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文档序号:174126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热交换器 (Heat exchanger ) 是由 葛西胜哉 中泽武马 于 2020-03-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在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隔板(15)和多个框架(25、55)。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形成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在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框架(25、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隔板(15)被与该隔板(15)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与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夹住。(In the heat exchanger (10), a plurality of separators (15) and a plurality of frames (25, 55) are alternately stacked. The frame portions (30, 60) of the frames (25, 55) are formed with raised strips (34, 64) and recessed strips (35, 65). In the heat exchanger (10), the raised strip portions (34, 64) of one of the adjacent frames (25, 55) are fitted into the recessed strip portions (35, 65) of the other. The partition plate (15)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raised strip portions (34, 64) of one of the first frame (25) and the second frame (55) adjacent to the partition plate (15) and the recessed strip portions (35, 65) of the other.)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在换气装置上的热交换元件。该热交换元件是使供气与排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树脂框和多个传热板。在该热交换器中,沿树脂框与传热板的层叠方向,交替地形成有供气侧的空气流路和排气侧的空气流路。相邻的空气流路由传热板隔开。并且,在该热交换器中,在供气侧的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排气侧的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空气通过传热板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00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传热板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树脂框上。然而,传热板有时会因粘合不良或粘合剂老化而从树脂框上剥落。一旦传热板从树脂框上剥落,剥落下来的传热板就可能阻碍空气流通。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热交换器的可靠性。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公开以一种热交换器为对象,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所述框部30、60具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所述凸条部34、64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所述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所述凹条部35、65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所述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相邻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所述凹条部35、65,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凸条部34、64与另一者的所述凹条部35、65夹住。

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分隔部件15和间距保持部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流体通过分隔部件15至少交换显热。

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分隔部件15被彼此嵌合的凹条部35、65与凸条部34、64夹住。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外,还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根据第一方面,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而且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此外,即使不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粘合起来,也具有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并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这样的可能性。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能够事先预防不再被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的分隔部件15阻碍空气流通。此外,根据该方面,能够防止空气通过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从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中的一者侵入另一者。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部34、64和所述凹条部35、65分别形成在所述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

在第二方面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在沿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形成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

第三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该框部30、6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或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肋32、62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相对,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所述框部30、60夹住。

在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由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和另一者的框部30、60夹住分隔部件15。其结果是,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形成有连通用开口22、52的部分,也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外,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形成有连通用开口22、52的部分,也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间隙密封起来。

第四方面的公开以一种热交换器为对象,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所述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该框部30、6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或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肋32、62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相对,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所述框部30、60夹住。

在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分隔部件15和间距保持部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流体通过分隔部件15至少交换显热。

在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由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和另一者的框部30、60夹住分隔部件15。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外,还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根据第四方面,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而且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此外,即使不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粘合起来,也具有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并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这样的可能性。

因此,根据第四方面,能够事先预防不再被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的分隔部件15阻碍空气流通。此外,根据该方面,能够防止空气通过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从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中的一者侵入另一者。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

第五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所述外侧肋33、63从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辅助肋32、62相向的面突出且沿该辅助肋32、62的外侧延伸,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与下述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面是在所述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所具有的所述辅助肋32、62的与所述分隔部件15相反一侧的面。

在第五方面中,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框部30、60,沿辅助肋32、62的外侧设有外侧肋33、63。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面向由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上相邻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此外,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辅助肋32、62的与分隔部件15相反一侧的面面向由该间距保持部件25、5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

在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与下述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面是在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上相邻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所具有的辅助肋32、62的与分隔部件15相反一侧的面。因此,在由相邻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中,在与此处连通的连通用开口22、52附近,流体能顺畅地流动。

第六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所述外侧肋33、63在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整周上沿该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周延伸。

在第六方面中,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框部30、60设有外侧肋33、63。外侧肋33、63沿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周,绕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整个一周而形成。因此,与框部30、60中途被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保证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强度和刚性。

第七方面的公开在上述述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所述外侧肋33、63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整体位于比所述辅助肋32、62靠外侧的位置。

在第七方面中,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框部30、60设有外侧肋33、63。外侧肋33、63沿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此外,外侧肋33、63整体位于比辅助肋32、62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俯视间距保持部件25、55时,外侧肋33、63与辅助肋32、62不重合。

第八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三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辅助肋32、62具有线状凸部36、66,所述线状凸部36、66沿该辅助肋32、62延伸且朝向该辅助肋32、62所面对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突出,在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形成有供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线状凸部36、66嵌入的线状凹部37、67。

在第八方面中,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线状凸部36、66嵌入另一者的线状凹部37、67中。其结果是,能够由彼此嵌合的线状凸部36、66和线状凹部37、67将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间隙密封起来。此外,通过在辅助肋32、62上形成线状凸部36、66,使辅助肋32、62的刚性得到提高。

第九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线状凸部36、66与另一者的所述线状凹部37、67夹住。

在第九方面中,位于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分隔部件15被彼此嵌合的线状凸部36、66和线状凹部37、67夹住。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外还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第十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到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由层叠起来的多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周面形成的侧面为平面。

在第十方面中,热交换器10的侧面为平面。因此,将热交换器10装入换气装置等设备中时,可容易地对设备的结构件与热交换器10的侧面之间进行密封。其结果是,热交换器10的易用性得到提高。

第十一方面的公开以一种热交换器10为对象,所述热交换器10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该方面中,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

在第十一方面中,形成所述第一流路21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即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第一连通用开口22和第一内侧肋40,所述第一连通用开口22形成在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框部30,且使被该框部3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与该框部30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内侧肋40从所述第一连通用开口22沿与该第一连通用开口22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两旁的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

在第十一方面中,形成所述第二流路51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即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第二连通用开口52和第二内侧肋70,所述第二连通用开口52形成在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框部60,且使被该框部60围住的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60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内侧肋70从所述第二连通用开口52沿与该第二连通用开口52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两旁的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

在第十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还包括第一保持肋41a、41b,所述第一保持肋41a、41b与所述第一内侧肋40相交且沿着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保持肋41a、41b与位于相邻位置的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之间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

在第十一方面中,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还包括第二保持肋71a、71b,所述第二保持肋71a、71b与所述第二内侧肋70相交且沿着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保持肋71a、71b与位于相邻位置的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之间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

在第十一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分隔部件15和间距保持部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各分隔部件15被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和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夹住。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流体通过分隔部件15至少交换显热。

在第十一方面中,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第一内侧肋40和第一保持肋41a、41b。第一内侧肋40和第一保持肋41a、41b位于第一流路21中。另一方面,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第二内侧肋70和第二保持肋71a、71b。第二内侧肋70和第二保持肋71a、71b位于第二流路51中。

在第十一方面中,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第一保持肋41a、41b沿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第二内侧肋70延伸。此外,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第二保持肋71a、71b沿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第一内侧肋40延伸。将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隔开的分隔部件15被相邻的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二内侧肋70夹住,且被相邻的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一内侧肋40夹住。其结果是,分隔部件15中位于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框部30、60的内侧的部分被相邻的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二内侧肋70保持,且被相邻的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一内侧肋40保持。

根据第十一方面,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因此,根据该方面,能够事先预防不再被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的分隔部件15阻碍空气流通。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

第十二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在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和在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在和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a和在和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

在第十二方面中,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被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与该第一保持肋41a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并保持。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被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与该第一保持肋41b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并保持。

此外,在第十二方面中,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被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与该第二保持肋71a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并保持。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被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与该第二保持肋71b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并保持。

第十三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与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和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上的第一支柱部42,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与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a和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上的第二支柱部72。

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上。能够由第一支柱部42保持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与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间距。因此,能抑制第一保持肋41a、41b的挠曲,能由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二内侧肋70保持分隔部件15。

此外,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上。能够由第二支柱部72保持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与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间距。因此,能抑制第二保持肋71a、71b的挠曲,能由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一内侧肋40保持分隔部件15。

第十四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三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内侧肋40,在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之间,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所述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和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上。

此外,第十四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三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内侧肋70,在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之间,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a从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从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所述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和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上。

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和从上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上。第一支柱部42保持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与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之间的间距,抑制各第一保持肋41a、41b的挠曲。

此外,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和从上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上。第二支柱部72保持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与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之间的间距,抑制各第二保持肋71a、71b的挠曲。

