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承载器支脚

文档序号:1676511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负荷承载器支脚 (Load carrier foot ) 是由 S.安德尔松 F.拉尔松 于 2018-12-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负荷杆(300)支承于车辆上的负荷承载器支脚(2)。负荷承载器支脚(2)包括:支承部件(202),其可安装到负荷杆(300);联接部件(6),其用于使负荷承载器支脚(2)联接到车辆(1);以及上紧机构(500),其用于将联接部件(6)上紧。上紧机构(500)借助于力分配部件(510)以传送力的方式来使联接部件(6)与支承部件(202)联接。力分配部件(510)构造成在相对于各个施力区段(62,252)而可平移移动地保持的同时将所接收的输入力传递到至少两个施力区段(62,252)上。(A load carrier foot (2) for supporting a load bar (300) on a vehicle is disclosed. The load carrier foot (2) comprises: a support member (202) mountable to the load lever (300); a coupling means (6) for coupling the load carrier foot (2) to the vehicle (1); and a tightening mechanism (500) for tightening the coupling member (6). The tightening mechanism (500) couples the coupling member (6) with the support member (202) in a force-transmitting manner by means of the force distribution member (510). The force distribution component (510) is configured to transmit the received input force to at least two force application sections (62,252) while being held translatably relative to the respective force application sections (62,252).)

负荷承载器支脚

技术领域

本主题涉及用于将负荷杆支承于车辆上的负荷承载器支脚。

背景技术

安装于车辆的车顶上的用于车辆的负荷承载器在本领域中为众所周知的。这样的负荷承载器典型地包括负荷杆以及负荷承载器支脚,负荷承载器支脚联接到负荷杆,并且适于将负荷杆支承于车辆车顶上。为了安装这样的负荷承载器,车辆可包括车顶栏杆(railing),负荷承载器支脚可固定于车顶栏杆上,或负荷承载器支脚可具体地设计成安装于没有车顶栏杆的车顶上。

针对没有车顶栏杆的车辆的已知的负荷承载器系统借助于支脚垫来支承于车辆车顶上,并且借助于支架来固定地夹持到车辆车顶。支架构造成与车辆的合适部分(例如,车门与车身之间的空间)接合。负荷承载器支脚中的上紧机构能够将支架上紧,使得支脚垫被按压并且牢固地保持于车辆车顶上。然而,已知的系统往往不能够满足较高的安全要求和标准。

发明内容

鉴于上文中的背景,目标是提供一种解决前述问题的负荷承载器支脚。特别地,目标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较高的安全要求的增强型负荷承载器支脚。

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和/或根据下文中的概要的负荷承载器支脚来解决目标。有利的另外的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其中,可从下文中的概要收集(glean)具体的另外的修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负荷杆支承于车辆上的负荷承载器支脚。负荷承载器支脚包括支承部件、联接部件以及上紧机构。支承部件可安装到负荷杆。联接部件构造成用于使负荷承载器支脚联接到车辆。上紧机构构造成用于将联接部件上紧。上紧机构借助于力分配部件以传送力的方式来使联接部件与支承部件联接。力分配部件构造成在相对于各个施力区段而可平移移动地保持的同时将所接收的输入力传递到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上。

由于力分配部件相对于各个施力区段而可平移移动地保持,因而在上紧机构的元件由于外力而移动的情况下,力分配部件能够使其本身重新定向。结果,负荷承载器支脚不那么易受损伤,并且,防止了上紧机构的松动。

联接部件可为支架保持器或支架。在联接部件是支架的情况下,支架可构造成与车身的部分接合。在联接部件是支架保持器的情况下,支架保持器可构造成接纳支架。支承部件可为可直接地或间接地安装到负荷杆并且构造成将力传递到负荷杆上的任何部件。例如,支承部件可为用于将负荷杆可释放地锁定于负荷承载器支脚上的锁定机构的操作部件。

上紧机构构造成用于使用力分配部件来将联接部件上紧。为此,上紧机构以传送力的方式来使联接部件与支承部件联接。上紧机构可使联接部件和支承部件联接,使得上紧机构的操作导致联接部件和支承部件相对于彼此而移动。联接部件的具体移动导致负荷承载器支脚上紧于车辆车顶上。

力分配部件可构造成在相对于各个施力区段而可平移移动地保持的同时将所接收的输入力传递到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上。例如,力分配部件可与施力区段成滑动接触。因此,基本上仅法向力从力分配部件传递到施力区段上。施力区段可为销(例如,圆柱形销)。

优选地,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中的一个施力区段设于支承部件上。优选地,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中的该施力区段设于支承部件的相对于负荷杆而位于远侧的部分上。

