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文档序号:174521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 是由 竹内竣哉 田端正明 于 2020-03-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的端子(30)是与具有芯线(21)的电线(20)连接的端子(30),具备端子主体(40)和滑动部(50),端子主体(40)具有夹持电线(20)的芯线(21)的夹持部,滑动部(50)在外嵌到设置有夹持部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芯线(21)从后方插入到滑动部(50)内,滑动部(50)具有:加压部,通过在正式卡止位置上按压夹持部,从而芯线(21)被夹持部从第1方向夹持;至少一对第1接触部(54A),设置于加压部的后方,在芯线(21)插入到滑动部(50)内时,从第1方向与芯线(21)接触;以及至少一对第2接触部(54B),设置于加压部的后方,在芯线(21)插入到滑动部(50)内,从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与芯线(21)接触。(The disclosed terminal (30) is a terminal (30) connected to an electric wire (20) having a core wire (21), and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body (40) and a sliding portion (50), wherein the terminal body (40) has a clamping portion that clamps the core wire (21) of the electric wire (20), the sliding portion (50) is capable of sliding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between a temporary locking position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in a state of being externally fitted to a region where the clamping portion is provided, the core wire (21) is inserted into the sliding portion (50) from the rear, and the sliding portion (50) has: a pressing part for pressing the clamping part at the formal clamping position, so that the core wire (21) is clamped by the clamping part from the 1 st direction; at least a pair of 1 st contact portions (54A) provided behind the pressing portion and contacting the core wire (21) from the 1 st direction when the core wire (21) is inserted into the sliding portion (50); and at least one pair of 2 nd contact portions (54B) provided behind the pressing portion, which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core wire (21) from the 2 nd direction intersecting the 1 st direction when the core wire (21) is inserted into the sliding portion (50).)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连接有端子的带端子电线。作为这样的端子,例如具备与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从外侧压接的压接部。

为了将上述的端子压接于电线,例如按如下以下进行。首先,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将预定形状的端子成形。接着,在能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一对模具中位于下侧的下模的载置部载置端子。接着,将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与端子的压接部重叠地载置。然后,使一对模具的一方或者双方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通过在上模的压接部与下模的载置部之间夹持压接部,从而将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通过以上,在电线的末端连接端子(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0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取代上述的压接部而夹持连接芯线的情况下,能够由端子主体和配置于端子主体后方的滑动部这两个部件构成端子。在该情况下,芯线首先插入到滑动部内,因此期望容易将芯线插入到滑动部内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端子是与具有芯线的电线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和滑动部,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芯线的夹持部,所述滑动部在外嵌到设置有所述夹持部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所述芯线从后方插入到所述滑动部内,所述滑动部具有:加压部,通过在所述正式卡止位置上按压所述夹持部,从而所述芯线被所述夹持部从第1方向夹持;至少一对第1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加压部的后方,在所述芯线插入到所述滑动部内时,从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芯线接触;以及至少一对第2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加压部的后方,在所述芯线插入到所述滑动部内时,从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与所述芯线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容易完成芯线的插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带端子电线的侧视图。

图2是带端子电线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芯线被夹持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滑动部的后视图。

图6是从斜后方观看滑动部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2中的滑动部的立体图。

图8是滑动部的后视图。

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中的滑动部的立体图。

图11是滑动部的后视图。

图12是图1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端子

(1)是与具有芯线的电线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和滑动部,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芯线的夹持部,所述滑动部在外嵌到设置有所述夹持部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所述芯线从后方插入到所述滑动部内,所述滑动部具有:加压部,通过在所述正式卡止位置上按压所述夹持部,从而所述芯线被所述夹持部从第1方向夹持;至少一对第1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加压部的后方,在所述芯线插入到所述滑动部内时,从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芯线接触;以及至少一对第2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加压部的后方,在所述芯线插入到所述滑动部内时,从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与所述芯线接触。

当电线的芯线从后方插入到滑动部内时,芯线通过与至少一对第1接触部接触而被限制向第1方向的移动,芯线通过与至少一对第2接触部接触而被限制向第2方向的移动,因此芯线笔直地插入。即使是芯线具有折痕的情况,也利用各接触部矫正芯线的折痕而进行插入,因此芯线仍然笔直地插入。

在滑动部位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芯线笔直地插入到滑动部内,当进入端子主体内时,沿着夹持部配置。当滑动部在该状态下从临时卡止位置向正式卡止位置滑动移动时,夹持部被加压部向第1方向按压,芯线被夹持部从第1方向夹持。由此,电线和端子电连接。

