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行李舱结构

文档序号:1524943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辆用行李舱结构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 是由 锄柄博之 大叶透 朱尔珍·范德古特 马修·韦特 马克·格兰杰 约翰·哈格里夫斯 小林幸三 于 2017-05-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具有行李舱(2)、盖装置(3)和盖挡板(36),其中,行李舱(2)被设置在车辆(1)的后座(4)的后方;盖装置(3)用于覆盖行李舱(2);盖挡板(36)被设置在盖装置(3)的前部。后座(4)具有可倒式的座椅靠背(41)。盖挡板(36)构成为,在将座椅靠背从后倾状态移动到直立状态的情况下跟随座椅靠背(41)而移动。(The vehicle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luggage compartment (2), a cover device (3), and a cover flap (36), wherei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2) is provided behind a rear seat (4) of a vehicle (1); the cover device (3) is used for covering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2); a cover flap (36)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cover device (3). The rear seat (4) has a reversible seat back (41). The cover flap (36) is configured to move following the seat back (41) when the seat back is moved from a reclined state to an upright state.)

车辆用行李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行李舱结构(load compartment structure),其具有覆盖行李舱的盖装置(cover device),该行李舱被设置于车辆的后座(rear seat)的后方。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于客货两用车(station wagon)、掀背车(hatchback)等汽车的行李舱,设有用于遮盖行李的被称为后置物盖(tonneau cover)、后置物板、行李盖、行李架等的盖装置。该盖装置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配置于在后座的后方所设置的行李舱的上部。通常,这种盖装置从处于向后方倾倒的状态的座椅靠背(Seat Back)的后部朝后方的后背门(back door)附近的位置水平地配置。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座椅靠背倾斜,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在想要将箱状行李收装于行李舱时,行李舱长度不足,当箱状行李倒下(完全倒下)时,能够从舱外看到整个行李舱。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被配置于行李舱的上部的盖装置中,在将大件行李收装于行李舱内时,在使座椅靠背从向后侧倾倒的后倾状态成为直立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在座椅靠背和盖装置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因此,在现有的具有盖装置的车辆中,存在能够从所述间隙对行李舱内的行李进行视觉确认的问题。

另外,例如已知一种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作为覆盖行李垫板(deck board)与后座的座椅靠背之间的间隙的结构,其中,行李垫板以自如开闭的方式来封闭凹设于行李舱的地板(floor)的行李收装用的收装室。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中,在封闭收装室的行李垫板的前端具有可动板。该可动板在使座椅靠背处于立起状态或后倾状态时,被座椅靠背的后表面推压,从而朝下被配置在行李垫板和座椅靠背之间。另外,可动板在从立起状态向前侧倒伏时,通过弹性机构而大致水平地被配置于行李垫板和座椅靠背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8002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为用行李垫板覆盖被设置于行李舱的地板下面的收装室的结构。因此,该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即被配置为能够从车外对被配置于行李垫板上的行李舱空间的行李进行视觉确认的状态。

另外,由于该车辆用行李舱结构不具有使座椅靠背成为直立状态的机构,因此还存在以下问题,即无法为了将大件行李收装于行李舱,或者将多件行李收装于行李舱而使座椅靠背成为直立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行李舱结构,通过该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即使在使座椅靠背从行李舱侧成为直立状态而能够将大件行李收装于行李舱的情况下,也能够封闭座椅靠背与盖装置之间的间隙。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具有行李舱、盖装置、盖挡板(cover flap)和后座,其中,行李舱被设置于车辆的后座的后方;盖装置覆盖所述行李舱;盖挡板被设置于所述盖装置的前部;后座被配置于所述行李舱的前方且具有可倒式的座椅靠背,在将所述座椅靠背从后倾状态移动到直立状态时,所述盖挡板跟随所述座椅靠背而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即使在使座椅靠背从行李舱侧成为直立状态而能够将大件行李收装于行李舱的情况下,也能够封闭座椅靠背与盖装置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使座椅靠背处于向后方的后倾状态时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b)是主要部分概略俯视图。

