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钢卷放卷装置

文档序号:1279677 发布日期:2020-08-28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冷轧钢卷放卷装置 (Cold rolled steel coil unwinding device ) 是由 段双录 张红 于 2020-05-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冷轧钢卷放卷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冷轧钢卷放卷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周向两侧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内径向两侧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上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径向两侧的第一弹性板。本发明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且可以任意调节第一弹性板及第三弹性板的位置,以便使得第三弹性板及第一弹性板可以全面的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对钢卷的支撑稳定且效果显著。(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is unreeled to cold rolling steel coil, includes first bearing structure, the device is unreeled to cold rolling steel coil still including set up in the second bearing structure of first bearing structure circumference both sides, first bearing structure include first carriage, set up in the first carriage internal diameter to the first piston of both sides, set up in first bracing piece on the first piston, set up in the first elastic plate of the radial both sides of first carriage. The invention can adapt to steel coils with different calibers, and can randomly adjust the positions of the first elastic plate and the third elastic plat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third elastic plate and the first elastic plate can be fully propped against the inn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steel coil, thereby having stable support and obvious effect on the steel coil.)

一种冷轧钢卷放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轧钢卷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钢卷放卷的时,普遍是将冷轧钢卷放置在一转轴上,然后转动转轴实现钢卷的放卷。然而,现有的放卷装置中,转轴的口径大小不便,其仅能适应一种口径大小的冷轧钢卷,当冷轧钢卷的内径大于转轴的口径时,冷轧钢卷则会在转轴上打滑,甚至出现不跟卷的现象,影响放卷的顺利进行,使用范围窄,不能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冷轧钢卷,因此需要购置不同口径的放卷装置,增加了采购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冷轧钢卷放卷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钢卷放卷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冷轧钢卷放卷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周向两侧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内径向两侧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上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径向两侧的第一弹性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内的第二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上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周向两侧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径向上远离中心一端的第三活塞、密封框、设置于所述密封框上的第二弹性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弹性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板径向内侧的第四弹性板,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收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收容于所述密封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密封框与所述第二弹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板顶靠在所述第二弹性板的径向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性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板顶靠在所述第二弹性板的径向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且可以任意调节第一弹性板及第三弹性板的位置,以便使得第三弹性板及第一弹性板可以全面的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对钢卷的支撑稳定且效果显著;同时采用第二弹性板、第三弹性板及第四弹性板的结构可以通过第二弹性板、第四弹性板的弹性变形对第三弹性板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同时第二弹性板与第三弹性板之间的摩擦力及第二弹性板与第四弹性板之间的摩擦力亦可以对第三弹性板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保证第三弹性板可以全面稳固的顶靠在钢卷内圆周面上,降低顶靠在钢卷上的压强;并且密封框的设置可以对第二弹性板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防止第三弹性板未能全面的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的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的压紧结构的右视图;

图6为图1所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与冷轧钢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的C点的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两侧的第二支撑结构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轴向一端的风机结构3。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撑框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内径向两侧的第一活塞12、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12上的第一支撑杆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上的第一弹性板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轴向一端面上的第一阀门1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轴向另一端面上的第一支撑轴16、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16上的第一轴承17。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框11优选为空心的长方体且径向两端面相通。