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66636 发布日期:2020-08-11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Skin dermalis-forming cosmetic preparation device, mixing channel, and skin dermalis-forming cosmetic preparation method ) 是由 韩庚燮 南珍 于 2018-12-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包括:壳体,形成外观;第一容器,提供在所述壳体,储存第一内相流体;第二容器,提供在所述壳体,储存第二内相流体;第三容器,提供在所述壳体,储存外相流体;混合通道,提供在所述壳体,混合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及所述外相流体生成混合微纤维;以及排放管,提供供在所述混合通道生成的所述混合微纤维朝所述壳体的外部移动的路径,所述混合通道包括:第一微纤维形成部,混合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外相流体形成第一微纤维;以及第二微纤维形成部,混合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和所述外相流体形成第二微纤维,所述混合微纤维由所述第一微纤维和所述第二微纤维混合而成。(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kin/membrane-forming cosmetic preparation device, a mixing channel, and a skin/membrane-forming cosmetic preparation method. The skin membrane-forming cosmetic prepara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ase forming an external appearance; a first container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storing a first internal phase fluid; a second container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storing a second internal phase fluid; a third container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storing an external phase fluid; a mixing channel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that mixes the first internal phase fluid, the second internal phase fluid, and the external phase fluid to generate mixed microfibers; and a discharge pipe providing a path for the mixed microfibers generated at the mixing channel to move toward the outside of the housing, the mixing channel including: a first microfiber formation to mix the first internal phase fluid and the external phase fluid to form a first microfiber; and a second microfiber formation part mixing the second inner phase fluid and the outer phase fluid to form a second microfiber, wherein the mixed microfiber is formed by mixing the first microfiber and the second microfiber.)

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 化妆品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为具有在皮肤上形成薄的皮膜,从而遮住伤口,或者使用在有皱纹的部分,从而即刻改善皱纹,或者从微尘之类的有害环境保护皮肤等的功能的化妆品,最近对其需求变多。

作为一例,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可以提供为,在皮肤涂敷第一剂和第二剂之后搅拌第一剂和第二剂,则第一剂和第二剂发生反应而硬化,同时在皮肤的外侧形成成为皮肤涂敷膜的膜层的形态。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第一剂和第二剂在涂敷使用在皮肤之前彼此发生反应而硬化,第一剂和第二剂是被各自分开包装来提供。该情况下,使用者需要分别涂敷第一剂和第二剂来使用。然而,如上所述形态的产品需要使用者任意涂敷第一剂和第二剂,因此难以涂敷相同的量以使第一剂和第二剂彼此适当反应,而且使用便利性低。

另外,第一剂和第二剂提供为高粘度的状态。因此,难以均匀搅拌涂敷在皮肤上的第一剂和第二剂,而且因第一剂和第二剂发生反应而难以在硬化之前、以使用者所期望的厚度涂敷为充分薄的状态,具有黏腻、使用感厚重的问题。

为了提高第一剂和第二剂的保管以及使用方便性,提出过将第一剂和第二剂各自在注射器进行保管之后,能够将其一起排出的敷料器,然而如上所述敷料器具有成本高,而且如上所述问题依旧存在的问题。另外,如上所述敷料器在排出口周围第一剂和第二剂在内部接触而硬化,从而具有发生硬化的第一剂和第二剂堵住通道而难以反复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提供能够将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有效涂敷在皮肤上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另外,本发明用于提供将引起硬化的构成成分以彼此不接触的状态排出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另外,本发明用于提供以能够有效搅拌构成成分的状态提供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另外,本发明用于提供提供使用感优秀的皮肤涂敷化妆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皮肤涂敷膜化妆品制备装置,其包括:壳体,形成外观;第一容器,提供在所述壳体,储存第一内相流体;第二容器,提供在所述壳体,储存第二内相流体;第三容器,提供在所述壳体,储存外相流体;混合通道,提供在所述壳体,混合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所述第二内相流体以及所述外相流体生成混合微纤维;以及排放管,提供供在所述混合通道生成的所述混合微纤维朝所述壳体的外部移动的路径,所述混合通道包括:第一微纤维形成部,混合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外相流体形成第一微纤维;以及第二微纤维形成部,混合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和所述外相流体形成第二微纤维,所述混合微纤维是混合所述第一微纤维和所述第二微纤维而成的。

