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54437 发布日期:2019-12-27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 (Damper for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汪承磊 王志浩 陈来 吴亮 于 2019-10-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包括:本体,具有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联通的容纳腔;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和若干个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嵌入所述填充材料内,所述第二端用于固定至所述减振降噪用阻尼器作用的基材上。(A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ing damper comprising: a body having an opening and a receiving cavit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pening; the filling material is fill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nd the connecting parts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which are oppositely arranged, the first end passes through the opening and is embedded into the filling material, and the second end is used for being fixed on the base material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amper.)

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机械运转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现象随处可见,飞机、汽车、船舶、机床及各种动力装置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振动、发出噪声,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日益突出,振动和噪声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加速结构的疲劳损坏,缩短机器寿命等,因此,机械结构中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就越来越重要。普遍认为,增加结构阻尼对结构振动和结构声传导的抑制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高分子阻尼材料是应用最多的一类阻尼材料。高分子阻尼材料因其同时具有黏性液体和弹性固体的特征,故又被称为粘弹性材料。当材料在经受交变应力的作用时,作用到弹性成分的机械能像位能那样储存起来,然后再返回外界,材料表现为弹性;而作用到黏性成分的另一部分能量则由于材料的内耗,转化为热能而被耗散掉,振动的幅值随时间迅速衰减,从而起到减振降噪作用,辐射的噪声也随之而降低。因此,高分子阻尼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建筑、家用电器、工业机械等各个领域的减振降噪。

高分子阻尼材料一般不作为承力材料使用,而是附加在承力结构即振动的基材上,阻尼材料与基材共同构成阻尼复合结构。常用的阻尼复合结构有自由阻尼结构和约束阻尼结构两种。在振动结构外表面直接附加一层损耗模量较大的阻尼材料,便构成自由阻尼结构,而在粘弹性阻尼层外再加一层约束层(通常为钢板或铝板),即构成约束阻尼结构,又称为夹心阻尼结构。自由阻尼结构,如图1所示,在振动基材1的外表面直接附加一层损耗模量较大的阻尼材料2,便构成自由阻尼结构;约束阻尼结构,如图2所示,在阻尼材料2外再加一层约束层3(通常为钢板或铝板),即构成约束阻尼结构。

现有的自由阻尼结构一般由基材、阻尼涂料层或可粘贴的片式阻尼材料构成,约束阻尼结构一般由基材、阻尼层和约束层共同构成,其结构也是由阻尼涂料层、片式阻尼材料或其它材质片材作为约束层的夹心结构。自由阻尼结构简便易行,但阻尼效果较差;约束阻尼结构虽效果显著,但结构较为复杂,施工麻烦。在一些非常厚的结构、不平坦或肮脏的表面,常规的自由阻尼或约束阻尼的效果较差或难以安装,材料的阻尼性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减振降噪效果不够令人满意。

一般情况下,当自由阻尼结构或约束阻尼结构材料的厚度是基材的1.5~3倍时,才能达到较为可观的减振降噪效果。当基材较厚的时候(如基材板材的厚度为5mm,甚至达到20mm时),则需要多层涂覆或累加实施自由阻尼结构或约束阻尼结构材料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一来就导致基材越厚,所用的阻尼材料量越多,施工安装过程越复杂,工序越多,干燥时间长,工期久,增重大,综合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在振动的结构上附加动力吸振器或阻振质量块也是控制结构振动的有效措施之一。动力吸振器的概念最早由Watts于1883年提出,1902年德国的Frahm在大型邮船上安装了Frahm水箱作为动力吸振器使用,随后,关于动力吸振器的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动力吸振器是指利用共振系统吸收结构的振动能量以减小结构振动的设备。吸振器可看作主振动系统的一个子结构,对主系统的结构振动进行阻抑。按照吸振器是否有阻尼,可以分为无阻尼吸振器和有阻尼吸振器,其中前者的吸振频率较窄,适用于激振频率基本恒定的主振动系统,后者可抑制的频带较宽,改善了阻抑效果的频率选择性。实践证明,在船舶上安装动力吸振器来抑制振动噪声的传递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在实际应用中,改变动力吸振器的形式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振动控制需求,也是被广泛关注和采用的方法。当结构振动声沿着结构传递的途中遇到具有隔离作用的自然障碍,如板或杆的铰支承,结构的接头以及加强筋等时,结构声的传递将受到这些自然屏障的阻抑作用。阻振质量块的应用就源于这一思路。阻振质量块是一个大而重的条体,沿着振动传递途径配置在基板的结合处,用以隔离结构声的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采用质量块抑制结构声传递的方法可以等同于使用弹簧刚度系数为无穷大的动力吸振器。

