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锤

文档序号:1411201 发布日期:2020-03-10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多功能电锤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hammer ) 是由 施宏敏 黄海彬 于 2018-09-0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揭露一种多功能电锤,具有安装于机壳内部的模式切换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输入轴、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导杆、操作件、呈L形的第一切换片和第二切换片以及预压于两切换片之间并套设于导杆上的弹簧,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套设于输入轴上,第一切换片具有与操作件抵接的第一驱动臂,第二切换片具有与操作件抵接的第二驱动臂,操作件具有偏心销,偏心销上设置有偏心部以及同心部;所述偏心销旋转时,偏心部驱动两个切换片中的一个切换片,同心部抵接另外一个切换片;该多功能电锤有利于减小模式切换时产生的摩擦力。(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hamm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mode switching mechanism arranged in a shell, wherein the mode switch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he input shaft, the first sleeve, the second sleeve, the guide rod, the operating part, the first switch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switching piece which are L-shaped and the spring which is pre-pressed between the two switching pieces and sleeved on the guide rod are driven by the motor, the first sleeve and the second sleeve are sleeved on the input shaft, the first switch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arm which is abutted against the operating part, the second switch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riving arm which is abutted against the operating part, the opera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eccentric pin, and the eccentric pin is provided with an eccentric part and a concentric part; when the eccentric pin rotates, the eccentric part drives one of the two switching pieces, and the concentric part is abutted to the other switching piece; the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hammer is beneficial to reducing the friction force generated during mode switching.)

多功能电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模式切换机构的多功能电锤。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例如多功能电锤,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不同的电锤工作模式。例如,由中国发明公告第CN101633163B号中揭露了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锤,操作元件上的突起与联接套筒配合,通过旋转操作元件,突起可促使联接套筒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不同模式间的切换。联接套筒不断旋转,而该突起保持静止,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联接套筒与突起之间在保持接触,该接触产生大的摩擦,这种摩擦损耗了部分能量,从而导致多功能电锤的性能降低。

因而,需要对现有电锤的模式切换机构进行改进,从而减少模式切换时产生的摩擦。

[

发明内容

]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模式切换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多功能电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电锤100,具有安装于机壳内部的电机、模式切换机构101、输出机构102,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输入轴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导杆4、操作件7、呈L形的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以及预压于两切换片之间并套设于导杆4上的弹簧8,所述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套设于输入轴1上,所述第一切换片5具有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并卡持于第一套筒2上的第一悬臂5a、与操作件7抵接的第一驱动臂5b,所述第二切换片6具有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并卡持于第二套筒3上的第二悬臂6a、与操作件7抵接的第二驱动臂6b,所述操作件7具有有偏心部7b及同心部7c,驱动所述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枢转,且偏心部7b驱动第一驱动臂5b或第二驱动臂6b,同时第二驱动臂6b或第一驱动臂5b抵接于同心部7c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操作件7上设有偏心销7a,上述偏心部7b及同心部7c位于偏心销7a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第一切换片5与第二切换片6沿操作件7轴向方向相互交错,所述偏心部7b沿操作件7轴向方向分别具有第一偏心部7d以及第二偏心部7f,驱动所述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枢转,所述第一偏心部7d对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5b移动或所述第二偏心部7f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臂6b移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上均设有狭槽,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狭槽相配合的凸起滑轨18,所述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沿所述凸起滑轨18以及所述导杆4左右移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偏心销7a远离操作件7的一端具有压片11,所述压片11抵压所述第一切换片5。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机壳沿前后方向具有分开设置的第一壳体9、第二壳体10,所述操作件7设置于第一壳体9上,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安装于第一壳体9内,所述第二壳体10上设有抵压所述第一切换片5或第二切换片6的抵接柱10a。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套设于输入轴1上的冲击输出件12,该冲击输出件12的内部设有冲击内花键12a,所述第一套筒2的设有与冲击内花键啮合的冲击外花键;所述输出机构102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输入轴1上方的输出轴17、固定于所述输出轴17上的大齿轮13,所述第二套筒3上设有与大齿轮13啮合的旋转齿。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具有与大齿轮13卡合的锁定片14、锁定弹簧15、锁定销16,所述锁定片14具有支撑臂14a、滑动臂14b、卡合臂14c,所述支撑臂14a套设于导杆4上,且所述锁定弹簧15的一端与第一壳体9抵接而另一端预压支撑臂14a与第二切换片6相抵接,所述滑动臂14b上设有狭槽,所述锁定销16贯穿所述狭槽并固定于机壳上,所述卡合臂14c具有与所述大齿轮13啮合的卡齿。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依据偏心销7a不同的位置具有三种模式,第一模式:所述偏心销7a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啮合,且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啮合;第二模式:所述偏心销7a从第一模式位置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啮合,且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分离;第三模式:所述偏心销7a从第一模式位置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分离,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啮合。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电锤100,其包括安装于机壳内部的电机、模式切换机构101、输出机构102,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输入轴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导杆4、操作件7、冲击输出件12、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及设置于两切换片之间并套设于导杆4上的弹簧8;所述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及冲击输出件12一并套设于输入轴1上,所述输出机构102具有平行于设置于输入轴1上方的输出轴17、套设于输出轴17上的大齿轮13;所述操作件7具有偏心部7b及同心部7c,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转动时,所述操作件7具有至少三个档位固定位置,在操作件7位于竖直位置时,所述第一套筒2和第二套筒3分别与冲击输出件12和大齿轮13相啮合,在操作件7位于水平位置时,偏心部7b驱动第一切换片5带动第一套筒2与冲击输出件12相互分离或驱动第二切换片6带动第二套筒3与大齿轮13相互分离。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切换片5具有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并卡持于第一套筒2上的第一悬臂5a、与操作件7抵接的第一驱动臂5b,所述第二切换片6具有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并卡持于第二套筒3上的第二悬臂6a、与操作件7抵接的第二驱动臂6b。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第一切换片5与第二切换片6沿操作件7轴向方向相互交错,所述偏心部7b沿操作件7轴向方向分别具有第一偏心部7d以及第二偏心部7f,驱动所述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枢转,所述第一偏心部7d驱动第一驱动臂5b移动或所述第二偏心部7f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臂6b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操作件7上设有偏心销7a,弹簧8预压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于所述偏心销7a上,该偏心销上设置有偏心部7b以及同心部7c,驱动所述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移动,偏心部7b驱动第一驱动臂5b或第二驱动臂6b,同时第二驱动臂6b或第一驱动臂5b抵接于同心部7c上,第一、第二切换片继而驱动模式切换机构中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的一个断开传动连接,而另外一个保持传动状态;利用所述偏心销7a上的偏心部7b以及同心部7c同时精准的控制两个套筒的位置,且所述切换片到达位置后,切换片不会继续对所述套筒施加压力,有利于减少多功能电锤中模式切换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多功能电锤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壳体及部分模式切换机构部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模式切换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一、第二切换片以及偏心销的立体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模式切换机构处于冲击钻模式的立体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模式切换机构处于冲击模式的立体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模式切换机构处于锁轴冲击模式的立体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模式切换机构处于钻模式的立体视图;