(2)优选的是,所述芯线插通的插通部形成为具有所述第2接触部和从所述第2接触部的两侧向比所述第2接触部靠所述芯线侧突出的一对所述第1接触部的形状。

当芯线插通于插通部时,通过与插通部接触而被限制向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移动。

(3)优选的是,所述插通部通过所述第2接触部和与所述第2接触部相连的一对所述第1接触部构成为弧形,所述插通部在所述芯线的两侧配置有一对。

所谓弧形也包括圆弧形以外的曲面形状。

当芯线在一对插通部之间插通时,通过与弧形的插通部接触而被限制向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移动。

(4)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具备从一对所述插通部的后缘朝向后方扩径的一对导入部。

芯线通过与一对导入部接触而被引导到一对插通部之间。

(5)优选的是,所述第1接触部从所述滑动部的周壁中在所述第1方向对置的一对壁向所述第1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一对,所述第2接触部从所述滑动部的周壁中在所述第2方向对置的一对壁向所述第2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一对。

当芯线插通于一对第1接触部之间时,通过与第1接触部的顶端接触而被限制向第1方向的移动。当芯线插通于一对第2接触部之间时,通过与第2接触部的顶端接触而被限制向第2方向的移动。

(6)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是具备上述端子和所述电线的带端子电线。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10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一边参照图1至图6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在以下说明中,上下方向(第1方向)以图1的图示上下方向为基准,将箭头线Z表示的方向设为上。前后方向以图1的图示左右方向为基准,将箭头线Y表示的方向设为前。左右方向(第2方向)以图2的图示上下方向为基准,将箭头线X表示的方向设为左。

[电线20]

如图1所示,电线20在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电线20具备芯线21和将芯线21的外周包围的绝缘包覆部22。绝缘包覆部22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芯线21形成为由一根金属线构成的单芯线,但是也可以是多根金属细线绞合而成的绞线。本实施方式的芯线21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但是构成芯线21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

[端子30]

端子30具备金属制的端子主体40和相对于端子主体40能滑动移动的滑动部50。

[端子主体40]

端子主体40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铸造等公知的手法形成为预定形状。构成端子主体40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主体40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在端子主体40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锡、镍、银等。对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主体40实施镀锡。

如图4所示,端子主体40具有筒部41和电线连接部42。在筒部41的内部能够插入未图示的对方端子的突片。电线连接部42位于筒部41的后方。电线连接部42与电线20连接。电线连接部42具备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

筒部41呈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筒部41的前端以突片能插入的方式开口。在筒部41的内部配置有接触片44。接触片44能够弹性变形。插入到筒部41内的突片按压接触片44使其弹性变形。通过弹性变形的接触片44的反弹力,突片被夹在筒部41的内壁与接触片44之间。由此,突片和端子30电连接。

在筒部41的后方设置有呈方筒状的电线连接部42。在电线连接部42的顶壁(上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上侧夹持部43A。在电线连接部42的底壁(下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下侧夹持部43B。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呈在前后延伸的细长形状。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形成为相同。所谓相同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相同,而是当为视作相同的范围时,则在起到本公开的效果的范围内具有伸缩余地的意思。

在上侧夹持部43A的下表面设置有上侧保持突部45A。上侧保持突部45A位于比上侧夹持部43A的后端部靠前方。在下侧夹持部43B的上表面设置有下侧保持突部45B。下侧保持突部45B配置于下侧夹持部43B的后端部。上侧保持突部45A和下侧保持突部45B设置于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

通过上侧夹持部43A的下表面及下侧夹持部43B的上表面陷入到在芯线21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而将氧化膜剥下,从而使芯线21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43A及下侧夹持部43B接触,从而芯线21和端子主体40电连接。

[滑动部50]

滑动部50呈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滑动部50根据需要通过公知的手法如切削加工、铸造、冲压加工等形成。构成滑动部50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50不作特别限定,由不锈钢构成。在滑动部50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锡、镍、银等。

滑动部50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与端子主体40中设置有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的区域的截面形状相同或者比其稍大。由此,滑动部50配置于端子主体40中设置有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的区域的外方。

在滑动部50的顶壁(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加压部51A。在滑动部50的底壁(下壁)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加压部51B。

