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库

文档序号:143867 发布日期:2021-10-22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存储库 (Storage library ) 是由 大野正树 大平刚 于 2020-10-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能够长期保持对象物的新鲜度。容器(1)具有:容器主体(2),其具有收纳对象物的收纳室(20);以及电极(5),其设置在收纳室(20)内,用于在收纳室(20)内形成电场。另外,电极(5)具有:支承于收纳室(20)的内壁的支承部(51、52);以及从支承部(51、52)向收纳室(20)内突出的突出部(53)。并且,突出部(53)与内壁的分离距离(D1)大于支承部(51、52)与内壁的分离距离(D2)。(The invention can keep the freshness of the object for a long time. A container (1)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er body (2) having a storage chamber (20) for storing an object; and an electrode (5)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chamber (20) and configured to form an electric field in the housing chamber (20). Further, the electrode (5) has: support parts (51, 52) suppor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orage chamber (20); and a protruding portion (53) protruding from the support portion (51, 52) into the housing chamber (20). The distance (D1) separating the protruding portion (53) from the inner wall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D2) separating the support portions (51, 52) from the inner wall.)

存储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库。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已知通过在作为存储库的容器内形成电场,并在该电场形成气氛内保存生鲜食品,从而与未形成电场的情况相比,能够长时间保持生鲜食品的新鲜度。专利文献1的容器构成为,作为用于在容器内形成电场的电极,使用规则地形成有大量小孔的板状电极,并将该电极在容器内的底面、侧面或顶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07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用于形成电场的电极为平板状,因此电极与容器的内表面的分离距离容易变小。因此,容易在电极与容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电场,而很难使电场高效地作用于冷却容器内的生鲜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电场高效地作用于所收纳对象物(特别是生鲜食品)并更长时间保持对象物的新鲜的存储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的本发明实现。

(1)一种存储库,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库主体,其具有收纳对象物的收纳室;

电极,其设置在所述收纳室内,用于在所述收纳室内形成电场,所述电极具有:支承部,其支承于所述收纳室的内壁;以及

突出部,其从所述支承部向所述收纳室内突出,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内壁的分离距离大于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内壁的分离距离。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存储库,其中,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收纳室的顶面。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存储库,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沿着所述顶面设置的平板状的基部。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存储库,其中,所述基部具有向所述顶面侧凹陷的凹陷部。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库,其中,所述存储库具有绝缘体,该绝缘体夹设在所述电极与所述存储库主体之间,使所述电极与所述存储库主体绝缘。

(6)根据上述(5)所述的存储库,其中,具有:

支承部件,其借助所述绝缘体固定于所述存储库主体,具有能够将所述支承部插入的插入孔;以及

固定部件,其与所述支承部一并被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通过将所述支承部夹持在该固定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而将所述支承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

(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库,其中,所述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

(8)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库,其中,具有多个所述电极,

所述多个电极被施加不同的电压。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由于能够增大存储库主体与电极的突出部的分离距离,因此能够有效地在收纳室内形成电场。因此,能够使电场高效地作用于收纳室中收纳的对象物(特别是生鲜食品),能够更长时间保持对象物的新鲜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设置于容器主体的电场形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电场发生装置所具有的固定件及电极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示出电场发生装置所具有的固定件及电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电极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电极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电极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电场发生装置所具有的固定件及电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电场发生装置所具有的固定件及电极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设置在容器主体的内部的防风部件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设置在容器主体的内部的防风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电极的效果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电场发生装置所具有的固定件及电极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固定件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施加于第3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电极的电压的图。

图17是示出施加于第3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电极的电压的图。

图18是示出施加于第3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电极的电压的图。

图19是示出施加于第3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电极的电压的图。

图20是示出设置于第5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电极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施加于电极的电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容器1(存储库)是搭载于卡车、船舶、飞机等的移动型容器。另外,容器1是冷藏箱,具有:容器主体2(存储库主体),其具有收纳对象物的收纳室20;冷却装置3,其对收纳室20内进行冷却;电场形成装置4,其在收纳室20形成电场;以及防风部件8,其遮挡朝向电场形成装置4所具有的电极5的风。容器1为例如符合国际标准(ISO标准)的构成,例如为全长为20英尺的“20英尺容器”或全长为40英尺的“40英尺容器”。通过像这样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构成,从而成为方便性及通用性优异且还具有充分的可靠性的容器1。

需要说明的是,容器1并非必须符合国际标准(ISO标准),容器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容器1也可以不是移动型容器,而是在店铺、仓库等中使用的固定型容器。另外,也可以是例如安装于卡车等的车斗的容器。另外,存储库不限定于容器1,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冷却仓库、冰箱等。

