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芯

文档序号:126172 发布日期:2021-10-22 浏览:4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带芯 (Belt core ) 是由 山本尚 中村昌浩 于 2021-02-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构成为使多个带芯难以分散的带芯。带芯(M)卷绕带(T)并安装于带分配器(D)来使用,该带芯能够经由连结部(S)与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M)连结。带芯(M)具备左右成对的侧板(1、2),连结部(S)设置于左右的侧板(1、2)。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提供构成为使多个带芯(M)难以分散的带芯(M)。(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elt core which is configured to make a plurality of belt cores difficult to disperse. A tape core (M) is wound around a tape (T) and attached to a tape dispenser (D) for use, and the tape core can be connected to another tape core (M) having the same shape via a connecting portion (S). The belt core (M) is provided with left and right side plates (1, 2) which are paired,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S) is provid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plates (1, 2). With such a configuration,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the tape core (M) configured to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plurality of tape cores (M) to be dispersed.)

带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带分配器的带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卷绕带并安装于带分配器来使用的带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近来,出现了如遮蔽带那样花纹、图案、色彩等变化丰富的带。为了能够快速地使用多个变化的带,需要准备多个带芯而将各个带分别单独地卷绕于带芯。

然而,这样的话,保持了带的带芯的数量过度增加而成为各自容易分散的状态,因此有可能导致管理变得非常繁杂。特别是,如果带芯是比较小型的带芯,则在携带的期间等也有可能丢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9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构成为至少使多个带芯难以分散的带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呈如下结构。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带芯,所述带芯卷绕带并安装于带分配器来使用,该带芯能够经由连结部与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连结。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带芯,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带芯具备左右成对的侧板,所述连结部设置于所述侧板。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带芯,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连结部具备设置于一方的所述侧板的凸部和设置于另一方的所述侧板并能够供所述凸部卡合的卡合部。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带芯,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中,设置于所述另一方的侧板的所述卡合部的数量设定为比设置于所述一方的侧板的所述凸部的数量多。

根据技术方案1、2、3或4所记载的带芯,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连结部构成为也能够与带分配器的外侧部连结。

根据技术方案1、2、3、4或5所记载的带芯,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中,所述连结部构成为也能够连结于与设置于带重卷器(带替换卷绕器,日文:テープ巻き替え器)的操作手柄直接连结的旋转板,所述带重卷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手柄的旋转操作将从由带卷绕成辊状而成的已制的带体拉出的带重卷于与所述旋转板连结的所述带芯。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构成为至少使多个带芯难以分散的带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2中的X-X线剖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工作说明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工作说明图。

图12是对该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3是对该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4是对该实施方式中的使用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15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6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7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带分配器主体

B…替换件

C…带推出部

D…带分配器

E…带重卷器

M…带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7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实施方式应用于能够保持作为带T的遮蔽带的带分配器D。

带分配器D具备:带分配器主体A;替换件B,所述替换件B保持带T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分配器主体A旋转;以及带推出部C,所述带推出部C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分配器主体A进行相对移动即直线地进退动作。带推出部C构成使带T的顶端部st从切断部5离开的顶端部离开单元。

本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D是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为3cm左右的比较小型尺寸的带分配器。

以下,对带分配器D的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带分配器主体A>>

带分配器主体A具备:左右的侧壁1、2;架设于左右的侧壁1、2之间的作为带体支承部的替换件支承轴3;架设于左右的侧壁1、2之间并暂时粘接并保持从带体R拉出的带T的保持部4;以及架设于左右的侧壁1、2之间并具有将从带体R拉出的带T切断的刀51的切断部5。