综合以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具备阻尼性能优异、易于加工、安装简便等特点,还对需进行减震降噪的设备有较高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受基材厚度的影响较大,施工安装过程复杂,工序多,干燥时间长,工期久,增重大,综合成本高,减振降噪效果有限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包括:

本体,具有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联通的容纳腔;

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

和若干个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嵌入所述填充材料内,所述第二端用于固定至所述减振降噪用阻尼器作用的基材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为U形、V形或S形。

可选地,所述本体为梁式结构,所述本体的截面为U形。

可选地,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和/或所述连接部件的材质为钢或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材料包括阻尼材料,所述阻尼材料选自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丁腈橡胶、丁基橡胶、聚硫橡胶和SBS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材料还包括减振材料,所述减振材料选自聚乙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和酚醛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阻尼材料为聚氨酯阻尼材料。

可选地,所述填充材料包括聚氨酯阻尼材料和聚氨酯泡沫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基材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基材的连接点的数量为1或2个,当然也可以为多个。

进一步地,不同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基材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阻尼材料的配方组成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

将聚醚二元醇脱水以得到脱水后的聚醚二元醇,向脱水后的聚醚二元醇中加入催化剂和消泡剂,室温搅拌均匀,升温至70-80℃,加入二异氰酸酯,在抽真空状态下中速搅拌,保温1-3h后停止反应,脱除气泡,获得聚氨酯预聚物;

步骤1.2: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

向步骤1.1所制得的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有机小分子添加剂、无机填料和抗氧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脱泡,升温至80-110℃,加入扩链剂,在抽真空状态下快速搅拌5-10min,脱除气泡后,浇注进金属模具中,再将金属模具置于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为100-120℃,保温6-24h后取出,即得所述聚氨酯阻尼材料。

其中,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元醇和/或聚四氢呋喃二元醇,所述聚醚二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

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异辛酸锌、油酸钾、乙酸苯汞、苯甲酰氯、油酸、壬二酸、己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小分子添加剂选自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酸酯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双[(2-羟基-3-环己基-5-甲基)-苯基]甲烷、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片状云母、片状石墨、滑石粉、云母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所述扩链剂选自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α-烯丙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二乙基甲苯二胺、聚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1.1中的所述聚醚二元醇的脱水是在加热并且搅拌的条件下进行的,真空度控制为-0.095--0.1MPa,加热温度为105-120℃,搅拌速度为200-350r/min,搅拌时间1-2h;所述步骤1.1中的所述中速搅拌的转速为200-300r/min;所述步骤1.2中的所述快速搅拌的转速为400-600r/min。

一种上述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提供本体和若干个连接部件,所述本体具有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联通的容纳腔,对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件做防腐处理,然后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容纳腔内填充减振材料,形成缓冲层;

步骤2.2:在所述缓冲层上浇注阻尼材料,形成阻尼体;

步骤2.3:将若干个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嵌入并固定至所述阻尼体中;

步骤2.4:固化所述步骤2.3所得的产品,得到所述减振降噪用阻尼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4具体为:将所述步骤2.3所得的产品放入烘箱,设置温度为60-120℃,保温固化4-24h,即得到所述减振降噪用阻尼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其创造性地在填充材料和基材之间引入连接部件,有别于传统的自由阻尼结构和约束阻尼结构,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阻尼材料,使得此阻尼器减振降噪效果优异,尤其对厚型基材的减振降噪阻尼应用更有优势。因此,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基材的厚度及其几何尺寸对阻尼处理的不良影响,提高了阻尼器的适应性。

2、本发明采用填充材料与基材脱离接触的结构设计,使得此阻尼器具有阻尼性能优异、易于加工、安装简便等优点。使用本发明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时,直接将连接部件固定安装至基材上,通过本体与连接部件来改变基材的刚度和挠度,并将基材的振动与噪声能量通过连接部件及连接点引入本体容纳腔内的填充材料中,进行高效地消耗。

3、本发明公开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稳定,推广运用方便的特点。

4、本发明制备并使用的聚氨酯阻尼材料在-25~75℃阻尼因子tanδ≥0.3,且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之后形成一段宽温域的阻尼平台,有效阻尼温域达到100℃以上,最大阻尼因子tanδ可达0.85。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自由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约束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连接部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连接部件的再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应用到基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基材处理前和处理后的传递函数对比图。

其中:1-基材,2-阻尼体,3-约束层,4-本体,41-开口,5-连接部件,51-第一端,52-第二端,6-填充材料,61-减振材料,62-阻尼材料,7-减振降噪用阻尼器,10-激励点,11-第一测试点,12-第二测试点,13-第三测试点,14-第四测试点,15-第五测试点,16-第六测试点,17-第七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发明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放大了部件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应该明晰,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所描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即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方便描述或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其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器7,如图3~5所示,包括:本体4,其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41位于本体4的外表面;填充材料6,填充于容纳腔内;若干个连接部件5,连接部件5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第一端51嵌入填充材料6内,第二端52用于固定至减振降噪用阻尼器作用的基材1上。

