,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配合时,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外侧还安装有相对于所述箱主体凹陷的第二放置槽,所述箱主体开设有提手安装缺口,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安装于所述提手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一放置槽嵌于所述第二放置槽中,并通过固定组件锁紧,所述箱主体上与所述提手安装缺口连接的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放置槽朝所述箱主体缺口外围延伸设置有第一承托部,所述第一承托部支撑位于所述提手安装缺口外围的箱主体,所述第一承托部靠近所述第一放置槽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绕所述提手安装缺口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承托部靠近所述第一放置槽开口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绕所述提手安装缺口的第二加强筋;

所述箱主体内侧抵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提手安装缺口相适配的第一加强板缺口,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安装于所述加强板的缺口中,所述加强板上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缺口连接的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和箱主体之间,所述加强板上靠近所述加强板外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槽体。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远离侧开盖的另一侧设置有背面开口和背板,所述背板封闭所述背面开口,所箱主体靠近所述背面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环绕所述背面开口,所述背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外侧端部内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框抵接于所述背板外侧。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的内侧壁上邻近所述背面开口环绕设置有第三凸条,所述背板边缘侧嵌于所述第三凸条和第二支撑框之间,所述第三凸条、背板和第二支撑框配合后通过固定组件锁紧;

所述箱主体的内侧壁上邻近所述背面开口还环绕设置有第二安装位和密封胶条,所述第三凸条位于所述背板内侧,所述第二安装位和第二支撑框位于所述背板外侧,所述密封胶条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抵接,所述密封胶条抵接于所述背板外侧,所述第二支撑框和密封胶条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外侧朝内侧背向所述第二安装位底部翻折具有折回部,所述折回部与所述第二安装位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三连接槽,所述密封胶条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中,并且插入所述第三连接槽中。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由硬质合金折弯形成的矩形筒体,所述箱主体折弯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主体远离侧开盖的另一侧设置有背面开口和背板,所述背板封闭所述背面开口,所述拉杆组件设置于所述背板内侧,所述拉杆组件与所述箱主体的背板之间设置有柔性缓冲层。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折弯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箱主体折弯的两端设置于所述箱主体靠近滑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箱主体内侧,且连接所述箱主体折弯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箱主体的外侧,且连接所述箱主体折弯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顶部与背板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拉杆槽,所述第一拉杆槽贯穿所述背板顶部,所述拉杆组件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拉杆槽内,下端插入所述箱主体内,并与所述箱主体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顶部与背板连接处还安装有贯穿所述背板顶部第二拉杆槽,所述第一拉杆槽嵌于所述第二拉杆槽内,所述第一拉杆槽和第二拉杆槽之间形成环绕所述第一拉杆槽开口的卡接槽,所述箱主体和所述背板均嵌入所述卡接槽中,所述第二拉杆槽包括第三承托部和第四承托部,所述第三承托部支撑所述箱主体内侧,所述第四承托部抵接所述背板内侧,所述箱主体顶部的内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插入所述卡接槽中,且位于所述箱主体和第二拉杆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箱主体上远离侧开盖的另一侧设置有背板,所述箱主体外侧具有环形加强带,所述加强带设置于所述背板和箱体开口之间,所述加强带包括多个相对所述箱主体外侧凸起或凹陷的条带,所述多个条带环绕的平面与所述箱体开口的平面平行。

优选地,箱主体顶部的加强带区域中安装所述提手,条带为相对所述箱主体外侧凹陷的弧形槽。

本发明提供的侧开拉杆箱使用较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侧转轴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侧转轴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侧转轴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与侧开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与箱主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与面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第一凸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框与箱主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合组件与侧开盖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合组件与锁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提手与箱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与箱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置槽与提手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放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杆与箱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板与箱主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带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与箱主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主体、11-第一凸条、12-第一支撑框、121-支撑面、122-缺口、123-支撑槽、13、箱体开口的端面、14-第二凸条、141-凸块、142凸块的连接面、151-第一连接槽、152-第二连接槽、16-锁体、17-控制组件、2-侧开盖、21-面框、211-侧开盖的内边缘、212-轴孔、213内框体、214-外框体、22-面板、23-锁合组件、231-锁扣、4-滑动轮、31-第一固定座、311第一卡槽、312-轴体、3121-卡位、313-限位块、314第二卡槽、315-台阶面、317-底座固定部、318-端部固定部、32-铰链、321弧形卡位、322-第一铰接臂、323-第二铰接臂-、33-第二固定座、331-第一侧连接部、332-第二侧连接部;