因此,一个施力区段可直接地设于支承部件上。还有可能将两个施力区段设于支承部件上。一个施力区段可相对于负荷杆而设于远侧。换句话说,当负荷杆安装于负荷承载器支脚上时,一个施力区段可设于支承部件的远离负荷杆的一侧上。支承部件的该侧也可被称为支承部件的下部部分或支承部件的支脚垫侧。在一种构造中,第一圆柱形销可固定地设于支承部件的下部部分上,并且充当施力区段。第二圆柱形销可固定地安装于联接部件上,并且可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中的引导槽中可滑动地被引导。第二圆柱形销可充当另外的施力区段。

优选地,力分配部件包括用于接收输入力的力输入区段。力输入区段可联接到联接部件的第一联接部分。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施力区段可设于联接部件的第二联接部分处。

力输入区段可联接到联接部件的第一联接部分。例如,联接部件可为用于接纳用于使负荷承载器支脚联接到车辆的负荷承载器支架的保持器。联接部件也可为负荷承载器支架。例如,当联接部件体现为保持器时,第一联接部分可设于保持器的内壁上。上紧部件可用于使力输入区段与第一联接部分联接。

优选地,力输入区段构造成用于无转矩式力传递。优选地,力输入区段包括可枢转地保持于力分配部件上并且适于接纳上紧部件的力接收部件。优选地,上紧部件是螺纹螺栓。

力接收部件可为可枢转地支承于力分配部件上的圆柱形销。圆柱形销可包括垂直于圆柱形销的纵向轴线而延伸的螺纹孔。上紧部件可与螺纹孔螺纹接合,使得上紧部件的旋转导致圆柱形销相对于上紧部件而移位。

优选地,上紧部件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联接部分。优选地,上紧部件以球形接头状的方式联接到第一联接部分。上紧部件可为轴螺母。

可通过上紧部件的头部部分和联接部件上的支承表面的协作来提供球形接头状的联接。头部部分包括与联接部件形成滑动接触的接触表面。接触表面对应于支承表面而弯曲,并且因而在维持上紧部件的取向的同时允许保持器移动。

优选地,第二联接部分在支承部件上铰接地并且可滑动地被引导。

例如,第二联接部分可为在联接部件上设于其上部部分处的销。

优选地,支承部件包括用于引导第二联接部分的引导槽。引导槽可笔直地形成。第二联接部分可形成为突出到引导槽中的圆柱形部分。

优选地,力分配部件构造成将输入力分配于施力区段上,使得施力区段被促使远离彼此。

优选地,力分配部件包括用于接触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中的第一施力区段的第一接触区段和用于接触至少两个施力区段中的第二施力区段的第二接触区段。第一接触区段和第二接触区段可包括滑动表面。

优选地,力分配部件以楔状方式形成,其中,滑动表面平坦地形成,并且相对于彼此而以一定角度布置。

优选地,第二接触区段包括叉状部分。叉状部分可限定U形槽,在U形槽中引导第二施力区段。

优选地,联接部件包括用于使负荷承载器支脚联接到车辆的支架和/或用于接纳支架的支架保持器。

优选地,支承部件包括构造成容纳力分配部件的笼状结构。

优选地,支承部件是用于将负荷杆夹持于负荷承载器支脚上的夹持机构的促动部件,使得上紧机构的操作对夹持机构进行促动。

使用上文中的上紧机构提供有益的力平衡。该力平衡确保上紧部件的角取向基本上被维持,例如始终保持基本上水平。力分配部件由于力分配部件的构造而寻求如下的取向:作用于接触区段的法向力相会于位于上紧部件的伸长的虚拟纵向轴线上的点。换句话说,力分配部件寻求如下的取向:枢转销的法线与上紧部件的虚拟伸长部重合于公共点。

当包括这样的负荷承载器支脚的负荷承载器由于外力而移动时,联接部件也可稍微移动。该移动倾向于改变上紧部件的角取向。然而,力分配部件由于上紧机构的构造而通过调整本身来对此进行补偿,使得实现力均衡或平衡。总体负荷承载器由于该力平衡而在碰撞试验中具有较好的性能,这是因为未发生由于联接部件的移动而造成的夹持力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负荷承载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显示了负荷承载器支脚的构件的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显示了图2中所显示的组件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4显示了图2中所显示的组件的另外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5显示了图1的负荷承载器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而描述本主题的实施例以及修改。将注意到,利用相同参考标号来指代附图中的类似元件。

图1显示了包括根据实施例的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组件的侧视图。负荷杆300支承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上部部分上。更精确地,负荷杆300的外表面302支承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上部部分203上。此外,负荷承载器支架700***到负荷承载器支脚2中,并且固定地保持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中。负荷承载器支脚2进一步包括支脚垫3。支脚垫3构造成支承于车辆的车顶上。如在图1中进一步显示的,负荷承载器支脚2包括前盖5和后盖4,前盖5和后盖4覆盖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内部机构。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构件的组件在图2中以横截面显示并且在图3和图4中以透视分解视图显示。

