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

文档序号:1609846 发布日期:2020-01-10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 (Knitting cam system and flat knitting machine ) 是由 张国利 黄江 林杰 于 2019-09-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该针织三角系统包括三角底板、回针三角以及驱动组件。回针三角位于三角底板上,用于织针复位。驱动组件位于三角底板上且连接回针三角,用于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使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或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and discloses a knitting triangle system and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The knitting cam system comprises a cam base plate, a needle returning cam and a driving assembly. The needle return cam is positioned on the cam bottom plate and used for resetting the knitting needle.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on the cam bottom plat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return cam and used for driving the needle return cam to act so as to enable the needle return cam to be used for resetting the knitting needle or canceling the knitting needle resetting function of the needle return cam. Through the mod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lat knitting machine can be prolonged.)

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针织横机中,回针三角用于复位弹簧针。在每行的编织过程中,弹簧针存在不必要的复位动作,复位后的弹簧针又需要选针器动作,使得弹簧针能够继续参与编织,因此弹簧针不必要的复位导致选针器的工作强度增加,降低了选针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弹簧针不必要的复位意味着弹簧针在针槽内更多地运动,增加了针槽的磨损程度,降低了针床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能够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织三角系统,该针织三角系统包括三角底板、回针三角以及驱动组件。回针三角位于三角底板上,用于织针复位。驱动组件位于三角底板上且连接回针三角,用于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使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或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回针三角的一侧面为复位面,复位面用于接触织针的针脚,以使织针复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连接回针三角,用于带动回针三角在垂直于三角底板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复位面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从而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回针三角包括复位面在内的至少部分为磁性体,伸缩驱动件包括导向件和控制件;导向件连接回针三角并能够相对三角底板沿垂直于三角底板的方向移动,进而引导回针三角在垂直于三角底板的方向上移动;控制件用于产生磁场并作用于回针三角的至少部分,以驱动回针三角在垂直于三角底板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伸缩驱动件与回针三角固定连接,伸缩驱动件能够相对三角底板并沿垂直于三角底板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回针三角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翻转驱动件,翻转驱动件连接回针三角,用于带动回针三角翻转,以使复位面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从而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平移驱动件,平移驱动件连接回针三角,用于带动回针三角在三角底板上平移,以使复位面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从而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复位面在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上的两端所处的回针三角的部分为倒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针织三角系统包括多个回针三角,多个回针三角在三角底板上呈轴对称分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织横机,该针织横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针织三角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三角系统以及针织横机,该针织三角系统的驱动组件能够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使得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或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如此一来,在需要回针三角复位织针时,驱动组件可以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使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而在织针无需复位时,驱动组件可以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进而不复位织针。上述回针三角选择性复位织针的方式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织针每经过回针三角均会被强制复位的方式,避免了织针不必要的复位动作,因而可以避免选针器重复不必要的选针动作,减轻了选针器的工作强度,能够延长选针器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并且织针复位和选针动作的减少,意味着织针在针槽内的运动减少,能够减轻针槽的磨损程度,从而延长针床的使用寿命,以进一步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针织三角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回针三角和现有技术的回针三角的工作机制对比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回针三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针织三角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针织横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针织横机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织三角系统,该针织三角系统包括三角底板、回针三角以及驱动组件。回针三角位于三角底板上,用于织针复位。驱动组件位于三角底板上且连接回针三角,用于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使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或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在目前的针织横机中,针床上具有诸多针槽且各针槽内具有对应的织针。各针槽内的织针包括选针、弹簧针和长针等,其中弹簧针介于选针和长针之间。选针器执行选针动作控制选针在针槽内沿针槽移动,带动弹簧针沿针槽移动,进而带动长针沿针槽移动,执行编织作业,其中选针器决定了选针、弹簧针和长针等织针的出针量,出针量定义为织针在针槽中的当前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移动量,织针不同的出针量配合针织横机的其他结构完成不同的编织动作。选针带动弹簧针移动后,弹簧针需要借助回针三角进行复位,即沿选针带动弹簧针移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带动弹簧针移动。

