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

文档序号:1293579 发布日期:2020-08-07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 (Last humidifier of adding water of leak protection water ) 是由 陆妮 林玉婷 于 2020-05-0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该上加水加湿器利用双阀体来控制水箱出水口的开闭,从而减少水箱漏水的可能性,并减少了双阀体所占用的空间。该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水箱设有用于与雾化腔连通的下水部,下水部具有串接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处设有第一阀体,第二出水孔处设有第二阀体;关键在于,第二阀体的阀芯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阀体的阀芯穿过贯通孔;所述上加水加湿器还设有检测及驱动机构,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以驱动第一阀体的阀芯、第二阀体的阀芯移动的方式来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动作;所述第一阀芯套设有辅助密封圈,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均关闭时,所述辅助密封圈与第二阀体的阀芯的端面相抵。(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 water leakage-proof upper water adding humidifier, which utilizes a double valve body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a water outlet of a water tank, thereby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water leakage of the water tank and reducing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double valve body. The upper water adding humidifier comprises a water tank, wherein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scharging part communicated with an atomization cavity, the water discharg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outlet hole and a second water outlet hole which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a first valv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water outlet hole, and a second valv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hole; the key point is that the valve core of the second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valve core of the first valve body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he upper water adding humidifi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etec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controls the actions of the first valve body and the second valve body in a mode of driving the valve core of the first valve body and the valve core of the second valve body to move; the first valve core is sleeved with an auxiliary sealing ring, and when the first valve body and the second valve body are both closed, the auxiliary sealing ring is abutted against the end face of the valve core of the second valve body.)

一种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上加水加湿器具有加水方便的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上加水加湿器中,其水箱的底部通过出水口与雾化腔相通,并在出水口处设置阀门及控制阀门动作的补水控制机构。当雾化腔的水位下降到预定高度时,补水控制机构将出水口处的阀门开启,水箱内的水流入雾化腔,当雾化腔的水位上升到预定高度时,补水控制机构将出水口处的阀门关闭,防止水箱内的水继续流入雾化腔而造成雾化腔水位过高。

目前上加水加湿器一般采用单阀门来控制出水口的开闭,但是在加湿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水中杂质积聚在出水口处或阀门自身损坏而造成无法正常关闭出水口,导致水箱内的水持续流向雾化腔,进而造成水从雾化腔与水箱的连接处泄露到加湿器外部。

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1215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阀体结构的加湿器,其下水控制装置包括检测与驱动机构和下水部,所述下水部设置于所述下水口处,所述下水部具有串接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上分别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根据所述检测与驱动机构产生的信号进行动作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所述阀体独立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上述加湿器设置了双阀体结构,可以分别控制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即使某个阀体出现了故障而无法关闭对应的出水孔,另一个阀体也会关闭下水口,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水箱漏水的可能性。

上述加湿器中的两个阀体是通过关联机构控制的,其关联机构有以下几种:1、将两个阀体的阀芯设置于同一垂直线上,并呈上下排列,利用下方阀芯的动作来控制上方阀芯的动作;2、将两个阀体的阀芯设置于同一垂直线上,并呈上下排列,利用软联件将两个阀芯连接,利用下方阀芯的动作来控制上方阀芯的动作。3、将两个阀体的阀芯设置于同一垂直线上,并呈上下排列,在阀芯上设置空心部分及释放孔以形成过水道,利用下方阀芯的动作来控制上方阀芯的动作。上述三种关联机构都会导致下水部占用较大的垂直高度(至少要大于两个阀芯的长度之和),在开启两个阀体时,只能先后开启两个阀体,下方阀体的移动距离较大,这会使得驱动机构的移动距离也会较大,扩大了所需的空间,不利于加湿器的小型化;而且,下方阀体的移动距离的增大,会相应地增加对应复位件的移动距离,例如说会使得复位弹簧拉长的长度较大,这会提高对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要求,而降低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就需要降低复位件的复位作用力,这又会使得复位件难以将封水件压紧于出水孔处,导致阀体的密封性差。4、利用两个阀芯上设置的斜楔结构来使两个阀芯关联动作,但是斜楔结构较为复杂,安装困难,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该上加水加湿器利用双阀体来控制水箱出水口的开闭,从而减少水箱漏水的可能性,并减少了双阀体所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的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底座、水箱、雾化腔和设置于雾化腔内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腔设有出雾通道,所述水箱设有用于与雾化腔连通的下水部,所述下水部具有串接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处设有用于开闭第一出水孔的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有第一阀芯和与第一出水孔配合的第一封水件,所述第二出水孔处设有用于开闭第二出水孔的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有第二阀芯和与第二出水孔配合的第二封水件;关键在于,所述第二阀芯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阀芯穿过贯通孔;所述上加水加湿器还设有检测及驱动机构,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以驱动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移动的方式来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动作;所述第一阀芯套设有辅助密封圈,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均关闭时,所述辅助密封圈与第二阀芯的端面相抵。

