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

文档序号:1541187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辆用灯具 (Vehicle lamp ) 是由 坂下麻美 于 2019-07-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更多方向视觉辨认导光体的发光。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4);以及导光体(6),该导光体(6)具有板状部(10),该板状部(10)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且扭曲为从规定的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板状部(10)的两个主表面的形状。导光体(6)中,通过光扩散材料而使从板状部(10)的将两个主表面连接的第一侧面射入的光源(4)的光从两个主表面射出。(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visually recognize the light emission of a light guide from more directions. The vehicle lamp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light source (4); and a light guide body (6), wherein the light guide body (6) is provided with a plate-shaped part (10), the plate-shaped part (10) contains a light diffusion material inside, and the light guide body is twisted into a shape that the two main surfaces of the plate-shaped part (10) can be seen at the same time when being observed from a specified first direction. In the light guide body (6),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4) entering from a first side surface of the plate-like portion (10) connecting the two main surfaces is emitted from the two main surfaces through the light diffusion material.)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尤其涉及用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使光源的光经由导光体而向灯具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具有如下构造:使光从侧面射入至板状导光体,通过设置于灯具内侧主表面上的台阶等反射要素而使其反射,并使光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向灯具前方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6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车辆用灯具中,从导光体的平坦的主表面射出光。因此,在以往的车辆用灯具中,在从更多的方向视觉辨认导光体的发光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从更多方向视觉辨认导光体的发光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以及导光体,其具有板状部,上述板状部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且扭曲为从规定的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上述板状部的两个主表面的形状。导光体中,通过光扩散材料而使从板状部的将两个主表面连接的第一侧面射入的光源的光从两个主表面射出。根据该方式,能够从更多方向视觉辨认导光体的发光。

在上述方式中,板状部也可以具有使与主表面平行的虚拟轴所延伸的方向上的板状部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绕虚拟轴地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而成的形状。另外,在上述的任一方式中,板状部具有连接两个主表面的、与第一侧面不同的侧面,板状部具有扭曲为从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两个主表面以及上述不同的侧面的形状,导光体也可以将从第一侧面射入的光从两个主表面以及上述不同的侧面射出。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不同的侧面包括第二侧面、以及与第二侧面不同的第三侧面,板状部具有扭曲为从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两个主表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的形状,导光体也可以将从第一侧面射入的光从两个主表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射出。另外,在上述任一方式中,导光体具有周面与板状部的第一侧面连接的棒状部,棒状部也可以供光源的光从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向板状部射出光。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沿车宽方向排列有多个上述导光体,多个上述导光体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其正面逐渐朝向车身的侧方。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相对于一个上述导光体设置有两个上述光源,两个上述光源分别配置于上述棒状部的两个端部侧。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通过灯主体对上述棒状部的两个上述端部和接近各上述端部地配置的上述光源进行遮挡,使其不能被从灯具外部观察到。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上述棒状部为圆柱状。

此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述在方法、装置、以及系统等之间转换的结果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从更多方向视觉辨认导光体的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中的(A)以及图4中的(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射出效率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6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后视图。

图7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左视图。

图8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右视图。

图9中的(A)是沿图7的B-B线的剖视图。图9中的(B)是沿图7的C-C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灯具;4、4a、4b:光源;6:导光体;8:棒状部;8c:周面;10:板状部;10a:第一主表面;10b:第二主表面;10c:第一侧面;10d:第二侧面;10e:第三侧面;11:光扩散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优选实施方式为基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进行限定而是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全部特征、其组合,不一定是发明本质内容。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者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形状是为了容易进行说明而简便地进行的设定,除非有特别说明,其不是限定性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的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该用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重要度,而是用于对某种构成与其他构成进行区别。另外,在各附图中,将对说明实施方式并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省略表示。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车辆用灯具1例如是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组合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说明,将灯具前后方向和搭载有车辆用灯具1的车身的前后方向设为同一方向,将灯具左右方向设为和车身的车宽方向同一的方向。另外,将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设为车宽方向外侧。

