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1374728 发布日期:2020-08-14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 (Textile finish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龙晶 袁辉 周立明 张玉高 于 2020-04-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依次排列的第一整理区和第二整理区;第一喷嘴,其伸入第一整理区内;用于向第一整理区内的纺织品喷射干冰;第二喷嘴,其伸入第二整理区内,用于向第二整理区内的纺织品喷射蒸汽;输送机构,其至少部分容置于壳体内;用于移动纺织品,以使纺织品能依次在第一整理区和第二整理区内整理;输送机构包括多个滚轮组和能容置纺织品的输送带;输送带绕设在多个滚轮组上;且输送带至少部分从第一整理区和第二整理区之间穿过,滚轮组能带动输送带运动,以使纺织品能从第一整理区移动至第二整理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产生有害物质的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textile finishing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housing; a first arrangement area and a second arrangement area which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are arranged in the device; a first nozzle extending into the first staging area; for blasting dry ice against the textile articles in the first finishing zone; a second nozzle extending into the second finishing zone for spraying steam onto the textiles in the second finishing zone;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at least partially accommodated in the shell; for moving the textile so that the textile can be finished in the first finishing zone and the second finishing zone in sequence;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oller groups and a conveying belt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extiles; the conveying belt is wound on the roller groups; at least part of the conveying belt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pace between the first finishing area and the second finishing area, and the roller group can drive the conveying belt to move so that the textiles can move from the first finishing area to the second finishing area;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textile finishing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which can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s.)

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各种行业中的用水大户,同时也是废水产生最多的行业之一。在进行纺织品加工中,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用水是最多的,而在纺织品的染色中已经有相关的无水染色技术,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和溶剂染色等,此外还有节水染色技术,如泡沫染色等。而在纺织品整理技术方面,纺织品的污水整理技术较少,对于整理过程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的技术即更少。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无水染色与无水整理已经成为众多纺织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标。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以能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产生有害物质的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依次排列的第一整理区和第二整理区;第一喷嘴,其伸入所述第一整理区内;用于向所述第一整理区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干冰;第二喷嘴,其伸入所述第二整理区内,用于向所述第二整理区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蒸汽;输送机构,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移动纺织品,以使所述纺织品能依次在所述第一整理区和所述第二整理区内整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多个滚轮组和能容置所述纺织品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绕设在多个所述滚轮组上;且所述输送带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一整理区和所述第二整理区之间穿过,所述滚轮组能带动所述输送带运动,以使所述纺织品能从所述第一整理区移动至所述第二整理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回收区,所述回收区位于所述第一整理区和所述第二整理区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滚筒;所述滚筒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纺织品的空腔;所述第一整理区和所述第二整理区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的相对侧;所述滚筒能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纺织品能从所述第一整理区移动至所述第二整理