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加热模块

文档序号:1660709 发布日期:2019-12-27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Ptc加热模块 (PTC heating module ) 是由 迈克尔·科尔 斯蒂芬·佩措尔德 蒂姆·泰希曼 福克·菲里格 于 2019-05-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流体的PTC加热模块。该模块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主侧的至少一个PTC热敏电阻,这两个主侧间隔开并限定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该模块还包括两个接触板,在两个接触板之间布置有与两个接触板电接触的相应PTC热敏电阻。PTC加热模块包括具有接触侧的至少一个接触座,接触座在一侧以其接触侧导电地抵靠相应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在另一侧导电地抵靠一个接触板。由于至少一个接触座的厚度,一个接触板和另一接触板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应PTC热敏电阻的主侧和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之间的几何接触表面也小于相应PTC热敏电阻的主侧的几何表面。因此,PTC加热模块中的爬电和/或间隙距离大于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TC heating module for heating a fluid. The module includes at least one PTC thermistor having two major sides opposite each other, the two major sides being spaced apart and defining a thermistor thickness of the PTC thermistor. The module also comprises two contact plates between which respective PTC thermistors are arranged i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the two contact plates. The PTC heating modul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contact base having a contact side, which contact base bears with its contact sid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ly against one main side of the respective PTC thermistor on one side and against one contact plate on the other side. Due to the thickness of at least one contact base, the distance between one contact plate and the other contact plate increases. The geometric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main side of the respective PTC thermistor and the contact side of the at least one contact receptacle is also smaller than the geometric surface of the main side of the respective PTC thermistor. Thus, the creepage and/or clearance distance in the PTC heating module is greater than the thermistor thickness of the PTC thermistor.)

PTC加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加热流体的PTC加热模块。

背景技术

用于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的电加热器通常包括多个PTC加热模块(PTC:正温度系数),该PTC加热模块具有由陶瓷电阻器组成的PTC热敏电阻。电阻器具有与温度相关的电阻,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与电压或额定电阻等边缘条件无关,PTC热敏电阻的温度变化非常小。因此,有利于防止PTC热敏电阻过热。可以在例如在启动阶段和驾驶时的寒冷环境温度下使用电加热器,以保持乘客舱或电池中的温度。通过电加热器直接加热或通过换热器间接加热空气、新鲜空气和/或再循环空气,向换热器提供另一种流体,例如冷却液,通过电加热器加热该流体。随后,加热空气被导入客舱。在客舱内,加热空气能散发储存的热量,从而加热客舱。对于电动汽车,电加热器通常是唯一的加热方式。

在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中,PTC加热模块由驱动电池供电,驱动电池当前提供150伏至500伏的电压。未来的电压需求高达800伏。因此,接触保护对于保护乘客至关重要。特别是所有导电元件和能够从外部接触的元件必须是零电位的。为此,PTC热敏电阻通过电绝缘件与外部电绝缘,其中该电绝缘件是导热的,以便通过该绝缘件直接散热。此外,PTC热敏电阻中的接触电极必须有足够的间隔以保持爬电和间隙距离,其中两个接触电极之间的距离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在传统的PTC加热模块中,两个接触电极与PTC热敏电阻全表面接触,使得接触电极之间的距离对应于PTC热敏电阻的厚度。

