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及佩戴方法

文档序号:1805883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及佩戴方法 (Head and neck braking fixing appliance after trachea operation and wearing method ) 是由 孙丽影 刘雪利 刘景鹏 于 2021-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及佩戴方法,包括头部固定器具、颈部固定器具和牵拉器;颈部固定器具佩戴于患者颈部,其底端支撑于患者锁骨处,其顶端抵于患者下颌,对患者颈部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头部固定器具佩戴于患者头部,所述牵拉器一端安装于颈部固定器具,另一端安装于头部固定器具,所述牵拉器以颈部固定器具为基座对头部固定器具进行牵拉,使患者头部保持前屈状态。具有无创佩戴的优势,并且可对患者头部提供力学牵引,减轻患者保持姿态的身体负担。尤其是其结构轻巧佩戴方便,并可随着患者伤口恢复的情况进行姿态调节,既增强了对患者气管术后头部及颈部的约束效果,又简化了佩戴操作的步骤提升治疗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d and neck braking fixator after trachea operation and a wear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head and neck braking fixator comprises a head fixator, a neck fixator and a retractor; the neck fixing device is worn on the neck of a patient, the bottom end of the neck fixing device is supported at the clavicle of the patient, the top end of the neck fixing device is abutted against the lower jaw of the patient to support and fix the neck of the patient, the head fixing device is worn on the head of the patient, one end of the retra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neck fixing device, the other end of the retra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head fixing device, and the retractor takes the neck fixing device as a base to pull the head fixing device, so that the head of the patient is kept in a forward bending sta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n-invasive wearing, and can provide mechanical traction for the head of the patient, thereby reducing the physical burden of the patient for maintaining the posture. Especially, the structure is light and handy and convenient to wear, and can carry out the posture adjustment along with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atient wound resumes, both strengthened the restraint effect to patient&#39;s trachea postoperative head and neck, simplified the step of wearing the operation again and promoted treatment effeciency.)

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及佩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及佩戴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气管手术后,需要保持患者头部正中前屈位;除气管手术外,也有对患者的颈部食管进行的手术,需要保持患者头部固定的姿态。以上两类对患者颈部进行的手术均需要在术后对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固定,避免因患者抬头、侧头等动作牵拉颈部伤口,造成伤口愈合不良、出血、扩大等并发症。

目前,针对术后头部和颈部的固定问题,临床上主要使用缝针连线与颈托支撑并用的方式,缝线是在患者下颚部皮肤及锁骨表层皮肤出缝线起到牵拉作用,再以颈托支撑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强制患者保持头部正中前屈位,防止患者头部或颈部扭动而牵拉颈部切口造成伤口愈合不良。

缝线固定的方法是在患者下颚部皮肤和锁骨表层皮肤处进行的有创操作,会留下疤痕。并且缝线过程痛苦,缝线牵拉皮肤也会产生疼痛,而且经常牵拉缝线使缝线口出血,造成缝线口红肿痛;缝线处如出现感染情况或患者牵拉过度,会出现缝线掉落等问题。

现有的颈托通常采用充气型颈托,其通常为全包型,不便于观察和更换颈部导管敷料及伤口敷料。并且该种颈托的透气性差,易造成敷料卷边脱落等问题,增加敷料更换次数。并且该种颈托固定的方式固定效果不佳、难以清洗消毒、舒适度也差。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用于气管术后的头部制动固定器,既不造成额外创伤,又能够稳固支撑头部,并且还不影响对伤口处的观察和敷料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在无创佩戴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并对患者头部适当牵拉使患者保持有利于术后恢复的姿态,促进伤口恢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包括头部固定器具、颈部固定器具和牵拉器;颈部固定器具佩戴于患者颈部,其底端支撑于患者锁骨处,其顶端抵于患者下颌,对患者颈部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头部固定器具佩戴于患者头部,所述牵拉器一端安装于颈部固定器具,另一端安装于头部固定器具,所述牵拉器以颈部固定器具为基座对头部固定器具进行牵拉,使患者头部保持前屈状态。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头部制动固定器以颈部固定器具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拘束固定,使患者无法进行缩颈、转颈、以及俯仰动作。再在患者头部佩戴头部固定器具作为牵拉器的连接媒介,将牵拉器的一端与患者头部连接,牵拉器的另一端连接于颈部固定器具。牵拉器以颈部固定器具为基础着力结构,对患者头部进行牵拉,使患者头部受力向预定的方向倾斜,并通过调节牵拉器的牵拉力度控制患者头部倾斜的角度,使患者头部与颈部保持的姿态有利于气管术后的伤口恢复。

