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文档序号:166079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4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ir duct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same ) 是由 张瀚中 潘龙腾 陈红光 王宏望 于 2021-08-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包括通风风道,通风风道沿风道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风机部件,风机部件设置在通风风道内以驱动通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其中,通风风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出风口,通风风道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中部出风口。该风道结构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会存在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duct structur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wherein the air duct structure comprises: the air duct shell comprises a ventilation air duct, and the ventilation air duct extends along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the air duct shell; the fan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ventilation air channel to drive the air flow in the ventilation air channel to circulate; wherein, the both ends of ventilation wind channel all are provided with the tip air outlet, and the part between the both ends of ventilation wind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the middle part air outlet. The air duct structur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air conditioner in the prior art has uneven vertic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器使用上、下分布式送风技术,在空调器头部及底盘位置各设置一个出风口,实现上下送风,冷暖分送的功能。

然而,上、下分布式送风会出现房间内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即房间中间位置因为空调器正面没有风口的关系温度变化较慢,房间顶部及底部温度变化较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会存在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包括通风风道,通风风道沿风道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风机部件,风机部件设置在通风风道内以驱动通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其中,通风风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出风口,通风风道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中部出风口。

进一步地,通风风道和风机部件均为多个,各个通风风道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部件;其中,多个通风风道相独立地设置。

进一步地,风道壳体沿竖直方向延伸;和/或通风风道上设置有多个中部出风口,多个中部出风口沿通风风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通风风道包括多个风道段,多个风道段沿通风风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连通;其中,相邻两个风道段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中部出风口。

进一步地,风道结构还包括:出风挡板,通风风道的中部出风口和至少一端的端部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出风挡板;各个出风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中部出风口或端部出风口。

进一步地,通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风道壳体包括:蜗壳组件,蜗壳组件围成第一风道段,蜗壳组件具有用于安装风机部件的风机安装腔;挡风板,挡风板与蜗壳组件连接,蜗壳组件与挡风板之间围成第二风道段;蜗壳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的通风开口;其中,中部出风口设置在蜗壳组件上或挡风板上。

进一步地,蜗壳组件和挡风板的分布方向垂直于风道壳体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挡风板的两端与蜗壳组件之间均围成端部出风口,挡风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出风挡板,各个端部出风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端部出风口。

进一步地,中部出风口设置在挡风板上,挡风板上设置有中部出风挡板,中部出风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中部出风口。

进一步地,中部出风挡板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中部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时,中部出风挡板遮挡在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之间,以使第一风道段内的气流在中部出风挡板的止挡作用下由中部出风口流出;当中部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中部出风挡板遮挡在中部出风口处,以使第一风道段内的气流流入至第二风道段内。

进一步地,通风风道为两个,两个通风风道分别为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第一通风风道的第一风道段为第一上风道段,第一通风风道的第二风道段为第一下风道段,第二通风风道的第一风道段为第二下风道段,第二通风风道的第二风道段为第二上风道段;其中,第一上风道段位于第二下风道段的上方,第二上风道段位于第一下风道段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上风道段的上端形成第一上端出风口,第一下风道段的下端形成第一下端出风口,第二上风道段的上端形成第二上端出风口,第二下风道段的下端形成第二下端出风口;其中,风道结构包括上端出风挡板和下端出风挡板,上端出风挡板设置在第二上端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二上端出风口;下端出风挡板设置在第一下端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下端出风口。

进一步地,中部出风口为多个,多个中部出风口包括设置在挡风板上的第一中部出风口和第二中部出风口,第一中部出风口与第一上风道段和/或第一下风道段连通,第二中部出风口与第二上风道段和/或第二下风道段连通;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中部出风挡板和第二中部出风挡板,第一中部出风挡板设置在第一中部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中部出风口;第二中部出风挡板设置在第二中部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二中部出风口。

进一步地,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部件,风道结构包括:双下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双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均处于下出风状态,第一中部出风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二下端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和/或中下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中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均处于下出风状态,第一中部出风挡板处于打开状态,第二下端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和/或单下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单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二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处于下出风状态;和/或双上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双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均处于上出风状态,第二中部出风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二上端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和/或中上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中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均处于上出风状态,第二中部出风挡板处于打开状态,第二上端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和/或单上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单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处于上出风状态,第二通风风道内的风机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风道结构还包括:活动涡舌,活动涡舌设置在通风风道内并绕风机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风机部件内的气流朝向相应的端部出风口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风道结构,风道结构为上述的风道结构;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上设置有与风道结构的端部出风口连通的第一空调出风口和与中部出风口连通的第二空调出风口。

