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单元

文档序号:1652209 发布日期:2019-12-24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接单元 (Connection unit ) 是由 森真吾 岩坂博之 箕轮亮太 于 2018-08-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连接单元具备电磁继电器和与该电磁继电器连接的母线,在该连接单元中,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连接的第一母线相对于可动接触片的与一方的面位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分开地对置配置,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可动接触片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的至少一部分与可动接触片重叠。(The connection unit includes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a bus bar connecte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in the connection unit, a first bus bar connected to the first fixed contact terminal is disposed to face the movable contact piece in the contact/separation dire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movable contact piece,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contact/separation direction from the one surface, intersects the contact/separation direction, extends along the arrangement direction of the first movable contact and the second movable contact of the movable contact piece, and at least a part of the first bus bar overlaps the movable contact piece in a plan view when viewed from the contact/separation direction.)

连接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尤其是涉及包含电磁继电器和母线的连接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电流路的开闭的电磁继电器使用母线与电力供给源和其他电子部件连接。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例举的电磁继电器。参照图18,对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闭合的状态下的电流的流动的说明图。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可动接触子130的一对触点部130a与固定接触子111,112各自的固定触点118a接触而使电流Ip流通。并且,在固定接触子111,112中,具有固定触点118a的各个触点导体部115为C形和倒C形,因此产生在触点导体部115和可动接触子130中流通的电流Ip方向相反的区间。在该区间,由于在触点导体部115和可动接触子130中流通的电流Ip所引起的洛伦兹力产生彼此相反方向的电磁排斥力,由此提高了可动接触子130的一对触点部130a与各固定触点118a之间的接触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78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电流具有在最短路径流通的性质,即使触点导体部115为C形和倒C形,电流Ip不在C形和倒C形的上板部116的连结轴131侧的部分W流过,仅在可动接触子130的两端周围部分流通。其结果是,仅在可动接触子130的两端周边部分产生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因此,通过在可动接触子130的触点部130a与固定触点118a的触点之间产生的另一电磁排斥力,存在发生触点开离的隐患。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由触点间的电磁排斥力造成的触点开离的连接单元。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一形态的连接单元具备电磁继电器和与所述电磁继电器连接的母线,在该连接单元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

壳体;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二固定触点;

可动接触片,其在一方的面上具有能够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的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的第二固定触点在接触或开离的方向即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并且能够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母线具备在所述壳体外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连接的第一母线和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连接的第二母线,

所述第一母线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与所述一方的面位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分开地对置配置,并且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

在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所述第一母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可动接触片重叠。

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与可动接触片重叠的各个区域,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可动接触片的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的第一母线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可动接触片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由此,在可动接触片上通过洛伦兹力产生从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按压的力,因此能够提高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这样,通过源自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离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触点之间的电磁排斥力造成的触点开离的连接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单元的应用场景的一个例子的回路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单元的应用场景的一个例子的回路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单元的正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从图4的V方向看到的平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闭合状态的连接单元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6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例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18是现有例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所附附图对本公开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或位置的用语(例如,包含“上”“下”“左”“右”的用语),这些用语的使用用于使参照了附图的公开内容容易理解,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用语的含义限定。并且,以下说明本质上仅为例示,本公开并非意在对其应用物或用途进行限制。并且,附图仅为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不必与现实一致。

(应用例)

首先,使用图1和图2,对本公开所应用的场景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单元的应用场景的一个例子的回路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单元1例如连接在电动汽车的电池3与电动机5之间。

电池3与电动机5经由连接单元1和变频器7连接。在变频器7连接有电动机5和发电机8。连接单元1进行从电池3经由变频器7向电动机5供电的电流路的开闭。并且,连接单元1进行从发电机8经由变频器7向电池3充电的电流路的开闭。并且,与变频器7并联地设有电容器9。

在电池3与变频器7之间,与连接单元1并联地连接有预充电用继电器10和电阻器11。继电器10和电阻器11是为了在形成闭合回路时,防止过大的涌入电流流入连接单元1而设置的。

连接单元1具备电磁继电器13和与电磁继电器13连接的母线15。如图2所示,母线15具备与电池3侧的节点A连接的第一母线15a和与变频器7侧的节点B连接的第二母线15b。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母线15a与节点B连接、将第二母线15b与节点A连接。以下,对连接单元1的构成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参照图3和图4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单元1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单元1的正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1的正面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电磁继电器13具备分别与母线15连接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可动接触片35、以及收纳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壳体24。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固定于壳体24,并且彼此分开地配置。壳体24例如通过绝缘性树脂形成为大致四边箱形形状。