该组件包括保持器6、支承部件202以及上紧机构500,上紧机构500联接保持器6和支承部件202。

可从图2至图4获悉保持器6的构造的示例。保持器6包括体壳(sleeve)部分600,体壳部分600形成于保持器6的下部部分中。体壳部分600包括盒状形状,并且包括外壁602、内壁603以及两个侧壁605,侧壁605使内壁603与外壁602连接。通过使金属板弯曲而一体地形成保持器6。外壁602由重叠区段601限定,重叠区段601由金属板的两个联结区段612、614形成。联结区段612、614布置成彼此平行并且接触。更精确地,通过将联结区段612、614压制成型在一起而使联结区段612、614彼此联结。在目前的情况下,联结区段612、614在四个联结部分604处箝咬(clinch)在一起。因此,通过使用彼此联结的两层金属板而使外壁602增强。体壳部分600具有包围容纳空间630的全封闭形状,如图5的构造中所显示的,负荷承载器支架700可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容纳空间630中。外壁602包括接近开口650,接近开口650使得能够从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前侧接近容纳空间630。该接近开口650设计成使得用于操作上紧机构500的上紧部件8的工具可***到容纳空间630中。联接部分61包括容纳凹陷部607,容纳凹陷部607形成于内壁603中。容纳凹陷部607包括以球形方式形成的支承表面。开口609设于支承表面608中,从而允许使上紧部件的部分穿过内壁603。在此,该开口是沿着体壳部分6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伸长开口。该伸长开口可具有允许经由体壳部分的下部开口来将上紧部件***的延伸长度。在此情况下,有可能提供比将使上紧部件8***通过的接近开口更小的接近开口650。这增强了体壳部分600的刚性。保持器6包括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包括两个臂611,这两个臂611各自具有用于在其中容纳枢转销610的开口。枢转销610限定枢转轴线。

在目前的构造中,保持器6可枢转地联接到支承部件202。为此,保持器6包括联接部分64,联接部分64包括枢转销610,枢转销610可滑动地保持于支承部件202的引导槽250中。引导槽250基本上笔直地形成,基本上沿支承部件202的纵向方向形成,并且在支承部件202的上半部分或上部部分203中形成。引导槽250还可弯曲地形成。因此,枢转销610被引导成使得枢转销610可朝向和远离支承部件202的上端移动。如稍后将描述的,枢转销610还限定用于从力分配部件510接收力的施力区段62。

如图5中所显示的,用于将负荷杆300可释放地锁定到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锁定机构200的另外的元件可固定于支承部件202的上端或上部部分203上。该上端也可被称为支承部件202的负荷杆侧端,这是因为当负荷杆安装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上时,该上端接近于负荷杆。支承部件202的下端或下部部分254也可被称为支承部件202的支脚垫侧端,这是因为该下端或下部部分254布置成较接近于支脚垫3。枢转销256设于下部部分254中。在该组件中,枢转销256布置成与保持器6的枢转销610平行,并且相对于支承部件202而不可移动地固定于支承部件202上。枢转销256限定用于从力分配部件510接收力的另一施力区段252。

上紧机构500包括力分配部件510。力分配部件510可被描述为具有相对于彼此而以一定角度布置的接触表面的楔状部件。如图2中所显示的,力分配部件包括第一接触区段518,第一接触区段518包括第一接触表面519。如可从图3和图4获悉的,力分配部件510可包括布置成距彼此一定距离的两个第一接触表面519。(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表面519与保持器6的枢转销610成滑动接触。

力分配部件510进一步包括第二接触区段520,第二接触区段520包括第二接触表面521。如图3和图4中所显示的,第二接触区段520可包括两个接触区段520。第二接触表面521与支承部件202的枢转销256成滑动接触。如附图中所显示的,第二接触区段520以叉状方式形成。换句话说,提供了带有两个平行侧壁的U形槽,其中,侧壁中的一个限定第二接触表面521,并且,另一侧壁516限定相对的接触表面。以此方式,防止力分配部件510在上紧机构500的未上紧状态下从枢转销256脱落。相对的接触表面521、516允许和/或控制力分配部件510围绕枢转销256的枢转运动。

力分配部件510进一步包括力输入区段512。体现为枢转销515的力接收部件514设于力输入区段512中,并且布置成与枢转销256平行,并且枢转地保持于力分配部件510上。枢转销515包括螺纹孔。

上紧机构500包括上紧部件8。上紧部件8是上紧螺钉,其具有头部部分或操作部分81和与枢转销515的螺纹孔螺纹接合的螺纹部分。头部部分81支承于保持器6的第一联接部分61上(更精确地,支承于保持器6的内壁603上)。

