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文档序号:1760431 发布日期:2019-11-29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ontact making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 是由 井上丽 于 2018-04-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同时也使触点装置小型化。触点装置(A1)包括:固定触点部(20),其具有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2固定触点(13B);以及可动触点部(15),其具有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可动触点部(15)包括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第2可动构件(17)在第1方向上配置于第1可动构件(16)与固定触点部(20)之间,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固定于第1可动构件(16)。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与第1可动构件(16)的移动联动地移动。从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到第1可动触点(14A)的第1距离比从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到第2可动触点(14B)的第2距离长。(Probl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being able to carry out the energization of high current, while also minimize contact making device.Contact making device (A1) includes: fixed contact portion (20), has the 1st fixed contact (13A) and the 2nd fixed contact (13B);And moving contact portion (15), there is the 1st moving contact (14A) and the 2nd moving contact (14B).Moving contact portion (15) includes the 1st movable link (16) and the 2nd movable link (17).2nd movable link (17) is configured between the 1st movable link (16) and fixed contact portion (20) on the 1st direction, and the one end on the 2nd direction intersected with the 1st direction is fixed on the 1st movable link (16).The movement of 1st moving contact (14A) and the 2nd moving contact (14B) and the 1st movable link (16) is moved in linkage.From the one end on the 2nd direction to the 1st distance of the 1st moving contact (14A) than from the one end on the 2nd direction to the 2nd distance of the 2nd moving contact (14B).)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通常而言,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触点装置和具备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随着电磁铁的工作而开闭触点部的电磁继电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块、组装于基座块的电磁铁、随着电磁铁的工作而开闭的触点部以及包围电磁铁和触点部的盖。触点部具有可动触点、位于可动触点的上方的上部固定触点以及位于可动触点的下方的下部固定触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在电磁铁未工作时,可动触点与上部固定触点接触,在电磁铁工作时,可动触点与下部固定触点接触。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为了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可动触点、上部固定触点以及下部固定触点分别在左右方向上设有两个,因此左右方向上的外形尺寸较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1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同时也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包括固定触点部和可动触点部。所述固定触点部具有第1固定触点和第2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部具有第1可动触点和第2可动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在第1方向上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相对,在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接触的第1闭合位置和自所述第1固定触点分开的第1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2可动触点在所述第1方向上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相对,在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的第2闭合位置和自所述第2固定触点分开的第2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动触点部包括第1可动构件和第2可动构件。所述第1可动构件由板簧形成,具有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2可动构件具有所述第2可动触点。所述第2可动构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可动构件与所述固定触点部之间,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1可动构件。所述第1可动触点和所述第2可动触点构成为与所述第1可动构件的移动联动地移动。从所述第2方向上的所述一端部到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第1距离比从所述第2方向上的所述一端部到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第2距离长。

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所述触点装置和电磁铁装置。所述电磁铁装置具有线圈,根据有无向所述线圈通电而使所述可动触点部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自上述的电磁继电器卸下了盖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的触点装置的可动触点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上述的触点装置的固定触点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的A是表示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且是触点装置的断开状态的主视图。图5的B是表示上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且是触点装置的接通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第1可动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下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之一。另外,对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1)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概要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例如是用于切换自汽车的电池向负载(例如电动机等)供给的直流电力的供给状态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触点装置***自电池等电源向负载供给的直流电力的供给通路,通过开闭触点装置,能够切换自电池向负载供给的直流电力的供给状态。在该情况下,电动机的负载电流流通于触点装置,负载电流成为例如数百A以上。即,在如实施方式这样负载为汽车用的电动机的情况下,触点装置需要构成为能够应对数百A以上的大电流。

以往,提供了在形成为在一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1个可动触点弹簧的顶端设有可动触点的电磁继电器。在该电磁继电器中,因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流通的大电流而产生焦耳热,因该焦耳热而使可动触点弹簧变形,从而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降低,其结果,存在通电能力降低的可能性。

