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

文档序号:14624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 (Full-automatic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machine of milling and grinding machine ) 是由 程亮 程璇 欧阳志凌 于 2021-07-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包括:用于加工零件的机床本体;安装在机床本体顶部用于承载零件的承载板;设置在承载板上用于夹持零件的中转装置;设置在承载板上用于将零件在承载板与中转装置之间进行转移切换的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承载板一侧用于将中转装置上待加工的零件放至机床本体加工部位上、将机床本体加工部位上加工好的零件转移至中转装置上的转移装置。本申请在使用时,能够代替人工自动的实现零件的上下料,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full-automatic materi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chine of milling and grinding machine includes: a machine tool body for machining a part; the bear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machine tool body and used for bearing parts; the transfer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plate and used for clamping the parts; the convey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plate and is used for transferring and switching the parts between the bearing plate and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transfer devic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earing plate and used for placing the part to be processed on the transfer device onto the processing part of the machine tool body and transferring the part processed on the processing part of the machine tool body onto the transfer device. This application can replace artifical automatic realization part when using the last unloading to can effectual improvement work efficiency.)

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铣磨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材质的零件层出不穷,比如亚克力、塑料等材质的零件,这些零件的形状各异,在出厂前一般都需要进行粗加工、以及抛光打磨等细加工的工序。

目前,传统的零件(比如半圆壳体状的零件)在加工时,一般需要通过人工将待加工的零件放到铣磨设备的加工部位,然后再开启设备进行加工,待零件完成加工后,再将零件拿出来重新放上新的零件,如此循环,以此来完成零件的加工。

针对传统的技术情况,发明人认为,目前采用人工将零件在铣磨设备上进行取放的方式比较费时费力,稍不注意,人手还容易擦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能够代替人工自动的实现零件的上下料,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包括:用于加工零件的机床本体;安装在机床本体顶部用于承载零件的承载板;设置在承载板上用于夹持零件的中转装置;设置在承载板上用于将零件在承载板与中转装置之间进行转移切换的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承载板一侧用于将中转装置上待加工的零件放至机床本体加工部位上、将机床本体加工部位上加工好的零件转移至中转装置上的转移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输送装置,可以将待加工的零件转移到中转装置上,然后利用转移装置将零件放至机床本体的加工部位上,待零件完成加工后,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转移装置将其转移到中转装置上,然后再通过输送装置将中转装置上加工好的零件转移到承载板的预定位置上,通过此方案,便可以有效的代替人工实现零件的自动上下料,从而可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承载板一侧的滑轨板;滑动连接在滑轨板上的滑板;安装在滑板上与滑轨板相垂直的延伸板;沿延伸板延伸方向滑动连接在延伸板上的滑动座;安装在滑动座上用于吸附零件的吸附组件;安装在滑轨板上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安装在延伸板上用于驱动滑动座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相互配合,可以驱动滑动座移动到预定的位置上,然后开启吸附组件,就可以很方便的吸附起零件,从而在承载板与中转装置之间进行转换,此结构操作简单,能有效代替人工。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滑动座上的气缸;安装在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安装块;安装在安装块上且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座移动到预定的位置时,可以开启气缸带动吸盘上下移动,使其靠近或远离零件,而吸盘可以在真空泵工作时,吸附起零件,将其转移到预定的位置。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中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承载板靠近转移装置一侧的安装座;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旋转气缸;安装在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旋转板;以及安装在旋转板上用于夹持零件的夹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气缸可以驱动旋转板进行转动,而旋转板上的手指气缸,可以对零件进行夹持或解除夹持,在旋转气缸与手指气缸的配合下,便可以很方便的对零件进行转移。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夹持件包括:安装在旋转板上的手指气缸;以及安装在手指气缸输出端上用于夹持零件的夹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手指气缸,可以带动多个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零件的夹持与解除夹持,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夹块包括支撑块以及垂直安装在支撑块一侧的限位块,所述支撑块的承载面向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以与零件相互抵触,从而对零件进行限制,而将支撑块的承载面倾斜设置,则可以与限位块相互配合,增强夹块对零件的夹持效果,使得零件被夹持的更加稳固。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承载板上的移动座;安装在移动座上的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连接条;安装在连接条远离伺服电机一端的吸附件;以及设置在承载板上用于驱动移动座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伺服电机在开启时,可以驱动连接条进行旋转,使得连接条上的吸附件在中转装置与机床本体的加工部位之间相互切换,从而实现零件的自动上下料。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连接条设置为两个,且两连接条之间呈预定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连接条,使得在对零件进行转移时,可以同时转运两个,有利于待加工零件与加工好的零件之间快速的转换,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连接条远离吸附件的端部安装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可拆卸式安装,所述扇形板上开设有与连接条端部相适配的条形槽,所述扇形板以及连接条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条形槽可以对连接条的端部进行限制,使其安装的更加稳固,而开设的多个安装孔,可以通过螺栓对连接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连接条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进一步增大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转移装置与中转装置,两者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零件在机床本体加工部位与中转装置之间的切换,使得从而方便零件的加工,而设置的输送装置,可以实现零件在中转装置与承载板之间的转换,使得加工完成的零件可以放置在承载板的预定位置上,而需要待加工的零件可以被输送至中转装置上,此方案有效的代替了人工,操作便捷,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弧形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床本体;2、承载板;21、滑轨板;22、滑板;23、延伸板;24、滑动座;25、气缸;26、安装块;27、吸盘;3、安装座;31、旋转气缸;32、旋转板;33、手指气缸;34、夹块;341、支撑块;342、限位块;4、移动座;41、伺服电机;42、连接条;43、扇形板;44、条形槽;5、连接板;50、微型气缸;51、转动条;52、凸块;53、弧形条;531、第一弧形条;532、第二弧形条;54、套环;5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铣磨床全自动上下料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1上安装有加工零件的加工部位,当需要加工零件时,只需要将零件放至加工部位的预定位置,然后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编程,就可以自动的将零件打磨成需要的形状。