所述第一活塞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内径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活塞12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2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活塞12可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12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径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塞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杆1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性板14设有两个且处于第一支撑框11径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板14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1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弹性板1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弹性板1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两个第一活塞12之间呈密封的空间,且该空间内的空气可以被压缩,以便对第一活塞12起到支撑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框11轴向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框11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一阀门15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15堵住所述第一通孔111,且可以控制空气进入第一支撑框11内。所述第一支撑轴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的轴向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7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16上,所述第一轴承轴16穿过所述第一轴承17的内圈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中的第一活塞12、第一支撑杆13的设置可以通过朝所述第一支撑框11内吹气,使得两个第一活塞12可以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3可以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两个第一弹性板14相互远离,以便第一弹性板14紧密的顶靠在冷轧钢卷的内圆周面上,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且可以调节两个第一弹性板14之间的距离,以便适应不同内径大小的冷轧钢卷,使用范围广,并且第一活塞12之间可以冲入足够气压的气体,以便对第一活塞12及第一支撑杆13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一弹性板14稳稳的顶靠在冷轧钢卷的内圆周面上。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上下两侧,位于第一支撑结构1上下两侧的第二支撑结构2镜像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包括第二支撑框2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21内的第二活塞22、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22上的第二支撑杆2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3端部的第三活塞201、密封框202、设置于所述密封框202上的第二弹性板2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3左右两侧的支撑板25、第三弹性板26、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板26径向内侧的第四弹性板27、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框21两侧的斜杆28、设置于所述斜杆28端部的滚轮29、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21轴向一端面上的第二阀门20。所述第二支撑框21优选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框21的径向一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21的径向另一端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活塞22收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活塞22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框2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且收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21内,所述第二支撑杆23与所述第二支撑框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杆23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框21内移动。所述第三活塞20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第三活塞20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3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框202的径向两端面相通,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端部收容于所述密封框202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三活塞201收容于所述密封框202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板24呈弯曲状,所述密封框202与所述第二弹性板2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弹性板2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弹性板2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支撑板2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框2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5的另一端可以顶靠在冷轧钢卷的内圆周面上,以便对冷轧钢卷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弹性板2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性板26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5的径向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24的径向外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三弹性板26的径向内表面上,且所述第二弹性板24与所述第三弹性板26之间滑动接触,且可以相对滑动。所述第四弹性板27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性板27呈弯曲状,所述第四弹性板2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5径向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板27的径向外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弹性板24的径向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性板27与所述第二弹性板24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且第四弹性板27可以对第二弹性板2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斜杆28设有两个,所述斜杆28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5的径向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28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取值45度。所述滚轮29设置于所述斜杆28的另一端,所述滚轮29与所述斜杆28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29可以在所述斜杆28的端部旋转,所述滚轮29顶靠在所述第一弹性板14的径向内表面上,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杆23沿着径向向外部移动时,所述斜杆28随之移动,所述第一弹性板14被滚轮29推动且沿着径向向外部移动,由于斜杆28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进而使得第二支撑杆23在径向上移动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在径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同,以便第一弹性板14及第三弹性板26可以同时且全面的顶靠在冷轧钢卷的内圆周面上,保证对冷轧钢卷的足够支撑。