对此,还提供了在使用可动触点弹簧的同时使用编织线的电磁继电器。在该电磁继电器中,能够借助编织线释放产生于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焦耳热,因此能够抑制由焦耳热导致的可动触点弹簧的变形。其结果,能够确保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抑制通电能力的降低。但是,在该情况下,编织线较软,难以定位,因此难以使组装编织线的工序自动化。

另外,电磁继电器例如设置于收纳电池的空间的附近等,因此期望电磁继电器的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以如下方式构成,从而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同时也能够自动组装,并且能够在第3方向(厚度方向)上小型化。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包括固定触点部20和可动触点部15。固定触点部20具有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2固定触点13B。可动触点部15具有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第1可动触点14A在第1方向(上下方向)上与第1固定触点13A相对,在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的第1闭合位置和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的第1断开位置之间移动。第2可动触点14B在第1方向上与第2固定触点13B相对,在与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的第2闭合位置和自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的第2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可动触点部15包括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第1可动构件16由板簧形成,具有第1可动触点14A。第2可动构件17具有第2可动触点14B。第2可动构件17在第1方向上配置于第1可动构件16与固定触点部20之间,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左端部)固定于第1可动构件16。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构成为与第1可动构件16的移动联动地移动。从第2可动构件17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到第1可动触点14A的第1距离L1(参照图5的A)比从第2可动构件17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到第2可动触点14B的第2距离L2(参照图5的A)长。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包括触点装置A1和电磁铁装置B1。电磁铁装置B1具有线圈2,根据有无向线圈2通电而使可动触点部15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和电磁继电器100中,构成为在闭合位置处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接触且第2固定触点13B与第2可动触点14B接触。并且,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沿着与第1方向(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相对的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和电磁继电器100,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同时也能够在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上小型化。并且,不像以往的电磁继电器那样使用编织线,各构件的定位容易,因此也能够自动组装。

(2)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详细结构

以下,参照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和电磁继电器100的详细结构。

以下,将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排列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在从第1固定触点13A观察时第1可动触点14A所在的那一侧设为上方,将其相反侧设为下方,由此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在图1中,将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排列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在从第1可动触点14A观察时第2可动触点14B所在的那一侧设为左方,将其相反侧设为右方,由此进行说明。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排列的方向,换言之,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相对的方向是第1方向(上下方向)。另外,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排列的方向,换言之,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是第2方向(左右方向)。并且,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方向是第3方向(前后方向)。

另外,在图1~图6中,示出表示上述的方向(上、下、左、右)的箭头,但示出上述的箭头的目的仅在于辅助说明,不伴有实体。另外,上述的方向并非旨在限定电磁继电器100的使用形态。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是所谓的铰链型继电器。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包括触点装置A1、电磁铁装置B1以及壳体C1。

如图1和图2所示,触点装置A1包括第1端子板11、第2端子板12、第1固定触点13A、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第1可动触点14A、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以及可动触点部15。

第1端子板11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铜)以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成为L字形的方式形成。如图3所示,第1端子板11具有第1横板111和第1纵板112。第1横板111和第1纵板112均形成为矩形状。在第1横板1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一对固定孔114。一对固定孔114用于将可动触点部15固定于第1端子板11(在此为第1横板111)。

第1纵板112自第1横板1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左端)向下方突出。第1纵板112具有第1端子部113。第1端子部113形成为矩形板状,自第1纵板112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一端部(下端部)向右方突出。在第1端子部113设有供螺钉等***的圆形的第1端子孔115。

第2端子板12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铜)以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成为L字形的方式形成。如图4所示,第2端子板12具有第2横板121和第2纵板122。第2横板121和第2纵板122均形成为矩形状。在第2横板12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多个(在图示例中为3个)安装孔124。3个安装孔124中的两个安装孔124靠左设置,剩余的1个安装孔124靠右设置。

第1固定触点13A的轴部131***位于靠右的位置的1个安装孔124。并且,通过将轴部131铆接于第2端子板12(在此为第2横板121)而将第1固定触点13A安装于第2端子板12。另外,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的轴部131分别***位于靠左的位置的两个安装孔124。并且,通过将各轴部131铆接于第2端子板12(在此为第2横板121)而将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安装于第2端子板12。另外,第1固定触点13A和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也可以与第2端子板12一体地构成。

