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

文档序号:175281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4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 (Tail water classified collection system and tail water classified collection method ) 是由 陈潇 曹南 于 2021-07-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该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包括养殖舱、第一抽吸装置、第二抽吸装置、设置于养殖舱下方的收集舱以及具有入料口的滤网;养殖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养殖舱通过出料口与收集舱相连通;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滤网位于收集舱内并安装于养殖舱的底部,滤网的入料口通过第一阀门与养殖舱相连通;收集舱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过水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滤网的内腔相连通,第二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本发明公开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可解决现有通过人工潜水作业的方式来对积存于养殖舱底部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清理所存在的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il water classified collection system and a tail water classified collection method, wherein the tail water classified collection system comprises a culture cabin, a first suction device, a second suction device, a collection cabin arranged below the culture cabin and a filter screen with a feeding port;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cabin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hole, and the culture cabin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llection cabin through the discharge hole; a first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discharge port, the filter screen is positioned in the collection chamber an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chamber, and a feed port of the filter screen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ulture chamber through the first valve; a water passing port is formed in the bottom of the collecting cabin, and a second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water passing port; one end of the first suction devic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lter screen,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suction devic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lter screen. The tail water classified collection system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oor convenience in centralized cleaning of pollutants accumul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cabin in the conventional manual diving operation mode.)

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船式养殖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近海网箱养殖模式,船式养殖通过养殖舱将养殖水体与外部海水隔离开,残饵、死鱼和鱼粪集中在养殖舱的底部,可有效避免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养殖水体直接排海而造成环境污染。

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养殖舱底部会积存有大量的残饵、死鱼和鱼粪等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理,将会产生大量有害病菌,破坏养殖水体水质的同时更会导致活鱼的死亡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对于积存在养殖舱底部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人工潜水作业的方式来进行集中清理,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分类收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通过人工潜水作业的方式来对积存于养殖舱底部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清理所存在的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水分类收集系统,所述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包括养殖舱、用于对鱼类进行收集的第一抽吸装置、用于对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的第二抽吸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舱下方的收集舱以及具有入料口的滤网;其中,

所述养殖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养殖舱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收集舱相连通;

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收集舱内并安装于所述养殖舱的底部,且所述滤网的所述入料口通过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养殖舱相连通;

所述收集舱的底部开设有可用于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的过水口,且所述过水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吸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第二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尾水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收集舱内并朝向所述滤网设置,以对所述滤网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吸装置包括第一抽吸泵以及可供鱼类通过的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吸泵安装于所述第一回收管的通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吸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一回收管的通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抽吸装置包括第二抽吸泵以及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回收管的通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抽吸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回收管的通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抽吸装置还包括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隔离网,所述隔离网设置于所述第二回收管与所述滤网相连通的一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阀门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杆、第一填料函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阀体安装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入料口之间,所述第一填料函安装于所述收集舱的外侧壁上且覆盖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舱外,所述第一阀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填料函相配合,且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阀门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杆、第二填料函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阀体安装于所述过水口处,所述第二填料函安装于所述收集舱的外侧壁上且覆盖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收集舱外,所述第二阀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填料函相配合,且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舱的纵截面呈漏斗状,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养殖舱的底部的最低点设置。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尾水分类收集方法,应用于如前述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所述尾水分类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抽吸装置、所述第二抽吸装置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以使位于所述养殖舱底部的死鱼和/或残饵和/或鱼粪通过所述出料口进入所述滤网中;

当需要对所述滤网中的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开启以及所述第二抽吸装置开启;

当完成对所述滤网中的残饵和/或鱼粪的收集后,控制所述第二抽吸装置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抽吸装置开启,以对所述滤网中的死鱼进行收集;

当完成对所述滤网中的死鱼的收集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以对所述滤网中的活鱼进行捕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将沉积于养殖舱底部的残饵、死鱼和鱼粪等污染物排放至滤网中进行收储,并通过第二抽吸装置将收储于于滤网中的残饵、鱼粪等体积较小的污染物抽吸至收集舱外部进行回收,以及通过第一抽吸装置将收储于滤网中的死鱼等体积较大的污染物抽吸至收集舱外部进行回收,从而完成了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自动分类收集工作,如此,不仅避免了人工潜水作业的麻烦,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可更加便利和高效,而且实现了污染物中死鱼与残饵、鱼粪的分类收集,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尾水分类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养殖舱,11-出料口,2-第一抽吸装置,21-第一回收管,22-第一控制阀,3-第二抽吸装置,31-第二回收管,32-第二控制阀,4-收集舱,41-过水口,5-滤网,51-入料口,6-第一阀门,61-第一阀体,62-第一阀杆,63-第一填料函,64-第一驱动装置,7-第二阀门,71-第二阀体,72-第二阀杆,73-第二填料函,74-第二驱动装置,8-摄像头。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包括养殖舱1、用于对鱼类进行收集的第一抽吸装置2、用于对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的第二抽吸装置3、设置于养殖舱1下方的收集舱4以及具有入料口51的滤网5;其中,