对象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举出鱼、虾、蟹、鱿鱼、章鱼、贝类等鱼贝类及其加工食品;草莓、苹果、香蕉、柑橘、葡萄、梨等水果及其加工食品;卷心菜、莴苣、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及其加工食品;牛肉、猪肉、鸡肉、马肉等食用肉类等生鲜食品;牛奶、奶酪、酸乳酪等各种乳制品等。其中,作为对象物,特别优选生鲜食品。以下以对象物为生鲜食品来说明。

容器主体2在使用时接地。即,与地面连接。另外,容器主体2为沿进深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内部设有收纳对象物的收纳室20。容器主体2主要由内壁、外壁、设置在内壁与外壁之间的隔热材料构成,收纳室20被充分地隔热,成为难以受到外部气体温度的影响的构成。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从而能够利用冷却装置3高效地对收纳室20内进行冷却。需要说明的是,虽没有特别限定,但内壁及外壁可以分别由不锈钢、铝等各种金属构成。

另外,在容器主体2的图1中近前侧的端部设有对开型的一对门21、22。并且,通过将该门21、22打开,从而能够将对象物向收纳室20搬入或将对象物从收纳室20搬出。需要说明的是,门21、22的配置、构成没有特别限定。另一方面,在容器主体2的图1中里侧的端部设有冷却装置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容器1中,位于容器主体2的图1中里侧的端部的壁由冷却装置3的面板构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容器主体2的壁构成。

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3具有:吸入部31,其从收纳室20的门21、22侧来看设置在里侧的端部,吸入收纳室20内的空气;冷却装置32,其对从吸入部31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吹出部33,其将由冷却装置32冷却后的空气即冷气向收纳室20内吹出;以及温度传感器34,其检测收纳室20内的温度。

吹出部33设置在收纳室20的底面202附近,朝向底面202吹出冷气。从吹出部33吹出的冷气沿着在收纳室20的底面202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槽24流动,与门21、22相撞或在其近前上升,到达收纳室20的顶面201。另一方面,吸入部31设置在收纳室20的顶面201附近,将从底面202上升至顶面201或其附近的冷气吸入。另外,对冷气的温度、风量进行控制,以使由温度传感器34检测的收纳室20内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高效地使冷气在收纳室20的整个范围内循环,且能够将收纳室20内的温度维持为目标温度,因此能够均匀且恰当地对收纳室20中收纳的对象物X进行冷却。收纳室20内的可能设定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30℃~+30℃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冷却装置3的构成、配置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对收纳室20内进行冷却即可。

电场形成装置4具有在收纳室20内形成电场并使所形成的电场作用于收纳室20中收纳的对象物的功能。这样的电场形成装置4如图3所示,具有:设置在收纳室20内的多个电极5;将各电极5固定于收纳室20的顶面201的固定件6;以及向各电极5施加用于形成电场的驱动电压的电压施加装置7。

固定件6具有用于将1个电极5固定在收纳室20的顶面201的多个固定导轨对60。多个固定导轨对60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以行列状排列配置。另外,相邻的固定导轨对60彼此分离设置而电绝缘。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并列设有3个固定导轨对60,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并列设有8个固定导轨对60。也就是说,在顶面201规则地设有共计24个固定导轨对60。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导轨对60的数量、配置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对应于容器主体2的大小、用途等适当设定。

接下来,说明固定导轨对60的构成,但由于各固定导轨对60为彼此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以1个固定导轨对60为代表进行说明,对于其余的固定导轨对60省略说明。如图4所示,固定导轨对60具有支承对应的1个电极5的一对固定导轨61、65。固定导轨61、65分别固定在收纳室20的顶面201。另外,固定导轨61、65在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分别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固定导轨61具有导电性的电极支承导轨62(支承部件)和夹设在电极支承导轨62与顶面201之间的绝缘性的绝缘块63(绝缘体),利用绝缘块63使顶面201即容器主体2与电极支承导轨62绝缘。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块63具有块状的第1部分631和板状的第2部分632。该第1、第2部分631、632分体构成,例如通过螺丝等固定。同样地,固定导轨65具有导电性的电极支承导轨66,和夹设在电极支承导轨66与顶面201之间的绝缘性的绝缘块67,利用绝缘块67使顶面201即容器主体2与电极支承导轨66绝缘。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块67具有块状的第1部分671和板状的第2部分672。该第1、第2部分671、672分体构成,例如通过螺丝等固定。

虽未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块63、67被螺纹固定于顶面201,电极支承导轨62、66被螺纹固定于绝缘块63、67。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块63、67向顶面201的固定方法、电极支承导轨62、66向绝缘块63、67的固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各电极支承导轨62、66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具有导电性即可,例如能够使用铝、不锈钢等各种金属材料。另外,各绝缘块63、67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具有绝缘性即可,例如能够使用聚氯乙烯(PVC)等各种树脂材料、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各种陶瓷材料、以绝缘子中使用的石英为主成分的磁性材料、各种玻璃材料等。