第2纵板122自第2横板1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右端)向下方突出。第2纵板122具有第2端子部(端子部)123。第2端子部123形成为矩形板状,自第2纵板122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一端部(下端部)向左方突出。在第2端子部123设有供螺钉等***的圆形的第2端子孔125。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安装有第1固定触点13A和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的第2端子板12构成固定触点部20。

第1端子部113通过例如螺钉固定而电连接于电池和负载(在此为电动机)中的一者。另外,第2端子部123通过例如螺钉固定而电连接于电池和负载中的另一者。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于第2端子部123的电池和负载中的一者是外部电路。

如图3所示,可动触点部15具有1片第1可动构件16和多片(在图示例中为3片)第2可动构件17。第1可动构件16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铜)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多个第2可动构件17分别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铜)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第1可动构件16和多个第2可动构件17分别由例如板簧形成。第1可动构件16在左右方向上比第2可动构件17长。

在第1可动构件16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左端部)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一对固定孔161。一对固定孔161用于将第1可动构件16固定于第1端子板11(在此为第1横板111)。在第1可动构件16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设有沿着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162。第1可动触点14A的轴部141***安装孔162。并且,通过将轴部141铆接于第1可动构件16而将第1可动触点14A安装于第1可动构件16。另外,第1可动触点14A也可以与第1可动构件16一体地构成。

如图3所示,多个第2可动构件17分别具有安装部171和台阶部172。安装部17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在安装部17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左端部)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一对固定孔174。一对固定孔174用于将第2可动构件17与第1可动构件16一起固定于第1端子板11(在此为第1横板111)。台阶部172自安装部17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右端)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向自第1可动构件16分开的方向(向下)突出。换言之,第2可动构件17在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具有在第1方向(上下方向)上向自第1可动构件16分开的方向突出的台阶部172。

台阶部172在与上下方向(第1方向)和左右方向(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前后方向(第3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在图示例中为两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在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分别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安装孔175。在各安装孔175***有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中的一者的轴部141。并且,通过将轴部141铆接于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而将第2可动触点14B安装于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这样,通过将第2可动触点14B设于在第3方向上分割开的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中的各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能够抑制多个第2可动触点14B的接触压力的偏差。另外,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也可以与第2可动构件17一体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多片(在图示例中为3片)第2可动构件17和1片第1可动构件16构成可动触点部15。换言之,第1可动构件16的片数与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不同。并且,使第1可动构件16的一对固定孔161和各第2可动构件17的一对固定孔174与第1端子板11的一对固定孔114重叠,将销23(参照图2)***上述的固定孔161、174、114而进行铆接。由此,将1片第1可动构件16和多片第2可动构件17固定于第1端子板11(参照图2)。这样,通过使第1可动构件16的片数与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不同,能够任意地设定在可动触点部15流通的电流的容许电流。

可动触点部15(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被电磁铁装置B1驱动,从而使第1可动触点14A和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以向第1端子板11固定的固定部位(销23)为支点而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具体而言,第1可动触点14A在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的第1闭合位置(参照图5的B)和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的第1断开位置(参照图5的A)之间移动。另外,第2可动触点14B在与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的第2闭合位置(参照图5的B)和自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的第2断开位置(参照图5的A)之间移动。

在第1可动触点14A位于第1闭合位置且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位于第2闭合位置时,即触点装置A1的接通状态下,第1端子板11和第2端子板12借助可动触点部15短路。因而,在触点装置A1的接通状态下,第1端子板11与第2端子板12之间导通,自电池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在第1可动触点14A位于第1断开位置且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位于第2断开位置时,即触点装置A1的断开状态下,第1端子板11与第2端子板12之间开放,因此不自电池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铁装置B1包括线圈2、线轴3、定子4、轭铁5、衔铁6、复位弹簧7以及传递弹簧8。定子4、轭铁5以及衔铁6均由磁性材料形成。

