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供送装置

文档序号:1689946 发布日期:2019-12-10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介质供送装置 (medium feeding device ) 是由 金光正智 于 2019-05-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的介质供送装置。介质供送装置(11)具备:供送部(15),供送介质(99);传感器(16),检测介质,供送部具有供送辊(24)及分离辊,传感器通过在所供送的介质的供送方向上排列有多个,从而形成传感器列(31),传感器列在所供送的介质的宽度方向(X)上以传感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两列,构成为在供送方向上遍及位于供送辊及分离辊互相接触的夹持点(P)上游的上游区域(B)、包括夹持点的夹持区域(C)、位于夹持点下游的下游区域(D)而延伸。(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dium feeding device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deflection. A medium feeding device (11)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unit (15) for feeding a medium (99); and a sensor (16) that detects the medium, wherein the feeding section includes a feeding roller (24) and a separation roller, the sensor forms a sensor row (31) by arrang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in the feeding direction of the fed medium, the sensor row is arranged in two rows in the width direction (X) of the fed medium such that the sensors overlap each other, and the sensor row is configured to extend in the feeding direction over an upstream region (B) located upstream of a nip point (P) where the feeding roller and the separation roller contact each other, a nip region (C) including the nip point, and a downstream region (D)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nip point.)

介质供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送介质的介质供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介质供送装置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具备对所供送的介质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的图像输入装置。在该图像输入装置中,通过在所供送的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串联配置的多个检测传感器对介质的偏斜进行检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5857号公报

在这种图像输入装置中,在对所供送的介质的偏斜进行检测时的检测精度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供送装置具备供送部,供送介质;传感器,检测所述介质,所述供送部具有供送辊及分离辊,所述传感器通过在所供送的所述介质的供送方向上排列有多个,从而形成传感器列,所述传感器列在所供送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至少两列,构成为在所述供送方向上遍及位于所述供送辊及所述分离辊互相接触的夹持点上游的上游区域、包括所述夹持点的夹持区域、位于所述夹持点下游的下游区域而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介质供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设置导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3是设置导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测视图。

图4是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供送动作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介质供送装置;12...壳体;13...盖;14...轴;15...供送部;16...传感器;17...托盘;18...读取部;19...输送辊;21A...第一电机;21B...第二电机;22...控制部;23...输送路径;24...供送辊;25...分离辊;26A...扭矩限制器;26B...离合器;27...按压机构;28...发光元件;29...受光元件;31...传感器列;32...透镜;34...设置导向件;35...止动件;36...轴;37...轴;38...槽;41...重叠供送传感器;42...端传感器;99...介质;A...设置区域;B...上游区域;C...夹持区域;D...下游区域;P...夹持点;X...宽度方向;Y...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介质供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介质供送装置例如是对所供送的纸张等介质上记录的文字、照片等图像进行读取的馈纸式扫描仪。

如图1所示,介质供送装置11具备壳体12、相对于壳体12开闭的盖13。盖13例如通过以轴14为中心旋转,从而相对于壳体12开闭。在图1中,盖13关闭。打开盖13时,壳体12内露出。

介质供送装置11具备供送介质99的供送部15和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传感器16。介质供送装置11具备用于载置所供送的介质99的托盘17、对介质99进行读取的读取部18、输送介质99的输送辊19。介质供送装置11具备第一电机21A、第二电机21B、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2。

介质供送装置11具有输送介质99的输送路径23。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路径23,在图1中如单点划线所示,在壳体12和盖13之间延伸。沿着输送路径23有供送部15、传感器16、读取部18及输送辊19。由供送部15供送的介质99通过在输送路径23上输送,从而被读取部18读取。因此,在输送路径23中,从供送部15向读取部18的方向成为介质99的输送方向Y。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供送部15供送的介质99的供送方向与输送方向Y一致。

供送部15向输送路径23供送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供送部15具有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供送部15通过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在夹持介质99的状态下旋转来供送介质99。供送辊24通过第一电机21A的驱动而旋转。分离辊25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旋转。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也可以以通过共同的电机而旋转的方式构成。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位于形成互相接触的夹持点P的位置。因此,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在夹持点P夹持介质99。