由于在目前的针织横机中,弹簧针每经过回针三角均会被回针三角强制复位,导致复位后的弹簧针需要选针器重新执行选针动作以带动弹簧针出针。而在编织作业中,存在当前行和下一行(编织品的编织过程通常设计为逐行进行编织)的弹簧针出针量相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弹簧针可以不用复位,但是受限于回针三角强制弹簧针复位的机制,即便弹簧针无需复位,在弹簧针经过回针三角时仍然会被回针三角强制复位,导致弹簧针存在不必要的复位动作,因而增加了选针器的工作强度,降低了选针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弹簧针不必要的复位意味着弹簧针在针槽内更多地运动(包括选针器选针以及复位两个过程导致弹簧针在针槽内运动),增加了针槽的磨损程度,降低了针床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回针三角强制弹簧针复位的机制,使得机头每行的行程必须过下一行的预选针位置,才能把已被强制复位的弹簧针再次推至编织位,导致机头每行的行程增加,致使针织横机的编织效率降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织三角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2,图1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针织三角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针织三角系统1包括三角底板11、回针三角12和驱动组件。回针三角12位于三角底板11上,用于织针复位,例如复位上文所述的弹簧针。驱动组件也位于三角底板11上且连接回针三角12,用于带动回针三角12动作,以使回针三角12用于织针复位或取消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

由此可见,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回针三角12动作,能够使得回针三角12选择性地具备织针复位作用。显然,在回针三角12用于织针复位时,回针三角12具备织针复位作用,能够强制织针复位;而在取消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时,回针三角12不具备织针复位作用,不能够强制织针复位。

通过上述方式,至少能够在当前行和下一行的织针出针量相同的情况下,取消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使得织针不被复位,以减少织针的复位动作,且织针相应的选针动作也对应减少,从而减少了选针器的选针动作,减轻了选针器的工作强度,能够延长选针器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并且织针复位和选针动作的减少,意味着织针在针槽内的运动减少,能够减轻针槽的磨损程度,从而延长针床的使用寿命,以进一步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在当前行和下一行的织针出针量相同的情况下当前行和下一行的织针不用被复位,因此机头无需过最低回针位(其具体原因将在下文详细阐述),可以减少机头每行的行程,约可以减少2-5cm,进而提高针织横机的编织效率。

请参阅图3。若图3中的回针三角12不能够选择性地复位织针,在上述当前行和下一行的织针出针量相同的情况中织针的针脚须沿轨迹A移动至A’点,经过一回针三角12复位后(对应上述机头需要过最低回针位的情况,由回针三角12复位织针至最低回针位),再由选针器控制织针的出针量至复位前的状态,即控制织针的针脚恢复至复位前的轨迹高度上,而后才可返回执行下一行的编织作业。图3中织针针脚往复的轨迹是处于同一轨迹高度,为方便理解才将织针针脚往复的轨迹拆分成图3中上下两部分。而若图3中的回针三角12能够选择性地复位织针,在上述当前行和下一行的织针出针量相同的情况中织针的针脚须沿轨迹B移动至B’点,回针三角12取消对织针的复位作用,织针在到达回针三角12之前即可返回执行下一行的编织作业,而不需要由回针三角12复位织针至最低回针位,再由选针器控制织针的出针量至复位前的状态而后才可返回。对比上述轨迹A和B,可以明显看出基于能够选择性复位织针的回针三角12的工作机制,织针能够更早返回,对应机头能够更早返回,即减少了机头每行的行程,提高了针织横机的编织效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回针三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回针三角12的一侧面为复位面121,复位面121用于接触织针的针脚,织针的针脚抵接至复位面121并沿复位面121移动,使得织针复位至不同出针量。