线圈2通过将电线(例如铜线)缠绕于线轴3的外周面而构成。线圈2具有与电线的第1端和第2端分别电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21。线圈2借助一对线圈端子21供给电流,从而通电,产生磁通。线轴3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方筒状。线轴3配置为其轴线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

定子4是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椭圆柱状的铁芯。定子4以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端自线轴3暴露的状态***线轴3的中空部31。定子4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右端)的直径尺寸比中间部的直径尺寸大,定子4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右端)与衔铁6相对。以下,将定子4的第1端称为“吸引部41”。另外,定子4的长度方向上的第2端(左端)***轭铁5的第1板51(后述)的***孔511(后述),定子4固定于轭铁5。

轭铁5与定子4及衔铁6一起形成供在线圈2的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轭铁5通过弯折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板的中间部而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成为L字形。如图1所示,轭铁5具有第1板51和第2板52。第1板51和第2板52均形成为矩形板状。第1板51配置于线圈2的轴线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侧(左侧)。在第1板51设有沿着厚度方向(左右方向)贯通的***孔511。定子4的第2端******孔511。第2板52配置于线圈2的下侧。

衔铁6通过弯折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板的中间部而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成为L字形。如图1所示,衔铁6具有第1板61和第2板62。第1板61和第2板62均形成为矩形板状。另外,第1板6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第2板6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在此,宽度方向是指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任一者均大致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衔铁6的第1板61具备突部611。突部611自第1板61的与第1可动构件16相对的一面(下表面)向下突出。另外,突部611与第1板61一体地形成。

衔铁6构成为能够以其中间部为支点而在第2板62与定子4的吸引部41接触的第1位置和第2板62自定子4的吸引部41分开的第2位置之间旋转。在衔铁6位于第1位置时,衔铁6的第1板61(在此为突部611)借助传递弹簧8向下按压第1可动构件16。另外,在衔铁6位于第2位置时,借助传递弹簧8自第1可动构件16向上按压衔铁6的第1板61(在此为突部611)。

复位弹簧7由金属制的板簧以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成为L字形的方式形成。复位弹簧7通过将第2片72和一对第1片71一体地形成而构成。一对第1片71均固定于轭铁5的第2板52。第2片72固定于衔铁6的第2板62。复位弹簧7构成为在衔铁6位于第1位置时挠曲。并且,复位弹簧7要复位为原来的状态,从而将使衔铁6自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衔铁6。即,复位弹簧7构成为利用其弹性力将使衔铁6自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衔铁6。

传递弹簧8在上下方向上设于衔铁6与第1可动构件16之间,在衔铁6与第1可动构件16之间传递力。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衔铁6借助传递弹簧8向第1可动构件16传递力,自第1可动构件16借助传递弹簧8向衔铁6传递力。

如图1所示,传递弹簧8由例如不锈钢(SUS)等金属制的板簧形成。传递弹簧8通过将第1板81、第2板82以及第3板83一体地形成而构成。第1板81、第2板82以及第3板83均形成为矩形状。

在第1板81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孔81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穿过第1可动构件16的安装孔162的第1可动触点14A的轴部141***孔811,将轴部141铆接于第1板81,从而将第1板81安装于第1可动构件16。另外,第1板81也可以不与第1可动触点14A一起安装于第1可动构件16。即,传递弹簧8也可以安装于第1可动构件16中的与安装有第1可动触点14A的部位不同的部位。

第2板82利用自第1板8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左端)向斜上方倾斜的第3板83与第1板81一体地形成。第2板82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位于比第1板81靠上方的位置。在传递弹簧8安装于第1可动构件16的状态下,第2板82与衔铁6的第1板61相对,与第1板61的突部611接触。

壳体C1由例如陶瓷、合成树脂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为箱状。壳体C1通过将基座C11和盖C12利用例如焊接、钎焊以及使用热固性树脂的粘接剂的粘接等结合而构成。壳体C1用于收纳触点装置A1和电磁铁装置B1。另外,如图2所示,触点装置A1中的第1端子板11的第1端子部113和第2端子板12的第2端子部123自壳体C1暴露。另外,如图2所示,电磁铁装置B1中的一对线圈端子21各自的局部自壳体C1暴露。

