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517272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uspended part of intelligent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of highway bridge ) 是由 张红 户红生 张旭生 曹欢 周航 刘新琳 赵昌军 刘兵兵 张勇君 张冬冬 于 2019-11-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预制箱梁的外侧设置滑槽;步骤2、将外模板移动至浇筑位置,再支撑部固定在预制箱梁的底端,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至滑槽;支撑部包括:L型支撑杆组,其对称并贴合外模板,设置于外模板外侧的支撑压杆;步骤3、将内模板的定位固定部固定于预制箱梁的顶端,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顶端两侧设置固定杆;步骤4、将智能防护装置设置在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步骤5、向内模板和外模板构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本发明通过先利用外模板整体固定定位的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suspended part of an intelligent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of a highway bridg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arranging a sliding chute on the outer side of a precast box girder; step 2, moving the outer template to a pouring position, fixing a supporting part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and connect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o the sliding groove; the support portion includes: the L-shaped support rod groups are symmetrical and attached to the outer template, and the support pressure rod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template; step 3, fixing the positioning fixing part of the inner template on the top end of the precast box girder, and arranging fixing rods on two sides of the top ends of the inner template and the outer template; step 4, arranging the intelligent protection device between the inner template and the outer template; and 5, pouring concrete into a cavity formed by the inner template and the outer template to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the suspended part of the intelligent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mode of integrally fixing and positioning the outer template is firstly utilized, so that the labor intensity is reduced,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桥梁中对此采用刚性护栏,以加强防撞力度,降低车冲落桥梁的可能性,以免引起二次事故。刚性护栏是一种基本不变形的护栏结构,它的主要代表形式是混凝土墙式护栏,对刚性护栏来说,是通过车轮转动角的改变,车体变位、变形和车辆与护栏、车辆与地面的摩擦来吸收碰撞能量。在碰撞过程中,车辆变形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刚度、碰撞能量和碰撞作用时间。刚性护栏按不同结构又可分为混凝土墙式护栏、混凝土梁柱式护栏及组合式,需通过混凝土浇筑,模板塑形得到,但对于悬空在桥梁外侧的外模板的固定一直是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防撞护栏位于桥梁外侧悬空部分的成型基础,但外模板的定位较为困难,反复拆卸定位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劳动强度较大,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通过先利用外模板整体固定定位的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所述预制箱梁的外侧沿所述公路纵向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预制箱梁的顶端平行。

步骤2、将外模板移动至浇筑位置,再将所述外模板的支撑部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预制箱梁的底端,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滑槽;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L型支撑杆组和三角支架,所述L型支撑杆组包括对称并贴合所述外模板,设置于所述外模板外侧的支撑压杆,所述三角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压杆的弯折处的里侧。

步骤3、将内模板的定位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预制箱梁的顶端,调整与所述外模板之间的距离,再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顶端两侧设置固定杆。

步骤4、将智能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之间,并使所述智能防护装置的顶部高于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顶端2-4厘米。

步骤5、向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构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预制箱梁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预制箱梁上设置与所述支撑压杆末端相对,并垂直所述预制箱梁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压杆的末端通过套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滑槽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支撑压杆与所述滑槽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与所述滑槽适配,并卡固在所述滑槽内的滑轮。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内模板与定位固定部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定位固定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内模板的外侧,所述定位固定部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以及定位抵顶装置,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端垂直所述内模板置于所述内模板顶端,所述第二支杆连接第一支杆的第二端,并垂直所述预制箱梁的顶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尾端设置固定板;所述第三支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杆的尾端;所述定位抵顶装置包括置于所述第三支杆中部的压板和连接于所述压板下方的压杆,所述压杆的尾端设置防漏板,所述防漏板与所述内模板与所述预制箱梁贴合处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压板设置为可伸缩板,所述压杆以及第一支杆均为可伸缩杆。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的连接处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杆顶端的滚轮。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外模板与所述支撑压杆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外模板与所述支撑压杆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多个与所述支撑压杆适配的卡环,所述卡环外侧设置贯穿所述支撑压杆与所述外模板的定位销。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防护装置包括:

防护部,其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通过所述防护杆连接;所述气缸以及所述防护杆的外侧均包括充气垫。

控制器,其连接到所述气缸,并控制所述气缸的伸缩的长度以及充气垫的膨胀收缩,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缸伸长量控制充气垫的膨胀程度。

压力感应模块,其设置在防撞护栏上,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用于监测车辆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

气缸伸缩预判模块,其连接到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所述气缸伸缩预判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传输的撞击力数据,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气缸伸长的长度,以控制所述气缸的伸长。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预制箱梁的外侧设置滑槽,先通过支撑压杆带动外模板沿滑槽移动到公路桥梁浇筑点,再将支撑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预制箱梁上,从而形成对外模板的定位,所述支撑部通过弯折处三角支架加固整个支撑结构,加强支撑压杆对外模板的固定,在将外模板进行定位固定后,在相对外模板设置内模板,便于对整个模板构成进行定位,并通过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设置智能防护装置的方式,对防撞护栏的作用进行加强,内模板定位一体,外模板定位一体,在先后的定位配合后,使得成模效率更高,且避免了以往每次定位外模板都需要重复的麻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公路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施工定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内模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智能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所述预制箱梁1的外侧沿所述公路纵向设置滑槽10;所述滑槽10与所述预制箱梁1的顶端平行。

步骤2、将外模板11移动至浇筑位置,再将所述外模板11的支撑部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预制箱梁1的底端,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滑槽10;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L型支撑杆组和三角支架21,所述L型支撑杆组包括对称并贴合所述外模板11,设置于所述外模板11外侧的支撑压杆20,所述三角支架21设置在所述支撑压杆20的弯折处的里侧。

步骤3、将内模板3的定位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预制箱梁1的顶端,调整与所述外模板11之间的距离,再所述内模板3和外模板11的顶端两侧设置固定杆30。