本实施方式的供送辊24被安装于壳体12。供送辊24以通过第一电机21A的驱动而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供送辊24通过在与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中位于最下面的介质99接触的状态下旋转,从而向夹持点P供送该介质99。供送辊24以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供送介质99的方式旋转。

在供送辊24向夹持点P引导介质99时,由于介质99之间的摩擦力,有时会有多张介质99被引导至夹持点P。在这种情况下,会在多张介质99重叠的状态下被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夹持。即,有时会在多张介质99重叠的状态下被供送。如此,在多张介质99重叠的状态下供送介质99也称为重叠供送。在介质99被重叠供送时,存在无法通过读取部18正确地读取介质99上记录的图像的可能性。为了抑制这种介质99的重叠供送,分离辊25以逐个分离重叠的多张介质99的方式构成。在这种介质供送装置中,在对所供送的介质的重叠供送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实施方式的分离辊25被安装于盖13。分离辊25以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分离辊25以向输送方向Y的上游返回介质99的方式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输送介质99的旋转方向作为正向旋转方向,将向输送方向Y的上游输送介质99的旋转方向作为反向旋转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供送辊24以通过第一电机21A的驱动而向正向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分离辊25以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向反向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

在分离辊25上安装有扭矩限制器26A及离合器26B。扭矩限制器26A及离合器26B是以将第二电机21B的驱动力传递至分离辊25的方式连接第二电机21B和分离辊25的机构。扭矩限制器26A被构成为在向分离辊25施加规定以上的旋转负荷时切断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即,在向分离辊25施加规定以上的旋转负荷时,通过扭矩限制器26A进行的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被切断。由此,第二电机21B对分离辊25的驱动停止。离合器26B被构成为通过控制部22的控制来切断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

在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夹持一张介质99的情况下,向正向旋转方向旋转的供送辊24的转矩经由介质99传递至向反向旋转方向旋转的分离辊25。即,供送辊24的转矩成为分离辊25的旋转负荷。在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夹持一张介质99的情况下,供送辊24的转矩容易向分离辊25传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扭矩限制器26A切断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在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被切断时,分离辊25以相对于供送辊24的旋转进行从动的方式旋转。此时,分离辊25与供送辊24同样地向正向旋转方向旋转。

在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夹持多张介质99的情况下,与供送辊24接触的介质99和与分离辊25接触的介质99不同。介质99相对于介质99的的摩擦力比介质99相对于供送辊24的摩擦力及介质99相对于分离辊25的摩擦力小。即,由于与分离辊25接触的介质99和与供送辊24接触的介质99互相滑动,因此正向旋转的供送辊24的转矩难以传递至分离辊2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与供送辊24接触的介质99被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供送。与分离辊25接触的介质99被向输送方向Y的上游返回。如此,分离辊25将多张介质99分离。结果,分离辊25抑制了介质99的重叠供送。

分离辊25也可以以相对于介质99的摩擦力比供送辊24相对于介质99的摩擦力高的方式构成。即使这样构成分离辊25,也能够抑制介质99的重叠供送。分离辊25也可以以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向正向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分离辊25的旋转速度比供送辊24的旋转速度慢,能够抑制介质99的重叠供送。

本实施方式的分离辊25以使介质99分离的分离力可变的方式构成。在分离辊25上安装有按压机构27。按压机构27是向供送辊24按压分离辊25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辊25的分离力由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决定。

按压机构27例如由弹簧构成。按压机构27通过向供送辊24按压分离辊25的轴,从而向供送辊24按压分离辊25。通过按压机构27按压分离辊25,在夹持点P夹持介质99的力被确保。按压机构27以按压分离辊25的按压力可变的方式构成。通过控制部22进行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的变更。

根据按压机构27向供送辊24按压分离辊25的按压力,向分离辊25施加的旋转负荷发生变化。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越大,由于分离辊25与供送辊24越强地接触,因此供送辊24的转矩越容易向分离辊25传递。即,在这种情况下,向分离辊25施加的旋转负荷容易变大。按压机构27对分离辊25的按压力越小,由于分离辊25的负荷难以施加到供送辊24,因此供送辊24的转矩越难以向分离辊25传递。即,在这种情况下,向分离辊25施加的旋转负荷容易变小。