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框21轴向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框21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二阀门20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211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门20堵住所述第二通孔211,且可以控制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二支撑框21内。所述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211分别处于第一支撑框11及第二支撑框21的同一方向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结构1的两侧,从而可以在同一径向上的两端对冷轧钢卷进行支撑,并且可以朝第二支撑框21内吹气,增大第二支撑框21内的气压,使得第二活塞22在第二支撑框21内移动,以便实现第二支撑杆23沿着径向移动,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使用范围广;并且第二支撑杆23沿着径向移动时,配合支撑板25的的移动使得支撑板25的一端部可以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实现对钢卷的支撑,且第二支撑杆23左右两侧的支撑板25的端部同时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即一个第二支撑结构2可以先对钢卷内圆周面上的两个点上对其进行支撑,对钢卷的支撑更加的稳固;然后支撑板25的移动可以通过斜杆28带动滚轮29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板14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以便在另一角度对钢卷进行支撑,使得对钢卷支撑的更加稳固;并且支撑板25的端部在顶靠在钢卷内圆周面上后,所述第三弹性板26会弯曲变形,且第三弹性板26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此时第三弹性板26会按压第二弹性板24,所述第二弹性板24弯曲变形,由于第四弹性板27顶靠在第二弹性板24上,第二弹性板24及第四弹性板27直接及间接的支撑可以对第三弹性板26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并且第二弹性板24与第三弹性板26及第四弹性板27与第二弹性板24之间的摩擦力亦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对第三弹性板26起到支撑作用,以便减小其弹性变形量,实现第三弹性板26对钢卷内圆周面足够的支撑作用,并且经过试验验证,将单纯的一个弹性板设计成上述第二弹性板24、第三弹性板26及第四弹性板27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可以实现对钢卷稳固的支撑,支撑的更加稳固,效果更显著;并且第二弹性板24可以沿着径向向中心方向移动,所述密封框202内的气体被压缩,以便对第二弹性板24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防止第二弹性板24过度的向中心移动,使得对钢卷支撑的更稳固;同时,第三弹性板26的弯曲变形,可以使其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内圆周面的弧度,使得第三弹性板26可以全面的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顶靠在钢卷内圆周面上的压强,防止仅依靠支撑板25的端部顶靠在钢卷内圆周面上引起的压强过度对钢卷的局部造成弯曲变形,如图6及图7所示,当第二支撑结构2旋转至水平方向时,第三弹性板26上顶靠在钢卷内圆周面上的一点C对钢卷5的施力情况,其可以分为切线方向向上的推力F1及沿径向向外的推力F2,推力F1使得对钢卷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防止其打滑,进而不仅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内圆周面的弧度,而且对其支撑的稳固,适应范围广,使用体验理想。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风机结构3设有一个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轴向的一端,所述风机结构3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处于同一侧,所述风机结构3包括集中框31、设置于所述集中框31上的管道32、设置于所述管道32上的风机33、第三阀门34、设置于所述集中框31上的第二支撑轴36、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轴36上的第二轴承37。所述集中框31呈空心状,所述集中框31的一侧面设有开口且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211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及第二支撑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211处于所述集中框31内,所述集中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框11及第二支撑框21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集中框31上设有第三通孔311,所述第三通孔311贯穿所述集中框31的内外表面。所述管道32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311且与所述集中框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管道32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3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3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风机3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三阀门34可以控制所述管道32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二支撑轴36的一端与所述集中框31的轴向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37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轴36上,所述第二支撑轴36穿过所述第二轴承37的内部且与其内圈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结构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集中框31上的固定架35,所述固定架35的一端与所述集中框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5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33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风机结构3的设置可以通过风机33将外部的空气抽入到集中框31内,然后经过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211分别进入到第一支撑框11及第二支撑框21内,以便实现调节第一支撑杆13及第二支撑杆23移动的距离,进而使得第一弹性板14及第三弹性板26可以全面且紧密的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实现对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的固定。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冷轧钢卷放卷装置还包括底座结构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轴向两端的夹紧结构5。

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结构4包括底座41、设置于所述底座41上的支撑杆42。所述底座41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及第二支撑结构2的下方,所述底座41可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其他位置上,以便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杆42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杆4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4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轴向的两侧。