本发明中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风机部件,风道壳体包括沿风道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通风风道,风机部件设置在通风风道内以驱动通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且通风风道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出风口,通风风道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中部出风口。这样,通过使通风风道两端的端部出风口和中部出风口均进行出风,或者分别进行出风,进而使得通风风道的延伸方向的温度分布均匀。在空调器中,通风风道沿竖直方向延伸,故利用本发明中的风道结构可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会存在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可见,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制冷或制热初期,通过中部出风口出风,使房间中间位置温度变化与房顶及底部的温度变化基本一致,使室内空气温度更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出风柜机出现的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通过内部运动部件的不同工作位置的组合,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多种出风方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风道结构的体现蜗壳组件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风道结构的体现蜗壳组件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体现风道结构的第一中部出风挡板和第二中部出风挡板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体现风道结构的第一中部出风挡板和第二中部出风挡板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体现风道结构的上端出风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体现风道结构的上端出风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体现风道结构的下端出风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体现风道结构的下端出风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处于中下出风状态时的侧剖视图;以及

图12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处于单下出风状态时的侧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风道壳体;11、通风风道;111、端部出风口;112、中部出风口;12、蜗壳组件;121、通风开口;13、挡风板;133、第一中部出风口;134、第二中部出风口;14、第一通风风道;141、第一上风道段;142、第一下风道段;241、第一上端出风口;242、第一下端出风口;15、第二通风风道;151、第二上风道段;152、第二下风道段;251、第二上端出风口;252、第二下端出风口;20、风机部件;30、上端出风挡板;40、下端出风挡板;50、第一中部出风挡板;60、第二中部出风挡板;70、活动涡舌;80、机壳;81、前面板;82、后面板;811、第一空调出风口;812、第二空调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请参照图1至图12,该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10,风道壳体10包括通风风道11,通风风道11沿风道壳体10的延伸方向延伸;风机部件20,风机部件20设置在通风风道11内以驱动通风风道11内的气流流通;其中,通风风道1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出风口111,通风风道11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中部出风口112。

本发明中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10和风机部件20,风道壳体10包括沿风道壳体1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通风风道11,风机部件20设置在通风风道11内以驱动通风风道11内的气流流通,且通风风道11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出风口,通风风道11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中部出风口112。这样,通过使通风风道11两端的端部出风口和中部出风口112均进行出风,或者分别进行出风,进而使得通风风道11的延伸方向的温度分布均匀。在空调器中,通风风道11沿竖直方向延伸,故利用本发明中的风道结构可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会存在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可见,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制冷或制热初期,通过中部出风口出风,使房间中间位置温度变化与房顶及底部的温度变化基本一致,使室内空气温度更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出风柜机出现的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通过内部运动部件的不同工作位置的组合,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多种出风方式。

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至图12所示,通风风道11和风机部件20均为多个,各个通风风道11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部件20;其中,多个通风风道11相独立地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通风风道11和多个风机部件,并使多个通风风道11相独立地设置,可以分别控制与各个通风风道11连通的端部出风口111或中部出风口112的出风,从而实现更多形式的出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道壳体10沿竖直方向延伸;和/或各个通风风道11上设置有多个中部出风口112,多个中部出风口112沿通风风道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实际应用时,各个通风风道11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中部出风口112。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风道11包括多个风道段,多个风道段沿通风风道1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连通;其中,相邻两个风道段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中部出风口112。优选地,通风风道11包括两个风道段,分别为上风道段和下风道段,上风道段和下风道段的端部均形成端部出风口111。

为了便于控制中部出风口112和端部出风口111的开闭,风道结构还包括:出风挡板,通风风道11的中部出风口112和至少一端的端部出风口111处均设置有出风挡板;各个出风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中部出风口112或端部出风口。

优选地,出风挡板可转动地设置,或者出风挡板沿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中部出风口112或端部出风口。

具体地,如图4所示,通风风道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风道壳体10包括:蜗壳组件12,蜗壳组件12围成第一风道段,蜗壳组件12具有用于安装风机部件20的风机安装腔;挡风板13,挡风板13与蜗壳组件12连接,蜗壳组件12与挡风板13之间围成第二风道段;蜗壳组件12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的通风开口121;其中,中部出风口112设置在蜗壳组件12上或挡风板13上。