图3是表示使座椅靠背处于直立状态时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b)是主要部分概略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其中,(a)是表示使座椅靠背处于后倾状态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b)是表示锁扣(striker)及分割锁扣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其中,(a)是表示使座椅靠背处于直立状态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b)是表示锁扣及分割锁扣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图,且为表示座椅锁定装置和锁扣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三变形例的锁扣和分割锁扣的放大立体图,(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四变形例的锁扣和分割锁扣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3的(a)、(b)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

此外,将图1所示的车辆1的行进方向设为“F”、后退方向设为“B”、垂直上方侧设为“U”、垂直下方侧设为“D”、左侧设为“L”、右侧设为“R”来适宜地进行说明。

《车辆》

车辆1具有:行李舱门开口部1b和行李舱2,其被设置于车身后部1a;行李舱门6(参照图2的(a)),其用于开闭行李舱门开口部1b;后置物盖3(盖装置),其用于覆盖行李舱2;后座4;和座椅锁定装置5,其用于锁定后座4的座椅靠背41。

此外,只要车辆1是在后部具有行李舱2、行李舱门6(参照图2的(a))、盖部件31、后座4和座椅锁定装置5的汽车即可,其形式、种类并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只要被配置于车身后部1a的行李舱2上的盖部件31为用于遮盖行李A1、A2(参照图2的(a)、图3的(a))的部件即可,例如为后置物盖、后置物板、行李盖、行李架等。下面,作为盖部件31的一例,以设置于后置物盖装置3的后置物盖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行李舱门开口部1b为用于从行李舱2内取出行李A1、A2(参照图2的(a)、图3的(a)),或将行李A1、A2收装于行李舱2的开口部。

《行李舱》

行李舱2是在车辆1中,收装或装载行李A1、A2(参照图2的(a)、图3的(a))的收装空间。该行李舱2被形成于行李舱门开口部1b与后座4之间的地板面2a上。在从后置物盖装置3的箱体32拉出盖部件31的情况下,行李舱2的上方被盖部件31封闭。另外,在行李舱2中,在通过后置物盖装置3的卷绕装置35(参照图2的(a))将盖部件31卷绕好的情况下,行李舱2的上方敞开。

如图1所示,行李舱2内的地板面2a由地板面板(floor panel)21和底板(floorboard)23形成,其中,地板面板21形成地板面2a;底板23用于开闭凹设于地板面2a的收装室22(参照图2的(a))。在地板面2a与将盖部件31从箱体32拉出而覆盖行李舱2的盖部件31之间,形成有收装行李A1、A2(参照图2的(a)、图3的(a))的行李舱空间。

行李舱2的左右的行李舱侧壁2b由构成行李舱2的左右的内壁面的后侧内饰板(rear side trim)形成。在左右的行李舱侧壁2b上形成有前侧卡止槽2c和后侧卡止槽2d,其中,前侧卡止槽2c与后述的保持件(holder)33的保持突起34卡合;后侧卡止槽2d与从盖部件31的左右端部31c突出的突起31d卡合。在图2的(b)所示的行李舱侧壁2b上配置有:后述的座椅锁定装置5的操作机构51;锁定电缆(lock cable)52,其与操作机构51连结而进行驱动;和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其与锁定电缆52的前端连结而进行驱动。

图1所示的前侧卡止槽2c是用于使从后置物盖装置3的箱体32的左右端面突出的保持突起34与其卡合,从而将箱体32保持为使箱体32架设于左右的行李舱侧壁2b之间的上方的状态的保持部。前侧卡止槽2c由与从箱体32的左右端部的保持件33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保持突起34卡合的凹槽构成,该箱体32被配置于处于后倾状态的座椅靠背41的后表面41a的上部附近。

后侧卡止槽2d是用于通过卡止从后置物盖装置3的箱体32向后方拉出的盖部件31的突起31d,将盖部件31水平地架设于左右的行李舱侧壁2b之间,来维持由盖部件31覆盖行李舱2的上方的状态的槽。

《行李舱门》

图2的(a)所示的行李舱门6只要是封闭行李舱门开口部1b的行李舱门,则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行李舱门。下面,作为行李舱门6的一例,以掀背式的铰链式后背门为例进行说明。

