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

文档序号:1759563 发布日期:2019-11-29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 (Method and kit for for forming properties area in the substrate ) 是由 U.施耐德 J.M.特林豪斯 H.A.杰克尔斯 G.艾尔德姆 于 2018-02-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可用于吸收制品生产线上。(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the Method and kit fors for forming properties area in the substrate.Method and kit for for forming properties area in the substrate can be used for absorbent article production line.)

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

背景技术

三维基底在各种工业中具有多种用途。对三维基底关注的工业之一是吸收制品工业。吸收制品工业制造产品,诸如例如尿布、裤、卫生巾、棉塞和成人失禁裤、尿布和产品。这些“吸收制品”可以理想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三维基底作为例如顶片、采集层、分配层、外覆盖件材料和/或其他部件。三维是指具有超过标准的大致平面材料的三维元件的基底。作为示例,三维元件可以从基底的平坦表面延伸例如0.5mm至5mm或1mm至5mm。用于吸收制品的三维基底通常在第一位置制造,然后运送到第二不同的位置以便并入吸收制品中。第一位置通常是三维基底制造商、或非织造或膜制造商,第二不同的位置通常是吸收制品制造商。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三维基底需要在第一位置紧密卷绕然后运送到第二不同的位置。这通常降低了基底的三维性,因为它们缺乏承受由卷绕引起的压缩和张紧的能力。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第二个问题是基底需要退绕并在第二不同的位置进料到吸收制品生产线中。这通常进一步降低了基底的三维性,因为它们缺乏承受由退绕引起的压缩和张紧的能力。此外,通常用于吸收制品的紧凑包装进一步降低了三维性。所需要的是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生产三维基底的可靠方法和工具,其减少三维特征压缩和变形。

除了上述之外,三维基底在其整个宽度和/或长度上通常具有相同的均匀图案。这些均匀的三维基底可能不会吸引需要更多“定制”产品的消费者,尤其是包含三维基底的吸收制品的消费者。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生产三维基底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三维基底,消除了卷绕、退绕和运输。此外,本公开的方法和工具为三维基底提供了至少减少三维特征或三维元件(这些术语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压缩(甚至在吸收制品的压缩包装期间)的能力。这种抗压缩性可以通过在三维基底的至少一些三维元件中提供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这些术语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来实现。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也可以围绕或至少部分地围绕孔的周边,从而在以线速度制造时稳定孔。

本公开还提供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更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性能区的方法。例如,基底可以是吸收制品的顶片、采集层、分配层和/或外覆盖件非织造材料。性能区或其部分可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所需性能,诸如例如流体芯吸、BM吸收性、流体保持性、流体吸收性、流体吸收抗性和/或柔软性。性能区可包括三维元件、孔和压缩区域中的一者或多者、或者两者或更多者。性能区还可以包括三维元件、孔和压缩区域中的所有三者。基底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标记。例如,标记可包括徽标、商标名称和/或图形。标记可以被印刷或可以包括三维特征,由此使得标记的三维性可以形成徽标、商标名称和/或图形的图像。通过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基底上形成这些性能区和/或标记,可以消除基底的卷绕和退绕,从而使性能区在最终产品(如吸收制品)中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尽管本说明书以特别指出和清楚地要求保护涉及形成本发明的主题的权利要求书作出结论,但据信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在附图中标号用于指示基本上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一对辊的视图,该对辊具有在其间传送的基底;

图2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2A是沿图2的线2A-2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3A是沿图3的线3A-3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

图4是与图3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2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4A是图4中的区域4A的分解图;

图5是第二辊的示例性凸起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第二辊的示例性凸起的一部分的另一剖视图;

图7A-7G是第二辊的凸起的远侧端部的一部分的示例性顶视图;

图8A-8F是第一辊的凸起的一部分的示例性顶视图;

图9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9A是沿图9的线9A-9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10A是沿图10的线10A-10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

图11是与图10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9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12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12A是沿图12的线12A-12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13A是沿图13的线13A-13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

图14是与图13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12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15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15A是沿图15的线15A-15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

图16A是沿图16的线16A-16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

图17是与图16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15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18是彼此互相啮合的第一辊的一部分与第二辊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8A是图18的细节18A的横截面放大图;

图19是可以通过在本公开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形成的辊隙传送的示例性前体基底的顶视图;

图20是沿图19的线20-20截取的前体基底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19的线21-21截取的前体基底的剖视图;

图22是在通过辊隙传送之后并具有包括三维元件和孔的中心纵向条带的示例性基底的顶视图;

图23示出了可以形成如图22所示的具有中心纵向条带的基底的第一辊和第二辊;

图24是用于拉伸图22的基底的侧部的两个拉伸辊的透视图;

图25是图24的每个辊中的脊和凹槽的横截面图示;

图26是用于在前体基底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孔的另选的示例辊的横截面图示;

图27是具有由图26的辊产生的孔的三维基底的横截面图示;

图28是形成基底的三辊方法的示意图,该基底具有带有三维元件和孔的第一基底和仅具有孔的第二大致平面的基底;

图29是沿图28的细节29截取的剖视图;

图30是由图1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生产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顶部透视图;

图31是由图1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生产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顶视图;

图32是图31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后视图;

图33是通过图31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截取的剖视图;

图34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而不是孔;

图35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和压缩区域而不是三维元件或与图4的辊8、10相比更受限(例如,更少高度)的三维元件;

图36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而不是孔;

图37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和压缩区域而不是三维元件或与图4和图35的辊8、10相比更受限(例如,更少高度)的三维元件;

图38是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和三维元件而不是压缩区域;

图39是其中具有三维元件的基底的顶视图;

图40为沿线40—40截取的图39的基底的剖视图;

图41-46是其中具有一个或多个性能区的示例性基底200;

图47是用于在前体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示例性辊的简化示意图;

图48是具有各种性能区的基底的示意性顶视图示例图示;

图49是具有各种性能区的基底的示意性顶视图示例图示;

图50是生产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基底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层包括多个离散贴片;

图51是通过图50的方法生产的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基底的示意性顶视图图示,其中第二层包括多个离散贴片;

图52是可用于图50的方法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剖视示例;

图53是与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示;

图53A是图53中的区域39A的分解图;

图54是示例性第一辊8的一部分的顶视图;

图54A是沿图54的线54A-54A截取的第一辊8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5是示例性第二辊10的一部分的顶视图;

图55A是沿图55的线55A-55A截取的第二辊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6是用于使一个或多个基底通过本公开的各种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包裹构型的示例;并且

图57是用于使一个或多个基底通过本公开的各种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包裹构型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非限制性形式以便在总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的结构原理、功能、制造和用途。这些非限制性形式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示出于附图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所具体描述的以及附图所示出的用于在基底中形成性能区的方法和工具均是非限制性示例形式,并且本公开的各种非限制性形式的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非限制性形式所示或所述的特征可与其它非限制性形式的特征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公开部分地涉及用于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制造三维基底的方法和工具。三维基底可以是有孔的。参照图1,可以通过将前体基底4(例如,前体顶片)传送通过在第一辊8和第二辊10之间形成的辊隙6来形成三维基底或三维有孔基底2。第一辊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二辊10的至少一部分互相啮合地接合。第一辊和第二辊的不互相啮合接触的部分可以是滚动接触或者根本不接触。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细节将在后面的图中示出。可以加热前体基底4、第一辊8、第二辊10和/或三维基底或三维有孔基底2,以促进三维元件更好地保持在基底2中并且允许更容易地形成三维元件和孔。

前体基底4可具有热塑性组分(例如,一种或多种膜和/或一种或多种非织造材料)。前体基底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层,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任何或所有层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非织造材料(或非织造纤维)、膜、棵纺(coform)材料、纤维素材料(或纤维素纤维)、棉材料(或纤维)、天然材料(或天然纤维)或它们的组合。作为示例,前体基底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非织造材料层、一个或多个膜层和一个或多个非织造材料层、和/或两个或更多个膜层。各层可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密度、基重和组成,或者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形状、密度、基重和组成,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