如果供送辊24的转矩容易向分离辊25传递,则通过扭矩限制器26A进行的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容易被切断。因此,使介质99分离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变小。反之,如果供送辊24的转矩难以向分离辊25传递,则分离辊25的分离力变大。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被变更,分离辊25的分离力被变更。

在分离辊25上设置有离合器26B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扭矩限制器26A。例如,在向分离辊25施加的旋转负荷在规定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部22对离合器26B进行控制,来切断通过离合器26B进行的分离辊25与第二电机21B的连接。如此,通过控制部22,能够变更分离辊25的分离力。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6位于在输送方向Y上与供送部15重叠的位置。即,传感器16位于在从宽度方向X观察时与供送部15重叠的位置。传感器16具有发出光的发光元件28和接收光的受光元件29。发光元件28及受光元件29位于互相相对的位置。发光元件28及受光元件29夹着输送路径23。发光元件28被安装在壳体12上。受光元件29被安装于盖13。

在受光元件29接收发光元件28发出的光的情况下,传感器16变为关状态。关状态是指不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在受光元件29不接收发光元件28发出的光的情况下,传感器16变为开状态。开状态是指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即,传感器16通过从发光元件28向受光元件29的光被介质99遮挡,从而对介质99进行检测。如此,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6是透射型的光学传感器。

传感器16也可以是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传感器16也可以是通过与杆接触来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接触式传感器。传感器16也可以是以通过拍摄来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方式构成的传感器。

设置有多个传感器16。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6由一对发光元件28及受光元件29构成。传感器16通过在所供送的介质99的供送方向上排列有多个而形成传感器列31。即,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列31向输送方向Y延伸。在以形成传感器列31的方式排列多个传感器16时,能够在多处对介质99进行检测。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列31由八个传感器16形成。因此,根据该传感器列31,能够在八处对介质99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发光元件28设置有八个,受光元件29只设置有一个。即,多个传感器16以共用一个受光元件29的方式构成。多个传感器16由各自独立的发光元件28和各自共用的一个受光元件29构成。通过错开各个发光元件28发出光的时间,使用一个受光元件29也能够在多处对介质99进行检测。

在通过共用受光元件29来构成多个传感器16的情况下,可以在发光元件28和受光元件29之间配置透镜32。透镜32例如是凸透镜、菲涅耳透镜、衍射透镜等。透镜32将从发光元件28发出的光向受光元件29进行折射。如此,由于能够将从各个发光元件28发出的光向受光元件29进行收集,因此能够在多处对介质99高精度地进行检测。也可以设置与发光元件28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受光元件29。

读取部18位于比供送部15及传感器16更靠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的位置。读取部18对在输送路径23上输送的介质99的一面上记录的图像进行读取。读取部18例如由图像传感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读取部18设置有两个。两个读取部18位于互相相对的位置,夹着输送路径23。如此,通过各个读取部18,能够对在介质99的一面及另一面上记录的双方的图像一并进行读取。

输送辊19以成对的方式配置。输送辊19以夹着输送路径23的方式配置。一对输送辊19设置有一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输送辊19在输送方向Y上读取部18的上游的位置和读取部18的下游的位置共两处设置。输送辊19通过在夹持介质99的状态下旋转,从而沿输送路径23输送介质99。输送辊19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向正向旋转方向旋转。一对输送辊19也可以以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从动的方式构成。即,一对输送辊19只要是任一方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旋转的结构即可。

控制部22例如以包括CPU、存储器等的方式构成。控制部22通过由CPU执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从而对介质供送装置11进行控制。作为介质供送装置11进行动作的模式,控制部22具有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及第三模式。本实施方式的介质供送装置11通常以第一模式进行动作。第二模式是分离辊25的分离力比第一模式大的模式。第三模式是分离辊25的分离力比第二模式大的模式。

第一模式是分离辊25不进行驱动的模式。在第一模式中,分离辊25在供送介质99时相对于供送辊24的旋转而从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离合器26B进行的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被切断的状态为第一模式。在重叠有多张介质99的情况下,分离辊25通过自身的旋转阻力和相对于介质99的摩擦力而使介质99分离。因此,第一模式中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较小。