在具体实施时,中部出风口112设置在挡风板13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蜗壳组件12和挡风板13的分布方向垂直于风道壳体10的延伸方向。具体地,蜗壳组件12和挡风板13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蜗壳组件12和挡风板13的分布方向为水平方向。

具体地,挡风板13的两端与蜗壳组件12之间均围成端部出风口111,挡风板13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出风挡板,各个端部出风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端部出风口111。

为了便于控制中部出风口112的开闭,中部出风口112设置在挡风板13上,挡风板13上设置有中部出风挡板,中部出风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中部出风口112。

为了便于实现对中部出风口112的气流的流通,如图5和图6所示,中部出风挡板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中部出风口112处于打开状态时,中部出风挡板遮挡在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之间,以使第一风道段内的气流在中部出风挡板的止挡作用下由中部出风口112流出;当中部出风口112处于关闭状态时,中部出风挡板遮挡在中部出风口112处,以使第一风道段内的气流流入至第二风道段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风道11为两个,两个通风风道11分别为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第一通风风道14的第一风道段为第一上风道段141,第一通风风道14的第二风道段为第一下风道段142,第二通风风道15的第一风道段为第二下风道段152,第二通风风道15的第二风道段为第二上风道段151;其中,第一上风道段141位于第二下风道段152的上方,第二上风道段151位于第一下风道段142的下方。

具体地,两个通风风道1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风机部件20。两个风机部件20分别为上下布置的上风机部件和下风机部件,对应地,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分别为上通风风道和下通风风道。第一通风风道14的第一风道段为第一上风道段141(上风机部件的上风道段),第一通风风道14的第二风道段为第一下风道段142(上风机部件的下风道段),第二通风风道15的第一风道段为第二下风道段152(下风机部件的下风道段),第二通风风道15的第二风道段为第二上风道段151(下风机部件的下风道段);其中,第一上风道段141位于第二下风道段152的上方,第二上风道段151位于第一下风道段14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上风道段141的上端形成第一上端出风口241,第一下风道段142的下端形成第一下端出风口242,第二上风道段151的上端形成第二上端出风口251,第二下风道段152的下端形成第二下端出风口252;其中,风道结构包括上端出风挡板30和下端出风挡板40,上端出风挡板30设置在第二上端出风口251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二上端出风口251;下端出风挡板40设置在第一下端出风口242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下端出风口242。

可见,第一上端出风口241和第一下端出风口242均为端部出风口,上端出风挡板30和下端出风挡板40均为用于遮挡相应的端部出风口111的端部出风挡板。

具体地,中部出风口112为多个,多个中部出风口包括设置在挡风板上的第一中部出风口133和第二中部出风口134,第一中部出风口133与第一上风道段141和/或第一下风道段142连通,第二中部出风口134与第二上风道段151和/或第二下风道段152连通;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和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设置在第一中部出风口133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中部出风口133;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设置在第二中部出风口134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二中部出风口134。

可见,第一中部出风口133和第二中部出风口134均为中部出风口,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和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均为用于遮挡相应的中部出风口112的中部出风挡板。

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具有多个出风模式,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部件20,风道结构的出风模式包括下面出风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双下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双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均处于下出风状态,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下端出风口252处于打开状态;

中下出风模式,如图11所示,当风道结构处于中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均处于下出风状态,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处于打开状态,第二下端出风口252处于打开状态;

单下出风模式,如图12所示,当风道结构处于单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14内的风机部件20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处于下出风状态;

双上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双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均处于上出风状态,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上端出风口251处于打开状态;

中上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中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均处于上出风状态,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处于打开状态,第二上端出风口251处于关闭状态;

单上出风模式,当风道结构处于单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通风风道14内的风机部件20处于上出风状态,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处于非工作状态。

另外,当风道结构处于单下出风模式时,其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闭合、下端出风挡板40闭合,此时第一通风风道14不往外出风,即第一通风风道14内的风机部件20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处于下出风状态。

为了控制风机部件的上出风状态和下出风状态,风道结构还包括:活动涡舌70,活动涡舌70设置在通风风道11内并绕风机部件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风机部件20内的气流朝向相应的端部出风口111流动。

例如,活动涡舌70包括上活动涡舌和下活动涡舌,当上活动涡舌和下活动涡舌均转动到靠近第二上端出风口251一侧时,第一通风风道14和第二通风风道15内的风机部件20均处于下出风状态。