再次参照图1,第一辊和第二辊8和10可以被构造成在前体基底4中仅形成三维元件,或者可以被构造成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孔以形成三维有孔基底2。第一辊8可以在由第一辊8上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围绕第一旋转轴线12旋转,并且第二辊10可以在由第二辊10上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围绕第二旋转轴线14旋转。在其他情况下,例如,第一辊8可以沿与第一辊8上的箭头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第二辊10可以沿与第二辊10上的箭头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辊8可包括第一径向外表面16,并且第二辊10可包括第二径向外表面18。第一旋转轴线12和第二旋转轴线14可彼此大致平行地定位以在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形成辊隙6。可以通过辊隙6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机器方向上(箭头MD)传送前体基底4。

图2是第一辊8的示例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2A是沿线2A-2A截取的图2的剖视图。第一辊8可包括从第一径向外表面16至少部分地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凸起20。多个第一凸起20可被构造成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或至少部分地形成孔。在一些情况下,凸起20的远侧端部可以是圆形的,以仅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而不是孔。第一辊8还可包括限定在第一径向外表面16中的多个第一凹陷部22。多个第一凸起20中的至少一些、大部分或全部可包括第一远侧部分24,该第一远侧部分包括细长开孔结构。第一远侧部分24的第一远侧端部26可以形成尖端。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尖端”可以至少部分地圆整,但仍然能够刺穿前体基底。术语“尖端”还包括其中销从远侧端部延伸的构造,其中销形成孔。第一远侧部分2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壁28。多个第一凸起20中的至少一些、大部分或全部可各自包括第一基部30。多个第一凸起20可包括与尖端或第一远侧端部26相交的中心纵向轴线32。基部30可包括侧壁34,该侧壁可平行于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或大致平行于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延伸。在其他情况下,侧壁34可在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的+/-25度内延伸。在一些情况下,侧壁34也可以是弓形的或具有弓形部分。

仍然参照图2和图2A,第一远侧部分24可以形成锥体或锥形结构。在此类情况下,第一远侧部分24可以具有围绕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的单个侧壁28。在其他情况下,第一远侧部分24可以形成其他多边形形状,其中形成两个或更多个侧壁28。作为示例,第一远侧部分24可以形成具有三个单独侧壁的四面体结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侧壁28可以不围绕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完全连续,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一个或多个侧壁28,无论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可具有在约5度至约50度、约10度至约30度、约15度至约25度、约18度、约20度至约80度、约30度至约70度、约35度至约65度、约40度至约60度、约40度至约55度、或约40度至约50度的范围内的相对于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的第一角度,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参照图2,例如,多个第一凸起20的至少一些凸起可以被多个第一凹陷部22的四个凹陷部围绕。再次参照图2,例如,多个第一凹陷部22的至少一些凹陷部可以被多个第一凸起20的四个凸起围绕。

参照图2A,多个第一凸起20的基部30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以具有第一宽度W1,该第一宽度W1沿大致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12(或垂直于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的方向截取。在与基部30相邻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凹陷部22可以具有沿大致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线12的方向截取的第二宽度W2。第一宽度W1可以与第二宽度W2相同、不同于、小于或大于第二宽度W2。

图3是第二辊10的示例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3A是沿线3A-3A截取的图3的剖视图。第二辊10可包括从第二径向外表面18至少部分地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凸起36。多个第二凸起36被构造成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多个第二凸起36具有限定在第二径向外表面18中的多个第二凹陷部38。多个第二凸起36中的至少一些、大部分或全部包括第二远侧部分40和第二远侧端部42。多个第二凸起36包括基部44。多个第二凸起36中的至少一些、大部分或全部各自包括定位于基部44和第二远侧端部42中间的肩部46。多个第二凸起36各自包括中心纵向轴线48,该中心纵向轴线在大致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线14的方向上延伸。相对于第二中心纵向轴线48,肩部46可以具有在约2度至约40度、约3度至约30度、约5度至约20度、约3度至约15度、约10度、约20度至约80度、约30度至约70度、约35度至约65度、约40度至约60度、约40度至约55度、或约40度至约50度的范围内的相对于第二中心纵向轴线48的第二角度,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第一远侧部分24的第一角度可以与肩部46的第二角度相同或不同。作为示例,第一角度可以在第二角度的约+/-0.01度至约15度之内,或者在约+/-0.01度至约10度之内,具体地包括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001度增量。作为另一示例,第一角度可以是第二角度的+/-8、6、5、4、3、2、1.5、1、0.75、0.5、0.25或0.1度。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角度可以与第二角度基本相同(例如,+/-0.5度),或者与第二角度相同。使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彼此相同、基本相同或相对接近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围绕前体基底4中的三维元件的一部分产生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这些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有助于抵抗压缩(例如来自包装)并帮助维持三维元件。压缩区域可以形成在三维元件的部分上和/或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孔的周边以使三维元件和/或孔稳定。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不仅仅是用于形成非织造基底的主要纤维粘结部(即,用于将纤维保持在一起的粘结部)。

参照图3,多个第二凸起36的至少一些凸起可以被多个第二凹陷部38的四个凹陷部围绕。再次参照图3,多个第二凹陷部38的至少一些凹陷部可以被多个第二凸起36的四个凸起围绕。

参照图3A,多个第二凸起36的基部44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以具有在大致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14的方向上的第一宽度W3。在与基部44相邻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凹陷部38可以具有在大致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14的方向上的第二宽度W4。第一宽度W1可以与第二宽度W2相同、不同于、小于或大于第二宽度W2。

图4是与图3A的第二辊10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2A的第一辊8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如果需要,具有多个第一凸起20和多个第一凹陷部22的第一辊8的外表面的其余部分和具有多个第二凸起36和多个第二凹陷部38的第二辊10的其余部分将在大多数情况下以相同的方式互相啮合。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希望仅在中心纵向条带中产生三维元件和孔,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为了在说明工具时清楚起见,图4中未示出前体基底4,但是在两个辊8、10之间的间隙中存在前体基底4。在图4中,第一辊8的多个第一凸起20的部分与第二辊10中的多个第二凹陷部38的部分互相啮合。而且,第二辊10的多个第二凸起36的部分与第一辊8的多个第一凹陷部22的部分互相啮合。以这种方式,第一远侧部分24的一个或多个侧壁28的部分接近第二远侧部分40的肩部46的部分。侧壁28和肩部46一起可以向前体基底4施加力以在其间压缩前体基底4。当前体基底4定位于第一辊8和第二辊8之间的辊隙中时,肩部46和一个或多个侧壁28的一部分可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基底中的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可有助于抵抗三维元件的压缩。压缩可以归类为前体基底4(例如,非织造材料)的可逆弹性变形。压缩意味着将空气挤出膨松的前体基底并造成前体基底的纤维的拉直和/或嵌套。压缩并不意味着例如造成非织造材料中的聚合物开始流动以填充空气空隙然后固化(称为不可逆的弹性变形)。不可逆的弹性变形可在前体基底中产生刚性区域,从而降低前体基底的柔软度。因此,可逆弹性变形比不可逆弹性变形更理想,因为它提供了更好的柔软性,同时仍然提供了对三维元件的压缩的抵抗。因此,在侧壁28和肩部46之间提供间隙,以仅允许在其间压缩前体基底,从而控制熔化和固化的量。

图4A是图4的区域4A的分解图。图4A示出了肩部46和侧壁28的示例性可选构造,其中肩部46和侧壁28各自具有两个偏置表面。本文公开的肩部46和侧壁28中的任何一个可具有此类偏置表面。在其他情况下,肩部46和侧壁28可以不具有两个偏置表面。

多个第一凸起20可以不完全接合多个第二凹陷部38,并且多个第二凸起36可以不完全接合多个第一凹陷部22。如上所述,多个第一凸起20,即尖端和第一远侧部分24,与多个第二凹陷部38结合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多个第二凸起36,即第二远侧端部42和第二远侧部分40,与多个第一凹陷部22结合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压缩区域可以在三维元件中形成,以帮助三维元件抵抗压缩,诸如由包装引起的压缩。

参照图5,多个第二凸起36中的至少一些可具有在第二远侧端部42和第二远侧部分40中间的倾斜部分50。这防止或至少抑制前体基底4接触尖锐角并且在前体基底4中撕裂或形成尖锐边缘。参照图6,多个第二凸起36中的至少一些可具有在第二远侧端部42和第二远侧部分40中间的圆角52。这防止或至少抑制前体基底4接触尖锐角并且在前体基底4中撕裂或形成尖锐边缘。