100、多功能电锤,101、模式切换机构,102、输出机构,1、输入轴,2、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导杆,5、第一切换片,5a、第一悬臂,5b、第一驱动臂,6、第二切换片,6a、第二悬臂,6b、第二驱动臂,7、操作件,7a、偏心销,7b、偏心部,7c、同心部,7d、第一偏心部,7f、第二偏心部,8、弹簧,9、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0a、抵接柱,11、压片,12、冲击输出件,13、大齿轮,14、锁定片,15、锁定弹簧,16、锁定销,17、输出轴,18、凸起滑轨,19、夹持机构。

[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锤100具有沿前后方向分开设置的第一壳体9、第二壳体10,定义输出方向即X方向为右端(第三方向),定义手柄握持延伸方向即Y向为下端(第二方向),定义第一壳体9与第二壳体的安装方向即Z向为后端(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第二机壳内部设有电机、模式切换机构101以及输出机构102,多功能电锤100还具有与输出机构102连接的夹持机构19,所述夹持机构19用于夹持工具头。多功能电锤工作时,所述电机将动力传递给模式切换机构10,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对模式切换机构101调节可以实现三种模式的切换,分别是:冲击钻模式(也称第一模式)、冲击模式(也称第二模式)、钻模式(也称第三模式),模式切换机构101将调整完毕后的扭矩或者冲击力对应传递给输出机构102,最终夹持机构19驱动工具头进行输出。

请参照图6所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输入轴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导杆4、操作件7、呈L形的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以及预压于两切换片之间并套设于导杆4上的弹簧8,所述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套设于输入轴1上,所述第一切换片5具有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并卡持于第一套筒2上的第一悬臂5a、与操作件7抵接的第一驱动臂5b,所述第二切换片6具有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并卡持于第二套筒3上的第二悬臂6a、与操作件7抵接的第二驱动臂6b;第一切换片5与第二切换片6沿操作件7轴向方向(第一方向)相互交错;所述操作件7上具有偏心销7a,所述弹簧8预压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于所述偏心销7a上。

请参照图7所示,所述操作件上具有偏心部7b以及同心部7c,且该偏心部7b以及同心部7c位于偏心销7a上,所述偏心销7a呈片状,该偏心销呈片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操作件7的圆心轴线上,构成所述同心部7c,另外一端构成所述偏心部7b,操作件7旋转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枢转;所述偏心部7b沿操作件7轴向方向(第一方向)分别具有第一偏心部7d及第二偏心部7f。驱动所述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枢转,所述第二偏心部7f驱动第二驱动臂6b移动或者第一偏心部7d驱动第一驱动臂5b移动,请参照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操作件7驱动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进行不同位置变化,进一步驱动第一套筒2和第二套筒3进行位置变化,从而实现三种模式的切换(详细模式切换过程容后再述)。当然本发明中的偏心部7b沿前后方向分别具有第一偏心部7d、第二偏心部7f,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切换片具有不同的行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单个或多个沿前后方向错开的偏心部。