车辆用灯具1具备灯主体2、以及对灯主体2的灯具前方侧进行覆盖的透光性的外罩(未图示)。在由灯主体2和外罩形成的灯室内,容纳有光源4、以及导光体6。光源4以及导光体6分别固定于灯主体2。

光源4例如是LED(发光二极管)。此外,光源4也可以是LD(激光二极管)、有机或者无机EL(电致发光)等其他半导体发光元件、白炽灯、卤素灯、放电灯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一个导光体6,设置有两个光源4a、4b。以下,在不需要区别光源4a以及光源4b的情况下,将这些统称为光源4。

导光体6是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构件。作为用于导光体6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固性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车宽方向排列有多个导光体6。另外,多个导光体6以越被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而越向灯具后方侧偏移的方式排列。

各导光体6具有棒状部8、以及板状部10。棒状部8是向任意一个方向延伸的长条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棒状部8为圆柱状,大致在铅垂方向上延伸。但是,导光体6越被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则棒状部8越倾斜放置。另外,多个导光体6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其正面逐渐朝向车身的侧方。即,各导光体6的姿态被规定为随着其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绕棒状部8的延伸轴(延伸方向的中心轴)逐渐旋转。

在棒状部8的端部,配置有光源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棒状部8的一端侧配置有光源4a,在另一端侧配置有光源4b。以其发光面与棒状部8的端面对置的方式来配置各光源4。因而,各光源4的光从棒状部8的端面向导光体6射入。端面是指在棒状构件的端部,向与延伸轴相交的方向延伸的表面。

板状部10从棒状部8的周面突出。周面是指,沿棒状构件的延伸轴延伸的表面。板状部10在除去棒状部8的两端部的中间部分,与棒状部8连结。棒状部8的两端部和接近各端部地配置的光源4,被灯主体2相对灯具外部而隐藏。另外,棒状部8插通于设置于灯主体2的贯通孔2a中。棒状部8中连接两端部的中间部分和板状部10相对于灯主体2的外部而露出。

板状部10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另外,板状部10具有连接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的多个侧面。之后对导光体6的形状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3中的虚线区域R的放大图所示,板状部10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作为光扩散材料11,可以列举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为150~500nm,优选为160~450nm,更优选为170~450nm,进一步优选为200~400nm,特别优选为220~400nm。光扩散材料11的含量相对于板状部10的整体质量例如为0.1~100质量ppm,优选为0.1~50质量ppm,更优选为0.1~10质量ppm。

二氧化钛粒子中,金红石相变的比例例如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在板状部10中也可以含有可与使用的树脂的主要单体共聚的其他单体、抗静电剂、抗氧化剂、脱模剂、阻燃剂、润滑剂、流动性改善剂、填充剂、光稳定剂等一般添加剂。此外,棒状部8中的光扩散材料11的含量比板状部10中的含量小,本实施方式的棒状部8不含有光扩散材料11。

在将构成板状部10的材料制成板厚为4mm的平板而测定的情况下,其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方向的雾度值超过7%且在30%以下。此外,在将构成棒状部8的材料以相同条件测定的情况下,其雾度值在7%以下。另外,在将构成板状部10的材料制成板厚为4mm的平板而测定的情况下,其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与在一个主表面的法线方向从该主表面射入的光的量相对的、从另一个主表面向所有方向射出的光的量所占的比例)在60%以上且在92%以下。

能够使用雾度计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以JIS K7136为标准测定板状部10以及棒状部8的雾度值。能够使用雾度计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以JIS K7361-1为标准测定板状部10的可见光透射率。

另外,在由构成板状部10的材料制成的平板材中(以下,为了方便,将该平板材设为板状部10),关于从连接两个主表面的侧面射入的光从主表面射出时的射出效率,满足以下条件。图4中的(A)以及图4中的(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射出效率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图4中的(A)表示板状部10的尺寸和LED的配置。图4中的(B)表示从光射出面C侧观察安装有固定框B的板状部10所见的样子。

如图4中的(A)所示,准备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0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0mm、厚度为3.2mm的长方体状的板状部10。将该板状部10的侧面A作为光源光的射入面。然后,在侧面A的法线方向配置LED。LED以焦点P朝向侧面A,并且从焦点P到侧面A的距离为1.85mm的方式配置。光从LED的发光面在180°的范围扩散。