电极支承导轨62具有插入孔621,该插入孔621沿着电极支承导轨62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并在电极支承导轨66侧的侧面开口。也就是说,电极支承导轨62具有大致C字状的横截面形状,成为侧面的开口621a朝向另一电极支承导轨66侧的管状。同样地,电极支承导轨66具有插入孔661,其沿着电极支承导轨66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并在电极支承导轨62侧的侧面开口。也就是说,电极支承导轨66具有大致C字状的横截面形状,成为侧面的开口661a朝向另一电极支承导轨62侧的管状。电极5所具有的后述的支承部51、52插入在插入孔621、661中。

在此,先说明电极5。如前所述,固定导轨对60沿着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设有3个、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设有8个,共计设有24个,在各固定导轨对60固定有1个电极5。也就是说,电极5也沿着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设有3个、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设有8个,共计设有24个。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1个固定导轨对60固定有多个电极5,或者反之将1个电极5固定于多个固定导轨对60。另外,电极5也可以不以行列状规则地配置,例如,也可以将电极5从3×8的行列中任意剔除。

这些各电极5为彼此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以1个电极5为代表进行说明,对于其余的电极5省略说明。如图4所示,电极5借助固定导轨对60设置在收纳室20的顶面201。通过将电极5设置在顶面201,从而能够确保在底面202与电极5之间形成的对象物的收纳空间200(参照图2)更宽敞。另外,在例如使用叉车等将对象物向收纳室20内搬入或将对象物向收纳室20外搬出时,能够避免电极5成为妨碍,安全且顺畅地进行搬入/搬出。需要说明的是,电极5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借助导轨对60设置在收纳室20的侧面(单侧或两侧),也可以借助固定导轨对60设置在底面202。

另外,电极5以剥开的状态即裸露的状态设置在收纳室20内。换言之,电极5未收纳在另外的部件中或被覆盖。由此,不在电极5周围设置无益的部件,能够确保收纳空间200更宽敞。

另外,电极5通过使导电性的板材沿着沿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折线凸折或凹折地弯曲而形成。电极5具有大致Ω字状的横截面形状,具有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电极5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具有导电性即可,例如能够使用铝、不锈钢等各种金属材料。

电极5具有:在其宽度方向(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一对支承部51、52;和位于该支承部51、52之间并从支承部51、52朝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53。

突出部53具有:位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基部531,其使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上侧弯曲而形成为向下侧鼓凸的凸形状;连接部532,其将基部531的宽度方向一端部与一个支承部51连接;以及连接部533,其将基部53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部与另一支承部52连接。基部531形成为平板状,与顶面201大致平行地设置。另外,基部531的上表面与支承部51、52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下方。因此,突出部53与顶面201的分离距离D1大于支承部51、52与顶面201的分离距离D2。也就是说,成为D1>D2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分离距离D1表示突出部53与顶面201的平均分离距离,分离距离D2表示支承部51、52与顶面201的平均分离距离。

另外,在基部531形成有稍微向顶面201侧凹陷的多个凹陷部531a。多个凹陷部531a分别形成为沿电极5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在电极5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分离并规律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各凹陷部531a的凹陷量大约为电极5的厚度,与突出部53的突出量相比形成得非常浅。因此,基部531在各凹陷部531a处也满足前述的D1>D2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凹陷部531a也可以省略。

连接部532、533均为平板状,以相对于基部531的倾斜角θ低于90°的方式相对于基部531倾斜。也就是说,连接部532、533设置为相互的分离距离从顶面201侧趋向底面202侧而减少的锥形状。因此,突出部53成为梯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倾斜角θ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90°以上。

支承部51具有:大致U字状的槽形成部511,其具有向下侧开口并沿着固定导轨61的槽511a;以及平板状的平坦部512,其位于槽形成部511与连接部532之间,与顶面201大致平行。同样地,支承部52具有:大致U字状的槽形成部521,其具有向下侧开口并沿着固定导轨65的槽521a;以及平板状的平坦部522,其位于槽形成部521与连接部533之间,与顶面201大致平行。

以上对电极5的构成进行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板状的电极部件弯曲而形成电极5,但电极5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电极5也可以通过挤出成型来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5的厚度在其整个范围内大致均匀,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部分具有与其他部分不同的厚度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3为弯曲为梯形状的形状,但突出部53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从支承部51、52向下方突出即可,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以半圆柱状向下侧弯曲的形状,或者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省略基部531而以V字状弯曲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5为剥开的状态,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电极5的下表面设有绝缘膜59。由此,能够防止收纳室20内收纳的对象物X与电极5接触,容器1的安全性提高。