请参照图3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上均设有狭槽,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狭槽相配合的凸起滑轨18;模式切换时,所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沿所述凸起滑轨18以及所述导杆4左右移动;所述多功能电锤100还具有防止第一、第二切换片沿第三方向松动的压片11以及设置于第二壳体10上的抵接柱10a,所述压片11设置于所述偏心销7a远离操作件7的一端,所述压片11以及抵接柱10a均抵压在所述第一切换片5上。本发明中所述的设置于机壳上的凸起滑轨18以及抵接柱10a均为与机壳一体成型的塑料结构。

请参照图2、图6以及图8所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套设于输入轴1上的冲击输出件12,所述输出机构102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输入轴1上方的输出轴17、固定于所述输出轴17上的大齿轮13,输出机构102还包括设置于输出轴内部的气缸、冲锤(未图示),所述第二套筒3上设有与大齿轮13啮合的旋转齿,所述冲击输出件12的内部设有冲击内花键,所述第一套筒2设有与冲击内花键啮合的冲击外花键,所述电锤冲击输出时,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啮合,冲击输出件12进一步带动所述气缸作左右往复运动,气缸带动所述冲锤进行冲击输出;所述电锤旋转输出时,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啮合,所述大齿轮13带动所述输出轴17进行旋转输出。

请参照图6以及图9所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具有与大齿轮13啮合的锁定片14、锁定弹簧15、锁定销16,所述锁定片14具有支撑臂14a、滑动臂14b、卡合臂14c,所述支撑臂14a套设于导杆4上,且所述锁定弹簧15的一端与第一壳体9抵接而另一端预压支撑臂14a与第二切换片6相抵接,所述滑动臂14b上设有狭槽,所述锁定销16贯穿所述狭槽并固定于机壳上,所述卡合臂14c具有与所述大齿轮13卡合的卡齿;当操作件7驱动第二切换片6向左端移动时,所述锁定片14的左端失去抵接,同时锁定弹簧15依靠弹性力驱动锁定片14左移,进一步所述卡合臂14c与所述大齿轮13进行啮合,此时的输出轴处于无法转动的状态,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19无法转动,所述工具头被固定。该多功能电锤100冲击输出时,用户将工具头旋转到需要的角度,然后通过旋转操作件7,将卡合臂14c与所述大齿轮13进行啮合,进一步工具头的位置被固定。

请参照图8至图11所示,所述操作件7具有四个档位固定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操作件7处于第一固定位置,即冲击钻模式(也称第一模式):此时所述偏心销7a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第二方向),即所述偏心销7a的偏心部7b及同心部7c同时处于上下方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啮合,且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啮合。

请参照图8至9所示,此时所述操作件7从第一模式位置顺时针旋转,所述同心部7c驱动第二驱动臂6b向左移动,旋转过程中所述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驱动臂5b被弹簧的压力抵接于同心部7c上,旋转动作结束后,如图9所示,此时操作件7处于第二固定位置,即冲击模式(也称第二模式):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啮合,且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分离;进一步用户将工具头旋转到需要的角度,请参照图9至10所示,此时所述操作件7从第二固定位置继续顺时针旋转,当旋转到偏心销7a的水平位置时,所述同心部7c驱动第二驱动臂6b向左移动,旋转过程中所述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驱动臂5b被弹簧的压力抵接于同心部7c上,旋转动作结束后,如图10所示,此时操作件7处于第三固定位置,所述偏心销7a水平设置(垂直于偏心销7a的竖直方向),此时仍然处于冲击模式(也称第二模式):此时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啮合,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分离,进一步所述锁定片14上的卡齿与大齿轮13卡合,工具头的位置被固定。

请参照图8和图11所示,此时所述操作件7从第一模式位置逆时针旋转,所述同心部7c驱动第一驱动臂5b向右移动,旋转过程中所述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驱动臂6b被弹簧的压力抵接于同心部7c上,旋转动作结束后,如图11所示,此时操作件7处于第四固定位置,此时偏心销7a水平设置,即钻模式(也称第三模式):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冲击输出件12分离,所述第二套筒3与所述大齿轮13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操作件7上设有偏心销7a,弹簧8预压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于所述偏心销7a上,该偏心销上设置有偏心部7b以及同心部7c,驱动所述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部7b绕同心部7c移动,偏心部7b驱动第一驱动臂5b或第二驱动臂6b,同时第二驱动臂6b或第一驱动臂5b抵接于同心部7c上,第一、第二切换片继而驱动模式切换机构中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的一个断开传动连接,而另外一个保持传动状态;利用所述偏心销7a上的偏心部7b以及同心部7c同时精准的控制两个套筒的位置,且所述切换片到达位置后,切换片不会继续对所述套筒施加压力,有利于减少多功能电锤中模式切换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备防重启功能的电动工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