图7A-7G是多个第二凸起36'的不同构造的示例的顶视图示意图。在此类示例中,第二远侧部分40'可以为与第二远侧端部42'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参见例如图7B-7G)。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远侧部分40'可以是与第二远侧端部的形状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参见例如图7A)。参照图7C-7E,第二远侧部分40'可以不完全围绕多个第二凸起36'的第二中心纵向轴线48'。在此种情况下,基底2中的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可能不完全围绕三维特征。参照图7E和7G,第二远侧部分40'可以完全围绕多个第二凸起36'的第二中心纵向轴线48'。在此种情况下,基底2中的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可完全围绕三维特征。

图8A-8F是多个第一凸起20'的不同构造的示例的顶视图示意图。侧壁28'可以完全围绕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参见例如图8C、8E和8F)。在其他情况下,侧壁28'可以不完全围绕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参见例如图8A、8B和8D)。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第一凸起20的侧壁的构造可以与多个第二凸起的第二远侧部分的构造匹配或可以不匹配。

图9-17示出了如下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部分的其他构造。图9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9A是沿图9的线9A-9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10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0A是沿图10的线10A-10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11是与图10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9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图12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2A是沿图12的线12A-12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13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3A是沿图13的线13A-13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14是与图13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12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图15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5A是沿图15的线15A-15A截取的第一辊的剖视图。图16是图1的一对辊的第二辊的示例部分的顶视图。图16A是沿图16的线16A-16A截取的第二辊的剖视图。图17是与图16A的第二辊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图15A的第一辊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在图9-17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关于图2至图4所讨论的相同的部件。

在一些情况下,从顶视图看,多个第一凸起可以具有比横向宽度短的机器方向长度,这是由于生产基底以在形成的孔中防止或至少抑制变形的速度。换句话说,机器方向长度可以短于横向宽度,使得形成圆形孔。如果多个第一凸起的机器方向长度与横向宽度相同,则由于生产基底的速度,可以形成卵形(在MD中伸长的)孔。出于相同的原因,多个第二凸起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设计。

图18是彼此互相啮合的第一辊8的一部分与第二辊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8A是图18的细节18A的横截面放大图。图18和18A示出了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部分的其他形式。在图18和18A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关于图2至图4所讨论的相同的部件。如在其他图中所示,多个第二凸起36"的第二远侧端部42"具有弓形或圆顶状形状而不是平坦的远侧端部42。重要的是要注意,图18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示出了辊8、10的形式,其中三维特征形成/开孔仅在辊的中间部分中发生以在基底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孔的中心纵向条带并且形成没有三维元件和孔的侧部,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选择性三维元件形成/开孔也可以在机器方向上发生(无论是否为中心纵向条带形式)。换句话说,在机器方向上,可以在第一区域中形成三维元件/孔,第二区域可以没有三维元件/孔,然后第三区域可以具有三维元件/孔。在机器方向上,第一区域可以是最大上游,并且第三区域可以是最小上游,其中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在顶片示例中,例如,当放置在吸收制品中时,三维元件/孔可仅在顶片的后腰区中形成。

前体基底4和由此基底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层形成,例如,一种或多种非织造材料,一种或多种非织造材料和一种或多种膜,或一种或多种膜。如果提供了多于一个层,那么所述层可通过机械粘结、粘合剂粘结、压力粘结、热粘结、使热空气通过两个层、或通过其它接合方法接合在一起或彼此附接,以形成多层基底400。另选地,可以在后续纤维沉积步骤中形成层,诸如针对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的短纤维或两个后续的包含添加剂的纺丝成网聚合物长丝的束的第一梳理操作和第二梳理操作。一个或多个层的基重、亲水性、材料、纤维、密度和/或其他性质可以相同或不同。如果在前体基底中存在多于一个层,则这些层可以具有与第一层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或者可以具有与第一层不同的尺寸和形状。换句话说,附加层可以与第一层完全重叠,或者可以仅部分地与第一层重叠。前体基底4和基底2的层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例如具有不同ΔE值和/或不同L*a*b*值的颜色。一些示例可以是白色第一层和蓝色第二层,浅蓝色第一层和深蓝色第二层,或紫色第一层和蓝色第二层,或者夹着蓝色中间层的第一白色层和第三白色层。图19是可以通过在本公开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形成的辊隙传送的示例性前体基底的顶视图。图20为沿线20—20截取的图19的前体基底的剖视图。图21为沿线21—21截取的图19的前体基底的剖视图。图19示出了具有第一层3和第二层5的前体基底4。第一层3比第二层5宽。当前体基底4通过由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形成的辊隙传送时,第二层5可以定位于第一层3之上或之下。还可以提供不同宽度的附加层,诸如例如第三层。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层5或其他层可以是不连续的而不是如图所示的连续,例如通过使用切割和滑动工艺。在此种情况下,例如,第一层3可以是顶片,而第二层5可以是采集/分配层。当第二层5不需要或不希望是吸收制品的整个间距时,这可能是期望的。如图20和21的剖视图所示,第二层5在横向方向上不像第一层3那样宽。例如,第一层3和/或第二层5的侧边缘可以不是线性的并且可以具有弓形部分。第一层3可以具有约10gsm至约25gsm、约12gsm至约20gsm、约12gsm至约18gsm、约13gsm、约14gsm、约15gsm、约16gsm、约17gsm的范围内的基重,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gsm增量。第二层5可以具有约10gsm至约40gsm、约15gsm至约30gsm、约15gsm至约25gsm、约18gsm、约22gsm、约19gsm、约20gsm、约21gsm的范围内的基重,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gsm增量。作为示例,第一层3可以是175mm宽,而第二层5可以是95mm宽。作为示例,第一层3可以是175mm宽,而第二层5可以是95mm宽。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层3可以包括两个侧部件,其附接到第二层5的侧部,从而形成三件式基底。

示例性前体基底可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或任何其他合适数量的层)。第一层可包含多个第一纤维和/或长丝(在本文中有时一起称为“纤维”)。多个第一纤维可包括尺寸、形状、组成、旦尼尔、纤维直径、纤维长度、和/或重量相同、基本上相同、或不同的纤维。第二层可包含多个第二纤维。多个第二纤维可包括尺寸、形状、组成、旦尼尔、纤维直径、纤维长度、和/或重量相同、基本上相同、或不同的纤维。多个第一纤维与多个第二纤维可以是相同的、基本上相同的或不同的。附加层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构型。

第一层和/或第二层可包含具有外皮和芯的双组分纤维。外皮可包含聚乙烯,并且芯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外皮和芯也可包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外皮和芯可各自包含按纤维的重量计约50%的纤维,但是其他变型(例如,外皮60%、芯40%;外皮30%、芯70%等)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构成第一层和/或第二层的双组分纤维或其他纤维可具有在约0.5至约10、约0.5至约6、约0.75至约4、约1.0至约4、约1.5至约4、约1.5至约3、约1.5至约2.5、或约2的范围内的旦尼尔,具体地包括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旦尼尔增量。旦尼尔定义为每9000米纤维长度的质量(克)。在其它情况下,第一层的纤维的旦尼尔可在约1.5旦尼尔至约6旦尼尔或约2旦尼尔至约4旦尼尔的范围内并且第二层的纤维的旦尼尔可在约1.2旦尼尔至约3旦尼尔或约1.5旦尼尔至约3旦尼尔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内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旦尼尔增量。在某些情况下,第一层的纤维可比第二层的纤维的旦尼尔大至少0.5旦尼尔、至少1旦尼尔、至少1.5旦尼尔、或至少2旦尼尔,这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某一吸收制品中所用的具体的采集和/或分配系统。通过提供所具有的旦尼尔高于第二层的纤维的旦尼尔的第一层的纤维,在液体可透过的基底中提供孔梯度。该孔梯度可在液体可透过的基底中提供更好的干燥性和/或采集。第一层中具有较大旦尼尔的纤维提供比第二层中具有较小旦尼尔的纤维更大的孔,从而在所述层之间产生孔梯度。