另外,所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可以包括:汇合部,外相流体和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或者所述第二内相流体汇合,形成微纤维;内相流体移动路径,流入有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或者所述第二内相流体,一侧端部与所述汇合部连接;外相流体移动路径,流入有所述外相流体,与所述汇合部的两侧连接;以及纤维移动路径,一侧端部与所述汇合部连接。

另外,所述外相流体移动路径可以在以所述汇合部中的所述内相流体的流动方向为基准相对称的支点与所述汇流部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或者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在所述汇合部朝所述外相流体的内侧注入,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或者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沿着流动行进方向以线型连续提供在所述外相流体的内部。

另外,与所述汇合部连接的所述外相流体移动路径的一侧端部可以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内相流体移动路径,在竖直方向上朝所述纤维移动路径的相反侧倾斜预设角度。

另外,所述纤维移动路径的截面积可以提供为小于所述外相流体移动路径的截面积以及所述内相流体移动路径的截面积之和。

另外,所述混合通道还可以包括排放流路部,连接所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的端部和所述排放管。

另外,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提供为在所述排放流路上朝流动方向以线型连续的纤维形状,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在所述外相流体的内侧相互隔开设置。

另外,所述混合通道还可以包括分配流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连接,向所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分配所述外相流体。

另外,所述第一内相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和所述外相流体可以具有2000cps以下的粘度差。

另外,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为相互混合时引起硬化反应的材料。

另外,所述外相流体可以包含水。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混合通道,包括: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供应得到第一内相流体以及外相流体,将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变形为纤维形状之后形成维持所述第一内相流体的连续性且所述外相流体包围所述第一内相流体的外侧的第一微纤维;以及第二微纤维形成部,供应得到第二内相流体以及所述外相流体,将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变形为纤维形状之后形成维持所述第二内相流体的连续性并且所述外相流体包围所述第二内相流体的外侧的的第二微纤维。

另外,所述混合通道还可以包括排放流路部,与所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的端部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可以包括:内相流体移动路径,流入有所述第一内相流体或者所述第二内相流体,一侧端部与汇合部连接;外相流体移动路径,流入有所述外相流体,与所述汇合部的两侧连接;以及纤维移动路径,一侧端部与所述汇合部连接。

另外,所述外相流体移动路径可以在以所述汇合部中的所述内相流体的流动方向为基准相对称的支点与所述汇流部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为相互混合时引起硬化反应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其包括:向第一内相流体施加力使其变形为纤维形状,并制成将变形为纤维形状的所述第一内相流体以线型连续提供在外相流体内的第一微纤维,向第二内相流体施加力使其变形为纤维形状,并制成将变形为纤维形状的所述第二内相流体以线型连续提供在外相流体内的第二微纤维的步骤;以及汇合所述第一微纤维和所述第二微纤维,制成混合微纤维的步骤。

另外,将所述第一内相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变形为纤维形状的力可以是所述外相流体提供。

另外,当搅拌所述混合微纤维时,所述第一内相流体和所述第二内相流体可以发生反应而硬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能够将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有效涂敷在皮肤上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另外,可以提供将引起硬化的构成成分以彼此不接触的状态排出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另外,可以提供以能够有效搅拌构成成分的状态提供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另外,可以提供提供使用感优秀的皮肤涂敷化妆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混合通道以及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板单元的流路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通道板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4的微纤维形成部的局部的放大图;

图6是混合通道中微纤维形成部和排放流路汇合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混合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变形为多种形态,不应解释为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实施例进行限定。本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中具有平均知识的人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发明而提供的。因此,为了强调更加明确的说明,附图中放大示出要件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是在皮肤上涂敷之后,可以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膜的化妆品,可以理解为是混合彼此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化妆料来形成膜的化妆品。其中,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所形成的膜可以是在皮肤涂敷之前形成,也可以是在皮肤涂敷的瞬间形成,还可以是在皮肤涂敷之后通过预定的混合作用形成。

图1是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参考图1,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包括壳体10、泵P、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第三容器40以及板单元5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可以在使用者所要的瞬间生成化妆料,提供给使用者。