随着电压的增加,必须增加PTC热敏电阻的厚度,以保持PTC加热模块中的爬电和间隙距离。因此,对于PTC加热模块中的400V电压,接触电极之间的必要距离约为2mm。对于800V的电压,两个接触电极之间的距离应增加到约4mm。但是,由于陶瓷电阻具有低导热性,对于更厚的陶瓷电阻来说,很难散发PTC热敏电阻的内部区域的热量。因此,PTC热敏电阻内部区域中的温度升高,电阻随之升高。这不利地降低了PTC加热模块的输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出针对通用PTC加热模块的改进或至少替代的实施例,以克服所述缺点。尤其,本发明的目标是在不影响PTC加热模块的输出的情况下,保持爬电和间隙距离符合距离标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该目标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实现的。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用于加热流体的PTC加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长方体PTC热敏电阻,该长方体PTC热敏电阻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主侧,所述主侧间隔布置,并且限定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PTC加热模块还包括两个接触板,两个接触板之间布置有PTC热敏电阻,并且接触板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电接触。根据本发明,PTC加热模块包括具有接触侧的至少一个接触座,接触座在一侧以其接触侧导电地抵靠相应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并且在另一侧导电地抵靠一个接触板。由于至少一个接触座的厚度,一个接触板和另一个接触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此外,在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主侧和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之间的几何接触表面小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主侧的几何表面。因此,从一个接触板和/或从至少一个接触座到另一个接触板和/或到至少一个接触座的爬电和/或间隙距离大于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

方便地,根据本发明的PTC加热模块中的接触板和至少一个接触座既具有导热性,又具有导电性,使得能够通过接触板和至少一个接触座将指定的电压施加到相应的PTC热敏电阻上,并且相应PTC热敏电阻中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散发到外部。通过接触座的厚度,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的厚度,两个接触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有利地适应指定的电压。一个接触板和另一个接触板之间的间隙距离(对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通过接触表面,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的厚度,从至少一个接触座到另一个接触板的爬电距离也能够适应指定的电压。因此,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独立于指定的电压,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能够适应PTC加热模块的期望输出。因此,对于与热敏电阻的厚度无关的随机指定电压,PTC加热模块中的短路是可以避免的。

在本文中,术语“较大”是指一个接触板与另一接触板之间的爬电和/或间隙距离超过相应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的100%。设定爬电和/或间隙距离超过相应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的110%至500%,特别是120%至300%。接触表面是几何表面,在该表面上,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抵靠PTC热敏电阻的主侧,并且与该主侧导电地接触。因此,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的几何表面能够对应于几何接触表面或大于接触表面。相应的接触板的几何表面可以大于相应PTC热敏电阻的主侧的几何表面,并且大于接触表面。特别地,PTC热敏电阻中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散发,或者通过大的表面上的接触座散发到相应的接触板上,然后由接触板传递到外部。因此,能够显著增加PTC加热模块的输出。

通过PTC加热模块的一个有利设计,可以设定在相应的PTC热敏电阻上布置两个接触座,所述接触座以相应的接触表面抵靠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主表面。通过这种PTC加热模块的设计,两个接触座和/或两个接触板之间的爬电和/或间隙距离方便地大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有利地,PTC加热模块可以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这些热敏电阻在纵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在接触板之间,并且与接触板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随着PTC加热模块的进一步发展,设定了限定几何表面的相应PTC热敏电阻的主侧的宽度大于限定几何表面的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的宽度。此外,相应的PTC热敏电阻在宽度方向上从至少一个接触座的两侧突出。因此,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之间的接触表面小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的几何表面。因此,至少一个接触座和另一个接触板之间的爬电距离大于相应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

有利地,可以设定限定几何表面的PTC热敏电阻的主侧的长度大于限定几何表面的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的长度。然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在纵向上从至少一个接触座的两侧突出。相应地,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之间的接触表面小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的几何表面。因此,至少一个接触座和另一接触板之间的爬电距离大于相应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

根据本发明,随着PTC加热模块的进一步发展,设定了一种导电涂层,该导电涂层固定到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并且布置在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和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之间。另外,涂层的几何表面对应于(即,偏差达15%)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和PTC热敏电阻的一个主侧之间的几何接触表面。涂层例如可以由银组成,并且可以降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主侧和至少一个接触座的接触侧之间的接触电阻。以这种方式确定尺寸的涂层的几何表面还防止在导电涂层和另一接触板之间形成比该另一接触板和至少一个接触座之间更短的爬电距离,即距离偏差超过15%。