《后置物盖装置》

如图1所示,后置物盖装置3是具有卷绕装置35(参照图2的(a))的卷绕式后置物盖装置,该卷绕装置35用于将覆盖行李舱2的盖部件31的前端侧卷绕到箱体32内。后置物盖装置3具有:盖部件31;箱体32,其以自如拉出的方式配置有盖部件31;保持件33;保持突起34;卷绕装置35(参照图2的(a));和盖挡板36,其被设置于箱体32的前部。

《盖部件》

盖部件31是所谓的后置物盖,为用于覆盖并遮蔽行李舱2的上方的遮蔽部件。盖部件31起到以下两种作用,即覆盖行李舱2来隐藏行李A1、A2(参照图2的(a)、图3的(a))的作用和作为搁板来载置小件行李(省略图示)的作用。盖部件31具有片状的盖主体31a、棒状部件31b及把手31e、突起31d和加强部件31f,其中,棒状部件31b及把手31e被设置于盖主体31a的后端部;突起31d形成于棒状部件31b的左右顶端;加强部件31f被设置于盖主体31a的后端。

盖主体31a由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四边形且具有可挠性的片状部件构成。盖主体31a由树脂片、布片、激光布(laser cloth)等构成。盖主体31a的前端部被固定于卷绕装置35(参照图2的(a))的旋转辊(省略图示)。盖主体31a形成为,当从箱体32拉出时能够覆盖行李舱2的上方整体的大小。

棒状部件31b为细长部件,其发挥将柔韧的盖部件31的后端部位支承为平坦状态的支承部件的功能。棒状部件31b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

突起31d从盖主体31a的左右端部31c向车宽方向突出形成。左右的突起31d以自如拆装的方式卡合于左右的后侧卡止槽2d。

把手31e是在乘员拉出盖部件31,或者将盖部件31卷绕于卷绕装置35(参照图2的(b))时,供手指勾挂的部位。

加强部件31f例如由板和框部件构成,其中,板被固定于棒状部件31b的后侧表面;框部件覆盖板的后端缘部。

箱体32是收装有卷绕装置35(参照图2的(a))和盖部件31的前端侧的中空的盖壳体。箱体32是由在侧视时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的方筒状体构成。在箱体32的后侧的侧表面,沿着车宽方向形成有拉出口32a,该拉出口32a用于从箱体32的内部拉出盖部件31。

保持件33是左右一对盖部件,其用于封闭位于箱体32的左右两端部的四边形的开口部。保持件33呈有底的方筒形。

保持突起34由一对销形状的突起构成,其分别突起设置于保持件33的左右端面。通过使该左右两端的保持突起34以自如拆装的方式卡合于前侧卡止槽2c,所述箱体32被支承于左右的行李舱侧壁2b。

如图2的(a)所示,卷绕装置35构成为具有未图示的轴棒状的旋转辊、轴承和螺旋弹簧等,其中,旋转辊卷绕盖部件31的前端侧;轴承枢支旋转辊;螺旋弹簧用于使旋转辊转动。

<盖挡板>

盖挡板36被配置为,当使座椅靠背41从后倾状态移动到直立状态时,其跟随座椅靠背41而移动。盖挡板36具有转动轴36a、挡板主体36b和施力部件37,其中,转动轴36a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被枢支于后置物盖装置3的前部的箱体32;挡板主体36b被配置为能够以转动轴36a(基端部)为中心转动;施力部件37被设置于转动轴36a。

如图2的(a)所示,在座椅靠背41处于后倾状态时,盖挡板36的顶端被座椅靠背41的后表面41a推压,而以盖挡板36的基端部为中心向下方转动,从而盖挡板36抵接于后表面41a。

另外,如图3的(a)所示,在座椅靠背41处于直立状态时,盖挡板36被施力部件37施力,并以盖挡板36的基端部为中心转动而成为水平状态,从而被水平地配置于座椅靠背41与后置物盖装置3之间的间隙S。即,在座椅靠背41处于直立状态时,盖挡板36成为水平状态而封闭间隙S,并与盖部件31一起使行李舱2内的行李A2成为隐藏状态。