举例而言,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包括不同的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以及第三部分1213,第一部分1211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部分1213且第一部分1211和第三部分1213之间通过第二部分1212衔接。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以及第三部分1213分别用于复位织针至三种不同的出针量。第一部分1211用于复位织针至出针量为S1;第二部分1212用于复位织针至出针量为S2;第三部分1213用于复位织针至出针量为S3。其中,S3>S2>S1。针脚处于第三部分1213的织针,其处于最大出针量或逐渐靠近第二部分1212;第一部分1211能够将织针复位至最小出针量,即S1=0,即织针被复位面121的第一部分1211完全复位;而第二部分1212则是介于第一部分1211和第三部分1213之间。通常,如是设计的复位面121用于将织针复位至三种不同的出针量,包括最小出针量、最大出针量以及中间出针量(即S2)。织针处于最大出针量可以认为其未被复位。

当然,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并不局限于上述三个部分,其可以由更多种或更少种不同的部分组成,以复位织针至更多种或更少种不同的出针量。并且回针三角12的厚度以及外形并不局限于图4所示,可以按照需求另外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回针三角12复位织针的原理,可以理解到的是,由于织针的针脚抵接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能够复位织针。而在织针的针脚未抵接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的情况下,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就无法复位织针。因此,控制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按需抵接织针的针脚,即可实现选择性地复位织针,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请继续参阅图1-2。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131,伸缩驱动件131连接回针三角12,用于带动回针三角12在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上移动,即伸缩动作,以使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即使得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复位面121与织针针脚不接触也就无法复位织针,也就是取消了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其中,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为织针的针脚在三角底板11上相对三角底板11的运动轨迹。

具体地,由于伸缩驱动件131能够带动回针三角12在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在回针三角12需要复位织针时,伸缩驱动件131带动回针三角12在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上移动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处于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上,可以是回针三角12移动至贴合于三角底板11,织针针脚在相对三角底板11的运动过程中抵接至复位面121并沿复位面121移动,因而能够复位织针;而在回针三角12不需要复位织针时,伸缩驱动件131带动回针三角12在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上移动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可以是回针三角12移动至远离三角底板11,复位面121与织针针脚不接触也就无法复位织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回针三角12在伸缩驱动件131的带动下存在沿垂直于三角底板11方向上的运动,因此三角底板11和针床之间需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避让回针三角12,避免回针三角12碰撞针床。

请继续参阅图1-2、4。在一实施例中,回针三角12包括复位面121在内的至少部分为磁性体122。回针三角12可以整体为磁性体122,也可以是局部为磁性体122。图1、4展示了回针三角12的下半部为磁性体122,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对回针三角12的结构组成造成限定。

伸缩驱动件131包括导向件1311和控制件1312。导向件1311连接回针三角12并能够相对三角底板11沿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移动,进而引导回针三角12在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上移动。控制件1312用于产生磁场并作用于回针三角12的上述至少部分,以驱动回针三角12在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上移动。控制件1312安装于三角底板11上,控制件1312部分嵌入在三角底板11中。并且,回针三角12上的磁性体122可以为电磁体,其可以电性连接至与控制件1312同源,并控制回针三角12上的磁性体122和控制件1312同磁性时,二者相互远离,从而带动回针三角12移动至远离三角底板11,取消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而在控制回针三角12上的磁性体122和控制件1312异磁性时,二者相互靠近,从而带动回针三角12靠近三角底板11移动,甚至移动至贴合于三角底板11,以使回针三角12用于织针复位。当然,回针三角12上的磁性体122也可以为永磁体,通过预先磁化使其具备磁性,并通过控制控制件1312,使得控制件1312的磁性与磁性体122的磁性相同或相反。

请参阅图5。在替代实施例中,伸缩驱动件131可以为一杆体结构,伸缩驱动件131能够相对三角底板11并沿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移动,同时伸缩驱动件131与回针三角12固定连接,伸缩驱动件131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回针三角12沿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移动。三角底板11上还可以设置有诸如电机等动力装置132,伸缩驱动件131和动力装置132可以分别位于三角底板11的两相对侧,动力装置132连接伸缩驱动件131,以驱动伸缩驱动件131沿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回针三角12沿垂直于三角底板11的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翻转驱动件133,翻转驱动件133连接回针三角12,用于带动回针三角12翻转(如图6中箭头所示),以使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即使得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复位面121与织针针脚不接触也就无法复位织针,也就是取消了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