养殖舱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养殖舱1通过出料口11与收集舱4相连通;

出料口11处设置有第一阀门6,滤网5位于收集舱4内并安装于养殖舱1的底部,且滤网5的入料口51通过第一阀门6与养殖舱1相连通;

收集舱4的底部开设有可用于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的过水口41,且过水口41处设置有第二阀门7;

第一抽吸装置2的一端与滤网5的内腔相连通,第一抽吸装置2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第二抽吸装置3的一端与滤网5的内腔相连通,第二抽吸装置3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的具体安装过程及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滤网5安装于养殖舱1底部并与第一阀门6连接,使得入料口51通过第一阀门6与养殖舱1底部的出料口11相连通,其中,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第一阀门6关闭以防止养殖舱1内的养殖水体从出料口11流出,同时保持第二阀门7关闭以防止外部水体经过水口41流入收集舱4内。然后将第一抽吸装置2的一端与滤网5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收集舱4外(具体可连接至用于贮存鱼类的容器中);最后将第二抽吸装置3的一端与滤网5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收集舱4外(具体可连接至用于贮存残饵鱼粪的容器中)。其中,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均与收集舱4的侧壁密封连接,具体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连接,从而防止收集舱4内的水体从连接处渗漏到收集舱4外部。

当安装完毕并进入工作状态后,出料口11处的第一阀门6被打开,沉降于养殖舱1底部的死鱼、残饵和鱼粪等污染物在水压作用下随养殖水体由出料口11进入滤网5中,经过滤网5的过滤后,污染物均沉降于滤网5的底部。此时关闭第一阀门6,使养殖水体不再继续流入滤网5中对污染物回收过程产生干扰以及避免污染物的回收过程惊扰养殖舱1内养殖的活鱼,同时启动第二阀门7,使外界水体经过水口41不断供入收集舱4内,以避免后续抽吸过程出现干吸而损坏抽吸装置的情况发生。随后启动第二抽吸装置3,对滤网5中的残饵鱼粪进行抽吸并将其抽吸至用于贮存残饵鱼粪的容器中;待残饵鱼粪抽吸完毕后,关闭第二抽吸装置3并启动第一抽吸装置2,对滤网5中的死鱼进行抽吸并将其抽吸至用于贮存鱼类的容器中,至此便完成了对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分类回收。最后关闭第二阀门7并开启第一阀门6,使外部水体不再进入收集舱4内,同时使养殖舱1内的活鱼随养殖水体由出料口11进入滤网5中,此时便可通过第一抽吸装置2对滤网5中的活鱼进行抽吸,如此便实现了对养殖舱1内活鱼的捕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6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设置于出料口11与入料口51之间,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可对养殖舱1内的污染物随养殖水体经出料口11流入滤网5的时机进行控制;第二阀门7亦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设置于过水口41处,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可对外部水体经过水口41流入收集舱4的时机进行控制。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的抽吸作用具体可通过抽吸泵实现,相比于仅凭借重力作用令滤网5中的污染物滑入收集舱4外部的回收区域,本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的外力,使得污染物的回收过程更为高效顺畅,亦避免了污染物在滤网5中存在残留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阀门6及第二阀门7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阀门装置,具体可为气动阀门、液动阀门、电动阀门等,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开闭驱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通过打开第一阀门6将沉积于养殖舱1底部的残饵、死鱼和鱼粪等污染物排放至滤网5中进行收储,并通过第二抽吸装置3将收储于于滤网5中的残饵、鱼粪等体积较小的污染物抽吸至收集舱4外部进行回收,以及通过第一抽吸装置2将收储于滤网5中的死鱼等体积较大的污染物抽吸至收集舱4外部进行回收,从而完成了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自动分类收集工作,如此,不仅避免了人工潜水作业的麻烦,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可更加便利和高效,而且实现了污染物中死鱼与残饵、鱼粪的分类收集,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尾水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摄像头8,摄像头8安装于收集舱4内并朝向滤网5设置,以对滤网5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摄像头8的拍摄画面判断养殖舱1底部的污染物在滤网5中的过滤情况、第二抽吸装置3是否已将残饵鱼粪抽吸干净、第一抽吸装置2是否已将死鱼抽吸干净、滤网5内是否发生干吸或其它异常情况等,以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可更精确地把控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工作的全过程。其中,摄像头8可为一种潜水式摄像头8。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抽吸装置2包括第一抽吸泵(图中未示意出)以及可供鱼类通过的第一回收管21,第一回收管21的一端与滤网5的内腔相连通,第一抽吸泵安装于第一回收管21的通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收管21与滤网5之间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具体地,可在滤网5上开设第一插接通孔并将第一回收管21的一端从外部插入第一插接通孔中,从而实现了二者的连接且易于随时进行拆卸。第一抽吸泵可为一种电动真空泵,其抽吸口与第一回收管21的通路相连通,可将滤网5中的鱼类由第一回收管21的一端抽吸至第一回收管21的另一端。