在这种构成的电极5中,如图4及图5所示,支承部51被插入到电极支承导轨62的插入孔621中,支承部52被插入到电极支承导轨66的插入孔661中。像这样,通过将支承部51、52插入到插入孔621、661中,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构成由固定导轨61、65来支承电极5。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插入孔621、661在电极支承导轨62、66的两端开口,因此,例如能够通过将支承部51、52从容器主体2的门21、22侧的开口插入到插入孔621、661内,从而容易地将电极5安装于固定导轨61、65。

回到固定导轨对60的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插入孔621、661相对于支承部51、52形成得足够大,以使得支承部51、52在其内部滑动自如。因此,收纳室20内的电极5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如图5所示,插入孔621、661的开口621a、661a的宽度W大于支承部51、52的平坦部512、522的厚度T,且小于槽形成部511、521的高度H。也就是说,满足T<W<H的关系。通过满足这样的关系,从而支承部51、52在插入孔621、661内滑动自如,且能够防止支承部51、52经由开口621a、661a脱离到插入孔621、661外。

如图4及图5所示,固定导轨61还具有插入到槽形成部511的槽511a内的细长的电极固定导轨64(固定部件),其中,该槽形成部511插入在插入孔621内。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电极支承导轨62上形成有贯穿其下表面和插入孔621的内表面的多个螺纹孔622,该多个螺纹孔622沿着电极支承导轨62的长度方向以大致等间隔设置。并且,在各螺纹孔622中螺合设有电极固定用螺丝S1,该电极固定用螺丝S1用于将支承部51夹持固定在电极固定导轨64与电极支承导轨62之间。

同样地,如图4及图5所示,固定导轨65具有插入到槽形成部521的槽521a内的细长的电极固定导轨68,其中,该槽形成部521插入在插入孔661内。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电极支承导轨66上形成有贯穿其下表面和插入孔661的内表面的多个螺纹孔662,该多个螺纹孔662沿着电极支承导轨66的长度方向以等间隔设置。并且,在各螺纹孔662中螺合设置电极固定用螺丝S2,该电极固定用螺丝S2用于将支承部52夹持固定在电极固定导轨68与电极支承导轨66之间。

在将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旋紧时,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向插入孔621、661内的突出量增加,电极固定导轨64、68被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按压而向上方移动。并且,如图9所示,支承部51、52被夹持在电极固定导轨64、68的上表面641、681与插入孔621、661的顶面621b、661b之间,通过在二者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电极5固定于电极支承导轨62、66。另外,电极支承导轨62与电极5接触,且二者电连接。

反之,在将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松开时,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向插入孔621、661内的突出量减少,与之相伴,电极固定导轨64、68向下方移动。然后,如图10所示,支承部51、52被从电极固定导轨64、68的上表面641、681与插入孔621、661的顶面621b、661b之间释放,电极5相对于电极支承导轨62、66的固定被解除。在该状态下,电极5能够相对于电极支承导轨62、66滑动。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将脏掉的电极5拆下清扫或将坏掉的电极5拆下更换变得容易。

回到图3,在容器主体2的顶面201设有防风部件8,该防风部件8在将门21、22打开时,抑制气流(特别是上升气流)从容器外部流入电极5与顶面201之间。防风部件8具有电绝缘性,作为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氯乙烯(PVC)等各种树脂材料、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各种陶瓷材料、以绝缘子中使用的石英为主成分的磁性材料、各种玻璃材料等。

防风部件8设置在位于最靠近门21、22侧的电极5x、5y、5z与门21、22之间。另外,防风部件8形成为沿着收纳室2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从顶面201朝向下方突出。如图11及图12所示,防风部件8设置为在从门21、22侧观察收纳室20内的俯视观察时,封堵在电极5与顶面201之间形成的开口Q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防风部件8的下端与电极5相比位于下侧,因此防风部件8封堵开口Q的整个范围。

利用这样的防风部件8抑制气流从开口Q流入电极5与顶面201之间,能够有效抑制例如垃圾、尘埃、粉尘等附着于顶面201、电极5而使相应的部分被污染。需要说明的是,防风部件8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发挥其功能即可。另外,防风部件8也可以省略。

另外,如图11所示,在防风部件8上设有臭氧发生器81(臭氧发生装置)。由此,能够向收纳室20内供给臭氧(O3),因此能够利用臭氧(O3)使由对象物产生的气体分解,能够更有效地保持存储库20内收纳的对象物X的新鲜度。需要说明的是,臭氧发生器81也可以省略。