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筒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滚筒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的开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筒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滚筒的相对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干冰机;所述干冰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嘴相连通;所述干冰机的输入段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蒸汽发生机构;所述蒸汽发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喷嘴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机构的输入段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

一种利用如上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的方法,其包括:所述输送机构移动纺织品,以使所述纺织品能移动至所述第一整理区;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第一整理区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干冰;所述输送机构移动所述纺织品,以使所述纺织品能移动至所述第二整理区;所述第二喷嘴向所述第二整理区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蒸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所述干冰机通过其输入端回收所述壳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制作成干冰;其中,所述干冰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喷嘴相连通;所述干冰机的输入段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干冰机在制作所述干冰的过程中向所述壳体内排出冷空气,以使所述壳体内的压力能维持于预定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所述蒸汽发生机构通过其输入端回收所述壳体内的冷凝水。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壳体、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输送机构使得能首先通过向纺织品上喷射干冰,使得微米级干冰颗粒经过第一喷嘴高速撞击在纺织品表面,且在撞击的过程中部分微米级干冰颗粒镶嵌于纺织品纱线的缝隙中并瞬间膨胀气化。由于微米级干冰颗粒在瞬间气化的同时会发生爆炸,而爆炸的物理挤压会使得纱线蓬松,蓬松的纱线宏观表现出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的改善,所以经过干冰的整理会提高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但由于微米级高速干冰颗粒的连续喷射,纺织品的温度会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纺织品表面会形成一层干冰层,若是再继续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微米级干冰颗粒不能直接作用于纺织品表面进而进入纺织品纱线中,所以干冰颗粒的爆炸性物理挤压不能有效作用于纺织品,所以此时通过输送机构将纺织品移动至第二整理区将会停止在纺织品上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而改用高温高压蒸汽喷射在纺织品上。该高温高压蒸汽一方面可以瞬间升高纺织品的温度,气化纺织品表面的干冰层,从而使得干冰层能瞬间气化并发生爆炸进而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骤变,而纺织品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宏观表现为改善纺织品手感和纺织品外观,如此也提高了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干冰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气体;而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物质为冷凝水,所以在整理纺织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产生有害物质的纺织品整理装置及其方法。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纺织品整理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壳体;13、第一整理区;15、第二整理区;17、第一喷嘴;19、第二喷嘴;21、滚轮组;29、输送带;31、回收区;33、滚筒;35、空腔;37、环形空间;39、第一凸起;41、第二凸起;45、干冰机;47、蒸汽发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纺织品整理装置,包括:壳体11;其内设置有用于对纺织品进行整理的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第一喷嘴17,其伸入所述第一整理区13内;用于向所述第一整理区13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干冰;第二喷嘴19,其伸入所述第二整理区15内,用于向所述第二整理区15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蒸汽;输送机构,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壳体11内;用于移动纺织品,以使所述纺织品能依次在所述第一整理区13和所述第二整理区15内整理。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通过设置壳体11、第一喷嘴17、第二喷嘴19和输送机构使得能首先通过向纺织品上喷射干冰,使得微米级干冰颗粒经过第一喷嘴17高速撞击在纺织品表面,且在撞击的过程中部分微米级干冰颗粒镶嵌于纺织品纱线的缝隙中并瞬间膨胀气化。由于微米级干冰颗粒在瞬间气化的同时会发生爆炸,而爆炸的物理挤压会使得纱线蓬松,蓬松的纱线宏观表现出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的改善,所以经过干冰的整理会提高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但由于微米级高速干冰颗粒的连续喷射,纺织品的温度会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纺织品表面会形成一层干冰层,若是再继续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微米级干冰颗粒不能直接作用于纺织品表面进而进入纺织品纱线中,所以干冰颗粒的爆炸性物理挤压不能有效作用于纺织品,所以此时通过输送机构将纺织品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将会停止在纺织品上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而改用高温高压蒸汽喷射在纺织品上。