5-提手、51-第一放置槽、52-拿取区域、511第一槽位、512-第二槽位、501-手提部、502-第一连接端部、503-第二连接端部、5021-第一连接销、5031-第二连接销、513-第一侧壁、5130-第一凹陷部、5132-第二凹陷部、5111-第一倾斜插槽、5112-第二倾斜插槽、5121-第三倾斜插槽、5122-第四倾斜插槽、53-第二放置槽、531第一凸起部、532-第二凸起部、533第一承托部、5331-第一加强筋、5332-第二加强筋、6-背板、61-第二支撑框、62-第三凸条、63-第二安装位、64-密封胶条、631-折回部、18-加强条、19-加强带、191-弧形槽、192-过渡带、71-第一固定组件、711-固定槽、712-第一开槽、72-第二固定组件、8-拉杆组件、81-第一拉杆槽、82-第二拉杆槽、84-第三承托部、85-第四承托部、9-加强板、91-环形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开拉杆箱,包括滑动轮4、箱主体1、侧开盖2、提手、拉杆组件8和转轴组件,提手固定于箱主体1的顶部,拉杆插装于箱主体1一侧,尤其是箱主体1远离侧开盖2的一侧。滑动轮4固定于箱主体1的底板外侧,箱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箱体开口,侧开盖2用于封闭箱体开口,侧开盖2和箱主体1靠近滑动轮4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铰接,另一端可开合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通过在箱子底部采用转轴组件进行铰接,实现拉杆箱采用侧开盖的方式封闭,实现用户拿取物品方便,不需要将箱体放倒也能实现物品的取放,用户体验较好。

参考图9,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的内侧壁上邻近箱体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框12,第一支撑框12环绕在箱主体1的内侧壁上,第一支撑框12上形成有支撑面121,支撑面121相对于箱体开口的端面13内凹,侧开盖2相对于箱主体1闭合时,侧开盖的内边缘211与支撑面121抵接。

参考图9,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12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侧开盖2相对于箱主体1闭合时,侧开盖的内边缘211与支撑面121形成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在第一支撑框12上设置有相对箱体开口的端面13内凹的支撑面121,实现侧开盖2闭合时,能够较好的嵌入箱主体1中,侧开盖的内边缘211与支撑面121抵接配合,形成较好的密封结构,进一步保证侧开拉杆箱的密封性能。

参考图5,在优选实施例中,侧开盖的内边缘211呈弧形,支撑面121为弧形支撑面121,侧开盖2相对于箱主体1闭合时,侧开盖的内边缘211与弧形支撑面121配合抵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弧形的配合抵接方式,可较好的减少侧开拉杆箱开合时的噪音,使得侧开拉杆箱开合较为顺畅,同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转轴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31、铰链32和第二固定座33,铰链32一端与第一固定座3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3铰接,第一固定座31与箱主体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33与侧开盖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侧开盖2和箱主体1之间通过具有铰链32的转轴组件连接较好的实现侧开拉杆箱侧开盖2的开合,可实现硬质合金侧开拉杆箱侧开盖2的设置,结构较为稳定,采用侧开的方式使得用户使用时效果较好。

在优选实施例中,拉杆箱包括左侧转轴组件和右侧转轴组件,左侧转轴组件和右侧转轴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座31、铰链32和第二固定座33。本实施例中通过左侧转轴组件和右侧转轴组件进行侧开盖和箱主体的铰接,实现较好的连接效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和侧开盖2为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得到,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为硬质合金侧开拉杆箱,优选为铝合金侧开拉杆箱。

在优选实施例中,铰链32为阻尼铰链32。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的铰链32能够较好的实现侧开盖2的开合具有阻尼效果,用户体验感较好。