如图3所示,母线15具备在壳体24外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连接的第一母线15a和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连接的第二母线15b。第一母线15a及第二母线15b例如通过金属板形成。

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沿着第一母线15a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可动接触片35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壳体24内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之间。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具备:大致圆柱状的支承导体部18,其连接有第一母线15a;第一端子部19,其具有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接触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并且,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具备:大致圆柱状的支承导体部21,其连接有第二母线15b;第二端子部22,其具有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第二可动触点35b接触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22a。

第一端子部19和第二端子部22为金属制,并且具有平板形状。支承导体部18和第一端子部19与支承导体部21和第二端子部22例如分别通过钎焊连结。并且,除了钎焊之外,也能够通过嵌合或螺纹固定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开离的方向为上方,以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接触的方向为下方。并且,触点接触分离方向是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离开或接触的方向。

支承导体部18,21不从一端向另一端侧贯通地形成有螺纹孔18a,21a。第一母线15a通过螺入螺纹孔18a的螺钉25而固定于金属制的支承导体部18。第二母线15b通过螺入螺纹孔21a的螺钉26而固定于金属制的支承导体部21。支承导体部18,21从壳体24的内部向壳体24外延伸,并且从在壳体24的上表面即外侧面24a上设置的开口部24b突出。

从壳体24的外侧面24a到支承导体部18与第一母线15a的连接端面18b的高度Ha比从壳体24的外侧面24a到支承导体部21与第二母线15b的连接端面21b的高度Hb高。这样,相对于壳体24的外侧面24a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连接端面18b的高度Ha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连接端面21b的高度Hb彼此不同。因此,能够在两条母线15a,15b之间维持绝缘间隔地在第二母线15b的上方配置第一母线15a。由此,能够防止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干涉。

并且,电磁继电器13在壳体24内具备触点机构单元29和电磁体单元30。

触点机构单元29具备:可动轴31,其能够在轴心方向上上下移动;可动铁心33,其与可动轴31的下部连结;可动接触片35,其***有可动轴31;触点弹簧37,其沿着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对可动接触片35向下方施力;限位部38,其阻止可动接触片35向下方移动;复位弹簧39,其沿着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对可动铁心33向上方施力。

可动轴31在上部***可动接触片35,并且在下端固定于可动铁心33。可动轴31的下部与可动铁心33一起***到电磁体单元30内,能够在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被支承。可动轴31在其上端具备圆盘状凸缘31a。在圆盘状凸缘31a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设有触点弹簧37,触点弹簧37沿着触点接触分离方向对可动接触片35向接触方向施力。

可动接触片35能够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壳体24内。可动接触片35在电磁体单元30侧的表面(即,下表面)具有能够在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第一可动触点35a能够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第一固定触点19a接触分离地对置。并且,第二可动触点35b能够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第二固定触点22a接触分离地对置。第一母线15a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与下表面位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上表面,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分开地对置配置。并且,壳体24的外侧面24a位于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

可动铁心33的下端被复位弹簧39支承。可动铁心33在电磁体单元30处于非励磁状态下,通过复位弹簧39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突出,在励磁状态下,克服复位弹簧39的作用力而被拉向下方。

电磁体单元30具备线圈41、绝缘性的卷筒43、第一磁轭45、U形的第二磁轭47、限位部49。线圈41卷绕于卷筒43的胴部43a。第一磁轭45固定在第二磁轭47的成为开放端的上端之间。限位部49设置在第一磁轭45的上部,并且对可动铁心33向上方的动作进行限制。

接着参照图5。图5是从图4的V方向(即,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侧)观察时的平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为了使可动接触片35与第一母线15a的位置关系容易理解,省略了壳体24和触点机构单元29的图示。

第一母线15a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对置地延伸。并且,第一母线15a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整体重叠。

接着,对具备前述构成的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所示,在不向线圈41施加电压的情况下,通过复位弹簧39的弹簧力对可动铁心33向上方施力。由此,与可动铁心33一体的可动轴31被向上方按压,可动接触片35被向上方按压。其结果是,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处于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9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2的第二固定触点22a分开的开离状态。

接着,向线圈41施加电压而励磁,可动铁心33如图6所示地克服复位弹簧39的弹簧力而向下方滑动移动。由此,处于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如图7所示,电流Ic从与电池3连接的第一母线15a通过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可动接触片35、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第二母线15b而流向第二母线15b。