该高温高压蒸汽一方面可以瞬间升高纺织品的温度,气化纺织品表面的干冰层,从而使得干冰层能瞬间气化并发生爆炸进而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骤变,所以纺织品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宏观表现为改善纺织品手感和纺织品外观,如此也提高了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干冰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气体;而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物质为冷凝水,所以在整理纺织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进一步地,干冰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干冰机45回收,进而制成干冰并重新输入壳体11内,以对壳体11内的纺织品进行整理。且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冷凝水被蒸汽发生机构47回收,进而制成高温高压蒸汽并重新输入壳体11内,以对壳体11内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如此实现了对干冰整理和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达到了零排放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整体上呈中空结构。进一步地,该中空部分形成密封的腔室。从而当纺织品在壳体11内整理时,能避免二氧化碳气体或者高温高压蒸汽从该腔室内向外泄露。进一步地,壳体11内设置有依次排列的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具体地,该腔室内具有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该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依次排列。从而纺织品能依次在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内进行整理。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嘴17伸入第一整理区13内。例如如图1所示,该第一喷嘴17伸入壳体11的左侧内。从而第一喷嘴17能向第一整理区13内喷射高速微米级干冰颗粒。进一步地,该第一喷嘴17用于向第一整理区13内的纺织品喷射干冰。从而使得微米级干冰颗粒能经过第一喷嘴17高速撞击在纺织品表面,且在撞击的过程中部分微米级干冰颗粒镶嵌于纺织品纱线的缝隙中并瞬间膨胀气化。由于微米级干冰颗粒在瞬间气化的同时会发生爆炸,而爆炸的物理挤压会使得纱线蓬松,蓬松的纱线宏观表现出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的改善,所以微米级干冰颗粒高速撞击在纺织品表面会提高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嘴19伸入第二整理区15内。例如如图1所示,该第二喷嘴19伸入壳体11的右侧内。从而第二喷嘴19能向第二整理区15内喷射高温高压蒸汽。进一步地,该第二喷嘴19用于向第二整理区15内的纺织品喷射蒸汽。由于微米级高速干冰颗粒的连续喷射,纺织品的温度会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纺织品表面会形成一层干冰层,若是再继续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微米级干冰颗粒不能直接作用于纺织品表面进而进入纺织品纱线中,所以干冰颗粒的爆炸性物理挤压不能有效作用于纺织品,所以此时应停止在纺织品上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而改用高温高压蒸汽喷射在纺织品上。该高温高压蒸汽一方面可以瞬间升高纺织品的温度,气化纺织品表面的干冰层,从而使得干冰层能瞬间气化并发生爆炸进而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骤变,所以纺织品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宏观表现为改善纺织品手感和纺织品外观,如此也提高了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至少部分容置于壳体11内。也即如图2所示,该输送机构可以整体上收容于壳体11的密封的腔室中。或者如图1所示,该输送机构还可以部分收容于壳体11的密封的腔室中。进一步地,该输送机构用于移动纺织品,以使纺织品能依次在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内整理。从而使得纺织品能首先进入第一整理区13内进行干冰整理;然后该纺织品从第一整理区13出来并进入第二整理区15内进行蒸汽整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多个滚轮组21和能容置纺织品的输送带29。该输送带29能容置纺织品,具体地,纺织品可以挂设于输送带29上。或者纺织品可以夹设于输送带29上。进一步地,例如如图1所示,该输送机构包括3个滚轮组21和一个输送带29。3个滚轮组21包括位于壳体11相对侧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和位于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之间的第三滚轮组。该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和第三滚轮组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即第三滚轮组位于壳体11的上方。且第三滚轮组与第一滚轮组之间的距离和第三滚轮组于第二滚轮组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每个滚轮组21包括两个相互接触的压辊。进一步地,输送带29绕设在多个滚轮组21上。例如如图1所示,输送带29夹设于滚轮组21的两个压辊之间。输送带29至少部分从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之间穿过。如图1所示,从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之间的压辊穿过的输送带29从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内穿过。进一步地,滚轮组21能带动所述输送带29运动,以使纺织品能从第一整理区13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具体地,例如滚轮组21能带动输送带29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纺织品容置于输送带29上,所以输送带29能带动纺织品从而使得纺织品从第一整理区13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进而使得干冰能首先喷射在纺织品上;然后高温高压蒸汽喷射在纺织品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输送带29围成环形,因此随着输送带29的连续转动,纺织品在第二整理区15经过高温高压蒸汽的整理后又被移动至第一整理区13,进而再一次进行干冰整理,如此随着输送带29的连续转动,输送带29上的纺织品能循环这个干冰整理至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的过程,进而提高对纺织品的整理效果。