参考图5和图7,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条11,第一固定座31上开设有可与第一凸条11配合安装的第一卡槽311,第一卡槽311贯穿第一固定座31的两侧,第一凸条11与第一卡槽311配合后通过固定组件锁紧。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开拉杆箱的转轴组件可较好的与箱主体1内侧面的第一凸条11进行配合卡接,实现较稳固的固定结构,同时还能减少噪音的产生,结构稳定性较好。本实施例中的铰链32可较好的实现侧开盖2的转动,实现侧开盖2相对箱主体1的打开和关闭。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条11包括2条凸起的间隔设置的凸筋,第一卡槽311与第一凸条11配合时,2条凸筋均被卡在第一卡槽311内,2条凸筋之间设置的间隙能够实现将第一固定座31与第一凸条11通过螺丝等固定组件进行锁紧。

参考图7,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12在安装第一固定座31处设置有缺口122,第一固定座31设置于缺口122中。通过第一支撑框12设置缺口122,箱主体1可实现较好的安装转轴组件。

参考图7和图9,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靠近箱体开口处环绕设置有第二凸条14,第一支撑框12上设置有可与第二凸条14固定的支撑槽123,第一支撑框12与箱箱壳体安装时,第二凸条14被第一支撑框12包覆,支撑槽123靠近侧开盖2一侧的侧壁连接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设置有支撑面121。箱主体1靠近箱体开口处环绕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设置于箱体开口和第二凸条14之间,第一安装位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51和第二连接槽152,所述第一连接槽151和第二连接槽152的开口朝向第一安装位中部,支撑条安装在第一安装位内,且支撑条底部插入第一连接槽151和第二连接槽152中。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凸条14和第一安装位,可较好的实现第一支撑框12与箱主体1的固定连接。

参考图2、图7和图9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12在第一固定座31安装处开设有缺口122,在缺口122处的第二凸条14未被第一支撑框12包覆,第一固定座31上设置第二卡槽314,第二卡槽314卡入缺口122处的第二凸条14。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座31上设置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14,较好的实现第一固定座31与箱主体1的配合固定。

参考图5、图7和图9,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面121为环形支撑面121,本实施例所指的环形支撑面121的“环形”可以是开环也可以是闭环。环形支撑面121环绕箱体开口,支撑条对应支撑面121的位置为中空结构,能够实现侧开盖2和箱主体1较好的密封效果,第二凸条14朝远离侧开盖2的一侧设置有凸块141,第二卡槽314的槽壁在远离侧开盖2的一侧形成有台阶面315,台阶面315与凸块的连接面142抵接。实现第一固定座31能够较好的与箱主体1配合连接。

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转轴组件包括2个铰链32,2个铰链32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座31的两侧,实现较稳固的铰接效果。

参考图1-3,在优选实施例中,铰链3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臂322和第二铰接臂323,在第一铰接臂322和第二铰接臂323的铰接处,可设置有阻尼弹片,以实现阻尼效果。第一铰接臂322与第一固定座31铰接,第二铰接臂323与第二固定座33铰接,第一铰接臂322和第二铰接臂323上均开设有弧形卡位321。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31上设置有限位块313,所述限位块313设置于所述铰链32与所述侧开盖2之间,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铰接臂322。能够限制侧开盖2打开的角度,避免侧开盖2打开角度较大,侧开盖2触碰地面刮花,影响美观性。

参考图1-8,第一固定座31包括底座固定部317和相对其凸起的端部固定部318,底座固定部317实现第一固定座31与箱主体连接,端部固定部318不仅实现与箱主体连接,还可实现与侧开盖2配合连接。

参考图1-3,和图5-6,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31靠近侧开盖2一端设置有轴体312,轴体312朝第一固定座31两侧延伸有延伸端,侧开盖2上开设有与轴体312相适配的轴槽,轴槽两侧具有轴孔212,轴体312安装在轴槽中,且所轴体312的延伸端插入轴孔212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座31不仅实现与箱主体1的固定,还能够实现与侧开盖2的固定,实现较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实现侧开盖2相对箱主体1具有较好的可开合效果。进一步优选实施中,轴体312朝第一固定座31两侧的延伸端的其中一端或者是两端上开设有卡位3121,可实现轴体312插入轴孔中能够较好的限位。

参考图1、图5和图6,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33上设置有第一侧连接部331和第二侧连接部332,第一侧连接部331的连接面和第二侧连接部332的连接面之间形成有夹角,侧开盖2靠近箱主体1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一侧连接部331的连接面与第一连接面配合连接,并通过铆钉等固定组件固定,第二侧连接部332的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配合连接,并通过铆钉等固定组件固定,侧开盖2相对于箱主体1闭合时,所第一连接面朝向箱主体1内部,也就是所第一连接面朝向箱主体1的容纳空间内。实现转轴组件与侧开盖2较好的固定。