多个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还可包括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纤维,诸如聚丙烯纤维、其它聚烯烃,除PET之外的其它聚酯诸如聚乳酸、热塑性含淀粉的可持续树脂、其它可持续树脂、生物PE(bio-PE)、生物PP(bio-PP)以及生物PET(Bio-PET)、粘胶纤维、人造丝纤维、或其它合适的非织造纤维。这些纤维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旦尼尔或旦尼尔范围和/或纤维长度或纤维长度范围。在多个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情况下,多个第二纤维可用亲水剂诸如表面活性剂处理,以使多个第二纤维变成亲水性的或至少疏水性较小。多个第一纤维可不用表面活性剂处理,使得它们保持处于它们的天然疏水状态或多个第一纤维可用表面活性剂处理以变得具有较少疏水性。

第一层可具有在约10gsm至约25gsm范围内的基重。第二层可具有在约10gsm至约45gsm范围内的基重。基底(第一层和第二层两者)的基重可在例如约20gsm至约70gsm、约20gsm至约60gsm、约25gsm至约50gsm、约30gsm至约40gsm、约30gsm、约35gsm、或约40gsm的范围内。

在一个形式中,前体基底4的基重可为约30gsm至约40gsm或约35gsm。在这种示例中,第一层可具有在约10gsm至约20gsm、或约15gsm范围内的基重,并且第二层可具有在约15gsm至约25gsm、或约20gsm范围内的基重。在另一个示例中,基底的基重可为约20gsm。在这种示例中,第一层可具有约10gsm的基重并且第二层可具有约10gsm的基重。在另一个示例中,基底的基重可为约60gsm。在这种示例中,第一层可具有约24gsm的基重并且第二层可具有36gsm的基重。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基底的所有其它合适的基重范围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因此,可针对具体的产品要求设计层和基底的基重。

本文具体列举的是在以上指定的基重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gsm增量。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在第一层中具有相比于第二层高的基重。例如,第一层的基重可以比第二层的基重大至少约1至约4倍、至少约1至约3.5倍、约1.5至约3倍、约1.5倍至约3倍、约2倍、约2.5倍、或约3倍。在一些情况下,例如,第一层的基重可在约20gsm至约30gsm的范围内,并且第二层的基重可在约10gsm至约20gsm的范围内。本文具体列举的是在以上指定的基重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gsm增量。通过提供具有高于第二层(亲水性)的基重的第一层(疏水性),在液体可透过的基底中提供了比亲水性材料更具疏水性的材料。根据信息和信念,液体可透过的基底中的更具疏水性的材料和亲水性较小的材料提供更好的采集和/或干燥性。亲水层的表面张力可减小,以在液体可透过的基底接收一种或多种喷出物时至少抑制亲水层(第二层)污染疏水层(第一层)(并且使其更具亲水性)。

纤维可以是纺粘纤维、水刺纤维、梳理纤维、熔喷纤维、纳米纤维(小于1微米)或其他合适类型的纤维。纤维可以是卷曲的。纤维可具有圆形横截面或非圆形横截面,例如卵形或三叶形。

在一个示例中,参照图19,第一层3和第二层5可以一起形成吸收制品的顶片。第一层3可以位于面向婴儿的表面或面向穿着者的一侧。第一层3(面向穿着者的一侧)可以是疏水的并且第二层5可以是亲水的(面向衣服的一侧)或第二层5可以是疏水的(面向穿着者的一侧)并且第一层3可以是亲水的(面向衣服的一侧)。在一些构造中,层3、5(或其他层)两者可以是相同程度或不同程度的疏水或亲水的。层3、5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可具有本文所述的三维元件和/或孔。在层3、5两者具有三维元件和孔的情况下,三维元件和孔可以形成在两个层中/穿过两个层。当前体基底4被传送通过辊隙时,两个层3、5(或其他层)可以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连接在一起而不使用粘合剂。在其他情况下,粘合剂可用于连接各种层。

在一些情况下,粘结部9可围绕第二层5的周边的部分形成,以帮助将第二层5连接到第一层3。粘结部9也可以形成在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重叠的其他区域中。粘结部9可以是第一层和第二层3、5中的压缩区域。粘结部9可以在辊隙的上游、在辊隙中(即,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或在辊隙的下游被施加到第一层和第二层(或到附加层)。用于施加粘结部9的工具可以是一对辊,其在一个辊上具有瘤状物并且在另一个辊上具有平坦表面或瘤状物。如果在两个辊上提供瘤状物,则它们可以彼此接触以形成粘结部9。如果将要在辊隙中施加粘结部9,则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可以包括瘤状物和/或平坦表面。

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本公开的方法和工具生产的基底可以用作吸收制品的外覆盖件材料或用作吸收制品的其他部分。

前体纤维网4和/或基底2(在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的辊隙之后)可以经受各种处理。一些示例性处理是化学处理、机械处理和/或热处理。化学处理的示例可以是在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的辊隙之前、之后或之中施加一种或多种洗剂、表面活性剂、维生素、pH调节剂、油墨、酶、亲水性材料、疏水性材料和/或其他物质。这些化学处理可以被喷涂到前体基底或基底上,卷绕到前体基底或基底上,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或其一部分中的一者或多者施加,和/或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施加。在一些情况下,化学处理可以被施加到多个第一和/或第二凸起20、36,然后转移到辊隙中的基底。作为示例,可以将疏水性组合物施加到辊隙上游的前体基底4,然后可以将多个第一凸起20中的至少一些的第一远侧部分24涂覆有可以转移到由凸起20形成的孔的周边的亲水性处理。在此种情况下,基底2可以主要是疏水的,但在孔的周边上或附近具有亲水性区域。机械处理的示例可以是辊隙之前或之后的压花、横向方向张紧和/或机器方向张紧。此类机械处理可以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上游和/或下游的其他辊或其他设备施加。热处理的示例可包括在辊隙之前加热前体基底4,在辊隙中加热前体基底,和/或在辊隙之后加热基底。例如,可以通过使热空气吹过前体基底4或基底2(即,“通气”),通过使整个前体基底4或基底2通过热隧道运行,通过使前体基底4或基底2的表面在加热辊上(仅加热表面)或在两个加热辊之间的辊隙之间(以加热两个表面)运行,通过辐射,和/或通过加热第一辊和/或第二辊8、10来加热前体基底4或基底2。也可以通过辊8、10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导管吹入热空气,以加热前体基底4。在前体基底4进入辊隙之前加热前体基底4可以使前体基底4吸收足够的热量以允许前体基底4或前体基底4中的聚合物在压力下流动并形成粘结部以使孔56和/或三维元件54稳定。在辊隙之后加热基底2可以使三维元件54和孔56“固定”到基底中。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将能量输入前体基底或基底中以有助于形成三维元件54和孔56和/或帮助“固定”三维元件和/或孔。该输入能量还可以有助于稳定基底并且可以促进基底中更好的纤维熔合。向基底提供输入能量还可以提供基底的三维元件或整个基底,由于包装而更好地抵抗压缩的能力。

如果前体基底4在辊隙的上游被加热,则它可以在辊隙中或在辊隙的下游被冷却。冷却可以通过将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保持在环境温度,通过在冷却辊上运行基底2,或通过冷却第一辊和第二辊8、10来完成。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可以处在低于前体基底的温度的温度下。通过将环境空气或冷却空气吹入辊隙中也可以在辊隙中实现冷却。冷却也可以通过环境空气或通过将环境空气吹到辊隙下游的基底上或通过提供吹在基底上的冷却源(例如冷却空气),或通过冷却辊来实现。冷却也可以通过在辊隙中(冷却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和辊隙下游(冷却的辊,吹入环境空气或吹冷却空气)冷却来实现。

如果在辊隙中加热前体基底4,则可以在辊隙的下游冷却前体基底4。可以在辊隙的下游通过环境空气,通过吹入环境空气,或通过提供冷却源(例如吹制冷却空气或冷却辊)来实现冷却。

现在参照图22,示出了连续基底2的顶视图。该基底2是在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在基底2中形成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之后。在图22中一般性地示出了三维元件54和孔56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如本文所述,基底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层形成。这两个层可以具有相同的横向方向宽度或不同的横向方向宽度。图22中的横向方向垂直于箭头“MD”。在一个示例中,附加层或第二层可以仅放置在基底2中的中心纵向条带7中。