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50的两侧壁(左壁及右壁)分别设置有临时卡止接纳部52和正式卡止接纳部53。临时卡止接纳部52配置于滑动部50的靠近前端部的位置,在侧方开口。正式卡止接纳部53位于比临时卡止接纳部52靠后方,在侧方开口。临时卡止接纳部52和正式卡止接纳部53能够与设置于端子主体40的两侧壁(左壁及右壁)的卡止突起46弹性地卡止。

在端子主体40的卡止突起46和滑动部50的临时卡止接纳部52卡止的状态下,滑动部50相对于端子主体40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图4中的滑动部50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滑动部50的上侧加压部51A及下侧加压部51B位于向比端子主体40的上侧夹持部43A及下侧夹持部43B的后端缘靠后方离开的位置。另外,在该状态下,上侧夹持部43A与下侧夹持部43B之间的间隔设定得比芯线21的直径大。

在端子主体40的卡止突起46和滑动部50的正式卡止接纳部53卡止的状态下,滑动部50相对于端子主体4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图3中的滑动部50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滑动部50的上侧加压部51A从上方与上侧夹持部43A的上表面接触。另外,滑动部50的下侧加压部51B从下方与下侧夹持部43B的下表面接触。

如上所述,滑动部50在外嵌到端子主体40中设置有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上述的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在滑动部50相对于端子主体4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侧加压部51A从上方按压上侧夹持部43A的上表面,从而上侧夹持部43A向下方移位。另外,通过下侧加压部51B从下方按压下侧夹持部43B的下表面,从而下侧夹持部43B向上方移位。

由此,在芯线21配置于上侧夹持部43A与下侧夹持部43B之间、且滑动部50相对于端子主体4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芯线21被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从上下方向夹持。即,上侧夹持部43A通过被上侧加压部51A向下方按压,从而与芯线21从上方弹性地接触,下侧夹持部43B通过被下侧加压部51B向上方按压,从而与芯线21从下方弹性地接触。

在滑动部50相对于端子主体4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43A的上侧保持突部45A从上方按压芯线21,下侧夹持部43B的下侧保持突部45B从下方按压芯线21。其结果是,芯线21被上侧保持突部45A从上方按压,并且被配置于与上侧保持突部45A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上的下侧保持突部45B从下方按压,由此保持为向上下方向错开的呈台阶状弯曲的状态。因此,除了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之外,也利用上侧保持突部45A和下侧保持突部45B使芯线21和端子30电连接。

如图6所示,在滑动部50的靠后端部的位置,以在左右方向对置的配置设置有两个限制肋54。左侧的限制肋54从滑动部50的左侧壁向右方突出,右侧的限制肋54从滑动部50的右侧壁向左方突出。限制肋54通过利用冲压加工对例如滑动部50的一部分进行锻打而形成。

限制肋54具有与芯线21从上下方向接触的两个第1接触部54A、和与芯线21从左右方向接触的一个第2接触部54B,两个第1接触部54A和一个第2接触部54B形成为一体。即,一对限制肋54具有至少一对第1接触部54A和至少一对第2接触部54B,且配置成左右对称。如图5所示,在从后方观看的情况下,第1接触部54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第2接触部54B形成为向比第1接触部54A靠滑动部50的侧壁侧凹陷的曲线部分。

一对第1接触部54A的对置面彼此平行地配置。一对第1接触部54A的对置面间的尺寸小于芯线21的直径。因此,当芯线21将要向上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上侧的第1接触部54A的下端部接触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另外,当芯线21将要向下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下侧的第1接触部54A的上端部接触而被限制向下方的移动。

第1接触部54A以与第2接触部54B的上下两侧相连的方式配置。通过第2接触部54B和一对第1接触部54A构成圆弧形的插通部55。如图5所示,插通部55在芯线21的左右两侧配置有一对,形成为沿着芯线21的外周的形状。一对第2接触部54B的对置面间的最大尺寸比芯线21的直径稍大。当芯线21将要向左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左侧的第2接触部54B接触而被限制移动。另外,当芯线21将要向右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右侧的第2接触部54B接触而被限制移动。

在一对插通部55的后方设置有一对导入部56。一对导入部56的前缘与一对插通部55的后缘相连。导入部56具有从插通部55的后缘朝向后方扩径的倾斜面を。换句话讲,导入部56的倾斜面以朝向插通部55的后缘的方式呈蒜臼状倾斜。因此,与导入部56接触的芯线21当朝向前方时,被导入到一对插通部55之间。

[电线20和端子30的连接方法]

通过用公知的手法对绝缘包覆部22进行剥皮加工而露出电线20的芯线21。电线20的插入作业在滑动部50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当电线20从后方朝向滑动部50插入时,芯线21的顶端一边与导入部56接触一边被引导到一对插通部55之间。

