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

文档序号:1550638 发布日期:2020-01-21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 (Combined double-plane fracture traction repositor ) 是由 赵家殳 于 2019-09-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包括撑开杆、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牵引弓(4)、用于调节任意两个所述牵引弓(4)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装置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阻挡钉定位件(5)和力线检测组件。本发明将力线检测工具、阻挡钉定位件以及骨折牵引复位器进行整合,使得本发明实现力线检测、阻挡钉定位以及骨折牵引复位,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并且能同时作用于冠状面于矢状面的牵引,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rthopedic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particularly provides a combined biplane fracture traction repositor which comprises an opening rod, at least two traction bows (4)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rod, an adjusting device used for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ny two traction bows (4), a blocking nail positioning piece (5)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rod and a force line detection assembly.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the force line detection tool, the blocking nail positioning piece and the fracture traction repositor, so tha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force line detection, the blocking nail positioning and the fracture traction repositioning, greatly saves the operation time, can simultaneously act on the traction of the coronal plane and the sagittal plan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is convenient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

背景技术

骨折牵引复位器是骨折复原手术中常见的一种器具,其工作原理是将钢针打入骨折两边的骨头内,并通过撑开杆的作用,向两侧将错位的骨折拉开,在肌肉的作用下使得骨折处复原。

目前的骨折牵引复位器均为采用一根撑开杆,并在撑开杆上设置两个钢针的形式,这种方式普遍应用与此类手术中。但是这种方式的骨折牵引复位器只能针对一个方向的骨折复原,即冠状面或矢状面,对于一些需要对两个方向的复原时,此器具无法做到一次性复原成功,给手术带来不便。

在骨折牵引复位器使用之前以及撑开之后,都需要进行力线检测,目前力线检测的方式是由两名手术医生手持力线测量件的两端,放置于待检测的力线上,再经过X光射线透视观察人体下肢力线是否满意。采用医生手持力线测量件的测量定位方式,受人为因素或者医生手部无法避免的抖动原因,不仅会造成测量不精确的问题,同时也使得使用不够方便,并且目前选用的力线测量件一般为线状的物品,也使得消毒较为困难。

并且,在此类手术中,往往会还会用到髓内钉进行治疗,在髓内钉的治疗过程中,目前还会使用到阻挡钉,阻挡钉的作用在于纠正髓内钉置入过程中髓腔不匹配问题。目前对于阻挡钉的使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盲打的形式,完全凭借经验打入阻挡钉,另一种这是借助***具来确定阻挡钉的打入位置。前一种方式的精确度不高,会影响手术的效果,而后一种方式虽然精确度高,对设备要求较高,同时操作较为麻烦,手术时间较长。同时这两种方式与骨折牵引复位器均为独立进行操作,器具更换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力线检测与阻挡钉定位功能且能同时作用于冠状面与矢状面的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包括撑开杆、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牵引弓、用于调节至少两个所述牵引弓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装置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阻挡钉定位件和力线检测组件;

所述牵引弓包括本体、第一斯氏针和第二斯式针,所述第一斯氏针沿垂直于冠状面的方向螺纹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斯式针沿垂直于矢状面的方向螺纹连接于所述本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斯氏针的自身轴向与第二斯式针的自身轴向不在同一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圆弧部以及沿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延伸的水平部与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撑开杆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于所述水平部上,所述竖直部的外壁连接有圆柱部,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于所述圆柱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杆包括前杆与后杆,所述前杆与后杆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牵引弓,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前杆与后杆之间;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母,所述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纹,所述后杆与所述螺母的一端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钉定位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上均开设有多个规则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撑开杆活动配合的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均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上的定位孔均形成长宽各9个的矩形阵列,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接部以及沿所述卡接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卡接部为角度大于180°的圆弧状,所述卡接部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撑开杆相适配的圆柱型容置腔,两个所述限位部均为向所述容置腔的中心轴凸起的圆弧且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撑开杆卡入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力线检测组件包括可伸缩的力线杆以及至少两个活动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承载件,所述力线杆活动插接于所述承载件上;