参考图4和图6,在优选实施例中,侧开盖2包括环形面框21和面板22,面框21环绕面板22设置,面框21上设置有内框体213和外框体214,外框体214环绕内框体213外侧,侧开盖2相对于箱主体1闭合时,内框体213相对外框体214更靠近箱主体1内部,实现侧开盖2和箱主体1闭合时,能够形成嵌入式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密封性。在侧开盖2和箱主体1配合时,外框体214与支撑面121进行抵接。

参考图5,在优选实施例中,内框体213和外框体214为中空结构,外框体214内部设置有中空的轴孔212,外框体214上还开设有与轴孔212连接的开槽,开槽两端连接的轴孔212与开槽组成轴槽,第一固定座31上设置有与轴槽相适配的轴体312,轴体312安装在轴槽中,且所轴体312的延伸端插入轴孔212中。外框体214外侧面为弧面,侧开盖2相对于箱主体1闭合时,弧面与箱主体1的内边缘抵接。也就是外框体214外侧面为侧开盖的内边缘211,在侧开盖2和箱主体1配合时,外框体214与支撑面121进行抵接。

参考图10-11,侧开盖2上设置有与侧开盖2固定连接的锁合组件23,锁合组件23上设置有锁扣231,箱主体1上设置有锁体16,锁体16内部设置有弹簧组件(图未示),锁体16连接有控制组件17,控制组件17设置于箱主体1外侧壁上,锁体16与锁扣231配合时,锁扣231插入锁体16内,控制组件17可控制弹簧组件将与锁体16配合的锁扣231弹出。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当侧开盖2往箱主体1方向压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有一个缓冲的弹力,使得锁扣231插入锁体16的时候会锁合的更紧,实现箱体锁紧时具有一个较好的密封效果。当通过控制组件17将锁扣231弹出时,弹簧组件提供一定的弹力,同时柔性的第一支撑框锁紧时也具有弹力,两方面的弹力能够较好的将侧开盖2打开,实现较好的使用效果。

参考图8,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外侧安装有相对于箱主体1外端部内凹的第一放置槽51,提手5内嵌于第一放置槽51中,并可相对于第一放置槽51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所指的“提手5内嵌于第一放置槽51中”可以是提手5相对第一放置槽51的顶部有一定的突出,也可以是凹陷,也可以是齐平。用户使用时,可将提手5由第一放置槽51中拉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主体1顶部安装有第一放置槽51,实现提手5的安装空间下陷,较好的避免提手5突出较多,影响拉杆箱的美观性,和导致拉杆箱尺寸较大。

参考图8,在优选实施例中,提手5设置于靠近第一放置槽51一侧,第一放置槽51的另一侧与提手5之间具有拿取区域52。用户需使用提手5时,手伸入拿取区域52中,将提手5拉出,能够较好的实现用户对提手5的抓取,使用方便。

参考图8、12、21,在优选实施例中,提手5与第一放置槽51配合时,提手5的顶部与箱主体1外端部齐平,或,提手5的顶部相对箱主体1外端部内凹。本实施例中所指箱主体1外端部为安装提手5一侧的箱主体1的外端部,能较好的实现提手5的隐藏,保证提手5不会相对于拉杆箱突出,实现拉杆箱具有较好的美观性能。

参考图12-16,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放置槽51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位511和第二槽位512,提手5包括手提部501和位于手提部501两端的第一连接端部502和第二连接端部503,第一连接端部502插入第一槽位511中,并可在第一槽位511中沿第一放置槽51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接端部503插入第二槽位512中,并可在第二槽位512中沿第一放置槽51的槽底至槽口或槽口至槽底的方向移动。使得提手5可在第一放置槽51中实现上下移动。

参考图12-16,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槽位511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插槽5111和第二倾斜插槽5112,第二槽位512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插槽5121和第四倾斜插槽5122,第一倾斜插槽5111、第二倾斜插槽5112、第三倾斜插槽5121和第四倾斜插槽5122均由第一放置槽51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连接端部502朝两侧突出有第一连接销5021,第一连接销5021一端与第一倾斜插槽5111配合,另一端与第二倾斜插槽5112配合,第二连接端部503朝两侧突出有第二连接销5031,第二连接销5031一端与第三倾斜插槽5121配合,另一端与第四倾斜插槽5122配合。本实施例中通过倾斜的插槽设置,实现当提手5不受力时,可滑落第一放置槽51底部,实现提手5的隐藏,当提手5受力时,也能够为顺滑的从第一放置槽51中拉出使用,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好。