当芯线21插入到一对插通部55之间时,芯线21通过与插通部55的第1接触部54A接触而被限制向上下方向的移动,通过与插通部55的第2接触部54B接触而被限制向左右方向的移动。另外,在芯线21具有折痕的情况下,当芯线21在插通部55中插通时,利用各接触部54A、54B矫正芯线21的折痕。这样通过插通部55的芯线21笔直地插入。

芯线21在通过上侧加压部51A与下侧加压部51B之间后,与上侧夹持部43A的后端和下侧保持突部45B的后端不干涉地进入到上侧夹持部43A的后半部与下侧保持突部45B之间。芯线21在通过上侧夹持部43A的后半部与下侧保持突部45B之间后,与上侧保持突部45A的后端不干涉地进入到上侧保持突部45A与下侧夹持部43B的前半部之间。芯线21在通过上侧保持突部45A与下侧夹持部43B的前半部之间后,与端子主体40的后端不干涉地进入到端子主体40的内部,达到图4的状态。

芯线21的顶端位于筒部41的后端与电线连接部42的前端之间。在筒部41的后端与电线连接部42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47。如图2所示,能够从上方视觉确认芯线21的顶端,由此,能够确认芯线21能够在插入中途没有干扰地顺利插入。

接着,当滑动部50从临时卡止位置朝向正式卡止位置向前方压入时,端子主体40的卡止突起46和滑动部50的临时卡止接纳部52的卡止解除,容许滑动部50的滑动移动。与开始滑动移动同时,滑动部50的侧壁跨上卡止突起46而扩开变形。

在滑动移动的中途,滑动部50的上侧加压部51A与端子主体40的上侧夹持部43A从上方抵接并向下方按压,下侧加压部51B与下侧夹持部43B从下方抵接并向上方按压。由此,芯线21被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从上下方向夹持。

通过芯线21被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从上下方向夹持,从而在芯线21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被剥下,构成芯线21的金属露出。通过该金属和上侧夹持部43A及下侧夹持部43B接触,从而电线20的芯线21和端子30电连接。

当滑动部50达到正式卡止位置时,滑动部50的侧壁弹性地复原变形,端子主体40的卡止突起46和滑动部50的正式卡止接纳部53卡止。由此,滑动部50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

在芯线21被上侧夹持部43A和下侧夹持部43B从上下方向夹持的状态下,芯线21通过被上侧夹持部43A的上侧保持突部45A和下侧夹持部43B的下侧保持突部45B夹持在沿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从而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且以向上下方向弯曲的状态被保持。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芯线21,所以在拉拽力作用于电线20的情况下,电线20不会从端子30脱离。这样,能够提高电线20和端子30的保持力。

<实施方式2>

一边参照图7至图9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对实施方式1的滑动部50的结构进行了局部变更,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150具备两个限制肋154。如图9所示,两个限制肋154设置于滑动部150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且两个加压部51A、51B的后方位置。两个限制肋154以在左右方向对置的配置设置。左侧的限制肋154从滑动部150的左侧壁向右方突出,右侧的限制肋154从滑动部150的右侧壁向左方突出。限制肋154例如通过利用冲压加工对滑动部150的一部分进行锻打而形成。

如图8所示,限制肋154具有与芯线21从上下方向接触的两个第1接触部154A、和与芯线21从左右方向接触的一个第2接触部154B,两个第1接触部154A和一个第2接触部154B形成为一体。即,一对限制肋154具有至少一对第1接触部154A和至少一对第2接触部154B,且配置成左右对称。在从后方观看的情况下,第1接触部154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第2接触部154B形成为向比第1接触部154A靠滑动部150的侧壁侧偏移的直线部分。

一对第1接触部154A的对置面彼此平行地配置。一对第1接触部154A的对置面间的尺寸小于芯线21的直径。因此,当芯线21将要向上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上侧的第1接触部154A的下端部接触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另外,当芯线21将要向下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下侧的第1接触部154A的上端部接触而被限制向下方的移动。

第1接触部154A以与第2接触部154B的上下两侧相连的方式配置。通过第2接触部154B和一对第1接触部154A构成门形的插通部155。如图8所示,插通部155在芯线21的左右两侧配置有一对,形成为在芯线21的外周面中的左右两端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形状。一对第2接触部154B的对置面彼此平行地配置。一对第2接触部154B的对置面间的尺寸比芯线21的直径稍大。当芯线21将要向左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左侧的第2接触部154B接触而被限制移动。另外,当芯线21将要向右方移动时,芯线21通过与右侧的第2接触部54B接触而被限制移动。本公开的限制肋154的后端形成为平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限制肋的后端也可以形成为能够将芯线21的顶端导入到插通部155的锥形。