<左右的侧壁1、2>

左右的侧壁1、2成对并呈大致相同的形状。左右的侧壁1、2分别形成为呈朝向前侧而上下尺寸逐渐变短的形状的大致横向蛋形状。

左右的侧壁1、2具备:在侧视时呈部分圆弧状的后方的部分圆弧缘e1;与后方的部分圆弧缘e1连续并向前方延伸而构成上侧的缘部的上方的直线缘e2;与后方的部分圆弧缘e1连续并向前方延伸而构成下侧的缘部的下方的直线缘e3;以及在侧视时呈部分圆弧状并将上方的直线缘e2的前端及下方的直线缘e3的前端相连的前方的部分圆弧缘e4。并且,在左右的侧壁1、2中,上方的直线缘e2和下方的直线缘e3形成为从后侧朝向前侧逐渐接近的形状。

左侧的侧壁1,如图5所示,在外侧面设置有多个构成能够与带芯M连结的连结部S的作为卡合部的凹部11。在该实施方式中,凹部11配设在六个部位。六个部位的凹部11以包围替换件支承轴3的轴心的方式相对于该轴心设置于大致等距离的位置。六个部位的凹部11中的相邻的凹部11以互相呈等间隔的方式配设。

在左侧的侧壁1的后端缘,能够卡挂于使用者的手指的防滑用的突起12设置有多个即上下设置有两个。

在左侧的侧壁1的内表面,从后向前依次,替换件支承轴3、保持部4以及切断部5分别朝向右侧的侧壁2侧突出设置。在左侧的侧壁1的内表面侧的替换件支承轴3的周围,形成有供带芯M中的左侧的侧板m3配设的环形状的凹陷部13。

此外,在凹陷部13收容有突出设置于带芯M左右反转而安装于带分配器主体A的情况下的右侧的侧板m2的凸部21。

右侧的侧壁2,如图4所示,在后部的外侧面侧设置有多个构成能够与带芯M连结的连结部S的作为卡合部的凸部21。在该实施方式中,凸部21配设在两个部位。两个部位的凸部21相对于替换件支承轴3的轴心设置于大致等距离的位置。两个部位的凸部21以替换件支承轴3的轴心为中心而对称地配设。

在右侧的侧壁2的内表面,从后向前依次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承轴支承构件22,所述支承轴支承构件22插入到立起设置于左侧的侧壁1的替换件支承轴3中的中空部分31;板状的保持部支承构件23,所述保持部支承构件23插入到立起设置于左侧的侧壁1的保持部4中的中空部分41;以及未图示的嵌合凹部,所述嵌合凹部能够供立起设置于左侧的侧壁1的切断部5的顶端的嵌合突起52嵌合。

在将替换件B安装于带分配器主体A的情况下,首先,使左侧的侧壁1和右侧的侧壁2脱离,将设置于左侧的侧壁1的替换件支承轴3向替换件B的轴孔m11插入。接着,使左右的侧壁1、2彼此对接,使设置于右侧的侧壁2的支承轴支承构件22、保持部支承构件23以及未图示的嵌合凹部与设置于左侧的侧壁1的替换件支承轴3的中空部分31、保持部4的中空部分41以及嵌合突起52卡合。替换件B被保持为能够对带分配器主体A使用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使左右的侧壁1、2互相离开,则能够拆卸替换件B或者更换其他的替换件B。

<替换件支承轴3>

替换件支承轴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替换件支承轴3呈圆筒状,在内部的中空部分31插入有立起设置于右侧的侧壁2的支承轴支承构件22。

替换件支承轴3能够将保持带体R而成的替换件B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带体R由带T卷绕成辊状而成。即,替换件支承轴3插入于在替换件B的圆筒部m1形成的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轴孔m11。

<保持部4>

保持部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保持部4配设于比替换件支承轴3靠前的位置。保持部4呈方筒状,在内部的中空部分41插入有立起设置于右侧的侧壁2的保持部支承构件23。

保持部4在上端面具备能够暂时粘接从带体R拉出的带T的一部分的带粘接部分42。带粘接部分42由在侧视时从后侧朝向前侧逐渐下降那样的倾斜面构成。此外,切断部5中的刀51的顶端位于带粘接部分42的假想延长线上。

保持部4的前表面为立起面。保持部4的背面呈以与被支承于替换件支承轴3的替换件B不干涉的方式上下方向中间部比上下的端部向前方凹陷的弯曲面。保持部4的下表面呈从前方朝向后方逐渐下降的倾斜面。