所述承载件包括供所述力线杆穿过的套圈以及与所述套圈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撑开杆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件包括撑开杆卡接部,以及沿所述撑开杆卡接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撑开杆限位部,所述撑开杆卡接部为角度大于180°的圆弧状,所述撑开杆卡接部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撑开杆相适配的圆柱型撑开杆容置腔,两个所述撑开杆限位部相对设置且中间形成有供所述撑开杆卡入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力线杆包括螺纹杆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两端的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均与所述套圈相适配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力线检测工具、阻挡钉定位件以及骨折牵引复位器进行整合,使得本发明能同时实现力线检测、阻挡钉定位以及骨折牵引复位,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并且本发明利用垂直冠状面于矢状面的两个斯氏针,能实现双平面的骨折牵引,减少骨折牵引的步骤,且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撑开杆撑开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牵引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牵引弓取出第一斯氏针与第二斯式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阻挡钉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阻挡钉定位件中连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力线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前杆;2、后杆;3、螺母;4、牵引弓;5、力线杆;6、承载件;7、阻挡钉定位件;31、第一腔体;32、第二腔体;33、隔板;41、本体;42、第二斯式针;43、第一斯氏针;44、第一螺纹孔;45、圆柱部;46、第二螺纹孔;51、第一套筒;52、第二套筒;53、螺纹杆;61、套圈、62、固定件;71、第一定位部;72、第二定位部;73、定位孔;74、连接件;411、圆弧部;412、水平部;413、竖直部;621、撑开杆卡接部;622、撑开杆容置腔;623、撑开杆限位部;741、卡接部;742、容置腔;74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5,一种组合式双平面骨折牵引复位器,包括撑开杆、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牵引弓4、用于调节至少两个所述牵引弓4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装置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阻挡钉定位件7和力线检测组件。本发明中,对于牵引弓4的数量不需做限定,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牵引弓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同理,其他数量下的牵引弓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式进行等同的设计。

任一所述牵引弓4均包括本体41、开设于所述本体41上的第一螺纹孔44与第二螺纹孔46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4和第二螺纹孔46相配合的第一斯氏针43和第二斯式针42。这里的配合是指,第一斯氏针43与第二斯式针42带有螺纹,在使用时,将第一斯氏针42与第二斯式针42分别通过第一螺纹孔44与第二螺纹孔46钻入骨头内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斯氏针43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44,所述第二斯式针42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46。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得第一斯氏针43与第二斯式针42为垂直状态,使得其能同时作用于冠状面与矢状面。

由于在进行此类手术时,还需要打入阻挡钉,因此为了避免对阻挡的打入造成影响,第一斯氏针43与第二斯式针42沿自身的轴向不在同一平面,即第一螺纹孔44与第二螺纹孔46不在同一平面。

具体的,所述本体41包括圆弧部411以及沿所述圆弧部411的两端延伸的水平部412与竖直部413,所述水平部412与所述撑开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44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所述水平部412上。所述竖直部413的外壁连接有圆柱部45,所述第二螺纹孔46沿水平方向开设于所述圆柱部45上。这里的圆柱部45的作用在于,使得第一螺纹孔44与第二螺纹孔46的轴线不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撑开杆包括前杆1与后杆2,所述前杆1与后杆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牵引弓4,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前杆1与后杆2之间。为了实现对两个牵引弓4之间的间距调节,在牵引弓4之间设置调节装置。同理,假设有多个牵引弓4,则每两个相邻的牵引弓4之间也可以设置一个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母3,所述前杆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3配合的螺纹,所述后杆2与所述螺母3的一端转动连接。后杆2与螺母3的转动连接是指螺母3在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时,不会带动后杆2的转动。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与所述螺母3内的隔板33,所述隔板33与所述螺母3的内部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31与第二腔体32,参照图2,隔板33将螺母3分为左右两个腔体,第一腔体31的内壁带有螺纹,用于与前杆1的配合。第二腔体32用于放置伸入的后杆2。后杆2通过孔深入空腔内,在后杆2的深入端设置直径大于孔的挡板,当螺母3转动时后杆2不会转动,并且空腔的内壁会推动后杆2的平动。即可实现前杆1与螺母3的螺纹配合,使得螺母3在转动时能带动前杆1的平动。所述前杆1伸入所述第一腔体31内与所述螺母3配合,所述后杆伸入所述第二腔体32内与所述螺母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节装置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可在打入第一斯氏针43与第二斯式针42之前,可以进行两个牵引弓4之间的间距调节,使得斯氏针能在合适的部位打入;二是在斯氏针打入后,在转动螺母3也可以将两个牵引弓4撑开,实现对骨折处的复原。