第二模式是分离辊25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进行驱动的模式。在第二模式中,只要没有从供送辊24施加规定以上的旋转负荷,则分离辊25向反向旋转方向旋转。因此,第二模式中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比第一模式中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大。

第三模式是分离辊25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而进行驱动,并且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较小的模式。第三模式中的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比第二模式中的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小。在第三模式中,通过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较小,分离辊25难以被从供送辊24施加旋转负荷。因此,第三模式中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比第二模式中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大。

在第一模式中,也可以由分离辊25进行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及第三模式中,优选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分阶段地不同。即,第二模式中的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可以比第一模式中的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小。第三模式中的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可以比第二模式中的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小。如此,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及第三模式的各个中,能够以分离辊25的分离力不同的方式构成。

如图2所示,介质供送装置11也可以具备支承所设置的介质99的设置导向件34。设置导向件34支承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设置导向件34支承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设置导向件34以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不与供送辊24接触的方式支承介质99。设置导向件34被安装于壳体12。

介质供送装置11也可以具备确定所设置的介质99的位置的止动件35。止动件35位于与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抵接的位置。止动件35通过与介质99的前端部分接触来确定介质99的位置。止动件35以所设置的介质99不与分离辊25接触的方式支承介质99。止动件35被安装于盖13。

如图2及图3所示,设置导向件34被构成为以轴36为中心旋转。轴36在设置导向件34中位于与介质99接触的前端部分相反侧的基端部分。设置导向件34通过以轴36为中心旋转,从而在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设置导向件34在第一位置中支承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设置导向件34在第二位置中不支承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通过设置导向件34位于第二位置,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能够与供送辊24接触。

止动件35被构成为以轴37为中心旋转。轴37在止动件35中位于与介质99接触的前端部分相反侧的基端部分。止动件35通过以轴37为中心旋转,从而在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止动件35通过在第一位置与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接触来确定介质99的位置。在止动件35位于第二位置时,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前端部分能够与分离辊25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导向件34及止动件35均位于第二位置,能够对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进行供送。在介质供送装置11不供送介质99的情况下,设置导向件34及止动件35均位于第一位置。

设置导向件34也可以具有位于第一位置的以止动件35的前端部分卡合的方式构成的槽38。通过止动件35的前端部分与位于第一位置的设置导向件34的槽38卡合,能够降低因介质99的负荷而导致止动件35位移的可能性。

在供送介质99时,通过控制部22,设置导向件34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位移。此时,基于槽38的设置导向件34和止动件35的卡合被解除。止动件35因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的负荷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位移。

在止动件35的轴37上也可以设置弹簧。如此,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用尽的情况下,根据该弹簧的弹性力,止动件35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位移。止动件35也可以与设置导向件34同样地被构成为通过控制部22进行控制。

如图4所示,传感器列31以在宽度方向X上传感器16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列31在宽度方向X上配置有两列。传感器列31以在作为供送方向的输送方向Y上在位于夹持点P上游的上游区域B、包括夹持点P的夹持区域C、位于夹持点P下游的下游区域D延伸的方式构成。因此,传感器16以在上游区域B、夹持区域C及下游区域D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方式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构成传感器16的发光元件28分别位于上游区域B、夹持区域C及下游区域D,从而在各个区域对介质99进行检测。

在两列的传感器列31中,位于上游区域B的传感器16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在两列的传感器列31中,位于夹持区域C的传感器16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在两列的传感器列31中,位于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两列的传感器列31位于在从宽度方向X观察时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列的传感器列31位于在从宽度方向X观察时发光元件28彼此重叠的位置。

在两列的传感器列31中,在一方的传感器列31中在上游区域B检测到介质99的前端,在另一方的传感器列31中在夹持区域C检测到介质99的前端的情况下,可知介质99倾斜。如此,控制部22基于传感器16的检测结果,对介质99的倾斜即偏斜进行检测。即,通过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的两个传感器16,对介质99的前端的倾斜进行检测。由此,对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传感器列31也可以在宽度方向X上设置有三列以上。传感器列31越多,偏斜的检测精度越提高。两列的传感器列31可以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地存在。如此,偏斜的检测精度将提高。