在单层格式或两个或更多个层格式中,其中所有层具有相同的横向方向宽度,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可仅在中心纵向条带7中形成,其中在中心纵向条带7外部的区域没有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因此,方法可以包括仅使前体基底4的中心纵向条带7与多个第一凸起20的部分,多个第一凹陷部22的部分,多个第二凸起36的部分,以及多个第二凹陷部38的部分接触。这样,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可以具有图23所示的示例性构造,其中远离辊8、10的中心的第一区域58没有任何凸起或任何凹陷部,并且其中靠近辊8、10的中心的第二区域59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20、36以及多个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22、38。结果,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可以仅形成在基底4的中心纵向条带7中。在一个示例中,徽标、商标名称或其他标记61可以形成在侧部60和/或中心纵向条带7中。例如,该徽标、商标名称或其他标记61可以使用本文所述的工具或者通过压花(在由本文所述的工具形成的辊隙的上游或下游的单独辊隙中)形成。在任何情况下,徽标、商标名称或其他标记61可以具有三维元件或者可以由三维元件、凹陷部和/或孔形成。

在两个或更多个层前体基底中,其中一层具有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层不同的横向方向宽度,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可以仅在层之间存在重叠的地方,诸如在中心纵向条带7中或在另一部分中形成。在此种情况下,方法可以包括在机器方向上传送第一前体纤维网,在第一前体纤维网下方或上方在机器方向上传送第二前体纤维网。第一前体纤维网和第二前体纤维网可以通过粘结部、通气粘结部、粘合剂来连接,或者可以仅仅彼此接触并在辊隙中连接在一起。第一前体纤维网可具有第一横向方向宽度,并且第二前体纤维网可具有第二较小横向方向宽度。该方法可以包括使前体基底和第二前体基底与多个第一凸起的部分,多个第一凹陷部的部分,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以及多个第二凹陷部的部分基本上仅在第一前体基底与第二前体基底重叠的情况下或仅在该情况下的辊隙中接触。所得到的基底也具有图22所示的外观,在中心纵向条带7中有两层材料,并且在中心纵向条带7外面有一层。

一旦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形成在中心纵向条带7(无论是一个或多个层),侧部60或其区域中,则没有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可以在横向方向拉伸以减小侧部60的基重。如果基底用作吸收制品(诸如尿布或成人失禁制品)中的顶片,则侧部60的至少区域可以定位于吸收制品的腿箍下方。这样,侧部60的这些区域或整个侧部60可以不接触穿着者的皮肤并且可能对消费者或护理人员不可见。结果,可以通过在横向方向上拉伸至少这些区域或整个侧部来实现材料节省。例如,如果拉伸前的侧部60具有15gsm(克/平方米)的基重,则侧部60可以在横向方向上拉伸,使得它们的基重变为10gsm。这种横向方向拉伸可以以多种方式完成。

参照图24和25,可以使用第一拉伸辊62和第二拉伸辊64来实现横向方向拉伸侧部60或其部分的一种合适的示例性方式。第一拉伸辊和第二拉伸辊62和64可以各自具有通常是径向且没有任何三维元件的中间部分66。第一拉伸辊62可包括在外部68、70中的多个第一脊72和多个第一凹槽74。第二拉伸辊64可包括在外部68、70中的多个第二脊76和多个第二凹槽78。第一辊62上的多个第一脊62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以接合第二辊64上的多个第二凹槽78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同样地,第二辊64上的多个第二脊76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以接合第一辊62上的多个第一凹槽74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第一辊62上的多个第一脊72的顶端80可以进入第二辊64上的多个第二凹槽78至一定的接合深度“E”。同样地,第二辊64上的多个第二脊76的顶端82可以进入第一辊62上的多个第一凹槽74至一定的接合深度E。接合深度E控制侧部60沿横向方向拉伸的程度。较低的接合深度导致较少的横向方向拉伸,并且较高的接合深度导致较多的横向方向拉伸。结果,侧部60的横向方向拉伸程度可以根据接合深度E而变化。

基底2的侧部60可以定位于第一拉伸辊和第二拉伸辊62和64上的外部68和70的中间。中心纵向条带7可以定位于第一拉伸辊和第二拉伸辊62和64的中间部分66的中间。以这种方式,中心纵向条带7可以不在横向方向上拉伸,而侧部60可以在横向方向上拉伸。此外,以这种方式,中心纵向条带7实际上可以不与辊62、64的中间部分66接触,使得中心纵向条带7内的三维元件54不被压缩。

在双层构造中,第二层仅存在于中心纵向条带中,方法可包括沿横向方向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不重叠之处或仅在该处(即,在中心纵向条带之外)拉伸第一层。该拉伸步骤可以发生在辊隙的上游或辊隙的下游。

再次参照图22,基底2(无论在中心纵向条带中还是在整个基底2中是否具有三维元件54和孔56)可以被切割成吸收制品的部件,诸如例如,顶片、采集层、分配层或外覆盖件非织造材料的最终间距。可以沿着线88切割基底2。虽然线88被示出为垂直于机器方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实际切割路径可以不垂直于机器方向,而是可以横向于机器方向以考虑在切割过程中移动基底的速度。换句话说,切割路径可以相对于横向方向成角度,以考虑吸收制品生产线上的基底速度。然后可以将切割的基底连接到吸收制品生产线上的吸收制品的一部分上。

再次参照图22,中心纵向条带7可以是放置在另一层上的层。在顶片的一个示例中,顶片可在其面向衣服的表面上具有实心的,通常为平面的层,并且在其面向穿着者的表面上具有中心纵向条带7的贴片。贴片可以包括前体基底,该前体基底运行穿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的其辊隙并且包含三维元件54和/或孔56。该贴片可以是或可以不是完整的吸收制品间距。换句话说,贴片可以不是顶片和/或吸收制品的全长。此外,贴片可以是或可以不是顶片的整个宽度。

图26是用于在前体基底中产生三维元件和孔的示例性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替代部分的横截面图示。图27是具有由图26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产生的孔的三维基底134的横截面图示。参照图26,第一辊8可包括多个第一凸起120(其可以与本文讨论的多个第一凸起20相似或类似,包括基部、第一远侧部分和第一远侧端部)和多个第一凹陷部122。多个第一凹陷部122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凹陷部可包括孔形成凸起118。孔形成凸起118可以是圆锥形或被构造成用于形成孔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孔形成凸起118可包括尖端124(如本文所述的“尖端”)以帮助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孔形成凸起118可被构造成在前体基底4的三维元件128中形成孔129。可能希望在三维元件128中具有孔129以允许流体(例如,尿液、经液、稀BM)进入在三维元件128的下侧上形成的空隙体积126并且至少抑制流体保持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第一辊8可包括围绕多个第一凹陷部122中的至少一些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的致密凸起130。换句话说,致密凸起130可完全围绕凹陷部122或可以仅部分地围绕凹陷部122。致密凸起130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致密凸起130可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132。通过在基底4中具有压缩区域或致密化区域132,可以使三维元件128稳定。

再次参照图26和27,第二辊10可包括多个第二凸起136和多个第二凹陷部138(其可与本文所述的多个第二凹陷部22相似或类似)。多个第二凸起136中的至少一些可包括限定在其第二远侧端部142中的凹陷部140。凹陷部140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接收孔形成凸起118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尖端124,以使三维元件128开孔。第二辊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陷部148以用于接收致密凸起130的至少一部分。凹陷部148可以或可以不完全围绕凸起136,并且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

图28是形成基底的三辊方法的示意图,该基底具有带有三维元件和孔的第一基底和仅具有孔的第二大致平面的基底。图29是沿图28的细节29截取的剖视图。在图28中,第一辊208和第二辊210可以与本文所述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相同,简单地在图28中示出。第三辊212可以是具有径向外表面214的辊,具有限定于其中的多个凹陷部216。第三辊212中的凹陷部可以与第一辊8中的多个第一凹陷部22的凹陷部相同或相似。第三辊212可以不具有任何凸起。在此种三辊工艺中,前体基底204可以在第一辊和第二辊208和210之间传送,以形成本文所述的三维元件和孔。然后,前体基底204可以继续围绕第一辊208旋转,其中多个第一凸起20与前体基底204接合。第二前体基底205被传送到在第一辊208和第三辊212之间形成的辊隙中。然后,凸起20进入第三辊中的凹陷部216,以在第一辊208和第三辊212之间的辊隙中刺穿第二前体基底205中的孔。在图29的辊隙中示出了示例性所得结构。