第十五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内侧肋40,在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之间,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和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和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此外,第十五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内侧肋70,在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之间,从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a和从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从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和从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此外,在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第十五方面中,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邻接的一分隔部件15由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支承。此外,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邻接的另一分隔部件15由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支承。

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此外,在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第十五方面中,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邻接的一分隔部件15由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支承。此外,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邻接的另一分隔部件15由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支承。

第十六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第一支柱部42,所述第一支柱部42从所述第一保持肋41b突出,且突出端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

此外,第十六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第二保持肋71b和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第二支柱部72,所述第二支柱部72从所述第二保持肋71b突出,且突出端和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

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第一保持肋41b与位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两旁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第一支柱部42的突出端与位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两旁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邻接的一分隔部件15被第一保持肋41b和与该分隔部件15接触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邻接的另一分隔部件15被第一支柱部42和与该分隔部件15接触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

此外,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第二保持肋71b与位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两旁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第二支柱部72的突出端与位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两旁的两个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邻接的一分隔部件15被第二保持肋71b和与该分隔部件15接触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邻接的另一分隔部件15被第二支柱部72和与该分隔部件15接触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

第十七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一到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第一流路内肋45和第一支承肋46a、46b,所述第一流路内肋45设在被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框部3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中,且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所述第一支承肋46a、46b沿与所述第一流路内肋45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位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相邻位置的一个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

此外,第十七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一到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第二流路内肋75和第二支承肋76a、76b,所述第二流路内肋75设在被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框部60围住的所述第二流路51中,沿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第一流路内肋45延伸,且和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所述第二支承肋76a、76b沿与所述第二流路内肋75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位于该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相邻位置的一个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

在第十七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设有第一流路内肋45,在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设有第二流路内肋75。第一流路内肋45与位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两侧的两个分隔部件15接触。第二流路内肋75与位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两侧的两个分隔部件15接触。此外,第二流路内肋75沿第一流路内肋45延伸。因此,位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之间的分隔部件15被第一流路内肋45与第二流路内肋75夹住。

此外,在第十七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中设有第一支承肋46a、46b,在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中设有第二支承肋76a、76b。第一支承肋46a、46b和与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邻接的一分隔部件15接触,且支承该分隔部件15。第二支承肋76a、76b和与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邻接的一分隔部件15接触,且支承该分隔部件15。

此处,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树脂框和多个传热板。因此,当树脂框的尺寸精度不足时,难以在树脂框的整个一周上将树脂框的周缘部与传热板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其结果是,热交换器的气密性降低,通过空气流路的出入口以外的路径从空气流路漏出或侵入空气流路的空气的量可能变多。

第十八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第四、或第十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30、60具有沿该框部30、60的周缘延伸的外侧部33、63和位于该外侧部33、63的内侧且沿所述外侧部33、63延伸的内侧部136、166,所述框部30、60的所述内侧部136、166将所述分隔部件15夹住并保持在所述内侧部136、166与位于该内侧部136、166的相邻位置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在所述框部30、60的所述外侧部33、63与位于该外侧部33、63的相邻位置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

在第十八方面中,在沿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设有外侧部33、63和内侧部136、166。在热交换器10中,在各分隔部件15的外侧部33、63与位于该外侧部33、63的相邻位置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此外,在热交换器10中,各分隔部件15的内侧部136、166将分隔部件15夹住并保持在该内侧部136、166与位于该内侧部136、166的相邻位置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其结果是,能够将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框部30、60与分隔部件15之间密封起来,热交换器的气密性会得到提高。

第十九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八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粘合层85,所述粘合层85以埋在所述外侧间隙81里的方式而设,且将所述框部30、60的所述外侧部33、63粘合到位于该外侧部33、63的相邻位置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上。

在第十九方面中,通过以埋在外侧间隙81里的方式而设的粘合层85将相邻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彼此粘合起来。此外,因为外侧间隙81被粘合层85埋起来,所以热交换器10的气密性得到提高。其结果是,能抑制通过正规路径以外的路径从空气的流路21、51漏出或侵入空气的流路21、51的空气的量。

第二十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九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覆盖层86,所述覆盖层86由与所述粘合层85相同的材质形成,接着所述粘合层85形成且覆盖所述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

在第二十方面中,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由覆盖层86覆盖。因此,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由覆盖层86保护,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第二十一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九或第二十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85由受紫外线照射固化的粘合剂形成。

在第二十一方面中,通过用紫外线照射进入外侧间隙81的粘合剂,便能够在热交换器10上形成粘合层85。

第二十二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九或第二十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85中含有抗菌成分和防霉成分。

在第二十二方面中,能够抑制热交换器10中细菌和霉菌的繁殖,从而能够保持热交换器10的清洁。

第二十三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十九到第二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形成有定位突起137、167和定位孔138、168,所述定位突起137、167从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面突出,所述定位孔138、168在位于另一个方向的面上开口且供位于所述框部30、60的相邻位置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定位突起137、167嵌入,在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所述定位突起137、167和形成有该定位突起137、167的面通过所述粘合层85粘合到形成有供所述定位突起137、167嵌入的所述定位孔138、168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上。

在第二十三方面中,各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定位突起137、167进入位于该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相邻位置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定位孔138、168中。这样一来,相邻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被确定下来。各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定位突起137、167通过粘合层85与位于该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相邻位置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粘合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3是抽取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示出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XI-XI剖面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从表面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一部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一部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从表面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的一部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的一部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3的XI-XI剖面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图11对应的剖面排列示出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图3的XIII-XIII剖面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图13对应的剖面排列示出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3的XV-XV剖面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图15对应的剖面排列示出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11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8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图17对应的剖面排列示出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13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20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与图19对应的剖面排列示出的剖视图;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与图6对应的立体图;

图22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23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2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11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2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与图6对应的立体图;

图26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27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11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2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第一框架的与图6对应的立体图;

图30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第一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31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第二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3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与图6对应的立体图;

图33是将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34是将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35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11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36是将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相当于图3的XI-XI剖面的剖面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

图37是将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相当于图3的XIII-XIII剖面的剖面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

图38是将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相当于图3的XV-XV剖面的剖面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

图39是示出制造途中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38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40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与图38对应的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所谓的全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10设在换气装置中,且在供往室内的室外空气(供气)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排气)之间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

-热交换器的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10形成为端面呈多边形的柱状。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端面呈横向长度较长的八边形。在图2中也示出,在热交换器10中,形成有一个主热交换部11和两个副热交换部12a、12b。

主热交换部11位于热交换器10中图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10的俯视图中,主热交换部11是横向长度较长的长方形部分。副热交换部12a、12b位于热交换器10中图2的左右方向的主热交换部11的两侧。在热交换器10中,在图2的左右方向的主热交换部11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副热交换部12a、12b。在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10的俯视图中,各副热交换部12a、12b是梯形部分。

热交换器10包括多个第一元件20和多个第二元件50。在热交换器10中,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交替地重叠起来。第一元件20形成第一流路21。第一流路21是供气流动的流路。第二元件50形成第二流路51。第二流路51是排气流动的流路。在热交换器10中,沿着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的层叠方向交替地形成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

在热交换器10的侧面(沿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的层叠方向延伸的面)上,形成有第一流入口22a、第一流出口22b、第二流入口52a以及第二流出口52b。第一流入口22a和第一流出口22b形成在第一元件20上且与第一流路21连通。第二流入口52a和第二流出口52b形成在第二元件50上且与第二流路51连通。

在图2和图3中也示出,第一流入口22a、第一流出口22b、第二流入口52a以及第二流出口52b分别形成在热交换器10的不同侧面上。在热交换器10的一副热交换部12a中,第一流入口22a在一个侧面上开口,第二流出口52b在另一个侧面上开口。在热交换器10的另一副热交换部12b中,第一流出口22b在一个侧面上开口,第二流入口52a在另一个侧面上开口。

热交换器10的侧面由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的外周面构成。热交换器10的侧面实质上是平面。

-空气流和热交换作用-

如图2所示,在热交换器10中,室外空气OA流入第一流入口22a,室内空气RA流入第二流入口52a。流入第一流入口22a的室外空气OA作为供气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依次通过一副热交换部12a、主热交换部11、另一副热交换部12b,然后从第一流出口22b流出而供往室内。流入第二流入口52a的室内空气RA作为排气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依次通过另一副热交换部12b、主热交换部11、一副热交换部12a,然后从第二流出口52b流出而排往室外。

在热交换器10的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供气和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排气沿互相交叉的方向流动。在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供气和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排气互相反向流动。