为了实现零件的自动上下料,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在机床本体1的顶部水平安装有承载板2,在承载板2上安装有中转装置,同时,在承载板2上还安装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可以将零件在承载板2与中转装置之间进行转换,方便待加工零件与完成加工零件的转换,另外,在承载板2上还设置有转移装置,转移装置可以将中转装置上待加工的零件放至机床本体1的加工部位上,或将机床本体1加工部位上加工好的零件转移至中转装置上。

当需要对零件(比如半圆壳体状的零件)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将整齐放置有零件的托盘摆放在承载板2的预定位置上,同时将空置的另一个托盘也摆放在承载板2上,开启输送装置将待加工的零件转移到中转装置上,然后利用转移装置将中转装置上的零件转移到机床本体1的加工部位上即可,待加工预定的时间后,零件完成加工,此时,可以再利用转移装置将机床本体1加工部位上完成加工的零件转移到中转装置上,再由输送装置将中转装置上的零件转移到空置的托盘上,从而完成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有效代替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承载板2一侧的滑轨板21,在滑轨板21上滑动连接有滑板22,在滑板22上安装有延伸板23,延伸板23与滑轨板21相互垂直,在延伸板23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4,在滑动座24上安装有吸附组件,在滑轨板21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可以驱动滑板22沿着滑轨板21的延伸方向滑动,在延伸板23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可以驱动滑动座24沿着延伸板23的延伸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吸附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滑动座24上的气缸25,在气缸25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安装块26,在安装块26上安装有吸盘27,吸盘27通过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当主要吸附承载板2上的零件时,可以开启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带动滑动座24移动到待转移的零件正上方,开启气缸25,使得吸盘27与零件相接触,然后再利用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即可将零件转移到预定位置上,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代替人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中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安装座3,安装座3位于承载板2靠近转移装置的一侧,在安装座3上安装有旋转气缸31,旋转气缸3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32,在旋转板32上安装有手指气缸33,手指气缸33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夹块34,夹块34的数量为三个,当输送装置或转移装置将零件转移到中转装置上时,手指气缸33可以驱动夹块34相互靠近将零件夹持住,然后再利用旋转气缸31带动旋转板32旋转,使得中转装置上的零件可以很方便的在输送装置与转移装置上进行中转。

本实施例中的夹块34由支撑块341与限位块342组成,限位块342与支撑块341一体成型,且设置在支撑块341远离手指气缸33的一侧上,为了提高夹块34的夹持效果,使得零件被夹持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支撑块341的承载面设置成向远离限位块342的一侧倾斜。

如图1和图4所示,转移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承载面的移动座4,移动座4的滑动方向与滑板22的滑动方向相一致,在移动座4上安装有伺服电机41,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延伸方向与滑板22的移动方向相一致,在承载板2上还安装有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移动座4水平移动,在伺服电机41输出轴上安装有连接条42,连接条42远离伺服电机41的一端安装有吸附件,吸附件可以利用吸附力实现零件在中装装置与机床本体1加工部位之间的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结构相同,均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来作为动力源,吸附件与输送装置的吸盘27以及真空泵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重复叙述。

当机床本体1上的零件完成加工后,可以开启第三驱动件与伺服电机41,使得连接条42端部的吸附件靠近零件,并将零件吸附起转移到中转装置上,反之,当需要加工零件时,同样可以开启伺服电机41与第三驱动件,带动吸附件吸附起夹块34之间的零件,然后将待加工的零件放至机床本体1的加工部位上。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减少两零件加工之间的等待时间,本实施例的连接条42设置成两个,且两个连接条42之间呈30-45°的夹角。

其中,连接条42远离吸附件的端部安装有扇形板43,扇形板43通过螺钉与卡箍可拆卸式安装在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上,在扇形板43上开设 有两条形槽44,条形槽44与连接条42的端部相适配,同时,为了方便调节连接条42的延伸长度,在扇形板43与连接条42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布置方向与条形槽44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螺栓可以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将连接条42固定在扇形板43上。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增大转移装置的适用范围,在扇形板43远离吸附件的一侧还安装有连接板5,连接板5也设置成两个,且在连接板5远离扇形板43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夹持部件,夹持部件与吸附件关于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对称,当零件不容易吸附起来时,可以将连接板5旋转到靠近机床本体1加工部的位置,利用夹持部件将零件夹起来。

本实施例中,夹持部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5上的安装口,在安装口内转动安装有相互交叉的转动条51,转动条51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在安装口的内壁之间,在转动条51靠近机床本体1的一侧两端均安装有凸块52,在凸块52之间安装有弧形条53,弧形条53设置为相对称的两个,而在连接板5远离弧形条5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有套环54,套环54活动套设在转动条51远离弧形条53的一端上,且为了防止套环54滑脱出转动条51,在转动条51远离弧形条53的端部设有限位块5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弧形条53包括中第一弧形条531以及设置在第一弧形条531两侧的第二弧形条532,在第一弧形条531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第二弧形条532的一端固定在凸块52上、另一端插入滑槽内,且在滑槽内壁安装有弹性较好的复位橡皮条,复位橡皮条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弧形条532远离凸块52的一端上,另外,驱动件可以是微型气缸50。

当开启微型气缸50时,可以驱动两转动条51相互转动靠近,并使弧形条53夹持在零件的外侧,同时,在弧形条53夹持零件的过程中,第二弧形条532会在第一弧形条531内进行滑动,利用复位橡皮条的回复力,从而可以夹持尺寸不同的零件,以提高整个夹持部件的适用范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自动压板装置及压料取料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