壳体10提供为在内侧形成预设体积的空间的容器形态。壳体10相对固定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的结构。在壳体10的内侧空间可以容纳混合通道C。在壳体10的内侧空间可以容纳有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以及第三容器40。

本实施例中举例示出将壳体10形成为圆桶形的情况,然而本发明的构思不限于此。

泵P作为提供从容器20、30、40排放流体进行混合之后,通过形成在壳体10的外侧的排出口排出的能量的手段,配置在壳体10的一侧,可供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朝壳体10的外侧露出,用于向外部排出混合液的连接部可以提供在壳体10的内部。在通过泵P形成的压力下,容纳在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以及第三容器40中的原料可以被提供到混合通道C,供应到混合通道C的原料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并被混合之后,通过排放管60由泵P排出。为此,从泵P到各个容器20、30、40可以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系列的流路。

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泵P朝壳体10的外部露出并包括排放化妆料的排出部的结构,然而其仅是一例,本发明的构思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排出部与泵P分开提供,泵P连接在从容器20、30、40连接至排出部的一系列的流路中的任一个支点提供压力。

本实施例中作为泵P举例示出按压式泵,其通过使用者按压并松开操作部的动作,在壳体10内部的流体的移动路径上形成负压。该情况下,在通过泵P形成的单一方向上的压力下,原料从容器20、30、40的排出、在混合通道C内的移动、化妆料的排出全部都能实现,因此具有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

然而,本发明的构思不限于此,泵P可以使用多种方式的泵。例如,作为无动力泵,可以使用纽扣弹簧(button-spring)泵、注射(syringe)泵、柔性管(flexible tube)泵、齿轮(gear)泵、多孔性(porous)泵、螺杆(thread inserting)泵等,或者可以使用在排出口利用节流孔(orifice)、滚珠(rollerball)、铅笔(pencil)等来通过毛细管(capillaryaction)现象吸收或排出流体的泵。另外,作为动力泵,可以使用控制电气、振动、声波、压电材料(piezoelectric material)来吸收或排出流体的泵。

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以及第三容器40可以容纳在壳体10的内侧,或者附着在壳体10的外侧,或者提供为可替换的形态。

第一容器20在内侧具有预设空间,储存第一内相流体。第一内相流体为包含硅的物质,因此第一内相流体可以具有预设粘度。作为一例,第一内相流体可以具有大于0cps且8000cps以下的粘度。

第二容器30在内侧具有预设空间,储存第二内相流体。第二内相流体为包含硅的物质,因此第二内相流体可以具有预设粘度。作为一例,第二内相流体可以具有大于0cps且8000cps以下的粘度。

第一内相流体以及第二内相流体可以提供为通过混合引起硬化反应,且通过硬化在皮肤上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膜层或膜。在第一内相流体或者第二内相流体中的一个可以含有少量的反应抑制剂(inhibitor)用于延迟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发生反应而硬化的时间。

作为一例,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可以为硅酸钠和硅酸镁铝、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含有白金催化剂的氢化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第三容器40在内侧具有预设空间,储存第二内相流体。外相流体可以为亲水性流体。作为一例,外相流体可以为水。本实施例中举例示出了在一个圆桶形容器内通过分隔物B进行划分来提供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以及第三容器40的情况。

一方面,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为了提供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而提供两个内相流体的情况,然而本发明的构思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提供三种以上用于在使用者的皮肤形成膜的内相流体,或者还可以提供两种以上的外相流体,与此相对应地,可以适当改变容器的数量、通道的结构等。

图2是图1的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的板单元的流路板的示意图。

参考图2以及图3,板单元50可以包括流路板100以及通道板200。板单元50可以提供为容纳在壳体10的内侧,或者附着在壳体10的外侧的形态。

供应流路用于将容器20、30、40与混合通道C连接。供应流路可以包括第一流路21、110、第二流路31、120、第三流路41、130。

第一流路21、110用于将第一容器20与混合通道C连接。第二流路31、120用于将第二容器30与混合通道C连接。第三流路41、130用于将第三容器40与混合容器C连接。

第一流路21、110、第二流路31、120以及第三流路41、130的一部分区间可通过流路板100形成。

在流路板100可以形成有形成第一流路21、110的一部分区间的第一连接流路部110。

第一连接流路部110可以具有预设长度,在两端形成有第一流入口111以及第一排放口112。第一流路口111可以通过形成第一流路21、110的一部分区间的第一管21与第一容器20连接。