本体4为刚形体,其结构形式为梁式结构,也可以变形为其他结构形式如长方体,圆柱体等;本体4内部的容纳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容纳腔内壁截面采用U形。

填充材料6包括阻尼材料62和/或减振材料61,本实施例采用阻尼材料62和减振材料61的组合,阻尼材料62为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丁腈橡胶、丁基橡胶、聚硫橡胶和SBS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减振材料61为聚乙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和酚醛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实施例减振材料61优选为聚氨酯泡沫材料,阻尼材料62优选为聚氨酯阻尼材料。

本体4和/或连接部件5的材料为钢或铝合金,本实施例本体4和连接部件5的材料均优选为铝合金。

连接部件5穿过开口41***填充材料6内的第一端51的结构形式可以为U形、V形或S形(如图4、图6、图7所示),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增大第一端51与阻尼材料62接触面积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第一端51的结构优选为U形,既增大了与阻尼材料62的接触面积,也便于加工制造。

连接部件5的第二端52与基材1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焊接,本实施例优选为焊接,第二端52与基材1的焊接点的数量为1或2个,也可以根据加工的方便和可行性,焊接点的数量相应地设计为3个或更多个。本实施例焊接点优选为1个。

为了更好地连接基材1和填充材料6,可以设置多个连接部件5,不同连接部件5在基材1上的分布可以依据基材1的外形设置,本实施例优选为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聚氨酯阻尼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1)在搅拌的条件下(200r/min),将60.00g聚醚二元醇(PPG-2000)进行抽真空脱水处理,真空度-0.1MPa,加热温度为110℃,脱水2h,得到预处理的聚醚二元醇PPG-2000,降温至60℃备用;

(2)向步骤(1)预处理后的聚醚二元醇PPG-2000中加入0.07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2g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室温下搅拌5min(250r/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在5~10min内升温至80℃,加入11.00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抽真空状态下中速搅拌(300r/min),保温1h后停止反应,脱除气泡,即得聚氨酯预聚物;

(3)向步骤(2)所制得的预聚物中加入4.50g 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5.56g鳞片石墨和3.10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抽真空状态下搅拌20min(400r/min),使其混合均匀,脱除气泡;然后升温至100℃,加入9.45g扩链剂聚丙三醇,在抽真空状态下快速搅拌10min(500r/min),脱除气泡后,浇注进金属模具,再将模具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设置温度为110℃,保温8h后取出,即得聚氨酯阻尼材料。

上述制备的聚氨酯阻尼材料在-25~75℃阻尼因子tanδ≥0.3,且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之后形成一段宽温域的阻尼平台,有效阻尼温域达到100℃以上,最大阻尼因子tanδ可达0.8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其在实施例1或其等同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体4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均设置有连接部件5,可以同时实现不同方向的减振和阻尼作用,如图8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实施例1和2及其等同实施例中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对本体4和连接部件5做防腐处理,然后在容纳腔的内底面填充减振材料61,形成缓冲层,缓冲层的厚度约为10mm,减振材料61的材料为聚氨酯泡沫板;

步骤2.2:在缓冲层上浇注阻尼材料62,形成阻尼体,阻尼体的厚度约为40mm,阻尼材料62为实施例1中制得的聚氨酯阻尼材料;

步骤2.3:将若干个连接部件5等间距地嵌入并固定至阻尼层中,本实施例采用夹具固定住各个连接部件5;

步骤2.4:浇注并固定完成后,将本体4和连接部件5一同放入烘箱,设置固化温度为100℃,保温固化8小时,即得所述减振降噪用阻尼器。

性能测试

将用于测试的钢板(基材)自由悬挂,钢板尺寸为:长3000mm,宽1200mm,厚8mm,实施例3制得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7斜向分布并焊接在钢板之上。利用LDS激振器对钢板下端激励点10输入持续的激励,自下而上依次选定7个测试点(11-17),如图9所示。采用LMS测试系统对样品进行传递函数测试,在图中11-17测试点位置布置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响应加速度值。测试得到10kHz以内钢板上11-17测试点的传递函数结果,最终得到处理前(光板,未焊接减振降噪用阻尼器7)和处理后(焊接了实施例3中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器7)的传递函数。将测试点12-17的数据做能量平均来表征整板的振动水平,得到处理前后的对比图,如图10所示,由图示结果可知经过减振降噪用阻尼器7处理后的钢板对振动传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10kHz频率范围以内,振动响应加速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减振效果明显。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防火泡沫复合板材及制作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