接下来,说明多个电极5的配置。如前所述,电极5沿着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设有3个、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设有8个,共计设有24个。为了便于说明,如图3所示,以下也将这些多个电极5中的偏向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设置并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8个电极5称为“电极5x”,将偏向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设置并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8个电极5称为“电极5y”,将设置在容器主体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即电极5x与电极5y之间并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8个电极5称为“电极5z”。

在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8个电极5x中,相邻的一对电极5x、5x分离设置,在二者之间形成有间隙G。像这样,通过在相邻的一对电极5x、5x之间设置间隙G,从而能够防止相邻的电极5x、5x彼此物理接触,使二者电绝缘。同样地,在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8个电极5y中,相邻的一对电极5y、5y分离设置,在二者之间形成有间隙G。另外,在沿着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8个电极5z中,相邻的一对电极5z、5z分离设置,在二者之间形成有间隙G。

另外,各电极5x借助将相邻的一对电极支承导轨62、62之间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件9串联连接。同样地,各电极5y借助将相邻的一对电极支承导轨62、62之间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件9串联连接,各电极5z借助将相邻的一对电极支承导轨62、62之间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件9串联连接。并且,上述3个电极5x、5y、5z分别与电压施加装置7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部件9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电气布线。

电压施加装置7例如具备高压变压器,向各电极5(5x、5y、5z)施加电场形成用的交变电压Vac。通过由电压施加装置7向各电极5施加交变电压Vac,从而基于各电极5x、5y、5z与连接到地面的容器主体2之间的电位差,在收纳室20内形成电场。通过使该电场作用于收纳室20中收纳的对象物,从而能够在保持对象物X的新鲜度的状态下促进成熟。因此,与未形成电场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长期间保存食用对象物,并能够增强对象物的鲜味。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极5x、5y、5z规律地设置在顶面201的大致整个范围内,因此能够有效地在收纳室20的整个范围形成电场。

需要说明的是,交变电压Vac的振幅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0.1kV~20kV左右。通过将这种振幅的交变电压Vac施加于各电极5x、5y、5z,从而能够在收纳室20内形成足够强度的电场,能够更加可靠地发挥上述效果。另外,交变电压Vac的频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5Hz~50kHz左右。需要说明的是,交变电压Vac的波形也可以是例如正弦波、矩形波、锯齿波等任意波形。

在此,根据前述的电极5的构成,突出部53的基部531相对于支承部51、52位于下侧,D1>D2,因此,相比于例如图13中的以链线L1表示的与支承部51、52的高度一致的现有类型的平板电极50A,能够在基部531与顶面201之间以充分的厚度形成绝缘性高的空气层。因此,与以往相比,基部531与顶面201之间的电容减小。其结果,难以形成在基部531与顶面201之间分布的电场,且容易形成在位于基部531与底面202之间的对象物X的收纳空间200中分布的电场。因此,能够高效且有效地使电场作用于收纳室20中收纳的对象物。另外,由于D1>D2,因此相比于例如图13中的以链线L2表示的与基部531的高度一致的现有类型的平板电极50B,收纳空间200的容积增大,相应地,对象物的最大装载量增加。因此,能够使用1个容器1搬送更多的对象物,能够抑制其搬送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分离距离D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3cm~10cm左右,更加优选为4cm~8cm。根据这样的下限值,能够充分增大分离距离D1,能够更加显著地发挥上述效果。反之,根据这样的上限值,能够抑制分离距离D1过大导致的收纳空间200的减少、即对象物X的最大装载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分离距离D2没有特别限定,满足D1>D2的关系即可,例如优选为1cm~5cm左右,更加优选为2cm~3cm。根据这样的数值范围,能够充分地减小分离距离D2,能够更加显著地发挥上述效果。

特别是,如前所述,基部531为平坦的板状且设置在突出部53的宽范围内,因此分离距离为D1的部分相对于电极5整体的占有率变得更大。因此,能够更加显著地发挥上述效果。

另外,如前所述,在电极5的基部531设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531a。通过设置这样的凹陷部531a,从而电极5的机械强度提高。因此,能够有效抑由制搬送中的冲击等引起的电极5破损。另外,通过设置凹陷部531a,从而能够抑制在基部531的上表面附着的水分滞留。此外,通过设置凹陷部531a,从而在基部531的下表面形成凹凸,能够利用该凹凸更加高效地在收纳空间200内形成电场。