有利地,至少一个接触座的几何横截面积可从接触侧朝向一个接触板的方向连续地或分阶段地增加。因此例如,至少一个接触座的几何横截面积可从接触侧朝向一个接触板增加达到150%。特别是相应的PTC热敏电阻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快地散发,并通过更大的几何横截面积传递到一个接触板上。因此,完全能够增加PTC加热模块的输出。可选地或者另外地设定至少一个接触座与一个接触板一体形成。特别地,可以减小一个接触板和至少一个接触座之间的接触电阻。

根据本发明,随着PTC加热模块的进一步发展,设定一个接触板形成第一外壳部分,另一个接触板形成与第一外壳部分电绝缘的第二外壳部分。因此,第一外壳部分和第二外壳部分形成包围相应PTC热敏电阻的外壳。因此,不需要将接触板锚固在其中的额外的外壳,从而能够简化生产。此外,这使得在相应的PTC热敏电阻中产生的热量通过较少的层向外部散发,从而增加相应的PTC加热模块的输出。

外壳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绝缘层与外部电绝缘,以确保PTC加热模块的安全接触保护。方便地,绝缘层是导热的,使得在相应的PTC热敏电阻中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有效地传递到外部。与由包围相应PTC热敏电阻的接触板组成的两部分外壳一起,绝缘层形成具有PTC加热模块最大散热表面的外层。由于绝缘层通常比接触板具有更低的热导率,因此绝缘层的较低热导率能够通过最大的散热表面进行补偿,并且能够一起增加PTC加热模块的输出。

可选地或另外地可设定外壳至少部分填充有导热和电绝缘材料。方便地,所述导热和电绝缘材料具有比空气更高的热导率,使得能够将在相应的PTC热敏电阻中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到外部。

总之,在根据本发明的PTC加热模块中,通过接触座的厚度,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的厚度,两个接触板之间的距离能够简单地适应指定的电压。由一个接触板和另一个接触板之间的距离限定的间隙距离大于相应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通过接触表面,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的厚度,至少一个接触座和另一个接触板之间的爬电距离同样能够适应指定的电压。因此,相应的PTC热敏电阻的热敏电阻厚度独立于指定的电压,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能够适应PTC加热模块的期望输出。

在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参照附图进行的相关描述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

应理解,上述特征和下文将要解释的特征不仅可以以各记载的组合使用,而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其他组合使用或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或功能相同的部件,其中,示意性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图2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的其他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图7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的其他截面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图12至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的其他截面图;

图16示出了PTC加热模块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接触板的视图;

图17示出带有两部分外壳的PTC加热模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根据本发明的PTC加热模块1限定了彼此垂直的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图1示出了垂直于宽度方向BR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2和图3是通过分别由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限定的平面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与PTC加热模块1的纵向LR垂直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5示出了图4中PTC加热模块1的放大切口。大体上确定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在垂直于由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此外,在纵向LR上确定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的长度,并且在宽度方向BR上确定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PTC加热模块1用于加热流体,例如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中的空气或冷却液。PTC加热模块1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2,该PTC热敏电阻2的两个主侧3a和3b彼此相对,彼此间隔开并限定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PTC加热模块1还包括两个接触板4a和4b,在两个接触板4a和4b之间布置有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在纵向LR上彼此紧邻地安装在两个接触板4a和4b之间。

