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

文档序号:1575796 发布日期:2020-01-31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加湿器 (Humidifier ) 是由 林志荣 陈明丽 张建华 赖达英 李国亮 于 2019-11-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包括壳体、雾化件、出风组件及加热组件。出风件设于储水腔内,雾化件设置于壳体的储水腔的底部,雾化件能够对储水腔内水进行雾化产生水雾。出风件形成的出风通道与储水腔通过出风口相连通,风机通过出风通道向储水腔吹风,能够将在储水腔内产生的水雾吹出。加热组件也设置于储水腔内,加热组件能够提高储水腔内的水温,进而提高水雾的温度,储水腔内的热水能够对出风件进行加热,使出风通道出吹暖风,利用暖风将暖雾吹出,有效提高暖雾的加热效率。上述加湿器合理利用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不仅加热了储水腔内的水,同时加热了出风通道内的风,提高了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的利用效率。(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humidifi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atomizing part, an air outlet component and a heating component, wherein the air outlet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a water storage cavity, the atomizing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atomizing part can atomize water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o generate water mist, an air outlet channel formed by the air outlet componen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hrough an air outlet, a fan blows air to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hrough the air outlet channel to blow out the water mist generated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he heating component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he heating component can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mist, hot water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can heat the air outlet component to enable the air outlet channel to blow out warm air, the warm mist is blown out by the warm air, and the heating efficiency of the warm mist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加湿器已经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传统的加湿器一般通过雾化作用产生水蒸汽,进而达到室内空间的加湿效果。为了提高舒适度,实现暖雾加湿的效果,一般会通过加热沸腾的方式产生水雾,导致暖雾的加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证暖雾加热效率的加湿器。

一种加湿器,包括:

壳体,形成有储水腔;

雾化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底部,所述雾化件用于雾化所述储水腔内的水;

出风组件,包括风机及出风件,所述出风件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件设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出风通道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所述风机用于通过所述出风通道向所述储水腔吹风;及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

上述加湿器在使用时,将出风件设于储水腔内,将雾化件设置于壳体的储水腔的底部,在储水腔内加水,使得水位低于出风件的出风口,避免水由出风口灌入出风通道内。启动雾化件对储水腔内水进行雾化产生水雾。由于出风件形成的出风通道与储水腔通过出风口相连通,风机通过出风通道向储水腔吹风,进而能够将在储水腔内产生的水雾吹出。由于出风件设置于储水腔内,同时加热组件也设置于储水腔内。当需要产生暖雾时,启动加热组件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进而提高雾化件雾化产生水雾的温度,同时储水腔内的热水还能够对出风件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加热出风通道内的风,使得由出风通道出吹的风为暖风,利用暖风将暖雾吹出,有效提高暖雾的加热效率。上述加湿器合理利用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不仅加热了储水腔内的水,同时加热了出风通道内的风,提高了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的利用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立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出风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及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并将所述壳本体分隔为所述储水腔与控制腔,所述出风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上,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控制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壳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及加热柱,所述加热柱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加热柱形成有空腔,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柱一体成型于所述分隔部上;或者

所述加热柱一端通过卡扣连接于所述分隔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或者所述加热器为由加热丝组成的网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件远离所述分隔部的一端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低于所述出风件的出风口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件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上并朝向所述储水腔;或者

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雾化箱,所述雾化箱能够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所述雾化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箱内,所述雾化箱与所述出风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聚能环,所述聚能环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并与所述雾化件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能环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出风件之间,所述雾化件位于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出风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朝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加热组件朝向所述出风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加热组件及所述出风件共同围成限位空间,所述聚能环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并能够在所述限位空间内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雾化件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一个;或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出风件朝向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一个;或者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朝向所述出风件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湿器,100、壳体,110、储水腔,120、壳本体,130、分隔部,140、控制腔,200、雾化件,300、出风组件,310、风机,320、出风件,322、出风通道,324、出风口,326、第一限位部,400、加热组件,410、加热器,420、加热柱,422、空腔,430、第二限位部,440、限位空间,500、控制器,600、聚能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的加湿器10,用于增加室内或一定空间内的湿度,至少暖雾的加热效率高。具体地,加湿器10包括壳体100、雾化件200、出风组件300及加热组件400。