第一母线15a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的具有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面(下表面)和位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上表面),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分开地对置配置。另外,第一母线15a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并且沿着将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连结的方向延伸。因此,例如,在电流Ic从第一母线15a向第二母线15b流通时,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的各个区域,出现在可动接触片35的上方延伸的第一母线15a中流通的电流Ic的方向与在可动接触片35中流通的电流Ic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区间D。在该区间D,由于洛伦兹力,产生第一母线15a和可动接触片35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相互排斥的电磁排斥力F。其结果是,在可动接触片35上产生在可动轴31的轴心方向上向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一方按压的力。这样,通过电磁排斥力F使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按压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因此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离开。并且,不需要如现有例那样,在电磁继电器13的内部以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位于可动接触片35的正上方的方式设置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因此电磁继电器13不会变得大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15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在各个重叠的区域产生电磁排斥力F。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的区域越大,洛伦兹力越大。并且,洛伦兹力与电流值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可动接触片35中流通的电流值越大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的接触压力越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触点开离。

并且,第一母线15a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在将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这两个可动触点35a,35b连结的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对置地延伸。由此,在闭合状态下电流Ic流通时能够将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向下方按压,因此能够使可动接触片35的两端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这两个固定触点均等地接触。

并且,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15a在将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这两个可动触点连结的方向上与可动接触片35整体重叠。由此,在可动接触片35整体产生向下的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离开。

并且,与第一母线15a连接的支承导体部18的连接端面18b和与第二母线15b连接的支承导体部21的连接端面21b各自的距外侧面24a的高度不同,因此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对置地延伸,取决于情况也能够与第二母线15b对置地延伸。其结果是,第一母线15a和第二母线15b的配置设计的自由度增大。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8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单元1a进行说明。图8是实施方式2的连接单元1a的正面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3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壳体24的同一的外侧面24a突出,而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13a的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突出的壳体24的外侧面24a不同的外侧面24c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2中的连接单元1a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单元1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2的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不具备实施方式1的支承导体部21。在实施方式2中,平板状的第二端子部22从壳体24的内部向外方延伸。第二端子部22的连接端面22b从在壳体24的与外侧面24a交叉的另一外侧面24c设置的开口部24d突出到壳体24的外侧。第二端子部22在连接端面22b通过螺钉26与第二母线15b连接。并且,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连接端面18b从壳体24的一个的外侧面24a突出而与第一母线15a连接。

参照图9。图9是实施方式2的闭合状态的连接单元的正面剖视图。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壳体24的侧面延伸,能够在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与第二母线15b连接。由此,能够使第一母线15a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面(上表面)接近地配置,能够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2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进行说明。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1b的正面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部分放大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闭合状态的连接单元1b的正面剖视图。实施方式2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支承导体部18从壳体24的上表面即外侧面24a突出,而实施方式3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从壳体24的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所突出的外侧面24c对置的外侧面24e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3中的连接单元1b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连接单元1a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3中的电磁继电器13b的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不具备实施方式2的支承导体部18。如图11所示,在实施方式3中,平板状的第一端子部19从壳体24内部与可动接触片35平行地向外方延伸而与壳体24抵接,发生弯折而沿着壳体24的内侧面与可动轴31平行地向上方延伸。第一端子部19进一步从在壳体24的上表面即外侧面24a设置的开口部24b和在与外侧面24c对置的外侧面24e的上端设置的开口部24f所形成的一个开口部向外方弯折而与可动接触片35平行地延伸。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连接端面19b从在壳体24的与外侧面24a交叉的另一外侧面24e设置的开口部24f向壳体24的外侧突出。

在实施方式3中,如图10所示,第一母线15a与壳体24的外侧面24a对置配置。并且,在分别与壳体24的外侧面24a交叉并且彼此对置的外侧面24c和外侧面24e,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壳体24向外侧突出配置,并且与第一母线15a和第二母线15b连接。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壳体24的侧面延伸,因此能够在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与第二母线15b连接。由此,能够使第一母线15a接近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外侧面24a(即,上表面)地配置。并且,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从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侧面24e向外方延伸,能够使与第一母线15a的连接端面19b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近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外侧面24a配置。由此,由于能够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能够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可以使与第一母线15a的连接端面19b的高度与外侧面24a一致。由此,能够沿着外侧面24a配置第一母线15a,进一步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这样,与第一母线15a的连接端面19b由外侧面24a略微向上方突出或与外侧面24a配置在同一面上,第一母线15a向连接端面19b的装入变得容易。