(3)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配置

接着,参照图5的A,说明第1固定触点13A、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第1可动触点14A以及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的配置。另外,在图5的A中,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仅图示了1个,但实际上,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在第3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

第1固定触点13A和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安装于第2端子板12的第2横板121。第1固定触点13A在左右方向(第2方向)上位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的右侧。另外,通过将第2端子板12的第2横板121的顶端侧(左端侧)弯折为台阶状而使第1固定触点13A在上下方向(第1方向)上位于比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靠上方的位置。

第1可动触点14A安装于第1可动构件16。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安装于多片第2可动构件17。多片第2可动构件17在上下方向(第1方向)上配置于第1可动构件16与固定触点部20之间。另外,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安装于在第2可动构件17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设置的台阶部172。因而,第1可动触点14A在上下方向(第1方向)上位于比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靠上方的位置。另外,第1可动触点14A在左右方向(第2方向)上位于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的右侧。换言之,从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的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左端部)到第1可动触点14A的第1距离L1比从上述一端部到第2可动触点14B的第2距离L2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在第1方向上相对,并且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与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在第1方向上相对。

这样,通过沿着第2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第1可动触点14A和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能够使电磁继电器100在与第1方向(上下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电磁继电器100的厚度方向)上小型化。另外,不像以往的电磁继电器那样使用编织线,各构件的定位容易,因此能够自动组装,还具有不需要编织线的焊接等添加工序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安装于第2可动构件17的台阶部172。由此,在第1方向(上下方向)上,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的间隔比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的间隔窄。

(4)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2、图5的A以及图5的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和电磁继电器100的动作。图5的A是表示电磁继电器100的局部且是触点装置A1的断开状态的主视图。图5的B是表示电磁继电器100的局部且是触点装置A1的接通状态的主视图。在图2、图5的A以及图5的B中,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仅图示了1个,但实际上,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在第3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

首先,说明触点装置A1的闭合动作。在触点装置A1的断开状态下,在对线圈2通电时,线圈2产生磁通。于是,在衔铁6的第2板62与定子4的吸引部41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从而使吸引部41克服复位弹簧7的弹性力而吸引第2板62。由此,衔铁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自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

随着衔铁6的向第1位置的移动,衔铁6的第1板61(在此为突部611)向下按压传递弹簧8的第2板82。于是,传递弹簧8自衔铁6向第1可动构件16传递力。第1可动构件16承受来自传递弹簧8的力而被向下按压,从而以向第1端子板11固定的固定部位(销23)为支点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与第1可动构件16一起固定于第1端子板11的第2可动构件17也与第1可动构件16的旋转联动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在该情况下,第1可动触点14A和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与第1可动构件16的移动(旋转)联动地移动(旋转)。在此,第1可动构件16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量随着靠近顶端(右端)而变大,因此随着第1可动构件1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最先接触。由此,触点装置A1成为接通状态,第1端子板11与第2端子板12之间经由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而导通。

在衔铁6的第1板61(在此为突部611)随着衔铁6的向第1位置的移动而进一步向下按压传递弹簧8的第2板82时,第1可动构件16因来自传递弹簧8的力而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分别接触。即,在该状态下,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并且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即,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构成为,在进行闭合动作时,在使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之后,使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

接着,说明触点装置A1的断开动作。在触点装置A1的接通状态下,在解除线圈2的通电时,线圈2不再产生磁通。于是,衔铁6的第2板6与定子4的吸引部41之间的磁吸引力也消失。然后,衔铁6因复位弹簧7的弹性力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自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

随着衔铁6的向第2位置的移动,衔铁6的第1板61借助传递弹簧8向下按压第1可动构件16的力减弱。因此,第1可动构件16因自身的弹性力而解除向下挠曲的状态,以上述固定部位(销23)为支点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该情况下,与闭合动作时相反,在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自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之后,第1可动触点14A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即,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构成为,在进行断开动作时,在使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自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之后,使第1可动触点14A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