转动轴36a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枢支部35b,该枢支部35b被设置于箱体32的前表面部。在转动轴36a上设有施力部件37,该施力部件37用于对盖挡板36向水平方向施力。

如图3的(a)、(b)所示,挡板主体36b由树脂制等的平板部件构成,该平板部件形成为以封闭处于直立状态的座椅靠背41的后表面41a与箱体32之间的间隙S的状态而配置的大小。挡板主体36b的长度形成为,其车宽方向的长度与盖部件3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其前后方向的长度与间隙S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如图2的(a)所示,施力部件37被设置于转动轴36a,由对挡板主体36b向水平方向施力的弹簧部件构成。

《后座》

后座4具有可倒式的座椅靠背41、座椅坐垫42、锁扣43(参照图2的(b))和倾动机构44,其中,座椅坐垫42被配置于座椅靠背41的下端部;锁扣43被突出设置在座椅靠背41的侧表面;倾动机构44被配置于座椅靠背41的下端部。后座4与行李舱2的前侧相邻而配置。后座4只要能够通过操作被配置于行李舱侧壁2b的座椅锁定装置5的操作部51a而使座椅靠背41从后倾状态成为直立状态即可,其结构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2的(b)所示,在座椅靠背41的行李舱侧壁2b侧的侧表面上部,突出设置有使圆棒状的金属形成为在俯视时呈大致U字形(大致凹形)的锁扣43。锁扣43被设置于行李舱侧壁2b,以卡合并被保持于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的止动销53a、53b的方式而设置,该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将座椅靠背41保持为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

如图2的(a)所示,倾动机构44例如构成为具有枢支部件(省略图示)和施力装置(省略图示),其中,枢支部件将座椅靠背41的左右端部以自如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施力装置具有将座椅靠背41以被配置于座椅靠背41的下端部的枢支部件为支点而向前侧方向推倒的施加力。因此,后座4的座椅靠背41构成为,通过倾动机构44而自动地向前侧方向倾倒,该倾动机构44具有由未图示的弹簧部件或电动马达构成的施力装置。

《座椅锁定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座椅锁定装置5为如下装置,即通过操作被配置于行李舱侧壁2b的操作部51a,使座椅靠背41移动为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从而能够由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来保持该座椅靠背41的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座椅锁定装置5构成为具有上述的操作机构51、锁定电缆52和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

操作机构51主要由操作壳体51b和操作部51a构成,其中,操作壳体51b被植入设置于行李舱侧壁2b;操作部51a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枢支于操作壳体51b。

操作壳体51b被设置为从壁面没入行李舱侧壁2b的状态。操作部51a为进行用于使座椅靠背41成为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的操作的把手部件。操作部51a例如由能够进行向行李舱2内侧方向拉伸等的操作的操作杆构成。操作部51a在顶端侧具有操作部位,在基端侧具有枢支部,在基端侧的靠中央的位置具有与锁定电缆52连结的连结部。

锁定电缆52是用于与操作部51a的操作联动,而将操作部51a的动作传递给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的止动销53a、53b的部件。锁定电缆52的前端部被连结于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的止动销53a、53b。锁定电缆52例如为由将多根电线扭转而形成的结构,或者由一根电线构成。

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为如下装置,即通过对操作部51a进行操作,经由锁定电缆52驱动止动销53b以使其从座椅靠背41的锁扣43脱离,并通过倾动机构44的弹簧力将保持在后倾状态的座椅靠背41切换为保持直立状态。一对止动销53a、53b构成为,通过由操作部51a连结的锁定电缆52而驱动,从而与锁扣43卡合或脱离。

《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作用》

接着,参照图1~图3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当使座椅靠背41处于后倾状态,且从箱体32拉出盖部件31以使突起31d卡合于后侧卡止槽2d的情况下,行李舱2的上方被盖部件31覆盖并封闭。如图2的(a)所示,被配置于座椅靠背41与箱体32之间的盖挡板36的顶端朝向下方而成为抵接于座椅靠背41的后表面41a的状态。因此,行李舱2内的行李A1通过盖部件31和盖挡板36而成为隐藏状态,以使无法从车外看到行李A1。