(实施方式4)

接着,参照图14对本公开实施方式4的连接单元1c进行说明。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1c的正面剖视图。在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1b的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通过空气绝缘,而在实施方式4的连接单元1c的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61。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4中的连接单元1c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1b是共通的。

绝缘部件61可以是聚酯纤维或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也可以是云母或玻璃纤维等无机材料。在壳体24外,在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61,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的短接。

(实施方式5)

接着,参照图15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连接单元1d进行说明。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1d的正面剖视图。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1b的第二母线15b支承于电磁继电器13b的壳体24,而实施方式5的连接单元1d的第二母线15b进一步安装有补强板63。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5中的连接单元1d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1b是共通的。

补强板63将壳体24外的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与壳体24的外侧面24c连接。补强板63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通过绝缘部件形成。由此,即使在彼此平行地配置的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产生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也能够抑制第二母线15b向反向翘曲。

(实施方式6)

接着,参照图16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6的连接单元1e进行说明。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6的开离状态的连接单元1e的正面剖视图。在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1b中,对可动接触片35向下方施力的触点弹簧37相对于可动接触片35与可动铁心33设置在相反侧。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6的连接单元1e中,触点弹簧37比可动接触片35设置在可动铁心33侧。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6中的连接单元1e的除了以下所记载的事项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连接单元1b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6的可动铁心33在***有可动轴31的周围具有中空的中空孔64。在中空孔64***有触点弹簧37。在触点弹簧37的可动接触片35侧,环65配置于中空孔64。触点弹簧37在对可动轴31在触点开离方向上向接近触点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配置在环65与环66之间。

环65固定于可动铁心33,贯通孔敞开,可动轴31在该贯通孔内滑动。环66固定在可动轴31的下端。环66夹持在触点弹簧37的下端与可动铁心33的中空孔64的底面之间。

向线圈41施加电压而进行励磁,触点机构单元29克服复位弹簧39的弹簧力而向下方滑动移动。由此,处于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分别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接触的闭合状态。在处于闭合状态后,可动铁心33和环65进一步向下方滑动,对触点弹簧37进行压缩,因此确保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的接触压力。

触点弹簧37不配置在可动轴31的圆盘状凸缘31a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距离,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地变形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壳体24的外侧面24a距支承导体部18的连接端面18b的高度比支承导体部21的连接端面21b的高度高,但不限于此。连接端面18b的高度可以与连接端面21b的高度相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母线15a或第二母线15b的至少任一方具有L形形状或U形形状,能够防止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的干涉。

并且,壳体24的外侧面24a距支承导体部21的连接端面21b的高度可以比支承导体部18的连接端面18b的高度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母线15a具有L形或U形形状,由此能够防止第一母线15a与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支承导体部21干涉。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第一端子部19从在壳体24的上表面即外侧面24a设置的开口部24b和与外侧面24c对置的外侧面24e的上端设置的开口部24f所形成的一个开口部进一步向外方延伸,但不限于此。如图17所示的连接单元1f那样,第一端子部19的连接端面19b可以不从开口部24b延伸,而是从在壳体24的与外侧面24a交叉的另一外侧面24e设置的开口部24f向壳体24的外侧突出。在该机构中,能够在壳体24的外侧面24a上配置第一母线15a,因此能够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之间的距离,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中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对本公开的各种形态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而标注了附图标记。

本公开第一形态的连接单元1,1a-1f具备电磁继电器13,13a,13b和与所述电磁继电器13,13a,13b连接的母线15,在该连接单元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13,13a,13b具备:

壳体24;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其固定于所述壳体24,从所述壳体24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固定触点19a;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其固定于所述壳体24,从所述壳体24的内部向外延伸,并且具有第二固定触点22a;

可动接触片35,其在一方的面具有分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第二固定触点22a在接触或开离的方向即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触分离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并且能够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壳体24内;

所述母线15具备在所述壳体24外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连接的第一母线15a和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连接的第二母线15b,

所述第一母线15a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与所述一方的面位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面,在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分开地对置配置,并且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且沿着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所述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

在从所述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所述第一母线15a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重叠。

根据第一形态的连接单元1,1a-1f,在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图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重叠的各个区域,在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且沿着可动接触片35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延伸的第一母线15a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可动接触片35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由此,在可动接触片35上通过洛伦兹力产生从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按压的力,因此能够提高可动接触片35的可动触点35a,35b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之间的接触压力。这样,通过源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离开。