<切断部5>

切断部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在上端部具有能够将从带体R拉出的带T切断的刀51。切断部5配设在比保持部4靠前的位置。切断部5呈立起板状。在从左侧的侧壁1延伸出的切断部5的延伸端设置有内嵌于在右侧的侧壁2形成的未图示的嵌合凹部的嵌合突起52。

在切断部5的背面,在上下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呈山形凹陷的上下的卡定凹部53、54。上下的卡定凹部53、54与带推出部C的弹性卡合部62协作而构成后述的阻力部U。

<<替换件B>>

替换件B由带芯M和相对于带芯M使带T卷绕成辊状的带体R构成。

带芯M保持通过卷绕带T而形成为辊状的带体R。带芯M安装于带分配器主体A来进行使用。

带芯M具备:圆筒部m1,所述圆筒部m1设置于中心部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成;左右成对的侧板m3、m2,所述左右成对的侧板m3、m2设置于圆筒部m1的左右两端部;以及连结部S,所述连结部S设置于左右的侧板m3、m2并能够与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M连结。

如详细地在后叙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带芯M构成为能够经由连结部S与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M连结。

<圆筒部m1>

圆筒部m1呈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圆筒状。即,在圆筒部m1具有供替换件支承轴3插入的轴孔m11。带芯M通过对圆筒部m1的轴孔m11插入设置于带分配器主体A的替换件支承轴3,从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分配器主体A旋转。

<左右的侧板m3、m2>

左右的侧板m3、m2分别呈从圆筒部m1的端缘呈凸缘状延伸而成的侧视大致环形状。

<连结部S>

设置于带芯M的连结部S用于与呈同一构造的其他的带芯M连结。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带芯M的左右的侧板m3、m2分别设置连结部S,因此能够将呈同一构造的其他的带芯M左右分别地连结于该带芯M。

换言之,如果准备多个将带T卷绕于带芯M而成的替换件B,则能够利用连结部S将上述多个替换件B沿横向依次呈连成一串状地连结。

连结部S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侧板m3、m2。更具体而言,连结部S由设置于作为一方的侧板的右侧的侧板m2的凸部r1和设置于作为另一方的侧板的左侧的侧板m3并能够供凸部r1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孔r2构成。

设置于带芯M中的右侧的侧板m2的凸部r1内嵌于在呈同一构造的其他的带芯M中的左侧的侧板m3设置的卡合孔r2,由此两个带芯M、M能够相互连结。

设置于带芯M中的左侧的侧板m3的卡合孔r2外嵌于在呈同一构造的其他的带芯M中的右侧的侧板m2设置的凸部r1,由此两个带芯M、M能够相互连结。

首先,对设置于右侧的侧板m2的凸部r1进行说明。

凸部r1呈圆筒状。凸部r1从右侧的侧板m2的外表面朝向外侧突出设置。凸部r1配设在多个即两个部位。两个部位的凸部r1相对于圆筒部m1的轴心设置于大致等距离的位置。两个部位的凸部r1以圆筒部m1的轴心为中心配设于大致对称的位置。

接着,对设置于左侧的侧板m3的卡合孔r2进行说明。

卡合孔r2是形成为能够外嵌于圆柱状的凸部r1的大小的圆孔状的结构。卡合孔r2是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卡合孔r2配设在多个即六个部位。六个部位的卡合孔r2以包围圆筒部m1的轴心的方式相对于轴心设置于大致等距离的位置。六个部位的卡合孔r2以互相呈等间隔的方式配设。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左侧的侧板m3的卡合孔r2的数量设定为比设置于右侧的侧板m2的凸部r1的数量多。若这样设定带芯M的凸部r1及卡合孔r2,则容易进行用于将带芯M的凸部r1与其他的带芯M的卡合孔r2连接的作业。