在通过第一辊和第三辊208和212之间的辊隙传送之后,第二基底205可以是大致平面的,具有孔。所得到的结构是具有三维顶部基底204和大致平面的底部基底205的双基底复合物。作为第一辊和第三辊208和212的结果,孔将延伸通过两个基底204、205。作为示例,三维顶部基底204可以是顶片,并且大致平面的底部基底205可以是采集层。作为另一个示例,三维顶部基底204可以是顶片的一部分,并且大致平面的底部基底205可以是采集层的一部分。三维顶部基底204和大致平面的底部基底205可以各自由一个或多个层或材料形成。

两个基底层合体为结构提供了完整性并锁定在三维元件和孔中。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204、205可以没有可热收缩的纤维。可以将一种或多种粘合剂喷涂到第二前体基底205上或以其他方式施加到第二前体基底205,以使其粘附到辊隙中的第一前体基底204。在某些情况下,在第一前体基底和第二前体基底204、205之间可能不需要粘合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辊和第三辊之间的辊隙的力和开孔工艺可足以连接两层。

图30是由本公开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生产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顶部透视图。图31是由本公开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生产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顶视图。图32是图31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的后视图。图33是通过图31的示例性三维有孔基底截取的剖视图。

图34示出了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而不是孔。在图34中,多个第一凸起120的远侧端部126可以形成平坦或圆形表面,以便不使前体基底开孔。多个第二凸起36和第二辊10通常可以保持与上述相同。图36示出了图34的辊8、10彼此较少接合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例如,当需要较小的压缩时,该接合水平可用于较厚的基底。

图35示出了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所述辊主要被构造成用于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和压缩区域而不是三维元件或与图4的辊8、10相比更受限(例如,更少高度)的三维元件。在图35中,多个第二凸起136的第二远侧端部142可以形成平坦或圆形表面,例如以消除三维特征形成或减小前体基底4中的三维元件的高度。多个第一凸起20和第一辊8通常可以保持与上述相同。图37示出了图35的辊8、10彼此较少接合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例如,当需要较小的压缩和/或较小的孔时,该接合水平可用于较厚的基底。

图38示出了与图4类似的辊8、10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但是在辊8、10之间具有更多的间隔。在此种情况下,辊8、10可以彼此分开,使得在前体基底2中仅形成孔和三维元件,而在侧壁28和肩部46之间没有形成压缩区域。在一些情况下,前体基底4的部分可以在侧壁28和肩部46之间稍微压缩,但不到由图4的辊8、10产生的压缩程度。因此,第一辊的第一中心纵向轴线32相对于第二辊的第二中心纵向轴线32的中心对中心距离可以进行调节,以确定侧壁28和肩部46之间的前体基底4的部分中的压缩量。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多的压缩,并且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较少的压缩。前体基底4的厚度也可以是设定辊8、10的中心对中心距离时要考虑的因素。设定辊的中心对中心距离的这个概念也可以适用于本文所述的其他示例性辊构造中的任何一者。

如上所述,图34和36的示例性辊可用于仅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另外,如上所述,图35和37的示例性辊可以用于仅在前体基底4中形成孔和压缩区域。因此,本文已经阐述了如何产生:1)孔和压缩区域而没有或具有有限的三维元件(参见例如,图35和37);2)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而没有孔(参见例如,图34和36);3)三维元件和孔而没有或具有有限的压缩区域(参见例如,图38);和4)三维元件、孔和压缩区域(参见例如图4、11、14、17)。

在吸收制品的上下文中,诸如例如顶片基底或顶片层合基底,可能希望提供一个或多个、两个或更多个、或者三个或更多个性能区。如上所提及,性能区可以设计成在基底的特定区域中获得某种结果。例如,在顶片或吸收制品(例如,尿布、成人失禁尿布或裤)的上下文中,在顶片或吸收制品的前部区域中的第一性能区可设计用于接收和吸收尿液并且在顶片或吸收制品的后部区域中的第二性能区可以设计用于接收和吸收或保持BM或稀BM。顶片或吸收制品可具有中心横向轴线,并且前部区域可位于中心横向轴线的第一侧上,而后部区域可位于中心横向轴线的第二侧上。作为另一个示例,在顶片或吸收制品(例如,女性卫生垫)的上下文中,第一性能区可以与顶片或吸收制品的中心横向轴线和中心纵向轴线重叠,并且第二性能区可以围绕第一性能区。第一性能区可以被构造成接收和吸收经液而第二性能区可以被构造成将经液引导回第一性能区并防止或至少抑制经液从吸收制品泄漏。

图39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三维元件54的示例性前体基底4的顶视图。在图39中,三维元件延伸出页面之外。三维元件54可具有在约1mm2至约50mm2、约2mm2至约50mm2、约2mm2至约25mm2、约2mm2至约15mm2、约2mm2至约10mm2范围内或至少约2mm2的X-Y平面面积,或者在至少约2mm2,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mm2增量。图40为沿线40—40截取的图39的前体基底4的剖视图。三维元件54可以具有厚度C2,其比在前体基底4被传送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的辊隙之前的前体基底4的厚度C1大至少两倍,大至少三倍,大至少四倍,但是大小于30倍。

再次参照图22,作为示例,基底2可以具有孔56,该孔56具有在约0.25mm2至约50mm2、约0.5mm2至约40mm2、约0.5mm2至约30mm2、约0.5mm2至约20mm2、约1mm2至约15mm2、约1mm2至约10mm2的范围内的平均孔尺寸,具体地列举在指定的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mm2增量。

图41-46是在其中具有一个或多个性能区的示例性基底200。图中所示的性能区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覆盖了面积为至少500mm2或至少1000mm2的任何其他合适尺寸和/或适当形状的性能区(从X-Y平面的角度来看)。小于500mm2或小于1000mm2的其他性能区也可存在于基底中。性能区可以各自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至少两者或全部:1)孔,2)压缩区域,和3)三维元件。基底200可各自具有中心横向轴线202和中心纵向轴线204。在顶片的上下文中,顶片可具有前部区域206和后部区域208,前部区域206被构造成定位于吸收制品的前腰区中(即,在吸收制品的中心横向轴线的第一侧上),后部区域208被构造成定位于吸收制品的后腰区(即,在吸收制品的中心横向轴线的第二侧上)。例如,顶片可以定位在尿布、裤、成人失禁产品或卫生巾上。

参照图41,可存在两个性能区。性能区之外的区域可以不进行处理,即它们没有孔、压缩区域和三维元件。此类未处理区域可以仍然包括例如图形、颜色、油墨、表面活性剂、疏水处理、亲水处理和/或徽标。前部区域206可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尿液的第一性能区210,并且后部区域208可包括被构造成接收BM或稀BM的第二性能区212。第一性能区和第二性能区210和212可以关于基底200的中心纵向轴线204对称。第一性能区210可以不围绕中心横向轴线202与第二性能区212对称。第一性能区和第二性能区可以具有相同的X---Y平面区域或不同的X---Y平面区域。第一性能区和第二性能区210、212可以彼此不重叠。第三性能区214可以与第一性能区和第二性能区210、212中的一者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本文描述的任何性能区彼此可以重叠或者可以不重叠或部分重叠。

本公开的性能区可具有在约100mm2至约100,000mm2、约500mm2至约100,000mm2、约750mm2至约75,000mm2、约1,000mm2至约75,000mm2、约2,000mm2至约75,0002、约3,000mm2至约75,000mm2、约5000mm2至约75,000mm2的X-Y平面面积,具体地列举在指定的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mm2增量。在任何情况下,性能区可能小于顶片的总面积。

参照图42,两个性能区可以存在于基底200中。如上所述,两个性能区之外的区域可以不进行处理。第二性能区212可以不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对称,而第一性能区210可以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对称。第一性能区210可以不与第二性能区212关于中心横向轴线202对称。

参照图43,三个性能区可以存在于基底200中。如上所述,三个性能区之外的区域可以不进行处理。第一性能区210可以在前部区域206中,第二性能区212可以在后部区域208中,并且第三性能区214可以部分在前部区域206中并且部分在后部区域208中。第一性能区、第二性能区和第三性能区210、212和214可以或可以不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对称。第一性能区、第二性能区和第三性能区210、212和214可以或可以不关于中心横向轴线202对称。