在热交换器10中,在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供气和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排气之间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在热交换器10中,热量从供气和排气中温度较高的一方朝着温度较低的一方移动。此外,在热交换器10中,水分从供气和排气中湿度较高的一方朝着湿度较低的一方移动。

-第一元件、第二元件-

如图4、图12、图14、图16所示,第一元件20包括第一框架25和隔板15,第二元件50包括第二框架55和隔板15。

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分别是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扁平树脂部件,详情后述。在以下说明中,将图4、图12、图14、图16中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的上表面称为“表面”,将图4、图12、图14、图16中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的下表面称为“背面”。

隔板15是透湿性较高且透气性较低的片状部件。该隔板15是将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隔开的分隔部件。隔板15的材质是含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高分子材料(例如聚氨酯)。隔板15的厚度例如在1~30μm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15也可以由纸或无纺布等制成。构成隔板15的纸或无纺布的材质例如有纤维状树脂、纤维状金属、玻璃纤维、纸浆。

在第一元件20中,隔板15通过粘合剂粘合到第一框架25的背面。隔板15覆盖第一框架25的几乎整个背面。在第二元件50中,隔板15通过粘合剂粘合到第二框架55的背面。隔板15覆盖第二框架55的几乎整个背面。

-第一框架-

如图5所示,第一框架25形成为俯视时横向长度较长的八边形。俯视时第一框架25的外形实质上与热交换器10的端面的形状相同。第一框架25是保持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间距的第一间距保持部件。

在第一框架25中,形成有一个中央区26和两个端部区27a、27b。中央区26是横向长度较长的长方形区域,位于图5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第一框架25中,端部区27a、27b在中央区26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端部区27a、27b是位于图5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区26两侧的梯形区域。

〈框部〉

第一框架25包括框部30。框部30是沿第一框架25的外周延伸的部分,绕第一框架25整个一周而形成。换言之,框部30形成为横向长度较长的八边形框状。框部30围住由第一框架2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此外,框部30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

在第一框架25的框部30,形成有两个第一连通用开口22。各第一连通用开口22使被框部30围住的第一流路21与框部30的外侧连通。在图5所示的框部30,一个第一连通用开口22形成在位于左侧的端部区27a的朝下的斜边的几乎整个长度方向上,且构成第一流入口22a。此外,在图5所示的框部30,另一个第一连通用开口22形成在位于右侧的端部区27b的朝上的斜边的几乎整个长度方向上,且构成第一流出口22b。

如图5~图7所示,第一框架25的框部30包括封闭部31、外侧肋33以及辅助肋32。外侧肋33的一部分构成凸条部34。在封闭部31形成有凹条部35。

封闭部31沿框部30中未形成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六条边延伸。如图13~图16所示,封闭部31的剖面所呈的是矩形的一个角部被切掉后的形状。封闭部31将被框部30围住的第一流路21与框部30的外部隔开。封闭部31的厚度实质上等于第一流路21的厚度。

如图5所示,外侧肋33是沿框部30的外周延伸的部分,且绕框部30的整个一周而形成。外侧肋33沿着框部30的共八个边而形成。外侧肋33布置在封闭部31的表面侧,且与封闭部31形成为一体。

如图13~图16所示,外侧肋33的与封闭部31邻接的部分构成凸条部34。凸条部34沿封闭部31的最外周缘延伸,且从封闭部31的表面突出。凸条部34的外周面与封闭部31的外周面共同形成一个平面。

如图13~图16所示,凹条部35是在封闭部31的背面开口的凹槽。凹条部35沿封闭部31的最外周缘跨越封闭部31的全长而形成。凹条部35在封闭部31的外周面上也开口。凹条部35的剖面的形状是与后述的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的剖面相对应的形状。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嵌入第一框架25的凹条部35。因此,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64嵌入第一框架25的凹条部35。

如图5~图7所示,辅助肋32是沿第一连通用开口22延伸的部分。辅助肋32布置在框部30的背面侧。如图11、图12所示,辅助肋32的剖面的形状为扁平的长方形。辅助肋32的表面与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的突出端面(图11中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辅助肋32的背面与封闭部31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一内侧肋、第一保持肋〉

如图5~图7所示,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内侧肋40和第一保持肋41a、41b。第一内侧肋40和第一保持肋41a、41b设在第一框架25的各端部区27a、27b。

第一内侧肋40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与第一连通用开口22相交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侧肋40从框部30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边开始沿着与该边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内侧肋40的高度实质上等于第一流路21的厚度(参照图11)。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的各端部区27a、27b,四条第一内侧肋40以互相平行的姿势彼此大致留出一定间距而设。在各端部区27a、27b,四条第一内侧肋40彼此之间由辅助肋32连结起来在一起。各第一内侧肋40与辅助肋32形成为一体。各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与辅助肋32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一保持肋41a、41b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实质上与第一内侧肋4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保持肋41a、41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伸到另一者。换言之,第一保持肋41a、41b横切第一流路21中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之间的部分。

如图6、图7所示,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之间,第一保持肋41a、41b在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各布置有一个。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的表面与第一内侧肋40和封闭部3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背面与第一内侧肋40和封闭部31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11所示,第一保持肋41a、41b沿后述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而设。俯视时,各第一保持肋41a、41b跨越它们的全长与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重合。此外,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其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设在俯视时互不重合的位置。

各第一保持肋41a、41b的厚度小于第一内侧肋40的厚度的一半。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其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沿第一内侧肋40的厚度方向分开。

〈第一流路内肋、第一支承肋〉

如图5~图7所示,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流路内肋45和第一支承肋46a、46b。第一流路内肋45和第一支承肋46a、46b设在第一框架25的中央区26。

第一流路内肋45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着与中央区26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延伸。换言之,第一流路内肋45从一端部区27a朝向另一端部区27b延伸。第一流路内肋45的高度实质上等于第一流路21的厚度(参照图15)。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的中央区26,九条第一流路内肋45以互相平行的姿势彼此大致留出一定间距而设。

如图5、图15所示,第一支承肋46a、46b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实质上与第一流路内肋45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承肋46a、46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一流路内肋45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换言之,第一支承肋46a、46b横切第一流路21中相邻的第一流路内肋45之间的部分。

如图15所示,在相邻的第一流路内肋45之间,第一支承肋46a、46b在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各布置有一个。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的表面与第一流路内肋45和封闭部3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的背面与第一流路内肋45和封闭部31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各第一支承肋46a、46b的厚度小于第一流路内肋45的厚度的一半。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和其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沿第一流路内肋45的厚度方向分开。此外,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和其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设在俯视时互不重合的位置。

-第二框架-

如图8所示,第二框架55形成为俯视时横向长度较长的八边形。俯视时,第二框架55的外形实质上与热交换器10的端面的形状相同。第二框架55是保持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间距的第二间距保持部件。

在第二框架55中,形成有一个中央区56和两个端部区57a、57b。中央区56是横向长度较长的长方形区域,位于图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第二框架55中,端部区57a、57b在中央区56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端部区57a、57b是位于图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区56两侧的梯形区域。

〈框部〉

第二框架55包括框部60。框部60是沿第二框架55的外周延伸的部分,且绕第二框架55的整个一周而形成。换言之,框部60形成为横向长度较长的八边形框状。框部60围住由第二框架55形成的第二流路51。此外,框部60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

在第二框架55的框部60,形成有两个第二连通用开口52。各第二连通用开口52使被框部60围住的第二流路51与框部60的外侧连通。在图8所示的框部60,一第二连通用开口52跨越位于左侧的端部区57a的朝上的斜边的几乎整个长度而形成,且构成第二流出口52b。此外,在图8所示的框部60,另一第二连通用开口52跨越位于右侧的端部区57b的朝下的斜边的几乎整个长度而形成,且构成第二流入口52a。

如图8~图10所示,第二框架55的框部60包括封闭部61、外侧肋63以及辅助肋62。外侧肋63的一部分构成凸条部64。在封闭部61上形成有凹条部65。

封闭部61沿框部60中未形成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六条边延伸。如图11、图12、图15、图16所示,封闭部61的剖面所呈的是矩形的一个角部被切掉后的形状。封闭部61将被框部60围住的第二流路51与框部60的外部隔开。封闭部61的厚度实质上等于第二流路51的厚度。

如图8所示,外侧肋63是沿框部60的外周延伸的部分,且绕框部60的整个一周而形成。外侧肋63沿框部60的共八个边形成。外侧肋63布置在封闭部61的表面侧,且与封闭部61形成为一体。