车辆1具有行李舱2、后置物盖装置3(盖装置)、盖挡板36和后座4,其中,行李舱2被设置于后座4的后方;后置物盖装置3覆盖行李舱2;盖挡板36被设置于后置物盖装置3的前部;后座4被配置在行李舱2的前方且具有可倒式的座椅靠背41。盖挡板36构成为,在将座椅靠背41从图2的(a)、(b)所示的后倾状态移动到图3的(a)、(b)所示的直立状态时,其跟随座椅靠背41而移动。

据此,当使座椅靠背41从后倾状态移动到直立状态时,位于盖部件31的前部的盖挡板36跟随座椅靠背41的变动而移动。因此,即使座椅靠背41和后置物盖装置3的箱体32之间的间隙S由于座椅靠背41的变动而扩大,盖挡板36也会响应该变动而移动,从而封闭间隙S。

因此,即使在为了能够将较大的箱形的行李A2收装于行李舱2而使座椅靠背41处于直立状态的情况下,盖挡板36也能够封闭座椅靠背41与盖部件31之间的间隙S,从而隐藏行李A2以使无法从车外看到。

车辆1还具有将座椅靠背41保持为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的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通过操作被设置于行李舱2的侧表面的操作部51a,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将座椅靠背41从保持为后倾状态切换到保持为直立状态。

据此,通过将操作部51a设置于行李舱2的侧表面,由此在将行李A1、A2收装于行李舱2内时,能够在行李舱2的后方的位置对操作部51a进行操作。当对该操作部51a进行操作时,能够将座椅靠背41从保持为后倾状态切换为保持为直立状态,从而扩大行李舱2。因此,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能够有效利用行李舱2内的座椅靠背41的后侧下部的死区(deadspace),从而能够将大件行李A2、或多个较小的行李A1装载于行李舱2。

盖挡板36以能够以基端部为中心转动的方式枢支于后置物盖装置3的前部,在盖挡板36的基端部设置有对该盖挡板36向水平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37。

据此,在盖挡板36上,通过设置有向水平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37,即使在间隙S扩大的情况下,由于被配置为水平状态而使俯视时的面积扩大,因此,能够使间隙S成为封闭状态。

盖挡板36在座椅靠背41处于后倾状态时,以盖挡板36的基端部为中心向下方转动,从而盖挡板36的顶端抵接于座椅靠背41的后表面41a,在座椅靠背41处于直立状态时,盖挡板36被施力部件37施力,并以盖挡板36的基端部为中心转动而成为水平状态,从而被配置于座椅靠背41与后置物盖装置3之间的间隙S。

据此,如图2的(a)所示,盖挡板36在座椅靠背41处于后倾状态时,由于盖挡板36的顶端抵接于座椅靠背41的后表面41a,因此能够使间隙S成为封闭状态。另外,盖挡板36在座椅靠背41处于直立状态时,通过施力部件37而成为水平状态,而被配置在座椅靠背41与后置物盖装置3之间的间隙S,因此能够无间隙S地封闭行李舱2的上方。因此,在座椅靠背41处于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时,能够使得无法从车外看见被收装于行李舱2内的行李A1、A2(参照图3的(a)),因此能够提高外观性和防盗性。

如前所述,在座椅靠背41的侧表面突出设置有锁扣43,在行李舱侧壁2b上设置有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该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具有卡合于锁扣43而将座椅靠背41维持为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的止动销53a、53b。

据此,被设置于行李舱侧壁2b的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的止动销53b与处于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的座椅靠背41的锁扣43卡合,从而能够将座椅靠背41保持为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这两种状态。

更详细而言,如图2的(b)所示,处于后倾状态的座椅靠背41,通过一对止动销53a、53b与锁扣43卡合而被保持为后倾状态。

如图3的(a)、(b)所示,在对操作部51a进行操作而使座椅靠背41从后倾状态成为直立状态的情况下,卡合于锁扣43的一对止动销53a、53b被解除,并通过倾动机构44的施力部件使座椅靠背41转动到直立状态。如图3的(b)所示,通过前侧的止动销53a卡合于锁扣43,成为直立状态的座椅靠背41被保持为直立状态。