壳体100形成有储水腔110,雾化件200设置于储水腔110底部,雾化件200用于雾化储水腔110内的水。出风组件300包括风机310及出风件320,出风件320形成有出风通道322,出风件320上开设有与出风通道322相连通的出风口324,出风件320设于储水腔110内,出风通道322通过出风口324与储水腔110相连通,风机310用于通过出风通道322向储水腔110吹风;加热组件400设置于储水腔110内。

上述加湿器10在使用时,将出风件320设于储水腔110内,将雾化件200设置于壳体100的储水腔110的底部。在储水腔110内加水,使得水位低于出风件320的出风口324,避免水由出风口324灌入出风通道322内。启动雾化件200对储水腔110内水进行雾化产生水雾。由于出风件320形成的出风通道322与储水腔110通过出风口324相连通,风机310通过出风通道322能够向储水腔110吹风,进而能够将在储水腔110内产生的水雾吹出。由于出风件320设置于储水腔110内,同时加热组件400也设置于储水腔110内。当需要产生暖雾时,启动加热组件400对储水腔110内的水进行加热,进而提高雾化件200雾化产生水雾的温度,同时储水腔110内的热水还能够对出风件320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加热出风通道322内的风,使得由出风通道322出吹的风为暖风,利用暖风将暖雾吹出,有效提高暖雾的加热效率。上述加湿器10合理利用加热组件400产生的热量,不仅加热了储水腔110内的水,同时加热了出风通道322内的风,提高了加热组件400产生的热量的利用效率。

一实施例中,出风件320立于储水腔110内,加热组件400位于出风件320的一侧。储水腔110内的热水能够为出风件320进行加热,同时由于加热组件400位于出风件320的一侧,使得加热组件400产生的热量能够进一步辐射到出风件320。不仅能够加热水,还能够进一步加热出风件320,进一步提高加热组件400产生的热量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间隔相对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0还可以直接贴设于出风件320上,能够在加热储水腔110内水的同时更进一步加热出风件320。

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壳本体120及分隔部130,分隔部130设置于壳本体120内,并将壳本体120分隔为储水腔110与控制腔140,出风件320与加热组件400均设置于分隔部130上,出风通道322与控制腔140相连通,风机310设置于控制腔140内。通过分隔部130分隔储水腔110与控制腔140,能够有效避免水进入控制腔140影响风机310的工作,保证风机310的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地,加湿器10还包括控制器500,控制器500设置于控制腔140内,风机31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500。通过设置控制器500能够有效控制风机310的运行。同时设置在控制腔140内能够有效保证控制器500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130一体成型于壳本体120上,能够有效提高储水腔110的密封性,避免水泄露到控制腔140内,影响控制腔140内的风机310等部件的运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壳本体120的内壁上形成卡扣或卡槽结构,使得分隔部130能够有效安装在壳本体120上。

在一实施例中,加湿器10还包括底座,壳本体120设置于底座上,底座覆盖控制腔140。通过底座能够有效保护控制腔140内的部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形成储水腔110,且出风件320与加热组件400均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控制腔140,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上,第一壳体的底壁形成为分隔部130。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件200设置于分隔部130上并朝向储水腔110。雾化件200能够直接对储水腔110内的水进行雾化,进而产生水雾,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体地,雾化件20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500,通过控制器500进一步控制雾化件200的运行。在本实施例中,雾化件200为超声波雾化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腔140内设置有雾化箱,雾化箱能够与储水腔110相连通,雾化件200设置于雾化箱内,雾化箱与出风通道322相连通。通过设置雾化箱,并将雾化件200设置于雾化箱内,使得雾化件200间接对储水腔110内的水进行雾化,能够直接对雾化箱内的水进行雾化。由于雾化箱与出风通道322相连通,进而产生的水雾能够进入到出风通道322内,通过风机310将水雾由出风口324吹出。而加热组件400不仅能够加热储水腔110内的水,储水腔110内的热水进入到雾化箱内进行雾化产生暖雾。由于形成出风通道322的出风件320设置于储水腔110内,储水腔110内热水还能够对出风件320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加热出风通道322内的水雾,提高水雾排出的温度,提高暖雾的加热效率。