如图11、图12、图15、图16所示,外侧肋63的与封闭部61邻接的部分构成凸条部64。凸条部64沿封闭部61的最外周缘延伸,且从封闭部61的表面突出。凸条部64的外周面与封闭部61的外周面共同形成一个平面。

如图11、图12、图15、图16所示,凹条部65是在封闭部61的背面开口的凹槽。凹条部65沿封闭部61的最外周缘跨越封闭部61的全长而形成。凹条部65也在封闭部61的外周面上开口。凹条部65的剖面的形状是与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的剖面对应的形状。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嵌入第二框架55的凹条部65。因此,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34嵌入第二框架55的凹条部65。

如图8~图10所示,辅助肋62是沿第二连通用开口52延伸的部分。辅助肋62布置在框部60的背面侧。如图13、图14所示,辅助肋62的剖面的形状为扁平的长方形。辅助肋62的表面与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的突出端面(图13中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辅助肋62的背面与封闭部61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二内侧肋、第二保持肋〉

如图8~图10所示,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内侧肋70和第二保持肋71a、71b。第二内侧肋70和第二保持肋71a、71b设在第二框架55的各端部区57a、57b。

第二内侧肋70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与第二连通用开口52相交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侧肋70从框部60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边沿与该边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内侧肋70的高度实质上等于第二流路51的厚度(参照图13)。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的各端部区57a、57b,四条第二内侧肋70以互相平行的姿势彼此大致留出一定间距而设。在各端部区57a、57b,四条第二内侧肋70由辅助肋62彼此连结起来。各第二内侧肋70与辅助肋62形成为一体。各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与辅助肋62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二保持肋71a、71b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实质上与第二内侧肋7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保持肋71a、71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换言之,第二保持肋71a、71b横切第二流路51中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之间的部分。

如图9、图10所示,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之间,第二保持肋71a、71b在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各布置有一个。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的表面与第二内侧肋70和封闭部6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背面与第二内侧肋70和封闭部61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13所示,第二保持肋71a、71b沿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而设。俯视时,各第二保持肋71a、71b以其全长与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重合。此外,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其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设在俯视时互不重合的位置。

各第二保持肋71a、71b的厚度小于第二内侧肋70的厚度的一半。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其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沿第二内侧肋70的厚度方向分开。

〈第二流路内肋、第二支承肋〉

如图8~图10所示,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流路内肋75和第二支承肋76a、76b。第二流路内肋75和第二支承肋76a、76b设在第二框架55的中央区56。

第二流路内肋75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与中央区56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延伸。换言之,第二流路内肋75从一端部区57a朝向另一端部区57b延伸。第二流路内肋75的高度实质上等于第二流路51的厚度(参照图15)。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的中央区56,九条第二流路内肋75以互相平行的姿势彼此大致留出一定间距而设。

如图8、图15所示,第二支承肋76a、76b形成为笔直的杆状,且沿实质上与第二流路内肋75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承肋76a、76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二流路内肋75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换言之,第二支承肋76a、76b横切第二流路51中相邻的第二流路内肋75之间的部分。

如图15所示,在相邻的第二流路内肋75之间,第二支承肋76a、76b在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各布置有一个。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的表面与第二流路内肋75和封闭部6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的背面与第一流路内肋45和封闭部61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各第二支承肋76a、76b的厚度小于第二流路内肋75的厚度的一半。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和其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沿第二流路内肋75的厚度方向分开。此外,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和其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设在俯视时互不重合的位置。

-隔板的保持构造-

第一元件20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具体而言,在第一框架25的框部30,在封闭部31的背面和辅助肋32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参照图12、图14、图16)。在封闭部31中,在凹条部35的壁面上粘合有隔板15。凹条部35的壁面被隔板15覆盖。在第一框架25的各端部区27a、27b,在第一内侧肋40和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上粘合有隔板15。在第一框架25的中央区26,在第一流路内肋45和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上粘合有隔板15。

第二元件50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具体而言,在第二框架55的框部60,在封闭部61的背面和辅助肋62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参照图12、图14、图16)。在封闭部61中,在凹条部65的壁面上粘合有隔板15。凹条部65的壁面被隔板15覆盖。在第二框架55的各端部区57a、57b,在第二内侧肋70和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上粘合有隔板15。在第二框架55的中央区56,在第二流路内肋75和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上粘合有隔板15。

在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第一元件20和多个第二元件50。各元件20、50的隔板15被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夹住。

〈副热交换部的保持构造(1)〉

如图11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中沿第一连通用开口22延伸的部分嵌入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凹条部65中。在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中,凹条部65的壁面被隔板15覆盖。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表面与第二框架55的凹条部65的壁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与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表面相向。在第一框架25中,辅助肋32的背面被隔板15覆盖。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的背面与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与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的表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相向。在第二框架55中,在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a的表面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a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表面相向。在第一框架25中,在第一保持肋41b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b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a的背面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b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a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

〈副热交换部的保持构造(2)〉

如图13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中沿第二连通用开口52延伸的部分嵌入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的凹条部35中。在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中,凹条部35的壁面被隔板15覆盖。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表面与第一框架25的凹条部35的壁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与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的表面相向。在第二框架55中,辅助肋62的背面被隔板15覆盖。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的背面与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与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的表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相向。在第一框架25中,在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a的表面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a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表面相向。在第二框架55中,在第二保持肋71b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b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a的背面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b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a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

〈主热交换部的保持构造〉

在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中,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流路内肋75的表面相向。在第一框架25中,在第一流路内肋45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的背面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流路内肋75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流路内肋75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中,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的表面相向。在第一框架25中,在第一支承肋46b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承肋46b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承肋46b的背面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承肋76a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承肋46b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承肋46b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承肋76a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中,第二框架55的第二流路内肋75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的表面相向。在第二框架55中,在第二流路内肋75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流路内肋75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流路内肋75的背面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夹住。

在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中,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的背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的表面相向。在第二框架55中,在第二支承肋76b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承肋76b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承肋76b的背面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承肋46a的表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承肋76b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承肋76b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承肋46a夹住。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1)-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隔板15和交替地与隔板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间距的框架25、55。在热交换器10中,夹着隔板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框架25、55具有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

框部30、60具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凸条部34、64形成在隔板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凹条部35、65形成在隔板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

在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框架25、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中。隔板15被与该隔板15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与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夹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隔板15和框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供气和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排气通过隔板15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两个框架25、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隔板15被彼此嵌合的凹条部35、65与凸条部34、64夹住。其结果是,隔板15能够由位于其两旁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保持。此外,还能够将隔板15与框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位于隔板15两旁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保持隔板15,而且还能够将隔板15与框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事先预防不再被框架25、55保持的隔板15阻碍空气流通。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空气通过隔板15与框架25、55之间的间隙从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中的一者侵入另一者。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2)-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分别形成在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

在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在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分别形成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3)-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框部30、60围住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与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辅助肋32、62沿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框架25、55的框部30、60相对。隔板15被与该隔板15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框部30、60夹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由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框部30、60将隔板15夹住。其结果是,在框架25、55中形成有连通用开口22、52的部分,也能够由位于隔板15两旁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保持隔板15。此外,在框架25、55中形成有连通用开口22、52的部分,也能够将隔板15与框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4)-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隔板15和交替地与隔板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间距的框架25、55。在热交换器10中,夹着隔板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框架25、55具有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