另外,如图4中的(B)所示,用固定框B覆盖准备好的板状部10的周围。在被固定框B覆盖的状态下,板状部10的光射出面C上下方向的长度为9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60mm。固定框B的正面以及背面都不反射光。另外,在光射出面C的法线方向上离光射出面C为

Figure BDA0002121980360000051

10的距离处,配置受光面(未图示)。

在该状态下,使光从LED射出。然后,以通过光射出面C的中心的法线和受光面的交点为中心,测定照射在受光面上的上下15°×左右25°的矩形区域的光的光束。若是板状部10的话,则在以从LED射出的光的光束为1时,照射在该矩形区域的光的光束在0.3%以上。

另外,板状部10具有如下光学特性:若光从侧面射入,则来自主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比来自与光所射入的侧面背向的侧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多,若光从一个主表面射入,则来自另一个主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比来自侧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多。

即,在光从侧面射入的情况和光从主表面射入的情况的任一种情况下,板状部10从主表面射出的光的比例都比从侧面射出的光的比例高。但是,也从板状部10的侧面射出规定量的光。因而,在将任意的一个侧面设为光射入面的情况下,板状部10的两个主表面和其他侧面会被视觉辨认为发光部。

接下来,对导光体6的形状详细地进行说明。图5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图6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后视图。图7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左视图。图8是光源以及导光体的右视图。图9中的(A)是沿图7的B-B线的剖视图。图9中的(B)是沿图7的C-C线的剖视图。

棒状部8具有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第一端面8a、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第二端面8b、以及连接第一端面8a以及第二端面8b的周面8c。在与第一端面8a对置的位置处配置有光源4a,在与第二端面8b对置的位置处配置有光源4b。另外,在棒状部8的两端部,设置有用于将棒状部8固定于灯主体2的连结部8d。

板状部10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连接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的第一侧面10c、以及与第一侧面10c不同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侧面10c不同的侧面包含第二侧面10d、第三侧面10e以及第四侧面10f。第一侧面10c与第二侧面10d以及第四侧面10f相邻。第二侧面10d与第一侧面10c以及第三侧面10e相邻。第三侧面10e与第二侧面10d以及第四侧面10f相邻。第四侧面10f与第三侧面10e以及第一侧面10c相邻。由棱线划分出彼此相邻的两个侧面。

导光体6具有棒状部8的周面8c与板状部10的第一侧面10c连接的构造。第一侧面10c沿棒状部8的延伸方向延伸,其整体与周面8c连接。第二侧面10d是大致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侧面,第三侧面10e是大致朝向灯具前方的面,第四侧面10f是大致朝向铅垂方向下方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8的直径比板状部10的厚度大。另外,棒状部8和板状部10是一体成形品。能够使用不混合光扩散材料11的树脂材料、和混合了光扩散材料11的树脂材料,通过以往公知的双色成形等手段制造该一体成形品。

另外,板状部10具有扭曲为从规定的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两个主表面、即能够同时看到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的形状。换言之,板状部10具有以使与第一主表面10a或第二主表面10b平行的虚拟轴X延伸的方向上的板状部10的一端侧(第二侧面10d)和另一端侧(第四侧面10f)绕虚拟轴X地沿彼此相反方向旋转而成的形状。由此,能够从同一方向同时视觉辨认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0具有扭曲为从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第一主表面10a、第二主表面10b、第二侧面10d以及第三侧面10e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而观察导光体6的正面时,能够同时视觉辨认第一主表面10a、第二主表面10b、第二侧面10d以及第三侧面10e(也参照图1)。

另外,如上文所述,多个导光体6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其正面逐渐朝向车身的侧方。因此,从灯具前方观察车辆用灯具1时,在车宽方向的较宽的角度范围,至少对于一个导光体6,能够同时视觉辨认两个主表面以及两个侧面。