参照图44,一个性能区210可以存在于基底200中。如上所述,性能区210外部的区域可以不进行处理。性能区210可以或可以不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和/或中心横向轴线202对称。性能区210可以是基底200中的中心纵向条带。中心纵向条带可以延伸或可以不延伸基底200的整个纵向长度。单个性能区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尺寸和/或合适的形状,只要其X-Y平面面积为至少500mm2或至少1000mm2即可。

参照图45,一个性能区210可以存在于基底200中。如上所述,性能区210外部的区域可以不进行处理。性能区210可以或可以不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和/或中心横向轴线202对称。在一种情况下,性能区210可以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对称,但不关于中心横向轴线202对称。性能区210可以定位于基底200中的中心纵向和横向区域中。性能区210可以不延伸基底200的整个纵向长度。单个性能区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尺寸和/或合适的形状,只要其X-Y平面面积为至少500mm2或至少1000mm2即可。单一性能区可占据例如基底表面的约10%至约90%,约20%至约80%,约30%至约70%。

参照图46,两个性能区210可以存在于基底200中。如上所述,性能区之外的区域可以不进行处理。第一性能区210可以被第二性能区212围绕。第一性能区和第二性能区210、212可以或可以不关于中心纵向轴线204和中心横向轴线202对称。

通过使用在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工具的辊,可以在前体基底中形成不同的性能区。参照图47,辊300(和/或相对的辊)可以在不同区中具有本文所示的工具的不同构造。作为简单的示例,第一区302可以具有第一类型的辊工具,第二区304可以具有第二类型的辊工具,并且第三区306可以具有第三类型的辊工具。第一辊工具、第二辊工具和第三辊工具中的至少两者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辊工具可以被构造成形成孔和压缩区域,第二辊工具可以被构造成形成三维元件和压缩区域,并且第三辊工具可以被构造成形成三维元件、孔和压缩区域。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300、302、304中的一者可以不具有辊工具,并且可以仅具有不形成孔、压缩区域或三维元件的径向外表面。第一区302可以在顶片的前腰区(例如,206)中形成性能区,第二区304可以形成与中心横向轴线(例如,202)交叉的性能区,并且第三区306可以在顶片的后腰区(例如,208)中形成性能区。辊300的完整旋转可以形成具有性能区的一个或多个顶片。

本文所述的各种前体基底和/或基底也适用于用于形成性能区的前体基底和具有性能区的基底。例如,前体基底可以由具有相同横向宽度或不同横向宽度的一个或多个层形成。第一层可以在机器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第二层可以在机器方向上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在一些情况下,性能区可以仅形成在第一层和第二层重叠的地方,或者一个或多个性能区可以形成在第一层和第二层重叠的地方,并且一个或多个性能区可以形成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不重叠的区域中。

如本文所述,可以加热、处理和/或冷却用于性能区的各种前体基底和/或基底。用于形成性能区的辊也可如本文所述进行加热、处理和/或冷却。

同样如上所述,具有性能区的基底还可以包括由辊隙中的辊形成的三维标记。标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徽标、商标名称和/或图形,例如,如本文进一步详述。例如,标记也可以形成在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形成的辊隙6的上游或下游的单独辊隙中。

参照图48,示出了具有各种性能区的基底2的示意性顶视图示例图示。第一性能区400可具有高厚度三维元件554和压缩区域并且没有孔。第二性能区402可具有大尺寸孔556、低厚度三维元件554和压缩区域。第三性能区404可具有大尺寸孔556和压缩区域但不具有三维元件。第四性能区406可具有高厚度三维元件554与压缩区域和较小尺寸的孔556。

参照图49,示出了具有各种性能区的基底2的示意性顶视图示例图示。性能区500可以全部具有高厚度的三维元件554、较小尺寸的孔556和压缩区域。基底2中的区域558也可以是平面(或未处理的)并且不具有任何三维元件554、孔556或压缩区域。

图50是制造具有第一层3和第二层5的基底2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层5包括多个离散的贴片并且在机器方向上是不连续的。图51是通过图50的方法生产的具有第一层3和第二层5的基底2的示意性顶视图图示,其中第二层5包括多个离散的贴片。图52是可用于图50的方法中的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横截面示例。

参照图50-52,出于成本节省的原因,可能希望生产具有连续的第一层3和多个离散的贴片作为第二层5的基底。该方法可以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进行。例如,第二层5可以具有比第一层3更高的质量、吸收性、柔软性、成本和/或基重。当切割成适当的间距时,第一层3和第二层5可以一起形成例如吸收制品的顶片。在其他情况下,当切割成适当的间距时,第一层3可以形成顶片,并且第二层5可以形成吸收制品中的采集材料。第一层和第二层3、5中的每一者可由一个或多个非织造材料、纤维素材料、棵纺材料、膜和/或其他材料层构成。

图50中所示的方法可以具有以下辊:刀辊600、真空砧辊602、第一辊8(与本文所述有些类似)和第二辊10(与本文所述类似或相同)。刀辊600可包括从其径向外表面延伸的刀片607。各种辊可各自沿图50中的辊上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刀辊600和真空砧辊602可一起在其间形成辊隙601。刀辊600和真空砧辊602一起可以产生切割和滑动操作,其中第二层5被送入辊隙601中并被切割成离散贴片,使得第二层5围绕真空砧辊602的外径向表面的一部分以不连续的方式被传送。使用由辊602提供的真空将离散的贴片保持到真空砧辊602。例如,可以通过真空泵提供真空。然后,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被传送通过在真空砧辊602和第一辊8中间形成的辊隙603。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然后围绕第一辊8的径向外表面旋转并且是如图52中的示例所示,通过真空610保持到第一辊。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可以与本文所述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辊8中提供导管612以允许待提供给第一辊8的径向外表面的负流体压力。例如,可以通过真空泵提供真空。如果需要吹出,第一辊8的导管612也可用于提供正流体压力。

一旦现在形成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围绕第一辊8的径向外表面的一部分被传送,则它们可以被传送到在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中间形成的辊隙611中。在辊隙611中,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可以使用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如本文所述)与第一层3组合。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可以在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中以及在离散贴片和第一层3之间的重叠区域中形成孔、压缩区域和/或三维元件。第一层3中不与第二贴片5重叠的区域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孔、压缩区域和/或三维元件。可以在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与第一层3之间的重叠区域中或在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与第一层3之间没有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性能区(如本文所讨论)。

参照图51,第二层5的离散贴片可以具有横向方向宽度,该横向方向宽度与第一层3的横向方向宽度相同或者小于第一层3的横向方向宽度。离散贴片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矩形形状。在通过图50的方法制造基底2之后,可以将基底2切割成合适的间距以用于并入吸收制品中。例如,可以沿切割线614切割基底2。

图53示出了与第二辊10的一部分互相啮合的第一辊8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示例图示。图53A是图53中的区域39A的分解图。第二辊10可以与图37或图38的第二辊10基本相同或相同。凸起20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包括第一远侧部分24,第一远侧部分24包括包含侧壁28的细长开孔结构。侧壁28可具有具有第一角度的第一部分150和具有第二角度的第二部分152。相对于凸起20的中心纵向轴线32(参见例如图9A和图53)测量角度。第二部分152可以比第一部分150更靠近第一远侧端部26或尖端。第一角度可以低于第二角度或者比第二角度更陡。第一部分150的第一角度可以在约20度至约50度、约25度至约40度、约30度至约40度、约35度、约36度或约37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第二部分152的第二角度可以在约30度至约60度、约35度至约55度、约40度至约50度、约46度、约47度或约48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通过在第一部分150中具有较小的角度或较陡的侧壁以及在第二部分152中具有较大的角度和较不陡的侧壁,与具有仅带有一个角度的第一远侧部分的凸起相比,凸起20的总纵向长度可以更短。较短的凸起允许第一辊和第二辊8、10之间更容易接合。任何被构造成用于开孔的示例性辊可以具有参照图53和53A在本段中描述的多个第一凸起20的特征。此外,多个第一凸起20的特征可以在仅仅形成孔而不是三维凸起时使用(例如,图35和37)。