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框部30、60围住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与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辅助肋32、62沿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框架25、55的框部30、60相对。隔板15被与该隔板15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框部30、60夹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隔板15和框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供气和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排气通过隔板15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由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框部30、60将隔板15夹住。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隔板15两旁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保持隔板15。此外,还能够将隔板15与框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5)-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框架25、55的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框架25、55的外侧肋33、63从与相邻的其他框架25、55的辅助肋32、62相向的面突出,且沿该辅助肋32、62的外侧延伸。框架25、55的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与下述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面是在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上相邻的框架25、55所具有的辅助肋32、62的与隔板15相反一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沿辅助肋32、62的外侧设有外侧肋33、63。框架25、55的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面向由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即,表面侧)上相邻的框架25、5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此外,在框架25、55中,辅助肋32、62的与隔板15相反一侧的面(即,表面)面向由该框架25、5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框架25、55的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与下述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面是在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上相邻的框架25、55所具有的辅助肋32、62的与隔板15相反一侧的面。因此,在由相邻的框架25、55形成的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中,空气在与此处连通的连通用开口22、52附近,能顺畅地流动。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6)-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框架25、55的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外侧肋33、63在所述框架25、55的整周上沿该框架25、55的外周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设有外侧肋33、63。外侧肋33、63在框架25、55的整周上沿框架25、55的外周形成。因此,与框部30、60在中途被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保证框架25、55的强度和刚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7)-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框架25、55的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外侧肋33、63沿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整体位于比辅助肋32、62靠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设有外侧肋33、63。外侧肋33、63中沿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的部分整体位于比辅助肋32、62靠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25、55中,俯视时,外侧肋33、63与辅助肋32、62不重合。因此,制造框架25、55时所使用的注塑成型模具,能够采用分割为框架25、5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简单模具。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不增加框架25、55的制造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形成外侧肋33、63和辅助肋32、62。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8)-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由层叠起来的多个所述框架25、55的外周面形成的侧面为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热交换器10的侧面为平面。因此,在将热交换器10装入换气装置中时,能够容易地对换气装置的结构件与热交换器10的侧面之间进行密封。其结果是,热交换器10的易用性得到提高。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9)-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隔板15和交替地与隔板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间距的框架25、55。在该热交换器10中,夹着隔板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框架25、55具有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

形成第一流路21的框架即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连通用开口22和第一内侧肋40。第一连通用开口22形成在第一框架25的框部30,且使被框部30围住的第一流路21与框部30的外部连通。第一内侧肋40从第一连通用开口22沿与第一连通用开口22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框架25两旁的隔板15接触。

形成第二流路51的框架即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连通用开口52和第二内侧肋70。第二连通用开口52形成在第二框架55的框部60,且使被框部60围住的第二流路51与框部60的外部连通。第二内侧肋70从第二连通用开口52沿与第二连通用开口52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框架55两旁的隔板15接触。

第一框架25还包括第一保持肋41a、41b。第一保持肋41a、41b与第一内侧肋40相交且沿着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方向延伸,在第一保持肋41a、41b与位于相邻位置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之间夹着隔板15。

第二框架55还包括第二保持肋71a、71b。第二保持肋71a、71b与第二内侧肋70相交且沿着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方向延伸,在第二保持肋71a、71b与位于相邻位置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之间夹着隔板15。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隔板15和框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与第二框架55夹住。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供气和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排气通过隔板15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内侧肋40和第一保持肋41a、41b。第一内侧肋40和第一保持肋41a、41b位于第一流路21中。另一方面,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内侧肋70和第二保持肋71a、71b。第二内侧肋70和第二保持肋71a、71b位于第二流路51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a、41b沿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延伸。此外,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a、71b沿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延伸。将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隔开的隔板15被相邻的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二内侧肋70夹住,且被相邻的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一内侧肋40夹住。其结果是,隔板15中位于框架25、55的框部30、60的内侧的部分被相邻的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二内侧肋70保持,且被相邻的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一内侧肋40保持。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隔板15两旁的框架25、55保持隔板15。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事先预防不再被框架25、55保持的隔板15阻碍空气流通。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10)-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包括在和与该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接触的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在和与该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接触的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此外,在该热交换器10中,第二框架55包括在和与该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接触的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在和与该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接触的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与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被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与该第一保持肋41a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并保持。与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被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与该第一保持肋41b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并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与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被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与该第二保持肋71a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并保持。与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被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与该第二保持肋71b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并保持。

就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各隔板15中位于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的部分被邻接的第一支承肋46a、46b与第二支承肋76a、76b夹住而可靠地保持。

-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11)-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流路内肋45和第一支承肋46a、46b。第一流路内肋45设在被第一框架25的框部30围住的第一流路21中,且和与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接触。第一支承肋46a、46b沿与第一流路内肋45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位于第一框架25的相邻位置的一个隔板15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流路内肋75和第二支承肋76a、76b。第二流路内肋75设在被第二框架55的框部60围住的第二流路51中,沿第一框架25的第一流路内肋45延伸,且和与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隔板15接触。第二支承肋76a、76b沿与第二流路内肋75相交的方向延伸,且和位于第二框架55的相邻位置的一个隔板15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框架25中设有第一流路内肋45,在第二框架55中设有第二流路内肋75。第一流路内肋45与位于第一框架25两侧的两个隔板15接触。第二流路内肋75与位于第二框架55两侧的两个隔板15接触。此外,第二流路内肋75沿第一流路内肋45延伸。因此,位于第一框架25与第二框架55之间的隔板15被第一流路内肋45与第二流路内肋75夹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框架25中设有第一支承肋46a、46b,在第二框架55中设有第二支承肋76a、76b。第一支承肋46a、46b和与第一框架25邻接的一隔板15接触,且支承该隔板15。第二支承肋76a、76b和与第二框架55邻接的一隔板15接触,且支承该隔板15。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基础上,对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做出了变更后而得到的。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第一框架、第二框架-

如图17~图20所示,在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分别在辅助肋32、62上形成有线状凸部36、66,在封闭部31、61形成有线状凹部37、67。具体而言,在第一框架25中,在辅助肋32上形成有线状凸部36,在封闭部31形成有线状凹部37。在第二框架55中,在辅助肋62上形成有线状凸部66,在封闭部61形成有线状凹部67。

线状凸部36、66沿辅助肋32、62的外侧面延伸,且从辅助肋32、62的背面突出。线状凸部36、66跨越辅助肋32、62的全长而形成。线状凸部36、66的剖面形状呈矩形。线状凸部36、66的外侧面与辅助肋32、62的外侧面共同形成一个平面。在线状凸部36、66的突出端面(图17~图20中的下表面)和内侧面上粘合有隔板15。

线状凹部37、67是在封闭部31、61的表面开口的凹槽。线状凹部37、67还是沿凸条部34、64的内侧面延伸的直线状凹槽。

在第一框架25中,在封闭部31中与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相向的部分,形成有线状凹部37。线状凹部37的剖面的形状是与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的剖面对应的形状。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嵌入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凹部37。

在第二框架55中,在封闭部61中与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相向的部分,形成有线状凹部67。线状凹部67的剖面的形状是与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的剖面对应的形状。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嵌入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凹部67。

-隔板的保持构造-

如图17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嵌入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凹部67中。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的突出端面和内侧面被隔板15覆盖。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的突出端面与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凹部67的壁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凸部36与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凹部67的壁面夹住。

如图19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嵌入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凹部37中。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的突出端面和内侧面被隔板15覆盖。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的突出端面与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凹部37的壁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线状凸部66与第一框架25的线状凹部37的壁面夹住。

-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1)-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框架25、55的辅助肋32、62具有线状凸部36、66。线状凸部36、66沿辅助肋32、62延伸。线状凸部36、66朝向辅助肋32、62所面对的其他框架25、55突出。此外,在该热交换器10中,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形成有线状凹部37、67。相邻的其他框架25、55的线状凸部36、66嵌入线状凹部37、67。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线状凸部36、66嵌入另一者的线状凹部37、67中。其结果是,由彼此嵌合的线状凸部36、66和线状凹部37、67将相邻的第一框架25与第二框架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此外,辅助肋32、62的刚性通过在辅助肋32、62上形成线状凸部36、66而得到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2)-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隔板15被与该隔板15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线状凸部36、66与另一者的线状凹部37、67夹住。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位于相邻的第一框架25与第二框架55之间的隔板15被彼此嵌合的线状凸部36、66和线状凹部37、67夹住。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隔板15两旁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保持隔板15。此外,还能够将隔板15与框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基础上,对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做出了变更后而得到的。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第一框架-

如图21~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框架25中设有第一支柱部42。第一支柱部42设在第一框架25的各端部区27a、27b。在各端部区27a、27b,设有数量与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分别相同的第一支柱部42。

各第一支柱部42设在沿第一框架25的厚度方向相邻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之间。各第一支柱部42将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连结起来。各第一支柱部42是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且与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形成为一体。各第一支柱部42的长边实质上与对应的第一保持肋41a、41b的长度方向(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正交的方向)正交。各第一支柱部42设在对应的第一保持肋41a、41b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

-第二框架-

如图23、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二框架55中设有第二支柱部72。第二支柱部72设在第二框架55的各端部区57a、57b。在各端部区57a、57b,设有数量与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分别相同的第二支柱部72。