所述底座结构4的设置可以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以便将其稳固的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其他位置上,支撑的稳固,使得钢卷放卷可以顺利的进行。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夹紧结构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11轴向的两侧,所述夹紧结构5包括第一夹持板51、与所述第一夹持板51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板52、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51一端的第一固定杆5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53上的第一连接杆5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4上的第二连接杆55、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5上的第二固定杆56、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51另一端的第三固定杆58、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58上的连接框59、设置于所述连接框59上的连接螺栓50、与所述第三固定杆58相对的第四固定杆57。所述第一夹持板51呈弯曲状,所述支撑杆4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51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第一轴承17及第二轴承37放置在第一夹持板51内。所述第二夹持板52处于所述第一夹持板51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板52顶靠在第一轴承17或第二轴承37上,所述第一夹持板51与所述第二夹持板52可以将第一轴承17或者第二轴承37稳固的夹持住。所述第一固定杆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4可以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杆55旋转。所述第二固定杆5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56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夹持板52与所述第一夹持板51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第三固定杆5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59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5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59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第四固定杆57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58的上方,所述第四固定杆5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栓50穿过所述第四固定杆57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连接螺栓50的下端穿过所述连接框59的上端开口且伸入到所述连接框59内,所述连接螺栓50与所述连接框59螺纹连接,以便起到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58及第四固定杆59的作用,方便第一夹持板51与第二夹持板52将第一轴承17或者第二轴承37夹紧。

所述夹紧结构5的设置可以方便的通过第一夹持板51与第二夹持板52将第一轴承17或者第二轴承37稳固的夹持住,并且通过连接螺栓50可以方便的将第二夹持板52打开或者关闭,以便实现第一支撑结构1、第二支撑结构2的装卸,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使用时,首先旋转第一支撑框11,使得一个第二支撑结构2处于上方,然后将需要放卷的钢卷套在第一支撑结构1及第二支撑结构2上。然后打开第三阀门34,同时打开位于上方的第二阀门20及第一阀门15,然后打开风机33,使得外部的空气经过管道32进入到集中框31内,然后经过上方的第二通孔211进入到上方的第二支撑框21内,使得第二活塞22在所述第二支撑框21内向上移动,位于上方的第二支撑杆23随之向上移动,然后支撑板25向上移动,且支撑板25的端部顶靠在钢卷上,且可以带动钢卷向上移动,所述第三弹性板26弯曲变形,所述第二弹性板24及第四弹性板27随之弯曲变形,此时第二弹性板24及第四弹性板27的弹力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对第三弹性板26起到支撑作用,另一发面,第二弹性板24与第三弹性板26之间的摩擦力及第二弹性板24与第四弹性板27之间的摩擦力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对第三弹性板26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并且可以使得第三弹性板26全面的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有利于显著降低顶靠在钢卷内圆周面上的压强,防止对其造成损坏,并且密封框202可以在第二支撑杆23上向靠近中心的位置移动,以便使得第二弹性板24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钢卷,且同时对其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然后支撑板25向上移动时,位于第一支撑框11上方的斜杆28随之向上移动,由于斜杆28上的滚轮29随之向上移动,滚轮29推动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板14,使得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板14相互远离,以便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左右两个第一弹性板14的相互远离直至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然后关闭位于上方的第二阀门20。然后打开位于下方的第二阀门20,使得集中框31内的空气进入到下方的第二支撑框21内,使得下方的第二活塞22、第二支撑杆23向下移动,然后下方的支撑板25向下移动,直至支撑板25的端部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然后第三弹性板26弹性变形且顶靠在钢卷的内圆周面上,所述密封框202在第二支撑杆23的下端上向上移动,然后第二弹性板24及第四弹性板27弯曲变形,以便对第三弹性板26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15及位于下方的第二阀门20,且关闭第三阀门34,关闭风机33。然后将第一轴承17及第二轴承37分别放置在第一夹持板51上,且使得第二夹持板52顶靠在第一轴承17或者第二轴承37上,然后使得连接螺栓50的下端收容于连接框59内,此时旋转连接螺栓50,以便将第三固定杆58及第四固定杆57紧固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将第一轴承17及第二轴承37稳固的夹持住。然后进行放卷即可。整个装置操作过程简单,使用便利,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冷轧钢卷,保证放卷的温度进行,防止打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将第一支撑框11内的空腔与第二支撑框21内的空腔相互隔开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对钢卷稳固的支撑,假设第一支撑框11与第二支撑框21内的空腔相互连通时,当第一支撑框11旋转至竖直位置时,由于钢卷的重力作用下,第一支撑框11内的空气在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3、第一活塞12等的作用下均会向下移动,使得钢卷整体的重心向下移动,稳定性差,而将第一支撑框11与第二支撑框21内的空腔相互隔开时,在第二支撑框21处于上方时,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钢卷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防止钢卷向下移动,而第二支撑框21移动到水平位置时,如图6及图7所示,由于第二支撑框21内足够的气压大小,可以通过第三弹性板26对钢卷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并且切线方向的分离F1亦可以防止钢卷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虽然第一支撑框11处于竖直位置,但是由于钢卷大部分的重力被第三弹性板26支撑,第一弹性板14承受的钢卷的重力较小,因此,钢卷整体不会向下移动,对钢卷的支撑更加的稳定,有利于放卷稳定的进行。至此,本发明冷轧钢卷放卷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邮轮薄板电磁与火焰加热组合矫正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