进一步地,壳体11内还设置有回收区31。该回收区31用于回收干冰气化之后的二氧化碳以及高温高压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例如如图1所示,回收区31位于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之间。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纺织品整理装置还包括:干冰机45。例如如图1、图2所示,干冰机45位于壳体11的左侧。该干冰机45的输出端与第一喷嘴17相连通。该干冰机45的输入段与壳体11内部相连通。该干冰机45用于制作干冰。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干冰机45的输入端与该回收区31相连通。进而该回收区31内的二氧化碳能被干冰机45回收,经过干冰机45的制作再次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干冰机45的输出端输出至第一喷嘴17中,如此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有效地利用了能量。进一步地,干冰机45在制作干冰的过程中向壳体11内排出冷空气,以使壳体11内的压力能维持于预定范围。由于壳体11内为密封的腔室,所以当向壳体11内排出冷空气时,壳体11内的压力能维持于预定范围。该预定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纺织品整理装置还包括:蒸汽发生机构47。例如如图1、图2所示,蒸汽发生机构47位于壳体11的右侧。蒸汽发生机构47的输出端与第二喷嘴19相连通。该蒸汽发生机构47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蒸汽发生机构47的输入端与回收区31相连通。进而该回收区31内的冷凝水能被蒸汽发生机构47回收,经过蒸汽发生机构47的制作再次生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并通过蒸汽发生机构47的输出端输出至第二喷嘴19中,如此实现对水的循环使用,有效地利用了能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能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1内的滚筒33。具体地,该滚筒33能转动地设置于腔室内。滚筒33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纺织品的空腔35。如此该滚筒33转动时,空腔35内的纺织品能被滚筒33带动转动。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分别位于空腔35的相对侧。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整理区13位于空腔35的左侧。第二整理区15位于空腔35的右侧。从而第一喷嘴17和第二喷嘴19能分别向空腔35内喷射干冰和高温高压蒸汽。进一步地,滚筒33能相对于壳体11转动,以使纺织品能从第一整理区13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例如如图2所示,滚筒33能相对于壳体11逆时针转动,从而滚筒33内的纺织品能从滚筒33的左侧移动至滚筒33的右侧,进而使得纺织品能从第一整理区13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当然该滚筒33相对于壳体11不限于为逆时针转动,还可以是顺时针转动,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进一步地,由于滚筒33的连续运转,纺织品在第二整理区15经过高温高压蒸汽的整理后又被移动至第一整理区13,进而再一次进行干冰整理,如此随着滚筒33的连续运转,滚筒33内的纺织品能循环这个干冰整理至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的过程,进而提高对纺织品的整理效果。

进一步地,滚筒33与壳体1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37。滚筒33上设置有与环形空间37相连通的开孔。从而空腔35内干冰气化之后的二氧化碳以及高温高压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能通过开孔进入环形空间37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干冰机45的输入端与该环形空间37相连通。进而该环形空间37内的二氧化碳能被干冰机45回收,经过干冰机45的制作再次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干冰机45的输出端输出至第一喷嘴17中,如此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有效地利用了能量。进一步地,干冰机45在制作干冰的过程中向壳体11内排出冷空气,以使壳体11内的压力能维持于预定范围。由于壳体11内为密封的腔室,所以当向壳体11内排出冷空气时,壳体11内的压力能维持于预定范围。该预定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蒸汽发生机构47的输入端与环形空间37相连通。进而该环形空间37内的冷凝水能被蒸汽发生机构47回收,经过蒸汽发生机构47的制作再次生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并通过蒸汽发生机构47的输出端输出至第二喷嘴19中,如此实现对水的循环使用,有效地利用了能量。