各第二支柱部72设在沿第二框架55的厚度方向相邻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之间。各第二支柱部72将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连结起来。各第二支柱部72是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且与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形成为一体。各第二支柱部72的长边实质上与对应的第二保持肋71a、71b的长度方向(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正交的方向)正交。各第二支柱部72设在对应的第二保持肋71a、71b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

-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支柱部42,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支柱部72。在第一框架25中,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上。在第二框架55中,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上。能够由第一支柱部42保持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与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之间的间距。因此,能抑制第一保持肋41a、41b的挠曲,能由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二内侧肋70保持隔板15。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上。能够由第二支柱部72保持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与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之间的间距。因此,能抑制第二保持肋71a、71b的挠曲,能由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一内侧肋40保持隔板15。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支柱部也可以设在各框架25、55的中央区26、56。设在中央区26、56的支柱部是与设在端部区27a、27b、57a、57b的支柱部42、72一样的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在本变形例的第一框架25中,由支柱部将对应的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和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连结起来。此外,在本变形例的第二框架55中,由支柱部将对应的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和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连结起来。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基础上,对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做出了变更后而得到的。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第一框架-

如图25~图2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第一保持肋41a、41b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悬臂梁状。该第一保持肋41a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形成为一体。该第一保持肋41a的形状呈长方形板状。该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内侧肋40的中央附近。该第一保持肋41a的宽度大致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宽度相等。

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悬臂梁状。该第一保持肋41b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一体。该第一保持肋41b的形状呈长方形板状。该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内侧肋40的中央附近。该第一保持肋41b的宽度大致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宽度相等。

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一支柱部42是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且与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形成为一体。第一支柱部42将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的突出端部连结起来。第一支柱部42实质上与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正交。

-第二框架-

如图27、图2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第二保持肋71a、71b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悬臂梁状。该第二保持肋71a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形成为一体。该第二保持肋71a的形状呈长方形板状。该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内侧肋70的中央附近。该第二保持肋71a的宽度大致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宽度相等。

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悬臂梁状。该第二保持肋71b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形成为一体。该第二保持肋71b的形状呈长方形板状。该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内侧肋70的中央附近。该第二保持肋71b的宽度大致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宽度相等。

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二支柱部72是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且与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形成为一体。各第二支柱部72将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的突出端部连结起来。第二支柱部72实质上与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正交。

-第四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框架2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第一内侧肋40。在第一框架25中,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之间,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和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二框架5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第二内侧肋70。在第二框架55中,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之间,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和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第一支柱部42连接在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和从上述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上。第一支柱部42保持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a的突出端与另一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突出端之间的间距,抑制各第一保持肋41a、41b的挠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第二支柱部72连接在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和从上述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上。第二支柱部72保持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a的突出端与另一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突出端之间的间距,抑制各第二保持肋71a、71b的挠曲。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优选,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与连接在该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上的第一支柱部42所成的角分别在90°以上。在使该第一保持肋41a、41b与第一支柱部42所成的角在90°以上的情况下,制造第一框架25时所使用的注塑成型模具能够采用分割为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简单模具。因此,在此情况下,能够在第一框架25中形成第一保持肋41a、41b和第一支柱部42,不会不增加第一框架25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优选,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与连接在该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上的第二支柱部72所成的角(内角)分别在90°以上。在使该第二保持肋71a、71b与第二支柱部72所成的角在90°以上的情况下,制造第二框架55时所使用的注塑成型模具能够采用分割为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简单模具。因此,在此情况下,能够在第二框架55中形成第二保持肋71a、71b和第二支柱部72,不会增加第二框架55的制造成本。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可以如图29和图30所示那样构成,第二框架55可以如图31所示那样构成。

〈第一框架〉

在本变形例的第一框架25中,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分别形成为与第一内侧肋40为一体的悬臂梁状。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第一框架25中,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分别形成为与第一内侧肋40为一体的悬臂梁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的第一框架25中,也是第一支柱部42与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形成为一体,且将对应的一对第一保持肋41a、41b的突出端部连结起来。

〈第二框架〉

在本变形例的第二框架55中,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分别形成为与第二内侧肋70为一体的悬臂梁状。

此外,在本变形例的第二框架55中,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分别形成为与第二内侧肋70为一体的悬臂梁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的第二框架55中,也是第二支柱部72与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形成为一体,且将对应的一对第二保持肋71a、71b的突出端部连结起来。

〈变形例1的特征〉

在本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框架2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第一内侧肋40。在第一框架25的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之间,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此外,在第一框架25的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之间,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本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0中,在第二框架55中,互相平行地设有多个第二内侧肋70。在第二框架55的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之间,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此外,在第二框架55的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之间,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本变形例的第一框架25中,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此外,在该第一框架25中,从该第一内侧肋40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本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0中,位于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隔板15由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支承。因此,与仅由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支承隔板15的情况相比,能够由第一框架25可靠地保持隔板15。

在本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0中,位于第一框架25的背面侧的隔板15由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支承。因此,与仅由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支承隔板15的情况相比,能够由第一框架25可靠地保持隔板15。

在本变形例的第二框架55中,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和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的伸长方向上。此外,在该第二框架55中,从该第二内侧肋70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和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交替地设在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的伸长方向上。

在本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0中,位于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隔板15由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和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支承。因此,与仅由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支承隔板15的情况相比,能够由第二框架55可靠地保持隔板15。

在本变形例的热交换器10中,位于第二框架55的背面侧的隔板15由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支承。因此,与仅由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另一者突出的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支承隔板15的情况相比,能够由第二框架55可靠地保持隔板15。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各框架25、55中,设在中央区26、56的支承肋46a、46b、76a、76b可以形成为与端部区27a、27b的保持肋41a、41b、71a、71b一样的悬臂梁状。

在本变形例的第一框架25中,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流路内肋45之间,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从该两个第一流路内肋45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从上述两个第一流路内肋45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此外,在该第一框架25中,表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a的突出端和背面侧的第一支承肋46b的突出端由支柱部连结起来。该支柱部是与设在端部区27a、27b的第一支柱部42一样的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

在本变形例的第二框架55中,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流路内肋75之间,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从该两个第二流路内肋75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突出,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从上述两个第二流路内肋75中的另一者朝向一者突出。此外,在该第二框架55中,表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a的突出端和背面侧的第二支承肋76b的突出端由支柱部连结起来。该支柱部是与设在端部区57a、57b的第二支柱部72一样的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五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基础上,对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做出了变更后而得到的。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第一框架-

如图32~图3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的形状和第一支柱部42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省略表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a。

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背面侧的第一保持肋41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一内侧肋40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该第一保持肋41b形成为长方形板状。该第一保持肋41b的宽度大致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宽度相等。

第一支柱部42是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且与对应的第一保持肋41b形成为一体。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一支柱部42的长边实质上与对应的第一保持肋41b的长度方向正交。第一支柱部42从第一保持肋41b的表面突出。第一支柱部42的突出端面与第一内侧肋40和封闭部3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二框架-

如图34、图3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的形状和第二支柱部72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省略表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a。

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背面侧的第二保持肋71b形成为从相邻的第二内侧肋70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该第二保持肋71b形成为长方形板状。该第二保持肋71b的宽度大致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宽度相等。

第二支柱部72是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且与对应的第二保持肋71b形成为一体。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二支柱部72的长边实质上与对应的第二保持肋71b的长度方向正交。第二支柱部72从第二保持肋71b的表面突出。第二支柱部72的突出端面与第二内侧肋70和封闭部6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隔板的保持构造-

如图35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柱部42的突出端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相邻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相向。在第二框架55中,在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上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柱部42的突出端面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背面夹住。就这样,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上,且被第一框架25的第一支柱部42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

此外,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中,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柱部72的突出端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相邻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相向。在第一框架25中,在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上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柱部72的突出端面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背面夹住。就这样,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上,且被第二框架55的第二支柱部72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

-第五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框架25的第一保持肋41b和与该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接触。第一框架25包括第一支柱部42。第一支柱部42从第一保持肋41b突出。第一支柱部42的突出端和与第一框架2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第二框架55的第二保持肋71b和与该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15中的一者接触。第二框架55包括第二支柱部72。第二支柱部72从第二保持肋71b突出。第二支柱部72的突出端和与第二框架55相邻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中,第一保持肋41b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两旁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接触,第一支柱部42的突出端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两旁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接触。与第一框架25邻接的一隔板15被第一保持肋41b和与该隔板15接触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与第一框架25邻接的另一隔板15被第一支柱部42和与该隔板15接触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中,第二保持肋71b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两旁的两个隔板15中的一者接触,第二支柱部72的突出端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两旁的两个隔板15中的另一者接触。与第二框架55邻接的一隔板15被第二保持肋71b和与该隔板15接触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与第二框架55邻接的另一隔板15被第二支柱部72和与该隔板15接触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