相比于仅凭借重力作用令滤网5中的鱼类滑入第一回收管21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一抽吸泵的外力,使得鱼类的回收过程更为高效顺畅,亦避免了鱼类在滤网5中存在残留的情况,同时无需针对第一回收管21的两端设置高度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抽吸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泵装置,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抽吸作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抽吸装置2还包括第一控制阀22,第一控制阀22安装于第一回收管21的通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22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设置于第一回收管21的通路上,优选为设置在滤网5与第一抽吸泵之间,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可控制第一回收管21的通路的导通或截止,从而可更精确地对鱼类的回收过程进行把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阀2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阀门装置,具体可为气动阀门、液动阀门、电动阀门等,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开闭驱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抽吸装置3包括第二抽吸泵(图中未示意出)以及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第二回收管31,第二回收管31的一端与滤网5的内腔相连通,第二抽吸泵安装于第二回收管31的通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回收管31的口径应小于第一回收管21的口径,以使得鱼类无法由第二回收管31通过。第二回收管31与滤网5之间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具体地,可在滤网5上开设第二插接通孔并将第二回收管31的一端从外部插入第二插接通孔中,从而实现了二者的连接且易于随时进行拆卸。第二抽吸泵可为一种电动真空泵,其抽吸口与第二回收管31的通路相连通,可将滤网5中的残饵鱼粪由第二回收管31的一端抽吸至第二回收管31的另一端。相比于仅凭借重力作用令滤网5中的残饵鱼粪滑入第二回收管31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二抽吸泵的外力,使得残饵鱼粪的回收过程更为高效顺畅,亦避免了残饵鱼粪在滤网5中存在残留的情况,同时无需针对第二回收管31的两端设置高度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抽吸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泵装置,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抽吸作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抽吸装置3还包括第二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32安装于第二回收管31的通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32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设置于第二回收管31的通路上,优选为设置在滤网5与第二抽吸泵之间,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可控制第二回收管31的通路的导通或截止,从而可更精确地对残饵鱼粪的回收过程进行把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阀3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阀门装置,具体可为气动阀门、液动阀门、电动阀门等,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开闭驱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抽吸装置3还包括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隔离网(图中未示意出),隔离网设置于第二回收管31与滤网5相连通的一端开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网的表面具有多个仅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网眼,从而有效避免了体积较小、可通过第二回收管31的鱼类混杂于残饵鱼粪中而被第二抽吸泵一同抽吸走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污染物的分类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收集舱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意出),第一阀门6包括第一阀体61、第一阀杆62、第一填料函63和第一驱动装置64,第一阀体61安装于出料口11与入料口51之间,第一填料函63安装于收集舱4的外侧壁上且覆盖第一通孔设置,第一驱动装置64安装于收集舱4外,第一阀杆62穿设于第一通孔中并与第一填料函63相配合,且第一阀杆62的一端与第一阀体6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64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填料函63用于在保证第一阀杆62在第一驱动装置64的驱动下正常运动的同时,对第一阀杆62穿过收集舱4侧壁的位置(即第一通孔处)进行密封,以将收集舱4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开,如此,安装于收集舱4外部的第一驱动装置64无需与水接触,因而无需采用潜水式驱动头(若第一驱动装置64安装于收集舱4内部则必须使用潜水式驱动头),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收集舱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意出),第二阀门7包括第二阀体71、第二阀杆72、第二填料函73和第二驱动装置74,第二阀体71安装于过水口41处,第二填料函73安装于收集舱4的外侧壁上且覆盖第二通孔设置,第二驱动装置74安装于收集舱4外,第二阀杆72穿设于第二通孔中并与第二填料函73相配合,且第二阀杆72的一端与第二阀体7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74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填料函73用于在保证第二阀杆72在第二驱动装置74的驱动下正常运动的同时,对第二阀杆72穿过收集舱4侧壁的位置(即第二通孔处)进行密封,以将收集舱4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开,如此,安装于收集舱4外部的第二驱动装置74无需与水接触,因而无需采用潜水式驱动头(若第二驱动装置74安装于收集舱4内部则必须使用潜水式驱动头),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养殖舱1的纵截面呈漏斗状,出料口11位于养殖舱1的底部的最低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养殖舱1纵截面的漏斗状结构,当第一阀门6由关闭状态变为开启的时候,沉降于养殖舱1底部的污染物可先于养殖舱1上层的养殖水体从出料口11排出,避免了污染物在养殖舱1内发生阻滞以及降低了养殖舱1上层的活鱼在污染物回收阶段随养殖舱1底部的污染物一同排出出料口11的概率。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尾水分类收集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尾水分类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第一抽吸装置2、第二抽吸装置3和第二阀门7关闭,并控制第一阀门6开启,以使位于养殖舱1底部的死鱼和/或残饵和/或鱼粪通过出料口11进入滤网5中;