进一步地,滚筒33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一凸起39和第二凸起41。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凸起39和第二凸起41分别位于滚筒33的相对侧。从而当滚筒33转动时,该第一凸起39和第二凸起41能对滚筒33内的纺织品施加作用力。拨动纺织品沿滚筒33的转动方向而移动,进而能在第一整理区13和第二整理区15之间移动。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1:所述输送机构移动纺织品,以使所述纺织品能移动至所述第一整理区13;步骤S13:所述第一喷嘴17向所述第一整理区13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干冰;步骤S15:所述输送机构移动所述纺织品,以使所述纺织品能移动至所述第二整理区15;步骤S17:所述第二喷嘴19向所述第二整理区15内的所述纺织品喷射蒸汽。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上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的方法通过首先通过向纺织品上喷射干冰,使得微米级干冰颗粒经过第一喷嘴17高速撞击在纺织品表面,且在撞击的过程中部分微米级干冰颗粒镶嵌于纺织品纱线的缝隙中并瞬间膨胀气化。由于微米级干冰颗粒在瞬间气化的同时会发生爆炸,而爆炸的物理挤压会使得纱线蓬松,蓬松的纱线宏观表现出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的改善,所以经过干冰的整理会提高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但由于微米级高速干冰颗粒的连续喷射,纺织品的温度会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纺织品表面会形成一层干冰层,若是再继续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微米级干冰颗粒不能直接作用于纺织品表面进而进入纺织品纱线中,所以干冰颗粒的爆炸性物理挤压不能有效作用于纺织品,所以此时通过输送机构将纺织品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将会停止在纺织品上喷射微米级干冰颗粒,而改用高温高压蒸汽喷射在纺织品上。该高温高压蒸汽一方面可以瞬间升高纺织品的温度,气化纺织品表面的干冰层,从而使得干冰层能瞬间气化并发生爆炸进而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骤变,所以纺织品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宏观表现为改善纺织品手感和纺织品外观,如此也提高了纺织品的手感与外观。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干冰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气体;而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物质为冷凝水,所以在整理纺织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1:输送机构移动纺织品,以使纺织品能移动至第一整理区13。从而使得纺织品能进入该第一整理区13内。具体地,例如如图1所示,将纺织品挂设于输送带29上;三个滚轮组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29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输送带29能将纺织品从壳体11外移动至第一整理区13。例如如图2所示,将纺织品容置于滚筒33的空腔35中;滚筒3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滚筒33能将纺织品移动至第一整理区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3:第一喷嘴17向第一整理区13内的纺织品喷射干冰。从而干冰能喷射在第一整理区13上的纺织品上。进一步地,该第一喷嘴17可以向整个纺织品上喷射干冰,以使得整个纺织品上就能进行干冰整理。当然该第一喷嘴17还可以对纺织品的局部进行干冰整理。具体地,可以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干冰整理的区域及其范围大小,然后通过调节第一喷嘴17的位置和大小以及车速来对纺织品的局部进行整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5:输送机构移动纺织品,以使纺织品能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具体地,例如如图1所示,三个滚轮组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29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输送带29能将纺织品从第一整理区13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例如如图2所示,将滚筒3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滚筒33能将纺织品从第一整理区13移动至第二整理区15。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7:第二喷嘴19向第二整理区15内的纺织品喷射蒸汽。从而高温高压蒸汽能喷射在第二整理区15上的纺织品上。进一步地,该第二喷嘴19可以向整个纺织品上喷射高温高压蒸汽,以使得整个纺织品上就能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整理。当然该第二喷嘴19还可以对纺织品的局部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整理。具体地,可以首先确定需要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的区域及其范围大小,然后通过调节第二喷嘴19的位置和大小以及车速来对纺织品的局部进行整理。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上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19:干冰机45通过其输入端回收壳体11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将二氧化碳气体制作成干冰;其中,干冰机45的输出端与第一喷嘴17相连通;干冰机45的输入段与壳体11内部相连通。也即干冰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干冰机45回收,进而制成干冰并重新输入壳体11内,以对壳体11内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如此实现了对干冰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回收再利用,达到了零排放的效果。

步骤S21:干冰机45在制作干冰的过程中向壳体11内排出冷空气,以使壳体11内的压力能维持于预定范围。从而通过干冰机45向壳体11内排出冷空气能使得壳体11内的压力维持于预定的范围。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上述的纺织品整理装置的方法还包括:蒸汽发生机构47通过其输入端回收壳体11内的冷凝水。具体地,蒸汽发生机构47通过其输入端回收壳体11内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转变成高温高压蒸汽。也即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冷凝水被蒸汽发生机构47回收,进而制成高温高压蒸汽并重新输入壳体11内,以对壳体11内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如此实现了对高温高压蒸汽整理纺织品后生成的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达到了零排放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纺织框纱处理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