在衔铁6复位至第2位置而衔铁6的移动完成时,衔铁6在第2位置固定。因此,传递弹簧8的第2板82被衔铁6的第1板61和第1可动构件16夹持,从而弹性变形。即,在第1可动触点14A位于第1断开位置且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位于第2断开位置的状态下,传递弹簧8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衔铁6(在此为突部611)接触。

于是,传递弹簧8的第2板82要复位为原来的状态的弹性力作用于第1可动构件16,从而使第1可动构件16减速。因此,第1可动构件16的振动被传递弹簧8抑制而收敛,第1可动构件16的移动完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可动触点14A位于第1闭合位置且第2可动触点14B位于第2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形成第1电流路径R1和第2电流路径R2(参照图5的B)。第1电流路径R1是经过第2可动构件17而自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向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流通,进而自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向第2端子部123流通的电流的路径。第2电流路径R2是经过第1可动构件16而自第1可动触点14A向第1固定触点13A流通的电流的路径。第1电流路径R1与第2电流路径R2在上下方向(第1方向)上相对。另外,在第1电流路径R1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是向右,在第2电流路径R2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也是向右。这样,当在第1电流路径R1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第2电流路径R2流通的电流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因各电流而产生的电磁力相互吸引。其结果,能够利用相互吸引的电磁力抑制产生于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之间的电磁反作用力和产生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与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之间的电磁反作用力。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第1固定触点13A位于第1电流路径R1上的情况下,经过第2电流路径R2而向第1固定触点13A流通的电流不向第2固定触点13B侧流通。因此,与经过第2电流路径R2而向第1固定触点13A流通的电流向第2固定触点13B侧流通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薄供第2固定触点13B安装的部位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1中,在进行闭合动作时,在使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之后,使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与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另外,在该触点装置A1中,在进行断开动作时,在使一对第2可动触点14B自一对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之后,使第1可动触点14A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采用该结构,能够分别地选择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的材料及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的材料。

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在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之间发生熔接、转移等,因此优选的是,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由比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耐熔接、转移等的材料形成。另外,关于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为了能够流通比在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流通的电流大的电流,优选的是,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由电导率较高的材料形成。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的组是第1触点部32,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的组是第2触点部33。

这样,通过分别地选择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的材料及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的材料,能够提高第1触点部32和第2触点部33的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在触点装置A1流通的电流分为第1电流路径R1和第2电流路径R2,能够减小分别在第1电流路径R1和第2电流路径R2流通的电流。由此,能够抑制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的热变形,其结果,能够确保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之间的接触压力和第2固定触点13B与第2可动触点14B之间的接触压力。

(5)变形例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5.1)第1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2可动构件17具有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在各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安装有第2可动触点14B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也可以是,第1可动构件16具有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在各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安装有第1可动触点14A。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触点装置A1的第1可动构件18的立体图。第1可动构件18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铜)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在第1可动构件18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左端部)设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一对固定孔181。另外,在第1可动构件18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设有在与第1可动构件18的长度方向(第2方向)和厚度方向(第1方向)这两者交叉的宽度方向(第3方向)上分割开的多个(在图示例中为两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在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分别设有沿着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183。第1可动触点14A安装于各安装孔183。

这样,通过将第1可动触点14A设于在第3方向上分割开的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中的各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能够抑制多个第1可动触点14A的接触压力的偏差。

(5.2)其他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1片第1可动构件16和3片第2可动构件17构成可动触点部15,但第1可动构件16的片数和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分别为1片以上即可。另外,第1可动构件16的片数和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2可动构件17为板簧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第2可动构件17也可以不是板簧。即,只要第1可动构件16为板簧,第2可动构件17就也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强度的板材。