各光源4的光从棒状部8的第一端面8a以及第二端面8b向导光体6射入。棒状部8对从一个端部射入的光源4的光朝向另一个端部地在内部进行导光。在该过程中,光源4的光从周面8c向板状部10射出。具体来说,从第一端面8a射入的光源4a的光一边朝向相反侧的第二端面8b进行内面反射,一边在棒状部8内前进。在该过程中,光源4a的光在棒状部8的周面8c和板状部10的第一侧面10c的连接部处,从周面8c向板状部10侧泄漏,并射入至板状部10。从第二端面8b射入的光源4b的光也一样。

光源4从第一侧面10c射入至板状部10的光,通过分散在板状部10内部的光扩散材料11,从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射出。由此,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整体均匀地进行面发光。另外,射入至板状部10的光的一部分,也从第二侧面10d、第三侧面10e以及第四侧面10f射出。由于板状部10具有扭曲为从规定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第一主表面10a、第二主表面10b、第二侧面10d以及第三侧面10e的形状,因此观察者能够一下子视觉辨认出板状部10的四个面的发光。

另外,如图7、图9中的(A)以及图9中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6中,周面8c和第一侧面10c的连接位置M具有在规定的第一部位和比该第一部位更远离光源4的第二部位上、沿绕棒状部8的轴的方向Y进行偏移的形状。

在以第一端面8a侧为基准进行考虑的情况下,在以相对于棒状部8的延伸方向Z而正交的剖面观察时,在位于B-B线剖面位置处的第一部位上的连接位置Mb、和位于比第一部位更离开光源4a的C-C线剖面位置处的第二部位上的连接位置Mc中,连接位置Mc比连接位置Mb更沿顺时针方向偏移。

在以第二端面8b侧为基准进行考虑的情况下,在以相对于棒状部8的延伸方向Z而正交的剖面观察时,在位于C-C线剖面位置处的第一部位上的连接位置Mc、和位于比第一部位更离开光源4b的B-B线剖面位置处的第二部位上的连接位置Mb中,连接位置Mb比连接位置Mc更沿逆时针方向偏移。

另外,从图5、图8也可知,连接位置M从第一部位到第二部位连续偏移。另外,第一部位包含板状部10的一个端部,即包含第二侧面10d,第二部位包含板状部10的另一个端部,即包含第四侧面10f。即,板状部10从第二侧面10d到第四侧面10f,连接位置M向绕轴的方向Y连续地偏移。进一步,连接位置M绕轴向相同的方向偏移。即,板状部10的第一侧面10c以棒状部8为中心而扭曲为螺旋状。第一侧面10c的旋转范围,言之,绕轴的方向Y的偏移量,相对于周面8c的整周,例如为1/4~3/4。

通过光源4a和/或光源4b的点亮而从板状部10射出光,车辆用灯具1能够作为例如刹车灯、尾灯、转向信号灯、示宽灯、日间行车灯等而发挥功能。另外,车辆用灯具1也能够通过光源4a的点亮发挥第一灯具功能,通过光源4b的点亮发挥第二灯具功能。另外,车辆用灯具1能够通过使多个导光体6依次发光来实现所谓的渐变发光。

板状部10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另外,板状部10在透明的同时,能够将从第一侧面10c射入的光从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均匀地射出。另外,光也从第二侧面10d~第四侧面10f射出。即,在光源4不点亮时,板状部10看上去是透明的。另一方面,在光源4点亮时,板状部10整体看上去发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具备:光源4;以及导光体6,该导光体6具有板状部10,板状部10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且扭曲为从规定的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板状部10的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的形状。导光体6中,通过光扩散材料11使从板状部10的将两个主表面连接的第一侧面10c射入的光源4的光从两个主表面射出。

这样,通过从导光体的扭曲的主表面射出光,和从导光体的平坦的主表面射出光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更多方向视觉辨认导光体的发光。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视觉辨认性。另外,能够实现立体式发光,并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设计性、美观度。