也就是说,使用者能够以使两个部位的凸部r1与六个部位的卡合孔r2中的任一个嵌合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能够通过使凸部r1与卡合孔r2轻松的对接操作(以粗略的感觉使它们对接的操作)来将带芯M与其他的带芯M连接。

另外,通过使凸部r1的数量比卡合孔r2的数量少,能够抑制在形状上容易显眼而容易损害外观设计性的凸部r1的数量,有助于确保带芯M整体的合适的外观。

而且,由于与凸部r1的形成相关的模具的调整需要比较多的工时,因此通过使凸部r1的数量比卡合孔r2的数量少,有助于与模具的调整相关的调整工时的减少。

另外,如图12~14所示,带芯M的连结部S构成为也能够与设置于带分配器D的外侧部即带分配器主体A中的左右的侧壁1、2的连结部S(凹部11或凸部21)连结。

而且,如图15~17所示,带芯M的连结部S(凸部r1)构成为也能够连结于与设置于带重卷器E的操作手柄J直接连结的旋转板K的连结部S(卡合孔k1)。此外,关于带重卷器E的更具体的结构,在后面详细叙述。

<<带推出部C>>

带推出部C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带分配器主体A进行进退动作。带推出部C构成为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相对于带分配器主体A移动,并将带T向与该带T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推出。

带推出部C具备:上部分6,所述上部分6在上端部形成有与带T的粘接面nm侧抵接的推出头61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成;以及下部分7,所述下部分7从上部分6的下端部朝向斜后下方延伸设置。带推出部C通过上部分6和下部分7而在侧视时呈“く”字状。

<上部分6>

上部分6整体上呈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在上部分6具备:推出头61,所述推出头61设置于上端部并能够与带T接触;以及弹性卡合部62,所述弹性卡合部62以下端部成为自由端的方式呈悬臂状设置于上下方向中间部的正面观察时的右侧并在作为下端部的顶端部具有能够与切断部5中的上下的卡定凹部53、54卡定的卡定凸部62a。上部分6位于在切断部5与保持部4之间形成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间隙sk,能够由该间隙sk引导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推出头61在比上端靠下的部位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移动限制部61a。移动限制部61a在带推出部C位于退避位置(Q)时与切断部5的上部卡合,能够限制该带推出部C向比退避位置(Q)靠下方的位置移动。

弹性卡合部62构成直到受到预定的按压力为止使带推出部C不向推出位置(P)或退避位置(Q)移动的阻力部U。也就是说,弹性卡合部62选择性地与设置于切断部5的上方的卡定凹部53和下方的卡定凹部54中的任一个卡合,能够将带推出部C节制卡定于推出位置(P)和退避位置(Q)。

更具体而言,在带推出部C位于推出位置(P)的情况下,通过弹性卡合部62的卡定凸部62a与切断部5中的上方的卡定凹部53弹性地卡合,能够将带推出部C保持在推出位置(P)。另外,在带推出部C位于退避位置(Q)的情况下,通过弹性卡合部62的卡定凸部62a与切断部5中的下方的卡定凹部54卡合,能够将带推出部C保持在退避位置(Q)。

<下部分7>

下部分7呈从上部分6的下端部一体地向斜下后方延伸的板状。

带推出部C的下部分7具有位于带分配器主体A中的保持部4的下侧且能够接受由使用者进行的上方向的按压操作的被按压部分71。即,通过使用者的手指将位于退避位置(Q)的带推出部C的被按压部分71向上方按压,从而带推出部C能够克服由阻力部U产生的阻力而向推出位置(P)移动。

在该过程中,带推出部C将从带体R拉出的带T从下方向上方推出。并且,当带推出部C到达推出位置(P)时,带T的顶端部st以使用者的指尖进入的程度从切断部5离开,使用者容易用手指捏住带T的顶端部st。

带推出部C构成为能够在位于处于带体R与切断部5之间的带轨道kd上的推出位置(P)与从带轨道kd退避的退避位置(Q)之间移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带推出部C设置在切断部5与保持部4之间。换言之,带推出部C通过切断部5与保持部4的协作而被保持为能够上下动作。