在本实施方式和第1变形例中,以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和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为两个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3个以上。另外,既可以是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中的一者被分割,也可以是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这两者被分割。在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这两者被分割的情况下,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的分割数量和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的分割数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在本实施方式和第1变形例中,仅分割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的左右方向(第2方向)上的顶端部,但也可以在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的范围分割。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可动构件16和第2可动构件17在上下方向(第1方向)上紧密接触,但例如也可以在第1可动构件16与第2可动构件17之间***分隔件等。即,第2可动构件17在第1方向上配置于第1可动构件16与固定触点部20之间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的组设为第1触点部32,将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的组设为第2触点部33,但也可以相反地设置。即,也可以是,将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的组设为第1触点部,将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1可动触点14A的组设为第2触点部。在该情况下,在进行闭合动作时,在第2可动触点14B与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之后,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另外,在进行断开动作时,在第1可动触点14A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之后,第2可动触点14B自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为两个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第2固定触点13B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为1个以上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来自衔铁6的力借助传递弹簧8向第1可动构件16传递,但也可以构成为来自衔铁6的力直接向第1可动构件16传递。换言之,传递弹簧8也可以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00能够用于a触点继电器、b触点继电器以及c触点继电器中的任一者。例如,在将电磁继电器100用作c触点继电器的情况下,除了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2固定触点13B以外,另外设置在断开位置处与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接触的多个固定触点即可。在该结构中,能够根据线圈2的通电、非通电而切换第1电路和第2电路。第1电路是在闭合位置处第1可动触点14A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且第2可动触点14B与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而形成的电路。另外,第2电路是在断开位置处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分别与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2固定触点13B以外的多个固定触点接触而形成的电路。

(总结)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明确,第1形态的触点装置A1包括固定触点部20和可动触点部15。固定触点部20具有第1固定触点13A和第2固定触点13B。可动触点部15具有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第1可动触点14A在第1方向(上下方向)上与第1固定触点13A相对,在与第1固定触点13A接触的第1闭合位置和自第1固定触点13A分开的第1断开位置之间移动。第2可动触点14B在第1方向上与第2固定触点13B相对,在与第2固定触点13B接触的第2闭合位置和自第2固定触点13B分开的第2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可动触点部15包括第1可动构件16、18和第2可动构件17。第1可动构件16、18由板簧形成,具有第1可动触点14A。第2可动构件17具有第2可动触点14B。第2可动构件17在第1方向上配置于第1可动构件16、18与固定触点部20之间。第2可动构件17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左端部)固定于第1可动构件16、18。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构成为与第1可动构件16、18的移动联动地移动。从第2可动构件17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到第1可动触点14A的第1距离L1比从第2可动构件17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部到第2可动触点14B的第2距离L2长。

采用第1形态,构成为,在闭合位置处,第1固定触点13A与第1可动触点14A接触,并且第2固定触点13B与第2可动触点14B接触。并且,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2可动触点14B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其结果,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同时也能够使触点装置A1在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上小型化。

在第2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第2可动构件17由板簧形成。

采用第2形态,与第2可动构件17不是板簧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2固定触点13B与第2可动触点14B之间的接触压力。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2可动构件17也可以不是板簧。例如,第2可动构件17也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强度的板材。

第3形态的触点装置A1在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第2可动构件17在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具有在第1方向上向自第1可动构件16、18分开的方向突出的台阶部172。

采用第3形态,通过在台阶部172设置第2可动触点14B,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在使第1可动构件16、18与第2可动构件17紧密接触的情况下,第2可动触点14B也不易与第1可动构件16、18发生干涉。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2可动构件17也可以不具有台阶部172。

在第4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第2可动构件17具有多个第2可动触点14B和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在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处在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上分割开。多个第2可动触点14B与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一对一地对应。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分别具有多个第2可动触点14B中的对应的第2可动触点14B。

采用第4形态,在第3方向上分割开的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分别具有第2可动触点14B,因此能够抑制多个第2可动触点14B的接触压力的偏差。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2可动构件17也可以不具有多个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3。换言之,第2可动构件17的第2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也可以不在第3方向上分割开。

在第5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第1可动构件18具有多个第1可动触点14A和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在第2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右端部)处在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上分割开。多个第1可动触点14A与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一对一地对应。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分别具有多个第1可动触点14A中的对应的第1可动触点14A。