参考图12-16,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槽位511和第二槽位512靠近第一放置槽51的第一侧壁513,第一倾斜插槽5111和第三倾斜插槽5121为贯穿槽,第一倾斜插槽5111和第三倾斜插槽5121均贯穿第一侧壁513,第二倾斜插槽5112和第四倾斜插槽5122为非贯穿槽。本实施例中通过非贯穿槽实现连接销较好的限位,通过贯穿槽实现连接销较好的拆装,当提手5损坏需要维修时,能够较容易进行拆装维修。

参考图12-17,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外侧还安装有相对于箱主体1凹陷的第二放置槽53,第一放置槽51嵌于第二放置槽53中,并通过固定组件锁紧,述箱主体1开设有提手5安装缺口,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3安装于提手5安装缺口中,箱主体1上与提手5安装缺口连接的部分插入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3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放置槽51、第二放置槽53和箱主体1的配合连接,实现提手5能够具有较好的受力,不易导致箱主体1变形。

参考图12-17,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5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第一侧壁513外侧凹陷的第一凹陷部5131和第二凹陷部5132,第一倾斜插槽5111贯穿第一凹陷部5131,述第三倾斜插槽5121贯穿第二凹陷部5132,第二放置槽53上设置有与第一凹陷部5131和第二凹陷部5132相适配的第一凸起部531和第二凸起部532,第一凸起部531和第二凸起部532朝第二放置槽53内部突出,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3配合时,第一凹陷部5131和第二凹陷部5132分别位于第一凸起部531和第二凸起部532的内侧。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凹陷部5131和第二凹陷部5132与第一凸起部531和第二凸起部532的卡配,实现连接销较好的限位,避免连接销松动滑出。

参考图12-17,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放置槽53朝箱主体1缺口外围延伸设置有第一承托部533,第一承托部533支撑位于提手5安装缺口外围的箱主体1,第一承托部533靠近第一放置槽51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绕提手5安装缺口的第一加强筋5331,第一承托部533靠近第一放置槽51开口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绕提手5安装缺口的第二加强筋5332。第二放置槽53的加强筋能够为提手5提供较多的受力,使得拉杆箱提手5更为牢固,能够承受较重的物品提取,避免箱主体1变形。

参考图13、18、19、20,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内侧抵接有加强板9,加强板9上设置有提手5和拉杆组件8的安装位置。加强板9上开设有与提手5安装缺口相适配的第一加强板9缺口,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3安装于加强板9的缺口中,加强板9上与第一加强板9缺口连接的部分插入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3之间,且位于第二放置槽53和箱主体1之间,加强板9上靠近加强板9外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槽体,本实施例中所指的环形槽体91可以是开环也可以闭环。本实施例设置有加强板9实现提手5使用时箱主体1顶面(提手5安装面)能够较好的受力,保证箱主体1顶面受力较平均,避免箱主体1变形,保证箱主体1顶面的平整性,进一步保证拉杆箱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中设置环形槽体91可较好避免加强板9变形,提高加强板9表面平整度,较好的为箱主体1顶面提高支撑。

参考图20,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远离侧开盖2的另一侧设置有背面开口和背板6,背板由硬质合金制备得到,背板6封闭背面开口,背板6相对于背面开口的端面内凹设置。本实施例中,背板6相对于箱主体1内凹设置,实现箱主体1放倒时,背板6不会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背板6刮花,尤其是硬质合金的拉杆箱可以保证背板6不易刮花,保证较好的美观性。

参考图20,在优选实施例中,所箱主体1靠近背面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框61,第二支撑框61环绕背面开口,背板6相对于第二支撑框61的外侧端部内凹设置,第二支撑框61抵接于背板6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框61不仅能够实现放置背板6刮花,同时能够起到固定背板6和实现较好的封闭效果。