传感器16也可以在各个区域设置有两个以上。即,传感器16也可以在上游区域B、夹持区域C及下游区域D的各个区域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6在上游区域B、夹持区域C及下游区域D的各个区域分别设置有两个。如果在各个区域配置多个传感器16,则偏斜的检测精度将提高。

传感器列31也可以以在与供送方向一致的输送方向Y上从位于上游区域B的上游的设置区域A向下游区域D延伸的方式构成。传感器16在设置区域A中对设置导向件34支承的介质99进行检测。由此,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被传感器16进行检测。在两列的传感器列31中,位于设置区域A的传感器16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即,通过设置区域A的传感器16能够对托盘17上介质99的有无进行检测。在设置区域A中,通过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的两个传感器16,也能够对由设置导向件34支承的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在设置区域A中,传感器16也可以配置有两个以上。

传感器列31也可以位于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供送部15的位置。如此,传感器列31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变宽。由此,偏斜的检测精度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供送辊24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两个。传感器列31位于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两个供送辊24的位置。分离辊25以与供送辊24相对的方式配置,被设置为与供送辊24数量相同。设置导向件34在宽度方向X上位于供送辊24和传感器列31之间。设置导向件34也可以设置有多个。

介质供送装置11也可以具备对由供送部15供送的介质99的重叠供送进行检测的重叠供送传感器41。重叠供送传感器41以对介质99重叠有两张以上的状态进行检测的方式构成。重叠供送传感器41例如通过超声波对介质99的重叠供送进行检测。传感器列31在与供送方向一致的输送方向Y上位于重叠供送传感器41的上游。如此,在通过重叠供送传感器41对介质99的重叠供送进行检测之前,能够对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重叠供送传感器41在输送方向Y上位于供送辊24下游且输送辊19上游的位置。

介质供送装置11也可以具备在与供送方向一致的输送方向Y上在下游区域D的下游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端传感器42。端传感器42例如是通过介质99与杆接触来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接触式传感器。端传感器42在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变为开状态,在不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变为关状态。

端传感器42在输送方向Y上位于读取部18和输送辊19之间。在端传感器42从关状态变为开状态时,可知介质99的前端到达了端传感器42。在端传感器42从开状态变为关状态时,可知介质99的后端通过了端传感器42。本实施方式的介质供送装置11通过端传感器42从关状态变为开状态,开始通过读取部18进行读取。

下面,对介质供送装置11执行的供送动作进行说明。介质供送装置11在通过供送部15供送介质99时执行供送动作。

如图5所示,执行供送动作的控制部22首先在步骤S11中将介质供送装置11的模式切换为第一模式。此时,控制部22通过对离合器26B进行控制,切断通过离合器26B进行的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

控制部22在步骤S12中使第二电机21B进行驱动。通过第二电机21B进行驱动,输送辊19旋转。在介质供送装置11的模式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连接被切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二电机21B进行驱动,分离辊25也不旋转。因此,在步骤S12中,在介质供送装置11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输送辊19旋转但分离辊25不旋转。在步骤S12中,在介质供送装置11为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电机21B的驱动,分离辊25及输送辊19均旋转。

控制部22在步骤S13中使第一电机21A进行驱动。通过第一电机21A进行驱动,供送辊24旋转。通过供送辊24旋转,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被供送。

控制部22在步骤S14中判断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是否为开状态。即,控制部22在步骤S14中判断介质99是否位于下游区域D。控制部22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5。控制部22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31。

控制部22在步骤S31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控制部22在步骤S31中参照从在步骤S13中使第一电机21A进行驱动之后经过的时间。即,控制部22在步骤S31中判断从第一电机21A进行驱动之后经过的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控制部22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32。控制部22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4。

控制部22在步骤S14及步骤S31中判断在从第一电机21A进行驱动之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前,在托盘17上载置的介质99是否到达下游区域D。即,控制部22在步骤S14及步骤S31中判断介质99是否被正常供送。控制部22在介质99被正常供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5。控制部22在介质99没有被正常供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32。