采用第5形态,在第3方向上分割开的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分别具有第1可动触点14A,因此能够抑制多个第1可动触点14A的接触压力的偏差。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1可动构件18也可以不具有多个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82。换言之,第1可动构件18的第2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也可以不在第3方向上分割开。

在第6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第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将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1固定触点13A的组及第2可动触点14B和第2固定触点13B的组中的一者设为第1触点部32。另外,将第1可动触点14A和第1固定触点13A的组及第2可动触点14B和第2固定触点13B的组中的另一者设为第2触点部33。第1可动构件16、18和第2可动构件17构成为,在进行闭合第1触点部32和第2触点部33的闭合动作时,在闭合第1触点部32之后闭合第2触点部33。第1可动构件16、18和第2可动构件17构成为,在进行断开第1触点部32和第2触点部33的断开动作时,在断开第2触点部33之后断开第1触点部32。第1触点部32和第2触点部33构成为,在第1触点部32和第2触点部33闭合的状态下,在第2触点部33流通的电流比在第1触点部32流通的电流大。

采用第6形态,能够分别地选择第1触点部32的触点的材料和第2触点部33的触点的材料,由此能够提高第1触点部32和第2触点部33的设计的自由度。不过,第1可动构件16、18和第2可动构件17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进行闭合动作时,在闭合第2触点部33之后闭合第1触点部32,在进行断开动作时,在断开第1触点部32之后断开第2触点部33。

在第7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第6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固定触点部20还具有电连接于外部电路的端子部123。第1固定触点13A位于自第2固定触点13B向端子部123流通的电流的电流路径R1上。

采用第7形态,在第1固定触点13A流通的电流不向第2固定触点13B侧流通,因此与上述电流向第2固定触点13B侧流通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薄供第2固定触点13B安装的部位的厚度。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1固定触点13A也可以不位于电流路径R1上。

在第8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第7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固定触点部20还具有电连接于外部电路的端子部123。自第2固定触点13B向端子部123流通的电流的第1电流路径R1与经过第1可动构件16、18而向第1可动触点14A流通的电流的第2电流路径R2在第1方向上相对。另外,在第1电流路径R1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第2电流路径R2流通的电流的方向相同。

采用第8形态,第1电流路径R1和第2电流路径R2在第1方向上相对,并且在第1电流路径R1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第2电流路径R2流通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因此,因电流在第1电流路径R1流通而产生的电磁力和因电流在第2电流路径R2流通而产生的电磁力相互吸引,由此能够抑制在触点间产生的电磁反作用力。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在第1电流路径R1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与在第2电流路径R2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也可以不同。

在第9形态的触点装置A1中,在第1形态~第8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第2可动构件17由板簧形成。第1可动构件16、18的片数与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不同。

采用第9形态,通过使第1可动构件16、18的片数与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不同,能够任意地设定在可动触点部15流通的电流的容许电流。不过,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1可动构件16、18的片数与第2可动构件17的片数也可以相同。

第10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00包括电磁铁装置B1和第1形态~第9形态中任一形态的触点装置A1。电磁铁装置B1具有线圈2,根据有无向线圈2通电而使可动触点部15移动。

采用第10形态,通过使用第1形态~第9形态中任一形态的触点装置(A1),能够进行大电流的通电,同时也能够使电磁继电器100在第3方向(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者交叉的方向)上小型化。

附图标记说明

2、线圈;12、第2端子板(固定触点部);123、第2端子部(端子部);13A、第1固定触点(第1触点部);13B、第2固定触点(第2触点部);14A、第1可动触点(第1触点部);14B、第2可动触点(第2触点部);15、可动触点部;16、18、第1可动构件;182、第1可动触点用分割片;17、第2可动构件;172、台阶部;173、第2可动触点用分割片;20、固定触点部;32、第1触点部;33、第2触点部;100、电磁继电器;A1、触点装置;B1、电磁铁装置;L1、第1距离;L2、第2距离;R1、第1电流路径(电流路径);R2、第2电流路径。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截面观察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