在第一实施例中,PTC加热模块1包括具有接触侧6a的接触座5a,接触座5a在一侧以其接触侧6a导电地抵靠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并且在另一侧导电地抵靠一个接触板4a。接触座5a具有厚度DS,A,该厚度增加了接触板4a和4b之间的距离。接触座5a以其接触侧6a完全抵靠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使得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和接触座的接触侧6a之间的几何接触表面FK,A对应于接触侧6a的几何表面FS,A。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几何接触表面FK,A和几何表面FS,A小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的几何表面FPTC。限定几何表面FPTC的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的宽度BPTC大于限定几何表面FS,A的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宽度BS,A。此外,限定几何表面FPTC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的长度LPTC大于限定几何表面FS,A的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长度LS,A。因此,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在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上从接触座5a突出。这导致接触板4a和4b之间的间隙距离7a以及接触座5a和接触板4b之间的爬电距离7b大于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两个接触板4a和4b之间的间隙距离7a由最短距离限定,因此由两个接触板4a和4b彼此之间的距离限定。接触座5a和接触板4b之间的爬电距离7b由接触座5a和接触板4b之间沿PTC热敏电阻2表面的最短距离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1所示的纵向LR和根据图4所示的宽度方向BR上的爬电距离7b相同,但也可以不同。设定爬电和/或间隙距离7a和7b超过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的100%,特别是110%至500%,特别是120%至300%。

接触座5a和接触板4a和4b方便导电,使得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能够通过接触座5a和接触板4a电连接到正极,以及通过接触板4b电连接到负极,反之亦然。更为方便地,接触板4a和4b和接触座5a是导热的,使得通过接触板4a和4b和接触座5a能够将各PTC热敏电阻2中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到外部。PTC加热模块1包括导电涂层8a,该导电涂层8a布置在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和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之间,以降低接触座5a和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之间的接触电阻。例如,涂层8a可由银或其他金属组成。涂层8a能布置在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上,具有涂层8a的PTC热敏电阻2能够通过焊接或粘合或机械压制而固定到接触座5a。基本上,涂层8a的厚度较薄,使得接触板4a和PTC热敏电阻2彼此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接触座5a的厚度DS,A。涂层8a的几何表面FB,A对应于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几何表面FS,A(偏差达15%),使得接触座5a和接触板4b之间的爬电距离7b不会被缩短。PTC加热模块1还包括导电涂层12b,其布置在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b上。具有涂层12b的PTC热敏电阻2能够如固定在接触座5a上的方式固定到接触板4b。例如,涂层12b可由银或其他金属组成。基本上涂层12b的厚度较薄,使得接触板4b和PTC热敏电阻2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非常薄。

在PTC加热模块1中,通过接触座5a的厚度DS,A,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厚度DPTC,两个接触板4a和4b之间的距离并且由此间隙距离7a能够适应指定的电压。爬电距离7b也能够通过接触表面FK,A来适应。因此,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独立于指定的电压,并且能够有利地减小。

图6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垂直于宽度方向BR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在图7和图8中,示出了通过由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限定的平面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9示出了垂直于PTC加热模块1的纵向LR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10示出了根据图9的PTC加热模块1的放大切口。这里同样,确定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在垂直于由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的长度及其宽度在纵向LR/宽度方向BR上相应限定。接下来,将单独讨论PTC加热模块1的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在其他方面,两个实施例中的PTC加热模块1的结构相同。

在PTC加热模块的第二实施例中,在PTC热敏电阻2和接触板4b之间布置有接触座5b。接触座5b以一个接触侧6b抵靠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b。此外,在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b和接触座5b的接触侧6b之间还布置有导电涂层8b。接触座5b的结构与布置与在PTC热敏电阻2上的接触座5a的结构与布置相对应。与PTC加热模块1的第一实施例不同,此处两个接触板4a和4b之间的距离及间隙距离7a由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和接触座5a和5b的相应厚度DS,A和DS,B组成。在这里,涂层8b的厚度也非常薄。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接触座5a和5b的厚度DS,A和DS,B是相同的,但它们可以彼此不同。在PTC加热模块1的这个实施例中,PTC加热模块1的相应几何接触表面FK,A和FK,B也对应于接触座5a和5b的相应几何表面FS,A和FS,B,并且分别小于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相应主侧3a和3b的几何表面FPTC,使得两个接触座5a和5b之间的爬电距离7c大于热敏电阻厚度DPTC。接触座5a和5b之间的爬电距离7c由接触座5a和5b之间沿PTC热敏电阻2表面的最短距离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1的纵向LR和根据图4的宽度方向BR的爬电距离7c相同,但也可以不同。