带推出部C在从退避位置(Q)向推出位置(P)移动的期间,能够与带T的下表面即粘接面nm侧抵接而将该带T向上方推出。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推出位置(P)的带推出部C构成为能够伴随于由使用者进行的带T的切断操作而自动地向退避位置(Q)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若使用者一边捏住带T的顶端部st一边向外侧即前方拉出一定尺寸的带T,之后,一边使带T张紧一边使该带T下降而进行由刀51切断的操作,则带推出部C由带T按下而能够向退避位置(Q)移动。

在位于推出位置(P)的带推出部C与带分配器主体A之间设置有阻力部U。因此,阻力部U在受到伴随于由上述使用者进行的切断操作(使带T下降的操作)的预定的向下的按压力的情况下,带推出部C能够克服由阻力部U产生的阻力而向退避位置(Q)方向移动。

<<带重卷器E>>

对具有能够经由连结部S连结构成替换件B的带芯M的结构的带重卷器E进行说明。

如图15~17所示,带重卷器E能够将从已制的带体L拉出的带TL重卷于带芯M。带重卷器E将带TL卷绕成辊状而成的已制的带体L保持为能够旋转。另外,带重卷器E设置有由使用者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手柄J。在操作手柄J的基端部设置有能够与该操作手柄J一体旋转的旋转板K。带重卷器E对旋转板K也能够安装带分配器D的带芯M。

即,带重卷器E能够将从已制的带体L拉出的带TL通过操作手柄J的旋转操作而重卷于与旋转板K连结的带芯M。带重卷器E在从已制的带体L拉出带TL之后,将该带TL再次卷绕于带芯M的圆筒部m1,由此能够将一部分的带TL从已制的带体L向带芯M侧细分。

带重卷器E具备:基体F,所述基体F能够采取能够将带芯M以不脱离的方式进行保持的保持姿势(a)和能够相对于旋转板K装卸带芯M的可装卸姿势(b);带体保持部G,所述带体保持部G能够将已制的带体L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体F旋转;操作手柄J,所述操作手柄J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体F旋转;旋转板K,所述旋转板K与操作手柄J一体地转动且设置有能够供带芯M连结的连结部S;以及带芯M,所述带芯M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旋转板K装卸。

在旋转板K,在与设置于带芯M的两个连结部即凸部r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供该两个凸部r1外嵌的作为连结部的卡合孔k1。在使基体F为可装卸姿势(b)的状态下将带芯M经由连结部安装于旋转板K,之后,将展开姿势(d)的第二基体构件f2变更为使用姿势(c),由此,呈保持姿势(a)的基体F能够将带芯M保持为能够与操作手柄J一体地转动。

基体F具备:第一基体构件f1,所述第一基体构件f1具有一方的立起壁f11;第二基体构件f2,所述第二基体构件f2具有另一方的立起壁f21并构成为能够采取另一方的立起壁f21相对于第一基体构件f1大致平行的使用姿势(c)和另一方的立起壁f21相对于顶板等的载置面大致平行的展开姿势(d);以及锁定机构N,所述锁定机构N能够将第二构件锁定为使用姿势(c)。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芯M是卷绕带T并安装于带分配器D来使用的。并且,带芯M能够经由连结部S与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M连结。因此,能够提供以多个带芯M难以分散的方式构成的带芯M。

也就是说,对于花纹、图案、色彩等变化丰富的带T,即使在准备多个带芯M的同时将各个带T分别独立地对带芯M卷绕,也能够利用连结部S将各带芯M彼此连结。

因此,即使在保持了带T的带芯M的数量增加了的情况下,管理也难以变得繁杂。换言之,使用者能够从被连结了的多个带芯M中快速地选择想要使用的带T,并内置于带分配器D来使用。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是比较小型的带芯M,在携带的期间等丢失那样的情况也被合适地抑制。

另外,通过连结多个带芯M,能够将花纹、图案、色彩等变化丰富的带T汇集成规则地被整理的状态。因此,例如,如图14的例子所示,即使在不使用时,也能够作为在观看者的视觉上容易停留且容易感到美观的装饰而发挥功能。