具体地,由于翻转驱动件133能够带动回针三角12翻转。因此,在回针三角12需要复位织针时,翻转驱动件133带动回针三角12翻转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处于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上,可以是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垂直于三角底板11,织针针脚在相对三角底板11的运动过程中抵接至复位面121并沿复位面121移动,因而能够复位织针;而在回针三角12不需要复位织针时,翻转驱动件133带动回针三角12翻转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复位面121与织针针脚不接触也就无法复位织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回针三角12在翻转驱动件133的带动下存在翻转的动作,因此三角底板11和针床之间需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及三角底板11上的除回针三角12之外的三角结构做适当的避让设计,以避让回针三角12。

请参阅图7-8,图7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针织三角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平移驱动件134,平移驱动件134连接回针三角12,用于带动回针三角12在三角底板11上平移,其平移方向如图7-8中箭头所示,以使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即使得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复位面121与织针针脚不接触也就无法复位织针,也就是取消了回针三角12的织针复位作用。

具体地,由于平移驱动件134能够带动回针三角12在三角底板11上平移。因此,在回针三角12需要复位织针时,平移驱动件134带动回针三角12在三角底板11上平移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处于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上,织针针脚在相对三角底板11的运动过程中抵接至复位面121并沿复位面121移动,因而能够复位织针;而在回针三角12不需要复位织针时,平移驱动件134带动回针三角12在三角底板11上平移至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远离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复位面121与织针针脚不接触也就无法复位织针。

举例而言,平移驱动件134可以通过一杆体1341连接回针三角12,而三角底板11上开设有沿远离以及靠近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孔1342,该杆体1341穿过长条形通孔1342连接至回针三角12,杆体1341在长条形通孔1342中沿远离或靠近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回针三角12沿远离或靠近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方向平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回针三角12在平移驱动件134的带动下存在沿三角底板11平移的动作,因此三角底板11上的除回针三角12之外的三角结构做适当的避让设计,以给予回针三角12在三角底板11上足够的平移空间,以避让回针三角12,避免发生碰撞。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回针三角12的复位面121在织针针脚的行进路径2上的两端所处的回针三角12的部分设计为倒角,使得织针的针脚在刚接触到回针三角12时,能够顺畅地移动至复位面121上并沿复位面121移动。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针织三角系统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针织三角系统1包括多个回针三角12,多个回针三角12在三角底板11上呈轴对称分布,即该多个回针三角12以一轴线为对称轴并在该对称轴两侧对称分布。

图9展示了针织三角系统1包括三个回针三角12,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回针三角12以及位于中部的一个回针三角12。对称轴123经过位于中部的回针三角12,并且位于中部的回针三角12是以对称轴123为对称轴线的对称结构。呈轴对称分布的回针三角12更有利于针织三角系统1中回针三角12的设计以及对应织针的出针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针织三角系统,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使得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或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如此一来,在需要回针三角复位织针时,驱动组件可以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使回针三角用于织针复位;而在织针无需复位时,驱动组件可以带动回针三角动作,以取消回针三角的织针复位作用,进而不复位织针。上述回针三角选择性复位织针的方式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织针每经过回针三角均会被强制复位的方式,避免了织针不必要的复位动作,因而可以避免选针器重复不必要的选针动作,减轻了选针器的工作强度,能够延长选针器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并且织针复位和选针动作的减少,意味着织针在针槽内的运动减少,能够减轻针槽的磨损程度,从而延长针床的使用寿命,以进一步延长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针织横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针织横机3包括针织三角系统1,其中针织三角系统1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段外转子多电机的横机送纱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