肩部46可以朝向多个第一凸起20的尖端向内渐缩,或者可以具有与第一部分150相同的角度。

各种辊可以由具有良好导热性并且易于机加工的材料形成。示例材料包括例如铜、铝和黄铜。在一些情况下,辊可以是钢或硬化钢。辊可具有各种表面涂层以减少磨损。

图54是图1的一对辊的示例性第一辊8的一部分的顶视图。图54A是沿图54的线54A-54A截取的图1的一对辊的第一辊8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第一辊8可包括多个第一凸起20、多个第一凹陷部22和第一径向外表面16。多个第一凸起20可各自包括包含侧壁34的基部30。多个第一凸起20的至少一些或大多数可各自包括第一远侧部分24,第一远侧部分24包括形成尖端的第一远侧端部26。术语“尖端”在本文中定义。多个第一凸起20可各自包括中心纵向轴线32。第一远侧部分24可包括侧壁28。侧壁28可在靠近基部30的第一部分中具有第一角度A,并且在远离基部30的第二部分中具有第二角度B。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都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32。第一角度A可以在约5度至约60度、约10度至约50度、约10度至约40度、约10度至约35度、约10度至约30度、约10度至约25度、约15度至约21度、或约18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第二角度B可以在约15度至约70度、约15度至约50度、约15度至约40度、约20度至约40度、约25度至约35度、约27度至约29度、或约28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

图55是图1的一对辊的示例性第二辊10的一部分的顶视图。图55A是沿图55的线55A-55A截取的第二辊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第二辊10可包括多个第二凸起36、多个第二凹陷部38和第二径向外表面18。多个第二凸起36可包括包含侧壁的基部44。多个第二凸起部36中的至少一些或大部分可各自包括第二远侧部分40,该第二远侧部分40包括第二远侧端部42。第二远侧端部可以是平坦的或基本上平坦的,或者可以包括弓形部分或圆顶状结构。多个第二凸起36可各自包括中心纵向轴线48。第二远侧部分40可包括肩部46。肩部46可在靠近基部44的第一部分中具有第一角度C,并且在远离基部44的第二部分中具有第二角度D。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都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48。第一角度C可以在约2度至约50度、约2度至约40度、约2度至约30度、约2度至约20度、约5度至约20度、约5度至约15度、约8度至约12度、或约10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第二角度D可以在约2度至约50度、约2度至约40度、约2度至约30度、约2度至约20度、约3度至约20度、约3度至约15度、约5度至约10度、或约7度的范围内,具体地列举在指定范围以及形成于其中或由此形成的所有范围内的所有0.1度增量。

根据信息和信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使第一角度A和第一角度C不同,以允许在第一远侧部分24的肩部46和侧壁28中间的基底中形成更集中(更小)的压缩区域。换句话说,具有不同的第一角度A和第一角度C可以使压缩区域形成环状结构,这与当角度A和C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在几度内)时的部分锥形结构相比。如果第一角度A和第一角度C相同或基本相同,则在基底中形成的压缩区域可以更大,从而可能影响所形成的基底的柔软度。具有环状结构的压缩区域可以提供所形成的基底的改善的柔软度。

图56是穿过本公开的各种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一个或多个基底的包裹构型的示例。第一辊8可以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围绕第一旋转轴线12旋转。第二辊10可以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围绕第二旋转轴线14旋转。在进入辊隙6之前,前体基底4部分地围绕第一辊8传送。这允许前体基底4在第一辊8上锁定就位,因为多个第一凸起20和其第一远侧端部26刺穿前体基底4。然后,前体基底4被传送通过辊隙6,然后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二辊10被传送,使得形成的基底2保持与第二辊10上的多个第二凸起36接合,以将三维结构锁定到形成的基底2中。这种类型的包裹构型可称为“S形包裹”构型。如本文所讨论,可以加热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和/或前体基底4以帮助形成基底2。本文所述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任何一个可以使用这种包裹构型或使用图57的示例性包裹构型或可以被传送通过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所示的辊隙。其他包裹构型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图57是通过本公开的各种第一辊和第二辊8、10的一个或多个基底的包裹构型的另一示例。第一辊8可以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围绕第一旋转轴线12旋转。第二辊10可以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围绕第二旋转轴线14旋转。在进入辊隙6之前,前体基底4部分地围绕第一辊8被传送。这允许前体基底4在第一辊8上锁定就位,因为多个第一凸起20和其第一远侧端部26刺穿前体基底4。然后,前体基底4被传送通过辊隙6,然后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二辊10被传送,使得形成的基底2保持与第二辊10上的多个第二凸起36接合,以将三维结构锁定到形成的基底2中。如本文所讨论,可以加热第一辊和第二辊8、10和/或前体基底以帮助形成基底2。

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形成基底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在吸收制品生产线上在机器方向上传送前体基底,提供具有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一辊,并提供具有第二旋转轴线的第二辊。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可以彼此大致平行或基本平行地定位,以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形成辊隙。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机器方向上将前体基底传送通过辊隙以形成两个不同的性能区。每个性能区或一些性能区可以具有以下中的至少两者或全部:a)三维元件,b)孔,和c)压缩区域。在前体基底被传送通过辊隙之前,三维元件中的至少大部分或全部可具有比前体基底的厚度大至少两倍的厚度。三维元件或一些三维元件可具有至少2mm2的X-Y平面区域。孔可以具有至少0.5mm2至约20mm2的平均孔尺寸。该方法可包括将基底切割成吸收制品的所需间距,并将切割的基底施加到吸收制品。例如,基底可以是顶片,并且吸收制品可以是尿布、裤、成人失禁产品或卫生巾。至少一个性能区或所有性能区可具有至少1000mm2的X---Y平面区域。

第一辊可包括第一径向外表面、从第一径向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凸起、以及限定在第一径向外表面中的多个第一凹陷部。第二辊可包括第二径向外表面、从第二径向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凸起、以及限定在第二径向外表面中的多个第二凹陷部。该方法可以包括使多个第一凸起的部分与多个第二凹陷部的部分互相啮合地接合,并且使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与多个第一凹陷部的部分互相啮合地接合。多个第一凸起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包括形成细长开孔结构的第一远侧部分。第一远侧部分的第一远侧端部可形成尖端(如本文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可具有第一中心纵向轴线。细长开孔结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壁。侧壁的部分可以具有在约5度至约40度的范围内的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的第一角度(或本文所述的其他角度)。多个第二凸起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包括第二远侧部分。多个第二凸起中的至少一些可包括肩部。多个第二凸起可包括第二中心纵向轴线。肩部的部分可以具有在约3度至约20度的范围内的相对于第二中心纵向轴线的第二角度(或本文所述的其他角度)。第一角度可以与第二角度相同或基本相同,如本文所述。第二远侧端部中的至少一些可包括平坦的,基本平坦的和/或弓形的表面。

多个第一凸起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包括沿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截取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基部。多个第二凸起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可包括沿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截取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基部。第二宽度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宽度。多个第一凹陷部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具有沿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截取的第一宽度。多个第二凹陷部中的至少一些或全部具有沿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截取的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可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宽度。

前体基底可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具有沿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截取的第一宽度。第二层具有沿垂直于机器方向的方向截取的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宽度。该方法可包括包括使前体基底与多个第一凸起的部分、多个第一凹陷部的部分、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和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基本上仅在第二层与第一层重叠的地方接触。第一层可以在机器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第二层可以在机器方向上是连续的或离散的。

该方法可包括使前体基底与多个第一凸起的部分、多个第一凹陷部的部分、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和多个第二凸起的部分仅沿着前体基底的中心条带接触。中心条带可以在机器方向上连续。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将基底传送通过辊隙之后向基底施加处理。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前体基底被传送通过辊隙之前加热前体基底。该方法可包括加热第一辊和/或第二辊。该方法可包括加热辊隙中的前体基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机器方向上将前体基底传送通过辊隙以形成一个或多个、两个或更多个、或者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性能区。

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前体基底传送通过辊隙以形成一个或多个三维标记/标记。例如,标记可包括徽标、商标名称和/或图形。标记(indicia/indicium)可以存在于各种性能区内或者存在于没有性能区的基底的区域中。

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此类量纲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

除非明确排除或换句话讲有所限制,否则将本文引用的每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申请,全文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任何文献的引用均不是承认其为本文公开的或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任何实施方案的现有技术、或承认其独立地或以与任何其它一个或多个参考文献的任何组合的方式提出、建议或公开任何此类实施方案。此外,当本发明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服从在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

尽管已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但对于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其它的变化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涵盖属于本公开的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7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车辆轮椅升降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