控制部22在步骤S32中停止第一电机21A及第二电机21B。由此,供送辊24、分离辊25及输送辊19停止。控制部22在停止第一电机21A及第二电机21B后,表示介质99没有被正常供送并结束供送处理。此时,作为介质99没有被正常供送的原因,有可能是在托盘17上没有设置介质99。因此,在执行供送处理时,也可以使用位于设置区域A的传感器16判断在托盘17上是否设置有介质99。

控制部22在步骤S14中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判断端传感器42是否为开状态。控制部22在端传感器42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6。控制部22在端传感器42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41。

控制部22在步骤S41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控制部22在步骤S41中参照从在步骤S14中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变为开状态之后经过的时间。即,控制部22在步骤S41中判断从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检测之后经过的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控制部22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42。控制部22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5。

控制部22在步骤S15及步骤S41中判断在从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检测之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前该介质99是否到达端传感器42。即,控制部22在步骤S15及步骤S41中判断在从下游区域D到端传感器42之间的输送路径23上介质99是否被正常供送。控制部22在介质99被正常供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6。控制部22在介质99没有被正常供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42。

控制部22在步骤S42中停止第一电机21A及第二电机21B。由此,供送辊24、分离辊25及输送辊19停止。控制部22在停止第一电机21A及第二电机21B后,表示介质99没有被正常供送并结束供送处理。

控制部22在步骤S15中端传感器42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停止第一电机21A。由此,供送辊24停止。在端传感器42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情况下,该介质99被输送辊19夹持。因此,在端传感器42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情况下,表示介质99被正常供送并停止第一电机21A。

控制部22在步骤S17中判断端传感器42是否为开状态。控制部22在端传感器42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51。控制部22在端传感器42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8。

控制部22在步骤S51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控制部22在步骤S51中参照从在步骤S16中停止第一电机21A之后经过的时间。即,控制部22在步骤S51中判断从停止第一电机21A之后经过的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控制部22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52。控制部22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7。

控制部22在步骤S17及步骤S51中判断在从停止第一电机21A之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前该介质99是否通过了端传感器42。即,控制部22在步骤S17及步骤S51中判断在输送路径23上介质99是否被正常输送。在介质99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介质99的后端会通过端传感器42。因此,在介质99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端传感器42从开状态变为关状态。控制部22在介质99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8。控制部22在介质99没有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52。

控制部22在步骤S52中停止第二电机21B。由此,输送辊19停止。在步骤S52中,在介质供送装置11为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停止第二电机21B,分离辊25及输送辊19均停止。控制部22在停止第二电机21B后,表示介质99没有被正常输送并结束供送处理。

控制部22在步骤S17中端传感器42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判断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是否为开状态。控制部22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61。控制部22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19。

在从步骤S11到步骤S17对介质99进行供送时,有时下一张介质99会与该介质99一并被供送。由此,在前面的介质99的后端通过端传感器42时,有时后续的介质99的前端位于夹持点P下游的位置。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继续介质99的供送,则存在发生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因此,优选介质供送装置11从在端传感器42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变为不进行检测的状态时,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传感器16没有对介质99进行检测就变为第一模式,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就变为第二模式。更优选介质供送装置11从在端传感器42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变为不进行检测的状态时,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传感器16没有对介质99进行检测就变为第一模式,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一部分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就变为第二模式,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全部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就变为第三模式。

在步骤S18中,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可知后续的介质99不位于下游区域D。在这种情况下,对介质99进行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小。在步骤S18中,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可知后续的介质99位于下游区域D。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继续供送,则发生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控制部22在步骤S18中在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提高分离辊25的分离力。

控制部22在步骤S61中判断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是否为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有四个传感器16位于下游区域D。控制部22在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71。控制部22在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不都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即在下游区域D的一部分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62。

控制部22在步骤S62中切换为第二模式。此时,控制部22通过对离合器26B进行控制,通过离合器26B连接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控制部22在向第二模式的切换完成后,将处理移至步骤S20。

控制部22在步骤S61中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71中切换为第三模式。此时,控制部22通过对离合器26B进行控制,通过离合器26B连接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控制部22减弱按压机构27的按压力。控制部22在向第三模式的切换完成后,将处理移至步骤S20。