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0包括加热器410及加热柱420,加热柱420设置于储水腔110内,加热柱420形成有空腔422,加热器410设置于空腔422内。通过设置加热柱420能够有效保护加热器410,避免发生漏电现象。具体地,加热器41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500,通过控制器500能够进一步控制加热器410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柱420一体成型于分隔部130上,由于加热器410设置于加热柱420内,通过将加热柱420一体成型于分隔部130上能够有效提高加热柱420对加热器410的密封性,避免水泄露到空腔422内。

具体地,加热柱420贯穿分隔部130,空腔422与控制腔140相连通,进而方便加热器410由控制腔140的一次插设于空腔422内,提高安装便利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柱420一端通过卡扣连接于分隔部130上,只要能够使得加热柱420有效安装在分隔部130上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410为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安全性能好,散热性能好,进而能够提高加湿器10使用的安全性。在另一实施例中,加热器410为由加热丝组成的网状结构,通过加热丝实现加热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器41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加热作用的部件。

一实施例中,出风件320的出风口324位于出风件320远离分隔部130的一端的侧壁上。通过将出风口324设置在远离分隔部130的一端,能够有效避免储水腔110内的水由出风口324灌入出风通道322内,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地,加热组件400的高度低于出风件320的出风口324的位置。由于加热组件400对储水腔110内的水进行加热,且储水腔110内的水的最大水位应低于出风口324的位置,将加热组件400的高度低于出风件320的出风口324的位置,能够避免加热组件400出现干烧的现象。进一步地,加热组件400的高度低于储水腔110的最大水位,进一步避免加热组件400出现干烧的现象。

一实施例中,加湿器10还包括聚能环600,聚能环600设置于储水腔110内,并与雾化件200相对设置。聚能环600用于集聚雾化件200发射的能量。通过设置聚能环600能够有效聚集雾化件200的能量,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雾化效果。

具体地,聚能环600设置于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之间,雾化件200位于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之间。由于加热组件400用于加热储水腔110内的水,使得位于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之间的水加热速度快,进而使得位于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之间水产生暖雾的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能够有效限制聚能环600的位置,提高聚能环600聚集雾化件200能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出风口324朝向加热组件400的方向开设。由于聚能环600设置于加热组件400与出风件320之间,进而使得产生的水雾主要集中于出风件320与加热组件400之间,通过将出风口324朝向加热组件400开设,能够有效吹动位于出风件320与加热组件400之间的水雾,提高出雾效率。

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出风件320朝向加热组件40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部326,加热组件400朝向出风件320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部430,第二限位部430、第一限位部326、加热组件400及出风件320共同围成限位空间440,聚能环600设置于限位空间440内,并能够在限位空间440内向靠近或远离雾化件200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326与第二限位部430能够限制聚能环600的位置,避免聚能环600与雾化件200错位而导致聚能环600无法有效聚集雾化件200能量。

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26与加热组件400之间具有间隙,进而方便储水腔110内的水由该间隙进入到限位空间440内。

可选地,第二限位部430与加热组件400之间具有间隙,进而方便储水腔110内的水由该间隙进入到限位空间440内。

具体地,限位空间440的长度方向均为竖直方向,聚能环600能够沿限位空间440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聚能环600进一步对位雾化件200,且有效聚集雾化件200能量,雾化储水腔110内的水。进一步地,聚能环600与限位空间440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方便聚能环600沿着限位空间440的长度方向移动。

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26为一个。一个第一限位部326与出风件320组成“L”结构,且所述“L”结构的内侧朝向加热组件400,进而能够有效限制聚能环600。

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430为一个。一个第二限位部430与加热组件400组成“L”结构,且所述“L”结构的内侧朝向出风件320,进而能够有效限制聚能环600。

具体地,一个第一限位部326与一个第二限位部430间隔相对设置,聚能环600设置第一限位部326与第二限位部430之间,进一步提高对聚能环600位置限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26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部326间隔设置于出风件320朝向加热组件400的一侧。两个第一限位部326与出风件320共同形成“C”结构,其中“C”结构的内侧朝向加热组件400,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限制聚能环600位置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430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部430间隔设置于加热组件400朝向出风件320的一侧。两个第而限位部与加热组件400共同形成“C”结构,其中“C”结构的内侧朝向出风件320,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限制聚能环600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26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目个,第二限位部430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有效限制聚能环600的位置,使得聚能环600有效对位与雾化件200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新风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