在流路板100可以形成有形成第二流路31、120的一部分区间的第二连接流路部120。

第二连接流路部120可以具有预设长度,在两端形成有第二流入口121以及第二排放口122。第二连接流路部120的长度、流动面积或者长度和流动面积可以形成为与第一连接流路部110的长度、流动面积或者长度和流动面积具有预设关系。作为一例,第二连接流路部120的长度和流动面积可以与第一连接流路部110相对应地形成,从而在第二连接流路部120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一连接流路部110流动的流体相对应。第二流路口111可以通过形成第二流路31、120的一部分区间的第二管31与第二容器30连接。

在流路板100可以形成有形成第三流路41、130的一部分区间的第三连接流路部130。第三连接流路部130可以包括分配流路部131以及供应流路部135。

分配流路部131与第三容器40连接,向混合通道C引导从第三容器40供应的外相流体。分配流路部131中位于一端的第三流入口132可以通过形成第三流路41、130的一部分区间的第三管41与第三容器40连接。

分配流路部131的一侧端部可以分支为多个以对应混合通道C上提供的微纤维形成部210的数量。作为一例,如后述,在混合通道C提供两个微纤维形成部210时,分配流路部131可以提供为分支为两个支流的形态。因此,分配流路部131可以向各个微纤维形成部210分配预设量的外相流体。

供应流路部135位于第三流路41、130的下游侧,向混合通道C供应外相流体。供应流路部135分别位于分配流路部131的分支的端部。供应流路部135可以提供为在分配流路部131的后端分支为两个支流的形态。在分配流路部131的端部分支的供应流路部135的分支的支流可以提供为彼此具有对应的长度以及宽度,从而使向各个外相流体注入口213供应的外相流体的量相对应,所述各个外相流体注入口213提供在一个微纤维形成部210。在供应流路部135的各个支流的端部可以形成有第三排放口136。

图4是图2的板单元的示意图。

参考图4,混合通道C可以形成在通道板200上。

通道板200可以提供在流路板10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通道板200提供为附着在流路板100的上面的形态。根据实施例,通道板200还可以设置为与流路板100朝上下方向隔开预设距离。

在通道板200可以形成有供与流路板100连接的第一管21通过的第一孔206、供与流路板100连接的第二管31通过的第二孔207以及供与流路板100连接的第三管41通过的第三孔208。

混合通道C可以混合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以将从容器20、30、40供应的各个内相流体朝流体的流动方向以线型连续提供在外相流体的内部。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内相流体在外相流体的内部朝流动方向以线型连续存在的混合流体的流动称为微纤维(microfiber)。

即,本实施例中存在混合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两个分开的通道,因此,混合通道C可以形成两个微纤维,最终可以提供两个内相流体在一个外相流体的内侧以线型连续存在且彼此不混合的微纤维。

其中,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在通过混合通道C的非常短的时间进行混合而成为微纤维。此时,内相流体可以以彼此不混合的状态涂覆在外相流体中。如上所述,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可以在通过泵P形成的压力下,流入到混合通道C,并通过混合通道C移动到排放管60。

混合通道C包括微纤维形成部210以及排放流路部230。微纤维形成部210可以提供为多个以与内相流体的种类的数量相对应。如本实施例所述,当提供2个内相流体时,微纤维形成部210可以包括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以及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混合第一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混合第二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

图5是示出图4的微纤维形成部的局部放大图。

参考图5,微纤维形成部210可以包括: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内相流体注入口211;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相汇合的汇合部215;以及纤维移动路径216。

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可以形成在汇合部215的两侧。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可以与第三流路41、130的端部连接,从而使外相流体流入到微纤维形成部210。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可以与第三排放口136连接。作为一例,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和第三排放口136可以形成在各自对应的位置,从而通道板200和流入板100被上下附着时,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和第三排放口136彼此连接。另外,外相流体注入口213和第三排放口136还可以通过另外的管彼此连接。

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与第一流路21、110的端部连接,从而使第一内相流体流入到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作为一例,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可以形成在与第一排放口112相对应的位置,从而通道板200和流入板100被上下附着时,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与第一排放口112连接。另外,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和第一排放口112还可以通过另外的管彼此连接。