结合图6、图7,所述阻挡钉定位件7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部71以及第二定位部72,所述第一定位部71与第二定位部72上均开设有多个规则分布的定位孔73,所述第一定位部7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撑开杆活动配合的连接件74。连接件74的作用在于可以将阻挡钉定位件7设置在撑开杆上的任意位置。本发明的打入阻挡钉的方法为,医生根据骨折位置,将阻挡钉定位件7放置于撑开杆上的相应位置,并通过连接件74进行连接,随后通过第一定位部71或第二定位部72上的定位孔73进行定位,打入阻挡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71与第二定位部72均为正方形,其边长为10cm,所述第一定位部72与第二定位部72上的定位孔73均形成长宽各9个的矩形阵列,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每个所述定位孔73的规格相同且均为正方形孔,其边长为0.8-1cm。这种设计为根据阻挡钉的大小进行的最佳设计,采用此设计时,能使得阻挡钉的打入精确度最高。

所述第一定位部71与第二定位部72上的定位孔73均呈矩形阵列。矩形阵列是指横竖都为9个定位孔的形式。

所述连接件74包括卡接部741以及沿所述卡接部741的两端延伸的两个限位部743,所述卡接部741为角度大于180°的圆弧状。所述卡接部741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撑开杆相适配的圆柱型容置腔742,两个所述限位部743相对设置且中间形成有供所述撑开杆卡入的间隙。参照图4所示,这种设计方式的连接件74的使用方法为,将连接件74字撑开杆的上方向下挤压,在两个限位部741的作用下,撑开杆会滑入容置腔742内进行固定,取下时也可以采用方向施力的方式取出。这里对于连接件的材质选择最好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橡胶制品、较薄的金属等。

结合图8、图9,所述力线检测组件包括可伸缩的力线杆5以及至少两个活动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承载件6,所述承载件6包括供所述力线杆5穿过的套圈61以及与所述套圈61连接的固定件62,所述固定件62与所述撑开杆活动连接。下面以两个套圈61的形式进行说明。本发明通过设置与撑开杆活动连接的套圈61,并设计与套圈61相适配的力线杆5,使得在骨折牵引复位器使用前后都能之间进行力线的检测,检测的方式为,将套圈61固定于撑开杆上的任意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测量的力线来决定,并将力线杆5调节长度,放置于套圈61内,便可以直接进行力线的检测。采用这种方式的检测免去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拉扯力线检测件两端的步骤,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同时也将骨折牵引复位器与力线检测件合为一体,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

作为较好的实施例,所述固定件62包括撑开杆卡接部621,以及沿所述撑开杆卡接部621的两端延伸的两个撑开杆限位部623,所述撑开杆卡接部621为角度大于180°的圆弧状,所述撑开杆卡接部621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撑开杆相适配的圆柱型撑开杆容置腔622,两个所述撑开杆限位部623相对设置且中间形成有供所述撑开杆卡入的间隙。参照图3所示,这种设计方式的固定件62的使用方法为,将固定件62自撑开杆的上方向下挤压,在两个撑开杆限位部541的作用下,撑开杆会滑入撑开杆容置腔622内进行固定,取下时也可以采用反向施力的方式取出。这里对于连接件的材质选择最好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橡胶制品、较薄的金属等。

所述力线杆5包括螺纹杆53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螺纹杆53两端的第一套筒51与第二套筒52,所述第一套筒51与第二套筒52均与所述套圈51相适配且与所述螺纹杆53螺纹连接。第一套筒51与第二套筒52通过与螺纹杆53的螺纹配合,可以实现力线杆5的伸长与缩短,在使用时,将力线杆5调节为合适的长度,并从两个套圈61穿过,将第一套筒51与第二套筒52放置于相应的套圈61内,便可检测力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力线杆5位于所述撑开杆的正上方。即套圈的轴线与撑开杆的轴线形成的平面为竖直平面,这种方式的设置可以使得力线杆5的检测更为精确。

本实施例的具有力线检测功能的骨折牵引复位器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撑开杆上的牵引弓4以及用于调节任意两个所述牵引弓4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装置。本发明中,对于牵引弓4的数量不需做限定,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牵引弓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同理,其他数量下的牵引弓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式进行等同的设计。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骨牵引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