步骤4、将智能防护装置31设置在所述内模板3与所述外模板11之间,并使所述智能防护装置31的顶部高于所述内模板3和外模板11顶端2-4厘米。

步骤5、向所述内模板3和外模板11构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智能防撞护栏悬空部分的施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预制箱梁1的外侧设置滑槽10,先通过支撑压杆20带动外模板11沿滑槽10移动到公路桥梁浇筑点,再将支撑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预制箱梁1上,从而形成对外模板11的定位,所述支撑部通过弯折处三角支架21加固整个支撑结构,加强支撑压杆20对外模板11的固定,在将外模板11进行定位固定后,在相对外模板11设置内模板3,便于对整个模板构成进行定位,并通过在内模板3和外模板11之间设置智能防护装置31的方式,对防撞护栏的作用进行加强,内模板3定位一体,外模板11定位一体,在先后的定位配合后,使得成模效率更高,且避免了以往每次定位外模板11都需要重复的麻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预制箱梁1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预制箱梁1上设置与所述支撑压杆20末端相对,并垂直所述预制箱梁1的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与所述支撑压杆20的末端通过套筒23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预制箱梁1上设置连接杆22,通过套筒23将连接杆22与支撑压杆20的末端连接在一起,避免支撑压杆20的末端直接连接到预制箱梁1上,导致的长度过长,产生曲度较大,影响外模板11的位置。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滑槽10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支撑压杆20与所述滑槽10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与所述滑槽10适配,并卡固在所述滑槽10内的滑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滑槽10与滑轮的适配,使得支撑压杆20带动外模板11沿滑槽10移动至公路桥梁的下一浇筑点时,十分的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内模板3与定位固定部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定位固定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内模板3的外侧,所述定位固定部包括第一支杆40、第二支杆41、第三支杆42以及定位抵顶装置,所述第一支杆40的第一端垂直所述内模板3置于所述内模板3顶端,所述第二支杆41连接第一支杆40的第二端,并垂直所述预制箱梁1的顶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杆41的尾端设置固定板410;所述第三支杆42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杆40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杆41的尾端;所述定位抵顶装置包括置于所述第三支杆42中部的压板43和连接于所述压板43下方的压杆44,所述压杆44的尾端设置防漏板46,所述防漏板46与所述内模板3与所述预制箱梁1贴合处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2所示,通过将定位固定部与内模板3设置固定连接结构,下次成模设置内模板3时,无需在重新对内模板3进行安装组合定位,减少了传统中繁琐的固定工序,仅通过对定位固定部进行定位固定,即可完成对内模板3的固定,提高了整体成模的效率。通过螺栓对第二支杆41底端的固定板410进行定位,使固定板410贴合固定在预制箱梁1的顶端,在通过压杆44与地面的产生反向支撑力,使得定位固定部的位置固定,在压杆44尾端设置防漏板46,不仅通过压杆44的压制力避免混凝土溢出,同时对整体定位固定部具有支撑作用,所述压板43与内模板3抵顶,避免内模板3的倾斜。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压板43设置为可伸缩板,所述压杆44以及第一支杆40均为可伸缩杆。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压板43设置为可伸缩板,便于在混凝土浇筑后,微调压板43的宽度,以使内模板3更为紧实的抵顶在混凝土结构上;通过将压杆44设置为可伸缩杆,便于通过调整压杆44的长度,使防漏板46抵顶在内模板3与预制箱梁1的连接处,避免混凝土外溢;通过将第一支杆40设置为可伸缩杆,便于在第二支杆41的固定板410固定在预制箱梁1的顶端时,对内模板3和外模板11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杆40与所述第二支杆41的连接处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杆40顶端的滚轮45。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杆40的顶端设置滚轮45,便于内模板3的短距离运输,将内模板3倒置,通过滚轮45与地面的滚轮45接触,带动内模板3的移动,使得内模板3短距离需搬运的情况下,更为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外模板11与所述支撑压杆20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外模板11与所述支撑压杆20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多个与所述支撑压杆20适配的卡环12,所述卡环12外侧设置贯穿所述支撑压杆20与所述外模板11的定位销13。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支撑压杆20***所述卡环12内,形成与外模板11的连接,并通过横向贯穿所述支撑压杆20和外模板11的定位销13固定外模板11与支撑压杆20的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便于外模板11在支撑压杆20的作用下滑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防护装置31包括:

防护部,其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腔体32,所述腔体32内设置气缸33,所述气缸33的顶端通过所述防护杆34连接;所述气缸33以及所述防护杆34的外侧均包括充气垫35。

控制器,其连接到所述气缸33,并控制所述气缸33的伸缩的长度以及充气垫35的膨胀收缩,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缸33伸长量控制充气垫35的膨胀程度。

压力感应模块,其设置在防撞护栏上,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用于监测车辆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

气缸33伸缩预判模块,其连接到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所述气缸33伸缩预判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传输的撞击力数据,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气缸33伸长的长度,以控制所述气缸33的伸长。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3所示,通过将防护部设置在混凝土构成的防撞栏杆内,利用压力感应模块对撞击力感应监测,并通过气缸33伸缩预判模块根据撞击力的大小,向控制器传输气缸33伸长的长度,从而利用多组伸长的气缸33加防护杆34的连接,对车祸撞击进行二次防护,若撞击力度较大,车内的人很有可能甩出车窗外,因此,为避免人掉落公路桥梁下方,造成更为严重的撞击,通过伸长到一定长度的气缸33进行二次拦截,且通过控制器控制充气垫35的膨胀,保证气缸33在作用时,充气垫35处于饱和的状态,以缓冲人或车撞击的力度,降低伤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桥梁检测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