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与第二流路31、120的端部连接,从而使第二内相流体流入到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作为一例,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可以形成在与第二排放口122相对应的位置,从而通道板200和流入板100被上下附着时,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与第二排放口122连接。另外,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和第二排放口122还可以通过另外的管彼此连接。

其中,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可以与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中心部连接以能够向外相流体的中心投入内相流体。例如,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可以朝通道板200的厚度方向与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中间部分连接,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小于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截面积。

通过外相流体注入口213流入到微纤维形成部210的外相流体可以沿着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被引导至汇合部215,通过内相流体注入口211流入到微纤维形成部210的内相流体可以沿着单一的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被引导至汇合部215。此时,流入到汇合部215的内相流体的流动方向和流入到汇合部215的外相流体的流动方向形成为彼此倾斜预设角度。与汇合部215连接的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一侧端部可以相对于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在竖直方向上朝纤维移动路径216的相反侧倾斜预设角度。外相流体可以从朝一方向(以图5为基准,左侧方向)移动的内相流体的两侧(以图5为基准,上侧和下侧)流入而与内相流体汇合。即,内相流体可以成为朝从两侧向汇合部215流入的外相流体的内侧注入的形态。另外,汇合部215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小于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截面积以及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的截面积之和。由此,内相流体的流动会从行进方向的两侧方向受到外相流体施加的力,其结果流动变细,从而可以变形为微细大小的线型。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与汇合部215连接的位置可以设置在以汇合部215中的内相流体的流动方向为基准相对称的位置。因此,外相流体可以在内相流体的两侧向内相流体施加相对应的力。

另外,第一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第二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可以设定为预设范围。作为一例,第一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第二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可以为2000cps以下。由此,可以防止外相流体向内相流体施加的压力向局部部位偏重的情况,有效形成微纤维。

另外,可以通过调节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调节内相流体的厚度。作为一例,可以将第一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和第二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粘度差设定为相同,从而在生成的微纤维中,使第一内相流体的厚度和第二内相流体的厚度相同。另外,通过将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中的一个的粘度设定为相比另外一个较大,在由此生成的微纤维内,可以将内相流体的厚度设置为不同。例如,将第一内相流体提供为粘度相比第二内相流体较大,在由此生成的微纤维内,可以将第一内相流体的厚度设置为大于第二内相流体的厚度。

另外,在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之间产生的毛细管数(Capillary number)可以被调节为预设范围。在流体力学上,毛细管数(Ca)显示粘性力对界面张力的相对效果,所述界面张力是横穿液体和气体之间或者两个可以非混合的液体之间的界面来作用的。作为一例,在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之间产生的毛细管数可以形成为不足10-3。然后,流入到汇合部215的内相流体的量和外相流体的量可以具有预设比率。作为一例,流入到汇合部215的内相流体的流量相对于整体流量,可以提供为30%以上。由此,内相流体可以不被外相流体切断,而呈纤维状态。

纤维移动路径216位于汇合部215的下游,使变形为微细的线型的内相流体和包围内相流体的外相流体稳定成为微纤维状态。纤维移动路径216的截面积可以提供为小于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截面积以及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12的截面积之和。外相流体位于内相流体的外面的配置关系可以经过纤维移动路径216变稳定,内相流体是在汇合部215相对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积变窄而成为朝流动方向长的纤维形态。然后,在汇合部215朝向纤维移动路径216持续供应内相流体和位于内相流体外侧的外相流体,由此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可以变形为微纤维状态。相对于微纤维移动的方向垂直的纤维移动路径216的截面积可以提供为与对于相同方向的汇合部215的截面积相对应。因此,在汇合部215汇合的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可以向纤维移动路径216维持预设速度并移动,从而有效形成微纤维。

其中,纤维移动路径216的内壁可以提供为具有与外相流体的亲水度相对应的性质。该情况下,构成微纤维的外相的外相流体被朝纤维移动路径216的内壁侧拉引,内相流体相对地远离纤维移动路径216的内壁侧,因此可以稳定维持微纤维并移动。例如,当外相流体为水时,可以用亲水性物质或者亲水性膜膜层涂覆纤维移动路径216的内壁。其中,作为亲水性物质或者亲水性膜层,可以使用与水的接触角为0度至50度的材料。