参考图20,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的内侧壁上邻近背面开口环绕设置有第三凸条62,背板6边缘侧嵌于第三凸条62和第二支撑框61之间,第三凸条62、背板6和第二支撑框61配合后通过固定组件锁紧。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凸条62抵接背板6内侧,第二支撑框61抵接背板6外侧,实现背板6较好的固定。

参考图20,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的内侧壁上邻近背面开口还环绕设置有第二安装位63和密封胶条64,第三凸条62位于背板6内侧,第二安装位63和第二支撑框61位于背板6外侧,密封胶条64一端安装于第二安装位63中,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框61抵接,密封胶条64抵接于背板6外侧,第二支撑框61和密封胶条64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支撑框61和密封胶条64抵接与背板6外侧,实现较好的背板6固定及提高密封性能。

参考图20,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位63的外侧朝内侧背向第二安装位63底部翻折具有折回部631,折回部631与第二安装位63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三连接槽,密封胶条64安装于第二安装位63中,并且插入第三连接槽中。实现密封胶条64较好的固定和密封,进一步保证拉杆箱的背面的密封性能。

参考图22,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为由硬质合金折弯形成的矩形筒体,箱主体1折弯的两端固定连接。使得箱主体1的整体性更强,密封性和美观性更好。

参考图22,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折弯的两端通过第一固定组件71和第二固定组件72进行固定连接,箱主体1折弯的两端设置于箱主体1靠近滑动轮的一侧,第一固定件设置于箱主体1内侧,且连接箱主体1折弯的两端,第二固定件设置于箱主体1的外侧,且连接箱主体1折弯的两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实现箱主体1折弯两个端部的连接,进一步保证箱主体1的密封性能。

参考图5、22,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内设置有多条朝箱体内凸起的加强条18,加强条18设置于第二凸条和第三凸条62之间,加强条18环绕箱主体1折弯形成的矩形筒体,实现提升箱主体1的结构强度。第一固定组件71与箱主体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711,固定槽711与箱主体1的加强条18配合卡接,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开槽712,实现第一固定组件7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参考图8,在优选实施例中,拉杆组件8设置于背板6内侧,拉杆组件8与箱主体1的背板6之间设置有柔性缓冲层(图未示),柔性缓冲层可以是海绵。能够较好的保证拉杆组件8与背板6之间发生摩擦产生异响,进一步减少硬质合金拉杆箱的噪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参考图8、12、21,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外侧具有环形加强带19,箱主体1外侧具有环形加强带19,加强带19设置于背板6和箱体开口之间,加强带19包括多个相对箱主体1外侧凸起或凹陷的条带,多个条带环绕的平面与箱体开口的平面平行。本实施例中通过箱主体1上设置加强带19,能够较好提升箱主体1的强度。

参考图8、12、21,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顶部的加强带19区域中安装提手5,可进一步提升拉杆箱的美观性,进一步提升提手5的隐藏效果。条带为相对箱主体1外侧凹陷的弧形槽192,相邻条带之间具有过渡带193,过渡带193与相邻的弧形槽192之间通过过渡面过渡连接。不仅能够保证拉杆箱的美观性。同时能够使得箱主体1表面较为平滑。

参考图18,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顶部与背板6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拉杆组件槽81,第一拉杆组件槽81贯穿背板6顶部,拉杆组件8上端安装于第一拉杆组件槽81内,下端插入箱主体1内,并与箱主体1底部连接。

参考图18,在优选实施例中,箱主体1顶部与背板6连接处还安装有贯穿背板6顶部第二拉杆组件8槽82,第一拉杆组件8槽81嵌于第二拉杆组件8槽82内,第一拉杆组件8槽81和第二拉杆组件8槽82之间形成环绕第一拉杆组件8槽81开口的卡接槽,箱主体1和背板6均嵌入卡接槽中,第二拉杆组件8槽82包括第三承托部84和第四承托部85,第三承托部84支撑箱主体1内侧,第四承托部85抵接背板6内侧,箱主体1顶部的内侧设置有加强板9,加强板9插入卡接槽中,且位于箱主体1和第二拉杆组件8槽82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拉杆组件8槽81和第二拉杆组件8槽82的配合实现拉杆组件8能够在箱主体1的顶部具有较好的受力,保证用户在通过拉杆组件8提起拉杆箱时,拉杆箱能够经受较强的受力,加强板9的存在,进一步确保箱主体1顶部的平行性,使得箱主体1顶部整体受力较为平均。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3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行李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