第一阀体、第二阀体根据检测及驱动机构的信号来开闭对应的出水孔,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即使某个阀体失效,仍可以利用另一个阀体来切断水流,从而减小了水箱漏水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第一阀芯穿过第二阀芯,两者的位置关系不是沿同一直线依次排列,因此可以减小所占用的空间。

由于第一阀芯是可以相对于第二阀芯活动的,因此第一阀芯与贯通孔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第一阀体失效时,水箱内的水会被辅助密封圈所阻隔,无法沿第一阀芯与贯通孔之间的间隙流向雾化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部设有阀座,所述第二阀体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阀座相抵或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阀芯相抵或相连接;所述第一阀体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阀座相抵或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阀芯相抵或相连接。通过复位件的复位作用,可以使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在无需向雾化腔供水时,自动将第一阀体的第一封水件、第二阀体的第二封水件压紧于对应的出水孔处,关闭出水孔。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均为弹簧,所述第二复位件位于第一复位件内,并套设于第二阀芯上。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为套接的关系,可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加湿器的小型化。

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与检测及驱动机构的配合结构有以下几种:

1、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部设有抵靠板,第二阀芯沿第二阀体移动方向的投影落在抵靠板上,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与抵靠板相抵。当检测及驱动机构推动抵靠板时,会带动第一阀芯移动,实现第一阀体的开启或关闭;当抵靠板接触到第二阀芯后,会在继续移动的同时,推动第二阀芯移动,实现第二阀体的开启或关闭。

2、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部设有避让第二阀芯的避让部,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相抵或相连接。此种配合结构中,检测及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移动,来实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开启或关闭。由于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并不是联动关系,因此第一阀芯的移动距离与第二阀芯的移动距离无关,检测及驱动机构可以只移动较小的距离,就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开启或关闭,这有利于减少为检测及驱动机构行程所占用的空间,对加湿器进行小型化设计。而且,由于检测及驱动机构及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移动的距离较小,可以避免两个阀体的复位件移动过多,因此有利于减少对检测及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要求,在与背景技术中专利采用相同弹力标准的复位件的条件下,本发明可以采用驱动力更小的检测及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对两个阀体的开闭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部设有抵靠板,所述避让部为设置于抵靠板上的通孔或缺口。第一阀芯穿过避让部而露出于抵靠板,以便于与检测及驱动机构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是利用支架可转动地安装于雾化腔内的杠杆,杠杆的一端设有浮子,另一端设有对应于第一阀芯位置的第一凸部、以及对应第二阀芯位置的第二凸部。可以通过将第一凸部、第二凸部设计为合适的高度,使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在检测及驱动机构,实现同步开启或关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测及驱动机构的行程,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水件设有用于与第一阀芯连接的、向第一阀芯方向开口的凹部,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部插入到第一封水件的凹部内,从而将第一阀芯与第一封水件固定连接。与传统封水件不同的是,上述的第一封水件并没有设置供第一阀芯穿过的通孔,这样第一阀芯的端部就不会穿过而第一封水件露出到水箱内,第一阀芯与第一封水件之间只有朝向第一阀芯的间隙,即使第一阀芯与第一封水件之间的间隙因为加工精度、材料等原因公差较大,水箱内的水也无法越过第一封水件的密封面流入到上述间隙内以及雾化腔内,从而保证了第一阀体的封闭水路功能的可靠性,并降低了对第一阀芯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凹部的开口端设有直径小于凹部内部直径的防脱部,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卡设于防脱部处。通过环形凹槽与防脱部配合,可以提高第一阀芯与第一封水件结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或者避免两者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孔位于第二出水孔的上方,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均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封水件位于第一出水孔的上方,第二封水件位于第二出水孔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一封水件位于第一出水孔的下方,第二封水件位于第二出水孔的下方。将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垂直设置,并使第一封水件、第二封水件位于对应的出水孔的同一侧,可以利用检测及驱动机构的垂直移动,同步开启或关闭两个出水孔。

本发明的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采用了结构设计巧妙的双阀体来控制水箱的出水,不仅可以降低水箱漏水的几率,而且双阀体、检测及驱动机构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有利于加湿器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上加水加湿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双阀体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上加水加湿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双阀体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上加水加湿器中双阀体部分的装配原理图(剖视处理)。