-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各框架25、55的中央区26、56,可以省略表面侧的支承肋46a、76a。

在本变形例的各框架25、55中,支柱部与中央区26、56的各支承肋46a、76a形成为一体。各框架25、55的支柱部是与设在端部区27a、27b、57a、57b的支柱部42、72一样的较小的长方形板状部件。

在第一框架25中,设在中央区26的支柱部从第一支承肋46b的表面突出。该支柱部的突出端与位于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隔板15接触。在第二框架55中,设在中央区56的支柱部从第二支承肋76b的表面突出。该支柱部的突出端与位于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隔板15接触。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六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构成做出了变更后而得到的。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下述说明中,图36、图37、图38中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的上表面为“表面”,图36、图37、图38中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的下表面为“背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架25的框部30,外侧肋33是沿框部30的周缘延伸的外侧部。此外,在该框部30,封闭部31中位于比外侧肋33靠内侧的位置的部分是沿外侧肋33延伸的内侧部136。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55的框部60,外侧肋63是沿框部60的周缘延伸的外侧部。此外,在该框部60,封闭部61中位于比外侧肋63靠内侧的位置的部分是沿外侧肋63延伸的内侧部166。

-外侧间隙-

如图36所示,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中面对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的高度H1a小于第二框架55的凹条部65的深度D2(H1a<D2)。此外,如图37所示,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34中,面对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的高度H1b小于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的厚度L2与隔板15的厚度t之和L2+t(H1b<L2+t)。此外,如图39所示,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34中位于主热交换部11的部分的高度H1c小于第二框架55的凹条部65的深度D2(H1c<D2)。

因此,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表面与位于该表面侧的第二元件50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该外侧间隙81的宽度W(=D2-H1a=L2+t-H1b=D2-H1c)大致在0.1mm以上0.2mm以下左右。

如图37所示,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中面对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的高度H2a小于第一框架25的凹条部65的深度D1(H2a<D1)。此外,如图36所示,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64中面对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的高度H2b小于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的厚度L1与隔板15的厚度t之和L1+t(H2b<L1+t)。此外,如图39所示,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64中位于主热交换部11的部分的高度H2c小于第一框架25的凹条部65的深度D1(H2c<D1)。

因此,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表面与位于该表面侧的第一元件20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该外侧间隙81的宽度W(=D1-H2a=L1+t-H2b=D1-H2c)大致在0.1mm以上0.2mm以下左右。

-粘合层、覆盖层-

如图36、图37、图3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上形成有粘合层85和覆盖层86。粘合层85埋在形成在热交换器10中的外侧间隙81里。覆盖层86覆盖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

如后所述,粘合层85和覆盖层86通过使涂布在层叠起来的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的外表面上的粘合剂固化来形成。粘合层85和覆盖层86是由相同材质形成的一体化覆膜。

如图36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表面通过埋在与其面对的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层85,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二元件50粘接起来。此外,在该部分,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的突出端面通过埋在与其面对的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层85,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粘接起来。

如图37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的突出端面通过埋在与其面对的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层85,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粘接起来。此外,在该部分,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表面通过埋在与其面对的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层85,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一元件20粘接起来。

如图38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部11,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的突出端面通过埋在与其面对的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层85,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二元件50粘接起来。此外,在该部分,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的突出端面通过埋在与其面对的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层85,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一元件20粘接起来。

〈形成粘合层和覆盖层的工序〉

下面,说明形成粘合层和覆盖层的工序。

在热交换器10的制造工序中,首先,进行以下工序:将隔板15粘贴在第一框架25上而形成第一元件20,将隔板15粘贴在第二框架55上而形成第二元件50。然后,进行将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交替地层叠起来的的层叠工序。

如图39所示,层叠工序结束时,在相邻的第一元件20与第二元件50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如上所述,该外侧间隙81是面对各框架25、55的外侧肋33、63的表面的宽度较窄的间隙。此外,该外侧间隙81在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上开口。

层叠工序结束后,进行涂布工序。在涂布工序中,将粘合剂涂布在热交换器10(换言之,即层叠多个第一元件20和多个第二元件50而构成的组装体)的外表面上。该粘合剂以受紫外线照射固化的树脂为主要成分。此外,粘合剂的粘度相对较低。粘合剂的粘度例如在10~2000mPa·s左右。因此,涂布在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上的粘合剂会因毛细现象而进入外侧间隙(81)里。

涂布工序结束后,进行固化工序。在固化工序中,对涂布在热交换器10上的粘合剂照射紫外线。附着在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上的粘合剂受紫外线照射固化,成为覆盖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的覆盖层86。进入外侧间隙里的粘合剂受紫外线照射固化而成为粘合层85。

在涂布工序中所使用的粘合剂中含有抗菌成分和防霉成分。因此,通过固化工序形成的粘合层85和覆盖层86中含有抗菌成分和防霉成分。

-隔板的保持构造-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第一元件20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第二元件50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粘合有隔板15。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第一元件20和多个第二元件50。各元件20、50的隔板15被相邻的第一框架25与第二框架55夹住。

〈副热交换部的保持构造(1)〉

如图36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辅助肋32与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内侧部166夹住。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的隔板15紧贴位于其背面侧的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内侧部166的表面。

此外,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一连通用开口22的部分,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内侧部166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夹住。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的隔板15紧贴位于其背面侧的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的表面。

如上所述,在相邻的第一元件20与第二元件50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此外,在热交换器10中,以埋在外侧间隙81里的方式形成有粘合层85。如图36所示,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的隔板15中覆盖凹条部65的部分通过粘合层85与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粘合起来。此外,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64通过粘合层85与第一框架25的第一内侧肋40粘合起来。

〈副热交换部的保持构造(2)〉

如图37所示,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的隔板15被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61的内侧部136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夹住。因此,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的隔板15紧贴位于其背面侧的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的表面。

此外,在热交换器10的副热交换部12a、12b的形成有第二连通用开口52的部分,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的隔板15被第二框架55的辅助肋62与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的内侧部136夹住。因此,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的隔板15紧贴位于其背面侧的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的内侧部136的表面。

如上所述,在相邻的第一元件20与第二元件50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此外,在热交换器10中,以埋在外侧间隙81里的方式形成有粘合层85。如图37所示,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的隔板15中覆盖凹条部35的部分通过粘合层85与第二框架55的外侧肋63粘合起来。此外,第一框架25的外侧肋33的一部分即凸条部34通过粘合层85与第二框架55的第二内侧肋70粘合起来。

〈主热交换部的保持构造〉

如图38所示,各隔板15被第一框架的封闭部31的内侧部136与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内侧部166夹住。具体而言,粘合在第一框架25的背面的隔板15紧贴位于其背面侧的第二框架55的封闭部61的内侧部166的表面。此外,粘合在第二框架55的背面的隔板15紧贴位于其背面侧的第一框架25的封闭部31的内侧部136的表面。

如上所述,在相邻的第一元件20与第二元件50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

具体而言,在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的突出端面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5的表面侧的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因此,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中覆盖第二元件50的凹条部65的壁面的部分与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不接触。另一方面,在外侧间隙81里形成有粘合层85。并且,第二元件50的隔板15中覆盖凹条部65的壁面的部分通过粘合层85与第一框架25的凸条部34粘合起来。

此外,在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的突出端面与位于该第二框架55的表面侧的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因此,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中覆盖第一元件20的凹条部35的壁面的部分与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不接触。另一方面,在外侧间隙81里形成有粘合层85。并且,第一元件20的隔板15中覆盖凹条部35的壁面的部分通过粘合层85与第二框架55的凸条部64粘合起来。

-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1)-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隔板15和交替地与隔板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间距的框架25、55。在该热交换器10中,夹着隔板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