优选的,所述颈部固定器具由底托、支撑架和顶托构成,所述支撑架由至少三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组件组合而成,所述顶托通过支撑架安装于底托,所述底托套于患者颈部并抵于患者锁骨处,所述顶托通过支撑架调节高度并抵于患者下颌处。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限位螺栓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中空,其表面开设有连通内腔的条形通槽,所述第二支撑板自下至上地嵌入第一支撑板的中空腔内,所述限位螺栓穿过通槽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支撑板上,通过改变限位螺栓的安装位置可调节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配合位置,两支撑板衔接的长度为支撑架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对称安装于患者颈部的两侧,在患者的咽喉部位预留空间用于观察和更换敷料。

优选的,所述底托上安装有用于安装牵拉器的连接环,作为牵拉器的固定支点。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器具由第一绑带、第二绑带、跨带和连接片构成;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患者后枕处,所述第一绑带环绕于患者的前额并与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绑带环绕于患者的下颏并与连接片连接,所述跨带横跨于患者头顶且其两端分别与患者头部两侧的第一绑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均采用魔术贴、搭扣或别针连接成环状结构,且其直径可调。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器具还包括牵拉带,所述牵拉带一端连接于第一绑带,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绑带,所述牵拉带上设置有拉环用于与牵拉器配合对患者头部进行牵拉。

优选的,所述牵拉器为两段设置有连接钩的弹性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的佩戴方法,用于上述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的佩戴,避免造成额外创伤,提升头部和颈部的固定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的佩戴方法,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并通过如下步骤进行佩戴:

步骤一:将头部固定器具佩戴于患者头部,并调整至头部固定器具受力可牵拉患者头部的程度;

步骤二:将颈部固定器具佩戴于患者的颈部,并调整至颈部固定器具底部支撑于患者锁骨,其顶部抵于患者下颌,将患者颈部固定;

步骤三:将牵拉器的一端安装于颈部固定器具,另一端安装于头部固定器具,牵拉器以颈部固定器具为基座对头部固定器具进行牵拉施力,使头部固定器具约束患者头部保持前屈状态。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的佩戴方法相较于现有的相较于缝线等头部与颈部的固定方法,具有无创固定、操作简洁快速、可调节能力强的优势。能够根据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逐步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相较于现有的缝针连线与颈托并用的方式,具有无创佩戴的优势,并且可对患者头部提供力学牵引,减轻患者保持姿态的身体负担。尤其是其结构轻巧佩戴方便,并可随着患者伤口恢复的情况进行姿态调节,既增强了对患者气管术后头部及颈部的约束效果,又简化了佩戴操作的步骤提升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佩戴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头部固定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颈部固定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牵拉器结构示意图。

图例:

1头部固定器具;2颈部固定器具;3牵拉器;

11第一绑带;12第二绑带;13跨带;14连接片;15牵拉带;

21底托;22支撑架;23顶托;24连接环;

221第一支撑板;222第二支撑板;223限位螺栓;22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包括头部固定器具1、颈部固定器具2和牵拉器3。颈部固定器具2佩戴于患者的颈部,其底端支撑于患者的锁骨处,顶端抵于患者下颌部位,将患者的头部撑起,使患者无法做出缩颈、侧头、扭头、俯仰等头部或颈部移动的动作。再在患者头部佩戴头部固定器具1,该器具主要用于绑定患者头部,为牵拉器3提供连接结构。牵拉器3一端安装于颈部固定器具2,另一端安装于头部固定器具1。牵拉器3以颈部固定器具2为着力基础,对头部固定器具1进行牵拉,即牵拉患者的头部,使患者头部随着牵拉器3的牵引方向受力偏转。

传统的缝线的方式只能拘束患者头部,并未对患者头部进行力学牵引减轻患者保持姿态的负担,使患者长时间保持姿态后过度疲劳,而一旦患者姿态变形便会出现缝针处线绳拉扯引发剧烈疼痛的问题。牵拉器3可保持对患者头部的施力状态,减轻了患者长期靠自身力量保持头部姿态的负担。并且,牵拉器3可有效约束头部,与颈部固定器具2对患者的约束效果组合后,可有效防止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做出周向摆动、两侧扭动、或头部俯仰、侧偏等动作,有利于伤口恢复。