另外,如前所述,在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电极5、5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G。通过形成间隙G,从而能够在相应的部分使电场的状态(电力线的方向)变化,能够更加高效地在收纳空间200内形成电场。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容器1中,在各电极5的支承部51中省略槽形成部511,其整体由与顶面201大致平行的平板状的平坦部512构成。同样地,在各电极5的支承部52中省略槽形成部521,其整体由与顶面201大致平行的平板状的平坦部522构成。并且,与之相应地,在电极支承导轨62、66上形成的插入孔621、661的形状也变更,其整个范围成为与开口621a、661a的宽度W大致相等的平坦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导轨61、65中省略电极固定导轨64、68。因此,在对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进行紧固时,支承部51、52被夹持在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与电极支承导轨62、67之间,利用二者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电极5固定于电极支承导轨62、66。反之,在将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松开时,支承部51、52被从电极固定用螺丝S1、S2与电极固定导轨64、68之间释放,电极5相对于电极支承导轨62、66的固定被解除。

另外,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电极支承导轨62的两端部,插入孔621在电极支承导轨62的外侧面620开口,在相应的部分设有电极连接部件10,该电极连接部件10横跨相邻的电极支承导轨62、62配置,将该电极支承导轨62、62电连接。电极连接部件10弯曲为大致L字状,具有:部分101,其插入到插入孔621内,通过与支承部51接触而与电极5电连接;以及部分102,其位于电极支承导轨62的外侧面620,通过与电极支承导轨62接触而与电极支承导轨62电连接。这样的电极连接部件10在部分102处利用固定用螺丝S31固定于电极支承导轨62。

同样地,在电极支承导轨66的两端部,插入孔661在电极支承导轨66的外侧面660开口,在相应的部分设有电极连接部件11,该电极连接部件11横跨相邻的电极支承导轨66、66配置,将该电极支承导轨66、66电连接。电极连接部件11以大致L字状弯曲,具有:部分111,其插入到插入孔661内,通过与支承部52接触而与电极5电连接;以及部分112,其位于电极支承导轨66的外侧面660,通过与电极支承导轨66接触而与电极支承导轨66电连接。这样的电极连接部件11在部分112处通过固定用螺丝S32固定于电极支承导轨66。

需要说明的是,电极连接部件10、11例如能够使用铝、不锈钢等各种金属材料。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电压施加装置7使收纳室20内形成的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通过使收纳室20内的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从而与例如将收纳室20内的电场的状态保持为恒定的情况比较,能够抑制食品中包含的微生物增殖(分裂)。因此,能够更长时间保持收纳室20内收纳的对象物的新鲜度。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能够通过使收纳室20内的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来抑制微生物增殖,是由于微生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习惯其环境后开始分裂的性质。通过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从而能够在微生物习惯当前的环境之前切换为不同的环境,由此能够抑制微生物习惯环境的情况,作为其结果,能够抑制微生物增殖。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对象物中包含的微生物,例如,能够举出被认为是食中毒原因的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菌(O157、O111等)、肠炎弧菌、产气荚膜梭菌、金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诺如病毒等。

在此,“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是指例如使向各电极5施加的交变电压Aac的振幅及频率中的至少一者经时变化。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举出以下所示的几种方法。

作为第1方法,如图16所示,能够举出间歇地向各电极5施加基准为0V且振幅及频率恒定的交变电压Vac的方法。在图16中,电压施加装置7使向各电极5施加交变电压Vac的第1状态和不向各电极5施加交变电压Vac的第2状态交替重复。即,使在收纳室20内形成有电场的第1状态和未形成电场的第2状态交替重复。通过像这样使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重复,从而能够以较简单的控制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

作为第2方法,如图17所示,能够举出使向各电极5施加的交变电压Vac的振幅经时变化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使交变电压Vac的振幅经时变化,表示既可以使交变电压Vac的振幅周期性变化,也可以使之无规律(随机)变化。在图17中,电压施加装置7使向各电极5施加基准为0V且振幅为E1的交变电压Vac的第1状态和向各电极5施加基准为0V且振幅为E2(≠E1)的交变电压Vac的第2状态交替重复。通过使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重复,从而能够以较简单的控制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

优选振幅E1为振幅E2的2倍以上,更加优选为3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倍以上。由此,能够以第1状态和第2状态使收纳室20内的电场的状态充分地不同,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习惯环境的情况。

作为第3方法,如图18所示,能够举出使向各电极5施加的交变电压Vac的频率经时变化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使交变电压Vac的频率经时变化,表示既可以使交变电压Vac的频率周期性变化,也可以使之无规律(随机)变化。在图18中,电压施加装置7通过使向各电极5施加频率为f1的交变电压Vac的第1状态和向各电极5施加频率为f2(≠f1)的交变电压Vac的第2状态交替重复。通过使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重复,从而能够以较简单的控制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

优选频率f1为频率f2的10倍以上,更加优选为5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倍以上。由此,能够以第1状态和第2状态使收纳室20内的电场的状态充分地不同,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习惯环境的情况。