根据实施例,不仅是纤维移动路径216,混合通道C的其他结构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外相流体的亲水度相对应的性质。

根据本实施例,在具有极小特性长度(mm以下)的混合通道C形成低的雷诺数(Reynolds number)。因此,在混合通道C内限制流体的扩散,从而即便在不含表面活性剂的状态下,也能以如下状态形成微纤维,即内相流体变形为截面积朝相对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变窄的线型,外相流体则包围内相流体的外面的形态。

图6是混合通道中微纤维形成部和排放流路汇合的部分的示意图。

参考图6,排放流路部230用于将微纤维形成部210与排放管60连接。在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形成的第一微纤维F1和在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形成的第二微纤维F2在排放流路部230汇合。此时,第一微纤维F1的外相流体和第二微纤维F2的外相流体由彼此相同的物性提供,从而彼此融合。由此,第一微纤维F1和第二微纤维F2彼此融合,形成混合微纤维CF。在混合微纤维CF中,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可以维持微细大小的纤维形状的同时,彼此隔开设置。然后,在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的外侧面、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之间的空间设置有外相流体。

在排放流路部230的端部设置有与排放管60连接的纤维排出口231。排放流路部230可以具有极小特性长度(mm以下),从而形成低的雷诺数(Reynolds number)。因此,流动排放流路部230的流体形成层流,从而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可以通过外相流体维持接触被阻止的状态。

排放流路部230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与纤维移动路径216的截面积的2倍相对应。因此,混合微纤维CF可以以与流入到排放流路部230的第一微纤维F1和第二微纤维F2的速率相对应的速率被稳定移送。另外,排放流路部230可以形成为在截面上朝隔开微纤维形成部210的方向的宽度大于通道板200的厚度方向的宽度。例如,排放流路的截面形状可以提供为将2个纤维移动路径216朝通道板200的厚度方向以及与其长度垂直的方向汇合的形态。例如,排放流路部230其截面可以提供为椭圆形、长方形等。因此,流入到排放流路部230的第一微纤维F1和第二微纤维F2可以使内相流体的形状变形最小化的同时,形成混合微纤维。

作为又一其他例,可以是省略排放流路部230,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以及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的端部与排放管60直接连接。

排放管60可以向泵P提供混合微纤维,从而使混合微纤维最终通过泵P的排出口向使用者排出,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以能够供使用者从外部确认通过排放管60移动的微纤维。当然,为此,与排放管60相对应的区域的壳体10的一部分也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

如上所述,从泵P到各个容器20、30、40形成相互连通的一系列的流路,所述一系列的流路可以包括排放管60、混合通道C。

其中,可以调节泵P的压力、直径、长度、构成混合通道C的各个注入口、路径、排出口等的宽度、深度、大小等以能够通过泵P的一次操作,生成可供使用者使用一回的量的化妆料。具体为,为了决定可以使用一回的量的化妆料,需要决定内相流体、外相流体的组成比,可以通过预定的计算公式设定与之相匹配的各个构成要件的结构特性。

化妆品的一回使用量为数ml左右,因此可以设定为从各个容器20、30、40排出的流体的量比该量更少,由此,也可以将通过混合通道C的时间设定为非常短,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形成微纤维。

本实施例的情况是可以通过调节混合通道C、尤其混合通道C的结构因素和流体的流动条件,从而以微纤维状态供应形成皮肤涂敷层的物质。例如,通道的结构因素可以为通道的高度、各个流体的注入口的宽度等,流体的流动条件可以为负压的强度、流体的流量比、流体的粘度比等。此时,随着通道的高度越低、负压的强度越强、外相流体相对于内相流体的流量比越大、内相流体的粘度相比外相流体越高,则对于内相流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积越小,在与此相反的条件下,对于内相流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积会变大。

根据现有技术,皮肤涂敷膜可以以混合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时,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发生反应而硬化的状态来使用。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因所使用的原料的特性,而具有高的粘性。因此,很难在想要形成皮肤涂敷膜的部分涂敷适量的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另外,皮肤涂敷膜为了确保使用者想要在所期望的区域按照所期望的厚度涂敷的时间,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可以使用为分别在使用者的皮肤涂敷之后,使用者用手等进行搅拌并涂敷的形态。然而,具有在皮肤难以以适当的比率涂敷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的问题。另外,因内相流体的粘性而具有通过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的混合形成的皮肤涂敷膜的厚度变厚,或者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不能被充分搅拌的问题,会在皮肤上形成肉眼无法看到的残留物。