另外,板状部10通过光扩散材料11使第一主表面10a以及第二主表面10b发光。因此,与通过设置于灯具内侧的主表面上的台阶等反射要素进行反射从侧面射入的光并使其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射出的导光体相比,能够更均匀地使表面发光。另外,由于能够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匀性,因此行人、其他车辆的驾驶员等能够更可靠地视觉辨认车辆用灯具1的发光。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在通过台阶等反射要素使光从导光体射出的构造中,由于使导光体成形时的模具的脱模方向等的制约,很难将导光体制成复杂的立体形状。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光扩散材料11使光从板状部10射出,因此能够通过射出成形等手段简单地制造具有复杂的立体形状的板状部10。由此,能够简单地扩大对导光体6的发光能够进行视觉辨认的角度范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0具有使与其主表面平行的虚拟轴X所延伸的方向上的板状部1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绕虚拟轴X地沿相反方向旋转而成的形状。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视觉辨认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设计性、美观度。

另外,板状部10具有连接两个主表面的、与第一侧面10c不同的侧面,板状部10具有扭曲为从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两个主表面以及该不同侧面的形状。而且,导光体6将从第一侧面10c射入的光从两个主表面以及该不同侧面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视觉辨认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设计性、美观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侧面10c不同的侧面中,包含第二侧面10d以及第三侧面10e。另外,板状部10具有扭曲为从第一方向观察而能够同时看到两个主表面、第二侧面10d以及第三侧面10e的形状。而且,导光体6将从第一侧面10c射入的光从两个主表面、第二侧面10d以及第三侧面10e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视觉辨认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设计性、美观度。此外,在第二侧面10d和第三侧面10e之间没有棱线,在看上去两个侧面连续为一个侧面(为了方便,将该侧面设为第二侧面10d)的情况下,板状部10具有扭曲为能够同时看到第二侧面10d和两个主表面的形状,从而能够捕捉到光从第二侧面10d以及两个主表面射出。

另外,导光体6具有棒状部8,该棒状部8的周面8c与板状部10的第一侧面10c连接。而且,棒状部8供光源4的光从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4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8c向板状部10射出光。因而,光源4的光一边在棒状部8内进行内面反射一边前进,在该过程中,从周面8c向第一侧面10c侧泄漏的光进入板状部10。即,光源4的光一边在棒状部8内前进一边逐渐射入至板状部10。由此,能够使板状部10更均匀地进行面发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具备:光源4;以及导光体6,该导光体6具有棒状部8以及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的板状部10。导光体6具有如下形状:棒状部8的周面8c与板状部10的第一侧面10c连接,并且周面8c和第一侧面10c的连接位置M在规定的第一部位和比该第一部位更加离开光源4的第二部位上沿绕棒状部8的轴的方向进行偏移。光源4的光从棒状部8的端部射入至棒状部8,从棒状部8的周面8c射入至板状部10,并通过光扩散材料11而从板状部10的主表面射出。

在棒状部8的周面8c和板状部10的第一侧面10c的连接位置M在绕棒状部8的轴的方向上不偏移的情况下,即,第一侧面10c相对于棒状部8的延伸轴平行延伸的情况下,在棒状部8内向相同方向进行内面反射的光主要向板状部10射入。因此,很难使棒状部8内的光高效地向板状部10射入。与此相对,通过使连接位置M在绕棒状部8的轴的方向上渐变,能够使棒状部8内的更多的光向板状部10射入。由此,能够减少残留在棒状部8内且不从板状部10射出的光。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中光的利用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位置M从第一部位到第二部位连续偏移。由此,更加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另外,第一部位包括板状部10的一个端部,第二部位包括板状部10的另一个端部。由此,棒状部8和板状部10的连接位置M整体能够向绕轴的方向进行偏移。因此,更加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另外,连接位置M绕轴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偏移。由此,更加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仅是实施本发明时所示出的具体例子。实施方式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规定的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追加了设计变更的新的实施方式兼有组合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各自具有的效果。在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能够进行那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附上“本实施方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等表述进行了强调,但是没有这样表述的内容也允许进行设计变更。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有效。附图的剖面中所附的阴影并并非对附有阴影的对象的材质进行限定。

板状部10也可以是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另外,光源4也可以仅配置于棒状部8的一个端部侧。另外,光源4的光也可以通过反射件反射而射入至棒状部8。导光体6的数量、配置以及姿态不受实施方式中的数量、配置以及姿态所限定。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前大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