带芯M具备左右成对的侧板m3、m2,连结部S分别设置于侧板m3、m2。

因此,不仅能够将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M与带芯M中的左侧的侧板3m连结,而且能够将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M与右侧的侧板m2连结。

连结部S具备:凸部r1,所述凸部r1设置于作为一方的侧板的右侧的侧板m2;以及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孔r2,所述卡合孔r2设置于作为另一方的侧板的左侧的侧板m3并能够供凸部r1卡合。

因此,通过使带芯M的凸部r1内嵌于其他的带芯M的卡合孔r2,或者使带芯M的卡合孔r2外嵌于其他的带芯M的凸部r1,从而能够将双方的带芯M彼此合适地连结。

设置于作为另一方的侧板的左侧的侧板m3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孔r2的数量设定为比设置于作为一方的侧板的右侧的侧板m2的凸部r1的数量多。

因此,能够比较简便地进行用于将带芯M的凸部r1与其他的带芯M的卡合孔r2连接的操作。

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者能够以使两个部位的凸部r1与六个部位的卡合孔r2中的任一个嵌合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使凸部r1与卡合孔r2轻松地对接的操作(以粗略的感觉使它们对接的操作)来将带芯M与其他的带芯M连结。

另外,通过使凸部r1的数量比卡合孔r2的数量少,能够抑制在形状上容易显眼而可能损害美观的凸部r1的数量,因此有助于确保带芯M整体的合适的外观。

而且,在制造带芯M的过程中,与凸部r1的形成相关的模具的调整需要较多的工时,因此通过使凸部r1的数量比卡合孔r2的数量少,有助于模具的调整所需的工时的减少。

连结部S构成为也能够与作为带分配器D的外侧部的左右的侧壁1、2的外表面连结。

因此,能够将未内置于带分配器D的带芯M与左右的侧壁1、2中的一方或双方连结。因此,使用者能够从与带分配器D连结了的多个带芯M中选择卷装有想要使用的带T的带芯M,并快速地安装于带分配器D来使用。

另外,由于不使用的带芯M能够直接或经由带芯M间接地与带分配器D连结,因此不仅能够合适地抑制带芯M散乱的情况,还能够合适地抑制带芯M的丢失。

带芯M的连结部S构成为也能够连结于与设置于带重卷器E的操作手柄J直接连结的旋转板K。带重卷器E能够通过操作手柄J的旋转操作将从由带LT卷绕成辊状而成的已制的带体L拉出的带LT重卷于与旋转板K连结的带芯M。

因此,带芯M能够经由连结部S稳定地安装于带重卷器E而被使用。换言之,带芯M是出于细分已制的带体L的带LT的目的而能够用于对该带TL进行重卷的构件。例如,如果准备多个带芯M,并将各带芯M依次安装于旋转板K并使带重卷器E运转,则能够将形成了已制的带体L的带TL细分为多个带芯M。由于带芯M经由连结部S与旋转板K连结,因此将从已制的带体L细分的带TL适当地对带芯M卷绕。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

带的种类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并不限于遮蔽带。

内置有带芯的带分配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带分配器。

连结部的具体的形态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由凸部和卡合孔构成的形态。例如,连结部可以是能够通过磁体来连结带芯与呈同一形状的其他的带芯的连结部,也可以是能够通过面接合件(魔术贴)来进行连结的连结部。

左右的侧板不一定形成为圆环状(环形状),可以是多边形形状的侧板,也可以是椭圆形状的侧板,还可以是非对称的形态的侧板。

能够供凸部卡合的卡合部也可以是限于卡合孔的凹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另一方的侧板的卡合部的数量设定为比设置于一方的侧板的凸部的数量多,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卡合部与凸部的数量也可以设定为相同。另外,例如,也可以将设置于另一方的侧板的卡合部的数量设定为比设置于一方的侧板的凸部的数量少。

此外,各部的具体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纺织纱筒及使用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