如此,本发明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通过具有座椅锁定装置5,由此能够从行李舱2的后方对操作部51a进行操作,使座椅靠背41从后倾状态移动到直立状态,从而能够将较大的箱形的行李A2高效地收装于行李舱2内。

此外,在现有的后座电动驱动装置中,需要在座椅靠背成为垂直之前持续按压开关,操作烦杂。与此相对,本发明能够通过操作部51a的杆单一操作来使座椅靠背41直立,因此能够消除现有的开关操作的烦杂,提高操作部51a的操作性。

另外,在将座椅靠背41从后倾状态移动到直立状态的情况下,盖挡板36跟随座椅靠背41而移动到水平状态。因此,能够通过盖部件31和盖挡板36封闭行李舱2内而使其成为隐蔽状态。

[第一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造和变更,本发明当然也涉及这些被改造和变更后的发明。此外,对已经说明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图,(a)是表示使座椅靠背处于后倾状态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b)是表示锁扣和分割锁扣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图,(a)是表示使座椅靠背处于直立状态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b)是表示锁扣和分割锁扣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4的(a)所示,实施方式的座椅锁定装置5也可以为,通过对操作部51Aa进行操作,经由被配置于行李舱侧壁2b的锁定电缆52A、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和分割锁扣54A,来使锁扣55A卡合或脱离被设置于座椅靠背41A的锁定机构45A。

在该情况下,座椅锁定装置5A由被配置于行李舱侧壁2b的操作机构51A的操作部51Aa、锁定电缆52A、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分割锁扣54A、锁扣55A、和设置于座椅靠背41A的锁定机构45A构成。

如图4的(a)所示,操作机构51A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主要由操作壳体51Ab和操作部51Aa构成,其中,操作壳体51Ab被植入设置于行李舱侧壁2b;操作部51Aa被枢支于操作壳体51Ab。

锁定电缆52A的后端被连结于操作部51Aa,其前端被连结于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

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为如下装置,即通过对操作部51Aa进行操作而由被连结的锁定电缆52A驱动,从而将分割锁扣54A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

分割锁扣54A是以枢支螺栓54Ab为中心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而被枢支的连杆状的部件,该枢支螺栓54Ab隔着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而被固定于行李舱侧壁2b。于分割锁扣54A设置有连杆部件54Aa、枢支螺栓54Ab和锁扣55A,其中,连杆部件54Aa由长圆形的金属制板部件构成;枢支螺栓54Ab被设置于连杆部件54Aa的基端部侧;锁扣55A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被枢支于连杆部件54Aa的顶端侧。

锁扣55A被保持为,其后端部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分割锁扣54A的顶端部,其前端部能够与被设置于后座4A的座椅靠背41A的锁定机构45A卡合或脱离。该锁扣55A由在俯视时为四边形的金属制圆杆件形成,该金属制圆杆件在前端部具有与锁定机构45A啮合的啮合部55Aa。

在后座4A的座椅靠背41A上设置有锁定机构45A和倾动机构44A,其中,锁定机构45A在座椅靠背41A处于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时,啮合于锁扣55A的啮合部55Aa;倾动机构44A与实施方式的倾动机构44相同,构成为使座椅靠背41A向前侧方向倾倒。

如此构成的座椅锁定装置5A通过对操作部51Aa进行操作,由此通过与操作部51Aa联动的锁定电缆52A,解除了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的如图4的(a)、(b)所示的锁定分割锁扣54A的锁定状态。通过解除该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座椅靠背41A通过倾动机构44A的施加力而向前方转动,从而从后倾状态移动到图5的(a)所示的直立状态。此时,如图5的(a)、(b)所示,被设置于座椅靠背41A的锁定机构45A将锁扣55A向前方拉伸,因此锁扣55A和分割锁扣54A被配置在一条直线上。成为直立状态的座椅靠背41A通过座椅锁定装置5A而被保持为直立状态。

即便如此,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在对操作部51Aa进行操作时,处于后倾状态的座椅靠背41A能够通过座椅锁定装置5A而成为直立状态。