在本公开第二形态的连接单元1,1a-1f中,

在所述平面图中,所述第一母线15a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对置地延伸。

根据第二形态的连接单元1,1a-1f,在电流Ic在闭合状态下流通时能够将可动接触片35的中央部35c向下方按压,因此能够使可动接触片35的两端的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这两个固定触点均等地接触。

在本公开第三形态的连接单元1,1a-1f中,

在所述平面图中,所述第一母线15a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排列配置方向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35整体重叠。

根据第三形态的连接单元1,1a-1f,在可动接触片35整体产生向下的力,因此能够防止可动接触片35从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第一固定触点19a和第二固定触点22a离开。

在本公开第四形态的连接单元1中,

与所述第一母线15a连接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连接端面18b和与所述第二母线15b连接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连接端面21b位于比所述壳体24的外侧面24a向外侧突出的位置,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相对于所述壳体24的第一外侧面24a的所述连接端面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所述连接端面21b的高度彼此不同。

根据第四形态的连接单元1,能够在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维持绝缘间隔,例如,在第二母线15b的上方配置第一母线15a。由此,能够防止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干涉。

在本公开第五形态的连接单元1a中,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的连接端面18b从所述壳体24的第一外侧面24a突出而与所述第一母线15a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的连接端面21b从与所述壳体24的所述第一外侧面24a交叉的第二外侧面24c向所述壳体24的外侧突出而与所述第二母线15b连接。

根据第五形态的连接单元1a,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壳体24的第二外侧面24c延伸,因此能够在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与第二母线15b连接。由此,能够使第一母线15a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面接近地配置,从而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在本公开第六形态的连接单元1b,1e中,

所述第一母线15a沿着所述壳体24的所述第一外侧面24a配置。

根据第六形态的连接单元1b,1e,第一母线15a沿着第一外侧面24a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使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更大。

在本公开第七形态的连接单元1b-1f中,

所述第一母线15a配置于所述壳体24的第一外侧面24a,

在分别与所述壳体24的所述第一外侧面24a交叉并且彼此对置的第二外侧面24c和第三外侧面24e上,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以从所述壳体24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母线15a和所述第二母线15b连接。

根据第七形态的连接单元1b-1f,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从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壳体24的第二外侧面24c延伸,因此能够在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第二固定触点端子20与第二母线15b连接。由此,能够使第一母线15a与壳体24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第一外侧面24a接近地配置。并且,第一固定触点端子17从与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第三外侧面24e向外方延伸,因此能够使与第一母线15a的连接端面19b在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接近触点接触分离方向的外侧面24a地配置。由此,由于能够缩短第一母线15a与可动接触片35的距离,能够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35的、基于洛伦兹力的电磁排斥力F。

在本公开第八形态的连接单元1c中,

在所述壳体24外,在所述第一母线15a与所述第二母线15b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61。

根据第八形态的连接单元1c,在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61,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母线15a与第二母线15b之间的短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进行适当地组合,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并且,能够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能够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

本公开参照所附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能够实施各种变形或修正。这样的变形或修正只要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就应当被理解为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连接单元也能够适用于具备直流用或交流用电磁继电器的连接单元。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1f 连接单元;

3 电池;

5 电动机;

7 变频器;

8 发电机;

9 电容器;

10 继电器;

11 电阻器;

13,13a,13b 电磁继电器;

15 母线;

15a 第一母线;

15b 第二母线;

17 第一固定触点端子;

18 支承导体部;

18a 螺纹孔;

18b 连接端面;

19 第一端子部;

19a 第一固定触点;

19b 连接端面;

20 第二固定触点端子;

21 支承导体部;

21a 螺纹孔;

21b 连接端面;

22 第二端子部;

22a 第二固定触点;

22b 连接端面;

24 壳体;

24a 外侧面;

24b 开口部;

24c 外侧面;

24d 开口部;

24e 外侧面;

24f 开口部;

25 螺钉;

26 螺钉;

29 触点机构单元;

30 电磁体单元;

31 可动轴;

31a 圆盘状凸缘;

33 可动铁心;

35 可动接触片;

35a 第一可动触点;

35b 第二可动触点;

35c 中央部;

37 触点弹簧;

38 限位部;

39 复位弹簧;

41 线圈;

43 卷筒;

43a 胴部;

45 第一磁轭;

47 第二磁轭;

49 限位部;

61 绝缘部件;

63 补强板;

64 中空孔;

65 环;

D 区间;

F 电磁排斥力。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改进的具有形状记忆线材的致动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