具体地,风机部件20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当风机部件20处于工作状态(风机部件20转动以驱动气流)时,如果活动涡舌70遮挡上出风口,则风机部件20处于下出风状态,如果活动涡舌70遮挡下出风口,则风机部件20处于上出风状态。如果风机部件20处于停动状态,则其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80和设置在机壳80内的风道结构,风道结构为上述的风道结构;机壳8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81和后面板82,前面板81上设置有与风道结构的端部出风口连通的第一空调出风口811和与中部出风口112连通的第二空调出风口812。

本实施涉及一种多出风方式的新型空调器,本空调器主要包含有风道部件及挡风部件,风道系统由两个独立的风道组成,两风道内各有一个活动蜗舌以使两风道分别实现单上或单下出风。挡风板部件含有多个活动挡板,通过挡板的打开闭合可将气流导向上、中、下三个风口,由此可实现“上下出风”、“中间出风”、“单上出风”、“单下出风”等六种出风组合。可以结合空调器工作环境及用户意愿选择出风方式,在继承上下分布式送风系统优点的同时,又解决了上下分布式送风时室内空气垂直温度不均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出风挡板30、下端出风挡板40、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装配在挡风板13上且可独立控制打开或闭合。

本发明中的风道结构内部结构如附图11和12所示,各个通风风道包含上、下两个独立的风道。上风道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下风道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两个风道中各有一个可旋转的活动蜗舌,两活动蜗舌可独立运动。两蜗舌运动到图2中位置时,上风道下出风,下风道上出风。上下两个风道可根据各自蜗舌的位置分别实现上出风及下出风。风道部件正视图如图1所示,上风道上风口位于空调器顶部,上风道下风口与下风道上风口位于空调器中间位置,下风道下风口位于空调器底部。

四个活动挡板(上端出风挡板30、下端出风挡板40、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可各自打开闭合,上风口活动挡板(上端出风挡板30)开关闭合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中的活动挡板(上端出风挡板30)处于闭合位置,空调器的上出风口处仅露出风道部件的上风道的上出风口(第一上端出风口241)。图8中的活动挡板(上端出风挡板30)处于打开状态,空调器上出风口露出风道部件上风道的上出风口(第二上端出风口251)及挡风板13与蜗壳组件12间形成的上风腔(第二上端出风口251)。下风口活动挡板(下端出风挡板40)的开关闭合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9中的活动挡板处于闭合状态,空调器的下风口仅露出蜗壳组件12的下风道下出风口(第二下端出风口252)。图10中的活动挡板(下端出风挡板40)处于打开状态,空调器露出下风道下出风口(第二下端出风口252)及挡风板与蜗壳组件12之间形成的下风腔(第一下端出风口242)。

中间风口(中部出风口112)的活动挡板(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第二中部出风挡板60)打开闭合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中的活动挡板均处于闭合状态,图6中的活动挡板均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旋转蜗舌处于不同位置,可实现两个上出风口同时出风,两个下出风口同时出风,一个上出风口和一个下出风口同时出风和两个中出风口同时出风等出风方式。配合挡风板及安装在挡风板上的活动挡板可使空调器实现单上出风、单下出风、中间出风、上下出风、中上出风及中下出风共六种出风方式。当中间活动挡板(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打开时,可将上风道的气流导向空调器中间风口(第一中部出风口),实现空调器的中下出风。当中间活动挡板(第一中部出风挡板50)关闭,下风口活动挡板(下端出风挡板40)打开时,气流顺着挡风板与风道间形成的下风腔吹至空调器下出风口,上下两风道的气流都从空调器下风口吹出,实现空调器的单下出风。

本发明中设计的新型空调器通过将部分气流从中间风口吹出可调节室内中间位置温度,在继承了上下出风立式空调器优点的同时也解决了上下出风立式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初期室内垂直温度不均的问题,增加了空调器出风方式的多样性,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10,风道壳体10包括通风风道11,通风风道11沿风道壳体10的延伸方向延伸;风机部件20,风机部件20设置在通风风道11内以驱动通风风道11内的气流流通;其中,通风风道11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出风口,通风风道11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中部出风口112,使本次发明的空调器具有上中下三个出风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下出风柜机出现的垂直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可通过活动涡舌70和各个活动挡板打开闭合的组合控制,可实现“上下出风”、“中间出风”、“双上出风”、“中下出风”“单上出风”等多种出风的组合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