与此相反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一次就能以微纤维形态供应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此时,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的配合比可以提供为通过各自的流路的比率、第一微纤维和第二微纤维的大小的比率,调节为预设值的状态。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向皮肤以预设比率调节的状态排出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使得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具有微细的大小,并供应为线型。因此,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的表面积上升。另外,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在混合微纤维内以被调节为预设比率的状态非常邻接地设置。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用手等搅拌混合微纤维的方法,均匀混合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另外,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具有微细的大小且以线型包含在混合微纤维,从而使用者可以按所期望的厚度方便涂敷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如上所述效果与将以球形的颗粒形态乳化在外相流体上的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进行混合的情况相比,可以发挥得更加优秀。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使得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因外相流体而以各自不混合的状态进行排出。尤其,提供为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各自沿着流动方向以线型连续提供在外相流体的内部的微纤维形态。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内相流体和第二内相流体在排出之前发生反应导致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的内部被堵住的情况。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制备装置1可以使用亲水性流体作为外相流体。作为一例,外相流体可以为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皮肤皮膜形成化妆品被涂敷在皮肤上时,可以无黏腻感而具有清爽感。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混合通道的示意图。

参考图7,混合通道Ca包括分配流路部242以及供应流路部253、微纤维形成部250以及排放流路部260。

分配流路部242与第三容器40连接,从而从第三容器40供应的外相流体流入到混合通道Ca。分配流路部242其位于一端的第三流入口241可以通过第三管41而与第三容器40连接。

分配流路部242其一侧端部可以分支为多个以对应微纤维形成部250的数量。作为一例,在混合通道Ca提供两个微纤维形成部250时,分配流路部242可以提供为与第三管41连接的部分的相反侧被分支为两个支流的形态。

供应流路部253与分配流路部242的分支的端部连接,向汇合部255供应外相流体。供应流路部253可以提供为在分配流路部242的后端分支为两个支流的形态。供应流路部253的分支的支流可以提供为彼此具有对应的长度以及宽度,从而使通过供应流路部253的各个支流向一个微纤维形成部250供应的外相流体的量相对应。

混合通道Ca与图4的混合通道C相类似,可以包括: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50a;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50b;以及排放流路部260,在端部设置有与排放管60连接的纤维排出口261。然后,各个微纤维形成部250与图4的微纤维形成部210相类似,包括内相流体注入口251、内相流体移动路径252、汇合部255以及纤维移动路径256。然后,供应流路部253的端部可以起到图4的微纤维形成部210的外相流体移动路径214的功能。它们的结构以及功能与图4的混合通道C相同或类似,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可以省略流路板100。因此,第一管21、第二管31以及第三管41可以构成为在混合通道C、Ca分别与流入有第一内相流体、第二内相流体以及外相流体的部分直接连接的形态。作为一例,当混合通道C提供为与图4的实施例相同时,第一管21可以与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10a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连接,第二管31可以与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10b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11连接。然后,第三管41可以构成为端部具有多个支流,从而分别与外相流体注入口213连接。作为又一其他例,当混合通道Ca提供为如图7的实施例所示时,第一管21可以与第一微纤维形成部250a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51连接,第二管31可以与第二微纤维形成部250b的内相流体注入口251连接,第三管41可以与第三流入口241连接。另外,在所述流路上还可以分别提供阀门等用于控制流量的手段,或者泵等用于使流体流动的手段。

以上的详细说明用于示例本发明。另外,上述内容是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进行的说明,本发明可以在多种不同的组合、变更以及环境下使用。即,可以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发明的概念的范围、与上述公开内容均等的范围和/或本技术领域的技术或知识的范围内进行改变或修改。上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用于体现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最佳状态,还可以进行在本发明的具体应用领域以及用途中要求的多种变更。因此,以上发明的详细说明其意图并不是作为公开的实施形态来限制本发明。另外,应解释为随附的权利要求书还包括其他实施形态。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利用在化妆品产业领域。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纳米纤维素的用于透皮递送的复合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