在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与下游区域D的一部分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相比,后续的介质99的前端位于更靠向下游的位置。因此,发生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为开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分离力最大的第三模式。

控制部22在步骤S18中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为关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9中切换为第一模式。此时,控制部22通过对离合器26B进行控制,从而切断通过离合器26B进行的分离辊25和第一电机21A的连接。控制部22在向第一模式的切换完成后,将处理移至步骤S20。

控制部22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有下一页。即,判断在托盘17上是否残留有介质99。控制部22在有下一页的情况下,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3。控制部22在没有下一页的情况下,将处理移至步骤S21。

控制部22在步骤S21中停止第二电机21B。通过第二电机21B停止,输送辊19停止。在步骤S21中,在介质供送装置11为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停止第二电机21B,分离辊25及输送辊19均停止。控制部22在停止第二电机21B后,结束供送处理。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传感器列31在所供送的介质99的宽度方向X上以传感器16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两列,以在供送方向上在位于供送辊24及分离辊25互相接触的夹持点P上游的上游区域B、包括夹持点P的夹持区域C、位于夹持点P下游的下游区域D延伸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在上游区域B、夹持区域C及下游区域D的各个区域对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

(2)传感器16在设置区域A中对设置导向件34支承的介质99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在设置区域A中对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即,能够在供送前对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容易地消除偏斜。

(3)传感器列31位于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供送部15的位置。由此,由于传感器列31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变宽,因此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

(4)传感器列31在供送方向上位于重叠供送传感器41上游的位置。由此,在通过重叠供送传感器41对介质99的重叠供送进行检测之前,能够通过传感器16对介质99的偏斜进行检测。

(5)传感器16在各个区域设置有两个以上。如此,与在各个区域设置有一个传感器16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

(6)介质供送装置11在端传感器42从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变为不进行检测的状态时,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传感器16没有对介质99进行检测就变为第一模式,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就变为第二模式。

在端传感器42从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变为不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时,可知介质99的供送已完成。此时,在位于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没有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可知供送已完成的介质99后续的介质99没有到达下游区域D。另一方面,在位于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的情况下,则可知供送已完成的介质99后续的介质99已被供送至下游区域D。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发生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如果增大使介质99分离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则发生多张介质99被供送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降低。即,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在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二模式,能够抑制介质99的重叠供送。

(7)介质供送装置11在端传感器42从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变为不进行检测的状态时,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传感器16没有对介质99进行检测就变为第一模式,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一部分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就变为第二模式,如果下游区域D中的全部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就变为第三模式。

在端传感器42从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变为不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状态时,可知介质99的供送已完成。此时,在位于下游区域D的传感器16没有对介质99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可知供送已完成的介质99后续的介质99没有到达下游区域D。另一方面,在位于下游区域D的一部分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的情况下,则可知供送已完成的介质99后续的介质99已被供送至下游区域D。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发生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另外,在位于下游区域D的全部传感器16对介质99进行了检测的情况下,存在供送已完成的介质99后续的介质99被供送至下游区域D的下游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高。与此相对,如果增大使介质99分离的分离辊25的分离力,则发生多张介质99被供送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降低。即,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在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二模式,能够抑制介质99的重叠供送。在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三模式,能够抑制介质99的重叠供送。

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变更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互相组合实施。

·也可以通过一个电机对供送辊24、分离辊25及输送辊19进行驱动。

·代替离合器26B,也可以采用柱塞。通过对柱塞进行控制,也可以变更分离辊25的分离力。

·代替离合器26B,也可以采用切换扭矩限制器26A的转矩值的行星齿轮。例如,可以设置多个扭矩限制器26A,通过行星齿轮能够选择连接分离辊25和第二电机21B的扭矩限制器26A。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使多个扭矩限制器26A的转矩值分别不同的方式构成,能够变更分离辊25的分离力。

·位于设置区域A、上游区域B、夹持区域C、下游区域D的各个区域的传感器16的数量也可以不同。

·介质供送装置11也可以被构成为在存在发生介质99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分离辊25向反向旋转方向旋转,使介质99返回至托盘17。