上紧部件8的轴穿过在保持器6的内壁603中形成的开口。此外,内壁603上的接触表面和头部部分81上的接触内壁603上的接触区段的支承表面以类似曲率形成,并且两者都是球形的。因而,上紧部件8以球形接头状的方式支承于第一联接部分61上。内壁603中的开口形成为使得甚至当保持器移动时上紧部件8也可基本上维持其相对于保持器6的角度。

第一接触表面519和第二接触表面521相对于彼此而以一定角度布置。此外,在实施例中,接触表面519、521两者都是基本上平坦的表面。然而,接触表面也可为弯曲的。

第一接触表面519与枢转销610成滑动接触。第二接触表面521与枢转销256接触。因而,当通过操作上紧部件8而使力分配部件510朝向保持器6(即,朝向图2中或图5中的左侧)移动时,如引入到力分配部件510中的输入力分配于枢转销610和枢转销256上。因此,枢转销610形成保持器6的上文中所提到的第二施力区段62。由于提供上文中所描述的接触表面519、521,因而枢转销610和256被促使远离彼此,而支承部件202和保持器6朝向彼此旋转。换句话说,上部枢转销610被向上推动。这导致保持器6向上移动。

由于经由接触表面519、521来传递力并且允许接触表面519、521相对于枢转销610、256而平移且滑动地移动,因而确保作用于接触表面519、521的法向力维持均衡。如图5中所显示的,反映法向力作用于接触表面所沿的方向的假想线相交于点S处。当点S与上紧部件8的伸长的假想中间轴线相交时,达到均衡。换句话说,当接触表面519、521上的两条接触法线和上紧部件8的虚拟延伸部或轴线重合于同一点S时,达到力均衡。力分配部件510由于所描述的构造而自动地寻求满足上文中的均衡条件的取向。

因而,当总体系统诸如在碰撞期间受强外力影响并且该系统的构件相对于彼此而移位时,力分配部件510使其本身重新定向,以便重新建立力均衡。以此方式,由于力分配部件510的对应的移动,因而可立即获得新的力均衡。由于力分配部件510的该构造和布置,因而防止张力可在该系统内形成(当强力起作用时,张力在该系统内形成可使该系统垮塌或断裂)。

如可从图2、图3以及图4获悉的,力分配部件510和支承部件202构造成使得力分配部件510容纳于支承部件202中。为此,支承部件202包括具有从支承部件202的上部部分203朝向下部部分254延伸的两个腿部的笼状结构。在上部部分203中,腿部由限定平坦外表面的壁联接,并且相对于彼此而基本上平行地从该壁延伸。

如图5中所示出的,支承部件202可为用于将负荷杆300可释放地锁定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上的锁定机构200的操作部件。操作部件可包括两个操作部分280,这两个操作部分280各自具有构造成用于由使用者进行拇指操作的推动表面282。锁定机构包括接合区段206,接合区段206适于与负荷杆300接合,并且借助于螺栓216来联接到支承部件202,螺栓216充当用于将力从支承部件202传递到接合区段206上的力传递部件。因此,负荷承载器支脚2可构造成使得上紧机构500另外操作锁定机构200。

图6显示了图5中所显示的负荷承载器的透视截面视图。负荷承载器包括负荷杆300、支承负荷杆300的负荷承载器支脚2以及负荷承载器支架700。负荷承载器支脚2包括锁定机构200,锁定机构200用于将负荷杆300锁定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上,更精确地用于将负荷杆300夹持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支承部分402上,支承部分402是后盖4的部分。在所公开的构造中,支承部分402是负荷承载器支脚2的后盖4的组成部分。后盖4也可被称为支承部件400,支承部件400用于将负荷杆支承于其上。支承部分402包括在后盖4中形成的支承表面406。因此,后盖4充当用于支承负荷杆300的支承件。换句话说,负荷杆300支承于后盖4的上部部分上。后盖4支承于支脚垫3上。更精确地,后盖4包括与支脚垫3接合的联接部分41。在图12和图14中显示该联接部分。支脚垫3适于接触车辆车顶,并且用于将负荷传递到车辆车顶上。后盖可移动地(例如,可旋转地)支承于支脚垫上。更精确地,后盖的下部部分可具体地设计成支承于支脚垫3的上侧上。因而,后盖4能够将从负荷杆300接收的负荷传递到支脚垫3上。以此方式,通过负荷杆300而施加于负荷承载器支脚2上的法向力的主要部分借助于后盖来直接地传递到支脚垫3。该构造使得支脚垫3仅从后盖接收力。支承部件400进一步包括枢转部分404。枢转部分404包括圆柱形支承表面,该圆柱形支承表面用于可枢转地支承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204的支承区段208。枢转部分404与后盖4的其它元件一体地形成。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卡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