当需要对滤网5中的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时,控制第一阀门6关闭、第二阀门7开启以及第二抽吸装置3开启;

当完成对滤网5中的残饵和/或鱼粪的收集后,控制第二抽吸装置3关闭以及控制第一抽吸装置2开启,以对滤网5中的死鱼进行收集;

当完成对滤网5中的死鱼的收集后,控制第一阀门6开启以及控制第二阀门7关闭,以对滤网5中的活鱼进行捕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均可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地,可在该尾水分类收集系统中设置控制柜,该控制柜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电连接,该控制柜的输入端则通过有线或无线(如WIFI、蓝牙、蜂窝网络等)的方式与操控面板或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操控面板或终端设备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则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自动控制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的开启或关闭。如此便无需工作人员针对每一阀门或装置分别进行手动操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基于这一控制方式,以下对本实施例进行分步说明:

步骤S1,控制第一抽吸装置2、第二抽吸装置3和第二阀门7关闭,并控制第一阀门6开启,以使位于养殖舱1底部的死鱼和/或残饵和/或鱼粪通过出料口11进入滤网5中。

在上述步骤S1中,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一抽吸装置2和第二抽吸装置3在初始状态下均处于关闭状态。工作人员可通过摄像头8确认滤网5及收集舱4内无异常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后控制第一阀门6开启,沉降于养殖舱1底部的死鱼、残饵和鱼粪等污染物在水压作用下随养殖水体由出料口11进入滤网5中,经过滤网5的过滤后,上述污染物均沉降于滤网5的底部。

步骤S2,当需要对滤网5中的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时,控制第一阀门6关闭、第二阀门7开启以及第二抽吸装置3开启。

在上述步骤S2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8确认养殖舱1底部的污染物已基本排放到滤网5中并在滤网5中充分过滤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后控制第一阀门6关闭,以使养殖水体不再继续流入滤网5中对污染物回收过程产生干扰以及避免污染物的回收过程惊扰养殖舱1内养殖的活鱼,同时控制第二阀门7开启,使外界水体经过水口41不断供入收集舱4内,以避免后续抽吸过程出现干吸而损坏抽吸装置的情况发生。随后控制第二抽吸装置3开启,将滤网5中的残饵和/或鱼粪抽吸至收集舱4外部进行回收。

步骤S3,当完成对滤网5中的残饵和/或鱼粪的收集后,控制第二抽吸装置3关闭以及控制第一抽吸装置2开启,以对滤网5中的死鱼进行收集。

在上述步骤S3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8确认滤网5中的残饵和/或鱼粪已被第二抽吸装置3抽吸干净后,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后控制第二抽吸装置3关闭并控制第一抽吸装置2开启,以将滤网5中的死鱼抽吸至收集舱4外部进行回收。

步骤S4,当完成对滤网5中的死鱼的收集后,控制第一阀门6开启以及控制第二阀门7关闭,以对滤网5中的活鱼进行捕捞。

在上述步骤S4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8确认滤网5中的死鱼已被第一抽吸装置2抽吸干净后,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后控制第二阀门7关闭以及控制第一阀门6开启,使外部水体不再进入收集舱4内,同时使养殖舱1内的活鱼随养殖水体由出料口11进入滤网5中,此时便可通过第一抽吸装置2将滤网5中的活鱼抽吸至收集舱4外,即对活鱼进行捕捞。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增氧机的电机组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