框架25、55具有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框部30、60具有沿框部30、60的周缘延伸的外侧肋33、63和位于外侧肋33、63的内侧且沿外侧肋33、63延伸的内侧部136、166。框部30、60的内侧部136、166将隔板15夹住并保持在内侧部136、166与位于内侧部136、166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之间。在框部30、60的外侧肋33、63与位于外侧肋33、63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沿隔板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设有外侧肋33、63和内侧部136、166。在热交换器10中,在各隔板15的外侧肋33、63与位于该外侧肋33、63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之间形成有外侧间隙81。此外,在热交换器10中,各隔板15的内侧部136、166将隔板15夹住并保持在该内侧部136、166与位于该内侧部136、166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之间。其结果是,框架25、55的框部30、60与隔板15之间被密封起来,热交换器10的气密性得到提高。

如上所述,框架25、55是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树脂部件。在通过注塑成型来成型出扁平形状的部件的情况下,离该部件的外缘越近的部分,其尺寸精度往往越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25、55中,框部30、60的尺寸精度可能较低。

如果框部30、60的尺寸精度较低,则难以使整个框部30、60紧贴位于相邻位置的元件20、50,而可能在相邻的元件20、50之间形成间隙,导致热交换器10的气密性降低。一旦在相邻的元件20、50之间形成间隙,空气就会通过该间隙从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漏出,或者空气会通过该间隙流入第一流路21或第二流路51。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25、55中,将尺寸精度相对较低、位于框部30、60的外周附近的外侧肋33、63的高度设为以下值,该值保证外侧肋33、63与位于该外侧肋33、63的相邻位置的元件20、50之间形成外侧间隙8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25、55中,将尺寸精度相对较低、位于框部30、60的内周附近的内侧部136、166的高度设为以下值,该值保证该内侧部136、166紧贴位于相邻位置的元件20、50。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能够提高相邻的元件20、5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气密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通过正规路径以外的路径从空气的流路21、51漏出或侵入空气的流路21、51的空气的量。

-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2)-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包括粘合层85。粘合层85以埋在外侧间隙81里的方式而设,且将框部30、60的外侧肋33、63粘合到位于该外侧肋33、63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通过以埋在外侧间隙81里的方式而设的粘合层85将相邻的框架25、55彼此粘合起来。此外,因为外侧间隙81被粘合层85埋起来,所以热交换器10的气密性得到提高。其结果是,能抑制通过正规路径以外的路径从空气的流路21、51漏出或侵入空气的流路21、51的空气的量。

-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3)-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包括覆盖层86。覆盖层86由与粘合层85相同的材质形成,接着与粘合层85形成且覆盖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由粘合层85覆盖。因此,因为层叠起来的各元件20、50之间的密封性得到提高,热交换器10的气密性得到提高,所以能抑制通过正规路径以外的路径从空气的流路21、51漏出或侵入空气的流路21、51的空气的量。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能够设在换气装置中。在换气装置的维护作业中,会进行将热交换器10从换气装置上拆下来或将热交换器10安装到换气装置上的作业。此时,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会与设在换气装置上的导轨等发生摩擦。因此,如果反复进行热交换器10相对于换气装置的拆装作业,则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会磨损,各元件20、50之间的密封性可能降低。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由粘合层85覆盖。因此,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由粘合层85保护,从而能够抑制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的磨损。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此外,能够降低热交换器10的外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使热交换器10相对于换气装置的拆装作业更加容易。

-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4)-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粘合层85由受紫外线照射固化的粘合剂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通过使进入外侧间隙81里的粘合剂受紫外线照射固化,来形成粘合层85。因此,容易适当地控制粘合剂固化的速度,从而能够可靠地形成粘合层85。

-第六实施方式的特征(5)-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粘合层85中含有抗菌成分和防霉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能够抑制热交换器10中细菌和霉菌的繁殖,从而能够保持热交换器10的清洁。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七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是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基础上,对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做出了变更后而得到的。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与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定位突起、定位孔-

如图40所示,在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分别形成有定位突起137、167和定位孔138、168。在各框架25、55中,多个定位突起137、167和多个定位孔138、168形成在封闭部31、61中构成主热交换部11的部分。此外,定位突起137、167和定位孔138、168形成在封闭部31、61中构成内侧部136、166的部分。

定位突起137、167是从封闭部31、61的背面突出的圆柱状突起。定位孔138、168是在封闭部31、61的表面开口的圆柱状凹陷。定位孔138、168的内径比定位突起137、167的外形略大,定位孔138、168的深度比定位突起137、167的长度长。

形成在各框架25、55的封闭部31、61的多个定位突起137、167和多个定位孔138、168一一对应地成对。成对的定位突起137、167和定位孔138、168以彼此的中心轴实质上一致的方式沿图40中的上下方向排列着布置。在已将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层叠起来的状态下,第一框架25的定位突起137嵌入第二框架55的定位孔168,第二框架55的定位突起167嵌入第一框架25的定位孔138,由此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的相对位置即被确定下来。

-引入用凹陷、粘合层-

在各框架25、55的封闭部31、61,在构成内侧部136、166的部分的表面形成有引入用凹陷82。引入用凹陷82是深度大致在0.1mm~0.2mm左右的浅而平坦的凹陷。引入用凹陷82形成在从凸条部34、64到定位孔138、168的区域。

如上所述,在热交换器10的制造工序里的涂布工序中,将粘合剂涂布在层叠起来的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的外表面上。涂布在热交换器10上的粘合剂会因毛细现象而进入外侧间隙81里,进而因毛细现象也进入引入用凹陷82里。其结果是,外侧间隙81和引入用凹陷82实质上处于被粘合剂填满的状态。

在涂布工序之后的固化工序中,对热交换器10照射紫外线后,填满外侧间隙81和引入用凹陷82的粘合剂固化而成为粘合层85。因此,相邻的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由粘合层85粘合起来,该粘合层85以填满外侧间隙81和引入用凹陷82的方式形成。此外,因为各定位突起137、167的根部附近的部分被粘合层85围住,所以由粘合层85将相邻的第一元件20和第二元件50可靠地密封起来。

-第七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形成有定位突起137、167和定位孔138、168。定位突起137、167从隔板15的层叠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面突出。定位孔138、168在隔板15的层叠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面上开口。此外,位于形成有定位孔138、168的框部30、60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的定位突起137、167嵌入该定位孔138、168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定位突起137、167和形成有该定位突起137、167的面通过粘合层85粘合在形成有供该定位突起137、167嵌入的定位孔138、168的框架25、55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各框架25、55的定位突起137、167进入位于该框架25、55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的定位孔138、168中。这样一来,相邻的框架25、55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被确定下来。各框架25、55的定位突起137、167通过粘合层85与位于该框架25、55的相邻位置的框架25、55粘合起来。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也可以应用下面的变形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影响热交换器10的功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对下述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或替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隔板15也可以不粘合在框架25、55上。在此情况下,由位于隔板15两旁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夹住并保持隔板15。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也可以是在供气与排气之间仅交换显热的显热交换器。在此情况下,热交换器10的隔板15由透湿性较低或完全不具有透湿性的材料(例如,树脂薄膜或薄板状金属)形成。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形状不限于八棱柱状。上述热交换器10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六棱柱状,还可以是四棱柱状。当热交换器10为六棱柱状时,在该热交换器10的俯视图(与图2对应的图)中,各副热交换部12a、12b呈三角形。

在上述第六或第七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中,用于形成粘合层85和覆盖层86的粘合剂也可以是水性乳液类粘合剂。例如,当覆盖层86的硬度不必很高时,可以用水性乳液类粘合剂形成粘合层85和覆盖层86。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范围的主旨和不脱离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形态和详情进行各种变更。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热交换器很有用。

-符号说明-

10 热交换器

15 隔板(分隔部件)

21 第一流路

22 第一连通用开口(连通用开口)

25 第一框架(间距保持部件)

30 框部

32 辅助肋

33 外侧肋(外侧部)

34 凸条部

35 凹条部

36 线状凸部

37 线状凹部

40 第一内侧肋

41a、41b 第一保持肋

42 第一支柱部

45 第一流路内肋

46a、46b 第一支承肋

51 第二流路

52 第二连通用开口(连通用开口)

55 第二框架(间距保持部件)

60 框部

62 辅助肋

63 外侧肋(外侧部)

64 凸条部

65 凹条部

66 线状凸部

67 线状凹部

70 第二内侧肋

71a、71b 第二保持肋

72 第二支柱部

75 第二流路内肋

76a、76b 第二支承肋

81 外侧间隙

85 粘合层

86 覆盖层

136 内侧部

137 定位突起

138 定位孔

166 内侧部

167 定位突起

168 定位孔。

8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通过偏振光纤连接到源/检测器的部分相干范围传感器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