作为第4方法,如图19所示,能够举出在向各电极5施加基准为0V且振幅及频率恒定的交变电压Vac的同时,间歇地施加偏置电压Vb(恒压)的方法。在图19中,电压施加装置7使向各电极5施加交变电压Vac与偏置电压Vb的叠加电压Vd的第1状态和向各电极5施加交变电压Vac的第2状态交替重复。通过交替切换第1状态和第2状态,从而能够以较简单的控制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特别是,在该方法中,能够将交变电压Vac保持为恒定,因此与使交变电压Vac的振幅、频率变更的第2、第3方法相比,控制更加简单。

偏置电压Vb小于交变电压Vac的振幅(最大值)。由此,能够使叠加电压Vd为交流电压。因此,在第1状态下,能够更加可靠地在收纳室20内形成电场。另外,优选偏置电压Vb为交变电压Vac的振幅的0.1倍~0.6倍,更加优选为0.2倍~0.5倍,进一步优选为0.3倍~0.4倍。由此,能够使叠加电压Vd处于正侧的时间与处于负侧的时间均衡,即,能够防止一方与另一方相比过长,能够在第1状态下更加高效地在收纳室20内形成电场。另外,能够以第1状态和第2状态充分地使收纳室20内的电场的状态不同,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习惯环境的情况。

以上就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的方法说明了第1~第4方法。在第1~第4方法的任一方法中,电场的状态均还会根据收纳室20内的温度、收纳室20内收纳的对象物的种类(食品中包含的微生物的种类)而不同,但优选使电场的状态以1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内的间隔变化,更加优选以2分钟以上且40分钟以内的间隔变化,进一步优选以3分钟以上且30分钟以下的间隔变化。换言之,优选第1状态及第2状态的时间分别为1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下,更加优选为2分钟以上且4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分钟以上且30分钟以下。由此,第1状态的时间及第2状态的时间分别充分地缩短,能够更加可靠地在微生物习惯当前环境之前切换为不同的环境。另外,能够防止第1状态的时间及第2状态的时间分别过短,能够有效防止在微生物开始应对新的环境之前返回原来的环境。也就是说,能够使电场的状态以与微生物的分裂速度相比稍短的时间间隔变化。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分裂。需要说明的是,第1状态的时间和第2状态的时间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此,已知微生物(1)在10℃~40℃左右的温度带具有大约10分钟~40分钟左右的分裂速度、(2)温度越低则分裂速度越慢、(3)若为10℃以下,则除了一部分的微生物以外基本无法增殖、(4)在0℃以下大致全部的微生物无法增殖。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使电场的状态以60分钟以内、优选为40分钟以内、更加优选为30分钟以内的间隔变化,从而只要考虑直到微生物习惯环境为止的时间(例如10分钟左右),就能够以充分短于微生物的分裂速度的时间间隔使电场的状态变化。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微生物的增殖。

另外,第1~第4方法中的任一种均既可以使电场周期性变化,也可以使其无规律(随机)变化。换言之,既可以使第1状态的时间及第2状态的时间每次分别大致相同,也可以使第1状态的时间及第2状态的时间各次分别无规律变化。通过使电场周期性变化,从而与使电场无规律变化的情况相比,电压施加装置7的驱动控制变得简单。另一方面,通过使电场无规律变化,从而与使电场周期性变化的情况相比,存在能够更有效抑制微生物增殖的可能性。虽是推测,但考虑在使电场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存在微生物习惯该周期性的环境变化本身的可能。像这样,即使存在微生物习惯周期性的环境变化本身的情况,只要使电场无规律变化,也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增殖。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电场的状态经时变化的方法,也可以将上述第1~第4方法适当组合。另外,在上述的第1~第4方法中,均使第1状态与第2状态交替重复,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具有电场的状态与第1状态及第2状态不同的至少1个状态(第3状态、第4状态、第5状态…),并使该多个状态依次重复。

<第4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极5x、各电极5y、及各电极5z分别独立地与电压施加装置7连接。通过像这样设置3个电场形成系统,从而即使1个电场形成系统故障,也能够利用另2个电场形成系统形成电场。由此,能够降低因故障而无法形成电场的风险,能够发挥高可靠性。

另外,电压施加装置7也可以向各电极5x、各电极5y及各电极5z施加相互不同的电压。即,容器1作为多个电极具有电极5x、5y、5z,并向该电极5x、5y、5z施加不同的电压。通过像这样向电极5x、5y、5z施加相互不同的电压,从而能够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电场周期性或无规律变化。