图6是第一阀芯与第一封水件的配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一阀芯与第一封水件的分体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示:1、水箱;2、雾化腔;3、阀座;4、第一出水孔;5、第二出水孔;6、第一阀芯;7、第一封水件;8、第一复位件;9、第二阀芯;10、第二封水件;11、第二复位件;12、凹部;13、防脱部;14、环形凹槽;15、贯通孔;16、抵靠板;17、支架;18、杠杆;19、浮子;20、驱动部;21、辅助密封圈;22、第二凸部;23、避让部;24、第一凸部;25、环形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该上加水加湿器利用双阀体来控制水箱出水口的开闭,从而减少水箱漏水的可能性,并减少了双阀体所占用的空间。

如图1、2所示(底座、)雾化装置、出雾通道等未画出),本实施例的防漏水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底座、架设于底座上的水箱1、设于底座上的雾化腔2和设置于雾化腔2内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腔2设有出雾通道,以用于排出雾化腔2生成的水雾。水箱1设有用于与雾化腔2连通的下水部,所述下水部设有类似桶状结构的阀座3,阀座3具有串接的第一出水孔4和第二出水孔5,第二出水孔5向下延伸至阀座3的底部,以供阀座3内的水流向雾化腔2。在本实施例中,阀座3设置于水箱1的底面处,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排出水箱1内的水,当然,上述阀座3也可以设置于水箱1底部的侧壁处,同样能够实现向雾化腔2供水的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出水孔4位于第二出水孔5的上方,第一出水孔4处设有用于开闭第一出水孔4的第一阀体,第一阀体设有第一阀芯6和与第一出水孔4配合的第一封水件7,第一封水件7位于第一出水孔4的上方,第一阀体设有第一复位件8,第一复位件8的一端与阀座3相抵,另一端与第一阀芯6相抵;第二出水孔5处设有用于开闭第二出水孔5的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有第二阀芯9和与第二出水孔5配合的第二封水件10,第二封水件10位于第二出水孔5的上方,第二阀体设有第二复位件11,所述第二复位件11的一端与阀座3相抵,另一端与第二阀芯9相抵;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均为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8、第二复位件11均为压缩状态的弹簧,第二复位件11位于第一复位件8内,并套设于第二阀芯9上。第一复位件8、第二复位件11为套接的关系,可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加湿器的小型化。

另外,如图6、7所示,第一封水件7设有用于与第一阀芯6连接的、向第一阀芯6方向开口的凹部12,所述第一阀芯6的端部插入到第一封水件7的凹部12内,从而将第一阀芯6与第一封水件7固定连接;凹部12的开口端设有直径小于凹部12内部直径的防脱部13,所述第一阀芯6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14,所述环形凹槽14卡设于防脱部13处。

与传统封水件不同的是,上述的第一封水件7并没有设置供第一阀芯6穿过的通孔,这样第一阀芯6的端部就不会穿过而第一封水件7露出到水箱1内,第一阀芯6与第一封水件7之间只有朝向第一阀芯6的间隙,即使第一阀芯6与第一封水件7之间的间隙因为加工精度、材料等原因公差较大,水箱1内的水也无法越过第一封水件7的密封面流入到上述间隙内以及雾化腔2内,从而保证了第一阀体的封闭水路功能的可靠性,并降低了对第一阀芯6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环形凹槽14与防脱部13配合,可以提高第一阀芯6与第一封水件7结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两者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的可能性。

复位件依靠自身的弹性,向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可以使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在无需向雾化腔2供水时,自动将第一阀体的第一封水件7、第二阀体的第二封水件10压紧于对应的出水孔处,关闭出水孔。

当然,也可以采用拉伸状态的弹簧作为复位件,这样就必须阀座3倒置,将复位件的一端与阀座3相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阀芯相连接,并且使第一封水件7位于第一出水孔4的下方,第二封水件10位于第二出水孔5的下方。复位件的弹力向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可以使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在无需向雾化腔2供水时,自动将第一阀体的第一封水件7、第二阀体的第二封水件10压紧于对应的出水孔处,关闭出水孔。