图11至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垂直于宽度方向BR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了通过分别由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限定的平面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14示出了垂直于PTC加热模块1的纵向LR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图15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PTC加热模块1的放大切口。图16示出了PTC加热模块1的接触板4a和4b的视图。与上述限定相对应,确定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在垂直于由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在纵向LR和宽度方向BR中限定PTC加热模块1中各元件的长度和宽度。接下来,将单独讨论PTC加热模块1的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其他方面,两个实施例中的PTC加热模块1的结构相同。

在PTC加热模块1的第三实施例中,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通过公共接触座5a与接触板4a电接触。接触座5a与接触板4a一体形成。公共接触板5a纵向延伸,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抵靠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相应的几何接触表面FK,A小于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几何表面FS,A并分别由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宽度BS,A和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的长度LPTC限定。接触座5a的接触侧6a的宽度BS,A小于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a的宽度BPTC。因此,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在宽度方向BR上,而不是在纵向LR上,从接触座5a的两侧突出。因此,接触表面FK,A小于主侧3a的几何表面FPTC,接触座5a和5b之间的爬电距离7c大于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

PTC加热模块1同样包括多个接触座5b,与PTC加热模块1的第二实施例不同,其几何表面FS,B大于接触表面FK,B。接触表面FK,B由接触座5b的接触侧6b的长度LS,B和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b的宽度BPTC限定。接触座5b的接触侧6b的长度LS,B小于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主侧3b的长度LPTC,使得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在纵向LR的两侧,而不是在宽度方向BR上,从接触座5b中突出。因此,接触表面FK,B小于几何表面FPTC,接触座5a和5b之间的爬电距离7c大于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相应接触座5b与接触板4b一体形成。

因此,在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上,接触座5a和5b之间的爬电距离7c由接触座5a(在宽度方向BR上看)和接触座5b(在纵向LR上看)限定。在这个实施例中,座5a和座5b不同。这种情况下,接触表面FK,A和FK,B、接触侧6a和6b的长度LS,A和LS,B、接触侧6a和6b的宽度BS,A和BS,B是不同的。另外,纵向LR上的爬电距离7c与宽度方向BR上的爬电距离7c不同,但可以相同。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PTC加热模块1的截面图。这里,接触板4a形成第一外壳部分9a,并且接触板4b形成第二外壳部分9b。因此,第一外壳部分9a和第二外壳部分9b形成外壳9,该外壳9包围相应的PTC热敏电阻2。第一外壳部分9a和第二外壳部分9b通过绝缘层10与外部并且相对于彼此电绝缘。绝缘层10方便地导热,使得能够将相应PTC热敏电阻2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有利地,PTC加热模块1仅包含几层,使得热量能够有效地向外部散发。此外,绝缘层10形成具有PTC加热模块1最大散热表面11的最外层。由于绝缘层10通常比接触板4a和4b具有更低的热导率,因此较大的散热表面11能够补偿绝缘层10的较低热导率。因此完全能够增加PTC加热模块1的输出。在图17中,接触座5a和5b的结构对应于图6到10中PTC加热模块1的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座5a和5b与接触板4a和4b是一体设计的。

总之,通过调整接触座的厚度DS,A和/或DS,B,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厚度DPTC,根据本发明的PTC加热模块1中的两个接触板4a和4b之间的距离能够容易地适应指定的电压。由接触板4a和4b的距离限定的间隙距离7a大于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此外,通过接触表面FK,而不是通过热敏电阻厚度DPTC,爬电距离7b和7c能够适应指定的电压。因此,相应PTC热敏电阻2的热敏电阻厚度DPTC独立于指定的电压,并且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能够适应PTC加热模块1的期望输出。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PTC加热模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