<实施方式3>

一边参照图10至图12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对实施方式1的滑动部50的结构进行了局部变更,关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250具备两个折弯片257和两个突起258。

两个折弯片257具备:上侧的折弯片257,设置于滑动部250的顶壁的后缘;和下侧的折弯片257,设置于底壁的后缘。上侧的折弯片257呈悬臂状,形成为在从顶壁的后缘朝向后方后垂直折弯而向下方延伸的形态。下侧的折弯片257呈悬臂状,形成为在从底壁的后缘朝向后方后垂直折弯而向上方延伸的形态。

上侧的折弯片257的下端部形成为上侧的第1接触部254A,下侧的折弯片257的上端部形成为下侧的第1接触部254A。两个第1接触部254A以在上下方向对置的配置设置。在上侧的第1接触部254A的后缘设置有越朝向后方越朝向上方的上侧的导入部256。在下侧的第1接触部254A的后缘设置有越后方越朝向下方的下侧的导入部256。

如图12所示,两个突起258以在左右方向对置的配置设置。左侧的突起258从滑动部250的左侧壁向右方突出,右侧的突起258从滑动部250的右侧壁向左方突出。突起258例如通过利用冲压加工对滑动部250的一部分进行锻打而形成。突起258的突出端面形成为第2接触部254B。在右侧的突起258的后缘设置有越朝向后方越朝向右方的右侧的导入部259。在左侧的突起258的后缘设置有越朝向后方越朝向左方的左侧的导入部259。

当电线20从后方朝向滑动部50插入时,芯线21的顶端一边与导入部256接触一边被引导到一对第1接触部254A之间。芯线21通过与一对第1接触部254A接触而被限制向上下方向的移动。然后,芯线21的顶端一边与导入部259接触一边被引导到一对第2接触部254B之间。芯线21通过与一对第2接触部254B接触而被限制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1接触部254A和第2接触部254B分体设置,所以与设置成一体的情况相比能够精度良好地加工,在制造方面有利。另外,因为具有第1接触部254A的折弯片257和具有第2接触部254B的突起258均形成为简单的形状,所以尺寸精度变高,仍然在制造方面有利。

<其他实施方式>

(1)在实施方式1和2中例示了设置有左右一对限制肋54、154,但是也可以仅设置有任一方。例如,在仅设置有右侧的限制肋54、154的情况下,与右侧的限制肋54、154对置的左侧壁作为第2接触部发挥作用。

(2)在实施方式1和2中例示了在限制肋54、154设置有一对第1接触部54A、154A,但是也可以仅设置有任一方。例如,与下侧的第1接触部54A、154A对置的顶壁作为第1接触部发挥作用。

(3)在实施方式3中例示了设置有上下一对折弯片257,但是也可以仅设置有任一方。同样,例示了设置有左右一对突起258,但是也可以仅设置有任一方。

(4)在实施方式1和2中例示了第1接触部54A、154A和第2接触部54B、154B设置成一体,但是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也可以分体设置。例如也可以为,第1接触部设置于顶壁或者底壁,第2接触部设置于侧壁。

(5)在实施方式2中例示了设置有导入部,但是也可以通过限制肋的后端部形成为锥形而设置有导入部。

(6)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圆弧形的插通部55,但是也可以是圆弧形以外的曲面形状的插通部。

(7)在实施方式1和2中,芯线21被两个夹持部43A、43B夹持,但是也可以利用一个夹持部和与该夹持部对置的壁部夹持芯线。另外,也可以利用三个以上夹持部夹持芯线。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端子电线

20:电线

21:芯线

22:绝缘包覆部

30:端子

40:端子主体

41:筒部

42:电线连接部

43A:上侧夹持部

43B:下侧夹持部

44:接触片

45A:上侧保持突部

45B:下侧保持突部

46:卡止突起

47:开口

50、150、250:滑动部

51A:上侧加压部

51B:下侧加压部

52:临时卡止接纳部

53:正式卡止接纳部

54、154:限制肋

54A、154A、254A:第1接触部

54B、154B、254B:第2接触部

55:插通部

56、256、259:导入部

257:折弯片

258:突起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接线端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