由于不同的患者其身材比例也有不同,为适配于不同身材比例的患者,本实施例中,颈部固定器具2由底托21、支撑架22和顶托23构成。其中支撑架22为三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组件,三个支撑组件均匀布置在两侧及后方,将顶托23与底托21连接。底托21支撑于患者锁骨处,顶托23抵于患者下颌处。通过调节支撑组件的长度,实现颈部固定器具2的调节功能。

上述方案中的支撑组件是由第一支撑板221、第二支撑板222和限位螺栓223构成的,其中第一支撑板221内部为中空结构,第二支撑板222的一端可嵌入第一支撑板221的中空腔内,二者组合构成伸缩结构。再在第一支撑板221的表面开设条形通槽224,使条形通槽224与第一支撑板221的中空腔连通,构成用于限位的豁口,第二支撑板222上安装限位螺栓223,第二支撑板222嵌入第一支撑板221的过程中,限位螺栓223沿铜材即豁口运动,起到约束伸缩方向的效果避免受力偏斜而造成两支撑板这段。另外,通过调节限位螺栓223在第二支撑板222上的位置,可改变两支撑板嵌合至限位螺栓223抵于通槽224边缘时支撑组件的整体长度。实现调节支撑组件长度后可有效保持定位的目的。

采用上述的三个支撑组件作为颈部固定器具2的主要支撑结构,可有效减少颈部固定器具2对患者颈部的遮挡面积,更有利于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及敷料状态,实现通风有利于伤口愈合并且便于观察记录恢复状态的目的。更可简化敷料的更换过程,提升治疗效率的同时,还可极大地减轻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不适感。

为使牵拉器3的着力点稳定,在颈部固定器具2的底托21结构上设置有连接环24结构,牵拉器3通过该连接环24结构实现与颈部固定器具2的可拆卸连接,可根据患者的身材比例或术后恢复状态来更换牵拉器3,选择更为适配的牵拉器3可提升牵拉力的设置精度,进而对气管术后的伤口保护效果更优异。

头部固定器具1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头部与牵拉器3建立连接,其作为连接媒介使用,需优先考虑力学传导特性,即保障牵拉器3作用于头部固定器具1的牵拉力可对患者头部产生同样的牵拉效果。因此要求头部固定器具1与患者头部完全绑扎固定,在牵拉器3施加的牵拉力作用下头部固定器具1与患者头部同步运动。

为满足上述要求,本实施例中,头部固定器具1由第一绑带11、第二绑带12、跨带13和连接片14构成。两绑带分别环绕固定患者的前额和下颏,将患者头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进行约束固定。两绑带与患者后颈部设置的连接片14固定连接,可有效保持各绑带的佩戴位置,减少绑带滑脱的几率。同时,再通过跨带13横跨患者头顶,跨带13的两端均与第一绑带11连接,有效托起第一绑带11和第二绑带12提升稳定性。

为使两绑带匹配患者的头部尺寸,本实施例中,两绑带均采用条状结构,通过首尾连接的方式构成绑扎患者同步的环状第一绑带11或环状第二绑带12。首尾连接的方式可通过魔术贴粘贴不同的位置实现调节,也可采用皮带的限位栓与限位孔的配合方式,或采用搭扣或别针固定等方式,能够满足绑扎患者头部稳定并实现两绑带环形直径可调节的要求。

若牵拉器3的端部在上述头部固定器具1的任意位置连接,则会出现因牵拉部位不同而产生的牵拉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患者面颊两侧分别设置有牵拉带15,专用于适配牵拉器3。牵拉带15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两绑带以提升两绑带的佩戴稳固性。牵拉带15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用于牵拉器3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牵拉器3由弹性件作为主体,其两端均为连接钩,牵拉器3两端的连接钩可搭扣于颈部固定器具2的连接环24或头部固定器具1的牵拉带15上。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的佩戴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气管术后头颈部制动固定器具,并通过如下步骤进行佩戴:

步骤一:将头部固定器具1佩戴于患者头部,并调整至头部固定器具1受力可牵拉患者头部的程度;

步骤二:将颈部固定器具2佩戴于患者的颈部,并调整至颈部固定器具2底部支撑于患者锁骨,其顶部抵于患者下颌,将患者颈部固定;

步骤三:将牵拉器3的一端安装于颈部固定器具2,另一端安装于头部固定器具1,牵拉器3以颈部固定器具2为基座对头部固定器具1进行牵拉施力,使头部固定器具1约束患者头部保持前屈状态。

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可,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人体自然通道肿瘤无创靶向治疗镜及其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