第二阀芯9向下穿过阀座3底座所设有的垂直通孔,第二阀芯9设有垂直的贯通孔15,第一阀芯6穿过贯通孔15,这样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的底端均露出于阀座3的下方。第一阀芯6的端部设有轮廓大于第二阀芯9轮廓的抵靠板16,第二阀芯9沿第二阀体移动方向(即垂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抵靠板16上;该上加水加湿器还设有检测及驱动机构,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以驱动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移动的方式来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动作,具体来说,检测及驱动机构是利用支架17可转动地安装于雾化腔2内的杠杆18,杠杆18的一端设有浮子19,另一端的顶面与抵靠板16的底面相抵。在本实施例中,将与抵靠板16相抵的位置称为检测及驱动机构的驱动部20,驱动部20与浮子19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当然,检测及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驱动阀芯动作的电磁阀、电机、气泵等,这些检测及驱动机构均已经被加湿器广泛采用,此处就不再说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一阀芯6在第二阀芯9的上方处设有环形定位槽25,并在环形定位槽25处套设有辅助密封圈21,在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均关闭时,辅助密封圈21与第二阀芯9的端面相抵。环形定位槽25可以避免辅助密封圈21沿第一阀芯6移动。

当雾化腔2水位逐渐降低时,浮子19的高度也会随着雾化腔2的水位同步降低,驱动部20的高度逐渐升高,从而施加给抵靠板16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克服第一复位件8施加给抵靠板16的向下的复位力,将抵靠板16向上推动。

驱动部20向上推动抵靠板16时,会带动第一阀芯6及第一封水件7向上移动,使第一封水件7与第一过水孔4分离,实现第一阀体的开启;当抵靠板16接触到第二阀芯9后,会克服第二复位件11的弹力,在继续移动的同时,推动第二阀芯9及第二封水件10向上移动,使第二封水件10与第二过水孔5分离,实现第二阀体的开启。此时水箱1内的水会依次经过第一出水孔4、第二出水孔5流入到雾化腔2内,为雾化腔2补水。雾化腔2的水位升高后,会同步提升浮子19的高度,使得驱动部20的高度下降,此时抵靠板16失去驱动部20向上的推力,只能在第一复位件8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封水件7向下移动,关闭第一出水孔4;第二阀芯9失去抵靠板16向上的推力,只能在第二复位件11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二封水件10向下移动,关闭第二出水孔5,同时,辅助密封圈21随着第一阀芯6向下移动,与第二阀芯9的端面相抵,将第二阀芯9的贯通孔15与第一阀芯6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封闭,防止水箱1内的水沿第一阀芯6与贯通孔15之间的间隙流向雾化腔2。

上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利用检测及驱动机构与复位件的配合来开闭对应的出水孔,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即使某个阀体失效,仍可以利用另一个阀体来切断水流,从而减小水箱1漏水的可能性。例如说,第一阀芯6由于水中杂质堵塞在第一出水孔4处而失效时,水箱1内的水会经过第一出水孔4而流向第二出水孔5,但是第二出水孔5被第二阀体封闭,实现了防漏功能。同样地,第二阀芯9由于水中杂质堵塞在第二出水孔5处而失效时,水箱1内的水并不会经过第一出水孔4而流向第二出水孔5,实现了防漏功能。

在上述加湿器中,第一阀芯6穿过第二阀芯9,两者的位置关系不是沿同一直线依次排列,而是类似于并联的关系,因此可以减小所占用的垂直方向上的空间。而且,第二阀芯9可以对第一阀芯6实现导向作用,这样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可以保证同轴,有利于使第一封水件7、第二封水件10垂直压向对应的出水孔,从而提高第一封水件7、第二封水件10对出水孔的密封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加湿器中的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与检测及驱动机构的配合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结构都相同,相同部分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6的端部设有避让第二阀芯9的避让部23,所述检测及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相抵。具体来说,第一阀芯6的端部设有抵靠板16,所述避让部23为设置于抵靠板16上的通孔。第一阀芯6的底端穿过避让部23而露出于抵靠板16的下方。检测及驱动机构是利用支架17可转动地安装于雾化腔2内的杠杆18,杠杆18的一端设有浮子19,另一端的顶面设有对应于第一阀芯6的第一凸部24、以及对应第二阀芯9位置的第二凸部22。此种配合结构中,检测及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移动,来实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开启。可以通过将第一凸部24、第二凸部22设计为合适的高度,使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在检测及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同步开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测及驱动机构的行程,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阀芯6与第二阀芯9均由检测及驱动机构直接推动,第一阀芯6与第二阀芯9并不是联动关系,在两个阀体的开启过程中,第一阀芯6的移动距离与第二阀芯9的移动距离无关,因此检测及驱动机构可以只移动较小的距离,就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的开启,无需第一阀芯6的行程大于第二阀芯9的行程,这有利于减少为检测及驱动机构行程所占用的空间,对加湿器进行小型化设计。而且,由于检测及驱动机构及第一阀芯6、第二阀芯9移动的距离较小,可以避免两个阀体的复位件压缩行程过大,因此有利于减少对检测及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要求,可以采用驱动力更小的检测及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对两个阀体的开启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感应检测湿度的自动加湿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