因此,座椅靠背41A能够有效利用行李舱2内的座椅靠背41A的后侧下部的死区,从而能够将大件的箱形的行李A2收装于行李舱2。

[第二变形例]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图,且为表示座椅锁定装置和锁扣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的一对止动销53a、53b(参照图2的(b))也可以为一根止动销53Ba。

另外,形成为大致U字形(大致凹形)的锁扣43(参照图2的(b))也可以为锁扣43B,该锁扣43B具有供止动销53B卡合或脱离的台阶部43Ba。

如此,在座椅靠背41处于后倾状态和直立状态时,止动销53Ba和锁扣43B彼此卡合即可。

[第三变形例]

图7的(a)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的第三变形例的锁扣和分割锁扣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7的(a)所示,图5的(a)、(b)所示的第一变形的分割锁扣54A也可以为分割锁扣54C,该分割锁扣54C由具有两个连结孔54Cb、54Cc和卡合突起54Cd的连杆部件54Ca构成。

另外,如图7的(a)所示,图5的(a)、(b)所示的第一变形的锁扣55A也可以为锁扣55C,该锁扣55C由锁扣连杆部件55Ca和锁扣主体55Cb构成,其中,锁扣连杆部件55Ca具有将卡合突起54Cd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进行***的转动槽55Cc;锁扣主体55Cb具有轴部55Cd,该轴部55Cd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被枢支于前侧的连结孔54Cc。

在该情况下,锁扣55C的锁扣连杆部件55Ca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分割锁扣54C的前侧。在锁扣连杆部件55Ca的侧表面突出设置有锁扣主体55Cb,该锁扣主体55Cb在前侧具有供锁定机构45A(参照图4的(a))啮合的啮合部55Ce。

[第四变形例]

图7的(b)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箱结构的第四变形例的锁扣和分割锁扣的放大立体图。

另外,如图7的(b)所示,所述第一变形例的分割锁扣54A和分割锁扣55A(参照图4的(b)和图5的(b))也可以为在分割锁扣54D的前端部的侧表面突出设置有锁扣55D的部件。

在该情况下,分割锁扣54D由如下构成的分割锁扣54D构成,该分割锁扣54D由连杆部件54Da构成,该连杆部件54Da具有连结孔54Db和连结孔54Dc,其中,连结孔54Db在后端部将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参照图4的(a)和图5的(a))以自如转动的方式连结;连结孔54Dc安装有锁扣55D的轴部55Db。

锁扣55D具有圆棒形状的锁扣主体55Da、轴部55Db和啮合部55Dc,其中,锁扣主体55Da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四边形;轴部55Db被形成于锁扣主体55Da的基端侧;啮合部55Dc供锁定机构45A(参照图4的(a))啮合。

在对操作部51Aa进行操作时,如此构成的锁扣55D通过与操作部51Aa联动的锁定电缆52A和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与分割锁扣54D一起以连结孔54Db为中心向前方转动(参照图4的(a)和图5的(a))。因此,由于锁扣55D一体地连结于分割锁扣54D,因此锁扣55D不会成为弯折状态,从而能够将座椅靠背41A(参照图5的(a))保持为直立状态。

[其他变形例]

另外,后置物盖装置3只要由能够覆盖行李舱2的上方的部件形成即可,例如,也可以为树脂制的厚板状部件、金属制部件、木制部件、组合其他部件而制作的部件或由一个部件构成的部件。

被设置在该后置物盖装置3的前端的盖挡板36也可以配置在板状的后置物板或行李架的顶端。盖挡板36和后置物盖装置3也可以通过铰链部件或板簧部件连结,该铰链部件具有使盖挡板36自动恢复到水平状态的弹性。

另外,盖挡板36也可以为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以从后置物盖装置3的前端向前方弹性地自如伸缩(自如进退)的方式而设置。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行李舱;2b:行李舱侧壁(侧壁);3:后置物盖装置(盖装置);4:后座;31:盖部件;36:盖挡板;37:施力部件;41、41A:座椅靠背;41a、41Aa:后表面;43、43B:锁扣;51、51A:操作机构;51a、51Aa:操作部;53:座椅靠背保持机构;53a、53b、53Ba:止动销(latch);S:间隙。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致动机动车辆行李箱行李盖横向件到锁紧位置的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