·传感器列31也可以由在与供送方向一致的输送方向Y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感器16形成。

以下对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思想1

一种介质供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送部,供送介质;

传感器,检测所述介质,

所述供送部具有供送辊及分离辊,

所述传感器通过在所供送的所述介质的供送方向上排列有多个,从而形成传感器列,

所述传感器列在所供送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以所述传感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两列,构成为在所述供送方向上遍及位于所述供送辊及所述分离辊互相接触的夹持点上游的上游区域、包括所述夹持点的夹持区域、位于所述夹持点下游的下游区域而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上游区域、夹持区域及下游区域的各个区域检测介质的偏斜。因此,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

思想2

思想1中记载的介质供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供送装置具备支承所设置的所述介质的设置导向件,

所述传感器列构成为在所述供送方向上从位于所述上游区域的上游的设置区域遍及所述下游区域而延伸,

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设置区域检测所述设置导向件支承的所述介质。

根据该结构,在设置区域能够检测介质的偏斜。即,由于能够在供送前检测介质的偏斜,因此能够能够容易地消除偏斜。

思想3

思想1或思想2中记载的介质供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列位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夹着所述供送部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传感器列彼此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变宽,因此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

思想4

思想1至思想3中任一项中记载的介质供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供送装置具备重叠供送传感器,所述重叠供送传感器检测由所述供送部供送的所述介质的重叠供送,

所述传感器列在所述供送方向上位于所述重叠供送传感器的上游。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重叠供送传感器检测介质的重叠供送之前,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介质的偏斜。

思想5

思想1至思想4中任一项中记载的介质供送装置,所述传感器在各个区域设置有两个以上。

根据该结构,与在各个区域设置有一个检测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偏斜的检测精度。

思想6

思想1至思想5中任一项中记载的介质供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供送装置具备端传感器,所述端传感器在所述供送方向上在所述下游区域的下游检测所述介质,

在所述端传感器从检测到介质的状态变为未检测到介质的状态时,如果所述下游区域中的所述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介质就变为第一模式,如果所述下游区域中的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介质就变为第二模式,

所述第二模式是使所述介质分离的所述分离辊的分离力比所述第一模式大的模式。

在端传感器从检测到介质的状态变为未检测到介质的状态时,可知介质的供送已完成。此时,在位于下游区域的传感器未检测到介质的情况下,可知针对供送已完成的介质的后续的介质没有到达下游区域。另一方面,在位于下游区域的传感器检测到介质的情况下,可知针对供送已完成的介质的后续的介质已被供送至下游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发生介质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如果增大使介质分离的分离辊的分离力,则发生多张介质被供送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降低。即,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在介质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二模式,能够抑制介质的重叠供送。

思想7

思想1至思想5中记载的介质供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供送装置具备端传感器,所述端传感器在所述供送方向上在所述下游区域的下游检测所述介质,

在所述端传感器从检测到介质的状态变为未检测到介质的状态时,如果所述下游区域中的所述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介质就变为第一模式,如果所述下游区域中的一部分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介质就变为第二模式,如果所述下游区域中的所有所述传感器都检测到所述介质就变为第三模式,

所述第二模式是使所述介质分离的所述分离辊的分离力比所述第一模式大的模式,

所述第三模式是使所述介质分离的所述分离辊的分离力比所述第二模式大的模式。

在端传感器从检测到介质的状态变为未检测到介质的状态时,可知介质的供送已完成。此时,在位于下游区域的传感器未检测到介质的情况下,可知针对供送已完成的介质的后续的介质没有到达下游区域。另一方面,在位于下游区域的一部分传感器检测到介质的情况下,可知针对供送已完成的介质的后续的介质已被供送至下游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发生介质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另外,在位于下游区域的全部传感器对介质进行了检测的情况下,存在供送已完成的介质后续的介质被供送至下游区域的下游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介质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高。与此相对,如果增大使介质分离的分离辊的分离力,则发生多张介质被供送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降低。即,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在介质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二模式,能够抑制介质的重叠供送。在介质的重叠供送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三模式,能够抑制介质的重叠供送。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印刷对象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加热装置及图像赋予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