向各电极5x、5y、5z施加的电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向各电极5x施加的电压即第1交变电压Vac1、向各电极5y施加的电压即第2交变电压Vac2、及向各电极5z施加的电压即第3交变电压Vac3的频率相互不同。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第1交变电压Vac1、第2交变电压Vac2及第3交变电压Vac3的频率及振幅不同。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第1交变电压Vac1、第2交变电压Vac2、第3交变电压Vac3使用彼此相同的波形并使其相位相互错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施加相互不同的电压的多个电极具有电极5x、5y、5z,但不限定于此,只要构成为具有至少2个电极5并向这些电极施加相互不同的电压即可。例如,也可以省略电极5x、5y、5z中的某一个,反之,也可以独立于上述电极而追加能够施加电压的至少1个电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各电极5x构成1个电极组,由各电极5y构成另一电极组,由各电极5z构成又一电极组,但各电极组的构成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各电极组具有至少各为1个的电极5x、5y、5z。另外,各电极组也可以使构成各组的电极5的数量相互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在容器1中,各电极5以相互绝缘的状态设置于顶面201,构成为使用电连接部件9将期望的电极5彼此电连接。因此,仅是变更电连接部件9的连接,就能够容易地将各电极组的构成变更为目标构成。

<第5实施方式>

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5z被从固定导轨对60拆下,容器1具有由8个电极5x构成的第1电极组5A和由8个电极5y构成的第2电极组5B。并且,如图21所示,电压施加装置7向第1电极组5A施加第1交变电压Vac1,向第2电极组5B施加相位与第1交变电压Vac1相反的第2交变电压Vac2。需要说明的是,第1交变电压Vac1与第2交变电压Vac2的波形相同,频率及振幅彼此相同。

通过使第1交变电压Vac1与第2交变电压Vac2成为相反相位、即,使相位错开180°,从而第1电极组5A与第2电极组5B的电位差ΔV1大于第1电极组5A与容器主体2的电位差ΔV2及第2电极组5B与容器主体2的电位差ΔV3。即,成为ΔV1>ΔV2、ΔV1>ΔV3的关系。因此,相比于第1电极组5A与容器主体2的内壁之间、第2电极组5B与容器主体2的内壁之间,容易在第1电极组5A和第2电极组5B之间形成电场。

因此,能够使电场形成在收纳室20的更宽范围、优选为整个范围,能够使电场高效地作用于载置在收纳室20内的任意位置的对象物。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相反相位”不仅表示第1交变电压Vac1与第2交变电压Vac2的相位差精确为180°的情况,也包含具有技术上可能产生的微小误差(例如±10%)的情况。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存储库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各部分的构成能够置换为发挥相同功能的任意构成,另外,也可以附加任意构成。

工业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容器1具有:容器主体2,其具有收纳对象物的收纳室20;以及电极5,其设置在收纳室20内,用于在收纳室20内形成电场。另外,电极5具有:支承于收纳室20的内壁的支承部51、52;以及支承部51、52向收纳室20内突出的突出部53。并且,突出部53与内壁的分离距离D1大于支承部51、52与内壁的分离距离D2。因此,难以形成在突出部53与顶面201之间分布的电场,并容易形成在位于突出部53底面202之间的收纳空间200中分布的电场。因此,能够高效且有效地使电场作用于收纳室20中收纳的对象物。

附图标记说明

1…容器、2…容器主体、20…收纳室、200…收纳空间、201…顶面、202…底面、21…门、22…门、24…槽、3…冷却装置、31…吸入部、32…冷却装置、33…吹出部、34…温度传感器、4…电场形成装置、5…电极、5A…第1电极组、5B…第2电极组、5x…电极、5y…电极、5z…电极、50A…平板电极、50B…平板电极、51…支承部、511…槽形成部、511a…槽、512…平坦部、52…支承部、521…槽形成部、521a…槽、522…平坦部、53…突出部、531…基部、531a…凹陷部、532…连接部、533…连接部、59…绝缘膜、6…固定件、60…固定导轨对、61…固定导轨、62…电极支承导轨、621…插入孔、621a…开口、621b…顶面、622…螺纹孔、63…绝缘块、64…电极固定导轨、641…上表面、65…固定导轨、66…电极支承导轨、661…插入孔、661a…开口、661b…顶面、662…螺纹孔、67…绝缘块、68…电极固定导轨、681…上表面、7…电压施加装置、8…防风部件、9…电连接部件、10…电连接部件、101…部分、102…部分、11…电连接部件、111…部分、112…部分、D1…分离距离、D2…分离距离、E1…振幅、E2…振幅、G…间隙、H…高度、L1…链线、L2…链线、Q…开口、S1…电极固定用螺丝、S2…电极固定用螺丝、S31…固定用螺丝、S32…固定用螺丝、Vac…交变电压、Vac1…第1交变电压、Vac2…第2交变电压、Vb…偏置电压、Vd…叠加电压、f1…频率、f2…频率、θ…倾斜角。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物品搬运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