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

文档序号:1769289 发布日期:2019-12-03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 (A kind of new bicycle headlight ) 是由 唐显仕 朱彧 刘常升 孙明 于 2019-05-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包括装有供电机构的壳体4、反光杯2、光源7及透镜1,所述透镜1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光源7安装在反光杯2中;所述透镜1安装在反光杯2前方。反光杯2与透镜1的配合可将光线折射,为骑行者提供周边的视野。(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new bicycle headlights, and shell 4, reflector 2, light source 7 and lens 1 including being equipped with power supply mechanism, the lens 1 include the gradually webbing area 1b that the area Yun Houzhong 1a in homogeneous thickness and thickness become larger.Wherein the light source 7 is mounted in reflector 2;The lens 1 are mounted on 2 front of reflector.The cooperation of reflector 2 and lens 1 can provide light refraction to the visual field on periphery for bicyclist.)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

背景技术

为了能在夜间安全行驶,自行车一般会在自行车前方安装照明前灯,采用光源和透镜的组合来提供照明。但是这种照明方法灯光集中,照明范围较小,通常为骑行者提供的视野范围只集中于正前方,使得骑行者无法准确及时判断两周的情况,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目前此领域大多是采用多个车灯或多个柱形LED灯板组合叠加来提供大范围多角度的照明。

专利CN201620202373.1公开了一种可扩大照射视野的自行车LED车灯,包含了若干LED灯泡,通过调节部分设置有LED车灯的灯板,使其照向左右,进而增大了使用者的视野范围,此类方法虽可以提供左右两侧的视野,但使用多个LED灯搭配、组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专利CN201620202373.1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车灯,其包括壳体、供电机构、光源及透镜机构,所述壳体承载所述光源和透镜机构;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光源并行设置至少两个;其中透镜机构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光源分别设置具有透光性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圆环状的透光部和设置在所述透光部内环的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栅格形状。通过两个透镜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车灯在行使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光线不足,视野狭窄的问题,但是这类装置需要至少两个光源及两个透镜组合使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的车灯内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又可为骑行者提供较大视野范围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新型自行车车前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其具有可为骑行者提供较大视野范围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包括装有供电机构的壳体、光源、反光杯及透镜;其中所述光源安装在反光杯中;所述透镜安装在反光杯前方。

所述透镜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

其中,透镜外侧,匀厚中区与渐厚边区连成一平面;透镜内侧,匀厚中区为平面,渐厚边区为从匀厚中区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

优选的,透镜外侧,匀厚中区与渐厚边区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内侧,匀厚中区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为从匀厚中区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

优选的,上述圆弧面可为凹弧或凸弧。

光源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部分时,透镜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周围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优选的,所述透镜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

优选的,所述透镜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可以在透镜的两侧、下方或周边;

优选的,所述弧面可为半圆形弧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车灯开关;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自行车车灯的灯座;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中的电源可为充电电源或电池电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可为骑行者提供更广泛的视野。

2、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光线向两侧发散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带灯座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透镜内侧弧形曲面为凹弧的光线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曲面透镜且内侧弧形曲面为凹弧的透镜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装置透镜内侧弧形曲面为凸弧的光线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曲面透镜且内侧弧形曲面为凸弧的透镜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方形且渐厚边区位于左右两侧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方形且渐厚边区位于左右两侧及下侧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圆形且渐厚边区位于左右两侧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圆形且渐厚边区位于下半圆周侧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平面透镜且内侧弧形曲面为凹弧的透镜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装置透镜为平面透镜且内侧弧形曲面为凸弧的透镜的剖面图。

图14是发明装置光源示意图。

图中:1-透镜厚度均匀区域;1a-匀厚中区;1b-渐厚边区;2-反光杯;3-包含供电机构及光源的壳体侧面;4-包含供电机构及的上侧;5-开关;6-灯座;7-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前灯,包括装有供电机构的壳体4、反光杯2、光源7及透镜1;所述透镜1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光源7安装在反光杯2中;所述透镜1安装在反光杯2前方。

如图12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8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光线发散效果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9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及下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及下方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0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1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下半圆周部分。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8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光线发散效果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9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及下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及下方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0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凹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1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下半圆周部分。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9

如图13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8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光线发散效果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9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及下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及下方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0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平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平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1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下半圆周部分。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7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8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光线发散效果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7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9所示所述透镜1为方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及下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及下方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7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0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左右两边。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如图7所示,所述透镜1外侧,匀厚中区1a与渐厚边区1b连成一向外凸出的弯面;透镜1内侧,匀厚中区1a为向外凸出的弯面,渐厚边区1b为从匀厚中区1a往内侧延伸的圆弧面,此弧形曲面为凸弧。透镜1两侧弧形曲面厚度最大处后的透镜1可保持厚度不变,也可继续增加厚度。

如图11所示所述透镜1为圆形,包括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及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其中所述渐厚边区1b位于所述匀厚中区1a的下半圆周部分。

光源7发射的光线呈发散性,光线通过反光杯2聚集为近似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至前方透镜1上,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时,透镜1厚度均匀的匀厚中区1a部分不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光线将直射至前方;当光线照射在透镜1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部分,厚度逐渐变大的渐厚边区1b的圆弧面部分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使光线向两侧发散,为骑行者提供更广的视野范围。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双透镜车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